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福建省针灸推拿专业考博考试重点和考试技巧
针灸推拿复试手法

一、进针法:(一)单手进针法1.插入法:拇指、示指二指持针,中指端紧靠穴位,指腹抵住针体,拇指、示指二指向下用力,中指屈曲,将针刺入。
2.捻入法:指针尖抵于腧穴皮肤,运用指力捻动将针刺入皮下。
(二)双手进针法1.指切进针法:左手拇指切按穴位处,右手持针,紧贴指甲面将针刺入。
2.夹持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夹住针尖下段,将针尖固定在穴位表面,右手捻动针柄,将针刺入。
3.舒张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将所刺腧穴两侧皮肤撑开,皮肤绷紧,右手持针,使针从拇指、示指中间刺入。
4.提捏进针法:左手拇指、示指将所刺腧穴两侧皮肤提起,右手持针,从捏起部上端刺入。
二、辅助手法:1.循法:用手指循腧穴所在经脉循行的路径,上下轻按。
2.弹法:用手指轻弹针尾或针柄,使针体微微震动。
3.刮法:用拇指指腹抵住针尾,用食指由上到下或由下到上刮动针柄。
4.摇法:手持针柄,将针轻轻摇动的方法。
5.飞法:右手拇指、示指二指夹持针柄,捻动数下,张开两指,反复数次,状如飞鸟展翅。
6.震颤法:右手持针柄,做小幅度、快频率的提插、捻转手法,使针身轻微震颤的方法。
三、补泻手法:头痛:阳明头维与印堂,合谷内庭阳白襄面痛:面痛四白地下关,合谷太冲内庭连落枕:落枕天柱外劳阿,后溪昆仑太阳督腰痛:腰痛肾俞大肠俞,阿是腰背委中求蛇盘疮:阿是穴,夹脊失眠:四神聪,安眠,神门,三阴交,申脉,照海颈椎病:颈夹脊,阿是穴,天柱,后溪,申脉穴幅度时间频率一、一指禅推法〖操作〗拇指端或螺纹面着力于体表施术部位,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沉肩、垂肘、悬腕,前臂主动运动,带动腕关节摆动,使产生的功力通过拇指端或螺纹面作用于施术部位。
〖要点〗沉肩、垂肘、悬腕、、指实掌虚、推三回一、紧推慢移二、㨰法〖操作〗拇指自然伸直,余指自然屈曲,无名指与小指的掌指关节屈曲约90°,手背呈弧面,以第五掌指关节背侧为吸点吸附于施术部位上。
以肘关节为支点,前臂主动做推旋运动,带动腕关节做较大幅度的屈伸活动,使小鱼际和手背尺侧在施术部位上来回滚动。
针灸推拿专业考博题库

1、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 .间使 C .阴郄 D .三阳络 E .会宗 2、 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寸的穴位是 A .尺泽 B .孔最 C .列缺D .经渠 E .太渊3、 在胸部,任脉旁开 2寸的经脉是 A •足太阴脾经 B •手太阴肺经 C •足阳明胃经 D •足少阳胆经4、 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A .会阴B .中极C .长强D .腰俞E .曲骨5、 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 .间使 C .阴郄 D .三阳络 E .会宗 6、 手厥阴经的络穴是 A .列缺 B .通里 C .内关 D .支沟 E .偏历7、 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 A . 5~10min B . 10~15min C . 15~20min D . 20~25min E8、 前正中线旁开4寸,平第7肋间隙的穴位是A .期门B .日月C .膻中D .大包E .京门9、 任脉起于A .会阴B .小腹内C .神阙D .承泣穴E .目眶下10、 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 CA .惊风B .发热C .疳积D .腹泻E .便秘11、 手阳明大肠经出于“柱骨之会上” ,所指督脉的穴位是A .百会B .大椎C .风府D .神庭E .水沟12、 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A .大包B .睛明C .承泣D .四白E .厉兑13、 心的募穴是A .巨阙B .鸠尾C .中庭D .膻中E .华盖14、 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 .上巨虚B .三阴交C .中冲D .关元E .太冲15、 肌肉薄浅部位腧穴进针法应用A .夹持进针法B .指切进针法C .双手进针法D .提捏进针法E .舒张进针法16、 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 .足厥阴肝经上B .足太阴脾经上C .足阳胆胃经上D .任脉上E .手太阳小肠经上17、 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寸的穴位是A.尺泽 B .孔最 C .列缺D .经渠 E .太渊 18、 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 A .支沟 B .间使 C .阴郄 D .三阳络 E .会宗19、 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 BA .耳垂、耳甲B .耳舟、耳甲 A .耳垂、对耳轮体D .三角窝、耳甲E .三角窝、 耳垂21、下列情况中除哪一点外均属于不宜拔罐的情况 E .足少阴肾经 25~30min 20、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 A .少海 B .小海 C0.1寸处的穴位是少泽 D .少列 E 中冲A .皮肤过敏、溃疡B .皮肤上有疮疡化脓C.大血管部位D .高热抽搐者E .孕妇的腹部、腰骶22、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 •肝经B •肺经C •胆经D •脾经E •胃经23、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A . 0.5mA以上B . 1mA以内C . 1.5mA以内D . 2mA以内E . 10mA以内24、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 1.5寸的穴位是A .尺泽B .孔最C .列缺D .经渠E .太渊25、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A . 50~100次B . 50次以上C. 100次以上D . 2〜5次E . 10~20次26、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 .丝竹空B .中冲C .关冲D .侠溪E .中渚27、手太阳小肠经联系的脏腑,除心和小肠外,还有A .胃B .胆C .脾D .肝E .大肠28、既是络穴,又是八脉交会穴的是A .内关B .少列C .通里D .神门E .足临泣29、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 .足太阴脾经B .足少阴肾经C.足阳明胃经D .足厥阴肝经E .足太阳膀胱经30、任脉起于A.会阴B.小腹内 C .神阙D .承泣穴E目眶下【下载本文档,可以自由复制内容或自由编辑修改内容,更多精彩文章,期待你的好评和关注,我将一如既往为您服务】。
针灸技能考试重点及注意事项

针灸技能考试重点及注意事项针灸内容在技能考试中虽然所占比例不大,但却是每年每人必考的,但是,指南中的内容实在是很难掌握,尤其现在,离考试只有不到一个月时间,只有抓住要害,才能拿到分数。
现就其中的重点及注意的细节归纳如下,希望对大家又帮助。
一:针灸穴位的定位与临床应用限于时间的原因,这一范围的问题不会有很多,所以大家只需要把定位和取法记住就可以了;再有可能考到的就是操作,大家只要记住大的原则:头面部直刺或斜刺0.3-0.5寸,耳前穴张口取,胸部斜刺0.5-0.8寸,腹部可直刺0.8-1.5寸,背部一定是斜刺0.8-1.5寸,夹脊穴可直刺,四肢部直刺或斜刺0.5-0.8寸,手足穴直刺或斜刺0.2-0.3寸,臀部可刺至3寸二:常见急症的针灸技术应用这一范围重点看治疗方法,症型只要能分清是哪一种既可,治疗中,重点是针刺法,其中的重点又是处方,耳针或耳穴一般都有的穴位是:神门,交感,内分泌,皮质下,其余的可根据脏腑辩证及其他加上即可。
其余疗法绝大多数情况是不会涉及的。
三:常用针法毫针刺法:重点操作程序:选针(根据部位选长短合适的,一般是1.5寸,如扎环挑选3-4寸),患者体位,穴位定位,进针,行针,出针。
可考的主要在进针和行针:要领是知道怎么做就可以,按照自己做的进行描述,尽可能仔细。
意外的处理了解即可。
三棱针,皮肤针,皮内针,电针,耳针,只需要知道步骤及方法既可。
四:常用灸法艾条灸是重点,其次是艾炷灸,其中隔物灸比较重要,都只需要看操作方法,还有需要看的是灯火灸的方法,这部分这样就可以。
五:推拿手法摩擦类八个手法,运动关节类两个手法都比较重要,但也只需要看操作方法,最重要的是会做。
六:拔罐法留罐和闪罐是重点,考试前一定要拔一拔,只要能罐能拔上,并且烧不到人,老师一定给过。
最重要的一点是,对自己的操作充满信心,即使你有一点不熟练,也千万不要惴惴不安,要自信满满的,让老师的注意力转移到你的态度上来这样你就。
针灸推拿复习题

针灸推拿复习题针灸推拿复习题针灸推拿作为中医传统疗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历史悠久、疗效显著。
针灸推拿的理论体系和技术方法繁多,需要医生具备扎实的理论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下面将给大家提供一些针灸推拿的复习题,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巩固知识,提高技能。
1. 针灸推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哪个时期?2. 针灸推拿的主要作用是什么?3. 针灸推拿的治疗原理是什么?4. 针灸推拿的适应症有哪些?5. 针灸推拿的禁忌症有哪些?6. 针灸推拿中的针灸是指什么?7. 针灸推拿中的推拿是指什么?8. 针灸推拿的具体操作步骤有哪些?9. 针灸推拿的常用穴位有哪些?10. 针灸推拿的常见手法有哪些?针灸推拿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的中国。
据史书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中国的古代先民就开始使用石针进行治疗。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推拿逐渐发展成为一门完整的医学体系。
针灸推拿的主要作用是通过刺激人体的穴位和经络,调整人体内部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推拿可以起到镇痛、舒筋活络、调理内脏等多种作用。
针灸推拿的治疗原理是基于中医的理论基础,主要包括经络学说、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等。
根据中医的理论,人体的经络是气血运行的通道,通过刺激经络上的穴位,可以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针灸推拿的适应症非常广泛,包括各种疼痛症、内科疾病、妇科疾病、皮肤病等。
例如,针灸推拿可以有效治疗头痛、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等疼痛症;可以调理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内科疾病;可以调理月经不调、不孕不育等妇科疾病;可以改善皮肤病、过敏性鼻炎等。
然而,针灸推拿也有一些禁忌症需要注意。
例如,对于孕妇、心脏病患者、出血倾向者等特殊人群,需要谨慎使用针灸推拿。
此外,对于某些特定的疾病,如恶性肿瘤、严重感染等,针灸推拿也不适用。
在针灸推拿中,针灸是指通过刺激穴位来治疗疾病的方法。
针灸使用的是细针,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促进气血的流通。
针灸推拿学--考试重点

针灸学:是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研究经络、腧穴、针灸方法和技术,并运用针灸方法和技术防治疾病的一门学科。
经络:经络系统是由经脉与络脉相互联系,彼此衔接而构成的体系,是人体内运行气血的通道。
经脉是粗大的直行主干;络脉是经脉的细小分支。
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之气输注于体表的特殊部位。
督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又称“阳脉之海”任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又称“阴脉之海”冲脉:涵蓄十二经脉气血,又称“十二经脉之海”和“血海”五腧穴:十二经脉分布在肘、膝关节以下的5个特定穴,称为井、荥、输、经、合。
原络配穴法:本经原穴与其表里经的络穴相互配合应用时称为原络配穴法。
俞穴:又称“背俞穴”,是脏腑之气输注与背腰部的腧穴。
募穴:又称“腹募穴”,是脏腑之气汇聚于熊腹部的腧穴。
郄穴:是十二经脉和奇经八脉中阴蹺脉、阳蹺脉、阴维脉、阳维脉各经经气深聚的部位。
八会穴:是脏、腑、气、血、经、脉、骨、髓之气所聚会的8个腧穴。
横指同身寸:又称“一夫法”,当患者示指、中指、无名指和小指并拢时,以中指近侧指间关节横纹水平为标准,四指宽度为3寸。
闪罐法:操作者一手持夹有燃着有乙醇棉球的止血钳,另一手持罐,利用闪火法将罐拔上后,利用持罐收的腕力外扳罐体,使罐迅速离开皮肤,此时可听到清脆的“嘣”的一声,立即取下,如此反复吸拔多次,至皮肤潮红为度。
推拿:在汉代以前称“按蹻”“蹻摩”,汉代至明代多称“按摩”。
推法:以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体表一定部位或经络穴位上,做单方向的直线或弧形推动,称为推法。
针灸起源与我国原始社会氏族公社制度时期。
最早的针刺工具是砭石。
灸法起源于人类对火的利用。
《黄帝内经》的诞生,标志着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形成。
《难经》除了论述中医理论,在对奇经八脉、五输腧穴等的认识上还补充了《内经》的不足。
《针灸甲乙经》是现存最早的一部针灸学专著。
唐太医署负责掌管医药教育,内设有针灸医学专业。
唐代著名医家孙思邈,在其著作《备急千金要方》中绘制了最早的彩色经络腧穴图。
针灸推拿面试常考专业知识

针灸推拿面试常考专业知识一、针灸的起源和发展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起源可以追溯到数千年前。
据史书记载,最早的针灸发源于中国古代的黄帝时代。
随着时间的推移,针灸逐渐发展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并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广泛应用和认可。
二、针灸基本原理针灸的基本原理是通过刺激特定穴位,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针灸主要包括针刺和灸疗两种方式。
针刺是通过针具刺激穴位,调节气血,达到治疗目的;灸疗是通过燃烧艾草等物质,产生热量刺激穴位,促进气血运行。
三、针灸的适应症和禁忌症针灸作为一种疗法,有其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包括各类疼痛症、神经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疾病等。
禁忌症包括急性感染、出血倾向、重要器官功能不良等。
在进行针灸治疗时,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判断是否适合进行针灸。
四、推拿的基本技术推拿是一种通过按摩和施力的手法来调理人体的疗法。
推拿可以分为全身推拿和局部推拿两种。
全身推拿是通过按摩全身的经络和穴位,调节气血运行,促进身体健康。
局部推拿是针对特定部位的按摩和施力,用于治疗特定疾病或症状。
五、推拿的功效和注意事项推拿具有促进血液循环、舒缓肌肉疲劳、改善睡眠质量等功效。
然而,在进行推拿治疗时也需要注意一些事项,如避免在饭后或空腹时进行推拿,避免过度用力,避免感冒或发热时进行推拿等。
六、针灸推拿的现代应用针灸推拿作为传统医学的一部分,也在现代医疗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一些疑难杂症的治疗中,针灸推拿可以作为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此外,在康复医学、保健和美容领域,针灸推拿也有着重要的应用价值。
七、针灸推拿的未来发展趋势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健康的重视,针灸推拿的研究和发展也越来越受到关注。
未来的发展趋势可能包括针灸推拿与现代医学的结合,针灸推拿技术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以及更多科学研究的支持和认可。
八、结语针灸推拿作为一种传统医学疗法,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广泛的应用。
通过针灸推拿可以调节人体的气血运行,达到治疗和预防疾病的目的。
2015年福建省针灸推拿必过技巧

1、腕横纹上3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的穴位是A.支沟 B.间使 C.阴郄 D.三阳络 E.会宗2、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3、手厥阴心包经的起始穴位是A.天泉 B.少列 C.中冲 D.少府 E.天池4、直接入耳中的经脉有A.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 B.任脉、督脉C.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足少阴肾经D.手太阳小肠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足阳明胃经E.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5、下列腧穴中不具有补虚功能的是A.上巨虚 B.三阴交 C.中冲 D.关元 E.太冲6、捏脊在小儿推拿临床上常用于CA.惊风 B.发热 C.疳积 D.腹泻 E.便秘7、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8、分布于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的经脉是A.阴经 B.阴维脉 C.阳经 D.奇经 E.带脉9、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10、十二经脉中,循行至心的经脉有A.2条 B.3条 C.4条 D.5条 E.6条11、任脉起于A.会阴 B.小腹内 C.神阙 D.承泣穴 E.目眶下12、在胸部,任脉旁开4寸的经脉是A.足太阴脾经 B.足少阴肾经 C.足阳明胃经 D.足厥阴肝经 E.足太阳膀胱经13、拔罐时若需留罐,其留罐的时间一般为A.5~10min B.10~15min C.15~20min D.20~25min E.25~30min14、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15、位于桡骨茎突上方,腕横纹上1.5寸的穴位是A.尺泽 B.孔最 C.列缺 D.经渠 E.太渊16、足阳明胃经的起始穴位是A.大包 B.睛明 C.承泣 D.四白 E.厉兑17、八会穴中的脏会在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E.手太阳小肠经上18、肘横纹至腕横纹的骨度分寸是A.14寸 B.15寸 C.12寸 D.9寸 E.13寸19、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20、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A.肝经 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21、位于小指末节桡侧,指甲角旁0.1寸处的穴位是A.少海 B.小海 C.少泽 D.少列 E.中冲22、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23、在下列穴位中,治疗胎位不正的是A.至阳 B.至阴C.会阳 D.肩井 E.昆仑。
针灸推拿面试题

针灸推拿面试题1. 介绍针灸推拿的概念与作用(字数限制:150字)针灸推拿是一种传统的中医治疗方法,通过刺激特定的穴位或按摩经络来调整和平衡身体的功能,以达到治疗疾病和提高健康水平的效果。
针灸推拿可以缓解疼痛,调整气血流动,促进身体的自愈能力,并提高整体健康状况。
2. 解释针灸推拿的工作原理及相关理论(字数限制:250字)针灸推拿的工作原理基于中医理论,主要包括气血运行、经络系统和穴位理论。
根据中医理论,人体内部通过经络系统连接着各个器官和组织,气血在经络中流动,维持身体的正常功能。
疾病或不适表示气血的不平衡或阻塞,而针灸推拿通过刺激穴位或按摩经络,可以调整气血的运行,消除不适症状。
穴位理论是针灸推拿的核心内容之一,根据中医理论,人体上有数百个穴位,每个穴位都与不同的器官和组织有关。
刺激特定的穴位可以改善相应的身体功能,例如缓解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和增强免疫系统。
针灸推拿还包括经络理论,经络是连接穴位的途径,它们分布在全身,并与内脏器官和组织相连。
刺激经络可以畅通气血的流动,平衡阴阳能量的分布,从而调整身体的功能。
3. 针灸推拿的应用范围及效果(字数限制:250字)针灸推拿广泛应用于中医临床和健康保健领域,主要用于以下方面:3.1 疼痛管理:针灸推拿在缓解各种疼痛方面具有显著效果,如头痛、颈肩痛、腰背痛等。
通过刺激穴位或按摩经络,可以促进血液循环,缓解局部肌肉的痉挛,减少炎症反应,从而缓解疼痛。
3.2 内科疾病:针灸推拿在调节内脏功能及改善慢性病状况方面有一定疗效。
例如,针灸推拿可以改善消化系统问题,如胃痛、胃胀、便秘等。
它还可以帮助调整免疫系统功能,改善免疫力。
3.3 精神心理健康:针灸推拿在改善精神状态和心理健康方面也有一定效果。
它可以减轻焦虑、抑郁、失眠等问题,提高睡眠质量和心理舒适感。
3.4 健康保健:针灸推拿也常用于健康保健,通过调整气血运行和提升整体健康水平。
它可以增强免疫系统功能、调节内分泌系统、提高体力和耐力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
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
2、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
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
3、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
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
4、经气的所起与所归是指
A.气街 B.标本 C.根结 D.交会穴 E.四海
5、位于脐上4寸的穴位是
A.下脘 B.水分 C.建里 D.中脘 E.上脘
6、手少阳三焦经的起始穴位是
A.丝竹空 B.中冲 C.关冲 D.侠溪 E.中渚
7、手三阳经下合穴是C
A.足三里、上巨虚、下巨虚 B.委中、足三里、阳陵泉 C.上巨虚、下巨虚、委阳
D.委阳、委中、阳陵泉 E.足三里、上巨虚、阳陵泉
8、耳穴在耳郭的分布有一定的规律,其中与上肢、与内脏相应的穴位分别在B
A.耳垂、耳甲 B.耳舟、耳甲 A.耳垂、对耳轮体 D.三角窝、耳甲 E.三角窝、耳垂
9、使用电针时,当电针器的输出电压在40V以上时,其最大输出电流应控制在B
A.0.5mA以上 B.1mA以内 C.1.5mA以内 D.2mA以内 E.10mA以内
10、三阴交位于
A.内踝尖上4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B.外踝尖上3寸,胫骨外侧缘后方
C.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前方 D.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E.外踝尖上4寸,胫骨外侧缘前方
11、尾骨端与肛门连线的中点处的穴位是
A.会阴 B.中极 C.长强 D.腰俞 E.曲骨
12、头针毫针刺激时,进针深度宜达C
A.浅筋膜 B.帽状腱膜 C.帽状腱膜下 D.颅项肌 E.颅骨外膜
13、百会穴前后左右各l寸的穴位是
A.四满 B.四渎 C.四缝 D.四神聪 E.四关
14、不与足厥阴肝经相联系的经脉是
A.肝经B.肺经 C.胆经 D.脾经 E.胃经
15、不与足少阳胆经相联系的脏腑或器官是
A.肝 B.耳 C.胆 D.胃 E.胁
16、三焦的下合穴在
A.足阳明胃经上 B.足少阳胆经上 C.足太阳膀胱经上
D.手少阳三焦经上 E.手阳明大肠经上
17、八会穴中的脏会在
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
E.手太阳小肠经上
18、八会穴中的脏会在
A.足厥阴肝经上 B.足太阴脾经上 C.足阳胆胃经上 D.任脉上
E.手太阳小肠经上
19、两眉头的中间是
A.攒竹 B.印堂 C.鱼腰 D.太冲 E.球后
20、隔姜灸不能用于治疗
A.未溃疮疡 B.呕吐 C.泄泻 D.遗精 E.风寒湿痹
21、电针法中疏波的频率为每秒多少次?
A.50~100次 B.50次以上C.100次以上 D.2~5次 E.10~20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