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控制网络基础4

合集下载

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

Ch1 绪论1.什么是工业数据通信,现场总线,控制网络?数据通信是指在两点或多点之间以二进制形式进行信息交换的过程。

在工业生产过程中,除了计算机及其外围设备,还存在大量检测工艺参数数值与状态的变送器和控制生产过程的控制设备。

这些设备的个功能单元之间、设备与设备之间以及这些设备与计算机之间遵照通信协议,利用数据传输技术传递数据信息的过程,称之为工业数据通信。

按照IEC对现场总线(fieldbus)一词的定义,现场总线是一种应用于生产现场,在现场设备之间、现场设备与控制装置之间实行双向、串行、多节点数字通信的技术。

这是由IEC/TC65负责和控制系统数据通信部分国际标准化工作的SC65C/WG6定义的。

因此“现场总线”一词被定位于生产现场的数据通信技术。

工业数据通信是控制网络的基础和支撑条件,是控制网络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这个意义上也可以把工业数据通信与控制网络一并简称为控制网络。

2.企业网络系统的层次结构是什么?如图1.4。

按网络连接结构。

一般将企业的网络系统划分为3层:他以底层控制网(infranet)为基础,中间为企业的内部网(intranet),并通过他伸向外部世界的互联网(internet),形成internet-intranet-infranet的网络结构按网络的功能结构分:企业资源规划层EPR(enterprise resource planning)、制造执行层MES(manufacturing excurtion system)以及现场控制层FCS(field control system)。

3.控制网络企业管理的网络层相连方案是什么?P12Ch2 数据通信基础工业数据通信系统的组成是什么?数据通信系统由数据信息的发送设备、接收设备、传输介质、传输报文、通信协议等几部分组成。

Ch3 控制网络基础1.控制网络的特点是什么?控制网络不同于普通数据网络的最大特点在于,他必须满足对控制的实时性要求,实时控制往往要求对某些变量的数据准确时刷新。

第四章控制网络基础课件

第四章控制网络基础课件

Network)
Area Network)
地理范围: 小,<20KM 传输速度:
地理范围: 中等,<100KM
10-1000Mbps,延迟低, 传输速度:
出错率低
几Kbps~ Mbps
连接介质:
连接介质 :
电缆(同轴电缆—500 光纤, 微波,公共
米,双绞线—100米, 或 通信网
光纤-2~10公里)
•公用网 (public network) 由电信公司出资建造的大型网络。 •专用网 (private network) 某个部门为本单位的特殊业务工作的需要而建造的 网络。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础
3. 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4). 按照网络的用途分类
• 通用型网络 • 军用网络 • 工业控制网络 • 银行信息网络 • ……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础
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任何一个基本的计算机网络均可以看成由资源子网和 通信子网两种功能子网组成 。
• 资源子网:由计算机系统、 • 通信子网:由通信硬件
终端控制器和终端设备、 (通信设备、通信线路)
软件和可供共享的数据库 及通信软件组成,为网
等组成,负责全网面向应 用的数据处理工作,向用 户提供各种可共享的数据
第一节计算机网络基础
4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服务器
安装了网络操作系统并提供共享资源的计算机称为服务器 (Server),服务器又指对网络中某种服务进行集中管理和 控制的网络主机。服务器在客户机/服务器(Client/Server) 网络中扮演支配的角色。网络服务器比普通PC机拥有更强的 处理能力、更多的内存和硬盘空间,它可以是微机、小型机、 大中型计算机。
网络服务器的运行效率和稳定性直接影响着整个网络的工 作。根据服务分工的需要,网上可以配置不同数量的服务器, 有些服务器提供相同的服务,有些提供不同的服务。在小型 网络中,一个服务器可担当多种角色,在可能的情况下,最 好专机专用。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

计算机网络基础知识计算机网络是现代社会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连接了世界各地的计算机和设备,使得信息传输更加便捷和高效。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计算机网络的基础知识,包括网络拓扑、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等方面内容。

一. 网络拓扑网络拓扑是指计算机网络中各节点之间连接的方式和结构。

常见的网络拓扑包括星型、总线型、环形和网状等。

1. 星型拓扑星型拓扑是一种将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个中央节点的网络结构。

中央节点通常是一个交换机或者路由器,它负责转发和管理数据。

2. 总线型拓扑总线型拓扑是一种将所有节点都连接到一根共享的传输介质上的网络结构。

当一个节点发送数据时,其他节点可以通过监听传输介质来接收数据。

3. 环形拓扑环形拓扑是一种将所有节点以环形的方式连接起来的网络结构。

每个节点都将接收到的数据传递给下一个节点,直到达到目标节点。

4. 网状拓扑网状拓扑是一种将所有节点都直接相连的网络结构。

这种拓扑结构具有高度的可靠性和冗余性,即使某些节点发生故障,数据仍然可以通过其他路径传输。

二.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一套规则和标准,用于定义计算机之间通信时所需遵循的格式和步骤。

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TCP/IP协议、HTTP协议和FTP 协议等。

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互联网通信的基础协议。

它包含了一系列协议,如IP协议、TCP协议和UDP协议等。

IP协议负责将数据包从源主机发送到目标主机,TCP协议则负责可靠地将数据传输给目标应用程序,UDP协议则负责不可靠的数据传输。

2. HTTP协议HTTP协议是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超文本的协议。

它使用URL作为资源的唯一标识,并使用请求-响应模型来进行通信。

3. FTP协议FTP协议是用于在计算机之间传输文件的协议。

它允许用户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到远程计算机上,并上传或下载文件。

三. 网络安全网络安全是保护计算机网络和其连接设备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使用、修改、破坏或泄露的威胁的一种机制或措施。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

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2024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知识点最全版:1.网络基础知识:-IP地址和子网掩码-网关和DNS-OSI模型和TCP/IP协议族-网络设备:路由器、交换机、集线器-网络拓扑结构:局域网、广域网、城域网-网络协议:HTTP、TCP、UDP等2.网络安全知识:-防火墙原理和配置-VPN技术-入侵检测和防御-DDOS攻击和防御-病毒和垃圾邮件防御-访问控制列表和端口安全3.网络管理知识:-网络规划和设计-IP地址分配和管理-子网划分和路由配置-VLAN和IP子网间路由配置-网络监控和故障排除-NAT和PAT配置4.无线网络知识:- 无线网络标准和协议:802.11a/b/g/n/ac-无线加密技术:WEP、WPA、WPA2-无线AP配置和管理-无线频道规划和干扰排除5.远程访问和管理:- 远程登录协议:Telnet、SSH、RDP-远程控制和文件传输:VNC、FTP、SCP- 远程桌面管理工具:TeamViewer、AnyDesk、谷歌远程桌面6.网络优化和性能调优:-带宽管理和流量控制-网络负载均衡和链路聚合-QoS配置和优先级流量控制-NAT和PAT优化配置-数据压缩和加速技术7.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以太网和局域网交换技术-路由器和广域网连接技术-ADSL和光纤接入技术-MPLS和VPLS技术-SD-WAN技术8.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IAAS、PAAS、SAAS概念和应用- 虚拟化技术:VMware、Hyper-V、KVM- 容器技术:Docker、Kubernetes-云存储和备份技术9.网络诊断和故障处理:-常见网络故障的排查方法和工具- Ping、Traceroute、ipconfig等命令使用-网络故障的定位和解决10.网络标准和协议规范:-IEEE标准和IANA分配的端口号-TCP/IP协议族的常见协议和端口-HTTP、FTP、SMTP、DNS等协议功能和端口以上是2024年计算机三级网络技术的知识点,涵盖了网络基础知识、网络安全知识、网络管理知识、无线网络知识、远程访问和管理、网络优化和性能调优、局域网和广域网技术、云计算和虚拟化技术、网络诊断和故障处理以及网络标准和协议规范等方面的内容。

自动控制原理网络控制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网络控制知识点总结

自动控制原理网络控制知识点总结自动控制原理是指利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对工业过程进行监测、控制和调节的一门学科。

在当今工业生产中,网络控制已经成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本文将就自动控制原理中的网络控制知识点进行总结和分析,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这一领域的知识。

一、网络控制基础知识网络控制是在现代计算机和网络技术的支持下实现的,因此对于网络控制的学习,首先需要了解计算机网络和控制系统的基本概念。

1. 计算机网络计算机网络是指将多台计算机通过通信链路连接在一起,共享资源并进行信息交流的系统。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部分包括服务器、客户端、路由器、交换机等。

2. 控制系统控制系统是指用来控制和调节工业过程的系统。

根据反馈信号的不同,控制系统可以分为开环控制系统和闭环控制系统。

二、网络控制的主要技术1. 远程监控远程监控是指通过网络将工业过程中的数据传输到中心控制室,实时监测工业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并根据需求进行相应的控制和调节。

2. 自动化控制自动化控制是指通过计算机和网络技术,将传感器采集到的数据输入到控制计算机中进行处理,然后通过执行机构对工业过程进行控制和调节,实现自动化的控制。

3. 数据采集数据采集是网络控制中的重要环节,通过传感器将工业过程中的数据采集到计算机中进行处理和分析,为后续的控制决策提供依据。

4. 调度管理调度管理是指根据工业过程的特点和需求,合理安排生产计划和资源的分配,通过网络控制实现对工业过程的调度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

5.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网络控制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规定了计算机和网络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所必须遵循的规则和标准,确保网络控制的稳定和可靠。

三、网络控制的应用领域1. 工业自动化工业自动化是网络控制的重要应用领域之一。

通过网络控制可以实现对工厂设备、生产线等的自动化控制和管理,提高生产效率和产品品质。

2. 智能交通系统智能交通系统是指利用网络和控制技术对交通系统进行监测、控制和管理的系统。

工业网络_3章-控制网络基础

工业网络_3章-控制网络基础

(b)屏蔽双绞线电缆 ) (b)非屏蔽双绞线电缆 ) 10 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a)双绞线的结构 )
3.4.1 双绞线 • 传输特性
– 模拟信号、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 地理范围
– 速率 速率100Kbps时,可传输 公里 时 可传输1公里 – 速率10Mbps时,可传输 时 可传输100米 米 速率 • 连通特性:点对点,多点 连通特性:点对点,
• 抗干扰性
– 低频:相当于同轴电缆 低频: – 10KHz~100KHz:低于同轴电缆 :
• 相对价格:便宜 相对价格:
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11
3.4.1 双绞线 • 网络介质标准
–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EIA)规定了六类双绞线电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 缆 – 物理结构 • 绞合密度不同、线对数不同 绞合密度不同、 – 性能 • 传输频率、数据传输率不同 传输频率、 – 1类线的档次最低,6类线的档次最高,计算机 类线的档次最低, 类线的档次最高, 网络综合布线一般使用3 网络综合布线一般使用3、4、5类线 – 例 :3类 类 • 每英尺至少绞合 次 每英尺至少绞合3次 • 传输频率为 传输频率为16MHz,数据传输率可达 ,数据传输率可达10Mbit/s 12 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20
a.
地 面 微 波 通 信
b.
卫 星 微 波 通 信
c.
同 步 卫 星 的 设 置
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21
3.5 网络传输介质的访问控制方式 • 介质竞用技术
– 几个设备在同一时间争用传输介质,需协调各设备对 几个设备在同一时间争用传输介质, 介质的访问
• 分类
– 随机 •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 冲突检测( ) 冲突检测 • 普通的计算机网络 – 受控 • 主从式、令牌总线、令牌环、时分复用、并行时 主从式、令牌总线、令牌环、时分复用、 间域多路存取等 • 控制网络 22 工业计算机网络与通信

SANGFOR_2018渠道售前云计算初级认证_云计算基础-网络基础4

SANGFOR_2018渠道售前云计算初级认证_云计算基础-网络基础4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网络层
路由器通过路由表转发,从互联网出去
内容
1 框架模型 2 二层网络基础 3 三层网络基础 4 网络安全基础 5 网络新技术
二层网络主要作用
数据链路层( 二层) 在物理层提供的服务的基础上向网络层提供服务,其最基本的服务是将源自网络层来的数据可靠地传输到相邻 节点的目标机网络层。
CRM业务 V网络虚拟化
网络虚拟化(Network Virtualization, NV)
网络虚拟化就是在一个物理网络上模拟出多个逻辑网络来。
VM 2
隧道 隧道
DB
VM 3
VM 1
覆盖网络(逻辑拓扑)
VM 1 底层网络(物理拓扑)
VM 2
VM 3
DB
Overlay:大二层技术 网络功能虚拟化(Network Functions Virtualization, NFV) 利用虚拟化技术将网络节点阶层的功能,分割成几个功能区块,分别以软件方式实作,不再局限于硬件架构。
THANK YOU
Thanks for watching
© 2017 游天强
内容
1 框架模型 2 二层网络基础 3 三层网络基础 4 网络安全基础 5 网络新技术
网络安全基础
接入认证(802.1x)
准入
设备接入交换机后触发 验证接入账号密码
MAC地址和IP地址
可计时计费
访问 控制
访问控制列表(ACL)
可以基于MAC或IP 写对应的源和目的 允许或拒绝 应用在端口或全局
172.16.1.0 SO
Network
A 172.16.2.2
172.16.2.1

第三章 控制网络基础2013

第三章 控制网络基础2013
央节点结构复杂负担重,其他节点结构简单负担小。
星形拓扑
3.3 网络拓扑
3.总线拓扑:一个节点发送,其他节点都能接受
(可以实现一对一,一对多数据传送);需要通过总 线存取访问控制方式来确定总线控制权。节省电缆, 信号有衰减和畸变。
总线形拓扑
3.3 网络拓扑
4. 4.树形拓扑:星形拓扑或总线拓扑的扩展形式。
3.6 网络互连
2.网络互连规范:
ISO:International Standard Organization (总部: 瑞士日内瓦) OSI: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 IEEE:Institute of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ngineers (美国) 计算机网络标准方面,起着很大作用的两大国际组织是: 国际电报与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CCITT与ISO的工作领域不同: CCITT 主要是考虑 通信标准的制定;ISO主要是考虑信息处理与网络体系 结构。 IEEE802.1~IEEE802.6 ISO8802-1~ISO8802-6
内导体
3.4 网络的传输介质 3.光缆:
依靠光波承载信息 速率高,通信容量大,仅受光电转换器件的限制 (>100Gb/s) 传输损耗小,适合长距离传输 抗干扰性能极好,保密性好 轻便
3.4 网络的传输介质
单芯光缆
玻璃封套 塑料外套 玻璃内芯
光纤无铜 ????
多芯光缆
外壳
塑料外套
3.7 网络互连的通信参考模型
在OSI中的“开放”是指只要遵循OSI标准,一个系统就 可以与位于世界上任何地方、同样遵循同一标准的其它 任何系统进行通信; OSI研究的思路是抽象化和模块化、层次化; OSI标准中,采用的是三级抽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7/9/14 24
2 网络模型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017/9/14
25
控制网络模型
ISO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H1
用户层 FMS/FAS
HSE
PROFIBUS 用户层 报文规范
令牌技术应用于环形网络 构建一个令牌在个站点之间循环传递,获得 令牌的有传输需求的使用总线,否则将令 牌传递给下一级。 类似环城地铁或环城公交车的管理模式。 总线网络也可按地址编号以虚拟成环形网络。 单站点故障,环被破坏。
2017/9/14 14
(3) 复用技术
复用技术:在一条高速线路上,传递多路 低速信号。 复用技术可分为: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 波分复用。
CAN
介质访问 MAC 数据链路层 LLC
物理层
2017/9/14
物理层
物理层
27
中继、网桥
中继器也称为重发器,仅作用与物理层,作 用是为了延迟通信距离。与放大器不同的 是中继是信号再生而不是原样放大。 网桥作用与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连接两个 相同数据结构,不同传输速度、或不同介 质类型的网段,可以存储和转发数据。网 桥具备寻址功能和路径选中功能。 简单网桥:事先预置节点地址表 学习网桥:自动获取地址表 2017/9/14 多点网桥:连接多个网段
采用插入技术实现数据透明
2017/9/14 34
思考题
1 网络的基本结构有哪些? 2 解释CSMA工作原理。 3 什么是时分复用,什么是频分复用? 4 解释中继、路由、网桥、网关有什么不同?
2017/9/14
35
用户层 FMS/FDA
TCP/UDP IP
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2017/9/14
物理层
物理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485
26
控制网络模型2
ISO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LonWorks
应用程序 数据解释 请求/响应、确认 端到端传输 报文寻址
介质访问 MAC 数据链路层 LLC
2017/9/14 2
2 控制网络的特点
控制网络的范围在几千米之内,属于局域网 或局域网的子网。 控制网络节点:各类开关;传感器、变送器; 各种调节阀;电机(马达)控制设备;网 络中继设备。 控制网络特点:数据量相对较小,传输距离 较短,实时性,可靠性要求较高。 发展目标:实时性、抗干扰能力、总线供电。
2017/9/14 18
(4) 交换技术
三种数据交换方式: 线路交换方式; 报文交换方式; 报文分组交换方式。

2017/9/14
19
线路交换方式
线路交换方式是指在需要通信的两台微机之 间建立起一条实际的物理连接,再在这条 实际的物理链路上交换数据。线路交换方 式把通信分为线路建立、数据通信、线路 拆除三个阶段。
2017/9/14
10
复合结构图
2017/9/14
11
4 网络传输介质
1 双绞线:低成本,距离较短,速度低。 2 同轴电缆:传输特性好,成本高,单通道。 3 光缆:传输距离远,传输速度快,需要光 电转换设备。 4 无线传输:电磁波,激光,红外,声波。 受环境影响大,可靠性不如有线系统,不 需要架设线路,目标移动方便。适合于特 殊环境。
时间
2017/9/14 17
波分复用
波分复用技术(wavelength-division multiplexing, WDM)是将一系列载有信 息、但波长不同的光信号合成一束,沿着 单根光纤传输;在接收端再用某种方法, 将各个不同波长的光信号分开的通信技术。 这种技术可以同时在一根光纤上传输多路 信号,每一路信号都由某种特定波长的光 来传送,这就是一个波长信道。
7
(4)网格型结构
这种结构与前三种基本结构的一个本质差别 是存在只起中继作用的中继节点。 网络型结构从发送站到接收站常有多条可能 的路径,需要进行路径选择,从而导致通 信过程比较复杂。
2017/9/14
8

NEXT
基本拓扑结构图
2017/9/14
9
(5)复合结构
如果把一个基本结构作为一个节点,接入另 一个基本结构中去,就形成了复合型拓扑 结构。 树形结构是星形结构的复合结构
2017/9/14
6
(3)环型结构
环型结构的特点是:每个节点都是端节点且具有中 继作用。要实现环上任何两节点的通信,必须沿 一定方向,进行多次点-点通信,经过多次转发 才能完成。表面上看环型结构信道属于点一点专 用信道,但实际上却是共享信道,因为任何一次 完整的通信,信息都要经过整个环道传送。
2017/9/14

2017/9/14
15
频分复用
频分复用是把一条物理信道的频带分割成若 干个互不重叠的小频段,将每个小频段当 成一个子信道,传送与该频段相应的载波 信号,这样就使一条物理信道变为若干条 子信道,从而实现了复用。
频率
2017/9/14 16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时分复用
时分复用是把一条物理信道的使用权按时间 段分隔开来,一段时间内信道归一对通信 双方使用,另一段时间内归另一对通信双 方使用。这样一来,就使一条物理信道变 为若干条子信道,从而实现了复用。
2017/9/14
20
报文交换方式和报文分组交换方式
这两种交换方式不需要建立直接的物理链接,而 是经由中间节点的中转实现数据交换。 报文是双方交换的基本数据单位,包含双方的约 定信息及被传输的数据。一般有固定的格式。 报文交换方式交换的数据单位是报文,而报文分 组交换方式交换的数据单位是一个报文分组。 报文分组将报文按顺序切割而形成的更短的数据 单位,也称为分组。由于报文分组比报文短得 多,因此传送时比较灵活,用时较短。
2017/9/14 23

IEEE802.8 光纤技术 IEEE802.9 话音综合数据业务 IEEE802.10 可互操作的网络安全技术 IEEE802.11 WLAN无线局域网 IEEE802.12 优先级轮询局域网 IEEE802.14 Cable-TV广域网 IEEE802.15 WPAN无线个人局域网 IEEE802.16 宽带无线局域网
2017/9/14
32
(2)同步通信
在同步通信中,信息不是以字符为单位传输 而是以数据块为单位传输的。一个数据块 内包含有若干个连续的字符,在字符间没 有空闲。若没有字符发送,则应插入同步 字符,以确保各字符间时间间隔相等。按 照所采用的通信协议,同步格式一般分为 两类。
2017/9/14
33
面向比特的同步格式
2017/9/14 21
报文分组交换方式的实现方法
1.虚电路方法 虚电路是建立在通信双方之间的一条逻 辑信道。虚电路方法是指通信双方的数据 交换在虚电路上完成。

2017/9/14
22
6 网络互连
网络互连规范 IEEE802.1-IEEE802.16 IEEE802.1A 综述体系结构 IEEE802.1B 寻址、网际互连和网络管理 IEEE802.2 逻辑链路控制 IEEE802.3 CSMA/CD接入方法和物理规范 IEEE802.4 令牌总线接入方法和物理规范 IEEE802.5 令牌环接入方法和物理规范 IEEE802.6 城域网接入方法和物理规范 IEEE802.7 宽带技术
2017/9/14 3
3 网络拓扑结构
如果把网络中的节点抽象成数学上的点,把 通信线路抽象成数学上的线段,这样构成 的图形称为网络的拓扑结构。 网络的拓扑结构可以分为基本结构与复合结 构。基本结构是网络拓扑结构的基本形态, 而复合结构是由几种或几个基本结构复合 而成的比较复杂的网络拓扑形态。 网络拓扑的基本结构有4种
2017/9/14 12
5 网络传输的访问控制方式
1 载波监听多路访问/冲突检测(CSMA/CD) 总线形网络。先听-后讲 不坚持:等待一段时间再监听,空闲发送。 1坚持:一直监听空闲立即发送。 P坚持:监听间隔随冲突概率变化。
此项技术已经广泛地应用于网络数据传输中。
2017/9/14 13
(2) 令牌
异步通信波形
空 起 D0 D1 D2 D3 D4 D5 D6 D7 校 停 空闲
TTL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0/1
偶校验
1 0 1 0 1 1 0 0
RS-232
2017/9/14 31
说明
异步通信只规定了一个字节的波形,物理层 有TTL、RS-232、RS-422、RS-485 链路层规定比特率和位排列顺序。 上层可以是字符编码,十六进制编码; 在字符编码是采用0D 0A作为结束符; 数据块格式由用户定义;
28
路由器、网关
路由:作用与物理层、链路层和网络层,包 含有软件,可以选择较好的传输路径和在 不同的网络中转发数据包。 网关也称为网间协调转换器:可以连接不同 协议的网络,起到翻译的作用。 在控制网络中,网关最常见的应用就是连接 不同类型的现场总线。
2017/9/14
29
(1)异步通信
异步通信是以字符为单位进行传输,在传输 时允许字符之间有不相等的间隔与停顿。 异步格式的一个数据字包括1位起始位,8位 数据位,最后是停止位。起始位规定为0, 8位数据位依据由低位到高位的顺序发送, 前7位组成1个字符编码,第8位为奇偶校 验位。停止位可以选择1位、1.5位、2位。 这样形成的异步格式数据字可以是10位, 10.5位或11位。空闲(IDLE)位又称传号位, 空闲时间长度任意,状态为“ 1” 。 2017/9/14 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