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宁省沈阳市2008高考预测模拟物理试卷

合集下载

2008年高考考前最新模拟试题(一)——物理

2008年高考考前最新模拟试题(一)——物理

2008年高考考前物理最新模拟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第29届奥运会将于今年8月在北京举行,跳水比赛是我国的传统优势项目.某运动员正在进行10m 跳台跳水训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为了研究运动员的技术动作,可将正在比赛的运动员视为质点B .运动员在下落过程中,感觉水面在匀速上升C .前一半时间内位移大,后一半时间内位移小D .前一半位移用的时间长,后一半位移用的时间短 ( D )2.在集成电路中,经常用若干基本门电路组成复合门电路.如图所示,为两个基本门电路组合的逻辑电路,根据真值表,判断虚线框内门电路类型及真值表内x 的值 ( B ) A .“或门”,1B .“或门”,0C .“与门”,1D .“与门”,03.如图所示为一理想变压器,原线圈匝数为n 1,四个副线圈的匝数均为n 2,四个副 线圈中负载电阻的阻值R a =R b =R c =R d ,D 为理想二极管。

现从原线圈P 、Q 两端输入正弦交变电流,那么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D )A .只有流过R a 和R d 上的电流仍是交变电流B .加在R a 两端的电压是R b 的两倍C .R a 消耗的功率是R b 的两倍D .若输入的正弦交变电流频率增大,R c 的功率减小,R d 的功率增大4.下列由基本门组成的电路中,能使蜂鸣器发出声音的是( B )ZDLCa R dR cR b R5.如图所示,M 是一小型理想变压器,接线柱a 、b 接在电压u =311sin314t(V)的正弦交流电源上,变压器右侧部分为一火警报警系统原理图,其中R 2为用半导体热敏材料制成的传感器,电流表A 2为值班室的显示器,显示通过R 1的电流,电压表V 2显示加在报警器上的电压(报警器未画出),R 3为一定值电阻。

当传感器R 2所在处出现火警时,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 .A1的示数不变,A2的示数增大B .A1的示数增大,A2的示数增大C .V1的示数增大,V2的示数增大D .V1的示数不变,V2的示数减小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每小题有多个选项....符合题意.全部选对的得 5 分,选对但不全的得 2 分,错选或不答的得 0 分.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话筒是一种常用的声传感器,其作用是将电信号转换为声信号B .楼道里的灯只有天黑时出现声音才亮,说明它的控制电路中只有声传感器C .电子秤所使用的测力装置能将受到的压力大小的信息转化为电信号D .光敏电阻能够把光照强弱这个光学量转换为电阻这个电学量 ( CD ) 7.如图所示,一水平固定的小圆盘A ,带电量为Q ,电势为零,从圆盘中心处O由静止释放一质量为m ,带电量为+q 的小球,由于电场的作用,小球竖直上升的高度可达盘中心竖直线上的c 点,Oc =h ,又知道过竖直线上的b 点时,小球速度最大,由此可知在Q 所形成的电场中,可以确定的物理量是( AD )A .b 点场强B .c 点场强C .b 点电势D .c 点电势8.河水的流速随离河岸的距离的变化关系如下图左图所示,船在静水中的速度与时间的关系如如下图右图所示,若要使船以最短时间渡河,则( BD )A .船渡河的最短时间是60sB .船在行驶过程中,船头始终与河岸垂直C .船在河水中航行的轨迹是一条直线D .船在河水中的最大速度是5m/s9.如图所示,一网球运动员将球在边界处正上方水平向右击出,球刚好过网落在图中位置(不计空气阻力),相关数据如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D ) A .击球点高度h 1与球网高度h 2之间的关系为h 1 =1.8h 2B .若保持击球高度不变,球的初速度0v ,一定落在对方界内C .任意降低击球高度(仍大于2h ),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t(s)D .任意增加击球高度,只要击球初速度合适,球一定能落在对方界内两小题所有考生必做,第12、13、14三个小题考生只需从中选择两个作答.如果3小题全答,按前2小题评分.10.某同学对实验室的一个多用电表中的电池进行更换时发现,里面除了一节1.5V 的干电池外,还有一个方形的电池(层叠电池),如图甲所示。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沈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沈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

2008年高考精选模拟2008年沈阳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试题测试题 2019.91,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咏柳曾巩乱条犹未变初黄,倚得东风势便狂。

解把飞花蒙日月,不知天地有清霜。

(1)这首诗题为“咏柳”,实际上托物寓意。

请细加揣摩,分析其寓意。

寓意:。

(2)第四句“不知天地有清霜”如果改为“不知秋后有清霜”于文意也可通。

你觉得哪一种更好些?请简述理由。

答案:。

2,阅读下面一首小诗,根据要求作文。

老是把自己当做珍珠就时时有被埋没的痛苦把自己当作泥土吧让众人把你踩成一条路要求:以“珍珠与泥土”为话题,自拟题目,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700字的文章。

3,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组是()A.漱口(shù)檄文(xí)囟门(xìn)心广体胖(pán)B.当场(dàng)关卡(qiǎ)连累(lèi)数见不鲜(shuò)C.酝酿(yún)脂肪(zhǐ)亘古(gèn)半身不遂(suì)D.执拗(niù)复辟(pì)堤坝(tí)汗流浃背(jiā)4,.下列各组词语中,有两个错别字的一组是()A.影牒连锁店奋发图强一叶障目,不见泰山B.愿景倒记时游目骋怀失之东隅,收之桑榆C.炒作股分制苦心孤诣复巢之下,安有完卵D.标识主旋律披沙拣金明修栈道,暗渡陈仓5,选择下列空格处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①不同的人,对“人是什么”这个问题的回答是不同的。

②现代的人可以用现代字音来读古代的书,这就了语音变化的真相。

③像孩童第一次睁开眼睛看见阳光,作者目光是那样惊喜,_______着饱满的生气。

A.截然掩饰充斥 B.迥然掩盖充溢 C.截然掩盖充斥 D.迥然掩饰充溢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红楼梦》仿佛希腊古雕维纳斯,无论现在的雕塑家如何将其“复原”,哪怕有一千种枉费心机的方案让我们从容过目,恐怕我们也总难首肯。

名校必备全品2008年高考物理押题(一)

名校必备全品2008年高考物理押题(一)

天兵下北荒, 胡马欲南饮。

横戈从百战, 直为衔恩甚。

握雪海上餐, 拂沙陇头寝。

何当破月氏, 然后方高枕全品2008年高考物理押题(一)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假设地球同步卫星的轨道半径是地球半径的n 倍,则 ( BC )A .同步卫星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度的n1倍 B .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第一宇宙速的n1倍 C .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是地球赤道上物体随地球自转速度的n 倍 D .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n1倍 1.【解析】由r v m rMm G 22=,得第一宇宙速度R GM v =1,同步卫星的运行速度nR GMv =,故A 错B 正确;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相等,由ωr v =知C 选项正确;由ma rMmG =2,知同步卫星的向心加速度是地球表面重力加速度的21n倍,D 错。

2.近几年,我国北京、上海等地利用引进的“γ刀”成功地为几千名脑肿瘤患者做了手术,“γ刀”由计算机控制,利用的是γ射线的特性。

手术时患者不必麻醉,手术时间短、创伤小,患者恢复快,因而“γ刀”被誉为“神刀”。

关于γ射线的说法正确的是CA . 它是由原子内层电子受激发而产生的B . 它具有很高的能量,它不属于电磁波C . 它具有很强的贯穿本领,但它的电离作用却很弱D . 它很容易发生衍射 难度级别:易(★★)解析:由电磁波谱的顺序可知, 射线的频率最大,穿透能力最强,电离作用最弱;波长最小,不容易发生衍射,它是由原子核受激发产生的。

所以正确选项为C。

错点警示:此题的干扰项为D,有些考生认为r射线频率高,穿透能力强,就认为容易衍射,这是错误的。

是否发生衍射应看波长。

不应该看频率。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C、D)A.布朗运动就是液体分子的无规则运动B.一定质量的气体,吸收热量,其内能一定增加C.半衰期是放射性元素的原子核有半数发生衰变的需要时间D.从单一热源吸收的热量全部用来对外做功是可能的2.答案C、D解析:布朗运动是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小颗粒的运动,是液体分子无规则运动的反映,并不是分子的运动,所以A错.由W+Q=ΔU可知,气体吸热时有可能对外做功,内能可能不变也可能减小,还可能增大.所以B错,由半衰期的定义可知C正确。

2008高考物理复习精编模拟试卷六套及精编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两套

2008高考物理复习精编模拟试卷六套及精编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两套

2008高考物理复习精编模拟试卷一第Ⅰ卷(选择题 共31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如图所示,位于光滑固定斜面上的小物块P 受到一水平向右的推力F 的作用。

已知物块P 沿斜面加速下滑。

现保持F 的方向不变,使其减小,则加速度( ) A .一定变小 B .一定变大 C .一定不变D .可能变小,可能变大,也可能不变2.一质量为 m 的物体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今以恒力 F 沿水平方向推该物 体,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物体的位移相等B .物体动能的变化量相等C .F 对物体做的功相等D .物体速度的变化量相等3.根据α粒子散射实验,卢瑟福提出了原子的核式结构模型.图中虚线表示 原子核所形成的电场的等势线,实线表示一个α粒子的运动轨迹.在α粒子从a运动到b 、再运动到c 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动能先增大,后减小 B. 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C. 电场力先做负功,后做正功,总功等于零 D. 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4.如图所示,固定的光滑竖直杆上套着一个滑块,用轻绳系着滑块绕过光滑的 定滑轮,以大小恒定的拉力F 拉绳,使滑块从A 点起由静止开始上升.若从A 点上升至B 点和从B 点上升至C 点的过程中拉力F 做的功分别为W 1、W 2滑块经B 、C 两点时的动能分别为E KB 、E Kc ,图中AB=BC ,则一定有( ) A. W l >W 2 B. W 1<W 2 C. E KB >E KC D. E KB<E KC5.如图所示,悬挂在O 点的一根不可伸长的绝缘细线下端有一个带电量不变的小球A.在两次实验中,均缓慢移动另一带同种电荷的小球B.当B 到达悬点O 的正下方并与A 在同一水平线上,A 处于受力平衡时,悬线偏离竖直方向的角度为θ,若两次实验中B 的电量分别为q 1和q 2, θ分别为30° 和45°.则q 2/q 1为( )A. 2B. 3C. 32D. 33二、多项选择题:本题共4小题,每小题4分,共16分。

2008高考预测最后一卷--物理部分

2008高考预测最后一卷--物理部分

2008高考预测最后一卷------物理部分二、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或不选的得0分。

)14.在下列四个方程中,x 1、x 2、x 3和x 4各代表某种粒子①n U 1023592+→11385495383Xe U x ++ ②221H x +→n He 1032+ ③23892U →323490Th x +④He Mg 422412+→42713Al x +以下判断中正确的是( ) A .x 1是中子B .x 2是质子C .x 3是α粒子D .x 4是氘核15. 一定质量的气体(不计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由状态A 变为状态D (如图线所示),这个过程中( ) A.气体从外界吸收热量,内能增加B.气体体积增大,单位时间内与器壁单位面积碰撞的分子数减少C.气体温度升高,每个气体分子的动能都会增大D.气体对光的折射率将变小,光在其中的传播速度会增大16. 2007 年3 月26 日,中俄共同签署了《 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俄罗斯联邦航天局关于联合探测火星一火卫一合作的协议》,双方确定于2008年联合对火星及其卫星“火卫一”进行探测。

“火卫一”就在火星赤道正上方运行,与火星中心的距离为9450km .绕火星1周需7h39min ,若其绕行轨道可简化为圆形轨道,则由以上信息不能确定的是( ) A A .火卫一的质量 B .火星的质量C .火卫一的绕行速度D .火卫一的向心加速度17 . 横截面为三角形、两种材料拼接而成的斜面体,BD 界面平行于底边CE ,两侧面与水平面夹角分别为α和β、且α<β。

已知小物体P 从A 静止沿左侧面下滑加速至B 点匀速到C 点,所用时间为t 1、合外力对P 做功为W 1、摩擦力的冲量为I 1、支持力的冲量为I 2;若该小物体从A 点沿右侧面下滑,所用时间为t 2、合外力对P 做功为W 2、摩擦力对P 的冲量为I 3、支持力对P 的冲量为I 4,则下列判定不正确...的是( ) A .t 1>t 2 B .I 1>I 3 C .I 2>I 4 D .W 1>W 218. A 、B 是一条电场线上的两点,若在A 点释放一初速为零的电子,电子仅受电场力作用,并沿电场线从A 运动到B ,其速度随位移变化的规律如图所示.设A 、B 两点的电场强度分别为E A 、E B ,电势分别为U A 、U B ,则( )A .E A = EB B.E A <E B C.U A = U B D.U A <UBxv19.一列简谐波沿x 轴正方向传播。

2008年东北四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2008年东北四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物理部分

2008年东北育才、天津耀华、大连育明、哈三中四校高三第二次联合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卷物理部分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总分3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场号、座位号填写在试题指定的位置上,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

2.选择题选出答案后,必须使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连云港,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非选择题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4.非选择题必须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上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或在其它题的答题区域内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上、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5.作图可先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

6.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第Ⅰ卷本卷共21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126分。

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有的只有一个选项正确,有的有多个选项正确,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吸收了热量,它的内能有可能减少B.第二类永动机不可能制造出来的是由于违背能量守恒定律C.一定质量的气体,当其温度不变、体积变大时,气体内能增加,压强变小D.在布朗运动实验中,水中悬浮颗粒体积越大,同一时刻与之碰撞的水分子越多,则布朗运动越显著15.如图所示,某空间存在着垂直纸面向里的匀强磁,A、B两个物块叠放在一起,并置于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物块A带正电,物块B为不带电的绝缘体。

水平恒力F作用在物块B上,使A、B一起由静止开始向左运动。

在运动过程中,A、B始终保持相对静止,以下关于A、B受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A对B的压力变大B.B对A的摩擦力保持不变C.A对B的摩擦力变大D.B对地面的压力保持不变16.我国已经成功以发射了“嫦娥一号”探月卫星,即将实现载人探月卫星的发射。

2008年辽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

2008年辽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

2008年辽宁省部分重点中学协作体高考模拟英语试卷第I卷(共115分)第一部分:听力(共两节,满分30分)做题时,先将答案划在试卷上。

录音内容结束后,你将有两分钟的时间将试卷上的答案转涂到答题卡上。

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1.5分,满分7.5分)听下面5段对话。

每段对话后有一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听完每段对话后,你都有10秒钟的时间来回答有关小题和阅读下一小题。

每段对话仅读一遍。

例:How much is the shirt?A.£19.15. B.£9.15. C.£9.18.答案是B。

1.What’s the weather probably like now?A.Rainy. B.Cloudy. C.Fine.2.When will the two speakers meet?A.This Tuesday. B.Next Monday. C.Next Tuesday.3.What’s the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peakers?A.Husband and wife. B.Editor and writer. C.Driver and passenger. 4.What do we know about the man?A.He has lost his way.B.He isn’t a native of this city.C.He is busy talking with the old lady.5.Where is the man going now?A.To a restaurant.B.To the editor’s office.C.To his own office.第二节(共15小题;每题1.5分,满分22.5分)听下面5段对话或独白。

每段对话或独白后有几个小题,从题中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并标在试卷的相应位置。

2008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2008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A.图 中 A是 一个 “ 门 电路 与” B 图 中 A 是一个 “ ” 或 门电路 C .图中 A 是一 个“ ” 非 门电路 D .晚上无 光照 时 L一 定亮 5 .如 图 4所示 的电路 中 , 电源 电 动势 为 E, 电阻 内
为 rR 为一变 阻器 . RzR。 为 定值 电阻 , 变 阻器 , R、 、 均 在 R 的阻值 增 大 的过程 中 , 列说法 正 确 的是 下

关断 开) R 为 光 敏 电阻 , , R 和
c ,飞机发 射 的炮 弹 飞行 时 间后 拦截 系统 再 发射
【2 ,
R。 都是 定 值 电阻 , 为某 种 门 A
肯 电路 , 灯泡. L为 当晚 上有人 发声 时 , 够 自动 打 开楼 道 炮 弹 , 定不 可能拦 截成 功 能 D .两炮 弹相 对做 曲线 运动 灯; 白天 即使 有人 发声 , 楼道 灯也 不会亮 . 则 ( )
感 器 上电流 表示数 为 1 原 副线 圈 的 电流 比为 1 0: OA, 0 1 则该 线路输 送 的电功 率为 , (
6 嫦娥 一 号 ” 月 飞 行 器 绕 月 球 做 匀 速 圆周 运 .“ 探
为保 持 轨道半 径不 变 , 逐渐 消耗 所 携带 的燃 料 , 轨 若 ) 动,
维普资讯
2 0 年高考物理模拟试卷 08
江苏省 扬 州市宝 应县 中学 华道 宽
第 1卷 ( 选择 题

共3 1分)
A. 2 2 1 W . × 0 C. 2 2× 1 W . 0
B. 2 2× 1 。W . 0

单项选 择题 ( 本题 共 5小题 , 小题 3分 , 1 每 共 5
维普资讯
有 引力 常量为 G, 下列 说 法正确 的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省沈阳市2008高考预测模拟物理试卷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高三物理备课组一、选择题(共40分全部符合要求得5分,正确但不全得2分,有错的得0分)1.如图所示,木板B放在粗糙的水平面上,木块A放在B的上面,A的右端通过一不可伸长的轻绳固定在直立墙壁上,用水平力F向左拉动B,使B以速度v做匀速运动,这时绳水平,张力为T,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T=FB.木块A受到的是静摩擦力,大小等于T。

C.木板B受到一个静摩擦力,一个滑动摩擦力,合力大小等于F。

D.若木板B以速度v2做匀速运动,则拉力仍为F2.一队空降兵进行高空跳伞演习,他们的体重各不相同,但可以认为所有的降落伞打开后受到的空气阻力相同,则当他们从静止在高空的直升机上,隔相等的时间先后跳出后,在空中做相同的动作(不计打开降落伞前空降兵受到的空气阻力)A.打开伞前他们在空中相邻间的距离相等。

B.打开伞前他们在空中相邻间的距离从上到下越来越大C.若在同一高度打开伞后,他们经过相同的时间落地。

D.若在同一高度打开伞后,体重大的经过较短的时间落地3.汽车以恒定功率P、初速度v冲上倾角一定的斜坡,汽车所受的摩擦阻力恒定不变,则汽车上坡过程中的tv 图象不可能是图中的4.2005年10月12日我国成功发射神舟六号载人航天飞船,载着费俊龙和聂海胜,在太空遨游了115小时33分钟,成功返回地面。

飞船在离地面高约为340km的近地轨道上运行,因受空气阻力、地球引力及光压等因素的影响,飞船飞行轨道发生变化。

为了确保正常运行,神舟六号飞船进入第30圈时,于10月14日早晨5时56分,首次启动船载发动机,工作6.5s ,成功地进行了高精度的轨道维持。

在轨道维持开始时,飞船尾部喷出桔黄色火焰,飞船加速。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 .飞船因受空气阻力等因素的影响,其轨道半径会减少。

B .飞船轨道维持开始时,飞船加速,会导致其轨道半径减小。

C .飞船轨道维持开始时,飞船加速,会导致其轨道半径增大。

D .飞船轨道维持后,飞船的运行周期会增大。

5.某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假如它的轨道半径增加到原来的n 倍后,仍能够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则:A .根据r v ω=,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增大到原来的n 倍。

B .根据rmv F 2=,可知卫星受到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n1倍。

C .根据2rGMm F =,可知地球给卫星提供的向心力将减小到原来的21n倍。

D .根据rmv rGMm 22=,可知卫星运动的线速度将减小到原来的n1倍。

6.一物体竖直向上抛出,从开始抛出到落回到抛出点所经历的时间是t ,上升的最大高度是H ,所受的空气阻力恒为f ,则在时间t 内A .物体受重力的冲量为零。

B .在上升过程中空气阻力对物体的冲量大小比下降过程中的冲量的大小大。

C .物体动量的变化量大小大于抛出时的初动量大小。

D .物体机械能的减小量等于fH 2。

7.质量为m 的均匀木块静止在光滑水平面上,木块左右两侧各有一位持有完全相同步枪和子弹的射击手. 首先左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 1,然后右侧射手开枪,子弹水平射入木块的最大深度为d 2,如图所示.设子弹均未射穿木块,且两颗子弹与木块之间的作用力大小均相同. 当两颗子弹均相对于木块静止时,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 .木块静止,d 1=d 2B .木块静止,d 1<d 2C .木块向右运动,d 1<d 2D .木块向左运动,d 1=d 28.如图所示,半圆形光滑凹槽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小滑块从凹边缘点A 由静止释放经最低点B ,又向上到达另一侧边缘点C .把从点A到达点B 称为过程I ,从点B 到达点C 称为过程Ⅱ,则A .过程I 中小滑块减少的势能等于凹槽增加的动能B .过程I 小滑块动量的改变量等于重力的冲量C .过程I 和过程Ⅱ中小滑块所受外力的冲量大小相等D .过程Ⅱ中小滑块的机械能的增加量等于凹槽动能的减少量二、填空题(每题6分 共24分)9.在验证重锤自由下落过程中机械能守恒的实验中,下列说法或做法正确的有 。

A .用秒表测出重物下落的时间B .把打点计时器接在学生电源的交流输出端C .用天平测量重物的质量D .选用质量大的重锤可以减小实验误差E .先松开纸带,再接通电源,重锤下落时纸带上就能打出一系列点,重复几次F .实验结果总是动能增加略小于势能减小10.如图所示,在“研究平抛物体的运动”的实验时,用一张印有小方格的纸记录轨迹,小方格的边长l =1.25cm 。

若小球在平抛运动途中的几个位置如图中的a 、b 、c 、d 所示,则小球平抛的初速度的计算式为v 0=________(用l 、g 表示),其值是________(取g =9.8m/s 2),小球在b 点的速率是________。

11.某人造地球卫星质量为m ,绕地球运动的轨迹为椭圆.已知它在近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 1,速度为v 1,加速度为a 1;在远地点距地面高度为h 2,速度为v 2,已知地球半径为R ,则该卫星由远地点到近地点万有引力所做的功为 ;该卫星在远地点的加速度a 2= 。

12.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一物体,小车通过滑轮用不可伸长的细绳拉它,在图示位置时,小车的速度为5m/s ,则物体的瞬时速度为 。

(8.037cos ,6.037sin 0==)三、计算题(56分)13.(10分)如图所示,滑块在恒定外力F=2mg的作用下从水平轨道上的A点由静止出发到B点时撤去外力,又沿竖直面内的光滑半圆形轨道运动,且恰好通过轨道最高点C,滑块脱离半圆形轨道后又刚好落到原出发点A,求AB段与滑块间的动摩擦因数。

14.(10分)人造地球卫星绕地球旋转时,既具有动能又具有引力势能(引力势能实际上是卫星与地球共有的,简略地说此势能是人造卫星所具有的).设地球的质量为M,以卫星离地无限远处时的引力势能为零,则质量为m的人造卫星在距离地心为r处时的引力势能为p G M mEr=-(G为万有引力常量)(1)试证明:在大气层外任一轨道上绕地球做匀速圆周运动的人造卫星所具有的机械能的绝对值恰好等于其动能.(2)当物体在地球表面的速度等于或大于某一速度时,物体就可以挣脱地球引力的束缚,成为绕太阳运动的人造卫星,这个速度叫做第二宇宙速度。

用R表示地球的半径,M 表示地球的质量,G表示万有引力常量.试写出第二宇宙速度的表达式。

15.(16分)如图所示,AB 是一段位于竖直平面内的光滑轨道,高度为h ,末端B 处的切线方向水平.一个质量为m 的小物体P 从轨道顶端A 处由静止释放,滑到B 端后飞出,落到地面上的C 点,轨迹如图中虚线BC 所示.已知它落地时相对于B 点的水平位移OC =l .现在轨道下方紧贴B 点安装一水平传送带,传送带的右端与B 的距离为l /2.当传送带静止时,让P 再次从A 点由静止释放,它离开轨道并在传送带上滑行后从右端水平飞出,仍然落在地面的C 点.当驱动轮转动从而带动传送带以速度gh v 3=匀速向右运动时(其他条件不变),P 的落地点为D .(不计空气阻力)(1)求P 滑至B 点时的速度大小; (2)求P 与传送带之间的动摩擦因数; (3)求出O 、D 间的距离.16.(20分)有一倾角为θ的斜面,其底端固定一挡板M ,另有三个木块A 、B 和C ,它们的质量分别为m m m m m C B A 3,===,它们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都相同. 其中木块A 放于斜面上并通过一轻弹簧与挡板M 相连,如图所示. 开始时,木块A 静止在P 处,弹簧处于自然伸长状态. 木块B 在Q 点以初速度0v 向下运动,P 、Q 间的距离为L. 已知木块B 在下滑过程中做匀速直线运动,与木块A 相撞后立刻一起向下运动,但不粘连. 它们到达一个最低点后又向上运动,木块B 向上运动恰好能回到Q 点. 若木块A 仍静放于P 点,木块C 从Q 点处开始以初速度032v 向下运动,经历同样过程,最后木块C 停在斜面的R 点,求P 、R 间的距离L′的大小.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一、选择题: 1.D2.BD 3.A4.ACD5.CD 6.CD 7.B8.CD二、填空题: 9.BDF 10.2gL ,0.70m/s ,0.875m/s11.W =22212121mv mv -a 2212)(h R h R ++=·a 1 12.8m/s 三、计算题:13、设圆周的半径为R ,则在C 点:mg =m Rv C 2① (2分)离开C 点,滑块做平抛运动,则2R =gt 2/2 ② (2分)V 0t =s AB ③由B 到C 过程,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mv C 2/2+2mgR =mv B 2/2 ④ (2分)由A 到B 运动过程,由动能定理得: 221)(BAB mvs mg F =-μ ⑤(2分)由①②③④⑤式联立得到: 75.0=μ (2分) 14、(1)设卫星在半径为r 的轨道上做匀速圆周运动的速度为v ,地球的质量为M ,卫星的质量为m 。

有万有引力提供卫星做圆周运动的向心力:22M m m v Grr=(2分)所以,人造卫星的动能:21122k G M m E m v R ==(1分) 卫星在轨道上具有的引力势能为:p G M m E r =-(1分)所以卫星具有的引力势能为:1122k p G M mG M m G M m E E E rrr=+=-=-所以:1122k G M m G M m E E rr=-== (2分)(2)设物体在地于表面的速度为v 2,当它脱离地球引力时∞→r ,此时速度为零,由机械能守恒定律得:22102G M m m v R-= (2分) 得:RGM v 22=(2分)15、(1)物体P 在AB 轨道上滑动时,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2012m gh m v =得 (2分)物体P 滑到B 点时的速度为0v =(1分)(2)当没有传送带时,物体离开B 点后作平抛运动,运动时间为t ,l t v ==2分)当B 点下方的传送带静止时,物体从传送带右端水平抛出, 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也为t ,水平位移为12,物体从传送带右端抛出的速度0122v v ==(1分)根据动能定理,物体在传送带上滑动时,有220111222l m g m v m v μ=-. (2分)解得 32h lμ=. (1分)(3)因为传送带的速度2v >物体将会在传送带上做一段匀加速运动,设物体加速到速度gh v 3=时,通过的距离为x 有:2022121mv mvmgx -=μ,解得:l x 31=因为x<l /2即物体尚未到达传送带右端,速度即与传送带速度相同,此后物体将做匀速运动,而后以速度v 离开传送带. (1分)物体从传送带右端水平抛出,在空中运动的时间也为ghl t 2=(1分)OD 间的距离 2)61()2(lvt l s +=+= (2分)16、木块B 下滑做匀速直线运动,有θμθcos sin mg mg =,即θμθcos sin g g = ① (2分)B 和A 相撞前后,总动量守恒,102mv mv = ∴1012v v =② (2分)设两木块向下压缩弹簧的最大长度为S ,两木块被弹簧弹回到P 点时的速度为V 2,则 22212212212cos 2mv mv Smg ⋅-=⋅θμ ③ (2分)两木块在P 点处分开后,木块B 上滑到Q 点的过程:2221)cos sin (mv L mg mg =+θμθ ④ (2分)木块C 与A 碰撞前后,总动量守恒,104323v m v m '⋅=⋅,∴104v '= ⑤(2分)设木块C 和A 压缩弹簧的最大长度为S ',两木块被弹簧回到P 点时的速度为2V ',则 2221221212cos 4v m v m S mg '⋅-'⋅='⋅θμ ⑥ (2分) 木块C 与A 在P 点处分开后,木块C 上滑到R 点的过程:22321)cos 3sin 3(v m L mg mg '⋅='+θμθ ⑦ (2分) 由①式可知在木块压缩弹簧的过程中,重力对木块所做的功与摩擦力对木块所做的功大小相等,因此弹簧被压缩而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等于开始压缩时两木块的总动能。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