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本会计蓝皮本-单选、多选、判断、简答概述教材
《成本会计》考试大纲.doc

《成本会计》课程考试标准一、课程性质与考试基本要求:学科基础课,按相应的教啓大纲和人学本科教学要求二、考试方法:闭卷三、试题类型:单项选择题、多项选择题、判断题、计算分析题、会计业务题四、课程考试内容及要求:第一章总论[木章重点]成本的经济实质、成本会计的对象第一节成木的经济实质和作用一、成本的经济实质二、成本的作用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对象第三节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一、成本会计的职能二、成本会计的任务第四节成本会让工作的组织一、成本会计工作组织的原则二、成本会计机构三、成本会计人员四、成木会计制度第二章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要求和i般程序[木章重点]费用的分类,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第一节成本核算的要求一、算管结合,算为管用二、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三、正确确定财产物资的计价和价值结转方法四、做好各项基础工作五、按照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采用适当的成本计算方法第二节费用的分类一、费用按经济内容的分类二、费用按经济用途的分类三、生产费用的其他分类第三节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耍会计科冃、成木核算的一般程序二、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科冃笫三章费用在各种产品以及期间费用之间的分配和归集[本章重点]要素费用的分配,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一节各项要素费用的分配一、耍索费用分配概述二、材料费用分配三、外购动力费用的分配四、工资及福利费的分配五、固定资产折IH费用的分配六、利息费用七、税金八、其他费用第二节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待摊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二、预提费用的归集和分配第三节辅助生产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辅助牛产费用的归集二、辅助生产费用的分配1、直接分配法2、顺序分配法3、交互分配法4、代数分配法5、计划成本分配法第四节制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一、制造费用的归集二、制造费用的分配1、生产工时比例法2、生产工人丄资比例法3、机器工时比例法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第五节废品损失和停工损失的核算一、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1、不町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2、可修复废品损失的归集和分配二、停工损失的归集和分配第六节期间费用的核算一、期间费用及其核算内容二、销伟费用的归集与结转三、管理费用的归集与结转四、财务费用的归集与结转第四章牛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和归集[本章重点]约当产量比例法,定额比例法第一节在产品数量的核算一、在产品收发结存的日常核算二、在产品清查的核算第二节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的方法一、不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二、按年初数固定计算在产品成本法三、在产品按所耗原材料费用计价法四、约当产量比例法五、在产品按完工产品成本计算法六、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七、定额比例法第三节完工产品成本的结转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本章重点]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第一节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彫响一、生产按工艺过程特点分类二、生产按生产组织特点分类三、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对产品成本计算的影响第二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和辅助方法一、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二、产品成木计算的辅助方法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本章重点]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品种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二、品种法的计算程序和账务处理举例第二节产品成木计算的分批法一、分批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二、分批法的计算程序举例三、简化的分批法第三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一、分步法的特点和适用范围二、逐步结转分步法1、综合结转分步法2、分项结转分步法三、平行结转分步法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本章重点]产品成本计算的定额法第一节产品成本计算的分类法一、分类法的特点二、分类法的计算程序三、分类法的适用范围、优缺点和应用条件四、副产品成本的计算第二节产品成木计算的定额法一、定额法的特点二、定额法的计算程序三、定额法的优缺点和应用条件第三节各种成木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一、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概述二、各种成本计算方法的实际应用举例笫八章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本章重点]全部产品生产成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第一节成本报表的作用、种类和特点一、成本报表的作用二、成本报表的种类三、成本报表的特点第二节成本报表编制、分析的程序和方法一、成本报表编制的程序和方法概述二、成木报表分析的程序和方法笫三节全部产品牛产成本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一、全部产品牛产成本报表(按产品种类反映)的编制和分析1、全部产殆生产成木报表(按产品种类反映)的结构和编制方法2、全部产品牛产成本报表(按产品种类反映)的分析二、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按成本项H反映)的编制和分析1、全部产品生产成本报表(按成本项H反映)的结构和编制方法2、全部产品牛产成本报表(按成本项口反映)的分析第四节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编制和分析一、主要产品单位成木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二、主要产品单位成本表的分析第五节各种费用报表的编制和分析一、各种费用明细表的结构和编制方法二、各种费用明细表的分析。
成本会计考试--蓝本

一多选(蓝本)1.成本会计的职能包括成本预测决策;成本核算分析;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考核2.成本会计机构内部的组织分工有按成本会计的职能分;成本会计对象分3.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必须正确划分以下几方面费用界限:生产费用与期间费用;各个会计期间;完工产品与在产品4.下列各项中,不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外购动力;工资费用;折旧费5.为了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因做好基础工作包括定额的制定和修订;做好原始记录工作;材料物资的计量收发领退和盘点;6.下列固定资产中不计提折旧的有不需用的固定资产;提前报废的固定资产;以经营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7.在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有交互分配法;代数分配法;直接分配法;计划成本分配法。
8.制造费用的分配法有生产工人工时比例分配法;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生产工人工资比例分配法9.下列项目中,属于制造费用的有生产车间的保险费;在产品盘亏和毁损;低值易耗品摊销;季节性停工损失10.核算废品损失过程中,可能贷记的账户有基本生产成本;废品损失;应发工资;制造费用;原材料11.“废品损失”账户借记应反映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可修复废品的工资费用;可修复废品的动力费用项目12.采用约当产量比例法,必须正确计算在产品的约当产量,而在产品约当产量计算正确与否取决于产品完工程度的测定,测定在产品完工程度的方法有按50%平均计算各工序完工率;分工序分别计算完工率13.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的方法有定额比例法;按定额成本计价法;约当产量比例法;不计在产品成本法。
14.品种法适用于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的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15.分批法成本计算的特点是以生产批次作为成本计算对象;产品成本计算期不固定;按月计算产品成本;一般不需要进行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分配。
16.按分批法计算产品成本时,间接生产费用的分配方法有当月分配;累计分配法17.采用简化的分配法,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计算全部在产品成本;分批计算、登记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直接计入费用。
自考00156《成本会计》串讲讲义

内容串讲第一章导论一、本章考情二、重难点串讲本章属于非重点章节,在了解成本概念的基础上,重点理解成本会计的各项职能的含义以及相互之间的关系、理解成本核算的原则以及程序。
第一节成本的含义和作用一、成本的含义美国会计学会(AAA)所属成本概念与美国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在1951年对成本的定义是:“成本是指为达到特定目的而发生或应发生的价值牺牲,它可用货币单位加以衡量。
”我国只对产品成本作出定义: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和一定数量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总合。
成本与费用的区别费用成本理论成本=C+V现实成本=理论成本+合理的耗费成本是为了达到特定目的所失去或放弃的资源。
成本分为狭义成本和广义成本,狭义成本是指商品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以价值表现的各种耗费,也称“商品制造成本”;广义成本是除了狭义成本之外,还包括管理生产和从事经营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
二、成本的作用1.成本是补偿生产耗费的尺度2.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工作质量的重要经济指标3.成本是制定商品价格的基础4.成本是企业进行决策的重要依据第二节成本会计的历史沿革(一般了解)一、成本会计的产生机器劳动代替了手工劳动,工厂代替了手工工场。
企业的生产规模逐渐扩大,出现了竞争,生产成本开始得到普遍的重视。
二、成本会计的发展(一)早期成本会计阶段(1880年——1920年)(二)近代成本会计阶段(1921年——1945年)(三)现代成本会计阶段(1946年以后)第三节成本会计的对象、职能和任务一、成本会计的对象成本会计的对象是指成本会计反映和监督的具体内容。
历年试题:【例·单项选择题】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业会计,其对象是( )。
(200901)A.企业B.成本C.资金D.会计主体【答案】B二、成本会计的职能和任务(一)现代成本会计的主要职能包括: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计划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其中基本职能是成本核算。
(二)成本会计的任务1.及时、正确地进行成本核算2.优化成本决策,确立成本目标3.制定目标成本,加强成本控制4.制定成本责任制度第二章费用的分类及核算要求一、本章考情二、重难点串讲本章属于需要重点理解的章节,需要深刻理解费用划分的五个界限的名称、划分的标准,如果划分不当可能出现的问题;需要熟悉费用的基本分类以及其他分类方法,不仅知道分类的标准,还要熟悉分类的内容以及各个项目包含的具体信息。
《成本会计》习题集及参考答案完整版)

《成本会计》习题集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题1.成本会计是会计的一个分支,是一种专业会计,其对象是()。
A.企业B.成本C.资金D.会计主体2.成本会计最基本的职能是()。
A.成本预测B.成本决策C.成本核算D.成本考核3.成本会计的环节,是指成本会计应做的几个方面的工作,其基础是()。
A.成本控制B.成本核算C.成本分析D.成本考核4.成本会计的一般对象可以概括为()。
A.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B.各行业企业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C.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有关的经营管理费用和各项专项成本5.实际工作中的产品成本是指()。
A.产品的生产成本B.产品生产的变动成本C.产品所耗费的全部成本D.生产中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价值6.产品成本是指()。
A.企业为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种生产费用的总和B.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耗费C.企业在生产过程已经耗费的、用货币额表现的生产资料的价值D.企业为生产某种、类、批产品所支出的一种特有的费用7.按产品的理论成本,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是()。
A.生产管理人员工资B.废品损失C.生产用动力D.设备维修费用8.所谓理论成本,就是按照马克思的价值学说计算的成本,它主要包括()。
A.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B.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C.劳动者为社会劳动所创造的价值D.已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的价值和劳动者为自己劳动所创造的价值9.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该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A.各种费用的分配B.正确划分各种费用界限C.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D.确定成本计算对象10.集中核算方式和分散核算方式是指()的分工方式。
A.企业内部各级成本会计机构B.企业内部成本会计职能C.企业内部成本会计对象D.企业内部成本会计任务二、多项选择题1.产品的理论成本是由产品生产所耗费的若干价值构成,包括()。
《成本会计》四版答案

《成本会计》习题参考答案一、客观题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1. A2. D3. B4. C 5.A二、多项选择1. ABD2. CE3. BCD4. ACE 5.CDE三、判断题1.V 2。
X 3。
V 4。
V 5。
X第二章生产费用的归集与分配一、单项选择1.D 2。
B 3。
B 4。
D 5。
C 6。
C 7。
B 8。
A 9。
A 10。
D二、多项选择1.AD 2。
ADE 3。
BCDE 4。
ABCE 5。
ACDE 6。
AE 7。
AB 8。
BCD 三、判断题1.X 2。
V 3。
X 4。
V 5。
V 6。
V 7。
V 8。
V 9。
X 10。
X 第三章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一、单选题:1 D2 B3 B4 C5 A二、多选题:1 ACD 2 BC 3 ADE 4 AC 5 AB三、判断题:1× 2√ 3√ 4√ 5× 6√ 7 X第四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品种法一、单选:1.A 2.A 3.B 4.A 5.D二、多选:1.BD 2.AE 3.ABC 4.ABE 5.ADE三、判断:×××√√第五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一、单选题:1 A2 D3 D4 A5 C6 A7 D 8B 9D二、多选题:1CDE 2CE 3ABCDE 4ABD 5ABD 6AB 7ACDE三、判断题:1√ 2× 3× 4 V 5√ 6√ 7√ 8×第六章产品成本计算的分步法一、单选题:1 D2 C3 C4 D5 C6 B7 B8 C9 B二、多选题:1 ABD2 ABCDE3 ACDE4 ADE5 ABCD6 AD7 BCDE8 CDE三、判断题:1√ 2√ 3√ 4× 5√ 6×7√8√9× 10√11√12×第七章产品成本计算的辅助方法一、单选题:1 B2 C3 D4 C二、多选题:1 AB2 ABCDE 3ACDE 4 CDE 5BCD三、判断题:1√ 2√ 3√ 4√ 5×第八章成本报表和成本分析一、单选题:1.B 2。
成本会计单多选判断答案(期末蓝本子)

成本会计单选多选判断综合练习题(期末蓝本子)(一)单项选择题1.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A )A.生产费用之和2.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 C )。
C.分散工作方式3.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 B )。
B.制造费用4.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
C.人工费用5.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
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6.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
D.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7.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
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8.直接人工成本项目是指()。
B.直接参加产品生产工人的职工薪酬9.制造费用应分配记入()账户。
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10.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薪酬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
C.“管理费用”11.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是()。
D.本月减少的设备12.某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80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该固定资产2002年10月购入并开始使用,2013年8月份报废,报废时已提折旧为()元。
D.76 00013.在企业未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
D.“制造费用”14.产品生产领用低值易耗品,应记入()账户。
A.“制造费用”15.下列各项中,不必通过“应交税费”账户核算的是()。
D.印花税16.计算计件工资费用时,应以()为计算依据。
C.产量和质量17.在企业成本明细账中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下,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
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18.各项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在()中列支。
B.管理费用19.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
精品教材《成本会计》

精品教材《成本会计》1. 简介《成本会计》是一本专门针对会计专业学生编写的教材,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技巧。
本教材内容全面、条理清晰,结合大量实例和案例分析,旨在提高学生在成本会计领域的专业水平和应用能力。
2. 教材结构2.1 第一章:成本会计概述本章主要介绍成本会计的基本概念、目标和功能。
其中包括成本会计的定义、与财务会计的区别、成本会计的目标和作用,以及成本会计在管理决策和经济控制中的重要性。
本章介绍各种常用的成本核算方法,包括作业成本法、批次成本法、过程成本法等。
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每种方法的原理和应用场景,并掌握核算方法的具体步骤和注意事项。
2.3 第三章:成本分类与费用分析本章介绍成本的分类方式和费用的分析方法。
包括直接成本与间接成本的区别,可变成本与固定成本的区别,以及成本与费用之间的关系。
通过实例讲解,让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分类和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
2.4 第四章:成本控制与预算本章主要介绍成本控制与预算的基本理论和实践方法。
包括成本控制的目标和原则,成本控制的手段和方法,以及预算编制与分析。
通过案例实践,培养学生的成本控制能力和预算管理技巧。
本章重点介绍成本与决策分析的方法和技巧。
包括差异分析、边际分析、投资决策分析等内容。
通过实例分析,帮助学生应用成本与决策分析方法解决实际问题,并提高决策的精确性和科学性。
3. 特色和优势3.1 理论与实践结合本教材在内容编写上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旨在帮助学生将理论知识应用于实际问题解决。
每个章节都配有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成本会计的应用技巧。
3.2 通俗易懂本教材在写作风格上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和复杂的句子结构,让学生能够轻松理解教材内容,提高学习效果。
3.3 实用性强本教材强调实用性,注重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通过丰富的实例和案例分析,帮助学生从实践中掌握成本会计的核心概念和方法,提高应用能力。
成本会计考试简答题归纳

《成本会计》考试简答题归纳1.简述成本会计的职能与包括的具体内容。
(7分)答:成本会计的职能是指成本会计在经济管理中所具有的内在功能。
矗初的成本会计只是进行成本核算.随着企业经营管理要求的提高,成本会计在成本核算的基础上进行了成本分析。
之后,随着管理科学的发展与其与成本会计的结合与渗透,成本会计的职能又不断发展、变化,逐步增加了成本的预测、决策、计划、控制与考评等职能。
在诸多职能中,成本核算是基础.没有成本核算,其他各项职能就无法发挥,也就没有现代成本会计.2.简述成本会计任务包括的内容。
答:根据企业经营管理的要求,结合成本会计的对象和职能,成本会计的任务主要包括:第一,审核和控制企业发生的各项费用,防止与制止各种浪费和损失,以降低成本、节约费用。
第二,核算各种生产费用、期间费用与产品成本,为企业经营管理提供所需的成本、费用数据。
第三,分析各项支出的发生情况、消耗定额与成本计划的执行情况,进——步挖掘降低成本、节约费用的潜力,从而促进企业加强成本管理,提高经济效益。
总之,成本会计的任务是核算与分析成本费用,并促使企业挖掘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3.简要回答定额法的优缺点。
答:定额法的优点是;(1)通过对生产耗费和生产费用脱离定额和计划的差异的日常核算,能够在各该耗费和费用发生的当时反映和监督脱离定额(或计划)的差异,加强成本控制,从而与时。
有效地促进节约生产耗费,降低产品成本:(2)由于产品实际成本是按照定额成本和各种成本差异分别反映的,因而便于进行产品成本的定期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挖掘降低成本的潜力;(3)通过脱离定额差异和定额变动差异的核算,有利于提高成本的定额管理和计划管理工作的水平;(4)由于有着现成的定额成本资料,因而能够比较合理和简便地解决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即分配各种差异)的问题。
定额法的缺点是:由于要制定定额成本,单独汁算脱离定额的差异.在定额变动时还要修订定额成本并计算定颤变动差异,因而计算的工作量比较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单选2.大中型企业的成本会计工作一般采取(C分散工作方式)(2012-1)3.下列各项中,属于产品生产成本项目的是(B制造费用)(2009-7)(2011-7)(2012-1)(2012-7)(2014-1)5.为了保证按每个成本计算对象正确地归集应负担的费用,必须将应由本期产品负担的生产费用正确地在(A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分配)(2010-1)(2010-7)(2011-1)(2011-7)(2014-1)7.下列各项中,不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D厂部办公楼折旧费)69.下列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是(A废品损失)(2010-1)(2011-7)9.制造费用应分配计入(A基本生产成本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2012-1)(2013-7)10.按医务及生活福利部门人员薪酬的一定比例计提的职工福利费应借记的账户是(C管理费用)(2009-7)12.某企业采用年限平均法计提折旧。
某项固定资产原价为80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年限为10年。
该固定资产2002年10月购入并开始使用,2013年8月份报废,报废时已提折旧为(D 76000元)81.某工业企业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
某类固定资产的月折旧率为1%,该类固定资产的月初原值为3000万元,当月增加固定资产的原值为300万元,当月减少固定资产原值为100万元,则当月该类固定资产应计提的折旧费为(B 30)万元。
(2011-7)13.在企业未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D制造费用)64. 在企业设置“燃料及动力”成本项目的情况下,生产车间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费用,应借记的账户是(A基本生产成本)(2009-7)(2012-1)(2012-7)(2013-1)14.产品生产领用低值易耗品,应计入(A“制造费用“)账户。
(2011-7)19.采用辅助生产费用分配的交互分配法,对外分配的费用总额是(D交互分配前的费用加上交互分配转入的费用,减去交互分配转出的费用)(2010-1)(2012-1)(2013-7)20.采用计划成本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辅助生产车间实际发生的费用应该是(B该车间待分配费用加上分配转入的费用)(2011-7)24.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的方法适用于(B季节性生产企业)(2010-1)27.除了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制造费用以外,“制造费用“账户月末(A没有余额)(2011-7)29.“废品损失“账户核算的内容之一是(B生产过程中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2013-1)30.下列各项损失中,不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可以降价出售的不合格品的降价损失)94.下列各项损失中,属于废品损失的是(A入库后发现的不可修复废品的生产成本扣除残料价值后的损失)(2013-7)33.某种产品的各项定额准确、稳定、其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其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应采用(C在产品按定额成本计价法)(2010-1)(2010-7)(2011-1)(2012-7)(2014-1)34.某企业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30小时和4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在产品的完工率(D 71.4%)80. 某企业生产甲产品经过两道工序,各工序的工时定额分别为10小时和20小时,则第二道工序的完工率(B 66.67%)(2011-1)35.下列方法中,属于产品成本计算辅助方法的是(D分类法)(2013-1)57.对可比产品成本降低率不产生影响的因素(B产品产量)(2012-1)61.成本会计的对象是(D各行业企业生产经营业务的成本和有关的期间费用)(2009-7)(2010-7)(2011-7)(2012-7)62.在成本核算中,必须正确核算待摊费用和预提费用,这是贯彻了会计核算的(B权责发生制)原则。
(2009-7)63.期间费用应(C直接计入当期损益)(2009-7)(2010-1)(2010-7)(2011-1)65.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将辅助生产费用(D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2009-7)(2010-7)(2011-1)(2012-7)(2013-1)(2014-1)66.不可修复废品应负担的原材料费用为1000元,加工费用500元;收回残料价值200元,应由过失人赔款300元,则废品净损失应为(A 1000元)(2009-7)(2010-1)(2012-1)67.如果产品成本中的原料费用所占比重很大,原料随着生产进度逐渐投入生产,为了简化成本计算工作。
在分配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费用时,应该采用的方法是(A在产品按所耗原料费用计价,原料费用按约当产量比例分配)。
(2009-7)(2012-1)(2013-7)68.采用连环替代法,可以揭示(C产生差异的因素和各因素的影响程度)。
(2009-7)(2013-1)70.下列项目中不应计入企业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的是(C购买固定资产支出)。
(2010-1)71.工资及福利费成本项目是指(B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工资及福利费)。
(2010-1) (2010-7)72.简化分批法是(B不分批计算在产品成本的分批法)。
(2010-1)73.工业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发生的、用货币表现的生产耗费,称为企业(A生产费用)。
(2010-7)(2013-1)(2014-1)74.某企业固定资产采用使用年限法计提折旧,某类固定资产残值率为5%,预计使用15年,则年折旧率为(B 6.33%)。
(2010-7)(2011-1)(2012-1)75.制造费用采用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时,“制造费用”账户月末(D可能有借方余额或贷方余额)。
(2010-7)(2011-1)(2012-7)76.结转由产品成本负担的废品净损失时,应编制的会计分录是(D借:基本生产成本贷:废品损失)(2010-7)(2011-7)77.下列各项中,属于直接计入费用的有(C一种产品耗用的生产工人工资)。
(2011-1)(2013-7)78.基本生产车间耗用的机物料,应借记的账户是(C“制造费用”)(2011-1)。
93.基本生产车间机器设备的折旧费应记入(C“制造费用”)账户的借方。
79.下列方法中,属于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的是(B计划成本分配法)。
(2011-1)(2014-1)82.成本还原分配率的计算公式是(B本月产品成本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费用/本月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合计)。
(2011-7)83.分工序计算在产品完工率的计算公式的分子是(D以前各工序累计工时定额加本工序工时定额的50%)。
(2012-1)(2013-1)(2013-7)84.企业为筹集资金发生的手续费等,应借记(B“财务费用”)账户。
(2012-7)85.采用交互分配法分配辅助生产费用时,第一次交互分配是在(A各受益的辅助生产车间)之间进行的。
(2012-7)86.单设废品损失成本项目时,企业发生的废品损失最终应记入(A“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借方)。
(2012-7)87.编制产品生产成本表应该做到(A可比、不可比产品要分别填列)。
(2012-7)(2013-7)88.成本会计最基础的职能是(B成本核算)。
(2013-1)(2014-1)89.工业企业成本核算的内容是(C产品生产成本和期间费用)。
(2013-1)90.企业支付税金如(C印花税)时,应借记“管理费用”账户,贷记“银行存款”或“现金”账户。
(2013-1)91.制定成本会计法规制度的原则是(B统一领导、分级管理)。
(2013-7)92.企业计算应纳房产税、车船使用费和土地使用税时,应借记(B“管理费用”)账户。
(2013-7)95.用于生产产品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费用,应计入下列账户(A“基本生产成本”)。
(2014-1)96.下列方法中,可能使“制造费用”账户有月末余额的是(B按年度计划分配率分配法)。
(2014-1)97.划分产品成本计算的基本方法的主要标志是(A产品成本计算对象)。
(2014-1)1.产品成本是指企业生产一定种类,一定数量的产品所支出的各项(A生产费用之和)4.下列各项中,属于工业企业费用要素的是(C人工费用)6.正确计算产品成本,应做好的基础工作是(D建立和健全原始记录工作)8.“直接人工“成本项目是指(B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11.应在本月计算折旧费用的固定资产(D本月减少的设备)15.下列各项中,不必通过“应交税费”账户核算的是(D印花税)16.计算计件工资费用时,应以(C产量和质量)为计算依据。
17.在企业成本明细账中设置“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下,发生的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动力费用,应借记(A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的“燃料和动力”成本项目)18.各项要素费用中的税金,发生或支付时,应在(B管理费用)中列支。
21.辅助生产交互分配后的实际费用,应再在(C辅助生产车间以外的各受益单位之间)进行分配。
22.在各辅助生产车间相互提供劳务很少的情况下,适宜采用的辅助生产费用分配方法是(A直接分配法)23.辅助生产车间发生的制造费用(C根据具体情况,可记入“制造费用“总账账户,也可以直接记入”辅助生产成本“账户)25.能够将劳动生产率和产品负担的费用水平联系起来,使分配结果比较合理的制造费用分配方法是(A生产工时比例分配法)26.机器工时比例分配法适用于(D机械化程度较高的车间)28.下列项目中,应该计入产品成本的停工损失是(C固定资产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31.分配加工费用时所采用的在产品完工率,是指产品(B前面各工序工时定额之和与所在工序工时定额之半的合计数)与完工产品工时定额的比率。
32.如果某种产品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各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化也较大,产品成本中各项费用的比重相差不多,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分配,应采用的方法是(B约当产量比例法)36. 在小批单价多步骤生产情况下,如果管理不要求分步计算产品成本,应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A分批法)37.下列方法中最基本的成本计算方法是(C品种法)38.在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的情况下,如果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产品成本,其所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应是(A品种法)39.品种法适用的生产组织是(B大量大批生产)40.适用于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是(A品种法)41.采用简化分批法,产品完工以前产品成本明细账(C登记直接计入费用,不登记间接计入费用)42.下列情况中,不适宜采用简化分批法的是(C各月间接计入费用水平相差不多)43.小批、单件生产的产品,适宜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B分批法)44.采用简化的分批法,各批产品、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分配间接计入费用,都是利用(A累计间接计入费用分配率)45.对于成本计算的分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有(C适用于小批、单件、、管理上不要求分步骤计算成本的多步骤生产)46.需要进行成本还原的分步法是(C综合结转分步法)47.下列方法中,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A平行结转分步法)48.成本还原对象是(D产成品成本中所耗上步骤半成品成本费用)49.成本还原就是从最后一个步骤起,把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半成品的综合成本,按照(C上一步骤所产该种半成品成本的结构)逐步分解,还原算出按原始成本项目反映的产成品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