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高考语文作文写作五大技巧专题05如何锤炼语言(含解析)

合集下载

高考作文备考:考场作文语言锤炼之法(方法+例析)

高考作文备考:考场作文语言锤炼之法(方法+例析)

“词语生动”是指准确、恰当地使用词语。

“句式灵活”是指能根据表达的对象、目的和具体语境而变换不同的句式。

“善于运用修辞手法”是指善于恰当地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手法,使语言准确、鲜明,从而使表达生动传神、富有神韵,使文章色彩斑斓、引人入胜。

“文句有意蕴”是指文章的语言有一种含义隽永、意味深长的表达效果。

那么,怎样对文章的语言进行包装呢?下面我们就如何锤炼文章的语言作一番探讨尝试。

一、妙引诗词名句“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古今中外大量的名言警句、民谚俗语、诗词佳句等,文辞华美,语言精练。

如果在文章中恰到好处地引用这些名言名句,不仅能增强语言表现力和感染力,同时也能使文章平添文采。

古诗词是最凝练的语言,又是最优美的语言,内涵丰富,意旨深远。

巧妙引用经典诗词,不仅能增强文章的说服力,还能增添语言文字的底蕴美、厚实感。

如考场优秀作文《寂寞的意韵》:“寂寞是什么?曾几何时,有李白’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也许,寂寞便是皓月当空、好风如水、万籁俱寂时.形影相吊的那种感觉吧僧几何时,有李后主感慨‘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

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也许,寂寞正是深宫大院,国愁家愁人也愁的情丝纠缠吧!曾几何时,有陈子昂感叹‘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也许,寂寞就是芳草依旧,天涯依旧,物是人非的空虚心境吧!于是,我问月,广寒宫的嫦娥告诉我,寂寞是'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的‘碧海青天夜夜心’。

寂寞到底是什么?我无法回答。

”一段之内五处引用诗词,作为文章情感和义理的载体,让“寂寞”具有了深刻的文化内涵,既为文章增添了亮丽的色彩,也增强了说服力和感染力,使文章底蕴厚实,充满典雅蕴藉的诗意和丰富的人文气息。

二、善用修辞手法修辞用得好,不仅可以将具体的事物写得更加生动,还可以变抽象为具体,变枯燥为生机,增强作文语言的表现性、形象性,有点石成金的效果。

高考考查的八种常见的修辞手法:比喻、夸张、排比、对偶、比拟、设问、借代、反问,每一种都可为文章增添一道亮丽的色彩。

作文语言锤炼技巧大揭秘

作文语言锤炼技巧大揭秘

作文语言锤炼技巧大揭秘在当今社会中,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职场,我们都需要用到语言来进行沟通和交流。

而拥有一定的语言锤炼技巧,则能更加准确地传达自己的意思,让沟通更加高效。

本文将揭秘一些作文语言锤炼技巧,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帮助。

一、精确表达语言的目的是传达信息,因此,就语言锤炼技巧而言,精确表达是至关重要的。

为了做到精确表达,我们需要做以下几个方面的努力。

1.选择恰当的词汇在写作过程中,选择恰当的词汇可以让句子更加准确、生动。

例如,如果要描述一个人的忙碌,可以选用“忙碌”、“繁忙”、“忙于”等词汇,而不是简单地说“忙”。

因此,我们需要积累丰富的词汇,并在写作时加以运用。

2.避免使用模糊词汇模糊词汇会使句子的含义变得不明确,给读者带来困惑。

例如,“有些人喜欢”一词,可以用“部分人喜欢”来替代。

在写作时,尽量避免使用模糊词汇,使句子更加明确,表达更加准确。

3.运用具体的例子在作文中,使用具体的例子可以让句子更加生动、具体。

例如,如果要描述一个人勇敢地面对困难,可以通过讲述一个真实的故事来支持这一观点。

因此,我们需要注重观察生活,积累并运用具体的例子。

二、简洁明了除了精确表达外,作文的语言锤炼技巧还需要注重简洁明了。

简洁明了的语言可以使句子更加清晰、易于理解。

以下是一些实现简洁明了的技巧。

1.避免冗长的句子冗长的句子会让读者感到困惑,降低整体阅读体验。

因此,在写作时,应尽量避免冗长的句子。

可以通过拆分句子、使用并列句等方式来进行改写,使句子更加清晰明了。

2.删减无关信息在写作时,经常会有一些无关信息冗余在文中。

这些无关信息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使句子显得啰嗦。

因此,在进行文稿修改时,要有意识地删减无关信息,使句子更加简洁明了。

三、注重修辞手法修辞手法可以提升作文的艺术性和表现力,使其更加引人入胜。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修辞手法。

1.比喻和拟人比喻和拟人可以让句子更加生动、形象。

通过将一个事物与另一个事物进行类比,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和感受。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关键作文字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关键作文字高考作文指导

高考作文写作技巧:反复锤炼语言是关键作文字高考作文指导高考作文是整个高考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作文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的高考成绩及后续的升学计划。

在高考作文中,语言表达是非常重要的一项技巧。

本文将从反复锤炼语言的角度出发,探讨如何提高高考作文的语言表达能力。

1. 了解语言表达的重要性语言表达是指我们通过语言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想法。

在高考作文中,语言表达能力直接关系到文章的行文效果和阅卷老师的评分。

一个高质量的作文,需要通过优美、准确、生动的语言表达来展现出文章主题和深层次的思想,让阅卷老师产生共鸣,并留下良好的印象。

2. 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方法2.1 增加阅读量阅读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一个有效途径,通过不断的阅读,可以丰富词汇量、学习语法、积累思维方式等等。

尤其是要多读一些名家名作、经典文学作品等,名家名作能够为我们提供优美的语言和思想的启迪,经典文学作品能够帮助我们认识更多生活多元化又普遍的人性,并且还可以提供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2.2 练习写作写作可以让我们在实践中对语言表达进行反复印证和锤炼。

可以通过练习写作来让我们的语言表达更加地准确、生动、细腻。

写作的关键在于:多写、常写、交流,切忌三分钟热度、或是那种“赶一下作业”的写作,拿出时间和精力,深入揣摩作文题目,多思考,多摆思路,通过对语言的把控、思路的理顺、句子的多样化等,反复磨练语言表达技巧。

2.3 参考优秀范文可以参考一些优秀的范文,用心品读,剖析范文的语言表达技巧、句式使用等,写出自己的修改版,让语言更加优美地呈现出来。

在进行修改过程中,多模拟不同的情境,通过比较和分析,逐步提升自己的功底和水平。

3. 注意语言表达中的一些“细节”3.1 借助修辞手法在文章表达时,可以使用修辞手法来提高文章的表现力和感染力,如比喻、拟人、排比等等手法,在正确的使用下,可以让文章表现得更加生动有力,且增加记忆深度。

3.2 注意搭配和词性在文章表达中,需要注意搭配和词性的使用,例如:形容词和名词的搭配、形容副词、修饰语的使用,尽可能不出错,这样才能使文章更具有说服力。

高考作文锤炼语言的技法

高考作文锤炼语言的技法

五大技法炼句子对于一篇考场作文而言,语言有文采并不是要求作文全篇金句不断,也不是看谁堆砌华丽的辞藻更多,而是要求在表达时更准确地选用词语,使句子生动传神;恰当地运用修饰成分,使句子立体丰满;灵活地选用句式,使句子富有变化;巧妙地运用修辞,使句子流光溢彩;合理地引用化用,使句子文采斐然。

1、锤炼词语,使句子笔墨传神表达相同意思的词语有很多,但最恰当的只有一个。

用词贴切,就是要求从几个可用的词语中,选出最恰当、最准确、最生动的那一个,把所要表达的意思恰如其分地表达出来。

对文采的追求,首先表现为对词语的选择和锤炼。

锤炼的目的,在于寻求恰当的词语,以使既生动贴切又新鲜活泼地表现人或事物。

词语用得好,可达到字字珠玑、珠围翠绕的效果。

用词贴切要求精心锤炼词语,尤其是精心锤炼动词、形容词、成语及其他四字短语。

语言艺术中最重要的是动词。

妙用动词,能使语言新颖脱俗,鲜活生动。

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也会使文章语言形成匀称和谐之美。

如:2015年新课标卷优秀作文《老陈,我想对你说》中的一段。

古人云:“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

”你在高速公路上边开车边接电话,岂不是让生命在车轮下摸爬滚打?可能你很幸运,到目前为止未曾发生过事故,可是,或许有一天,你的生命就与车轮一起飞向了远方,你看不到的远方。

我想,你是知道每年有不少人死于交通事故的,你是知道车人相撞那惊心动魄的画面的,你是知道失去亲人那撕心裂肺的哭喊声的。

如此,你还敢这样做吗?你还会这样做吗?这段文字中“你的生命就与车轮一起飞向了远方”一句的“飞向”一词,极其准确生动。

既形象地表达了不遵守交通规则可能会出现的后果,又看似轻松实则已产生对老陈内心震撼地警示作用。

同时,像“摸爬滚打”“惊心动魄”“撕心裂肺”等四字短语的使用,也形象地传达了作者对老陈的劝诫,达到了让人警醒的效果。

锤炼词语,是从用词贴切的方面来增强语言的文采。

这需要我们注意以下三点:其一,丰富自己的词汇量。

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

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

五种技巧让高考作文语言出彩其实,语言是思想的载体,感情的凭借,成功作文大都文采飞扬。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富有文采的作文,才能让阅卷老师耳目一新,一见钟情,赢得高分。

因此,每位考生都要成为语言的美容师,使作文语言出彩,使人读后如品香茗,余味无穷,如饮醇酒,陶醉不已。

那么,如何让文章的语言文采飞扬?如何让文章语言朗朗上口,给人带来美好的感受?今天,我分享五种语言组织出彩的方法。

方法一:巧妙运用比喻、排比、拟人等修辞手法,增加文本语言的美感。

修辞手法在小学时我们都运用过,可都是简单的句子,很少有学生能在一篇作文中,大量的使用修辞手法。

修辞手法运用最多的是比喻、拟人和排比这三种。

修辞手法不仅可以使我们的文章生动形象有趣,同时也使语言富有文采,使表达的观点入木三分。

比如:精彩美文:中秋夜,正有一轮明月悬挂夜空,月光如水,无遮无拦。

天地间一片澄澈,透明如水晶。

清风拂过,窗前树影婆娑,月光水银般荡漾流转,轻柔无声。

(选自《中秋望月》)这段文字巧妙的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将皎洁明亮的月光生动形象的描写出来,给人意境之美,仿佛读者被一缕缕阳光笼罩,给人身临其境之感,使笔尖的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方法二:引用名言警句,增加文章的诗情画意。

诗词歌赋、名人名言都是语言的精华,它们洗练简洁、蕴含哲理、朗朗上口。

写作中,可以广泛引经据典,增加文章的说服力和文化气息。

我们可以运用书本上我们学过的诗句,或者文言文中的名句,或者课外积累的名人名言都可以。

比如:精彩美文:······没有灯红酒绿的繁华,没有车水马龙的喧嚣,没有尔虞我诈步步为营,只有人情冷暖时态炎凉,只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适,“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的幽静,“想看而不厌,只有敬亭山”的超脱,“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的生机勃勃。

(选自《恬静的自然之美》)这段文字旁征博引,灵活运用诗句,写出大自然的恬静之美,紧扣主题,笔调优美,文化底蕴浓厚。

使用正确方法锤炼作文语言的要点

使用正确方法锤炼作文语言的要点

使用正确方法锤炼作文语言的要点一、引言良好的作文语言能够有效地传达作者的意思,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欣赏作品。

为了提高作文语言的质量,我们需要掌握一些正确的方法和要点。

本文将介绍一些锤炼作文语言的正确方法和要点。

二、正确选择词语和表达方式在写作过程中,正确选择词语和表达方式至关重要。

首先,我们应该尽量使用准确、简明的词语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避免使用模糊、含糊不清的词语,以免给读者造成困惑。

同时,我们还要注意使用具体的、形象的语言来增强作品的感染力和可读性。

此外,我们还应该灵活运用各种表达方式和修辞手法。

例如,可以运用比喻、拟人、夸张等手法来丰富作文语言的表达效果。

但是,应该注意适度使用,避免过度修辞和炫技。

三、追求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句子结构的简洁明了是保持作文流畅性的重要要点之一。

我们应该尽量避免过长和复杂的句子结构,这样容易给读者造成困扰。

相反,我们应该采用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来表达自己的意思,让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接受。

为了做到简洁明了的句子结构,我们可以尝试使用简单句、并列句、短句等。

此外,注意使用适当的连接词和过渡词来使句子之间的关系更加紧密和流畅。

四、注重语法和标点的正确运用语法和标点的正确运用是保证作文语言准确性和流畅性的关键。

我们应该注意正确使用各种语法规则,避免出现语法错误。

此外,还要注意正确使用标点符号,使句子的意思更加明确和准确。

在运用语法和标点时,我们应该特别注意一些常见的错误。

例如,主谓一致、时态一致、动词时态和语态的正确使用等。

同时,还要注意避免过多的标点符号和不恰当的使用,以免影响读者的阅读体验。

五、精心组织和安排作文结构作文结构的组织和安排也是锤炼作文语言的重要要点之一。

我们应该从整体上考虑作文的结构,并合理地安排各个部分和段落之间的关系。

通过精心组织和安排作文结构,可以使作文更加连贯、有条理,并且能够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意图。

在组织和安排作文结构时,我们应该注意以下几点。

首先,要明确中心思想,并围绕中心思想进行作文的展开。

高考考场作文锤炼语言的方法与技巧

高考考场作文锤炼语言的方法与技巧

高考考场作文锤炼语言的方法与技巧在一篇文章中,要组织好一连串的句子,需做到“严密而多变化”。

“严整”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多变化”一般指句式不单调,能根据表达的对象、目的和具体语境灵活变换。

例如某学生的习作中有这句话:“我在万里晴空、云彩线儿都不见的、素常烟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的这样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去登泰山。

”我们可时适当地变换句式,改为“我在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去登泰山的。

那一天,万里晴空,云彩线儿都不见,素常烟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

”这一变换,使文章的意思更加容易理解。

都说“文如其人”,这不无道理。

乐观者写放达文,忧郁者写哀怨文,幽默者写风趣文,勤于思考者写出思辩性,勤于观察者写出生活味,博览群书者写出书卷气。

高考为我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天地,我们应该蘸自己的心血写一篇充满个性的文章。

以下,我就从两个角度来分析:巧用幽默风趣语句,给文章语言增添几分活泼而又含蓄之美。

如,一学生在习作《喜鹊与苍鹰的对话》中写道:喜鹊仰望苍穹,叽叽喳喳着说开了:“我说鹰老兄,现在做什么都要实事求是,你怎么总是好高务远,小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你老兄可得实际点啊!”苍鹰扇动了一下它矫健的翅膀说道:“怎么,你说我不实际?我展翅高飞,翱翔万里,一览天下,你喜鹊妹子能享受得到吗?”这段对白,语句风趣,两只鸟儿的个性突出鲜明,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美的印象。

2.表达含蓄表达含蓄,可引发读者的联想,能给我们带来意犹未尽的效果……作家孙犁在《荷花淀》中写到水生决定离村参军前夕向他的妻子说自己是“第一个报名的”,从来没有离开丈夫的妻子只说了一句话:“你总是很积极的”。

这好象有点文不对题,含糊其辞,但其中肯定性的赞赏和否定性的哀怨几乎同样多,从字面上我们只看到肯定性赞赏,而否定性的哀怨则需要我们去联想,这正是作家高明之处,也值得我们借鉴。

诚然,学习的过程是漫长的,学习的道路是崎岖不平的。

要提高其语言的表达效果,写出一篇好文章,还需要平时多下点苦功夫,练好语言的基本功,做到前人总结的“六多”。

使用正确方法锤炼作文语言的有效途径

使用正确方法锤炼作文语言的有效途径

使用正确方法锤炼作文语言的有效途径写作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无论是在学校还是在工作中,良好的写作能力都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观点。

然而,要想提升作文语言的水平,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在本文中,将介绍一些使用正确方法锤炼作文语言的有效途径,希望能给读者一些启示和帮助。

一、丰富词汇积累作为写作的基础,丰富的词汇积累对于提升作文语言的效果至关重要。

通过从不同的渠道积累词汇,如阅读课外书籍、报纸、杂志等,可以使自己的词汇量得到扩充。

此外,还可以通过使用词汇卡片、记忆法等方式加深记忆,并且在实际写作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词汇,以达到提高语言表达的效果。

二、阅读提升写作能力阅读是培养良好写作能力的重要途径之一。

通过大量的阅读可以拓宽自己的视野,并接触到不同领域的知识和观点。

在阅读过程中,需要有意识地注意作者的用词、句子结构、语言表达等方面的特点,学习和借鉴优秀的写作技巧。

同时,通过模仿优秀作品的风格和结构,可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

三、培养逻辑思维能力作为一篇有说服力的作文,逻辑思维能力是至关重要的。

通过锻炼逻辑思维能力,可以使文章的结构更为合理,论证更有力。

为此,可以通过进行逻辑思维训练,阅读逻辑学的相关书籍,参加辩论赛等方式提升自己的逻辑思维能力。

四、多练习不同类型的作文不同类型的作文有不同的特点和要求,因此在提升作文语言的能力时,需要多练习不同类型的作文。

比如,议论文、说明文、叙事文等,每种类型都有其独特的写作技巧和语言表达方式。

通过不断地练习,可以熟悉各种类型的写作,掌握相应的语言技巧和表达手法。

五、与他人互动交流与他人进行互动交流是提升作文语言能力的另一种有效途径。

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可以从他人那里学到一些新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还可以通过与他人的讨论和争论,不断锻炼自己的表达能力。

此外,可以将自己的作文交给他人进行修改和意见反馈,以提高作文的质量。

六、注意语法和拼写良好的语法和拼写是写作的基本要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05 如何锤炼语言语言的力量是无穷的。

大凡高考成功作文都拥有魅力非凡的语言。

一个好主题,一个好素材,一个好角度若没有语言表达来体现,一切终究只能停留在构思阶段。

对于考场作文而言,语言永远是获取高分的最关键因素。

语言,让你的文章如此美丽!所以,日常的作文训练一定不能放松对语言的铸炼,要练就独具个性而又优美的语言,让语言的羽毛给你的思想插上腾飞的翅膀。

一、巧用字词1.推敲字词推敲字词,就是对词语进行比较、选择、推敲、锤炼,以达到简洁精练,形象鲜明,声音优美,富于情趣。

锤炼词语第一关:追求词语的“雕塑感”。

语言的基本元素是词语,铸炼词语是成就华章的第一步。

在写作记叙、描写性文章的时候,要注意到动词的铸炼。

如:院子里满是阿婆精心呵护的桂花树。

枝缝肆意生长,在绿叶的掩映下,时不时冒出几朵淡黄色小花,从未见过如此温柔的黄色,如同一轮明月散发的黄晕的光。

小花在绿叶间躲躲闪闪,宛若正值青春的羞涩的小姑娘,她的美,是只许阿婆欣赏的。

(选自高考作文《桂香中弥漫的青春》)【亮点赏析】写作记叙文,语言重在描写,描写重在精雕细刻,要精雕细刻则需在用词上追求“雕塑感”。

动词要精心选用,力求一字传神,一语神出。

如石雕一般镌刻在读者心中。

上面文段中,划线词语的运用正是体现了这一点,人物形象呼之欲出。

阅卷老师面对如此雕塑般的语言怎能不于心中暗自赞叹?锤炼词语第二关:在“对称”中寻求丰富。

“词汇丰富”是高考作文评分中重要的一点,怎样做到这一点呢?下面这个小技巧能帮助你达到这个要求。

如:他其貌不扬,却绕海航行,不断探索,找出人类的祖先,与世界相悖,却成就别样精彩,面对世界的质疑与嘲笑,他不屑一顾;面对教士的鄙视与戏弄,他不留心间。

(选自高考作文《能为?敢为!》)【亮点赏析】词汇要丰富起来,最简单的办法就是运用“对称”。

我们可以从同义词对称的角度考虑,有了第一个词语,我再寻找它的同义词,构成对称结构;也可以从反义词对称的角度考虑,有了第一个词语,我再寻找它的反义词,构成对称结构。

当然,如果你有足够的词语,也不必局限于“对称”,可以连用三个以上的同义词或反义词,那自然就更丰富了!锤炼词语第三关:让词语充满“韵律”。

我想她是青春的;在她能每天早上四点半利落地爬起,与村庄里的女人们叽叽喳喳热热闹闹地去收草籽时,我想她是青春的;在我每年都换上的新草籽枕头散发出草木与大地干净而辛辣的气息时,我想它是青春的;在村庄还鸡鸣狗吠,热闹非凡时,我想它是青春的……(选自高考满分文《青春逝去,青春不朽》)【亮点赏析】语言要想有音韵美,其实并不难,从用词的角度说,方法有两种。

一是要充分发挥“叠字”的作用。

动词和形容词都可以以叠加的方式使用,运用叠字,可以加强词语的形象性,体现出韵律美,节奏美。

二是多用四字词,多用排比、对仗,都能达到使语言富有“音韵美”的效果。

在四字词中,要充分使用成语,从小学到中学,同学们已经积累了大量的成语,一定要增强使用成语的意识,你看,如果你的语言像歌曲一样优美,怎能不打动阅卷老师呢?锤炼词语第四关:打造“文化”底蕴。

很多同学写文章,都希望能写出“底蕴”来。

说到底,“底蕴”还需要词语的帮忙才能产生,什么样的词语能产生底蕴呢?某日,抬头,忽见桐花落,我忽而想起了张岱,那个明末的才子。

他的出生一如桐花的尽放,美之极,美之至,章台路上,他扬鞭驰骋,红烛帐麻,他夜夜笙箫度。

那时候的他,说不尽“光摇朱户金铺地,雪照琼窗玉作宫”。

谁可想,几十年后的他,竟以碎几破床,折鼎病琴独居西湖子畔。

大雪三日,寂寥无上。

一片云,一鼎琴,一点湖心亭,独居西源子畔,以一篇小品文震撼了上下千年。

倘若张岱的一生都在白玉堂上,雕花屏后,他的文字又怎会字字珠玑。

生命的本真,就如此,当一切都归于宁静,方显出生命的本色。

“冷处偏佳,别有根芽,不是人间富贵花。

”纳兰若容的一阙词,在飘雪的季节里,六角晶莹,带着他孤独的心,等候花开,花开是画,花落是诗,闲庭信步,不是观庭前花落,望天上如卷云舒。

性德偏偏是身居高门大厦,常有山泽鱼鸟之恩。

于是有了几百年后,为他的至情至爱而泪流满面。

生命有时也需要一种短暂的自我放逐。

注定是戎马一生的他,在看到黄钟毁弃,瓦釜雷鸣之后,决定隐居山林。

有心杀贼,无力回天。

狼烟起,江山眺望的生活便不再属于他。

在这里竹林间闻鸟语,山寺钟声远,在这里落花飘零,晚寒烟草迷。

一盘横局,便可定楚汉胜负。

一叶扁舟,方可抵达禅的彼岸。

(选自高考满分文《采一枚明月洗尘》)读罢这段文字,我们不禁要为小作者深厚的文化底蕴叫好了,这样的文章我们能写出来吗?当然能。

仔细分析这段文字,不难发现其中的奥秘,那就是注意运用富有“文化”因子的词语。

“文化”体现在很多地方,比如文学(诗、词、曲、赋)、民俗(地域特色、民族风情)、艺术(音乐、美术、体育)等等,只要我们注意多运用一些体现这些“文化”因素的词语,我们的文章也会充满文化底蕴。

2.叠字反复法叠字反复如同一首曲子中旋律变化的音符,巧妙地运用,可以给人以回环缠绵的感觉。

如,一学生描写“旭日东升”的一段话:“慢慢地,红光扩展到半空中,树梢上冒出了一段红艳艳的圆边儿,它向四周漫延着,逐渐变成了镰刀形,接着又一纵一纵地向上爬着,不一会儿,露出半个通红通红的圆脑袋,就像被什么东西缀着一般。

它喘了口气,费力地一点一点地向上挣扎着,升腾着,终于挣脱束缚,‘腾’地跳了出来,射出耀眼的光芒,刹时,我的眼前出现了一个圆溜溜的大皮球,不十分亮,但红得可爱,红得均匀。

那鲜红的颜色似乎要滴下来似的,恐怕香山的红叶见了也会黯然失色呢。

”这些叠词的使用,会使读者在不知不觉中感到一种舒徐委婉的音律美,清新自然,如临其境,给人以美的感染。

3、多用成语或四字短语在写作过程中,合理地使用成语或四字短语,会使文章语言形成匀称和谐之美。

例如,某考生在《刺秦》中写道:“驶进燕国的边境,驶过满是荒烟蔓草的旷野,驶过高峻险恶的大山,驶进人烟密集的城镇,驶进物资阜盛的城郭,离秦国越来越近,我的心越抽越紧,我心中的怒火也越聚越多。

”又如,一个考生在作文里这样写到:“鹰击长空,鱼翔浅底,骆走沙漠,虎啸山林,每一种生命都有它的最爱。

”非常成功地运用了这一技巧。

二、美化句子1.枝叶修饰法许多同学的作文,读起来味同嚼蜡,语言缺乏表现力,其主要原因是只重视句子的主干,而忽略了枝叶的修饰功能。

换言之,若恰当地合理地以“定、状、补”加以补充修饰,语句就会顿放异彩。

例,“我曾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的身影,倍感失意。

”若添上枝叶,则变为“我曾在这秋水之畔终日无言地伫立,凝视江水中那寂寞瘦削的身影,倍感失意,就象所有跋涉在官场仕途的文人,孤独的我常感到一种莫名其妙的失意。

”一经枝叶的修饰,一种孤寂生活和郁郁不得志的哀怨和闲愁,呼之欲出,表达效果就更好。

又如,若对“前面走来一个人”进行枝叶修饰,则可以为“前面走来一个女人”、“前面走来一个老太婆”、“前面走来一个满脸笑容的老太婆”、“前面走来一个刚从镇上回来的满脸笑容的老太婆”、“前面走来一个刚从镇上回来的手里提着一篮西红柿的满脸笑容的老太婆”,效果迥异。

可见,修饰语的运用如给一幅素描填上细腻的色彩。

2.变换句式在一篇文章中,要组织好一连串的句子,需做到“严密而多变化”。

“严整”是最基本的要求,而“多变化”一般指句式不单调,能根据表达的对象、目的和具体语境灵活变换。

例如某学生的习作中有这句话:“我在万里晴空、云彩线儿都不见的、素常烟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的这样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去登泰山。

”我们可时适当地变换句式,改为“我在一个难得的好天气去登泰山的。

那一天,万里晴空,云彩线儿都不见,素常烟雾腾腾的山头显得眉目分明。

”这一变换,使文章的意思更加容易理解。

3.运用口语运用口语,俗中见奇,使语言呈现出纯朴之美,写作中可适当运用。

如魏钢焰在《忆铁人》中曾这样写王进喜讲辩证法:“一上路就看见一条标语扑面而来。

两分法前进!铁人点了只烟,拧脸问我,你唱秦腔吗?喜欢吗?那里头有些故事,叫人动脑筋。

一个人嘛,得常常记得‘走麦城’。

那位姓关的脑子里呀,先有个五虎上将,忘记得过五关斩六将,尾巴翘到天上去了。

末了,怎么样,垮啦。

”4.引用名言佳句引用名言佳句,特别是些贴近主题的名句,点缀在文章之中,增强文章理性升华之美。

引用名言佳句分为两种,一是明引,二是暗引。

习作《感谢生活》中就有这样一段描写:“‘少年不识愁滋味,为赋新词强说愁。

’我们登山,我们吟颂‘一行白鹭上青天’、‘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我们下水,我们吟哦‘漫江碧透,百舸争流’,也来点‘逝者如斯夫’的感兴;我们观察星空,信手拈来‘天街夜色凉如水’;我们三五结伴,踏青郊游,‘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我们挥洒着青春的亮丽,走在路上,会随口唱出‘让我们荡起双浆……’这时,我们心头会涌起无限的温馨。

是谁给了我们这一切?”笔者在叙述自己的成长的历程中,信手拈来名言佳句,形象地抒发了自己对人生的认识。

情思流转自然,语言显得清丽、隽永。

又如,2002年高考满分作文《选择永恒》里写道“站在历史的海岸漫溯那一道道历史的沟渠:楚大夫沉吟泽畔,九死不悔;魏武帝扬鞭东指,壮心不已;陶渊明悠然南山,饮酒采菊……”,这就是使用了“暗引”的手段,使自己的语言更富表现力。

所以,引用名言佳句,可使文章语言熠熠生辉。

5.巧用修辞巧用修辞,能使语言更加形象生动,表意丰富,增强语句的表现力。

学生习作《青春》中有一段精彩的描写:“青春是盛开是鲜花,用它艳丽的花瓣铺就人生的道路;青春是美妙的乐章,用它跳跃的音符谱写生活的旋律;青春是翱翔的雄鹰,用它矫健的翅膀搏击广阔的天宇;青春是奔腾的河流,用它倒海的气势冲垮陈旧的桎梏。

”笔者就是通过比喻、排比、拟人修辞手法的综合运用,使其描述更加具体、形象、生动,大大地增强了语句的表现力。

三、形成风格与个性都说“文如其人”,这不无道理。

乐观者写放达文,忧郁者写哀怨文,幽默者写风趣文,勤于思考者写出思辩性,勤于观察者写出生活味,博览群书者写出书卷气。

高考为我们提供一个广阔的施展才华的天地,我们应该蘸自己的心血写一篇充满个性的文章。

以下,我就从两个角度来分析:1.幽默风趣巧用幽默风趣语句,给文章语言增添几分活泼而又含蓄之美。

如,一学生在习作《喜鹊与苍鹰的对话》中写道:喜鹊仰望苍穹,叽叽喳喳着说开了:“我说鹰老兄,现在做什么都要实事求是,你怎么总是好高务远,小心,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你老兄可得实际点啊!”苍鹰扇动了一下它矫健的翅膀说道:“怎么,你说我不实际?我展翅高飞,翱翔万里,一览天下,你喜鹊妹子能享受得到吗?”这段对白,语句风趣,两只鸟儿的个性突出鲜明,形象栩栩如生,给人留下美的印象。

2.表达含蓄表达含蓄,可引发读者的联想,能给我们带来意犹未尽的效果。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