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三种事物,你才能解脱

合集下载

凡事该放的放、该忘的忘,才能身心通畅,活得逍遥自在

凡事该放的放、该忘的忘,才能身心通畅,活得逍遥自在

凡事该放的放、该忘的忘,才能身心通畅,活得逍遥自在人生在世,那些琐事的牵绊,物欲的纠缠,尘世的烦恼,就像藤蔓将你我牢牢捆住。

若是太过执着,大事小事全放在心里,你只能越活越累;懂得释然,扫除了一切无谓的负累,那些纠纷与烦恼自然也就随之消散。

忘外物。

对物质的渴求是人的本能。

可若时刻惦记着外物,让欲望超出限度,你就只能走向迷失,陷入痛苦中。

人这一生,其实所需甚少,忘掉物欲的诱惑,过简单的生活,才能获得身心的解脱。

过度追求物质,不断撑大欲望,只会让自己迷失其中。

人的时间和精力是有限的,把物质看得越重,内心的世界就越荒芜。

学会忘掉贪念,降低需求,物质简单了,你的生活自然也能舒心惬意。

忘忧虑。

过多的思虑,就是在加剧你的内在冲突,让你的心神不堪重负,给你带来痛苦。

人活着不过数十载光阴,若时时忧心忡忡,事事耿耿于怀,就如同给自己套上一副枷锁。

与其在过度思虑中消耗自己,不妨把心放宽点,把事看淡些。

学会忘掉忧虑,凡事不纠结、不挂念,一切内耗与不安,都会得到治愈。

忘得失。

患得患失的人,难免纠结苦恼;忘掉得失,不在乎失去,就没有什么能扰乱你的内心。

能折磨你的,无非是你在乎的;能困扰你的,无非是你计较的。

人生就是一个不断得到和失去的旅程。

很多事你看得越重,就像往背包里放石头,越攒越沉,最终会压垮自己。

拥有时不必得意,失去了也不必沮丧。

忘掉得失,凡事都能以平常心接受和放弃,生活自然也就少些纠结,多些洒脱。

要活得通透,须懂得忘记,做到心怀豁达,看淡一切。

看淡身外物,放下功利心,忘记该忘记的,才能卸下精神负累,活得无拘无束。

也许真正的解脱是放下另外一个人好好生活的说说

也许真正的解脱是放下另外一个人好好生活的说说

解脱是放下另外一个人好好生活的说说1、只有彻底放下,心甘情愿地放下,放下之后明白的理是真理,放下以后是真念佛,放下以后是真修法。

只有真正的彻底放下,才是真正的三宝弟子,才是真正的修行人。

2、真正的放下是既不认为自己已放下,也不以为自己放不下;应该担起的责任和义务照样去做,应该接受的权利如能以之造福人群,也可以接受。

3、我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放下,但至少这一秒,我还不愿想起。

4、当我真正放下时,心里变的好轻好轻。

原来,错的是执念。

5、我后来才知道,真正放下一个人是什么感觉。

不是空空荡荡却嗡嗡作响,也不是心里缺了很大一块,而是我继续地进行着我的生活,吃饭上班打游戏,你仍旧在我心里,再想起你时,却没什么太大波澜了,就是一个认识很久的人,也用力爱过。

大概不打扰,才是最后的温柔啊。

毕竟有些感情除了说再见别无选择。

6、不再执着计较的人,才能真正进入第四步,真正的解脱道,把放下也放下。

7、懂得并不意味着放下,放下才是真正的懂得。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

所谓的放下,就是去除你的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放下这个词,我们在生活中常常可以听到,但是说到容易,做到难,理智上我们是应该要放下的,放下之后,我们才能轻装上阵。

但在实际生活中,却有很多人因为沉没成本而始终无法放下,最终把自己活得太累了。

那么,到底什么是放下呢?何为放下?《金刚经》有云: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

放下,即是当下不分别、不妄想、不执着,内心清净无染。

在现在这个时代,事物的更新发展变化特别快,一切都在变化当中。

所以,在无限变化的时代中,如果能去除分别心、是非心、得失心、执着心,随顺因缘的活好每一个当下,便是真正的放下、真正的自在。

放下是大智慧《金刚经》有云: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有时候,我们也会抱怨自己活的太累了,自己很焦虑等,为什么我们会这么痛苦呢?就是因为我们太执着了,什么都想要。

如果我们可以转念一想,不再执着,心无挂碍,这样身上的压力一下子就卸下来了,自己的身心都会感到很自在。

放下不是无奈《费闲歌》有云:讲道容易修道难,杂念不除总是闲,世间尘劳常挂碍,深山静坐也徒然。

对于放下,很多人在不清楚内涵的情况下,往往看不见它积极的一面,会将放下狭隘地理解为是因缘消散时的自我安慰,或是一种无可奈何的选择。

佛法是智慧的信仰,是积极乐观、不逃避现实的,若是抱着无奈的态度去看待生活与人生,则都不是放下。

放下是非常积极的,不是没有原则、没有立场,也不是懒惰懈怠的借口。

放下,是对“财、色、名、食、睡”五欲看破,对无明烦恼、生死惑业看破。

既能将分别、妄想、执着放下,同时也能以随缘的智慧,随着外在的因缘积极尽力地调整。

放下不是放弃放下不是什么都不要、什么都不做的悲观逃避状态,而是放下对事物的执着,做一件事情在因上努力、果上随缘,至于结果如何都不着相、不执着、不计较。

放弃是任意,做一件事情太在意、太执着结果的得失,该付出努力的时候不努力,既没有责任,也不尽担当。

放下是能以慈悲的精神,建立自他互易、冤亲平等的观念,在修行、生活、家庭、工作中,尽好自己的本分,做好应该做的事情。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一念放下,万般自在

很多时候痛苦,都是拥有和想要的太多。

眼前的苟且和诗与远方都想牢牢握在手里。

这些只会让自己疲惫,劳累,有时放下,才会自在。

在生活中,放下一些琐碎事物,先取悦自己。

一段关系无法带给你快乐时,放下这段关系,成全自己,全身而退。

有人说,感觉人越善良忍让,越容易被欺负。

善良忍让是优点,不是他人欺负你的弱点。

忙忙碌碌的生活中,有多少是为自己?当你努力付出的时候,自己开心吗?有没有一刻,想对自己全世界最好,而不是优先别的事或人。

在《记一忘二三》里,李娟提到自己的母亲去台湾旅游回来后,整个人的状态都改变了。

台湾旅行,几乎成为她母亲人生的转折点。

她在台湾买了很多旅行纪念品,第一次接触大海,偷偷尝海水的味道,喜欢大巴司机的小狗,自己带相机到处找人拍照,品尝台湾的美食,跟飞机上的所有人交朋友。

这趟台湾之旅,玩得非常开心。

她开始向往台湾的生活,甚至想在台湾买房子。

想着去北欧四国旅行,研究世界地图。

以前攒着的鸡蛋全部送人,现在把鸡蛋攒着卖了存旅游基金。

李娟说,台湾之行成了我妈一生的转折点,令她几乎抵达一生中最幸福的时光。

以前她妈妈拍照抿着嘴,板着脸,丝毫不笑,冒充知识分子。

旅游回来后,整个人完全放开了,面对镜头自然,自信。

她母亲说的,要放下一切事情,抓紧时间旅游。

我想这就是取悦自己最大的意义,大到可以改变一个人的精气神,大到可以给生活很多希望。

一心扑在外在事物和别人身上,只会迷失自己,弄丢自己。

生活不是只有柴米油盐,不必取悦任何人。

爱自己、悦自己才是这个世界上最大的事情。

对于爱人,恋人,常常会带有很多幻想。

总是渴望这个人能以自己为中心,满足自己的一切愿望。

渴望这个人来拯救自己,给自己带来幸福和希望。

李娟在书中写到,亲密终成陌路。

长大后渐渐释怀。

谢谢你,谢谢你忘记了我,谢谢你变得和我毫无关系。

李娟与前男友相处期间,前男友胳膊上总是被掐得青一块紫一块。

他们在吵架时,前男友总是会看着他,却不说话,让李娟无法与他沟通。

李娟只能用暴力去撬开那道沟通的门。

学会放下的心得体会

学会放下的心得体会

学会放下的心得体会放下,是一种解脱,一种释放。

当我们学会放下的时候,才能真正拥有内心的宁静和自由。

然而,放下也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需要我们经过思考和努力,才能逐渐掌握这门艺术。

在我过去的经历中,我学会了一些放下的心得体会,分享给大家。

首先,放下固有的观念。

我们在成长过程中,会逐渐形成一些固有的观念和思维模式。

这些观念可能限制了我们的认知和行动,阻碍了我们的成长。

学会放下,就要勇敢地挑战这些观念的束缚,开拓自己的思维边界。

不要轻易认定某些东西是不可能的,要持开放的心态去面对新的事物和挑战。

只有放下旧有观念,我们才能迎接更广阔的世界。

其次,放下对他人的期待。

我们经常会将自己的期待投射到他人身上,希望他们按照我们的意愿去行动和表现。

然而,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人生轨迹和选择,不可能完全符合他人的期待。

因此,学会放下对他人的期待,接纳他们的真实和独立,是一种尊重和理解。

只有放下对他人的期待,我们才能真正与他们建立良好的关系,保持心灵的平和。

再次,放下对过去的执着。

过去的经历和记忆,对我们每个人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然而,若过于执着于过去的成就、伤痛或者遗憾,就会使我们无法向前迈进。

学会放下,就是要释放对过去的执念,接受过去的一切,并从中吸取经验教训。

不要沉湎于过去的情绪波动中,而是把握当下,面向未来。

放下过去的包袱,才能轻装上阵,迎接新的挑战。

最后,放下对自己的苛求。

我们时常对自己要求太高,不容许自己犯错或者失败。

然而,这种苛求只会让我们感到沮丧和焦虑。

学会放下,就是要接受自己的不完美,勇敢面对自己的缺点和错误。

只有接受自己,我们才能真正善待自己,并寻求自我成长的机会。

放下对自己的苛求,才能获得内心的宽容和自由。

学会放下,是一门艺术,更是一种智慧。

通过放下,我们可以解脱内心的负担,获得更多的自由和快乐。

无论是放下固有观念、对他人的期待、过去的执着,还是对自己的苛求,都需要我们用心去体会和实践。

或许在放下的过程中,我们会遇到困难和挑战,但只要坚持下去,就一定能够收获成长和内心的平静。

必须卸下的人生十大包袱

必须卸下的人生十大包袱

必须卸下的人生十大包袱【1、面子】有时候我们低头,是为了看准自己走的路。

很多人认为,自己已经过得还可以,不愿意去尝试新鲜的事物,很多东西都放不下,拉不下这个脸,最终死在面子上。

【2、放下压力】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

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

扫地除尘,能够使黯然的心变得亮堂;把事情理清楚,才能告别烦乱;把一些无谓的痛苦扔掉,快乐就有了更多更大的空间。

【3、放下过去】放下过去,你才能过得更幸福努力地改变你的心态,调节你的心情。

学会平静地接受现实,学会对自己说声顺其自然,学会坦然地面对厄运,学会积极地看待人生,学会凡事都往好处想。

【4、放下自卑】把自卑从你的字典里删去。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伟人,但每个人都可以成为内心强大的人。

相信自己,找准自己的位置,你同样可以拥有一个有价值的人生。

【5、放下懒惰】奋斗改变命运!绝招就是把一件平凡的小事做到炉火纯青,就是绝活。

提醒自己,记住自己的提醒,上进的你,快乐的你,健康的你,善良的你,一定会有一个灿烂的人生。

【6、放下消极】绝望向左,希望向右!如果你想成为一个成功的人,那么,请为“最好的自己”加油吧,让积极打败消极,让高尚打败鄙陋,让真诚打败虚伪,让宽容打败褊狭,让快乐打败忧郁,让勤奋打败懒惰,让坚强打败脆弱,让伟大打败猥琐……只要你愿意,你完全可以一辈子都做最好的自己。

没有谁能够左右胜负,除了你。

自己的战争,你就是运筹帷幄的将军!【7、放下抱怨】与其抱怨不如努力!所有的失败都是为成功做准备。

抱怨和泄气,只能阻碍成功向自己走来的步伐。

放下抱怨,心平气和地接受失败,无疑是智者的姿态。

抱怨无法改变现状,拼搏才能带来希望。

真的金子,只要自己不把自己埋没,只要一心想着闪光,就总有闪光的那一天。

不要总是烦恼生活。

不要总以为生活辜负了你什么,其实,你跟别人拥有的一样多。

【8、放下犹豫】立即行动成功无限!认准了的事情,不要优柔寡断;选准了一个方向,就只管上路,不要回头。

再美好的东西都要历经四大劫数,随缘放下才得解脱

再美好的东西都要历经四大劫数,随缘放下才得解脱

再美好的东西都要历经四大劫数,随缘放下才得解脱侄子被女友甩了,沉浸在失恋的痛苦中,觉得自己的感情被欺骗了,整个人都很颓废,工作不在状态,还被老板炒了鱿鱼。

天天窝在家里借酒消愁,家人劝说也没用。

看着他日渐消沉,心生可怜。

突然有天接到家人的电话,说他刚刚自杀未遂。

我急忙赶到医院,看着躺在病床上神情憔悴,生无可恋的侄子,我知道不能再让他这么低迷下去了。

一个周末的清晨,我带着侄子来到了寺庙,希望寺庙里的得到高僧能够为其劝诫一番。

高僧听了侄子的烦恼后,开示道:“凡有所相,皆是虚妄。

爱情再美,也是刹那的烟火,激情褪去,一切又都归于虚无。

这世间万法都不是恒常存在,想要永远的拥有是不可能的,强行挽留和放下,只会让自己产生执念和痛苦,再美好的东西都要历经四大劫数,随缘放下才得解脱。

”01成劫高僧说:“劫在佛教中是一个时间单位,世界是不断循环的,佛把一个循环的过程分为四个阶段,即是四劫,第一劫就是成劫。

”成劫是世界的成立时期,在诸多物质的因缘和合之下,山河、大地、草木以及一切生物有情众生在世间的形成时期。

佛说:“一花一世界,一叶一如来。

”世间万法,每一朵花,每一片叶子,每一个人,每一段感情都是一个自足的世界,都是在因缘和合之下形成,又因为因缘和合消散,万法缘起缘灭,不外如是。

就像一棵树,是在种子,阳光,土壤等条件下和合产生,不是凭空而来的。

但最后这棵树也会随时间、环境或人力等原因消散,但这并不能说明它之前不存在。

感情也是如此,感情的生成是两个人本身的性格特质加上遇见交流等缘分形成,后面即使因为各种原因消散,但不能说明感情不存在,别人是在欺骗自己。

感情的成劫形成,它就是真实存在过的。

美好的东西不因为它的消失而质疑其存在的真实性,这不过是否定从前,自找烦恼。

万物都会经历成劫,有形成也有消灭,把美好的回忆留在心中,放下内心的质疑,如此才能获得解脱。

02住劫高僧说:“成劫是世界安稳存在的时期,这期间,众生依照善恶业因,受不同的福罪果报,升沉浮降,死生无常。

佛陀:一切的痛苦都是我执,从3方面修行打破我执,获得解脱

佛陀:一切的痛苦都是我执,从3方面修行打破我执,获得解脱

佛陀:一切的痛苦都是我执,从3方面修行打破我执,获得解脱《金刚经》有言: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当我们执着于各种分别、各种业态、各种幻相。

那么头脑就会把所有的问题,所有的事物二元对立。

把成败,美丑、得失、高低、贵贱等等对立起来,不断地排斥生命中出现的所谓“坏”的事情,生命就在不断浪费我们宝贵的意识能量,来试图改造自己,改造他人,改造社会。

最终在改造失败中以痛苦的名义收场。

试图用意识能量来抵抗生命中糟糕的事情,我们试图让所有事情变得可控,变得正确,所以我们变得战战兢兢,如履薄冰。

我们无法活出真正的身心自由,被困在逻辑世界的是非对错陷阱。

我们抵制任何形式的失败,事业的失败,感情的破裂,身体的疾病。

这些所谓糟糕的事情无非是传达一种信号,这个信号就是告诉你需要改变自己。

烦恼即菩提,生命中遇到的所有痛苦和困境,不只是一种负担,而正是你修行的良机,都是为了你圆满的生命而来。

只有当我们放弃头脑的二元对立,放弃各种分别各种执念,那么才能升起自己清净自然的本心,那个本心本自具足,没有恐惧,没有匮乏,没有障碍。

所以阳明先生说:吾性自足,不假外求。

佛陀告诉我们:人人皆具如来智慧之德相,皆因妄想执着不可证得。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变得强大,受到别人的尊重,每个人都期望衣锦还乡,这无可厚非,但当这些美好的愿望变成一种执念,那么你踏出的每一步,因为太用力而变得扭曲变形,所以当你的能力跟不上的欲望,痛苦就会如影随形。

藏传佛教中,每年都有制作坛城沙画的传统,这来自于古印度佛陀的传承。

每年在一个特殊的月份,西藏上师会带着弟子们在河边去寻找那些颜色艳丽干净的石头。

然后再花上好几个星期,仔细研磨成粉,再用这些五颜六色的粉末构筑坛城,所谓坛城就好比是西方世界的天堂,也是精妙绝伦的佛国世界缩影,在这个过程当中,需要按照一定的程序,不能有任何的改动,在上师的带领下,大家要通力合作,凝神静气,因为稍有不慎就要从头来过,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大家的心血就构筑出宏伟的坛城沙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放下三种事物,你才能解脱
如今我的朋友都在五十岁左右的年纪,假如父母辈还健在,偶尔总会碰上重病住院,或是生离死别的伤心事。

如果碰上了,我都劝他们一句:放下才能解脱!
不管你是什么样的身分与地位、几岁,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

不如意的时候,通常我还是那句:放下才能解脱!
所有的不如意、不顺心、不快乐,就好像扛在肩上的包袱,不把它卸下来放到地上,无论你是换到左肩扛、右肩扛,或是改成左手提、右手提,就是无法彻底解脱。

即使它非常轻,只有一杯水的重量,也不可能扛它一辈子,而终究有必须放下的一天。

假如扛在身上对你没有丝毫助益,能够放下的时刻就要立即放下,一秒钟都不要犹豫。

哀伤的情绪、懊恼的心情、悔不当初的烦恼……,对你能有什么帮助?
很简单的道理,却因为人的七情六欲,做起来很难。

据说非洲有一种狒狒特别喜欢吃坚果,一旦抓住就再也不肯放开。

于是土人在固定住的木箱中放入坚果,上方再开一个仅容狒狒爪子通过的小孔。

狒狒为了吃坚果,空爪子伸进木箱,抓了坚果爪子握成拳状,一时之间就抽不出来。

土人运用这时机冲过去,可以轻易抓到狒狒。

听起来很愚蠢,狒狒只要松开爪子就可以逃命。

可是,牠舍不得已经到手的食物,最后葬送的是自由与生命。

许多时候人们不肯放下,其实和狒狒一样的愚蠢。

人生在该放下的时候,一定要懂得放下。

什么叫放下?
讲好听的,是冷静地面对。

讲不好听的,是去他妈的,管他去死去活!
哪些东西该放下呢?
第一,老天爷管理的事一定要放下。

好比说天气的好坏、股市的跌涨、国际金价的走势、亲友的生死、两岸的局势、选举的结果……,这些老天爷才管得了的事,你担心、难过、悲伤,对事情能有丝毫帮助吗?
尤其是生老病死,这是每个人都必定会走过的路程,就好像有花开就必定有花谢、有日出就必定有日落。

不幸碰上了,痛哭流涕能挽救他的生命吗?伤心欲绝能减轻他的病痛吗?
这个时候除了放下,你又能如何?
第二种该放下的,是超越自己能力之外的事物。

好比说举起一百公斤的重物、游三千公尺、考上一流大学、每月捐款一万元、买一支名牌手表……,只要超越你的能力之外,对不起,没办法就是没办法,不必勉强自己。

当然,能力是主观的认定。

可能你认为自己没有这个能力,其实可以。

若不尝试,谁知道最后的结果?
这时候,你是可以尝试看看。

不过切记︰只要曾经努力,就不要在意最后的结果。

最后的结果就是你能力的展现。

不必懊恼、不必悔不当初,要冷静地接受它。

人生该为哪些事情烦恼呢?
只要为那些你能够左右的事情烦恼。

好比说晚餐吃面或饭、明天出门带不带雨伞、手上的资金是买股票或黄金、周末要去哪儿玩、总经理女儿结婚礼金该送多少、是否该向女友求婚……;这些你能够自己决定,而且你的决定会影响到结果的事,才值得动脑筋烦恼一下。

下次为什么事情烦恼的时候,不妨先问自己一个问题:我能够左右这事的发展吗?
假如不行,那就是去他妈的,管他去死去活。

第三种该放下的,是别人的事情。

好比说张三太胖、李四过得不快乐、王五工作不够努力、赵六碰到车祸……,或甚至自己的儿子嗜赌,规劝一段时间若是没有效果,对不起,他无法改进或是放下,你只好要求自己放下。

有些人的处境就像被卷入一个巨大的漩涡。

唯有在你有能力救他的时候,才考虑是否要出手救他;而且,先决条件是他自己在努力往外划。

每个人有每个人的命。

不管他是谁,该放弃的时候就要放弃,不必犹豫,也不必为他难过。

有些事之所以放不下,是因为心中有太多的贪念、情感、仇恨。

放下对财富的贪念,才可能知足常乐。

放下对情感的包袱,才可能优游自在。

放下对别人的仇恨,才可能得到心灵的解脱。

放下是一种坦然,不是无奈。

放下是一种大度,不是逃避。

放下是一种智慧,不是懦弱。

人生在世,有些事情不必在乎,有些东西必须清空。

只有在该放下的时候放下,我们才能够腾出手来,抓住真正属于自己的快乐和幸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