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近几年高共52页

合集下载

初中化学化学物质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化学物质知识点整理

初中化学化学物质知识点整理化学物质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以不同的形式存在,并通过化学反应相互转化。

在初中化学中,学生需要了解不同种类的化学物质及其性质,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以下是初中化学中常见的化学物质知识点整理:1.元素:元素是由同一种原子组成的物质,是构成所有物质的基本成分。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是自然界存在的,其余是人工合成的。

常见元素有氢、氧、碳、铁、铝等。

元素以化学符号表示,如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

2.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以上不同元素的原子以一定的比例结合而成的物质。

化合物有固定的化学式,如水的化学式为H2O,二氧化碳的化学式为CO2、常见化合物有水、盐、糖等。

3.混合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质混合在一起而形成的物质,其成分比例可以随时变化。

混合物没有固定的化学式,如空气、海水等。

4.酸、碱、盐:酸是指具有酸性的化合物,常见的酸有盐酸、硫酸等;碱是指具有碱性的化合物,常见的碱有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等;盐是酸和碱中和反应产生的化合物,具有中性。

5.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一种常见的化学反应类型,其中发生氧化的物质叫做还原剂,发生还原的物质叫做氧化剂。

氧化剂通常含有氧元素,如氯氧化剂;还原剂通常含有金属元素,如铁还原剂。

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反应中的重要类型。

6.水:水是生命的基础,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合物。

水的化学式是H2O,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水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液体,在常温常压下是液体状态。

水的凝固点是0°C,沸点是100°C。

7.盐和碳酸盐:盐是由酸和碱中和反应生成的化合物,其中含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

碳酸盐是一种重要的盐,由碳酸和金属元素组成,如钠碳酸盐(小苏打)、钙碳酸盐(大理石)等。

8.金属与非金属:金属是一类具有金属光泽、导电性和延展性的元素,如铁、铝、铜等;非金属是一类不具有金属性质的元素,如氢、氧、碳等。

元素化合物知识

元素化合物知识

“元素化合物知识”资料合集目录一、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的教学衔接二、高中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策略研究三、基于化学核心素养的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研究四、高中化学新课程中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的变化及对教学的启示五、中学化学教学中“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核心素养的培养研究以“元素化合物知识”为例六、思维导图在初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教学衔接的应用研究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的教学衔接在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的教学衔接是一个重要的问题。

本文将探讨初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的教学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教学衔接策略,以期为一线教师提供参考。

本文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探讨在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的教学衔接问题,旨在寻找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并为一线教师提供可操作的教学建议。

元素化合物知识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学生的科学素养和未来的学习具有重要意义。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由于初中和高中化学课程之间的断层和教学方法的不当,常常导致学生难以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

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广泛的研究,提出了诸多教学策略,但在实际应用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针对新课标下初高中化学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的教学衔接,本文提出以下策略: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元素化合物知识,教师应将教学目标分解为具体的子目标,如物质的性质、变化和用途等。

同时,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如实验探究、科学思维和科学精神等。

为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师可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课堂讨论、小组合作、实验教学等。

同时,应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思考能力的培养。

为了充实元素化合物知识点的教学内容,教师应积极引入课外活动、多媒体资源等。

例如,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化学实验、化学竞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

同时,可以利用多媒体资源,如视频、动画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抽象的化学概念和反应过程。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浅谈元素化合物知识的教学方法和策略摘要:针对元素化合物知识的特点,从一线教师的角度提出授新课阶段和复习阶段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以达到更好地、有效地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关键词:元素化合物知识;授新课阶段;复习阶段;教学方法和策略中图分类号:g421人们生活在一个物质世界中,从化学的角度看,物质就是元素化合物。

我们居住的房屋,呼吸的空气,饮用的水,吃的食物,穿的衣服,生活中使用的各种用具等无一不是元素化合物,就连人类本身也是由元素化合物构成的。

作为一个有文化科学素养的高中学生,必须具备一定的元素化合物知识。

元素化合物知识点多、涉及面广,而且这部分内容多是描述性、识记性知识,具有难、杂、散、乱的特点,难以全面准确掌握。

学生普遍反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内容:“一看就懂,有的记不好,有的记不住,有的用不好,有的不会用。

”在这几年的高考试卷中,元素化合物知识还是占有了相当高的比例的。

作为一线教师如何组织教学,才能有效地促进学生学习好元素化合物知识呢?1 授新课阶段的元素化合物的教学方法和策略1.1通过实验活动认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原本就来自于实验,让学生通过课堂实验、学生实验、家庭实验来感受元素化合物的性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生的实验探究能力,加深学生的记忆力。

1.2联系生活实例优化元素化合物知识记得“巴斯夫”的一句广告台词是:“化学,让生活更美好”!化学与社会生活的联系更为密切、更广泛、也更为学生感知和接受,就高一学生来说,所学的化学知识并不多,元素化合物更是最直接最具体的。

1.3灵活的记忆加深理解元素化合物知识著名化学家鲍林在谈到学习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性时,说了一段发人深思的话:“单纯靠学习理论是不可能获得完全的化学知识的。

纵使一个学生已学习了全部已知的化学理论,由于化学的主要部分(个别物质的很多特殊性质)尚未很好的形成化学理论,他仍不具备科学知识。

”他还说:“让学生单凭记忆的方法去学习一些描述化学的事实是必需的。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通关提分题库(考点梳理)单选题(共30题)1、中学化学教学内容的精髓是()。

A.化学事实性知识B.化学情谊类知识C.化学理论性知识D.化学技能性知识【答案】 C2、下列有关教学内容选取和组织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教科书内容是教学内容组织和选取的重要参考B.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必须与教科书保持一致C.教学内容的选取可以依据教学目标在教科书的基础上做适当的调整D.教学内容的选择应该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答案】 B3、短周期主族元素X、Y、Z、W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且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为13。

X的原子半径比Y的小,X与W同主族,Z是地壳中含量最高的元素。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r(Y)>r(Z)>r(W)B.元素Z、W的简单离子的电子层结构不同C.元素Y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2的强D.只含X、Y、Z三种元素的化合物,可能是离子化合物,也可能是共价化合物【答案】 D4、高中化学课程由若干课程模块构成,分为必修、选修两类。

其中,必修包括2个模块;选修包括( )个模块,是必修课程的进一步拓展和延伸。

A.4B.6C.8D.10【答案】 B5、义务教育阶段的化学课程是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体现基础性,要给学生提供未来发展所需要的()。

A.最基础的化学知识和技能B.运用化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C.化学科学探究的能力D.创新意识【答案】 A6、教育部先后于1999年和2002年分别颁布了《关于加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若干意见》与《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指导纲要》两个重要文件,对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目的、任务、方法、形式和具体内容都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根据文件精神和当前中小学实际,你认为下列论述正确的是:A.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应坚持辅导与治疗相结合,重点对象是心理有问题的学生。

B.提高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实效的关键是加强学校的硬件投入,每所学校都要建立一个标准的心理咨询室。

如何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如何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

如何复习元素化合物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是中学化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而且这部分知识多数是描述性的,内容繁杂、零碎和分散,需要记忆的东西较多,难以掌握和运用。

根据中考化学试题的要求,针对该专题知识点多的特点,下面就自己在任教以来对这部分内容的看法,望大家多指教:1、将零碎的知识点进行分类归纳,帮助学生形成知识网络:(1)帮助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分类,以便于对知识的记忆:由于元素化合物知识内容庞杂,所以复习时既要全面,尽量减少遗漏,又要突出重点,不能同等对待所有的知识。

因此,需要将学过的知识进行分类整理。

例如,根据物质的类别,将学过的物质分为:混合物、单质、化合物,对这些物质则从组成、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用途等方面进行归纳总结,进行复习,并结合化学教学大纲对这些知识的不同要求分别对待。

(2)帮助学生寻找物质之间的联系,加强分析,深刻记忆:对于初学者来说,石蕊、酚酞的变色,容易记错。

因此,假如强调了石蕊是“酸红碱蓝”,那么酚酞在不同酸、碱性溶液中的变色情况也就能记住了。

例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

假如能熟记酸的通性,再记住检验氯离子用银离子、检验硫酸根离子用钡离子、检验碳酸盐用酸,那么盐酸、硫酸的化学性质就能迎刃而解。

对于氢氧化钠、氢氧化钙的性质也是如此。

通过一种物质性质的记忆,也就能联系推出另一种相同类别物质的性质。

(3)抓住诸多物质之间具有的相似性和差异,进行列表对比,可做到准确把握和理解记忆:在复习过程中要注意基础知识的落实。

要以教材为根本,引导学生形成完整的化学知识体系,将基础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网络,以形成基本的化学思想,进行有效的知识迁移。

例如,氢气、氧气和二氧化碳是初中化学中三种重要气体。

复习时,可以把这几种气体从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实验室制法(药品、反应原理、实验装置、收集方法、实验注意事项、验满或验纯)、工业制法、用途等方面列表对比。

这样很容易看出它们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从而找出规律性的东西,既能加深理解,又便于记忆。

第讲元素与化合物

第讲元素与化合物

第一讲:元素与化合物在化学中,元素和化合物是两个基本概念。

元素是组成物质的基本粒子,而化合物则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而成的新物质。

元素元素是一种物质,它由具有相同原子核电荷数目的原子组成。

目前已知的元素有118种,其中92种存在于自然界中,其余的是合成的。

每个元素都有一种化学符号,例如氧元素的化学符号为O。

元素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其原子核中的质子数和外层电子的数量、排布和结合方式。

元素又可以根据其性质分为金属、非金属和半金属三种。

金属元素具有良好的导电和导热性以及塑性和延展性,如铁、铜、铝等。

非金属元素则较为脆弱,通常不具有良好的导电性和导热性,如氢、氧、碳等。

半金属元素则介于金属和非金属之间,如硅、锑、铟等。

化合物化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通过化学键相互连接而成的新物质。

化合物的性质与组成元素的性质有很大的不同,通常具有新的物理和化学性质。

在化学中,化合物的组成通常用化学式表示,如水的化学式为H2O,其中H代表氢元素,O代表氧元素,2代表氢元素的原子数量。

化合物的种类非常多,可以根据化学键类型分为共价化合物和离子化合物两种。

共价化合物通常由两个非金属元素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如水、二氧化碳等。

离子化合物则由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通过电子的互相转移形成,如氯化钠、硫酸铜等。

除了以上两种类型的化合物外,还有许多其他类型的化合物,如配合物、氢键化合物、氢化物等。

元素和化合物的相互转化元素和化合物之间可以通过化学反应进行相互转化。

在化学反应中,元素的原子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化合物,或者化合物的分子通过化学反应断裂原子键而分解成元素。

例如,氢气和氧气可以通过电火花反应生成水:2H2 + O2 → 2H2O在这个化学反应中,氢气和氧气这两种元素通过化学键连接形成了水这种化合物。

另一个例子是硫酸铜,在加热的条件下可以分解成硫酸和铜金属:CuSO4 → Cu + SO3 + O2在这个化学反应中,硫酸铜这种离子化合物分解成了硫酸和铜金属这两种元素。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

2023年教师资格之中学化学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综合练习试卷B卷附答案单选题(共40题)1、化学实验有不同的分类方式,按照实验主体的不同,可分为()。

A.探究性实验和验证性实验B.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C.基本操作实验、物质制备实验和物质性质实验D.定性实验和定量实验【答案】 B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淀粉和纤维素的化学式均为(C6H10O5),二者互为同分异构体B.从形式上看.酯化反应也属于取代反应C.油脂的相对分子质量都较大.所以属于高分子化合物D.乙烯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和溴水褪色.二者反应原理相同【答案】 B3、下列不属于探究性学习基本特征的是()。

A.自主性B.时代性C.实践性D.情境性【答案】 B4、下列关于分散系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所有的分散系都是混合物B.浊液中分散质颗粒不能透过滤纸C.碘酒这种分散系的溶质是酒精D.雾是小水滴的聚集体分散到大气中形成的分散系【答案】 C5、下面不属于化学l的主题的是( )。

A.认识化学科学B.化学实验基础C.常见无机物及其应用D.物质结构基础【答案】 D6、下列能量转化过程与氧化还原反应无关的是()。

A.硅太阳能电池工作时,光能转化成电能B.锂离子电池放电时,化学能转化成电能C.电解质溶液导电时,电能转化成化学能D.葡萄糖为人类生命活动提供能量时,化学能转化成热能【答案】 A7、气体的溶解度通常指在()时,一定温度下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气体的体积,常记为1:x。

A.101kPaB.103kPaC.105kPaD.108kPa【答案】 A8、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锥形瓶可用作加热的反应器B.室温下.不能将浓硫酸盛放在铁桶中C.配制溶液定容时.俯视容量瓶刻度线会使溶液浓度偏低D.用蒸馏水润湿的试纸测溶液的pH,一定会使结果偏低【答案】 A9、化学教学媒体的选择应遵循的原则有()。

A.①②③B.②③④C.②③④⑤D.①②③④⑤【答案】 D10、提问是每个人日常生活中必须经历的事情,课堂提问是化学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元素及其化合物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元素及其化合物在中学化学中的地位和作用------和高一同学恳谈化学知识的学习大家清楚,化学研究的对象就是物质,包括物质的结构组成、性质、应用、合成等,所有这些离不开对元素及其化学物的学习,其中的核心知识就是各种主要元素为代表的单质、化合物的组成,用化学方程式表示物质的化学变化等,这些是学科本身的语言,也叫化学用语。

你不认识它,掌握它,就好像你不懂汉字,再聪明、再有创意也写不出好语句来,如同英语,你不懂单词,你就不会写英语短文一样。

可见,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是以上各部分知识学习的基础,各部分知识的学习,必须以它为载体。

离开了它,就成无源之水,就谈不上学习化学了,可见它的地位之重、作用之大。

下面简要指出以下各部分知识是怎样以它为载体的。

一、化学实验化学实验包括仪器的使用、实验装置、气体的制备、物质的鉴定、鉴别、分离等。

你要制备一种气体,首先要知道用什么试剂来制备,反应原理是什么,气体有什么性质,才能帮助你把实验做好,如NH 的制备。

要鉴定、鉴别某些物质,就必须知道某些离子有什么特征3反应,如SO42-、Cl-、CO32-、NH4+等,才能提出假设,通过实验论证进行推断,得出正确结论,至于其它类型的实验,也绝不离开元素及其化合物知识。

二、基本概念:许多概念必须借助化学反应来阐明,例如,化学反应,分解反应等基本反应类型,你如果没有学习过有关物质的性质,提出这些概念就不能理解,也无作用。

在学习氧化还原反应时,如果没有运用化学方程式,就不能从本质上阐明和理解氧化还原反应概念。

三、基本理论:要理解同一周期元素性质的递变规律,同一主族元素性质的递变,也需要懂得元素的一些性质,才能加深理解,然后反过来,再用理论指导你对元素性质的认识。

在学习化学速率时,离不开有关物质的反应做载体来阐明,例如,Na2S2O3与不同浓度盐酸反应或浓度相同条件下,温度不同,反应速率哪种情况下最快?这些都需要懂得这些物质的化学变化。

四、计算:化学计算必须以物质的化学性质为载体来进行,你不懂得有关物质混合后反应,生成什么,它们的化学计量数如何?否则,无从下手计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