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提考能达标训练4-5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提考能达标训练4-6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考能达标训练 4-6 1.(2012·上海高考)根据以下材料,选取一个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不要写成诗歌)。
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光,往往会将它舍弃,只因为这是自己的东西。
而从天才的作品中,人们却认出了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
【写作提示】通读材料,筛选其中的关键词“闪过”“舍弃”等动词,“微光”“作品”“天才”等名词,不难发现这则材料的大意是:人们对自己心灵中闪过的微不足道的、细小的、美好的、独特的精神、品质、善举等,不曾在意与留心,没有体会到其意义和价值,常常将之舍弃,即看轻和不珍惜,原因就是——这是自己的东西,而一旦从名人、伟人、圣人等所谓“天才”的作品、事例、实践……中看到它们,人们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曾被自己舍弃的微光,竟与天才的观点“相似乃尔”!由以上对材料内涵的审读,可以从以下视角来立意和行文。
不该舍弃的微光上海考生太阳像是要在天黑之前散去它所有的光和热,还是上午,便极其暴躁地将它的能量猛烈地射向大地。
热量在地表堆积,被烤热的空气同流进眼睛的汗水一起,模糊了我的视线。
我与朋友一起走在没有任何树木、房檐遮阴的长道上,汗流浃背,脚步匆匆,不想在这烈日下多待一秒。
“若是这种温度再多持续一天,冰川应该都能融化了吧!”朋友用手扇着风,皱眉抱怨着。
我深有同感地点了点头,微微眯眼,抬头看了看前方似乎永远也走不完的路,突然发现不远处的路边有一个半跪着的身影。
等走近了,看到一个人面前放着一张四角被石头压着的写满字的大纸和一只残破的碗,我们瞬间明白了这个人的身份。
他看到我们走近的脚,怯生生地抬头望向我们,眼里霎时充满了惊喜和期待。
那是一张多么稚嫩的面孔啊!朋友也注意到了这一点,有些好奇地问道:“你怎么不去上学?”他笨拙地比画着,看到我们依旧迷惑,指了指地上的纸示意我们看。
我辨识着纸上写得很认真却有点扭曲的字,大意是说他和母亲相依为命,母亲病了,急需钱。
潍坊市2013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备考训练 综合检测题 第五模块(扫描版)

压强 【整体构思】 1.理解压力的概念,知道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和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掌握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计算公式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及其意义,会进行压强的简单计算。
1.力的作用效果是改变物体的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重力的定义,重力的方向 。
重力的作用点 。
重力的大小 。
3.压力 ①压力概念: 叫压力。
②压力与重力的关系:方向: 大小 。
4.压强 ①压力的作用效果用 来表示。
②压强定义: 叫压强。
③压强计算公式: 。
④压强单位:帕斯卡(简称:帕)用字母:Pa表示。
1Pa=1N/m2 ⑤1Pa的物理意义: 。
5.压力的作用效果跟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_有关。
6.由压强公式可以得出:在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大,压强越_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小。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_____,压力的作用效果越大。
二、目标定向 请同学们观察自己的书包带子。
想一想平时背书包时,觉得宽带子好,还是细带子好,为什么?对以上问题,可能同学们现在还不能得出正确结果,自己猜的是否正确,要经过事实来检验。
同学们学习了本课的知识,就会得到满意的回答,引出课题。
三、学生自学 ⒈压力 ①请同学们在练习本上画出下列各图中物体对表面的压力示意图。
②学生画完后,讲评学生作图情况,错误的进行纠正,并用红色粉笔把压力突出出来。
同学们思考后回答,以上图中物体对受力表面的压力有什么共同特点? 特点 。
总结:在物理上,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力叫压力,压力的方向总是垂直于受力面。
压力并不一定由重力产生,只有静止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物体对地面的压力才等于重力。
四、合作探究: 1.实验: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在这个实验中,再次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实验步骤如下: (1)把小桌腿朝下放在泡沫塑料上,观察泡沫塑料被压下的深度。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考能达标训练3

2013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考能达标训练 3 1.以下各项中最合适填在横线上的一项为哪一项()每逢春节等中华传统节日,“舞龙”都是一个备受欢迎的节目。
__________。
能够说,无论海角天涯,凡是华人齐集的地方,都能看到“龙”的身影。
A.中华子女都是“龙的传人”,中国人在国外被称为唐人B.“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子女都是“龙的传人”C.“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中华子女都是炎黄的后代D.中国人都是“龙的传人”,中国皇帝都称“真龙天子”2. 填入下边横线处的句子,与上文连接最合适的一组是()公安干警实时赶赴现场侦探,正午12 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 。
A.在家里犯法嫌疑人被捕获,所有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B.在犯法嫌疑人家里将其捕获,所有赃物和赃款也同时起获C.犯法嫌疑人在家里被捕获,并起获所有赃物和赃款D.在犯法嫌疑人家里将其捕获,并起获所有赃物和赃款3.(2010 ·课标全国高考) 模仿下边的示例,自选话题,另写三句话,要求内容贴切,句式与示例同样。
种子假如惧怕沉没,那它永久不可以抽芽;雏鹰假如惧怕折翅,那它永久不可以高飞;钻石假如惧怕思索,那它永久不可以生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模仿以下句子,再写两句其余老师的说法,使其与例句组成排比句。
( 运用比喻修辞手法,句子构造一致)例句:语文老师说,友情是一篇绝妙的美文,能让灰色的心情变得亮丽。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模仿例句,运用比喻手法,另写一组句子。
可选择新的本体和喻体,句意须前后关联,字数不必定与例句同样。
例句:一棵树,是一位凛然矗立的标兵。
凛然矗立的标兵,为祖国边境筑起钢铁长城。
仿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6.模仿下边句子的句式和所用修辞手法,分别以“快乐”和“伤心”开头,写两组句式同样的句子。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考能达标训练5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考能达标训练5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考能达标训练51.近日,中国青年报社会调查中心通过民意中国网和网易新闻中心,对1 714人进行的在线调查显示,83。
2%的受访者认为现代社会谣言很多,其中34.4%的受访者表示“非常多〞。
请阅读下表,完成后面的题目。
你认为谣言传播的最主要原因发布准确信息不及时判断力缺失、从众心理媒体不负责任有人故意传播谣言符合人们的心理预期所占比例73.1% 58。
6% 56。
0%40.1% 39.5%(1)根据图表反映的情况可知,受访者普遍认为,造成谣言广泛传播的客观原因最主要是权威部门没有及时向公众发布准确的信息,其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根据图表所反映的情况,就减少或遏止谣言传播的问题,向公众提一条中肯的建议。
20字以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90后〞的成长一直备受社会关注。
下图是取自《中国青年报》的一份调查表,请认真阅读分析该图表,写出两条结论性的话.(每条不超过25字)答:(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 在中国有这样一群儿童:父母为了生计外出打工,将他们留在了农村.这个特殊群体被称为留守儿童。
下面是某省关于留守儿童问题的部分调查数据:项目百分比非常想父母65。
0害怕陌生人40。
0觉得自己很一般52。
7认为应该和父母共同生活79.3和(外)祖父母生活在一起43.5总是害怕被身边人欺负34.7(1)从以上的数据中可以得出以下结论:答: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请针对留守儿童现象,写一句公益广告词.(至少使用一种修辞手法)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请说明下面漫画的画面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不超过70字.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 请简要说明下面漫画的内容,并揭示其中的寓意。
潍坊市2013高考一轮语文复习备考训练 检测题 第四模块第一单元(扫描版)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反问句。强调学的目的,有责怪的语气。)
(3) .“卿言多务,孰若孤?”(反问句。否定吕蒙托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4) .“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感叹句,惊讶赞叹的语气)
(5) .“大兄何见事之晚乎!”(感叹句,带有自豪字法:留、替、调、补、删?)孙权劝学的原因是吕蒙推辞的理由是孙权论述
孙权劝学
第 1课时课题名称孙权劝学时间第 周 星期课型略读课主备课人目标重点疏通文意,积累重点文言字词,整体
把握文章内容。我的问题难点理解文意,体会对话中的不同语气,分析人物形象。自
主
学
习课前预习
1.自读课文,勾画出生字词,并借助课下注释或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读音,标注在书上。
2.口头翻译课文一遍,勾画出难句。
课堂学习
自学任务一:朗读课文
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
2.教师泛读或播放录音,学生听读,标注节奏、停顿。
3.小组互读,检查朗读。【组内竞赛:组长指名朗读,组内评选优秀诵读者】
4.根据提示,读出下面句子的正确语气。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读书的重要性吕蒙就学,鲁肃称赞吕蒙
精讲互动,共同解决
,有军人的坦诚豪爽。
性格特点
吕蒙 学
敬才爱才, 对朋友的进步
。
性格特点
鲁肃 学
3.鲁肃对吕蒙“刮目相待”后,为何“遂拜蒙母,结友而别。”?达
标
训
练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2.翻译下面的文言句子。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译:
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看。
译:
3.吕蒙由不学到学有所成,这个变化过程对你有何启示?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考能达标训练 4-2

1.(2012·山东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悟和联想,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惟我辈既以担当中国改革发展为己任,虽石烂海枯,而此身尚存,此心不死.既不可以失败而灰心,亦不能以困难而缩步。
精神贯注,猛力向前,应乎世界进步之潮流,合乎善长恶消之天理,则终有最后成功之一日.—-孙中山要求:①选准角度,自定立意;②自拟题目;③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④文体特征鲜明.【写作提示】(1)材料分析这段材料出自《孙中山全集》第4卷第95页。
作为中国近代伟大的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一生致力于拯救与振兴中国的革命事业。
这段话则是表达了孙中山先生崇高的革命理想,顽强的革命斗志,百折不挠的革命勇气,大无畏的革命斗争精神和牺牲精神。
一个民族是需要有一种精神来支撑的。
辛亥革命的仁人志士们对民主共和的信仰和追求,凝聚成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
用鲜血和生命去实践自己的信仰和追求,甘为“四万万同胞受死”,以求“专制永不见于中国”,这种爱国情怀和不懈奋斗的精神,具有超越时空、经久不衰的永恒魅力,是我们血液里的铁和钙,是我们的精神脊梁和力量之源。
正如一位学者所说:“凡是有凝聚力、向心力、进取心的民族,都对自己艰苦卓绝的奋斗传统有一种光荣感和敬畏心,都会以高度的历史责任感加以褒扬和传承。
”(《百年不绝的铿锵之声》向贤彪)(2)立意点拨这则材料是个多义性的材料,内涵十分丰富。
立意的角度很多。
最好抓住一个角度重点写,这样能写出深度,也能保证中心的集中和突出.战胜困难,直面挫折和牺牲,顽强和毅力,改革与勇气,责任,理想,立志,献身真理等等方面,都可以成为切入的角度。
总之,角度首先要选准,选准了角度,就确保了符合题意,不至于跑题,这是十分关键的一步。
文章取材的范围很广,可大可小。
但对于大处着笔者,一定要注意防范大而空泛的毛病,不要写成革命史式的文章,切记空喊口号。
最好能结合实际尤其中学生的实际来写,也要善于结合时代要求,使文章富有时代气息。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 提考能达标训练41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考能达标训练 4-1 1.(2012·江西高考)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没有什么,要想到你拥有什么;也有人说,不要老想着你拥有什么,要想到你没有什么。
对上述说法,你有何感悟和思考?请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必须写议论文。
(2)不少于700字。
(3)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
(4)不得抄袭,不得套作。
【写作提示】(1)审题立意材料中前一句话告诉人们要学会知足,懂得珍惜拥有的;后一句话鼓励人们要不断追求,重视精神上的富有。
在思考“拥有什么”与“没有什么”的过程中,人生才能充实而丰盈,生命才会永葆生机与活力。
既“自选角度”,显示开放性;又针对“上述说法”,指向明确,强调限制性。
这样的作文题,每个学生都有话可说,但要写好有难度。
另外,注重理性思考,突出考查思辨能力,也是命题人的意图所在。
【佳作示例】跨过去我相信一切都曾拥有,但是时间的脉络却在一旁隐隐作痛。
我也相信一切都会缺失,但印记狠狠盘踞在手心的掌纹里。
唯有让这一切都成为过去并且跨过去,拥有和缺失才能激励我们前进。
——题记下雨后,天空偶尔会出现两道彩虹。
安东尼说这两道彩虹是特别的物理现象,正确的说法是,一道是虹,一道是霓。
上边的是霓,下边的为虹,二者的颜色排列正好相反,虹是红上蓝下,霓是蓝上红下,因为,霓比虹多一次光线反射,所以霓的光度比较弱,一般不容易看到。
视觉欺骗了我们,于是,虹通过眼睛在我们心底放大,成为拥有者讴歌、挽留的现实。
而那难以被人看到的霓,却成为人们追逐的梦想。
拥有的成为过去,跨过去才能发现霓的美。
跨过去,拥有的就是现实的缺憾。
现实是《最初的梦想》中所唱的那样,“如果骄傲没被现实大海冷冷拍下,又怎会懂得,要多努力才走得到远方。
如果梦想不曾坠落悬崖千钧一发,又怎会晓得,执著的人拥有隐形翅膀”;是高考落榜后重整旗鼓,夜以继日、废寝忘食、悬梁刺股为功名的艰辛;是一盏黄昏的旧灯、两只熬红的眼睛、三餐父母的叮咛、四支干涸的水笔、五本杂乱的草稿;是一声声盘旋在心底的呐喊“相信自己,我可以,我能行”;是看得见的努力拼搏,以及对结果焦急不安的等待。
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 阶段评估检测(四)(江苏专版) 新课标

2013年新课标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测评手册(江苏专版)阶段评估检测(四)时间:150分钟满分:160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项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3分)( )A.修葺涸泽而渔摧人泪下天网恢恢,疏而不漏B.重听气喘吁吁欢呼雀跃风声鹤唳,草木皆兵C.脉博期期艾艾鸠占鹊巢食不厌精,脍不厌细D.缱绻残羹冷炙恰如其分兵来将挡,水来土淹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一个高度法治化的社会,法律制度凭借其中立性、公正性、权威性,最普遍地承载着社会成员的信任。
B.现代医学对疟疾的描述是清楚细致、合乎逻辑的:疟疾产生的原因是人经过蚊子叮咬后感染疟原虫引起的。
C.“天宫一号”的燃料装在12个储藏箱里,共450多吨,这种航天燃料极其昂贵,每千克需要近2万美元左右。
D.陈光标守着一堆现金拍照,敲锣打鼓发钱,高调宣布“裸捐”,他的这一系列夺人眼球的做法,引发不少争议。
3.请根据下文提供的信息,用不超过32个字(包括标点符号)对“天然湖”作简要的介绍。
(5分)在天山高处,可以看到一个面积很大的天然湖。
湖面明净如镜,水清见底。
高空的白云和四周的雪峰清晰地倒映在水中,把湖光山色融为晶莹的一体。
在这幽静的湖上,唯一活动的东西就是天鹅。
天鹅的洁白增添了湖水的明净,天鹅的叫声增添了湖面的幽静。
人家说山色多变,而我看事实上湖色也是多变的。
你站立高处瞭望湖面,眼前是一片赏心悦目的茫茫碧水,如果你再留意一看,接近你视线的是那闪闪的鳞光,像千万条银鱼在游动,而远处平展如镜。
湖色越远越深,由近到远,是银白、淡蓝、深青、墨绿,非常分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恰当的内容,使前四个句子构成排比句,五、六句构成对偶句,所有文字构成一段表意完整的话。
(4分)为受窘的人说一句解围的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3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提考能达标训练 4-5 1.(2012·新课标全国高考)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船主请一位修船工给自己的小船刷油漆。
修船工刷漆的时候,发现船底有个小洞,就顺手给补了。
过了些日子,船主来到他家里道谢,送上一个大红包。
修船工感到奇怪,说:“您已经给过工钱了。
”
船主说:“对,那是刷油漆的钱,这是补洞的报酬。
”
修船工说:“哦,那只是顺手做的一件小事……”
船主感激地说:“当得知孩子们划船去海上之后,我才想起船底有洞这事儿,绝望极了,觉得他们肯定回不来了。
等到他们平安归来,我才明白是您救了他们。
”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材料中的故事和当前中国社会公德缺失、大多民众缺少社会责任感的现状形成鲜明对比,对抨击时弊、鼓舞人心、引人向善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
就立意角度而言,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善举无痕爱意长
(2012年黑龙江满分作文)
爱在左,同情在右,走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播种,随时开花,将这一长途点缀得香花弥漫,使穿枝拂叶的行人,踏着荆棘,不觉得痛苦,有泪可落,却不悲凉。
——题记一缕阳光,便能驱散阴霾;一滴雨露,也可滋润干渴的禾苗;困境中伸来的一双手,擎起的是希望的大伞。
有时候,小小的善举也能汇成汪洋,为明天带来永不消逝的光芒。
正如材料中的修船工,无意间修补了船上的漏洞,船主的孩子才能安全返航。
修船工的
一个无心的善举,却保住了船主余生的幸福与希望。
莫觉善意小,善举微小却让爱意浓厚绵长。
心的撞击
看到陈贤妹用她干瘪瘦小的双臂抱起小悦悦的一瞬,你是否感受到了她心灵的美好?当沈星奋不顾身勇救落水少年时,你是否看到了他如天使般纯净的灵魂?当张丽莉老师不顾一切推开学生的刹那,你是否看到了萦绕在她身上的万丈光芒?
小小的善举汇成汪洋,在这里,我们感受的是心与心的碰撞,收获的是纯真的感动与向上的力量。
情的迸裂
逝去的是雷锋,雷锋精神永存于世;死去的是白芳礼,不曾磨灭的是老人的信念;已成绝响的是丛飞的歌声,永不消逝的却是他带给我们的情与希望。
善举无痕,大爱于心。
你我的善举可以迸发出无尽的深情,可以创造出扭转乾坤的力量。
帮助别人的同时,我们也会触摸到对方无尽的情意,彼此深情相拥。
爱的衍生
再弱小的肩膀也能用善心分担他人肩上的千钧重量,再年轻的生命也能用双手托起他人的希望,再微小的善举也能在他人心中激起爱的涟漪。
我们还记得,当我们奋斗累了,一句“加油”是什么分量;我们还记得,当我们遍体鳞伤时,一句“要坚强”驱走了多少惆怅;我们还记得,困境中伸来的一双手,粉碎了多少脆弱与感伤。
小小的善举,隐藏在生活的细微处,暖暖地为世人带来勇气和奋斗下去的信念。
当行善成为习惯,我们的世界会更温暖;当善举不再是偶然,我们的灵魂将更伟岸。
只要我们心存善念,举手之劳也可将道德与操守的小洞补好,让行驶了五千年的中国之舟更坚固。
因为,大爱无言存希望,善举无痕爱意长。
【名师点评】
高考优秀作文之所以成为优秀作文,因素颇多,其中,形式、语言、立意、情感是至关重要的因素。
本文在这几方面的优势尤为明显。
在基础等级上,一、文章结构很严谨,采用三个小标题的形式,让人见文顿视其清晰的脉络;二、在立意方面,从修船工的角度出发,展开对举手之劳可以给别人带来莫大帮助的论述,切合题意而中心突出。
在发展等级上,考生没有陷入议论文纯粹说理的误区,大量合理的排比句式的使用使文章摇曳生姿,含蓄蕴藉的经典语言,如“当行善成为习惯,我们的世界会更温暖;当善举不再是偶然,我们的灵魂将更伟岸”,使文章主旨遥遥走来,深刻厚重;用陈贤妹、丛飞等平民英雄来告诉世人“大爱无言存希望,善举无痕爱意长”,呼吁全民行善,用心可谓良苦。
2.阅读下面《被遮住的心灵》这首小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我不想用那迷雾
把我的心灵遮住
让你凝望了半天
感觉仍是一片迷茫
我不想用一道篱笆
把我的思想束缚
要求: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选文体,自拟标题;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作文;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写作提示】
这是一则很简单的新材料作文。
所给材料内容只是一首主旨清晰的小诗,内容简洁明了,诗中通过“迷雾”遮住心灵时给人带来的“迷茫”,表达出一种想挣脱“思想束缚”,寻找清闲自我的理想与追求。
这样,我们在立意时,就可以从这一角度出发,得出“冲破束缚”“扫去心灵的迷雾”“拒绝迷茫”等写作中心。
选材方面,因为立意的角度生活性很强,可供选择的素材也很丰富,这就需要我们精挑细选,运用那些自己认为最充分的人和事进行分析,并深入挖掘其内在的哲理,进而写出有深度的文章。
另外,此类主题很适合在语言上写出亮点,所以在表达时应力求生动,将一种内心深处对事物的感情倾向充分表现出来,从而体现出优美的文采。
【佳作示例】
揭开面纱看世界
谷丽伟
遮蔽我们眼睛和心灵的,往往是我们自己的认知。
不要以为有些事遥不可及,不要认为世界大得难以想象,揭开遮蔽自己眼睛和心灵的面纱,你会发现,生活原来处处精彩。
一个妇人经常透过自家的玻璃来看对面那家人洗好正在晾晒的衣服,开始总是嘲笑他们洗得衣服不干净。
然而,过了不久,她才发现,并不是因为对面的衣服没有洗干净,而是自家的玻璃上有污点。
可见,外面的事物往往并不存在任何的问题,而造成我们认识上的错误的大多是我们自己的眼睛和心灵,因为它们很容易被蒙蔽。
伽利略在比萨斜塔上,用铁铮铮的事实证明了密度相同的物体无论质量大小,只要在同一高度下落就会同时落地。
这一实验打破了人们思想中惯有的看法,改变了人们对世界的认识。
其实,事实真相是明摆着的,只要你不被自己的认知蒙蔽,便会很容易地发现它。
事实上,从古至今,人们从来没有停止过揭开蒙蔽自己面纱的行动,社会的变革与不断进步就是这一点的有力体现。
孔子用他那广博的知识和谆谆的教诲指引着人们认识这个神秘的世界;鲁迅以“寄意寒
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的热血去召唤人们看清黑暗的世界;无数航天人员用智慧和汗水实现了人类的百年航天梦,使人类征服世界的梦想跨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世界是清晰的,我们需要做的是用清晰的眼睛来看清晰的世界,更需要我们用努力去揭开遮蔽自己眼睛和心灵的面纱。
抛弃自己一贯的看法,不要用自己的主观臆断来看待世界,这样,我们才能有所发现,有所创造。
当地球被人们认为是平面的时候,麦哲伦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揭穿了这个谎言;当一些数字被认为是人类极限的时候,运动健儿们用汗水打破了它;当飞天梦被认为遥不可及的时候,人类用智慧实现了它。
我们的行动还会继续,我们的世界也会更精彩。
人类在不断地追求,在不断地探索,在不断地揭开面纱。
不要以为世界太奥妙,更不要让那些蒙蔽你的面纱影响你对世界的认知。
揭开了这层面纱,我们才会感受到世界的广阔,才会感受到生活的美好。
抛弃自己惯有的看法,我们应揭开面纱看世界。
【名师点评】
文章开头直截了当,旗帜鲜明地树立起写作的中心。
分析过程中,将事实论据与理论论据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对写作中心进行分析,深刻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运用材料时,不拘泥,不死板,对“妇人嘲笑他人”“伽利略比萨斜塔实验”这两个点例进行深入开掘,增强了文章的深度;而后面事例的罗列,则从写作的广度上大大拓宽了文章的写作视野。
这种安排,体现了成熟的写作功底。
清晰的结构,生动的语言,又从形式和表达上对文章起到了有力的支撑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