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EDA课程设计
基于VHDL语言信号发生器的设计.EDA课程设计

基于VHDL语言信号发生器的设计1、设计目的1) 掌握使用EDA工具设计信号发生器系统的设计思路和设计方法,体会使用EDA综合过程中电路设计方法和设计思路的不同,理解层次化设计理念。
2) 熟悉在Quartus II环境中,用文本输入方式与原理图输入方式完成电路的设计,同时掌握使用这两种方式相结合的EDA设计思路。
3) 通过这一部分的学习,对VHDL语言的设计方法进行进一步的学习,对其相关语言设计规范进行更深层次的掌握,能够更加熟练的做一些编程设计2、设计的主要内容和要求通过使用VHDL语言及Quartus II软件,设计多功能信号发生器的每个模块,将正弦波模块,方波模块,三角波模块,阶梯波模块创建相应的元件符号,同时设计好4选1数据选择器模块,再通过原理图输入方式,将各个模块组合起来,设计成一个完整的多种信号发生器电路,同时将各个模块单独进行仿真,设计各个模块的仿真波形,最后进行总原理图电路仿真,设计该信号发生器的总的仿真波形。
信号发生器:体现在它能自动的实现四种波形的转换。
根据题目的分析与整体构思可知,要完成设计任务必须完成以下要求:1、设计好用于波形切换的四路数据选择器selector4_1;2、设计好用于总电路设计的各个信号输出模块;3、设计好数模(D/A)转换器。
3、整体设计方案基本设计方案:在现有单一信号发生器的基础上,加上其它信号模块,通过组合与设计,用数模转换器(D/A)将选中的信号源发出的信号由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再用示波器显示出来,其信号发生器的结构框图如图3.1所示。
信号发生器由各个单一信号模块组合而成,其中信号产生模块将产生所需的各种信号,信号发生器的控制模块可以用数据选择器实现,用4选1数据选择器实现对四种信号的选择。
最后将波形数据送入D/A转换器,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输出。
用示波器测试D/A转换器的输出,可以观测到4种信号的输出。
时钟信号信号产生信号控制D/A转换输出信号选择信号图3.1信号发生器结构框图通过查找资料把各类信号模块的程序输入到Quartus Ⅱ中进行运行仿真,每一步都要慎重小心,错误难免的,还需要通过课本和资料一一更正。
EDA课设序列信号发生器设计

绪论本次课程设计通过利用quartusII软件实现序列发生器。
从而对EDA进一步的熟悉,了解,和掌握。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硬件描述语言编程方法 ,掌握VHDL编程方法,掌握序列发生器的形成。
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缩写,是90年代初从CAD(计算机辅助设计)、CAM(计算机辅助制造)、CAT(计算机辅助测试)和CAE(计算机辅助工程)的概念发展而来的。
EDA技术是以计算机为工具,根据硬件描述语言HDL(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完成的设计文件,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及优化、布局布线、仿真以及对于特定目标芯片的适配编译和编程下载等工作。
典型的EDA工具中必须包含两个特殊的软件包,即综合器和适配器。
综合器的功能就是将设计者在EDA平台上完成的针对某个系统项目的HDL、原理图或状态图形描述,针对给定的硬件系统组件,进行编译、优化、转换和综合,最终获得我们欲实现功能的描述文件。
综合器在工作前,必须给定所要实现的硬件结构参数,它的功能就是将软件描述与给定的硬件结构用一定的方式联系起来。
也就是说,综合器是软件描述与硬件实现的一座桥梁。
综合过程就是将电路的高级语言描述转换低级的、可与目标器件FPGA/CPLD 相映射的网表文件。
适配器的功能是将由综合器产生的王表文件配置与指定的目标器件中,产生最终的下载文件,如JED文件。
适配所选定的目标器件(FPGA/CPLD芯片)必须属于在综合器中已指定的目标器件系列。
硬件描述语言HDL是相对于一般的计算机软件语言,如:C、PASCAL而言的。
HDL语言使用与设计硬件电子系统的计算机语言,它能描述电子系统的逻辑功能、电路结构和连接方式。
设计者可利用HDL程序来描述所希望的电路系统,规定器件结构特征和电路的行为方式;然后利用综合器和适配器将此程序编程能控制FPGA和CPLD内部结构,并实现相应逻辑功能的的门级或更底层的结构网表文件或下载文件。
函数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信号发生器一、设计目的1.进一步掌握模拟电子技术的理论知识,培养工程设计能力和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基本掌握常用电子电路的一般设计方法,提高电子电路的设计和实验能力。
3.学会运用Multisim10仿真软件对所作出的理论设计进行仿真测试,并能进一步完善设计。
4.掌握常用元器件的识别和测试,熟悉常用仪表,了解电路调试的基本方法。
二、设计内容与要求1.设计、组装、调试函数信号发生器2.输出波形:正弦波、三角波、方波3.频率范围:10Hz-10KHz范围内可调4.输出电压:方波V PP<20V, 三角波V PP=6V, 正弦波V PP>1V三、设计方案仿真结果1.正弦波—矩形波—三角波电路原理图:首先产生正弦波,再由过零比较器产生方波,最后由积分电路产生三角波。
正弦波通过RC串并联振荡电路(文氏桥振荡电路)产生,利用集成运放工作在非线性区的特点,由最简单的过零比较器将正弦波转换为方波,然后将方波经过积分运算变换成三角波。
正弦—矩形波—三角波产生电路:总电路中,R5用来使电路起振;R1和R7用来调节振荡的频率,R6、R9、R8分别用来调节正弦波、方波、三角波的幅值。
左边第一个运放与RC 串并联电路产生正弦波,中间部分为过零比较器,用来输出方波,最好一个运放与电容组成积分电路,用来输出三角波。
仿真波形:调频和调幅原理调频原理:根据RC 振荡电路的频率计算公式RCfoπ21=可知,只需改变R 或C 的值即可,本方案中采用两个可变电阻R1和R7同时调节来改变频率。
调幅原理:本方案选用了最简单有效的电阻分压的方式调幅,在输出端通过电阻接地,输出信号的幅值取决于电阻分得的电压多少。
其最大幅值为电路的输出电压峰值,最小值为0。
RC 串并联网络的频率特性可以表示为)1(31111212RCRC j RC j R C j R RCj Rf Z Z ZUU F ωωωωω-+=++++=+==∙∙∙令,1RCo =ω则上式可简化为)(31ωωωωOOjF -+=∙,以上频率特性可分别用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的表达式表示如下:|F∙|)(3122ωωωωo o -+=)(3arctanωωωωϕooF--=,根据上式可以分别画出RC 串并联网络的幅频特性和相频特性:1.正弦波振荡电路的原理如下图a 、b 所示:由上图得出正弦波振荡的条件为:根据RC 串并联网络的选频特性及上述平衡条件容易得到RC 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振荡频率为:RCfoπ21=; 振荡的幅度平衡条件|F A ∙∙|1=是表示振荡电路已达到稳幅振荡时的情况。
EDA技术与应用实践3.函数信号发生器

3 函数信号发生器的设计智能函数信号发生器一般是指能自动产生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方波等函数信号波形的电路和仪器,它与示波器、电压表、频率计等仪器一样,是最普通、最基本、应用最广泛的电子仪器之一,在电子技术实验、自动控制系统和其它科研领域,几乎所有的电参量的测量都需要用到信号发生器。
3.1 设计要求设计一个智能函数信号发生器,能够以稳定的频率产生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方波,并能够通过按键选择输出4种不同种类的函数波形,同时具有系统复位功能。
3.2 设计方案智能函数信号发生器主要由两大部分电路组成:即函数信号发生电路和函数信号选择电路。
其中函数发生电路包括产生正弦波、三角波、锯齿波和方波4种不同函数波形的模块,如图 3 - 1所示。
开关SEL时钟CLK波形输出复位CLR图 3 - 1 函数信号发生器组成框图函数发生电路要产生4种不同的波形,因此要针对每种函数波形设计对应的电路模块。
虽然每个模块的输入和输出设置相同,但不同的函数发生模块对信号的处理方式不同。
对于三角波、锯齿波和方波3种比较规则的波形,可以用程序代码产生;而对于正弦波,则可以使用宏模块实现。
3.3 模块设计⒈正弦波产生模块正弦波的产生可用图 3 - 2所示电路实现,其中XHQ_Cout是LAM计数器,XHQ_ROM是只读存储器。
ROM中保存正弦波信号的数据,其地址由计数器XHQ_Cout提供;而XHQ_Cout是一个8位加法计数器。
在时钟信号的控制下,计数器输出q[7..0]在00000000-11111111范围内循环变化,使ROM 输出周期性变化的正弦波形信号数据。
为此需要先设计计数器XHQ_Cout和只读存储器XHQ_ROM。
图 3 - 2 正弦波产生原理图⑴定制LPM计数器①新建工程文件后,选择【Tools】 【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菜单命令,在弹出的如图 3 - 3所示〖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page 1]〗对话框中单击按钮,接着弹出图 3 - 4所示〖MegaWizard Plug-In Manager[page 2a]〗对话框。
EDA课程设计(信号发生器)

课程设计报告2010 ~ 2011 学年第一学期设计题目:基于FPGA可调信号发生器学院:专业:课程名称: EDA原理与应用学生姓名:时间: 2011年1月指导教师:目录一、系统总体设计---------------------------------------------------------------------2二、系统功能模块设计---------------------------------------------------------------21、矩阵键盘模块------------------------------------------------------------32、频率显示模块-----------------------------------------------------------113、波形数据ROM初始化数据文件设计--------------------------------134、频率、幅度改变模块--------------------------------------------------145、DA转化模块-----------------------------------------------------------186、示波器检测-------------------------------------------------------------18三、结束语---------------------------------------------------------------------------191、矩阵键盘模块:矩阵键盘又称为行列式键盘,它是用4条I/O线作为行线,4条I/O线作为列线组成的键盘。
在行线和列线的每一个交叉点上,设置一个按键,这样键盘中按键的个数是4×4个。
这种行列式键盘结构能够有效地提高系统中I/O口的利用率。
EDA课设分析方案--信号发生器的设计

《集成电路VHDL设计》课程设计报告设计题目专业班级:电信0901设计者:___03 庄威___________06 邓智超_______42 郭乐安______指导教师:蔡剑华设计时间:2012-06-23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绪论 (4)1.V H D L简介 (5)1.1 VHDL的特点 (5)1.2 VHDL发展史 (5)2.设计的方案确定 (6)2.1.AD558工作原理 (6)2.2设计方案 (7)3.设计流程 (8)4.结束语 (14)5.参考文献 (15)附录 (16)摘要本说明书首先介绍了VHDL语言的特点及发展史;接着简要说明了D/A接口(函数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的确定;然后着重解释了使用VHDL语言设计D/A接口(函数发生器)的具体操作步骤及主要流程。
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清楚主要流程在本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还附加了相应的图片。
最后还附加了实现设计的VHDL源程序。
关键词:VHDLD/A接口设计AbstractThis manual introduces the VHDL language features and development history。
followed by a brief description of the D/A interface and the working principle and design ideas and the way that the design program was confirmed。
and then I explain the emphasis on the use of VHDL language to design D/A interface and the specific steps and the main process. In order to explain in more details of the main process I also attached the corresponding pictures. Finally I added the VHDL design source codes in the addendum.Keywords: VHDL D/A Interface Design绪论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
eda课程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

eda课程信号发生器课程设计一、课程目标知识目标:1. 学生能理解EDA课程中信号发生器的原理与功能,掌握相关电子元件的工作特性。
2. 学生能够掌握信号发生器的分类、特点及应用场景,了解各类信号发生器的优缺点。
3. 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并设计简单的信号发生器电路。
技能目标:1. 学生能够熟练运用EDA软件进行信号发生器电路的设计、仿真与调试。
2. 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信号发生器的硬件搭建,并进行基本的性能测试。
3.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 学生能够培养对电子工程的兴趣,激发创新意识,形成主动学习的习惯。
2. 学生能够培养团队协作精神,学会与他人沟通交流,共同解决问题。
3. 学生能够认识到信号发生器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本课程针对高年级学生,在分析课程性质、学生特点和教学要求的基础上,明确以上课程目标。
通过分解目标为具体的学习成果,使学生在掌握专业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培养良好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为后续的教学设计和评估提供明确的方向。
二、教学内容本章节教学内容依据课程目标,紧密结合教材,确保科学性和系统性。
主要内容包括:1. 信号发生器原理与分类:讲解信号发生器的基本原理、功能及分类,重点介绍函数发生器、脉冲发生器等常见类型的工作原理及应用。
2. 电子元件特性分析:分析常用电子元件(如运放、晶体管、二极管等)在信号发生器中的作用,掌握其工作特性。
3. 信号发生器电路设计:根据实际需求,设计不同类型的信号发生器电路,分析电路性能,优化设计方案。
4. EDA软件应用:教授学生如何使用EDA软件进行信号发生器电路的设计、仿真与调试,提高实际操作能力。
5. 硬件搭建与性能测试:指导学生搭建信号发生器硬件电路,进行基本性能测试,分析测试结果,找出问题并解决。
教学内容安排如下:1. 第1周:信号发生器原理与分类,电子元件特性分析。
EDA课程设计智能函数发生器

EDA课程设计题目:智能函数发生器专业:通信工程班级:通信082姓名:谢振峰学号:0810920213一、设计题目:智能函数发生器设计一个智能函数发生器,能够产生递增、递减、方波、三角波、正弦波及及阶梯波波形,并可通过开关选择输出的波形。
二、设计目标:1)设计一个智能函数发生器,能够以稳定的频率发生递增斜波、递减斜波、三角波、梯形波,正弦波和方波。
2)设置一个波形选择输入信号,通过此改变该信号可以选择以上各种不同种类的输出函数波形,系统具有复位功能。
三、设计原理:1.原理图框图如下:图1、原理图框图2.原理图说明本设计采用VHDL语言和原理图设计结合的方法,首先用文本输入法设计了六个波形模块,分别为递增、递减、三角波、梯形、正弦波、方波模块,和一个选择模块。
然后进行原理图设计,将各波形模块与选择模块相应的引脚连接,从而完成智能函数发生器的设计。
四、设计内容:1)递增模块递增模块是用VHDL语言描述的递增函数,实体部分部分说明三个端口,两个输入端口时钟信号clk、复位信号rst和一个输出端口q。
设计思路为:通过设计一个中间变量从0x00到0xFF的递增赋值给输出信号q,从而实现递增数字信号的输出。
递增模块仿真图如下:图2、递增模块仿真图2)递减模块递减模块的实体包含时钟信号输入端口clk和复位信号端口rst,输出信号端口q。
设计思路为:通过设计一个中间变量从0xFF到0x00的递减赋值给输出信号q,从而实现递减数字信号的输出。
图3、递减模块仿真图3)三角波模块三角波模块的实体包含时钟信号输入端口clk和复位信号端口rst,输出信号端口q。
设计思路为:通过设计一个中间变量先从0x00递增到0x7F,然后从0x7F递减到0x00,将中间变量赋值给输出信号q,从而实现一个周期三角波形的输出。
三角波模块仿真图如下:图4、三角波模块仿真图4)阶梯波模块阶梯波模块的实体包含时钟信号输入端口clk和复位信号端口rst,输出信号端口q。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本说明书首先介绍了VHDL语言的特点及发展史;接着简要说明了D/A接口(函数发生器)的工作原理及设计思想和设计方案的确定;然后着重解释了使用VHDL语言设计D/A接口(函数发生器)的具体操作步骤及主要流程。
为了更加详细的解释清楚主要流程在本课程设计说明书中还附加了相应的图片。
最后还附加了实现设计的VHDL源程序。
关键词:VHDL D/A接口设计绪论EDA是电子设计自动化(Electronic Design Automation)的缩写。
EDA技术就是依赖功能强大的计算机,在EDA工具软件平台上,对以硬件描述语言HDL(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为系统逻辑描述手段完成的设计文件,自动地完成逻辑编译、化简、分割、综合、布局布线以及逻辑优化和仿真测试,直至实现既定的电子线路系统功能。
EDA技术使设计者的工作仅局限于利用软件的方式来完成对系统硬件功能的实现,可以说EDA技术的产生与发展是电子设计技术的一个巨大进步。
EDA技术融合了众多电子设计技术和计算机辅助技术,使得它在现代电子学方面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也成为电子、电气类大学生必须熟练掌握的一种设计工具。
硬件描述性语言HDL是EDA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常见HDL的有VHDL、HDL、ABEL、Verilog、AHDL、SystemC等。
其中VHDL、Verilog在现在的EDA 设计中使用的最多,也拥有了几乎所有主流EDA工具的支持,而相对于其他语言VHDL更加完善。
VHDL是英文全名是VHSIC(Very High Speed Integrated Circuit) Hardware Description Language,是硬件描述语言的业界标准之一。
它作为一个规范语言和建模语言,具有与具体硬件电路无关及设计平台无关的特性,而且还有很强的电路行为描述和建模能力,能从多个层次的数字系统进行建模和描述,从而大大简化了硬件设计的任务,提高了设计效率和可靠性。
D/A转换器的功能是把二进制数字信号转换为与其数值成正比的模拟信号。
AD558是并行8位D/A转换芯片,应用CPLD可以完成对AD558的控制。
CPLD 与CPLD结合之后可以完成函数发生器的基本功能:波形输出。
要实现这种结合就需要应用VHDL语言完成D/A接口的设计。
通过合适的VHDL语言可以完成递增斜波、递减斜波、三角波、递增阶梯波的输出。
1.VHDL简介1.1 VHDL的特点VHDL语言功能强大、设计灵活。
VHDL语言可以用简洁明确的源代码来描述复杂的逻辑控制,它具有多层次的设计描述功能,层层细化,最后可直接生成电路级描述。
VHDL支持同步电路、异步电路和随机电路的设计,这是其他硬件描述语言虽不能比拟的。
VHDL还支持多种设计方法,既支持自底向上的设计,又支持自顶向下的设计;既支持模块化设计,又支持层次化设计。
由于VHDL已经成为IEEE标准所规定的硬件描述性语言,目前大多数EDA工具几乎都支持VHDL。
因为VHDL易读和结构化且易于修改设计所以在硬件电路设计过程中,VHDL语言得到广泛应用。
VHDL语言独立于器件的设计与工艺无关。
因而设计人员用VHDL进行设计时,不需要考虑选择器件得问题,就可以集中精力进行设计的优化。
当设计描述完成后,可以用多种不同的器件结构来实现其功能。
VHDL语言易于共享和复用。
VHDL采用基于库(Library)的设计方法,可以建立各种可再次利用的模块。
这些模块可以预先设计或使用以前设计中的存档模块,将这些模块存放到库中,就可以在以后的设计中进行复用,可以使设计成果在设计人员之间进行交流和共享,减少硬件电路设计。
VHDL 丰富的仿真语句和库函数,使得在任何大系统的设计早期就能查验设计系统的功能可行性,随时可对设计进行仿真模拟。
VHDL语句的行为描述能力和程序结构决定了它具有支持大规模设计的分解和已有设计的再利用功能。
这个特点很好的符合了市场需求。
对于用VHDL完成的一个确定的设计,可以利用EDA工具进行逻辑综合和优化,并自动的把VHDL描述的设计转变成门级网表。
总之,由于VHDL语言有的这些优良的特点,它被广泛的应用在电子线路和电子系统的设计中。
2.设计方案的确定2.1.AD558工作原理A/D转换器和D/A转换器是把微型计算机的应用领域扩展到检测和过程控制的必要装置,是把计算机和生产过程、科学实验过程联系起来的重要桥梁。
D/A转换器的功能是把二进制数字信号转换为与其数值成正比的模拟信号。
D/A 转换器相对于A/D转换器在时序上要求较低。
在D/A参数中一个最重要的参数就是分辨率,它是指输入数字量发生单位数码变化时,所对应输出模拟量(电压或电流)的变化量。
分辨率是指输入数字量最低有效位为1时,对应输出可分辨的电压变化量ΔU与最大输出电压Um之比。
D/A转换器AD558是EDA实验箱上自带的并行8位D/A转换芯片,它可以把输入的8位数字量转化为0~2.56V的电压量,它与CPLD器件联合使用可以产生几种波形。
其芯片管脚外形和内部结构框图分别如图1、图2所示:图1 AD558芯片管脚外形图图2 AD558内部结构框图AD558的真值表如图3所示。
由真值表可知:当CS为低电平、CE为电平时,AD558保持上次的转换结果;当CS和CE同时为电平时,通过数据总线D[7..0]读入数据,同时讲转换结果输出。
图3. AD558真值表2.2 设计方案本次D/A接口(函数发生器)的设计中,转换结果是时时输出的。
根据对AD558真值表的分析可知:当CE和CS同时置‘0’时AD558的工作模式为时时输出。
因此在本次设计中我只需要将CE和CS同时置‘0’即可。
根据对AD558功能的分析可知:利用VHDL语言编写源程序通过CPLD完成对AD558的控制,并与AD558结合可以完成四种波形的产生。
具体设计方案如下:利用VHDL语言设计0~255循环加法计数器、255~0循环减法计数器、0~128~0循环加减计数器、0~224等梯度循环加法计数器便可分别完成递增斜波、递减斜波、三角波、递增阶梯波的输出。
每个计数器还设计了片选端和清零端。
当清零端为0时计数器恢复为初始状态。
为了实现输出波形模式的选择,在本次设计中我使用了一个四选一选择器:输入为2位逻辑数组输出为4个一位逻辑量。
每一种输入状态对于于一种输出状态,每个状态有且仅有一位为1,其余3位皆为0,每个输出量与一种计数器的片选端相连接,即每个输入状态都只选中一种输出状态。
由于CPLD实验箱上没有D/A转换器,为了显示设计结果检验设计成果我决定使用7段数码管显示产生波形的数字量。
由于输出范围为0~255,在十六进制数0H~EEH的范围内,而且实验箱上只有8个7段数码管因此我各用2个7段数码管显示4种波形的输出。
在每个计数器输出端口和7段译码器中间添加一个输入频率为1000HZ的4选1数据选择器,并利用两个拨码开关实现输入数据的选择。
由于实验箱上自带的时钟源频率为20MHZ,为了得到1000HZ的频率,我还设计了一个分频器。
以上即为本次D/A接口(函数发生器)的主要设计方案。
3.设计流程首先启动Quartus II软件如图4所示:图4 Quartus II启动界面接着利用向导,建立一个新的工程。
在File菜单中选择New Project Wizard 选项启动项目向导。
如图5所示,分别指定创建工程的路径,工程名和顶层文件名。
工程名和顶层文件可以一致也可以不同。
一个工程中可以有多个文件,但只能有一个顶层文件。
这里我将工程名取为:keshe,顶层文件名取为zhuanhuan。
如图5所示。
图5 创建工程界面图在图5所示界面点击NEXT按钮出现对话框如图6所示直接点Finish按钮然后在出现的界面中依次点击File/new出现如图7所示界面。
点击创建VHDL编辑界面中VHDLFile按钮即进入VHDL语言编辑区如图8所示。
图6 创建工程的结束界面图7创建VHDLFile对话框图8 VHDL语言编辑框在图8所示的VHDL语言编辑框中依次输入分频器、四选一选择器、循环加法计数器等4钟计数器、七段译码器等功能模块的VHDL语言源程序。
输入完成之后单击保存图标并输入相应的文件名。
保存之后即可对源程序进行编译。
如果编译成功则源程序完全正确,否则应该返回到出错处改正错误直至编译成功为止。
编译成功之后选中源程序依次单击File、NEW、create/update、create symbol file for current file便可对相应的模块生产元器件。
本次设计中对顶层文件采取原理图输入法,利用前期设计的各模块的元器件图连接成整体电路图。
修改设计直至编译成功为止,电路原理图如图9所示:图9 整体电路图原理图设计成功之后,根据实验箱上相应的管教,锁定管教之后再次编译,编译成功之后就可以把程序下载到实验箱上进行功能验证了。
若功能验证结果符合设计要求则设计至此结束。
结束语通过这次EDA课程设计,我对课堂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的理解加深了许多,自己动脑、动手设计的能力也得到了较大提高。
虽然我们这学期学习了EDA这门课,但是由于学时十分有限,当时学的有些不系统。
而且在第八周课程及结束了,十一周考完考试之后就几乎没有再接触EDA的知识了。
在此次课程设计之前,有许多细节我已经不是很清楚了,为此我特意花了两天的时间提前再次学习了《EDA技术与VHDL》这本教材。
我想这和课堂上的学习一样是我能顺利完成本次课程设计的一个重要原因。
在这次课程设计的过程中,我对VHDL语言有了更深的认识。
通过查阅相关资料和动手设计我发现我以前对VHDL语言的认识太过肤浅,认为VHDL语言只能用于设计小型的电路系统。
但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之后我发现学好VHDL语言可以设计出大规模的、功能复杂的电路系统。
以前之所以会有错误的认识是因为自己对VHDL语言的了解和掌握还不够。
现在仔细想想,这次课程设计使得我对VHDL 语言的理解与应用能力得到了较大的提升,也让我认识到只要升入学习,提升的空间永远的存在的。
在设计的过程中我遇到了一些问题,如:编写源程序中出现了语法错误,使用原理图设计顶层文件是对输入输入输出端口的位数选择错误和端口命名错误等。
通过查阅书本和以前设计的程序我发现了产生错误的原因并解决了问题完成了设计。
经过反思我发现较大一部分错误时因为操作的不熟练照成的,这也让我明白了要保持设计的高效率及必须经常练习。
另一方面我也发现了动手实践的重要性。
动手实践是理论知识得以灵活运用的必要前提,也是今后今后走上工作岗位之后能够很好的完成设计工作的技术保证。
只有遇到实际问题并根据自己对课堂上获得的专业知识的理解来解决它才能真正的提高自己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