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步步高答案

合集下载

文言文步步高91-120(排版)

文言文步步高91-120(排版)

九十一甘茂之齐1. a.于b甘茂c甘茂d家贫无烛者e处女f余明g之2.(1)何为去我——为什么要叫我离开呢?(2)幸无我逐也!——希望不要赶我走。

3.和爱余明之照四壁也?——为什么要吝惜照在四面墙壁上的余光呢?4.(1)何妨于处女?——(这)对你们有什么妨害呢?(2)妾自以有益于处女——我自认为这对你们是有益处的。

(3)请重公于齐。

——请允许我向齐王(推举你让齐王)重用你。

5.弃逐于秦而出关。

——(我没有才干,是)被秦抛弃驱逐并从秦关逃出来的九十二钩刺狼颚1. a狼b屠人c狼d屠人e之(狼)2.(1)“蚤”通“早”(2)“直”通“值”3.(1)卖(2)窥视(3)退却(4)仔细看4.不如把肉悬在树上明天早上再将肉取走。

5.发表议论,嘲笑狼及像狼一样的人,表现人的聪明机智6.告诫人们不可贪图便宜,不劳而获,否则就会同狼一样,落得个自寻死路的下场。

九十三工之侨献琴1.(1)砍削(2)美琴,形容词作名词用(3)兼词,之于(4)换,交易(5)同“稀”(6)大概,表推测的语气副词2.(1)献之(于)太常(2)(太常)使国工视之(3)工之桥以(之)归(4)抱(之)以适市3.(1)装上琴弦弹奏它,发声和应声如金玉之声。

(2)装在匣子里把埋到图例,一年后取出它,抱着它到集市上(3)可悲的世道啊!难道只是一把琴吗?世上的事情没有不是这样的。

4.材料是“良桐”,音色是“金声玉应”5.说明世人对琴的评价非常盲目,只凭琴是否古物来确定其价值,而琴的“古”与“弗古”又是真假难辨的。

6.讽刺了居高位者没有见识,只重虚名,不重真才实学的社会现象。

九十四郑牢论戒贪1.a之(代韩观)b之(代高年耆德)c以d白e之(代云)f云g汝2.(1)上时(2)估计(3)邀请(4)使……进见(5)一向(6)钱财(7)竟然(8)改变3.c4.(1)(郑牢)把不敢杀的原因告诉(韩观),因此韩观特别感激他。

(2)如果我拒绝收下财物,他们一定会心存疑虑并且怨恨,怎么办?5.为官应保持清正廉洁的操守;居官黩货,则朝廷有重法。

高中文言文练习步步高66-80答案及译文

高中文言文练习步步高66-80答案及译文

66.指喻浦阳郑君仲辨,其容阗(tian2,丰满的样子)然,其色渥然(红润的样子),其气充然,未尝有疾也。

他日,左手之拇有疹焉(于此),隆起而粟(像米粒一样突出,名词作动词)。

君疑之,以(之)示人,人大笑,以为不足患(担忧)。

既(已经)三日,聚(聚集)而(承接)如钱。

忧之滋(更加)甚(厉害),又以(之)示人,笑者如初。

又三日,拇之大盈(满)握(四寸),近拇之(的)指皆为(因为)之(它)痛,若剟刺状,肢体心膂,无不病(患上病痛,名词做动词)者。

惧而谋(谋划)诸(之于)医,医视之,惊曰:“此疾之奇者(定语后置),虽病在指,其实(这实际上)一身病也,不速治,且(将)能(可能)伤生。

然始发(发作)之时,终日可愈;三日,越旬(十天)可愈;今疾且成,已非三月不能瘳(chou1,病愈)。

终日可愈,艾可治也;越旬而愈,药可治也;至于既成,甚(甚至)将延(蔓延)乎(到)肝膈,否(不然)亦将为一臂之忧。

非有以(有用来.....的方法)御(治疗)其内,其势(病势)不止;非有以治其外,疾未易为(治好)也。

”君从(听从)其言,日(每天)服汤剂,而傅(涂抹)以善药(介后句),果至二月而后瘳,三月而神色始(才)复(恢复)。

余因是(这)思之:天下之事,常发于至(极其)微(细微的地方),而终为(成为)大患;始以为(认为)不足治,而终至于(到了.....的地步)不可为。

当其易(容易)也,惜(吝惜)旦夕之力,忽(轻视)之而不顾(顾及理会);及其既成(形成)也,积岁月,疲思虑,而仅克(克服)之,如此指者多矣。

67.猫说余家苦(于)鼠暴,乞诸(之于)人,得一猫,形魁(魁梧的样子)然大,爪牙铦(xian1)且(而且)利。

余私计(认为)鼠暴当不复(再)虑(担心)矣。

以(因为)其未驯(被驯服,被动)也,絷维以伺,候其驯焉。

群鼠闻其声,相与(一起)窥其形,类有能者,恐其噬己也,屏(躲避)不敢出穴者月余日。

既而以其驯也,遂解其絷(zhi2,栓绳子)维。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答案(4~64)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答案(4~64)
2.d
3.(1)汉文帝
(2)县人
(3)吾
(4)案子
4.(1)如果是别的马,岂不是要让我受伤吗?
(2)再加重处罚,那就是法律不能取信于百姓了。
(3)(延尉)若稍有偏差,那么天下使用法律的人都可随意或轻或重。
5.(1)天子应与平民一样遵守法律,否则将失信于民
(2)皇帝自己错失机会、
3.b
4.我之所以推荐桓谭,是希望他能用忠诚正直来引导君主,可现在他却让朝廷沉湎于淫靡之音,这是我为臣的罪过。
5.a 6.b 十二 答王庠书 1.d 2.(1)承当(2)成功(3)我的意思(4)(应对付的)攻击,责难
3.b(都是探求的意思。但:但是/只,只是)
4.(1)大体上和今年来科举的情况是相同的。(2)每读一本书都应当读几遍才算读完。
(2)你仗着文学的才名,如此的傲慢,仅仅能够中个进士吧?
5.主观上是自己性格的傲慢,客观上是得罪了吏部王尚书
八 张释之执法
1.(1)跑/行走 (2)轿车/众多的,如舆论 (3)交付,委托 (4)通“嘱”/今无通假义听见/嗅出 (5)判决/今无此义,多为应当 (6)银子/今指黄金 (7)希望/只 (8)很/质地好的为“良”
5.(1)搜奇说异
(2)归儿粉饰
(3)如是二十余寒暑
6.(1)一个满腹才华,却落魄穷困的读书人
(2)一个孤傲、自尊而又坚忍顽强、矢志不渝的知识分子。
十 申屠蟠重节义
1.c
2.(1)判罪 (2)怜悯,同情 (3)以……为好 (4)固定的
3.a
4.(1)(即使)不能碰上政治清明的时代,也应当在她的坟墓上立上碑铭来表彰(她的行为)
5.(1)女婿最终没有调职。王忠肃公不以权谋私。

2023年步步高新教材教材文言文点线面语文答案

2023年步步高新教材教材文言文点线面语文答案

2023年步步高新教材教材文言文点线面语文答案答案:1、D(“全部是歌颂”错,原文“歌颂为主”“劝百讽一”)2、A(“文人的鸿篇巨制绝迹”错,原文“文人鸿篇巨制形式的大赋作品逐渐减少”)3、C(“写作汉大赋的作家地位较高”,错,原文“汉代经学盛行,辞赋家的地位低下”)4、B命题透析: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断句能力、要求选择正确的断句项、答案选B。

思路点拨:断句的方法很多,比如虚词标志法,句意断句法等等、但是作为人物传记中的叙述语句,最好先抓人物事件,这句话主要讲傅珪参与修撰,因此而被降职和升官的历程,意思是:“说《会典》成于刘健等人,靡费很多,降参与修撰者的官,傅珪降为修撰,不久因《孝宗实录》修成,晋升左中允,再次晋升至翰林学士,历任吏部左、右侍郎、”然后做语法分析,即可得到答案、同时选择题,可以比对排除、所以选B。

5、A、命题透析:此题文言中的文化常识,题目比较简单、要求选择不正确项、答案选A。

思路点拨:四个选项涉及的文化常识都是常见的,仔细辨析即可得到答案、选A、A项中“土地、户籍”等职事归户部掌管。

6、C命题透析: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本的内容理解和概括、分析的能力、选择错误项、答案选C。

思路点拨:C项“后因得罪权贵被迫退休”错误,原文是“遂矫旨令二人致仕”即“(权贵)假托皇上诏命,让两个人辞去官职”需要对照原文,并对原文相应语句做翻译,错误往往在细微处。

7、(1)命题透析: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本的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答案是:极力奏陈其时社会弊病十件事,话语多指斥受宠的权贵,权贵愈加痛恨他。

思路点拨:译出大意给3分,“权幸”“嫉” 两处,每译对一处给1分、本句比较简单,翻译中注意通顺即可、权幸,权指权贵,幸指宠幸,这里是被宠幸,这是课本中的常用实词,如《阿房宫》中的“缦立远视,而望幸焉”。

(2)命题透析:此题主要考查文言文本的内容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答案是:又认为傅珪刚正忠实,敢于直言,应当起用,吏部按照卢雍的话上奏,没有回复。

文言文步步高问题详解

文言文步步高问题详解

文言文步步高答案三十二管鲍之交1.(1)“九”是用定数表示虚数,意为多次:“一”是数词活用作形容词,意为完全。

(2)和(3)中的两个“三”也不是确数,而是虚数,意为多次,但在翻译时仍可用定数“三”。

2.(1)有才干(2)推荐,保举(3)窘迫,困窘(4)匡正,纠正(5)时机(6)没有才干(7)名词作动词用,享受俸禄(8)形容词作动词用,称赞(9)没有羞耻之心。

3.a4. (1)鲍叔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他坏话。

(2)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可羞而以不能在天下显扬功名为耻辱。

5.(1)分财利上鲍叔知管仲不贪(2)谋事为官上鲍叔知管仲贤能(3)气节上鲍叔知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扬三十三蜀贾卖药1.“三”都是名量关系,“三县”和今天表达顺序相同,只是要在数词后加个量词“个”,而“尹三”却相反,要按“三尹”顺序翻译,要译成“三个县官”。

2.(1)增添(2)换(3)边境(4)责怪(5)提升3.b4.d5.b6.世人对“三县之尹”的态度是:其一“人皆笑,以为痴”;其一“人不尤其取,而称其能贤”,其一“百姓亦称其善”7.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奸商与贪官没有区别。

大奸大富,小奸小富,不奸不富,大贪大富,小贪小富,不贪不富。

三十四陶公性检历1.(1)范围副词,(2)全、都,;(3)时间副词,正赶上;(4)情态副词,还;(5)范围副词全、都;(6)时间副词,曾经。

2.(1)命令;(2)台阶;(3)收藏;(4)征调。

3.(1)陶倪性情检束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

(2)用竹根代替竹篙的铁脚,陶倪就把他提升两级使用。

4.陶公办事认真严厉,又能做到物尽其用。

在倡导节约型社会中,我们要向陶公学习,勤于做事,厉行节约,物以致用。

三十五山市1.(1)无何:不一会儿;(2)未几:不一会儿;(3)既而:不久;(4):逾时:过些时候;(5)倏怱:转眼之间。

作用:有层次地表现山市景象瞬息变幻的特点。

2.(1)经常;(2)才;(3)同“才”,仅仅;(4)于是。

高中文言文练习步步高61-65答案及译文

高中文言文练习步步高61-65答案及译文

61、苏轼读《汉书》朱司农载上尝分教黄冈,时东坡谪居黄,未识司农。

客有诵公之诗云:“官闲无一事,蝴蝶飞上阶。

”东坡愕然曰:“何人所作?”客以(用)公对(回答)。

东坡称赏再三,以为(认为)深得幽雅之趣。

异日,公往见,遂(于是)为(成为)知己。

自此,时获登门。

偶一日谒(拜见)至,典谒(传达人员)已通名,而东坡移时(过了一会儿)不出。

欲颇倦,欲去则业已(已经)达姓名。

如是者久之(助词,无意义),东坡始(才)出,愧谢(抱歉)久候之意,且云:“适(刚才)了(结束)适(刚才)来先生所谓日课者何?”对云:“钞(“抄”,抄写)《汉书》。

”公曰:“以(凭借)先生天才,开卷一览,可终身不忘,何用手钞(“抄”,抄写)耶?”东坡曰:“不然(这样),某(我)读《汉书》,至此凡(一共)三经手钞矣。

初则一段事钞三字为题,次则两字,今则一字。

”公离席复请曰:“不知先生所钞之书,肯幸教否?”东坡乃(于是,就)命老兵就(到)书几上取一册至,公视之,皆不解其义。

东坡云:“足下试举(列举)题一字。

”公如(按照)其言,东坡应声辄(就)诵数百言,无一字差缺,凡数(几次)挑皆然。

公降(佩服)叹良久,曰:“先生真谪仙才也。

”他日,以(把)语(告诉)其子新仲曰:“东坡尚如此,中人(中等智力的人)之性,岂可不勤读书耶!”新仲尝以(用)是(这)诲其子辂。

63、太宗始嗣位太宗始嗣位,思有以(有……的方法)帖服(使……顺服)中外。

一日辇(乘辇车)下市肆(集市店铺),有丐者不得乞,因(于是)倚门大骂。

主人逊(谦虚)谢(道歉),久不得解(解决),众方(正)拥观。

中忽一人跃出,以(用)刀刺丐者死,且遗(抛弃)其刀而去。

会(正好)日已暮,追捕莫(没有)获。

翌日奏闻(使……听闻),太宗大怒。

谓仍(沿袭)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乱,乃(竟然)敢(于)中都(首都)白昼杀人。

即(立刻)严索捕,期(希望)必得。

有司惧罪,久之,迹(追究)其事,是乃(是)主人不胜(忍受)其愤而杀之耳。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答案 全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答案 全

四黎丘丈人1.(1)女,同“汝”,你(2)责,同“债”,讨债(3)反,同“返”,回来2.(1)仿效,装扮(2)到……去,前往(3)使……受苦,折磨(4)老人(5)彼,那个(6)本来(7)故意(8)往,去3.(1)(那个奇鬼)喜欢装扮别人的儿子、侄子、兄弟的样子。

省略主语(2)扶着他却在路上折磨他。

省略宾语。

(3)他的儿子哭着磕头地说。

省略介词“于”4.(1)状语后置句。

昨天我去村东向人讨债。

(2)判断句。

这一定是那个奇鬼了。

(3)被动句。

老人的智慧被貌似他儿子的奇鬼所迷惑。

5.不能。

因为它点出了全篇的寓意说在。

作为一种文体,寓言通常会在故事的结尾处揭示它的寓意。

五记王忠肃公翱事1.(1)内通纳(2)贾通“价”(3)识通“志”,标记,记号(4)阳用“佯”,假装2.(1)对……说(2)禀告(3)买来的(4)按照3.(1)代王翱女婿的官职名,代王翱女婿的姓名(2)代太监姓名(3)代“我”,太监自称4.(1)只不过表示老朋友的情意罢了。

(2)你们的伯父很廉洁,你们(过得)该不会很贫苦吧?5.(1)女婿最终没有调职。

王忠肃公不以权谋私。

(2)原先封存好的记号仍是当时那样。

王忠肃公不贪馈赠,能为后人着想。

六《梦溪笔谈》二则1.c2.(1)还(2)确实(3)雨停云散(4)靠近(5)渐渐(6)越过3.c4.(1)不一会儿又震响了一声,移到西南方去了。

(2)从西向东望就能看见,那是傍晚出现的虹。

5.是时久之次日6.比喻陨石坠地时的声音、形状、大小、颜色、重量7.虹乃雨中日影也,日照雨则有之。

七萧颖士恃才傲物1.(1)人:今义只指东西,词义缩小(2)美景:今义胜利(3)突然:今义凶暴(4)很:今义略微,词义转移(5)道歉:今义感谢(6)遗憾:今义怨恨,词义强化(7)怠慢:今义忽然,不经心(8)死在,是两个单音节词:今义最终,一个双音节词2.(1)“陵”同“凌”,侮辱(2)“卒”同“猝”,突然(3)“常”同“尝”曾经3.D4.(1)萧颖士曾经登门拜访,但未能面见到他,现在他很是惊愕。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答案_

高中文言文阅读训练步步高答案_

宋词鉴赏2、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6分)浣溪沙秦观漠漠轻寒上小楼,晓阴无赖似穷秋。

淡烟流水画屏幽。

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

宝帘闲挂小银钩。

(1)后人认为该词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阴的怀抱里所生发的“淡淡哀愁”,亦体现作者秦观的心中的“淡淡的愁”。

请你说说“淡淡的愁”的“淡淡”二字在词中是如何体现出来的,请结合具体词句作答。

(2分)(2)“自在飞花轻似梦”一句是个比喻句,今人沈祖棼在《宋词赏析》中将其成为“奇喻”,请你说说这个比喻“奇”在何处?(4分)2、参考答案:(1)词人使用或选取了“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等词语或意象,通过轻浅的色调、幽渺的意境,体现了“淡淡”二字。

(得分关键:“轻寒”“晓阴”“淡烟”“丝雨”“如梦的飞花”这些意象。

)(2)它的奇,可以分两层说。

第一,“飞花”和“梦”本来不相类似,无从类比。

但词人却发现了它们之间有“轻”和“美”这两个共同点,就将两样原来毫不相干的东西联成一体,构成了既恰当又新奇的比喻。

(该点2分。

如果考生围绕“通感”这种特殊的比喻来作答,此点亦可给分。

)第二,一般的比喻,都是以具体的事物去形容抽象的事物,或者说,以容易捉摸的事物去比譬难以捉摸的事物。

但词人在这里却反其道而行之。

他不说梦似飞花,而说飞花似梦,也同样很新奇。

”(该点2分)这个比喻用语奇绝,特别具有一种诗意美和画境美。

3、阅读下面一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8分)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辛弃疾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

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

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旧时茅店社林边,路转溪桥忽见。

(1)、作者辛弃疾__词派的代表,这一词派是宋代大词人__开创的。

(2分)(2)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这首词所描写的内容和作者所抒发的情感。

(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唐张继有诗云“月落乌啼霜满天”,辛弃疾这首词中说“明月别枝惊鹊”。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文言文步步高答案三十二管鲍之交1.(1)“九”是用定数表示虚数,意为多次:“一”是数词活用作形容词,意为完全。

(2)和(3)中的两个“三”也不是确数,而是虚数,意为多次,但在翻译时仍可用定数“三”。

2.(1)有才干(2)推荐,保举(3)窘迫,困窘(4)匡正,纠正(5)时机(6)没有才干(7)名词作动词用,享受俸禄(8)形容词作动词用,称赞(9)没有羞耻之心。

4. (1)鲍叔始终好好地对待他,并不因此而说他坏话。

(2)他知道我不以小节为可羞而以不能在天下显扬功名为耻辱。

5.(1)分财利上鲍叔知管仲不贪(2)谋事为官上鲍叔知管仲贤能(3)气节上鲍叔知管仲不羞小节而耻功名不显扬三十三蜀贾卖药1.“三”都是名量关系,“三县”和今天表达顺序相同,只是要在数词后加个量词“个”,而“尹三”却相反,要按“三尹”顺序翻译,要译成“三个县官”。

2.(1)增添(2)换(3)边境(4)责怪(5)提升6.世人对“三县之尹”的态度是:其一“人皆笑,以为痴”;其一“人不尤其取,而称其能贤”,其一“百姓亦称其善”7.当时的社会现实是,奸商与贪官没有区别。

大奸大富,小奸小富,不奸不富,大贪大富,小贪小富,不贪不富。

三十四陶公性检历1.(1)范围副词,(2)全、都,;(3)时间副词,正赶上;(4)情态副词,还;(5)范围副词全、都;(6)时间副词,曾经。

2.(1)命令;(2)台阶;(3)收藏;(4)征调。

3.(1)陶倪性情检束而严厉,对政事十分勤勉。

(2)用竹根代替竹篙的铁脚,陶倪就把他提升两级使用。

4.陶公办事认真严厉,又能做到物尽其用。

在倡导节约型社会中,我们要向陶公学习,勤于做事,厉行节约,物以致用。

三十五山市1.(1)无何:不一会儿;(2)未几:不一会儿;(3)既而:不久;(4):逾时:过些时候;(5)倏怱:转眼之间。

作用:有层次地表现山市景象瞬息变幻的特点。

2.(1)经常;(2)才;(3)同“才”,仅仅;(4)于是。

3.(1)同“现”,出现;(2)指互相看着对方;(3)连绵不断;(4)隐隐约约,模模糊糊;(5)高;(6)计算。

4.(1)城中有像楼一样的、像厅堂一样的、像街巷一样的,一个个清晰地出现在眼前。

(2)楼上的人来来往往、忙忙碌碌,有的人依靠着、有的人站立着,形态各不一样。

5.于他们孤塔孙公子与同人6.孤塔高耸、宫殿出现、危楼出现7.不可改。

“始悟”有“恍然”之意,此“悟”照应开头的“奂山山市,邑八景之一也。

然数年恒不一见”。

用“知”则无醒悟的意味。

8.回答抓住山市变幻莫测这一特点即可。

三十六虎丘对歌1.(1)只,只是(2)尤其(3)争着,争相(4)全部(5)只有(6)将近2.未几已而比至3.(1)大约(2)同“合”全(3)描绘形容(4)陈列,这里是表现(5)跟着(6)唱5.(1)就像无数大雁落在平坦的沙滩上,又像彩霞铺在江面上(2)明月高悬在空中,山石反射着月光,如同白纸(3)管乐伴着歌喉,声音清脆嘹亮,使听众陶醉不已。

7.“栉比如鳞”写游人之多“”写欢歌之盛。

的比喻,即写人数众多,更写人们的衣着华美,这是静景:三十七弥子瑕有庞1.(1)于,介词,介进主动者,译为“被”(2)且: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3)为:连词,表且的关系,译为“为了”(4)与,连词,表开判关系,译为“和”(5)于,介词,介进处所,译为“在”(6)而,连词,表承接关系,不译(7)以,介词,介进对象,译为“把”(8)以,连词,表开判关系,不译(9)及,介词,介进时间,译为“等到”(10)于,介词介进对象,不译(11)以,介词,表处置,译为“把”、“拿”2.(1)作动词,判罪(2)从下道,名词作状语(3)假托(君命)(4)认为他有德行,意动用法(5)减退,浅薄三十八纪昌学射3.(1)眨眼(2)尖嘴(3)显著的东西(4)通“悬”,悬挂(5)渐渐(6)穿过4.(1)就算是锥子尖抵制眼眶罢了,他也不会眨一眨眼。

(2)飞卫跳起来拍着胸脯说:“你学成了啊!”5.为了突出飞卫射箭技艺的高超。

三十九乐羊与秦西巴1.(1)介词,表处所,在(2)介词,表原因,因为(3)连词,表递进关系,还有(4)副词,怎么会(5)连词,表因果关系,所以(6)介词,表原因,因为3.(1)送给(2)结束(3)给(4)赶走(5)被(6)信任4.(1)自己儿子的肉尚且都吃了,还有谁的肉他不敢吃呢?(2)先前要惩罚他,现在召回来当您儿子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呀?5.“其母随之而啼,秦西巴弗忍”6.孟孙从秦西巴不忍心伤害一只幼鹿,看到他定有辅导孩子的仁爱之心7.乐羊有功于魏却遭猜疑/秦西巴虽然得罪孟孙却反被重用/奸巧欺诈不如笨拙诚实,关键在于要有仁爱之心。

四十商於子驾豕2.(1)责备(2)错(3)近于(4)治理,统治(5)回头(6)大概3.(1)好不容易套上了,可又挣脱了,整天不能耕一块地(2)我同情您才告诉您,您反而发怒还不搭理我,为什么啊?(3)我难道不知道侍弄田地必须用牛,也就如同治理百姓必须用贤人一样?(4)你为什么不把责备我的话去责备那些统治百姓的人呢?4.驾驭猪耕田/统治者不用贤人5.宁毋先生是个有知识,有才能的人,但不去帮助统治者管理国家,不去向统治者直言,事后还用“激愤”来掩饰自己理屈词穷的窘况,显然是一个固守教条又十分虚伪的人。

四十一刘安世为谏官2.(1)询问,请教(2)被授予官职(3)贬(4)作借口(5)到……去(6)则:效法;像;以……为榜样。

5.(1)向司马光请教全心尽责、立身行事的关键(2)有时碰上皇上大怒,他就握着手版退后一步站着,等到皇帝怒气渐消又走上前激烈陈辞。

6.(1)表示对儿子做谏官的坚决支持。

(2)表示刘安世在司马光的教诲和精神感召下,捐身报国,做一个忠孝正直的道德完美的人四十二琉璃瓶1.(1)介词,把(2)介词,拿(3)介词,替(4)连词,于是就(5)介词,和(6)介词,因为(7)介词,用(8)介词,用2.(1)用模子浇注器物(2)给……看(3)办理(4)勉强(5)之上(6)皇帝到某处(7)贴,固定(8)渐渐地,慢慢地4.(1)你只能委屈地住在这种地方,莫非是因为受到贫穷的连累吧?(2)过了好久,金箔全部附在了内壁上,一点缝隙都没有(3)虽然水银的性质会腐蚀金子,不过眼睛看不到也就无所谓了。

5.(1)瓶口太窄小,无法使用托里的工具(2)胆瓶又脆又薄,十分易碎。

6.皇宫里的工匠没有办法为胆瓶托里。

7.置今于中,当用铁筐熨烙之/稍稍实以求,掩瓶口滩损之。

8.作者对锡工技艺的高度赞美/科学小品四十三孔子观于鲁桓公之庙1.(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2)兼词,在那里。

于,在;之,代庙中(3)结构助词,相当于“的”(4)结构助词,起提示与停顿作用(5)兼词,往里面。

于,往;之代欹器(6)形容词尾……的样子2.(1)大概(2)回头4.(1)空着就会倾斜,灌入一半水就会端正,灌满水就会翻倒(2)哪里有装满了水而不翻倒的器皿呢!5.人决不可以骄傲自满,凡是骄傲自满的人,没有不栽跟头的。

四十四赵人养猫1.(1)a.介词,表对象,向;b.介词,表比较,比(2)a.介词,同“于”,表对象;b.语气助词,表反问语气,吗(3)a.发语词,不译;b.指示代词,那2.(1)忧虑(2)更有害3.(1)为什么不把猫赶走呢?(2)这不是你所知道的。

我的忧患在鼠上,而不在于无鸡上。

(3)如果没有鸡,只是不吃鸡罢了,距离挨饿受冻还远着呢,为什么要赶走那只猫呢?4.句子是:窃吾食,毁吾衣,穿吾桓墙,坏伤吾器用。

意思是:偷我的粮食,毁坏我的衣服,,打穿我的墙壁,破花我的器皿和用物。

5.不一样。

赵人赞成养猫,认为是“吾之患在鼠,不在乎无鸡”,主张把猫赶走。

赵人之子则反对养猫,认为是“盍去诸”,要把猫赶走6.任何事情都有其两面性,凡是有利必有弊。

做事要从实际出发,抓住主要矛盾和问题的主流,不能患得患失,因小失大。

四十五宓子贱治亶父2.(1)实施(2)尽力,尽快(3)难看(4)不贤,不才3.(1)如果不是你们两个人,我几乎要犯错误啊!(2)有利于亶父的治理办法,你自己决定实施吧。

5.领导者任用部下,应该充分信任,放手让他工作,不要过多地干预。

四十六农夫与行者2.(1)兼词,何不(2)词尾助词,……的样子(3)词尾助词,……地(4)结构助词,相当于“的”3.(1)喘息(2)……的方法,怎样(3)倒下(4)慢慢地(5)同“何”,什么(6)大概,恐怕5.(1)甚矣,农夫之惰也!你这个农民啊太懒了!(2)子之速拼者,殆难也。

像你这样快速地耕种,大概是显得难了吧。

(3)孰为速而孰为迟乎?孰为逸而孰为劳乎?哪一个快哪一个慢呢?哪一个轻松哪一个疲劳呢?6.做事一定要亲身实践,不能跟高手低。

四十七唐太宗论治天下1.诸(1)代词,众,各位(2)兼词,之于(3)兼词,之于。

者(1)结构助词,用在动宾短语后,功绩(2)结构助词,用在动宾短语后,……的人(3)结构助词,用在形容词后,……的人(4)结构助词,用在数词后,条3.(1)使……归顺(2)及,比得上;(3)明白;(4)妒忌;(5)之于;(6)并。

4.自古以来都是以汉族为贵,歧视少数民族。

而我独一视同仁加以爱护,所以少数民族依靠我,像依靠父母一样。

四十八伯夷、叔齐不念旧恶2.(1)诧异,感到诧异;(2)同“稀”,少;(3)拉住马缰绳;(4)原为兵器名,此代指战争;(5)取代;(6)帮助(7)特别;(8)(句译为:连酒精谷糠一类的食物都吃不饱,因而在于过早地去世了)5.(1)伯夷、叔齐听说西伯昌善于尊养老人,(心想)为什么不去前往归附他呢?(2)神农、虞舜、夏禹的时代迅速地消失了,我将最终到哪里呢?(3)上天对于好人的报偿,该是怎样呢?6.表明自己的看法和孔子的不一样7.(1)兄弟之间相互恭谦礼让,相互推辞君位。

(2)劝阻周武王讨伐商纣。

(3)隐居首阳山坚持节操,不吃周朝的粮食。

四十九邻人亡羊1.乎矣焉也哉2.(1)结构助词,相当于“的”(2)结构助词,强调多,可译为“这么”(3)代词,代杨子反常的表现;(4)结构助词,用于“夫子”和“有”的主谓之间。

3.(1)亲属,亲友(2)同“返”,回来;(3)何怎么;(4)失去。

4.社会上事物复杂多变,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或答“在学习中,要有明确的目标,否则,会事半功倍”,或“在研究一门学问时,要把握方向,不要被各种表象所迷惑”之类的答案多对)五十宰臣上炙2.(1)皇上;(2)汝,你;(3)为什么;(4)两次;(5)同“捧”;(6)果真是这样。

3.(1)拿磨石磨刀,锋利的像干将的宝剑一样。

(2)您堂下的侍从中莫非有忌恨我的人吧?4.世界上的事情是复杂的,要了解事情真相,必须进行认真的调查研究。

五十一鲁国少儒士2.(1)语气助词,表疑问,呢;(2)介词,同“于”:(3)语气助词,表反问,呢;(4)君子怀有这种儒学的,未必穿这种儒士服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