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知识点梳理
六上语文第六单元课堂笔记

语文课堂笔记:六年级上册第六单元
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课堂笔记应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单元概述:本单元的主题是“大自然之美”,选取了
《长江之歌》《三亚落日》《烟台的海》《记金华的双龙洞》四篇课文,让学生通过欣赏不同地域的大自然景观,感受大自然的美好和魅力。
2.课文讲解:本单元的课文内容讲解,包括作者介绍、文
章背景、生字词、段落大意、中心思想等。
3.写作技巧:本单元涉及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如描写、
抒情、议论等。
4.语言点梳理:本单元出现的重要语言点,如固定搭配、
习语、成语等。
5.阅读理解:本单元的阅读理解题目及答案,理解文章主
旨、作者意图等。
6.综合性学习: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内容及活动方案等。
7.课外延伸:推荐相关课外读物、文章等,以拓展知识面
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以上是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的课堂笔记大纲,具体内容应该根据教材和课程要求进行填充和完善。
同时,在记录笔记时要注意整齐、清晰、易于理解和记忆。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核心考点清单

第六单元核心考点清单18古诗三首一、读准字音九曲(qū) 颠簸(bǒ) 天涯(yá)二、写好字形簸:注意右下是“皮”。
崖:要注意左边“丿”的穿插,“厂”里面是两个“土”。
莺:中间的秃宝盖要写得长一些,盖住下面的“鸟”。
三、重点诗句1.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1)诗意:九曲黄河夹带着绵延万里的黄沙,从遥远的天边蜿蜒奔腾而来。
(2)这两句诗运用了夸张的手法,既写出了黄河九曲的姿态,又表现出黄河的磅礴气势。
2.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1)诗意:这里还有数不清的寺院,众多亭台楼阁掩藏在迷蒙的烟雨之中。
(2)“千里”“四百八十”都是虚数,是说寺院多、地域广。
这首诗抓住了莺、树、花、村寨、城郭、酒旗、庙宇、楼台、烟雨等景物写出了江南春天的特点。
3.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1)诗意:院外,一条溪流环抱着绿油油的农田,两座青山仿佛推开屋门把那翠色送到眼前。
(2)这两句是对偶句,写院外景色,弯弯曲曲的溪水像是用手护住了田野,两边的山峰则像是推门而来。
这样的描写,赋予了自然景色拟人化的动态,对仗工整。
四、感知课文1.《浪淘沙》(其一)的作者是唐代诗人刘禹锡,字梦得,与白居易并称“刘白”,这首诗描绘了黄河雄伟壮丽的景象,表达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和奋发有为的精神。
2.《江南春》的作者是唐代诗人杜牧,字牧之,后世称他“杜樊川”,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
这首诗描写了美丽如画的江南风光,表达了诗人对江南美景的赞美与神往之情。
3.《书湖阴先生壁》的作者是宋代诗人王安石,字介甫,号半山,世称临川先生,“唐宋八大家”之一。
这首诗描写了湖阴先生居所的清幽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勤劳淳朴的人们的赞美,对清幽脱俗的生活的追求。
19 只有一个地球一、读准字音遨(áo )游 璀璨(cuǐ càn ) 恩赐(cì) 威胁(xié) 晶莹(yínɡ) 慷慨(kānɡ kǎi ) 和蔼(ǎi )可亲 二、写好字形裹:衣部,中间是“果”。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单元解读

学习与生活的苦,每一个人必须选择一个。
不管你选择了哪一个,都应该尽最大的努力做到最好,只有做到最好,人生才会在不留遗憾。
老一辈教育我们,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吃得人中苦,方为人上人;吃亏是福,在学习的年龄不要贪图享乐;认认真真听课,勤勤恳恳学习,美好的未来可以值得可期。
第六单元单元解读【单元主题】本单元的人文主题是“保护环境”,编排了四篇课文,分别是《古诗三首》(刘禹锡《浪淘沙》、杜牧《江南春》、王安石《书湖阴先生壁》)、李剑波、蔡士魁的《只有一个地球》、苏金伞的《三黑和土地》和梁衡的《青山不老》。
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人与环境的关系日益紧张,对多数处在城市中的学生来说,自然环境与他们的距离比较遥远,在这一背景下设计这样的人文主题,可以唤醒学生在思想上与大自然的交互精神,感受到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的关系,激发他们爱护环境、珍爱地球的人文情感。
【阅读训练要素】本单元的语文要素是“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围绕这个语文要素,本单元进行了系统的安排。
选编的四篇课文,不仅仅是为了落实有关保护环境的人文教育,更重要的是为了落实具体的阅读训练要素,即“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
”统编版教材根据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做出了循序渐进的设计安排——从上面的表格中可以看出,如何通过“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教材给出了不同学段不同的教学侧重点。
三年级只要求通过“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概括一段话的意思;四年级要求更加复杂,一方面从“关键句”提升到“主要人物和事件”,另一方面要求学生在抓住关键词句的同时,能够初步领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同时,要能够把握较长篇幅的主要内容。
五年级明确了学生对阅读信息的“梳理”要求,即对信息能够简单加工,从而把握内容要点。
以上阅读训练要素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循序渐进地提出要求,在此基础上可以明确,六年级上册的“抓住关键句,把握文章的主要观点”,是在三到五年级练习基础是的进一步提升。
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

请珍惜每一分钟,成绩和未来就掌握在你自己的手中!人教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全册知识点归纳、整理(整个资料共6页,方便打印、携带)[包括基础要求、课文中心、课后习题、语文园地等内容,不含多音字和书上应背的内容]第一单元会写生字、词语;背诵课文《草原》第1自然段,以及古诗《宿建德江》《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过故人压》。
老舍的《草原》写了作者在内蒙古大草原的所见、所闻、所感,赞美了草原的美丽风光和民族之间的团结。
文中既写景色,又写感受,产生了情景交融的艺术效果。
全文中心句是:“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我们可以从远道迎客、亲切相见、热情款待、联欢话别中体会到“蒙汉情深”。
宗璞的《丁香结》一文,作者是从生长环境、色彩、形态、气味等方面描写丁香的。
作者以“丁香结”象征生活中解不开的愁怨,告诉我们面对生活中不顺心的事,要乐观、坦然、豁达面对。
全文中心句表明作者对人生的思考:结,是解不完的;人生中的问题也是解不完的,不然,岂不是太平淡无味了吗?《古诗词三首》中,[唐]孟浩然的《宿建德江》刻画了秋江暮色,写出了作者的羁旅之思(思乡之愁);[宋]苏轼的《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描绘了望湖楼的美丽雨景,绘就了一幅“西湖骤雨图”。
它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这四幅画面是:黑云如墨、白雨跳珠、风卷残云、水天一色。
[宋]辛弃疾的《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着意描写黄沙岭的夜景,从视觉、听觉和嗅觉三方面描绘赞美了夏夜的山村风光,表达了对美丽夏夜、丰收在望、劳动人民的喜爱之情。
[黎马嫩]纪伯伦的《花之歌》用花的语言来叙述大自然的话语,构建了一幅大自然活生生的图画。
本文中心句是:“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而这些哲理,人类尚未完全领悟。
”其中,“这些哲理”指我总是仰望高空,对光明心驰神往;我从不顾影自怜,也不孤芳自赏。
写自己与别人惜别的经历:流过山下的清澈小溪,此刻好像在哭泣;路边的野花低下了头,仿佛在道别;背上的书包,也仿佛在催促我离开。
全册梳理: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单元

全册梳理: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单元
第一单元:人与自然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通过课文的研究,学生能够了解到人类对自然的依赖和自然对人类
的影响,培养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
第二单元:人与人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
通过研究课文,学
生能够了解到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和合作的重要性,培养良好的人际
交往能力。
第三单元:人与社会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人与社会的关系。
通过研究课文,学生能够
了解到社会的发展和变化对人的影响,培养对社会的认知和思考能力。
第四单元:人与历史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人与历史的关系。
通过研究课文,学生能够
了解到历史的重要性和历史对人类发展的影响,培养对历史的兴趣
和理解能力。
第五单元:人与文化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人与文化的关系。
通过研究课文,学生能够
了解到不同的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相互交融,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
和尊重。
第六单元:人与动物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人与动物的关系。
通过研究课文,学生能够
了解到人类对动物的保护和尊重,培养对动物的爱护意识和责任感。
第七单元:人与梦想
本单元主要讲述了人与梦想的关系。
通过研究课文,学生能够
了解到梦想对人的重要性和梦想的实现需要努力奋斗,培养积极向
上的人生态度。
以上是部编六年级上册语文教材的全册梳理,通过这些单元的
研究,学生能够全面了解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历史、人与文化、人与动物以及人与梦想之间的关系,培养良好的价值观
和思维能力。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六单元知识点汇总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考点梳理一、易读错的字风簸(bǒ)菜畦(qí)排闼(tà)遨游(áo)璀璨(cuǐ càn)包裹(guǒ)盘踞(jù)恩赐(cì)滥用(làn)和蔼(ǎi)慷慨(kāng kǎi)渺小(miǎo)耙地(pá)归宿(sù)淤泥(yū)松散(sǎn)肆虐(sìnüè)铁锹(qiāo)参天(cān)粼粼(lín)荡漾(dàng yàng)闺女(guī)二、易写错的字天涯风簸茅檐排闼遨游包裹璀璨恩赐慷慨枯竭威胁资源滥用粼粼肆虐盘踞铁锹淤泥荡漾耙地三、多音字cān(参观)曲qū(弯曲)供ɡōnɡ(提供)参cēn(参差)载zǎi(记载)qǔ(歌曲)ɡònɡ(供奉)shēn(人参)zài(下载)四、形近字涯—崖莹—莺篮—蓝资—姿慨—概滥—槛睹—堵五、近义词慷慨—大方节制—控制恩赐—赏赐毁坏—破坏舒服—舒适盘踞—占据指望—期望顺溜—顺畅凶猛—凶悍感叹—感慨六、反义词和蔼—凶恶渺小—伟大恩赐—乞求勇敢—胆怯枯竭—充足七、重点词语映入眼帘相互交错美丽壮观和蔼可亲群星璀璨茫茫宇宙资源枯竭遨游太空别无去处生态环境波光粼粼盘踞之地风雨同舟三番五次不紧不慢绿风荡漾山川共存日月同辉八、词语搭配【形容词】(晶莹)的球体(蓝色)的纹痕(薄薄)的纱衣(严重)的威胁(遥远)的事情(参天)的杨柳(绿色)的波浪(粼粼)的波光(险恶)的地方(可敬)的老伴(了不起)的奇迹(松散)的地(绿风荡漾)的小院(和蔼可亲)的母亲【副词】(静静)地躺着(不紧不慢)地说(恭敬)地补充九、关联词1.拿矿产资源来说,它不是谁的恩赐,而是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2.不顾后果地滥用化学品,不但使它们不能再生,还造成了一系列生态灾难,给人类生存带来了严重的威胁。
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

部编版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下册)重点课文知识点梳理XXX毕业考试重点课文复资料(六年级上下册)一、重点课文可能涉及到的考点1、作者2、文章标题及含义3、文中重点问题4、蕴含的哲理(中心思想)5、写作方法(包括文体)6、评价主要人物7、文章情节二、六年级上册课文重点内容(一)第一单元重点课文:《山中访友》《草虫的村落》★《山中访友》1、作者:XXX2、标题含义:山中访友运用拟人手法;访,拜访;友:指山中的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3、重点问题:(1)说说作者在山中都拜访了哪些“朋友”,想一想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答:作者拜访的“朋友有老桥、鸟儿、露珠、树、山泉、溪流、瀑布、悬崖、白云、XXX、落花、落叶等一切自然界的朋友。
作者以“山中访友”为题目是运用拟人的手法,将自然界的一切都称之为朋友,这样写更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
(2)读读下面的句子,体会如许写的好处。
①啊,老桥,你如一位年高德劭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答:作者把“老桥”比喻为“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站”是拟人的用法,不但写出了桥的古老,而且也突出了它默默无闻为大众服务的品质,充分表达了作者对桥的赞美和敬佩。
②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
答:拟人化的手法,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和鸟儿、XXX这两位朋友和作者之间的默契和亲密的情谊。
4、中心思想:作者与“山中朋友”互诉心声,营造了一个如诗如画的天下,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
5、写作方法:构思新奇、富有想象力的散文,采用比喻、拟人、排比等手法,使文笔生动活泼,很好地表达了对山中“朋友”的那份深厚感情。
★《草虫的村落》1、作者:XXX2、标题含义:比喻句,指虫子们的快乐天地。
村落:森林边缘的小丘。
3、重点问题(1)想一想随着作者的目光,你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些什么。
答:我们和作者一道在草虫的村落看到了街道、小巷、来来往往的“村民们”、花色斑斓的小圆虫、庞大的蜥蜴、甲虫音乐家们、搬运食物的“村民们”、气象观测者、建筑工程师。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上册 全册各单元知识点

第一单元知识小结一、字词盘点1.字(.1.).难读的字....裳(shɑnɡ) 拙(zhuō) 缀(zhuì)(.2.).难写的字....毯:半包围结构,“毛”要托住“炎”。
雅:左右结构,右边不要写成“住”。
德:左右结构,不要少写了“心”上的一横。
稻:左窄右宽,“臼”里边是两笔短横,不要写成一笔长横。
(.3.).多音字...勒蒙薄糊宿泊冠朝2.词(.1.).必须掌握的词......草原线条柔美境界惊叹回味乐趣目的地洒脱衣裳襟飘带舞彩虹飞驰马蹄蒙古包热乎乎奶豆腐礼貌拘束干部举杯羞涩感人会心微笑摔跤宅院幽雅伏案浑浊笨拙参差眼帘单薄照耀文思梦想迷蒙印象愁怨顺心平淡(.2.).近义词...清鲜~清新惊叹~惊讶回味~体味洒脱~潇洒迂回~迂曲静寂~安静亲热~热情拘束~拘谨幽雅~文雅浑浊~污浊笨拙~愚笨参差~杂乱眼帘~眼眶单薄~瘦弱照耀~照射梦想~理想文思~才思迷蒙~迷茫愁怨~忧愁顺心~遂心平淡~平凡泊~停愁~忧低~矮书~写鸣~叫孕育~培育赠予~赠送摇曳~摇摆旖旎~柔美馥郁~浓郁凝视~注视察看~查看硕大无朋~硕大无比婆娑起舞~翩翩起舞心驰神往~梦寐以求顾影自怜~顾影弄姿孤芳自赏~自命清高(.3.).反义词...明朗→昏暗愉快→悲痛热闹→寂静团结→分裂拘束→洒脱羞涩→大方幽雅→粗俗浑浊→清澈笨拙→灵活参差→整齐单薄→结实梦想→妄想迷蒙→清晰顺心→烦心平淡→精彩移→停暮→晨低→高近→远散→聚夜→昼坠落→上升开放→封闭赠予→索取光明→黑暗仰望→俯视硕大无朋→微乎其微顾影自怜→妄自尊大孤芳自赏→自惭形秽(.4.).词语归类....①ABB式词语:热乎乎亮晶晶类似的词语:笑哈哈笑眯眯笑嘻嘻笑盈盈②AABB式词语:熙熙攘攘忽忽悠悠类似的词语:高高兴兴快快乐乐安安全全③描写绿色的词语:一碧千里翠色欲流类似的词语:苍翠欲滴万古长青花红柳绿④描写高大的词语:庞然大物硕大无朋类似的词语:硕大无比高大威武巍峨耸立⑤描写花香的词语:芬芳馥郁类似的词语:香远益清芬芳扑鼻沁人心脾⑥描写清高的词语:顾影自怜孤芳自赏类似的词语:自命清高自命不凡顾影弄姿⑦跟想象有关的词语:黄粱美梦痴心妄想异想天开浮想联翩痴人说梦漫无边际不切实际胡思乱想⑧量词:一首奇丽的小诗一条迂回的明如玻璃的带子三棵白丁香一柄花蕾⑨动词:流入云际到达目的地表演舞蹈迎接远归者⑩修饰词:尖尖的帽子茂盛的森林紫红的小果实亮晶晶的眼睛二、佳句积累1.比喻句(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知识点梳理
第六单元
拼音部分
1.易读错音
颠簸.(bǒ√ bò)璀璨.(càn√ chàn)晶莹.(yín yíng√)
威胁.(xié lèi)目睹.(dǔ√ zhě)星宿.(sù xiù√)
慷慨.(kǎi√ gài)泛滥.(làn√ nán)蝈.蝈(guō√ guó)蹚.坏(tāng√ tǎng)耙.地(pá√ bā)肆虐.(nǜe√ lǜe)
盘踞.(jū jù√)粼.粼(lín√ líng )铁锹.(qiāo√ qiū)
2.一字多音
曲①qū(弯曲)②qǔ(歌曲)供①ɡōnɡ(提供)②ɡònɡ(供奉)卷①juǎn卷走②juàn试卷种①zhǒng种子② zhòng种地
簸① bǒ(颠簸)② bò(簸箕)载①zǎi(记载)②zài(下载)空① kōng(天空② kòng(空闲) 禁① jīn(不禁)② jìn(禁令)钻① zuān(钻研)② zuàn(钻石)
字词部分
1.易写错的生字.
簸:右下部是(“皮”),不是“页”。
蔼:下部右边是(),不是“匈”。
睹:左边是(“目”),不是“日”。
2.形近字组词
涯(天涯) 裹(包裹) 莹(晶莹)慷(慷慨) 贡(贡献) 慨(感慨)
崖(山崖) 衰(衰老) 营(军营)糠(糠秕) 贵(宝贵) 概(大概)
基(基地) 滥(滥用) 蔼(和蔼)篮(篮球) 簸(颠簸)资(资源)其(其他) 槛(门槛) 喝(喝水)蓝(蓝天) 筋(筋骨)姿(姿态)3.近义词
慷慨——大方节制——控制恩赐——赏赐毁坏——破坏舒服——舒适
盘踞——占据指望——期望顺溜——顺畅凶猛——凶悍感叹——感慨
晶莹——剔透和蔼——慈祥渺小——微小恩赐——赏赐滥用——浪费
威胁——胁迫合适——适宜松散——疏松劲挺——挺拔领悟——领会
贡献——奉献肆虐——摧残恭敬——恭顺宏伟——雄伟险恶——凶险
4.反义词
和蔼——粗暴渺小——伟大贡献——索取破碎——完好无私——自私
慷慨——吝啬节制——放纵枯竭——充足有限——无限威胁——安慰
普通——伟大舒服——难受松散——坚硬温暖——寒冷眷念——厌倦
恭敬——傲慢解除——保留凶猛——温和勇敢——懦弱合适——不当
6.词语搭配
(晶莹的)球体(薄薄的)纱衣(严重的)威胁(生命)的摇篮
(遥远的)事情(松散的)土地(数不清的)星球(璀璨)的宇宙
(温暖的)怀抱(参天的)杨柳(了不起的)奇迹(有限)的资源
(粼粼的)波光(险恶的)地方(不紧不慢地)说(宏伟)的设想
(绿色的)波浪(慷慨地)提供(不顾后果地)滥用(生命)的归宿
(可敬的)老伴(恭敬地)补充(勇敢地)顶住(绿风荡漾)的小院
7.词语拓展
ABCC式:生机勃勃波光粼粼
ABB式:白霎霎笑嘻嘻乐呵呵
不×不×式:不紧不慢不知不觉不伦不类不折不扣不慌不忙
带数字的词语:三番五次七零八落五花八门五光十色
1.佳句积累
(1)据有幸飞上太空的宇航员介绍,他们在天际遨游时遥望地球,映入眼帘的是一个晶莹的球体,上面蓝色和白色的纹痕相互交错,周围裹着一层薄薄的水蓝色“纱衣”。
(比喻句)
(2)地球,这位人类的母亲,这个生命的摇篮,是那样的美丽壮观,和蔼可亲。
(比喻句)
(3)这么好的床,麦籽儿躺下去挺舒服。
(拟人句)
(4)看见自己种的荞麦,已经开花,白霎霎的像一片雪。
(比喻句)
(5)山洪涌下的泥埋住了树的下半截,树却勇敢地顶住了它的凶猛。
(拟人句)
2.古诗积累
浪淘沙【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诗歌大意:万里黄河弯弯曲曲挟带着泥沙,波涛滚滚如巨风掀簸来自天涯。
到今天我们可以沿着黄河径直到银河,我们一起去寻访牛郎织女的家。
江南春【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诗歌大意:千里江南,到处是莺歌燕舞,绿树映衬红花,在临水的村庄,依山的城郭,随处可见迎风招展的酒旗。
南朝统治者笃信佛教,建有许多座寺庙,如今还有多少楼台笼罩在这蒙蒙的烟雨之中呢?
书湖阴先生壁【宋】王安石
茅檐长扫净无苔,花木成畦手自栽。
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
诗歌大意:茅草房庭院经常打扫,洁净得没有一丝青苔。
花草树木成行成垄,都是主人亲手栽种。
庭院外一条小河保护着农田,并且环绕着农田;两座大山打开门来为人们送去绿色。
3. 重点句子含义
(1)人类生活所需要的水资源、森林资源、生物资源、大气资源,本来是可以不断再生,长期给人类作贡献。
资源在合理利用、积极保护的情况下应该能够再生,长期为人类贡献。
“本来”强调了这些资源原来的可再生性,突出了现在的不可再生性。
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科学性、严谨性。
(2)这位普通老人让我领悟到:青山是不会老的。
这句话是文章的中心句,“青山是不会老的”是指老人执著的植树造林,防止水土流失的崇高精神。
这种精神不会随岁月的流逝,年龄的增长,老人的年迈、离开而消失。
(3)农民有了土地,就把整个生命投入了土地,活像旱天的鹅,一见了水就连头带尾钻进水里。
这是一个比喻句,把农民比作了旱天的鹅,把土地比作了水。
“连头带尾”一词指农民见了土地的欢喜之情,表达了农民对土地热爱及依赖。
1.《古诗三首》中《浪淘沙》描绘了(黄河)的雄伟瑰丽,从而抒发了诗人的(豪迈)气概和(奋发)精神。
;《江南春》写的是春天的景色,诗中所描写的“(莺啼)”和
“(绿映红)”是春天的景物,表达了作者对江南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书湖阴先生壁》通过对湖阴先生(庭院)内外的几处景物描写,赞美了湖阴先生的(高洁脱俗、朴实勤劳)。
2.《只有一个地球》一文从(地球自然资源有限)、(地球十分渺小)、目前我们人类无法移居到别的星球上去这三个方面来说明只有一个地球的事实。
呼吁人类(应该珍惜资源,保护地球)。
3.《青山不老》赞扬一位山野老农(开辟山林、绿化家园)的精神和(造福后代)的情怀。
4.《三黑和土地》一诗再现了以三黑为代表的农民们重获土地后的(喜悦)心情。
抒发了农民对土地的(热爱)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
1.《白鹭》是一篇文质兼美的文章,在考试中常考查对课文的背诵和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2.《落花生》一课常考查对重点句子的理解,要求写出“花生”所蕴含的独特品质。
3.《桂花雨》一课一般从两个方面考查:(1)这篇课文中讲了带给作者美好回忆的哪几件事?(2)对“这里的桂花再香,也比不上家乡院子里的桂花”这句话的理解。
4.《珍珠鸟》一课常考查对全文中心思想的把握。
如:课文中哪句话表明了这篇文章的主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