东莞年投2亿元发展机器人
全国各省市机器人政策

全国各省市机器人政策2014年11月又是推出机器人政策的高峰期,工信部将组织制订我国机器人技术路线图及机器人产业十三五规划,黑龙江起草机器人产业规划,上海再出政策支持机器人产业发展,深圳即将发布机器人可穿戴设备智能装备产业规划政策等。
而在之前,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浙江、重庆、洛阳、广州、东莞、佛山、顺德等地方政府出台机器人相关扶持政策。
发展目标从提出的目标来看,各地均胸怀远大抱负。
其中广州、重庆、南京、湖北等4地2020年机器人产业规模目标达到或超过1000亿元。
上海、东莞等地目标超过500亿元。
不过统计范围预计各地会有一些出入,例如广州是将整个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包括在内。
上海:2015年全市机器人产业规模力争达到200亿元,2020年达到600-800亿元。
2015-2020年,应用机器人数量年均增加30%以上,平均每年新增机器人3000台以上,平均每年新建5条以上机器人示范应用生产线。
广州:到2020年,培育形成超1000亿元的以工业机器人为核心的智能装备产业集群,其中包括形成年产10万台(套)工业机器人整机及智能装备的产能规模。
全市80%以上的制造业企业应用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
东莞:到2016年,力争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达到350亿元,年均增长20%左右。
到2020年,力争全市工业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产值实现翻一番,达到700亿元。
全市“机器换人”实现广泛深入推广,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劳动生产率由2013年8万元/人提高到11万元/人以上,全市工业投资中设备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达到60%。
洛阳:力争到2016年年末,全市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800亿元。
在全市重点工业领域实现工业机器人及智能装备的规模化应用,现有装备生产线智能化率超过30%。
南京:2016年前,形成较为完备的产业体系,成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新兴基地之一,年销售规模达350亿元;到2020年,建成国家级机器人协同创新中心与产学研联盟,将南京建设成为“中国机器人产业先进基地”,年销售规模达1000亿元。
2022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

2022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中国已经是全世界最大的机器人市场,去年的销量还是实现了54%的迅猛增长。
这一富强景象表明整个行业欣欣向荣。
依据国际机器人协会的统计,中国明年的工业机器人安装量将位居全球第一。
以下是2022年我国机器人行业现状分析:机器人产业园遍地开花在路线图发布之前,地方省市推动机器人的步伐就已迈开。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有郑州、常州、重庆、天津、上海、广州、深圳、东莞、佛山、成都等近40个城市将机器人作为当地的重点进展产业,并间续出台机器人相关优待政策,主要对象是机器人制造企业和机器人使用企业,支持手段以税收、土地和户口优待为主。
与此同时,我国机器人产业园遍地开花,当前各地政府建成和在建的机器人产业园有40余家,现有地方机器人产业园到2022年的规划投资额将超过5000亿元。
2022年年底,工信部发布《关于推动机器人产业健康有序进展的指导看法》,指出到2022年我国要形成较为完善的工业机器人产业体系,培育3~5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龙头企业和8~10个配套产业集群,机器人密度(每万名员工使用机器人台数)达到100以上。
事实上,各地政府的规划早已超出了这个《指导看法》。
从提出的目标来看,各地均胸怀“远大理想”。
如安徽的进展目标是到2022年培育3~5家产值超50亿元的龙头企业,形成超200亿元的工业机器人产业规模。
依据常州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进展规划,到2022年机器人及智能装备产业园将培育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1家,产值超过10亿元的企业4家以上,产业规模力争达到530亿元以上。
但实际状况是,截至2022年年底,我国的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才不到200亿元。
据his最新发布的《中国工业机器人市场》讨论报告,2022年中国工业机器人整体市场规模也才9.5亿美元(约合人民币60亿元),市场未必容得下如此大的市场规模和这么多的产业园区。
与此同时,许多产业园的建设是为了拿政府补贴,再制定标准规划,设厂布局,高价买设备、生产线、零部件和技术,导致产业又走上了扩大产能和组装的老路。
东莞科技行业发展现状

东莞科技行业发展现状
近年来,东莞的科技行业发展蓬勃,成为该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
目前,东莞的科技行业涵盖了电子、汽车、机械、新材料、生物科技等多个领域。
首先,电子行业是东莞科技发展的重要方向之一。
东莞拥有众多电子制造企业和电子技术研发中心,包括华为、富士康等知名企业。
这些企业在手机、电视、电脑等产品的生产和创新方面具有强大的实力,并且在国内外市场上享有良好的声誉。
其次,东莞的汽车科技也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一些汽车制造商在东莞设立工厂,并且与本地科技企业合作,推动了智能汽车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应用。
东莞的汽车科技产业链相对完整,从零部件生产到整车制造都有涉及,为整个汽车产业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此外,东莞的机械科技也具备很高的竞争力。
该地区拥有许多专注于机械研发和制造的企业,并且在机械工艺和技术创新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这些企业在机器人技术、自动化设备和智能制造方面发展迅速,为制造业的升级换代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另外,东莞的新材料和生物科技领域也值得关注。
在新材料方面,东莞一直致力于研发高性能塑料、纳米材料、功能性材料等,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
在生物科技方面,东莞的医药企业和研究机构通过与国内外合作伙伴共同开展研究,推动了医疗器械、药物研发和生物医学工程等领域的发展。
总的来说,东莞的科技行业发展现状十分活跃。
在电子、汽车、机械、新材料和生物科技等领域,东莞的企业和研究机构致力于技术创新和产业升级,为地方经济增长注入了强劲动力。
未来,东莞的科技行业将继续发展壮大,为地方经济转型升级提供坚实支撑。
东莞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 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 (征求意见稿)

东莞市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行动计划(征求意见稿)为贯彻省委、省政府关于推进制造强省建设的工作部署,加快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促进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依据《广东省培育高端装备制造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粤工信装备〔2020〕113号)、《广东省培育智能机器人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行动计划(2021—2025年)》(粤工信装备〔2020〕112号)和《东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关于培育发展战略性产业集群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东府〔2021〕10号)等相关文件精神,制定本行动计划。
一、总体情况(一)产业发展现状。
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是我市发展高端装备产业的基础产业,具体包括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专用设备制造、汽车制造、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等6个细分行业大类,服务全市34个工业行业大类的19万户工业企业,具有强大的应用市场优势。
已形成长安五金模具、横沥模具、虎门电子线缆、寮步汽车等规模较大、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松山湖机器人及智能制造装备、麻涌新能源汽车及海工装备制造业等高端装备产业集群正在崛起。
2021年,电气机械及设备制造业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4621.25亿元,同比增长18.3%,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的19.1%,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081.30亿元,同比增长14.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21.6%,是我市第2大支柱产业。
(二)面临的机遇。
一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及数字经济显著推动制造业发展理念、技术体系、制造模式和价值链发生重大变革,拓展了高端装备新增长点,催生了新发展动能。
二是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双区”建设,有利于东莞高端制造领域吸引周边城市创新资源,提升原始创新能力,推进示范应用和产业化。
(三)面对的挑战。
一是创新能力有待提升。
国内重大装备产业布局和资源配置格局已相对固化,企业技术创新和品牌提升困难。
机器人代替人类工作

人与机器人之间的工作抢夺大战已经开始,富士康 并不是挥起屠刀第一人。 以江苏昆山为例,其是中国电子产品制造中心之一, 昆山政府调查发现,多达600家企业已经计划在不久 的将来引入机器工人。昆山共有4800家台湾企业, 占其GDP的60%以上。如果自动化计划进展顺利, 可能迫使250万人失业。 30万VS250万,舆论压力能迫使富士康承诺明年不 裁员,但谁又能保证后年不裁员、大后年不裁员?
• 在传出富士康要“跑”之后,富士康用机器人取代江苏昆山工厂 6万名工人的消息,让人类为之恐慌。
• 虽然郭台铭允诺不裁员,“鸿海在中国的百万员工未来不会减 少”,但其发言传递的多种信号可没有这么温情:
• 面对机器人崛起,郭台铭称将协助基层劳工转型,升级为技术 工——如果普工转型不成功呢? • 在出席中国贵阳数博会开幕式时,郭台铭引用英国牛津大学分析, 称未来20年内,人类的工作将有47%,会被机器取代,而中国有 许多农民工势必要转业升级,就需要有配套措施。 • 郭台铭还指出,现在已有部分厂房采取关灯生产,成为无人工 厂,——不用发工资,不用担心机器人出现心理问题,效率又更 高,富士康真能拒绝这种诱惑?
机器人还被大量运用于条件艰苦的生产 环境中。佛山有大量的焊接机器人,除了 能够解决传统焊接飞溅较多、烟尘大、次合格率也从80%提升到 99.8%。
•大量使用机器人之后,企业成本下降、 效率提高,管理成本下降,企业开支 减少,公司营利显著增多。在此情况 下,每年进入工厂的数千万90后将有 可能逐渐被机器人替代,成为失业人 群。失业之后,这部分90后唯一选择, 就只能是回家种田。
总之,新一轮工业革命已经离我们越来越近, 生产效率将被大幅提高,这是事实,也是大势 所趋,对这种形势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但同 样可以预见,由此产生的阵痛将会十分强烈, 甚至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如果我们以保护弱 者的方式予以阻挡,我们应该感到羞愧。如果 是那样的话,我们遭遇到的真正的敌人,将会 是自己。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

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东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1.22•【字号】东府〔2016〕1号•【施行日期】2016.01.22•【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研究与科研基地正文关于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的意见东府〔2016〕1号各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市府直属各单位: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委省政府、市委工作部署,落实《关于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的意见》(东府〔2015〕1号)任务要求,加快推动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现就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打造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提出如下意见:一、充分认识大力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的重要意义,加快催生东莞经济迈向中高端水平的新动能东莞经济发展已经进入转方式、调结构、增动力的新常态,面对传统动力减弱及区域竞争加剧,必须把发展基点放在创新上,加快形成新的发展动力和竞争优势。
中央“十三五”规划建议明确提出,要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大力发展高档数控机床和机器人等十大重点产业,培育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和经济区,这为东莞制造业转型升级指明了方向。
机器人产业集多学科先进技术于一体,被誉为制造业皇冠顶端的明珠,是衡量一个国家和地区科技创新与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
作为全国制造业大市,东莞发展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具有坚实的产业基础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近年来,我市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国内率先大规模实施“机器换人”计划,率先强力推进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形成了较为突出的先发优势,成为国内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的重要策源地。
我市必须抓住机遇乘势而上,旗帜鲜明地高举机器人智能装备产业发展大旗,加速引领东莞制造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促进人口红利向机器人红利转变,全面增创东莞制造发展新优势,努力把东莞打造成为有全球影响力的先进制造基地,为经济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增添更大的动能。
东莞市机器人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绘制

东莞市机器人产业招商地图及招商方案绘制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不断发展,机器人产业已成为未来制造业的重要发展方向之一。
作为国内机器人产业的重要发展区域之一,东莞市在加速机器人产业发展方面采取了一系列的招商措施。
一、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发展现状东莞市是中国南方重要的外向型经济城市,是广东三角洲的中心城市之一,也是国内30个机器人产业强地区之一。
目前,东莞市机器人产业已形成了一定的规模,机器人及自动化关联企业多达4000多家,涉及了智慧物流、智能制造、人工智能等方面。
其中,智慧物流和智能制造是东莞市机器人产业的两大亮点。
二、东莞市机器人产业招商地图目前,东莞市机器人产业的企业主要分布在以下几个区域:1、塘厦镇塘厦镇是东莞市机器人产业的集聚地之一,已经形成了一定的龙头企业和规模化企业,目前正在积极构筑全球性的整机化、产学研一体化、产业集群化发展格局。
2、企石镇企石镇的机器人产业则以灵电集团为代表,涵盖了多个领域的机器人应用。
其中,生产基于IoT技术的智能家居产品,已引起市场关注。
3、大岭山镇大岭山镇机器人产业则以格科机器人为代表,拥有从机械光学到电气结构的全方位技术储备,其产品已经进入了国内外知名企业的生产线。
4、横沥镇横沥镇机器人产业主要涉及精密机床配套、汽车零部件自动化加工等方面,其中有些企业已成功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企业建立合作关系。
5、石排镇石排镇机器人产业主要涉及装饰、建筑等领域,已有多家企业成功推出适合本地市场的机器人家具与智慧家居解决方案。
三、东莞市机器人产业招商方案为了吸引更多优秀的机器人企业前来东莞发展,市政府制定了一些招商方案:1、提供政策优惠。
政府会给予投资机器人产业企业税收减免、研发资质认证等一系列优惠政策,降低企业负担,提高企业自主创新的激励度。
2、提供金融支持。
政府会与银行合作,为机器人企业提供贷款、担保等金融支持,提供便捷的融资服务。
3、提供土地和场地。
市政府会提供机器人企业充足的土地和场地,助力企业建立现代化的高端工业厂房和物流基地,缩短生产周期,降低生产成本。
工业机器人50强

机器人产业的整合从2014年已经开始,一些有技术,有实力的集成商将成为上市公司的标的,当然也有部分集成商在此次整合中将淘汰出局。
业内人士预计,到2020年国内机器人系统集成市场将达2000亿元。
然而在这背后,核心技术薄弱、人才缺失、应用领域单一等问题却是制约国内机器人市场爆发的重要因素。
广东地区集成商情况盘点。
深圳军团:大族激光、雷柏科技、连硕自动化、佳士机器人、远荣机器人、威远精密、福之岛、大族电机、橙子自动化、思普瑞机器人、友和达自动化、荣德机器人、升泰瑞达、柳溪机器人、泰科盛自动化、技鼎智能装备、恒科通机器人、瑞众机器人、莱恩精机(深圳)、日东、添力越科技、时纬自动化、杨森精密、众为兴、盛泰奇、仁信自动化、博美德、舜源自动化、美斯图自动、世宗自动化、易天自动化、中智物联、鑫信腾科技、吉阳自动化、奥松自、盛昌智能科技(深圳)等。
据统计,今年4月、6月,深圳市发改委针对机器人、可穿戴设备和智能装备产业,先后公示了两批扶持项目名单,共有13家企业榜上有名。
其中包括深圳市金奥博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无人化乳化炸药生产线”建设项目、英威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的“深圳工业机器人伺服控制技术工程实验室”建设项目等。
东莞军团:拓斯达、中聪机器人、东莞市川崎、中天自动化、铭伟达自动化机器人、松庆智能自动化、拓野机器人自动化、李群自动化技术、阳腾自动化科技有限公司、速美达自动化有限公司、晨拓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工铭自劝化科技有限公司、欧特自动化、名菱工業自動化、东莞快手自动化、科沃机电设备、伯朗特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斯玛特自动化、臻尚自动化、普汇森自动化、恩玛自动化、安域机器人、恒亿机械制造、新力光表面、顶点工业机器人、尔必地(中国)机器人、天润自动化等。
近年来东莞已有六成工业企业开展“机器换人”,研发工业机器人的企业和工业机器人装备制造商有约70家,机器人企业数已占全国总数的10%,工业机器人产业总产值近15亿元,整个智能装备产业总产值逾200亿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东莞年投2亿元发展机器人
昨日,“粤创粤新”广东创新驱动发展网络采风团走进东莞,百余名记者走访了东莞市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现场感知东莞创新驱动的新动态、新趋势。
东莞市市长袁宝成向采风团成员介绍说,早在2006年就启动实施“科技东莞”工程,每年市财政投入10亿元支持科技创新,“十二五”期间每年增加至20亿元,用于扶持企业科技创新和战略新兴产业发展,不断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为总抓手,推动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转型升级”的要求,深入实施“东莞制造2025”战略、高新科技企业培育、重大项目招引建设等各项工作,推动东莞创新驱动发展水平不断提升。
经过努力,东莞创新驱动发展呈现出“一个快速集聚”、“两个有效突破”、“三个大幅增长”的良好态势。
袁宝成还介绍,从去年开始5年时间内,东莞每年投入2亿元支持机器人发展,除了希望能够解决劳动力短缺外,东莞还希望培养出一个机器人产业。
目前机器人核心技术都在国外,东莞希望通过购买国外先进技术产品,消化吸收再创新,目前东莞已经有200多个机器人企业。
一旦机器人产业形成,将来可以替换劳动力,又能输出机器人,还可以销售机器人制造的产品。
来自湖北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制造工程研究院扎根广东东莞,首创了东莞、广东省科技厅、华中科技大学合作建立东莞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松湖华科产业孵化园,连续两年获得国家免税资格,孵化90余家企业,其中自主创办企业27家,4家企业新三板挂牌,1家主板上市后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