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D-LTE网络同频干扰解决方案
同频组网干扰的解决处理办法

第二章LTE基本理论2.1 LTE网络结构2.1.1 网络实体和功能整个TD-LTE系统由3部分组成:核心网(EPC, Evolved Packet Core )、接入网(eNodeB)、用户设备(UE)。
EPC分为三部分:MME (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 负责信令处理部分)S-GW (Serving Gateway , 负责本地网络用户数据处理部分)、P-GW (PDN Gateway,负责用户数据包与其他网络的处理) 和接入网(也称E-UTRAN)由eNodeB构成网络接口:S1接口:eNodeB与EPC ;X2接口:eNodeB之间;Uu接口:eNodeB与UE。
网络架构由图2-1所示:图2-1 网络架构eNB功能:无线资源管理相关的功能,包括无线承载控制、接纳控制、连接移动性管理、上/下行动态资源分配/调度等;IP头压缩与用户数据流加密;UE附着时的MME选择;提供到S-GW的用户面数据的路由;寻呼消息的调度与传输;系统广播信息的调度与传输;测量与测量报告的配置。
MME功能:寻呼消息分发,MME负责将寻呼消息按照一定的原则分发到相关的eNB;安全控制;空闲状态的移动性管理;EPC承载控制;非接入层信令的加密与完整性保护。
服务网关功能:终止由于寻呼原因产生的用户平面数据包;支持由于UE 移动性产生的用户平面切换。
PDN网关功能:逐用户数据包的过滤和检查。
2.1.2 无线接口协议无线接口是指终端和接入网质检费接口,简称Uu接口,通常我们称之为空中接口。
无线接口协议主要分为三层两面,三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逻辑链路层,两面是指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
数据链路层被分为3层,包括媒体接入控制(MAC Medium Access Control)、无线链路控制(RLC Radio Link Control)和分组数据汇聚协议(PDCP Packet Data Convergence Protocol)3个子层。
LTE干扰现状、原因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

LTE 干扰现状、缘由分析及解决方案介绍干扰原理及分类依据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
l 系统内干扰:系统内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
TD-LTE 系统中,虽然同一个小区内的不同用户不能使用一样频率资源 (多用户 MIMO 除外),但相邻小区可以使用一样的频率资源。
这些在同一系统内使用一样频率资源的设备间将会产生干扰,也称为系统内干扰。
l 系统间干扰:系统间干扰通常为异频干扰。
世上没有完善的无线电放射机和接收机。
科学理论说明抱负滤波器是不行实现的,也就是说无法将信号严格束缚在指定的工作频率内。
因此,放射机在指定信道放射的同时将泄漏局部功率到其他频率,接收机在指定信道接收时也会收到其他频率上的功率,也就产生了系统间干扰。
主要的干扰具体分类如以以下图所示:系统内干扰原理lGPS 失锁干扰:GPS 失锁、星卡故障、GPS 天线故障等缘由导致时钟不同步的A 基站放射信号干扰到了B 基站的上行接收。
l 超远同频干扰:远距离的站点信号经过传播,DwPTS 与被干扰站的UpPTS 对齐,导致干扰站的基站发对被干扰站的基站收的干扰. l 帧失步干扰:帧偏置配置不当、子帧配比不全都等缘由会导致基站间的上下行帧对不齐,导致SiteA 的下行干扰到了SiteB 的上行,形成帧失步干扰。
l 重叠掩盖干扰:A小区和B 小区存在重叠区域(同频邻区必定会存在确定的切换区域),由于两个小区之间的信号不是全都的,不正交,会形成干扰。
l 硬件故障干扰:设备故障是指在设备运行中,设备本身性能下降等造成干扰包括:RRU 故障,RRU 接收链路电路工作特别,产生干扰;天馈系统故障,包括天线通道故障,天线通道RSSI 接收特别等,天馈避雷器老化,质量问题,产生互调信号落入工作带宽内。
系统间干扰原理l 杂散干扰:由于放射机中产生辐射信号重量落入受害系统接收频段内,导致受害接收机的底噪抬升,造成灵敏度损失,称之为杂散干扰。
l 互调/谐波干扰:不同频率的放射信号形成互调/谐波产物。
TD—LTE网络系统干扰分析

穗j 岛 | 眩i 寓
T D — L T E网络系统干扰分析
曹 江 海
( 中国铁通 西安分公司 7 1 O 0 5 4 ) 摘 要: 干扰 是影 响网络质量 的关键因 素之一 , 对通话质 量 、 掉话 、 切换 、 拥 塞 以及 网络 的覆盖 、 容 量等均 有显著 的影响 。如何降 低或消 除干扰是 1 r I u陋性能能否充分发挥 的重要环节 , 同时也是 网络规划 、 优化 的重要任务之一 。
一
、
系统 内干扰 T D— L TE 的组网包括 同频和异频两种方式 。 对于同频组网, 整个系统覆
的频率复用方式可 以极大地降低T D— L TE 的干扰 , 使系统达到最佳性能。目 前业界采用 比较多的是“ 软频率复用’ ’ 或称“ 部分频率复用 ” 方式 。即将频率
盖范围 内的所有小区可 以使用相同的频带为本小区 内的用 户提 供服务 , 因 此 频谱较 高。但对各 自信道之 间的正交性有严格的要求 , 否则会导致干扰 。 对于异频组 网, 由于频率的不同产生 了一定的隔离度 , 但是仍然需要进行合
理的频率规划 , 确保网络干扰最小 。 同时由于受 限于频带资源所 以存在着干 扰控 制与频带使用的平衡问题 。 1 . 1同 频 组 网 1 . 1 . 1小区内干扰 OF DM的各子信道之间是正交的,这种特点决定了小区内干扰可以通 过 正交性加 以克服 。如果由于载波频率和相位 的偏移等 因素造成子信道之 间的干扰 ,可 以在物理层通过采用先进的无线信 号处理算法使这种干扰降 到最低 。因此 , 一般认为OF D MA 系统中的小 区内干扰很小。 1 . 1 . 2小 区 间 干扰 对于小 区间的同频干扰 ,可 以采用干扰抑制技术 ,主要包括干扰 随机 化、 干扰消除和干扰 协调。 干扰 随机化和干扰消除是一种被动 的干扰抑制技 术, 对 网络的载干比并无影 响。 1 、 干扰 随机化就是通过 比如加扰 、 交织 、 跳 频、 扩频、 动态调度等方式 , 使系统在时间和频 率两个维度的干扰平均化 。 2 、干扰消除就是利用干扰的有色特性 ,对干扰进行一 定程度 的抑制 。 即: 通过UE 的多天线对空间有色干扰进行抑制 。 波束成形在空间维度, 通过 估计干扰 的空间频谱特性 , 进行 多天线抗干扰合 并; 在频率维度 , 通过估计 干扰 的频谱特性, 优化均衡参数, 进行单天线抑制 。 3 、 干扰协调就是对小区边缘可用 的视频 资源作 一定的限制, 正交化或 半正交化 , 是一种主动 的控制干扰技术 , 理想 的协调 是分配正交的资源 , 但 这种资源通常有限: 非理想的协调可 以通过控制干扰的功率, 降低干扰 。干 扰协调主要分为静态I CI C、 半静态I CI C以及动态I CI C 4 、静态I C I C 的核心是对各小区的无线资源 按照一定规则分配后 固化 使用 。小区边缘用户使用整个可用频段 的一部分, 并且邻小 区相互正交 , 用 户全功率发送; 小区中心用户可以使用整个可用频段, 但 降功率发送。 5 、 动态I CI C 是在静态I CI C的基础上通过e No d e B 进行实时调度 , 在相邻 小区 间协调频率资源 的使用, 以达到抑制干扰 的目的, 适应小 区间负载不均 匀 的场景 ; 小区边缘频带扩展时需要综合考虑邻区边缘频带的情况 , 防止发 生冲突。 1 . 2异频组网 综上所述, TD- L T E 系统在本小区内不存在 同频干扰 , 干扰主要来 自于 使用相同频率的邻 小区 。 如 果在服务小区与最相邻 的小区之间保 持异频 , 通 过空间传播距 离隔离 同频小区, 这样就 能够尽可能地降低 同频干扰 。 异频组网中相邻小区为 了降低干扰 , 使用不同的频率 , 频谱效率相对于 同频要差一些, 但R RM算法简单 , 边缘速率相对于 同频组 网会 高一些 。因 此, 如果采用异频组网 , 需要进行合理的频率规划 , 确保 网络干 扰最小 。同
中国移动4G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

中国移动4G网络系统干扰分析及解决方案温正阳;梁高光【摘要】建设4G网络的首要目标是满足高速数据用户的需求,而干扰将严重影响这一指标。
由于中国移动采用的是TD-LTE制式,文章根据其组网方式及占用频段分别从系统内和系统间两个大方面对可能带来的各种干扰进行详细阐述,并描述了相应的解决方案。
%The primary target to construction the 4G network is to satisfy high-speed user data’s requirement, and the interference will affect the index seriously. As china mobile is used in TD-LTE system, the article will face two generous to detail which may bring various interference. It is divided into intra-system interference and inter-system interference according to the network mode and occupied frequency band, also it describes the corresponding solutions.【期刊名称】《电信工程技术与标准化》【年(卷),期】2014(000)005【总页数】4页(P68-71)【关键词】TD-LTE;干扰;同频;异频【作者】温正阳;梁高光【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石家庄 050021;中国移动通信集团设计院有限公司河北分公司,石家庄 05002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29.51 前言随着无线通信的快速发展,人们对大量多媒体数据业务的速率要求不断提高,应运而生的第四代移动通信技术LTE(Long Term Evolution)已作为主流技术之一被通信领域所认可。
移动LTE网络干扰排查及案例分析

SOFTWARE 软 件2021第42卷 第1期2021年Vol. 42, No.11 L TE 干扰分类及解决措施LTE 系统按照干扰产生的起因可以将干扰分为系统内干扰和系统间干扰。
系统内干扰的产生:系统内干扰指的是来自系统自身的干扰,通常为同频干扰。
由于值(毫瓦分贝) >-110dBm 时,就认为存在干扰。
LTE 超过-105dBm/PRB 即达到中度干扰等级,需要尽快处理。
1.1 L TE 系统内干扰E 系统内干扰包括小区GPS 时钟失步、交叉时隙干作者简介:张岭(1974—),男,山东济南人,本科,通信工程师,研究方向:LTE 网络优化。
移动L TE 网络干扰排查及案例分析张岭设计研究与应用张岭:移动LTE网络干扰排查及案例分析扰、超远同频干扰、终端上行发射功率干扰及设备故障。
1.1.1 小区GPS时钟失步当GPS时钟跑偏(GPS失锁),会导致时隙的上下行不一致,存在严重干扰。
通常影响范围比较严重,且范围很广。
可能在GPS失步基站周围的一大片基站都受到干扰,导致这些基站覆盖范围内的UE无法做业务,严重的甚至在基站下RSRP很好的情况下,UE都无法入网。
引起GPS失步的原因可能有:(1)GPS安装不规范,导致无法搜到足够的星;(2)GPS受到干扰;(3)星卡异常;小区GPS失步,基站都会有告警。
但是网络中如果有其他厂家的设备共存,如果存在GPS 失步,也可能会对我司设备造成干扰。
处理措施:引起GPS失步的原因可能有:(1)GPS 安装不规范,导致无法搜到足够的星;(2)GPS受到干扰;(3)星卡异常。
针对GPS时钟失步干扰,首先网管核查是否站点有故障,若有故障,根据故障原因联系维护现场排查;查询设备运行正常情况下提取网管干扰报表进行分析,根据干扰范围干扰特性筛选出GPS 跑偏站点逐一进行去激活操作,时时观察其它受干扰站点干扰指标的变化情况;对疑似跑偏基站进行复位、时钟源复位,单独升级该站GPS 软件、固件到最新版本,如果不能解决问题,再上站对GPS天馈进行排查,或尝试更换GPS 板卡;最后排查外部干扰,扫频查找GPS所受干扰源及时处理。
大气波导对TD—LTE无线通信产生干扰问题的分析

2.1.2 TD.LTE大气波导干扰 时间特 征
干扰 多发生在晚2l点到次日上午9点之 间,9点之后一般
自动 消失 (见表 1)。
2.1.3 TD.LTE大气波导干扰地 域 特征
远距离同频干扰影响范围较大 ,农村及城郊受限影响小
区数 明显 多于城 区。邯 郸 涉及 大 气波 导 的区域 主 要 为 东部 相
层之 间滚轮式地 向前传播,使电磁波产生超折射的大气层称
为 大气 波 导层 j。
1.2 大气波导 干扰 的原理
在 “大气波导”效应下,电磁波通过波导层进行传播,可
以绕过地平面,实现超远距传 输,传播损耗很小 (近似于自
图 1 干 扰 波 形 特 征
由空 间传播)。由于远距 离传输时间超 过TDD系统的上下行 Βιβλιοθήκη 第 1划 2018年 l川
无 线 互 联 科 技 ·无 线 天 地
NO。1 1anuaFv,2018
示 ,向后 移频 1 5 M后, 频 计孚扫描 工具 t口 以清晰 地 看 干扰到本 小区的上行符号数 随之增 加,表现在时域 上就会
到,l 900 MHzl/, -底 九抬 厂l‘,可以简单判断干扰为系统内 自左到右成减弱的趋势,极端情况下将形成对整个 上行符号
设在一定的波导强度△ 下,根据公式 =42×10 .△ 推 到 出I临界角。定 向天 线 垂直 方 向图如 图5所示 。
圜 D L Slot● DwPTS口 6。口 UpPTS口 up 。t
图4 传 输 时延 干扰
大 ,将 特 殊 子 帧 配 置 为 6(9:3:2),GP符 号 数 3,修 改 为 5(3:9:2),GP符 号 数9,增 加 保 护 间隔 ,来规 避 一定距 离内 的干 扰 。
TD-LTE系统同频干扰环境下的IRC接收机设计

558 53 S2 X 652
0
3 6
0l 囝 t I 2 静 l 圃 o3 1 2 l u t
l8 3 . n t● J
0
x 65 ̄X 53
I
0
l ∞
rt sJ
J
图 2仿 真 波 形 图
十 { : 《 ‘ 上接 3 9页 : ÷ * : ~ 斗 碍 一 卜 ; + { { 呻 卜 十 + — q + 卜q * 一} q : 弓 — q
mH g R. J f
一
的值可 以按照参考文献【 的迭代方法进行计算 。 6 ]
'
=
1
。 &
岛 一
( 5 )
3结 论
本文给 了一种工程上易于实现 的 I C接收机的设 R 计方法 , 该方法具有实现简单 的优点 , 性能上虽然有一定 的损失 , 但即便这样 , 其性能仍然优于前 面提到的几种经 典算 法 , 尤其 是在 SN I R比较高 的情况下 , 这种优 势将体
种, 文献I 和【] 4 5 】 分别对这两种方法做 了详细介绍 。
文献【] 6中给m了 R 的计算方法 , 对于参考信号位置 上的信号 , 的计算如下 : R
R = g 一 ) ∈S (— d g^ d, k (1 1)
பைடு நூலகம்
上对于 _程实现来说是一种 比较 理想 的方案 。I C接收 I R
frn eo ieslP ro a o ee c n Unv ra esn lC mmu ia o s E.9 6 nc t n [1 9 : i 1
43 — 3 . 3 4 7
[ Z i aB ̄ n ai S n l s w l ie 下转 4 页 3 ia B i iaaB dc t ia e k t ]jn , , a su 1 s, 9
LTE同频干扰

L TE解决同频干扰的方法很多:方法一:LTE采用OFDM技术,小区内用户的信号都是正交的,各用户之间信号互不干扰,遮掩避免了小区内的干扰方法二:加扰,这个2G就有的技术方法三:跳频技术,这个2G就有的技术方法四:发射端波束赋形:它的思想就是通过波束赋形技术的运用,提高目标用户的信号强度,同时主动降低干扰用户方向的辐射能量(假如能判断出干扰用户的位置),此消彼长来解决小区间干扰。
方法五:IRC 抑制强干扰技术,当接收端也是多天线的话,就可以利用多天线来降低用户间干扰,其主要原理估计目标基站和干扰基站的信号,通过对接收信号进行加权来抑制干扰。
这个技术目前比较复杂,实际中应用很少采用。
方法六:也是LTE避免同频干扰的主要、关键技术 :小区间的干扰协调,基本思想就是以小区协调的方式对资源使用进行限制,包括限制时频资源的可用性,或者限制功率资源可用性来是边缘用户得以区分。
主要分为2 种方式,频率资源协调和功率资源协调。
1)频率资源协调:将频率分为3 份,保证边缘用户始终处于异频的状态,从而避免小区间干扰.小区中间用户全部使用频率,而小区边缘的用户则只使用三分之一的频率,从而是覆盖边界形成异频。
当然,这样做牺牲频率资源,也牺牲了平均吞吐量但是保证了边缘的吞吐量。
2)功率资源协调:和上面的原理一样,也是保证边缘异频,但是是通过功率来控制覆盖实现。
每个小区都会在某一个频率上加强功率,其余 2 个频率上降低功率,从而使小区边缘的频率不同,实现异频来解决干扰。
基本原理同频率协调,它的好处是频率资源得到了全部的使用,缺点是功率资源没用完,浪费了。
IUV-4G全网规划部署V2.0(公测版)新增功能说明一、无线性能优化功能无线增加网络系统性能优化功能,优化参数配置适配场景参数,达到系统速率性能最优化。
优化参数描述如下:1. PCIa) 功能描述:标识小区的物理层标识号,LTE中终端以此区分不同小区的无线信号,PCI取值范围(0-503),分成168组,每组包含3个小区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