铸造,锻造,压,铸造的区别

合集下载

模具钢铸造,锻造,冲压,铸造的区别参考资料

模具钢铸造,锻造,冲压,铸造的区别参考资料

模具钢铸造,锻造,冲压,铸造的区别1。

锻造和铸造的区别(1)铸造:是把没有形状的金属液变成有形状的固体。

锻造:是把一种形状固体变成另一种形状的固体。

铸造好比是你玩蜡,你买了蜡(废钢,或生铁)然后将这个蜡化为液体,放入一个什么模子,这样你就得到不同形状的东西。

(固体-液体-固体锻造,好比是做面饼的过程,你把小的面团揉,放到模子里面,做成不同形状的产品。

差不多是固体在高温下,形状可变成别的形状(固体到固体)。

所谓铸造,是将熔融的金属浇铸到模型中获得铸件的过程。

铸造专业侧重的是金属熔炼过程,以及浇铸过程中工艺的控制。

锻造是固态下的塑性成型,有热加工,冷加工之分,像挤压、拉拔、墩粗,冲孔等都属于锻造。

(2)锻造是慢慢成型,铸造是一次成型铸造:熔融的液态金属填满型腔冷却。

制件中间易产生气孔。

锻造:主要是在高温下用挤压的方法成型。

可以细化制件中的晶粒。

2。

自由锻和模锻的区别自由锻是将加热好的金属坯料放在锻造设备的上,下砥铁之间,施加冲击力或压力,直接使坯料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所需锻件的一种加工方法。

自由锻由于锻件形状简单,操作灵活,适用于单件,小批量及重型锻件的生产。

自由锻分手工自由锻和机器自由锻。

手工自由锻生产效率低,劳动强度大,仅用于修配或简单,小型,小批锻件的生产,在现代工业生产中,机器自由锻已成为锻造生产的主要方法,在重型机械制造中,它具有特别重要的作用。

模锻全称为模型锻造,将加热后的坯料放置在固定于模锻设备上的锻模内锻造成形的。

模锻可以在多种设备上进行。

在工业生产中,锤上模锻大都采用蒸汽-空气锤,吨位在5KN~300KN (0.5~30t)。

压力机上的模锻常用热模锻压力机,吨位在25000KN~63000KN。

模锻的锻模结构有单模堂锻模和多模膛锻模。

如图3-13所示为单模堂锻模,它用燕尾槽和斜楔配合使锻模固定,防止脱出和左右移动;用键和键槽的配合使锻模定位准确,并防止前后移动。

单模膛一般为终锻模膛,锻造时常需空气锤制坯,再经终锻模膛的多次锤击一次成形,最后取出锻件切除飞边。

铸造和锻造如何区别

铸造和锻造如何区别

铸造和锻造如何区别铸造和锻造的区别:1、铸造:就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艺过程。

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

铸造生产的毛坯成本低廉,对于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的经济性;同时它的适应性较广,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但铸造生产所需的材料(如金属、木材、燃料、造型材料等)和设备(如冶金炉、混砂机、造型机、造芯机、落砂机、抛丸机、铸铁平板等)较多,且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而污染环境。

铸造是人类掌握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

公元前3200年,美索不达米亚出现铜青蛙铸件。

公元前13~前10世纪之间,中国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时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商代的重875千克的司母戊方鼎、战国的曾侯乙尊盘和西汉的透光镜等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

早期的铸造受陶器的影响较大,铸件大多为农业生产、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艺术色彩较浓。

公元前513年,中国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鼎(约270千克重)。

公元8世纪前后,欧洲开始生产铸铁件。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后,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

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先后开发出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超低碳不锈钢以及铝铜、铝硅、铝镁合金,钛基、镍基合金等铸造金属材料,并发明了对灰铸铁进行孕育处理的新工艺。

50年代以后,出现了湿砂高压造型,化学硬化砂造型和造芯、负压造型以及其他特种铸造、抛丸清理等新工艺。

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①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

②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铸造和锻造如何区别

铸造和锻造如何区别

个人收集整理仅供参考学习铸造和锻造如何区别铸造和锻造的区别:1、铸造:就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零件或毛坯)的工艺过程。

现代机械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

铸造生产的毛坯成本低廉,对于形状复杂、特别是具有复杂内腔的零件,更能显示出它的经济性;同时它的适应性较广,且具有较好的综合机械性能。

但铸造生产所需的材料(如金属、木材、燃料、造型材料等)和设备(如冶金炉、混砂机、造型机、造芯机、落砂机、抛丸机、铸铁平板等)较多,且会产生粉尘、有害气体和噪声而污染环境。

铸造是人类掌握较早的一种金属热加工工艺,已有约6000年的历史。

公元前3200年,美索不达米亚出现铜青蛙铸件。

公元前13~前10世纪之间,中国已进入青铜铸件的全盛时期,工艺上已达到相当高的水平,如商代的重875千克的司母戊方鼎、战国的曾侯乙尊盘和西汉的透光镜等都是古代铸造的代表产品。

早期的铸造受陶器的影响较大,铸件大多为农业生产、宗教、生活等方面的工具或用具,艺术色彩较浓。

公元前513年,中国铸出了世界上最早见于文字记载的铸铁件——晋国铸鼎(约270千克重)。

公元8世纪前后,欧洲开始生产铸铁件。

18世纪的工业革命后,铸件进入为大工业服务的新时期。

进入20世纪,铸造的发展速度很快,先后开发出球墨铸铁,可锻铸铁,超低碳不锈钢以及铝铜、铝硅、铝镁合金,钛基、镍基合金等铸造金属材料,并发明了对灰铸铁进行孕育处理的新工艺。

50年代以后,出现了湿砂高压造型,化学硬化砂造型和造芯、负压造型以及其他特种铸造、抛丸清理等新工艺。

文档收集自网络,仅用于个人学习铸造种类很多,按造型方法习惯上分为:①普通砂型铸造,包括湿砂型、干砂型和化学硬化砂型3类。

②特种铸造,按造型材料又可分为以天然矿产砂石为主要造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熔模铸造、泥型铸造、铸造车间壳型铸造、负压铸造、实型铸造、陶瓷型铸造等)和以金属为主要铸型材料的特种铸造(如金属型铸造、压力铸造、连续铸造、低压铸造、离心铸造等)两类。

五金件加工的常见工艺

五金件加工的常见工艺

五金件加工的常见工艺五金件加工是制造业中常见的一种加工方式,主要用于生产各种五金产品。

在五金件加工过程中,常用的工艺有锻造、铸造、冲压、焊接、机加工等。

锻造是一种通过对金属材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改变其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锻造可以分为自由锻造和模锻造两种。

自由锻造是指将金属材料放在锻造机上,通过锤击或压力机的作用,使其产生塑性变形。

模锻造是指将金属材料放在模具中,通过模具的作用,使其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进行塑性变形。

铸造是一种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模具中,使其冷却凝固并形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铸造可以分为砂型铸造、压铸、失重铸造等。

砂型铸造是最常见的铸造方式,其原理是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砂型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取出即可得到所需的铸件。

压铸是指将熔化的金属注入到压铸机中,通过高压将金属充填到模具中,待其冷却凝固后取出所需的铸件。

失重铸造是一种通过在真空或低重力环境下进行铸造的方法,可以减少铸件的缺陷。

冲压是一种通过冲击或压力将金属材料变形成所需形状的加工方法。

冲压可以分为冲裁、冲孔、拉伸、弯曲等。

冲裁是指将金属材料通过冲压机的冲切模具进行切割,以得到所需的形状。

冲孔是指在金属材料上通过冲压机的冲孔模具进行孔洞加工。

拉伸是指将金属材料通过冲压机的拉伸模具进行拉伸变形,以得到所需的形状。

弯曲是指将金属材料通过冲压机的弯曲模具进行弯曲加工,以改变其形状和角度。

焊接是一种将两个或多个金属材料通过加热或加压使其熔化,并在冷却后形成连接的加工方法。

焊接可以分为气焊、电焊、激光焊等。

气焊是指通过燃烧燃气产生的高温火焰,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然后加入焊接材料使其冷却后形成连接。

电焊是指通过电流的作用,使金属材料加热至熔化,并通过焊接材料的作用使其冷却后形成连接。

激光焊是指通过激光束的高能量密度,将金属材料局部加热至熔化,并在冷却后形成连接。

焊接工艺具有连接牢固、高效快捷的特点,广泛应用于五金件的加工中。

锻造与铸造的区别

锻造与铸造的区别

锻造与铸造的区别
破碎机锤头,就是破碎机的一种配件,是破碎机必不可少的。

现在市场上的破碎机锤头一般分为两种:铸造和锻造,但是他们的耐磨程度是不一样的。

那么什么是铸造?什么是锻造呢?
铸造是将金属熔炼成符合一定要求的液体并浇进铸型里,经冷却凝固、清整处理后得到有预定形状、尺寸和性能的铸件的工艺过程。

铸造毛坯因近乎成形,而达到免机械加工或少量加工的目的降低了成本并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时间.铸造是现代制造工业的基础工艺之一。

锻造: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

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

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所以说锻造的锤头比铸造的锤头耐磨耐用。

当然不一定是锤头,应该是锻造比铸造好用。

锻造钢球与铸造钢球的区别

锻造钢球与铸造钢球的区别

锻造钢球与铸造钢球的区别钢球是一种常见的金属制品,在各行各业中广泛应用。

在制造工艺上,目前主要有锻造钢球和铸造钢球两种不同的方法。

虽然它们都是制造钢球的方式,但在制造工艺、特点和应用领域等方面存在一些明显的区别。

首先,锻造钢球是通过高温下对金属进行加工形成的。

在锻造过程中,首先将金属材料预热,然后放入锻造机中。

通过机械力的作用,将金属材料锤击成形,形成所需的钢球形状。

锻造过程中,金属材料的晶粒得到了改善,钢球的内部结构更加致密。

这使得锻造钢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而且表面光洁度较高。

此外,锻造钢球还可以根据需要进行热处理,以进一步提高其性能。

相比之下,铸造钢球是通过将熔化的金属材料倒入模具中而形成的。

在铸造过程中,首先将金属材料加热至熔点,然后将其倒入钢球模具中,在冷却固化后取出。

由于熔化的金属是以液态形式注入模具,因此铸造钢球在内部结构上相对较松散。

虽然表面可能需要进行后续的打磨处理,但相比锻造钢球,铸造钢球的表面粗糙度会稍高一些。

然而,铸造钢球的制造成本较低,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大规模生产。

此外,锻造钢球和铸造钢球在应用领域上也有所区别。

由于锻造钢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因此适用于一些对耐磨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如矿山、磨矿机械等。

而铸造钢球由于制造成本低、生产效率高,更适用于一些一般要求的领域,如化工、水泥、建筑等。

综上所述,锻造钢球和铸造钢球虽然都是制造钢球的方法,但它们在制造工艺、产品特点和应用领域上存在显著区别。

锻造钢球具有较高的强度和韧性,适用于对耐磨性能要求较高的场合;而铸造钢球的制造成本较低,生产效率较高,适用于一些一般要求的应用领域。

根据实际需求,选择适合的钢球制造方法,对于提高产品质量和性能具有重要意义。

锻造和铸造的区别

锻造和铸造的区别

一、锻造、铸造的区别:词语意义不同:锻造:用锤击等方法,使在可塑状态下的金属材料成为具有一定形状和尺寸的工件,并改变它的物理性质。

铸造:将金属熔化成液体后浇入模子里,经冷却凝固、清理后获得所需形状的铸件的加工方法。

能制成形状复杂的各类物件。

2.制作工艺不同:锻造:是一种利用锻压机械对金属坯料施加压力,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具有一定机械性能、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方法,锻压(锻造与冲压)的两大组成部分之一。

铸造:是将液体金属浇铸到与零件形状相适应的铸造空腔中,待其冷却凝固后,以获得零件或毛坯的方法。

二、锻造、铸造用途:锻造一般用在一定形状和尺寸锻件的加工。

铸造是比较经济的毛坯成形方法,一般用在形状复杂的零件上。

二、锻造、铸造优劣势:锻造优点:通过锻造能消除金属在冶炼过程中产生的铸态疏松等缺陷,优化微观组织结构,同时由于保存了完整的金属流线,锻件的机械性能一般优于同样材料的铸件。

相关机械中负载高、工作条件严峻的重要零件,除形状较简单的可用轧制的板材、型材或焊接件外,多采用锻件。

铸造优点:可以生产形状复杂的零件,尤其是复杂内腔的毛坯。

2.适应性广,工业常用的金属材料均可铸造,几克到几百吨。

3.原材料来源广,价格低廉,如废钢、废件、切屑等。

4.铸件的形状尺寸与零件非常接近,减少了切削量,属于无切削加工。

5.应用广泛,农业机械中40%~70%、机床中70%~80%的重量都是铸件。

锻造缺点:在锻造生产中,易发生的外伤事故。

铸造缺点:1.机械性能不如锻件,如组织粗大,缺陷多等。

2.砂型铸造中,单件、小批量生产,工人劳动强度大。

3.铸件质量不稳定,工序多,影响因素复杂,易产生许多缺陷。

扩展资料:锻造是金属塑性加工的重要方法之一。

锻造的主要目的是:成形和改性(机械性能和内部组织的改善)。

其中后者是其他工艺方法难以实现的,另外锻造生产还具有节约金属、生产效率高、灵活性大等优点。

通过锻造能使铸造组织中的疏松、气孔压实,把粗大的铸造组织(树枝状晶粒)击碎成细小的晶粒,并形成纤维组织。

铸造锻造压铸造的区别

铸造锻造压铸造的区别

铸造,锻造,冲压,铸造的区别一、锻造的工艺过程1、加热1.1锻造温度范围的确定锻造温度范围是指锻件由开始锻造温度(称始锻温度)到停止锻造温度(称终锻温度)的间隔。

1.1.1始锻温度的确定。

在不出现过热、过烧等加热缺陷的前提下,应尽量提高始锻温度,使金属具有良好可锻性。

使锻温度一般控制在固相线以下150~250℃。

1.1.2终锻温度的确定。

终锻温度过高,停止锻造后金属的晶粒还会继续长大,锻件的力学性能也随之下降;终锻温度过低,金属再结晶进行得不充分,加工硬化现象严重,内应力增大,甚至导致锻件产生裂纹。

2、金属在加热时易产生的缺陷2.1氧化、脱碳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表层的铁和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O2、CO2、H2O、SO2)发生化学反应,使钢料表层形成氧化皮(铁的氧化物FeO、Fe3O4、F2O3),这种现象称为氧化。

大锻件表层脱落下来的氧化铁皮厚度可达7~8mm,刚在加热过程中因生成氧化皮而造成的损失,称为烧损。

刚加热到高温时,表层中的碳被炉气中的O2、CO2等氧化或与氢产生化学作用,生成CO或甲烷而被烧掉,这种因钢在加热时表层碳量降低的现象称为脱碳。

脱碳的钢,使工件表面变软,强度和耐磨性降低。

碳中碳的质量分数越高,加热时越易脱碳。

减少脱碳的方法是:a)采取快速加热;b)缩短高温阶段的加热时间,对加热好的坯料尽快出炉锻造;c)加热前在坯料表面涂上保护涂层。

2.2过热、过烧过热是指金属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引起晶粒粗大的现象。

过热使钢坯的可锻性和力学性能下降,必须通过退货处理来细化晶粒以消除过热组织,不能进行退火处理的钢坯通过反复锻打来改善晶粒度。

二、锻造成形金属加热后,就可锻造成形,根据锻造时所用的设备、工模具及成形方式的不同,可将锻造成形分为自由锻成形、模锻成形和胎模锻成形等三、自由锻造1、自由锻造的特点及设备1)改善组织结构,提高力学性能。

通过锻打,金属内部粗晶结构被打碎;气孔、缩孔、裂纹等缺陷被压合,提高了致密性,金属的纤维流线在锻件截面上合理分布,提高了金属力学性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铸造,锻造,冲压,铸造的区别
一、锻造的工艺过程
1、加热
1.1锻造温度范围的确定
锻造温度范围是指锻件由开始锻造温度(称始锻温度)到停止锻造温度(称终锻温度)的间隔。

,应尽量提高始锻温度,使金属具有良好可锻性。

使锻温度一般控制在固相线以下
150~250℃。

,停止锻造后金属的晶粒还会继续长大,锻件的力学性能也随之下降;终锻温度过低,金属再结晶进行得不充分,加工硬化现象严重,内应力增大,甚至导致锻件产生裂纹。

2、金属在加热时易产生的缺陷
2.1氧化、脱碳
钢加热到一定温度后,表层的铁和炉气中的氧化性气体(O2、CO2、H2O、SO2)发生化学反应,使钢料表层形成氧化皮(铁的氧化物FeO、Fe3O4、F2O3),这种现象称为氧化。

大锻件表层脱落下来的氧化铁皮厚度可达7~8mm,刚在加热过程中因生成氧化皮而造成的损失,称为烧损。

刚加热到高温时,表层中的碳被炉气中的O2、CO2等氧化或与氢产生化学作用,生成CO或甲烷而被烧掉,这种因钢在加热时表层碳量降低的现象称为脱碳。

脱碳的钢,使工件表面变软,强度和耐磨性降低。

碳中碳的质量分数越高,加热时越易脱碳。

减少脱碳的方法是:
a)采取快速加热;
b)缩短高温阶段的加热时间,对加热好的坯料尽快出炉锻造;
c)加热前在坯料表面涂上保护涂层。

2.2过热、过烧
过热是指金属加热温度过高,加热时间过长引起晶粒粗大的现象。

过热使钢坯的可锻性和力学性能下降,必须通过退货处理来细化晶粒以消除过热组织,不能进行退火处理的钢坯通过反复锻打来改善晶粒度。

二、锻造成形
金属加热后,就可锻造成形,根据锻造时所用的设备、工模具及成形方式的不同,可将
锻造成形分为自由锻成形、模锻成形和胎模锻成形等
三、自由锻造
1、自由锻造的特点及设备
1)改善组织结构,提高力学性能。

通过锻打,金属内部粗晶结构被打碎;气孔、缩孔、裂纹等缺陷被压合,提高了致密性,金属的纤维流线在锻件截面上合理分布,提高
了金属力学性能。

2)成本低,经济性合理。

锻压设备、工具通用性好,生产准备周期短,便于更换产品。

3)工艺灵活,实用性强。

锻件质量可以从1Kg~300T,是锻造大型锻件的唯一方法。

4)锻件尺寸精度低,锻件的形状、尺寸精度取决于技术工人的水平。

自由锻主要用于单件小批、形状不太复杂、尺寸精度要求不高的锻件及一些大型锻
件的生产。

2、自由锻设备
自由锻设备分两类:一类是产生冲击力的设备,如空气锤和蒸汽-空气锤;另一类是产生静压力的设备:如水压机等。

1)空气锤。

空气锤的结构简单,操作灵活,维修方便。

由于受压缩缸和工作缸大小的限制,空气锤吨位较小,锤击能力也小。

空气锤吨位一般在40kg~1000kg,常用吨
位范围为65kg~750kg。

锻锤吨位是指落下部分(锤头、锻杆、活塞和上抵铁等)的质量。

2)水压机。

水压机是在静压力下使坯料产生塑形变形,工作平稳,噪声小,工作条件好;能产生数万KN压力,断头深度大;变形速度慢,有利于获得金属再结晶组织,改善了锻件的内部组织。

水压机的缺点是设备庞大,结构复杂,价格昂贵。

3、自由管段的基本工序
自由管段工序分三类,即辅助工序、基本工序和精整工序。

自由锻工序简图见下表。

4、确定锻造工序
根据自由锻工艺特点及锻件的结构特征,确定采用一个或多个工序的最佳组合。

各类自由锻件采用的锻造工序见下表:
5、自由锻造锻件的结构工艺性
自由锻造锻件结构设计的原则是:除满足使用性能要求外,还要考虑自由锻造的设备、工具及工艺特点,尽量使锻件外形简单,易于锻造锻件结构工艺性见下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