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结群众经验提高造林质量
造林质量低的原因及提高造林质量的对策

造林质量低的原因及提高造林质量的对策摘要分析了影响造林质量低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提高造林质量的应对策略。
关键词造林质量;原因;对策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4—8421(2012)02—213—01造林工程质量的优劣不仅决定着造林成活率、保存率的高低,而且影响到林木的生长量、林分质量。
为提高造林质量,在分析影响造林质量低的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1林业工程造林质量问题的突出表现1.1造林成活率低、保存率不高尽管在某些年份有的造林成活率较高,但从造林的总体情况看,成活率还比较低,与造林工程质量的标准还有较大差距。
有的乡村虽然造林成活率较好,但最终造林保存率较低,有些保存率甚至不足30%。
1.2树种、林种结构不合理在立地条件差的地方栽植低价值树种,如在立地条件差的干旱瘠薄石质山地栽植经济林树种,不能使林地生产力得到最大化发挥。
1.3林分质量不高、抗御病虫害能力差有些工程片面强调造林绿化的速度和完成造林绿化面积任务,大量采用低质低效的苗木营造大面积的低质纯林。
不仅林木生长量低,所形成的生态系统十分脆弱,易感染病虫害,缺少天敌对虫害的有效控制,容易造成大面积灾害,生态效益和环境保护功能低下。
2林业工程造林质量低的原因2.1目的不明,缺乏科学规划一些乡村只是把有关林业工程造林绿化看成是完成一项临时性任务,只讲究完成的面积大小,不讲造林质量和效果,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和被动性;有的地方在造林前未针对本地环境条件制定出合理的造林规划指导造林,有的地方虽然制定了造林规划,但在具体造林时不按照规划要求施工。
2.2选造林树种时违背适地适树的原则没有弄清楚造林地的气候、土壤、地势等自然条件,也不考虑栽的树种的习性是否适合造林地生长,有什么苗就栽什么苗。
2.3技术落后,栽植不规范一是整地质量差,起不到改善立地条件、蓄水保墒的作用;二是所用苗木质量差,优良品种使用率低,苗木生命力不强,抗逆性弱;三是栽植质量差,没有充分采用抗旱造林、提高造林成活率的相关技术,培土不到位,夯实不充分,苗木根部与土壤接触不紧密。
做好林业建设工作总结

做好林业建设工作总结近年来,我国林业建设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为进一步总结经验,发现问题,提高林业建设工作质量,我对过去一段时间的工作进行了总结。
首先,我们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
通过加强森林巡查和监测,严厉打击非法砍伐和盗伐行为,有效保护了森林资源。
同时,我们大力推进森林防火工作,加强火灾预防和扑救能力,有效降低了火灾发生率。
其次,我们在森林培育和种植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
通过大规模的造林和人工林更新,我们成功恢复了大片退耕还林的区域,增加了森林面积和森林质量。
同时,我们加强了对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和修复,提高了森林的生态功能。
再次,我们在林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果。
通过加强科技研发和创新,我们培育了一批适应性强、产量高的新品种,提高了林木的生产力。
同时,我们积极推广先进的林业管理技术和经验,促进了林业生产的现代化进程。
然而,我们也要看到一些问题和不足。
首先,一些地方在森林资源保护方面仍存在漏洞,非法砍伐和盗伐现象仍然存在,需要进一步加强监管力度。
其次,一些地方在森林培育和种植方面存在质量不高、效益不明显的情况,需要加强技术指导和管理。
此外,一些地方在林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方面还存在滞后和不足,需要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技术推广水平。
为解决上述问题,我提出以下几点建议。
首先,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砍伐和盗伐行为。
其次,加强对森林培育和种植的管理,提高造林质量和效益。
此外,加强对林业科技创新和技术推广的支持,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林业科技成果,推动林业现代化发展。
总之,过去一段时间,我国林业建设取得了显著成就,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只有进一步加强工作,解决问题,才能进一步提高林业建设的质量和效益,为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做出更大贡献。
植树造林工作总结范本

植树造林工作总结范本____年度植树造林工作总结一、总结回顾____年,我单位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和国家关于加强生态环境建设的决策部署,积极参与植树造林工作。
经过一年的努力,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
下面对本年度的植树造林工作进行总结回顾。
二、工作成绩1.植树数量逐年增长。
本年度我们共完成XX万棵树的植树任务,比去年增长了XX%。
这得益于我们加大了植树造林的宣传力度,调动了社会各方面力量参与其中。
2.质量稳步提升。
我们在植树造林过程中,注重选用适宜地区生长的树种,科学合理布局,确保树苗的成活率、生长率和绿化效果。
通过对植树区域的跟踪勘察,发现并及时解决了一些植树过程中的问题,提升了植树质量。
3.增强生态环境保育意识。
通过开展植树造林活动,我们让广大职工和群众深刻认识到绿化环境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增强了大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形成了良好的社会风尚。
三、存在的问题和不足1.植树造林项目管理不规范。
在植树项目的选址、规划和施工等方面存在一些不规范的问题,导致部分植树区域的成活率较低,绿化效果不尽如人意。
2.宣传力度不够。
尽管我们在宣传植树造林工作方面有所加大,但仍然存在宣传力度不够,宣传方式有限的问题。
未能充分调动广大职工和群众参与植树造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植树造林后期管理不到位。
近年来,我们在植树造林活动中注重了前期的工作,但对后期管理工作不够重视,导致一些植树区域的管理不到位,影响了植树造林的效果。
四、改进措施1.严格项目管理,规范植树造林工作。
在植树造林项目的选址、规划和施工等方面,要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和规范进行操作,确保植树区域的成活率和绿化效果。
2.加大宣传力度,扩大宣传渠道。
加强对植树造林工作的宣传力度,通过组织宣讲、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植树造林的意义和价值。
同时,通过新媒体、社交平台等渠道扩大宣传范围,提高宣传效果。
3.加强植树造林后期管理。
植树造林后期的管理包括浇水、施肥、剪枝等工作,要加强对植树区域的日常管理,确保树木健康生长,保持良好的绿化效果。
提高造林质量的几项措施

L i n y e s h u i l i前言:我国林业面积所占比重大,但是林业的质量却没有和产量成正比,这样浪费了极多的资源。
为了提升我国的林业质量,利用各种先进技术分析,在各个种植步骤方面进行研究,对人工造林的质量提升工作进行辅助。
造林工程对于改善我国的生态环境有着关键性的意义,造林质量的提升也是符合我国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民生事业。
1.提高造林质量的主要措施1.1适地适树适地适树是指要在种植树木之前充分考察当地的地理环境和气候因素等,要对环境、植被、气候等都进行详细的了解,再根据调查结果种植适宜的树木种类。
选择树苗的重要原则是根据立地条件,选择具有抗逆性强的乡土品种,这样的适宜地理环境的树苗才更能适应当地的生长,培育出质量更加优良的苗木。
比如温度较高的地区就要种植耐高温的树苗,干旱的地区就要种植耐寒的树苗,所以为了提高造林质量需要因地制宜地选择树苗类型。
1.2良种壮苗良种壮苗是指为了提高树木的成活率,需要培育优质的种子,种子的质量决定着树苗的质量。
在进行种子培育时选择品种要更加先进,要注意对水分、阳光、土壤的有效控制,适量的水分、合理的采光、营养的土壤对于培育出的种子抵抗力强和存活率都有很重要的影响。
1.3细致整地细致整地是指在植树造林的周围环境进行整理,比如考察土壤的酸碱性,注意酸碱平衡,如果土壤偏酸性就会导致种植的树苗根部坏死。
比如考察周围是否存在大量无法溶解的垃圾,这都会影响树苗根部对养分的吸收。
还比如要考察看是否存在鼠害、虫害等等,这些都影响着树苗在后期的生长中是否能成功存活。
还要平整土地,查看输送水分是否便捷等条件。
1.4细心种植栽植也是整个植树造林环节中十分关键的步骤,需要有丰富的专业知识和实践经验丰富的人员来操作,否则也容易导致移栽不成功等。
在把树苗掘起之前要浇一次透水,主要是为了稀松土壤从而保护根系,还有为了在运输途中和在种植之前有充足的水分。
要运输中要注意保护根系和防止树苗因缺水而死亡。
生态造林工作总结

生态造林工作总结
近年来,我国生态环境问题日益突出,为了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我
国加大了生态造林工作的力度。
通过多年的努力,生态造林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做出了重要贡献。
首先,生态造林工作在改善生态环境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大面积的绿化
工程,有效地改善了城市和乡村的生态环境,减少了空气污染,提高了空气质量。
同时,生态造林工作也在防风固沙、保护水源、净化水质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为生态环境的改善提供了有力支持。
其次,生态造林工作对于保护生态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大规模的植树造林,有效地恢复了植被覆盖,保护了植物多样性,维护了生态平衡。
同时,生态造林工作也在防止土壤侵蚀、保护野生动植物等方面发挥了关键作用,为生态资源的保护提供了坚实基础。
最后,生态造林工作在促进经济发展方面也有着积极的影响。
通过生态造林工作,不仅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增加土地的产出,还可以促进农民就业,增加农民收入,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同时,生态造林工作也为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持,促进了乡村旅游的兴起。
总的来说,生态造林工作在改善生态环境、保护生态资源、促进经济发展等方
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
然而,也要清醒地认识到,生态造林工作仍面临着诸多挑战,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加强管理,不断完善政策,才能更好地发挥其作用,为生态环境的改善和生态资源的保护做出更大的贡献。
希望未来生态造林工作能够取得更大的成就,为我国生态环境的改善和可持续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年度造林工作总结

年度造林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加大造林工作力度,取得了一
系列显著成果。
以下是我们年度造林工作的总结:
首先,我们在全市范围内共计完成了XX万亩的造林任务,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
这得益于我们精心选址,科学规划,合理配置资源,确保了造林任务的顺利完成。
其次,我们注重生态效益,不仅仅是数量上的增加,更注重质量和效益。
我们
引进了多种珍稀树种,积极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努力提高了造林的生态效益,为生态环境保护做出了积极贡献。
另外,我们还注重了社会效益,积极引导农民参与造林工作,带动了农村经济
的发展,提高了农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乡村振兴。
最后,我们还加强了造林后的管护工作,确保了新造林地的成活率和生长率,
为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我们在年度造林工作中取得了一系列的成绩,为全市的生态环境改
善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然而,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和不足,比如管理不规范、资源配置不合理等。
我们将在新的一年里继续努力,不断完善造林工作,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自己的力量。
相信在全市领导的正确指引下,我们的年度造林工作将会迎来更加辉煌的成绩!。
提高造林质量的原则与措施

汀 霸骊
农 林论 坛
提高造林质量 的原则 与措施
范 建 亮
( 丰城 市林 业 局 , 西 丰城 3 10 ) 江 3 10
摘 要: 阐述在植树造林 中提高造林质量应坚持的原则及措施。
关 键 词 : 树 造 林 ; 高质 量 ; 施 植 提 措
植树造林从采种、 育苗 、 整地 、 栽植 、 锄草 、 浇水 、 施肥 、 抚育 、 管护, 到
指导 , 还是可 以做到的。为此 , 应建立两种制度 : 一是造林现场技术人员
在 造 林 绿 化 中 出现 的成 活 率 低 、 木 生 长 不 良 、 虫 害 严 重 等 问 题 , 造林前要进行培训 , 中讲清当年造林的特点 、 林 病 集 技术要求 、 技术标准 、 组 其 原 因之 一 就 是种 子 问 题 。笔 者 在 实践 中发 现 , 来 自不 同地 区的 同 一 织工作 、 把 造林 环节 的衔接等等; 二是对参加造林 的工人 、 群众要进行现场
用 新 技 术 和新 方 法 , 循 自然 规 律和 经 济 规律 , 造 林 、 林 建 立 在科 学 见阎 王 ” 因此 , 格 管 护也 是 保证 造 林 质 量 的 重要 环 节 。 遵 使 营 。 严 可靠 的基 础 上 , 林 工程 达 到高 质 量 、 使造 高效 益 。规 划 要 按 三个 层 次进 2 提 高 造 林质 量 要 采 取 的 几项 措 施 行: 一是宏观规划 , 国家 、 市 ( )县; 分 省、 地 、 二是总体设计 , 应按基本建设 21 增强 造 林 的 质 量 意识 . 程序的要求进行总体设计 ; 三是造林之前的作业设计 。 这三项互为依据 , 造林是 系统 的生物工程建设 , 工作 对象 是活的生 物体 , 多环节 的 在 相互联系 , 缺一不可 , 这是完成造林任务 的依据和检查造林质量的主要 生产工作中, 只要有一个环节失误 , 使其 失去“生命 ” 造成的损失会成 ,
造林工作总结范文

造林工作总结范文
造林工作总结。
在过去的一年里,我们的造林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通过大家的共同努力,
我们成功完成了一系列的造林任务,为改善生态环境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首先,我们在不同地区开展了多次造林活动,种植了大量的树木。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克服了种种困难,包括地形复杂、气候恶劣等问题,但是大家齐心协力,最终完成了任务。
种植的树木在生长过程中,将为当地的生态环境带来积极的影响,保护水土,净化空气,提高生态质量。
其次,我们还进行了大规模的护林工作。
通过清理病虫害,修剪树木,保护幼
苗等措施,有效地提高了树木的成活率,保护了已有的树木资源。
这对于我们未来的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除此之外,我们还积极开展了宣传教育工作,向社会大众传播环保理念,呼吁
大家关注生态环境,共同参与造林工作。
通过这些宣传活动,我们得到了社会各界的支持和帮助,为我们的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在未来的工作中,我们将继续努力,不断提高造林工作的质量和效率,积极响
应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的号召,为人类美好的生活环境做出更大的贡献。
让我们携手并进,共同为绿色家园努力奋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盖草保墒法 , 提高造成直接经济造林成活率 。 一是在苗木 础上 的. 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造林 的成功 首先 . 要了解造林地的立地条 膜或盖石块 、 件、 气候 情况 , 像土壤 、 地质 、 地貌等外在 因素 ; 其次 , 了解 造林树种 的 定植后将 树 盘整成 内低 外高 的反坡 形 .然 后选 用相 应规格 听地 膜 生物特 性和生长发育规律 . 是喜 阳还 是喜阴 , 是耐湿 还是耐旱等 内在 进行 自上 而或 自外 内盖在树 盘上 地膜 覆好 后用 细土将 四周及 开 以不 透风保 墒 为度 ; 或 在树 苗周 围盖石 块 , 防 因素 这样对造林地 的自然条件特点和生长潜力作 出综合判断 . 根 据 缝处 压土 压实 压严 , 减 少水 分蒸 发。二是 利用麦 草 、 玉米秆 或杂 草进行 树 评价结果和树种 的特性 . 选定最符合造林 目的和最适合造林地 自 然 条 止 阳光直射 ,
济损失林学的原理 . 树种的选择要遵循 “ 经济 、 生物” 兼顾 的原则 . 造林 树种选择 . 还应建立在对树种生物学特性的认识和造林地立地分类 基
. “ 杨槐稀 . 松柏稠 , 桐树地里卧群牛” 。 树种 的选择在工程建设 中是提高成 活率的关键 按照造成直接经 笔” 4 . 抚 育 春季由于干热 风的影 响. 苗木栽植后难免有失现象 采取覆盖地
◇ 农林科技◇
科技 目向导
2 0 1 3 年1 5 期
总结群众经验
( 平顶 山市林业局林技 站
【 摘
提高造林质量
河南 平顶 山 4 6 7 0 0 0 )
杜莘莘
要】 造林质量是 造林绿化 工程 的生命 线, 事 关绿化 工程的成败 , 如何才能提 高造林质 量, 提升绿化水平, 成为林业生产中首先 需要解 决
能活有九成 ” . “ 栽树根莫弯 , 强似问神仙 ” , “ 栽树诀 窍 , 深埋实捣” . “ 坑
树 正树 根 直 ” 群众经验有“ 二月立春阳气转 . 整地 耙地莫等 闲” . “ 一月二月挨着 大 、 树木生长发育 , 需要一 定的营养 面积 , 过密阳光不足 , 生 长受抑 : 做, 靶地辗地搭茬子” , “ 土地耕深 , 赛 过上粪 ” 。 过稀 . 则侧枝发达 . 主干尖削 群众的经验 有 : “ 栽树栽 得密 . 树干直如 2 . 树种选择
覆 盖厚 度 1 0 c I T I 一1 5 c t n. 并覆 5 c m一1 0 c m厚 土 . 以保 持土 壤 件 的树种 。通常情况下 , 要选择乡土树种造林 , 引种要经过试种验证 . 盘覆 盖 . 不适宜 自然环境要求 的. 决不能盲 目引种推广。 温湿 度 . 减少 水分 蒸发 和 地表 径流 . 可 增加 土壤 有机 质 . 有 利 于苗 在 因地种 树方面 , 群众 总结许多宝贵 的经验 : “ 陆上 千年枫 , 水上 木 健 康 生 长 千年松 ” , “ 柳树不怕淹 , 松树不怕干” . “ 旱枣 、 淹梨 、 涝柿子 ” , “ 千年柏 , 群众的经验 : “ 三分栽 .七分管” . “ 栽树 容易保 树难” . “ 光栽不护 . , “ 要想树长大 , 三年不离锄和耙” , “栽树也着肥水到 . 光栽 万年 松 , 不如老槐空空 ( 槐老空空 , 根 上能长很多新树 ) ” , “ 洼地栽桐 . 白费功夫”
的 问题 , 是 推 进 现 代 林 业 又 好 又 快发 展 、 建设 生 态 文 明 的 必 然要 求 。
【 关键词 】 造林质量; 绿化工程; 生 态环境
造林质量 是造林绿化工程 的生命线 . 事 关绿化工程 的成 败 . 如何 造林前进行苗木处理 . 是提高造林成活率 的关键环节。 一是截干 , 蘸泥 泺最好 在苗木起 出后 即刻 才能提高造林质量, 提升绿化水平 。 成为林业 生产中首先需要解决 的问 截干最好在起苗前进行 二是蘸泥浆. 题, 是推进现代林 业又好 又快发 展 、 建设生态文 明的必然要求 。各级领 进行 。 可使根系较长时间地保持湿润 . 达成保持苗木活力 的 目的。 三是 浸泡最好使用含氧浓度较 高的流水 或清水 。浸 泡时间原则 导一直很重视造林 质量, 从技术 、 管理等不 同层 面做 了大量 工作, 积累 水 中浸泡 ,
了丰富的经验, 有许多科 学的方法 而人民群众在 长期 的林业实践 中. 上以体内含水量达 成饱 和状态为度 . 一般 浸泡 2 4 h 即可 . 最长不 易超 过过 7 2 h, 但某些木质化程度差 、 容 易失水 的树种 . 浸泡时间可在不 致 也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 , 值得 总结 、 推广 。
1 . 整地
沤料情况下适 当延长 . 2 4 h 一 7 2 h也可 四是 A B T生根粉蘸根 . 把苗木根
. 5 h , 稍大苗可浸 泡 1 h 一 2 h . 出泡后 , 再 用泥浆蘸根 . 通过整地改善造林的立地条件 、 清除灌 木 、 杂草和采伐剩余物 。 可 系浸泡在溶液 中 O 泥浆不易过 稠. 以不影 响根系吸水为适度 , 须根较多 的苗木 以改变 小地 形 . 使透光度增 加减少 整地 清除 了地表植 被 . 增加透光 随即栽植。
度. 因而在白天地表层 的温 度要 比有植被 覆盖时上升得 快 . 整地后 改 可 不 蘸 泥浆 造林技 术群众 的经验有 : “ 种树无它巧 , 只要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敲” , “ 树顺直 , 土 变 了土壤物理性 . 使土壤温度状况发生变化同时增加 土壤肥力 因而 . , “ 刀 口朝下 , 切 口向上” , “ 苗要种好 , 树要根好” , “ 栽树按 规程 . 能提高造林 成活率及使 幼林的生长情 况显著改善 整地 还能保持水 砸实” 土: 减免土壤侵蚀 . 同时也有利于造林施 工 . 提高造林 质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