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皇武则天》读后感 罗婧文

合集下载

女皇武则天观后感

女皇武则天观后感

女皇武则天观后感时间:2015-03-20 09:55:23 | 作者:李豫昕寒假期间我在家读了一本书,名字是《女皇武则天》,可不是电视上演的“武媚娘传奇”哦。

虽然故事里讲的是同一个人物,但我真的看的是书,尽管电视我也很喜欢。

武则天十四岁被召入宫中,刚开始被封为才人,是很低级的宫女。

她开始的时候甚至连名字都没有,只知道她姓武,后来皇上给她赐号为“武媚”,才有了武媚娘这个名字。

她当了皇帝后,给自己起的名字叫“武?祝?zhao)”,是不是感觉很霸气。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驾崩,他的儿子李治即位,就是唐高宗。

太宗死后,按照祖制武媚娘和其她没有子嗣的妃嫔一起入长安城外的感业寺出家,早在唐太宗有病的时候武媚娘就和李治建立了感情,李治即位后将她重新召回宫中,封为“昭仪”。

武媚娘不仅人长得漂亮,而且心思缜密,深受唐高宗的宠爱。

武媚娘是一个有远大政治抱负的人,为了达到目的她不惜亲手杀死自己的女儿以嫁祸王皇后,唐高宗误认为王皇后杀害了武媚娘的女儿,一怒之下废掉了王皇后,并立武媚娘为皇后。

后来,武媚娘积极为高宗出谋划策,先后铲除了褚遂良、韩瑗、长孙无忌等大臣,逐渐将朝政大权集中到了皇帝手中。

高宗健康状况不好,许多政事都交给皇后武则天来处理。

因此,唐朝经历了一段“双悬日月照乾坤”的时期,武则天逐渐掌握中央实权,并形成了自己的势力集团。

唐高宗死后,武则天立太子李显为帝,是为唐中宗。

不久又废中宗为庐陵王,改立另一个儿子李旦为帝,是为唐睿宗。

平定了徐敬业领导的反叛后,武则天废睿宗称帝,改国号“唐”为“周”,定都洛阳,称圣神皇帝。

武则天虽然成为一代女皇,开创了历史的先河,但在这个过程中他害死了很多人,甚至是自己的亲生儿女,最后孤独终老。

作文:《铁血女皇武则天》读后感

作文:《铁血女皇武则天》读后感
作文:《铁血女皇武则天》读后感
在这个假期里面我读了一本《铁血女皇武则天》,这本书图文并茂的讲述了武则天传奇的一生。作为中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女皇帝,武则天无疑是个霸气、睿智、果断和残酷的女人。 武则天的父亲叫武士彟,在隋朝末年,战火纷飞,武士彟做了他人生当中最英明的一个决定,那就是毫不犹豫地投靠李渊,又出钱有出力,积极帮助他**。李渊夺得天下后,武士彟的地位一下子有了质的飞跃。武则天就出生在这样一个家庭里面。从小就过着锦衣玉食、养尊处优的生活。然而,在她十四岁的时候,武士彟病死了,她的生活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年,她被送进了李世民的皇宫,封为五品才人。 这个时期有一个有名的事件:狮子骢事件。马厩里面有一匹千里马,叫狮子骢。这匹马头上有一圈鬃毛,长得跟狮子似的,脾气也暴躁得跟狮子一样。皇宫里上上下下,没有一个人能驾驭得了它。李世民指着狮子骢,对嫔妃们说:“你们谁能驯服它?”谁知还真有一个大胆的人走上前:“陛下,我能驯服它!”李世民很吃惊的看着武才人,问道:“你有什么办法呢?”“我只要三样东西:铁鞭、铁锤和匕首。”武才人不紧不慢地说:“首先我用铁鞭抽打它,它不服,我就用铁锤敲它的脑袋,再不服,我一刀割断它的喉咙。”通过这样一件小事情,可以看出武则天性格里面果断和残酷的一面。 唐太宗李世民病逝以后,李治登基当了皇帝,武则天通过自己过人的胆识和计谋,成功的做上了皇后的宝座。但是,她会满足现状吗?李治身体多病,患有风疾无法处理朝政,只好暂时将国家交给了武则天手里。就这样,武则天第一次走向了政治前台,从此一步一步迈向她那辉煌而传奇的人生。 在那个男权至上,皇权至上的年代,武则天无疑是一个异类,一个传奇。我想:这与她本人的性格是分不开的。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版权所有:碧意之时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读书心得五篇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读书心得五篇

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读书心得五篇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读书心得1武则天,这是一个众所周知的字眼,《武则天》读后感。

她是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惊天动地的女皇。

我敬佩她的才情与坚决,同样也憎恨她的冷酷与无情。

这位执着于自己的幻想的人,经受过隋王朝的腐坏,也经受过大唐王朝的太平盛世,她的千秋功过,任后人评说。

我很想了解她,了解她谜一样的传奇人生!初读完这本武则天,不禁感慨万千。

武则天,从儿时那个天真烂漫的小姑娘,到凶狠残暴的皇后,再到独一无二的女皇。

整整八十年!武则天深知权利的重要,她靠着自己的才智与心机,抓住自己制造的机会,牺牲了自己的亲生女儿,最终登上了皇后之位!她的坚决,让我明白了:机不行失,时不再来,时间匆忙,或许你现在不抓紧机会,以后懊悔都来不及。

当然,我不会像武则天那样,以血腥来换取自己的利益。

相反,我会在个个时间,毛遂自荐,抓紧机会,造就自己的完善人生!武则天终究登上帝王之位,还由于她有肯定的政治力量。

自从高宗李治答应了武则天“垂帘听政”的想法后,大唐王朝简直就成了武家的天下,最终,武则天渐渐等待,杀掉了十几位朝廷重臣,成就了她千古第一女皇的霸业。

我觉得,只有拥有过人的胆识和惊人的才智,一颗和善真诚、坚决坚决的心,才能执掌国家,救百姓于水火之中。

我能够理解武则天把自己的手逼向亲生女儿咽喉时内心的苦痛与挣扎,但有舍才有得,要取得成就,就必需舍弃自己的一部分,要仔细刻苦,根据自己的抱负去做事。

还要学会随机应变,要知道,在时间的钟表上,只有两个字:现在。

要做到这些,只有现在好好学习,努力学习学问,将来好壮大我们的国家,让中华民族的事业欣欣向荣,永久强盛不衰!武则天立下无字碑,任由后人评说。

这位心如蛇蝎的母亲,这位开明圣贤的女皇,最终结束了她传奇的一生……一代女皇武则天的读书心得2上个星期到图书馆闲逛,又走到了人物传记区,观察了《武则天传》,我打算读一读,由于以前了解的武则天总是那样的不完整,所以这次,我打算认真的读一读,这本书真的很厚啊。

《武则天传》读后感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

《武则天传》读后感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

《武则天传》读后感800字_初三优秀作文《武则天传》是一本以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武则天为主题的小说。

读完这本书,我深感这是一位颇有智慧和勇气的女性,在一个历史上男权主导的社会里,她有着非凡的勇气和毅力,成功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读完这本小说,我深感武则天的成功之道在于她的勇气和智慧。

她面对的是一个既有男性权力制约又有宫廷阴谋纷纷扰扰的时代,但她凭借着自己的才华和智慧,勇敢地应对着各种问题和挑战。

她不畏强权,不怕艰难,敢于争取自己的权益,坚定地走上自己的道路。

她善于分析判断,聪明地运用政治手法和策略,为己所用,稳定国家的政权。

她拥有非凡的勇气和智慧,但同时也付出了很大的代价。

她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不得不采取了很多严酷的手段,包括铲除异己,严惩不仁,甚至不惜杀害自己的亲人。

她的手腕和冷酷使她成为了历史上备受争议的人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武则天这个历史人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她是一个复杂而又独特的人物,她的一生充满了纷繁复杂的情节。

她的成功,既是因为她聪明才智过人,敢于冒险和创新;又是因为她坚定地追求着自己的权益,不畏艰险,敢于挑战历史的规则。

她的失败,也同样是由于她野心勃勃,肆意妄为,最终走上了一条不归路。

她的一生是如此的传奇和波澜壮阔,令人叹为观止。

通过读《武则天传》,我深刻认识到在历史上曾经有许许多多与众不同的女性,他们或聪明智慧、或勇敢坚毅,均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去面对困难和挑战,为国家和民族做出了杰出的贡献。

他们的故事生动地展示了女性的力量和才华,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敬意和钦佩。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不仅对武则天这个时代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对那个时代的文化,政治,制度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同时也收获了不少关于成功和失败的智慧。

无论一个人的性别如何,只要拥有足够的智慧和勇气,并努力奋斗,就能够取得成功。

同时,成功也不仅仅是权势和荣耀,真正的成功是取得个人价值的最大化。

总之,读完《武则天传》这本书,我深感武则天是一位了不起的女性,她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改变了历史,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武则天》读后感

《武则天》读后感

《武则天》读后感她是我曾经颇为崇拜的一个女人,因为她的沉着、冷静、坚韧不拔;她还是我曾经一度厌恶的女人,因为她的残忍、狠毒、心狠手辣。

她就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皇帝——武则天。

她一丝一毫的举动,与她的命运紧紧相连。

武则天本是唐太宗的才人,又名武媚娘,但不知怎的被庆子李治看中,因此,太宗死后,唐高宗李治便把她从感业寺接回宫中。

武则天的年龄、勇气、智谋、经验比王皇后,萧淑妃强太多,所以,武则天便笼络人心,小心翼翼,步步惊心的走过一步又一步,最终,用自己的心狠手辣亲手杀死自己的亲生女儿,来当上了皇后。

凡是对她有威胁的人,一个不留!每当我读到这里,心口一颤:武则天的凶狠,残忍是无人能比。

常言道:虎毒不食子,可武则天杀死自己的'小女儿,是什么,是谎言吗?我受到了感慨,陷入了深思中……但仔细想来,她心狠手辣的行为,不只是为了在后宫中生存下去,扬眉吐气一把?由于封建社会重男轻女,武则天从小就无法得到公平、公正对待,进入宫中,又不受唐太宗之喜欢,因此,武则天再回宫中,不得不狠下心,面对后宫争斗。

她不怕输,不认输、不想输,她很霸道,只允许皇帝属于她,她很倔强,不顾一切的实现,坚持着自己的梦想,或许,只有这种女人才能成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女皇帝吧。

她的一颦一笑,都充满了一个帝王应有的气度和威严。

或许我们成为母仪天下的皇后,不再追求,奢侈了,但武则天不,她还要追求,她要追求当皇帝的梦想!武则天便要扩大外戚势力,使自己能有一个强大的“保障”。

另外,唐高宗的身体也越来越虚弱,不可按时上朝、退朝。

更重要的是太子李弘神秘死亡,李贤被贬。

最终,由唐中宗李显即位,尊武则天为皇太后。

可是,武则天会善罢甘休吗?当然不,武则天的一颦、一笑,都有着深刻蕴意,她会创造机会,把握机会,她的手段,快、准、狠。

就这样,武则天于690年登帝,终于如愿以偿,从此,周朝取代唐朝15年。

史学家、文学家们不该如此批判武则天的,毕竟她最终把江山还给李唐王孙,留下一世英明与成就。

《武则天》_初三读后感

《武则天》_初三读后感

《武则天》本文是关于初三读后感的《武则天》,感谢您的阅读!武则天,她凭着一己之力登上了皇位,成为了古往今来唯一的女皇。

武则天把神都定为洛阳,作为洛阳人,我以武则天为豪,这是洛阳人的骄傲。

我记得武则天在最后时,说了这么一句“若最后没有人能为我撰写一本我满意《史记》,我将亲自来撰写一本属于我自己的《史记》”。

我佩服武则天的霸气,属于她的气质。

武则天,神一样的女人。

武元华,在十四岁那年,她的妹妹三汝子被母亲逼嫁一个老汉时,向姐姐元华求救,元华却无能为力,三汝子嫌道儿黑,元华却只能听着妹妹的无助之中的求救。

妹妹结婚的那一天,也是元华被宣入宫中做才人的日子,母亲不舍,元华却认为这是一次机会。

母亲哭着说:“你是肉身。

”元华的回答是这样的:“凿去肉,便是佛。

”有人对于武媚娘是无比唾弃的,因为她一女侍奉两代君王,我也不认同武则天的这一做法,但是你我皆无资格说她这一做法是错的,毕竟她是唯一的一位女皇。

在武昭仪杀害自己女儿为了栽赃王皇后时,很多人看到的仅仅是她的凶狠手辣,但是她这一举动背后亦是有值得我们学习的,例如她做事的果断,又有几人能做到这种不拖拖拉拉,何况是女人,一位母亲。

在李治驾崩后,传位于与武皇后的亲生儿子李显,但在李显登基时,她看到未来国君仍沉迷美色,她为了国运,整个大唐,她当即废了李治,自己当上了女皇。

在李显质问她时,她犹豫了,即使她的决定没有改,但是可以看出她的心中是有儿子的,但是她除了儿子,她还有天下百姓,国不可一人无君,没有人主持,国定会混乱。

她要站在最高处,为天下百姓照亮。

她在位期间,改大唐为大周,社会更加繁荣昌盛。

一个女人又何妨,只要有足够的本事,你就会被别人敬仰!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

女皇武则天读后感

女皇武则天读后感

女皇武则天读后感自打长孙皇后贞观十年去世后,一直到太宗去世,13年,唐太宗都没有再立过皇后。

长孙皇后13岁就嫁给了16岁的唐太宗他们感情之好有很多很多的孩子,他们从太原起兵反隋,一直到玄武门之变,一路生死相随,风雨同舟,相传长孙皇后死后葬于昭陵,唐太宗就在宫中造起高台以便时时能够观望昭陵,悼念亡妻。

那么唐太宗为何如此敬重长孙皇后呢,从不干政,不仅拒绝和唐太宗一起讨论国家大事,而且反对外戚干政,不许家人占据要职,比如她的哥哥,长孙无忌,他和唐太宗一起打天下,立了大功,当宰相无可非议,但是长孙皇后坚决反对,唐太宗不愿意,因为他觉得长孙无忌的能力真的很强,于是他就去劝她哥哥,让他自己辞职。

对自己的儿子更是严格要求,伴随着承乾长大当了太子,奶妈觉得太子过得日子太简朴了,就像皇后提出请求改善伙食,安置家具。

皇后就说太子宫里的东西已经够了,玩物丧志,更难能可贵的是长孙皇后善于识别忠臣。

唐太宗一个16岁当兵,18岁指挥千军万马的人,他的性格非常强悍,长的也是不怒自威,有一回大臣魏征与唐太宗激烈的争论,唐太宗拂袖而去,回到寝宫里就开始大骂,什么这个乡巴佬,让我一点面子也没有,看我不杀了你。

长孙皇后目睹了这一幕,她什么也没说而是悄悄地退了出去。

换上了国家大典才会穿的礼服,唐太宗一看愣住了,长孙皇后说:我是专门来向您道喜的,祝贺你身边有忠臣,唐太宗何等聪明,被他这一点,所有的怒气全消了。

魏征这个忠臣也就被保了下来。

她在默默的支持着唐太宗,唐太宗称她为良佐,最好的辅佐。

因为他需要的就是这样温文恭俭让的贤内助,在唐太宗病重之时,长孙皇后日夜照料,并将毒药系在腰间,一旦太综离世她也跟随而去,决不独活,如此蒹蝶情深,确时是他人所不及的。

《武则天》读后感

《武则天》读后感

《武则天》读后感
读完这本“武则天”几乎用了整整一个月的业余时间,往往看了几页就有点看不下去的感觉,不是作者写的晦涩难懂而确实是自己的历史知识过于薄弱,但幸好还是坚持着看完了。

萧让通过大量阅读史书,客观研究分析,还原了一个不同于任何戏说版本的武则天给我们。

她不同于现在社会上很多所谓的“史学家”,轻易就会下一个爆炸性的结论以期博取媒体和读者的眼球。

在碰到一些历史上有争议的事,她通常会大量罗列史书中所记载的原话和年限(这估计也是我看得比较慢的原因,古文阅读能力比较差),加上些自己的判断。

有时,甚至连自己的判断都不加,让读者自己思考。

一代女皇武则天,她的确是一代而终的。

机关算尽的一辈子,政治斗争的一辈子,背信弃义的一辈子,亲离子散的一辈子,但到最后还是得亲手将从儿子手中夺来的政权又归还给他们。

武周一代而终,李唐复辟。

从武周初期的酷吏告密政策到她大力推广科举制度,从她对酷吏的放权到对朝中重臣的控制,从她对自己亲生子女的残忍迫害到对情人的包庇宠溺,从初期对佛教的利用到老来的真正归铱。

如果单从帝王的角度或是女人的角度来看,确实很难理解她执政五十多年的各种举动,但如果了解了她那样的出生背景,那样的一女侍父子的经历,又偏偏有了那样的心志和毅力,似乎也就合情合理了。

喜欢这样的书,觉得没有被作者很强势的观点所引导,没有被一己之言所蒙敝,整个阅读过程也是不断思考的过程。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女皇武则天》读后感
今天我看了《上下五千年》中的一个故事—《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名曌,并州文水人。

武则天从小聪敏机智,性格倔强。

因为她容貌姣好,又有才学,所以在她14岁的时候,被唐太宗召选入宫,封为“才人”,赐号“武媚”,人称媚娘。

媚娘的姿色妩媚,性格却很刚烈。

有一次,唐太宗得到了一匹马。

那匹马的性格很暴烈,桀傲不驯,很多人都曾被那匹马摔下来,但是媚娘刚入宫不久,就请求驯马。

媚娘当时对太宗说了一句话:“如果马不驯我就用鞭子抽他;鞭而不驯,我就用铁杖猛击它的头;杖而不服,我就用匕首割断它的喉咙!”听了这番话,太宗大为赞赏,因为太宗为媚娘的气概胜过烈马。

贞观二十三年,唐太宗去世,唐高宗即位。

唐太宗死了以后,媚娘和一些宫女都被送到感业寺去做尼姑。

唐高宗因与媚娘早有旧情,当他到感业寺焚香的时候,正巧又遇上媚娘,彼此十分伤感。

于是,高宗,就答应将媚娘再次接入宫中。

媚娘入宫后,事事忍让,谦恭有礼,深得高宗与皇后的宠爱,被晋升为“昭仪”。

没过多久,唐高宗和武则天就恩爱得如胶似漆、形影不离,渐渐地就把王皇后疏远了。

武则天十分得意,还想夺取皇后的位子。

她先是利用王皇后与萧淑妃的矛盾诋毁萧淑妃,把萧淑妃贬为平民:然后,又想方设法离间唐高宗与王皇后。

但尽管唐高宗宠爱武则天,可还是没有废掉王皇后的意思。

之后,武则天绞尽脑汁,千方百计陷害王皇
后。

不久,武则天生了一个女孩。

因为王皇后没有孩子,所以常常逗那个女孩玩。

一天,王皇后刚刚离开。

武则天就悄悄进来用手把女孩掐死,又照样把被子盖好唐高宗进来了,掀开被子,发现女孩已经死了,恼羞成怒,愤怒地说:“皇后杀死了我的女儿!”从此,唐高宗起了废掉王皇后的念头。

在皇后的废与立的问题上,朝廷上是有很大的争论。

公元655年9月,唐高宗召长孙无忌、李帻、褚遂良等人入殿,正式提出想废掉皇后的意见。

褚遂良等人入殿,正式提出想废掉皇后的意见。

褚遂良说:“陛下即使要忘掉皇后,我也请您选择另外的人立为皇后,何必一定是姓武的呢?何况武氏曾经是先帝的妃子,陛下立她做皇后,今后,人们会怎样议论陛下呢?武则天在后面听到了这番话,火冒三丈,因为她最怕别人提起她做过先帝的妃子的往事,所以她恨透了褚遂良。

过了几天,唐高宗又征求司空李帻的意见。

他说:“废立皇后,这是陛下的家事,何必一定要外人同意呢?”高宗听了李帻的话,满心欢喜。

于是,他下定决心。

公元历5年10月,唐高宗下诏,废掉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

当时,大臣们把皇上和皇后合称为二圣。

实际上皇上只不过是空有虚名,真正的大权是掌握在皇后的手中的。

武后亲生的有长子李弘、次子李贤、三子李显,四子李旦。

皇上为了保住李家的皇位,先后封李弘,李贤为太子,但武则天争锋相对,
都把两个儿子逼死了。

683年12月,唐高宗病死。

武则天又前后封李显和李旦为太子,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他们都被废了。

公元690年11月,武则天亲自当皇帝,并改国号为周,自称“神圣皇帝”。

经过36年的苦心经营武则天终于正式登上皇位,成为世界上独一无二的女皇帝。

我佩服武则天的气概,她竟然把烈马都给比过去了,这一点我觉得我们应该向她学习。

但是,为了争夺皇位,武则天却宁愿牺牲自己的孩子,我觉得武则天真的好残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