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武一模

合集下载

北京市中考数学复习专题:新定义阅读理解问题

北京市中考数学复习专题:新定义阅读理解问题

新定义阅读理解问题新定义学习型阅读理解题,是指题目中首先给出一个新定义(新概念或新公式),通过阅读题目提供的材料,理解新定义,再通过对新定义的理解来解决题目提出的问题。

其主要目的是通过对新定义的理解与运用来考查学生的自学能力,便于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解决此类题的关键是(1)深刻理解“新定义”——明确“新定义”的条件、原理、方法、步骤和结论;(2)重视“举例”,利用“举例”检验是否理解和正确运用“新定义”; 归纳“举例”提供的做题方法;归纳“举例”提供的分类情况;(3)依据新定义,运用类比、归纳、联想、分类讨论以及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方法解决题目中需要解决的问题。

一、基础练习部分★例1:【——海淀期末】对于正整数n ,定义210()=()10,,≥n n F n f n n ⎧<⎨⎩,其中f(n )表示n 的首位数字、末位数字的平方和.例如:F(6)=62=36,F(123)=f(123)=12+32=10.规定F 1(n )=F(n ),F k +1(n )=F(F K (n ))(K 为正整数).例如:F 1(123)=F(123)=10,F 2(123)=F(F 1(123))=F(10)=1.(1)求:F 2(4)= ,F(4)= ;(2)若F 3m (4)=89,则正整数m 的最小值是 . 答案:(1)37,26;(2)6. 练习①: 【通州一模】定义一种对正整数n 的“F 运算”:①当n 为奇数时,结果为31n +;②当n 为偶数时,结果为k n 2(其中k 是使得k n 2为奇数的正整数),并且运算重复进行.例如,取6n =,则:12363105F F F −−−→−−−→−−−→① ②②第次第次第次……,若1n =,则第2次“F 运算”的结果是 ;若13n =,则第次“F 运算”的结果是 . 答案:1,4练习②:【门头沟二模】我们知道,一元二次方程x 2=-1没有实数根,即不存在一个实数的平方等于-1,若我们规定一个新数“i ”,使其满足i 2=-1 (即方程x 2=-1有一个根为i ),并且进一步规定: 一切实数可以与新数进行四则运算,且原有的运算律和运算法则仍然成立,于是有i 1=i ,i 2=-1,i 3= i 2·i =(-1)(-1)·i =-i , i 4=( i 2)2=(-1) 2=1,从而对任意正整数n ,则i 6=______________;由于i 4n+1=i 4n ﹒i=(i 4)n ﹒i=i,同理可得i 4n+2=﹣1, i 4n+3=﹣i , i 4n =1那么i + i 2+ i 3+ i 4+…+ i+ i 的值为_____ 答案:-1,i★例2:【宣武一模】任何一个正整数n 都可以进行这样的分解:n =p ×q (p 、q 是正整数,且p ≤q ), 如果p ×q 在n 的所有这种分解中两因数之差的绝对值最小,我们就称p ×q 是n 的最佳分解,并规定:()p F n q =.例如18可以分解成1×18、2×9或3×6,这时就有31(18)62F ==.给出下列关于F(n )的说法:(1)1(2)2F =;(2)3(24)8F =;(3)(27)3F =;(4)若n 是一个完全平方数,则F(n )=1.其中正确说法的个数是 ( )A.1 B.2 C.3D.4 答案:B 练习①:【北京中考】在右表中,我们把第i 行第j 列的数记为a i ,j (其中i ,j 都是不大于5的正整数),对于表中的每个数a i ,j ,规定如下:当i ≥j 时,a i ,j =1;当i <j 时,a i ,j =0.例如:当i =2,j=1时,a i ,j =a 2,1=1.按此规定,a 1,3= ;表中的25个数中,共有 个1;计算a 1,1•a i ,1+a 1,2•a i ,2+a 1,3•a i ,3+a 1,4•a i ,4+a 1,5•a i ,5的值为 .答案:0;15;1. 练习②:【海淀二模】某种数字化的信息传输中,先将信息转化为数学0和1组成的数字串,并对数字串进行了加密后再传输.现采用一种简单的加密方法:将原有的每个1都变成10,原有的每个0变成01.我们用A 0表示没有经过加密的数字串.这样对A 0进行一次加密就得到一个新的数字串A 1,对A 1再进行一次加密又得到一个新的数学串A 2,依此类推,…,例如:A 0:10,则A 1:1001.若已知A 2:100101101001,则A 0: ,若数字串A 0共有4个数字,则数字串A 2中相邻两个数字相等的数对至少..有 对. 答案:101 ,4练习③:【燕山一模】若将代数式中的任意两个字母互相替换,代数式不变,则称这个代数式为完全对称式.如在代数式a +b +c 中,把a 和b 互相替换,得b +a +c ;把a 和c 互相替换,得c +b +a ;把b 和c ……;a +b +c 就是完全对称式.下列三个代数式:① (a -b )2;② ab +bc +ca ;③ a 2b +b 2c +c 2a .其中为完全对称式的是A .① ②B .② ③C .① ③D .①②③ 答案:A练习④:【西城一模】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对于平面内任一点P (a ,b )若规定以下两种变换: ①f (a ,b )= (-a ,-b ).如f (1,2)= (-1,-2);②g (a ,b )= (b ,a ).如g (1,3)= (3,1)按照以上变换,那么f (g (a ,b ))等于A .(-b ,-a )B .(a ,b )C .(b ,a )D .(-a ,-b ) 答案:A★例3:【昌平二模】请阅读下列材料:我们规定一种运算:,例如:. 按照这种运算的规定,请解答下列问题:(1)直接写出 的计算结果;(2)若,直接写出和的值.(3)当取何值时, ; 答案:(1)3.5; (2)x=8,y=2. (3) ;a b ad bc c d=-2325341012245=⨯-⨯=-=-1220.5--0.517830.51x y xy --==--x y x 0.5012x xx -=15x -±=a 1,1 a 1,2 a 1,3 a 1,4 a 1,5 a 2,1 a 2,2 a 2,3 a 2,4 a 2,5 a 3,1 a 3,2a 3,3 a 3,4 a 3,5 a 4,1 a 4,2a 4,3 a 4,4 a 4,5 a 5,1 a 5,2 a 5,3 a 5,4 a 5,5变式练习:【宣武一模】对于实数d c b a ,,,规定一种运算:c a bc ad d b -=,如21=-20()21-⨯ 220-=⨯-,那么)3(2x -2554=-时,=x ( ).(A )413- (B )427 (C )423- (D )43- 答案:(D)练习:①【北京中考(课标卷)】用“☆”定义新运算: 对于任意实数a 、b , 都有a ☆b =b 2+1。

北京高三各城区一模试卷

北京高三各城区一模试卷

北京高三各城区一模试卷一、试卷基本信息1. 试卷名称:北京高三各城区一模试卷2. 考试科目:语文3. 考试时间:150分钟4. 总分:150分5. 考试日期:2024年4月10日6. 考试地点:各城区指定考点二、试卷结构1. 选择题(共30分)- 单项选择题:10题,每题3分- 多项选择题:5题,每题4分2. 非选择题(共120分)- 阅读理解:3篇,每篇10分,共30分- 古文翻译:2题,每题10分,共20分- 作文:1题,60分三、试卷内容(一)选择题1. 单项选择题- 1.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使用正确的一项。

- 2.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10. 请选出下列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

2. 多项选择题- 1. 请选出下列句子中使用修辞手法正确的两项。

- 2. 请选出下列成语中使用不恰当的两项。

- ...- 5. 请选出下列词语中使用错误的两项。

(二)非选择题1. 阅读理解- 文章一:(文章内容)- 问题一:请概括文章的主旨大意。

- 问题二:请分析文章中第一段的作用。

- ...- 文章三:(文章内容)- 问题一:请分析文章中作者的观点。

- 问题二:请指出文章中使用的修辞手法。

2. 古文翻译- 1. 请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 2. 请将下列古文翻译成现代汉语。

3. 作文- 题目:请以“我眼中的北京”为题,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议论文。

四、注意事项1. 请考生在答题卡上正确填写姓名、准考证号等信息。

2. 请考生在指定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的答案无效。

3. 请考生保持答题卡的整洁,不要折叠、涂改或损坏答题卡。

4. 请考生在考试结束前5分钟检查答题卡,确保所有答案都已正确填涂。

5. 考试结束后,请考生将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2010年北京一模力学综合试题汇总

2010年北京一模力学综合试题汇总

图A2010年北京力综合大题汇总1、2010宣武区一模41.工人用滑轮组提升水中物体A ,如图27所示。

当物体A 完全在水面下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1,水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1;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1为60%。

当物体A 完全打捞出水面后被匀速提升的过程中,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工人对绳子竖直向下的拉力为F 2,水平地面对工人的支持力为N 2。

已知工人所受重力为500N ,N 1∶N 2=7∶2;物体A 所受重力为1000N 。

不计绳重、滑轮与轴的摩擦以及水的阻力,g 取10N/kg 。

求: (1)动滑轮所受重力G 动 ; (2)物体A 的密度ρA ; (3)滑轮组的机械效率η2 ;(4) 当物体A 完全在水面下时,以0.1m/s 的速度被匀速提升时,滑轮组做功的功率P 1。

(请画出相关..受力分析图.....) 解:(1)以工人为研究对象,进行受力分析如图8甲、乙所示。

工人处于静止状态,所以有:G 人=F ′1+N 1 即:N 1=G 人-F ′1 ----① G 人=F ′2+N 2 N 2=G 人-F ′2 ----②-----------------(甲、乙受力分析图或方程正确得1分)当物体A 浸没在水中时,动滑轮与物体A 的受力情况如图9(A )所示。

当物体A 完全露出水面时,动滑轮与物体A 的受力情况如图9(B )所示。

由(A )图: 3F 1= G A +G 动-F 浮 ----③ 由(B )图: 3F 2= G A +G 动 ----④---------------((A )、(B )受力分析图或方程正确得1分)∵F 1 '=F 1 , F 2 '=F 2∴N 1/N 2=(G 人-F 1)/(G 人-F 2)=7/2 ----⑤ 又∵η1=W 有/W 总=(G A -F 浮)/ 3F 1= 60% ----⑥ 将③、④式代入⑤、⑥式,将G 人=500N ,G A=1000N 代入,解得: G 动=250N -----------------------------(1分)(2)由⑥式得:60%=(G A -F 浮) / (G A+G 动-F 浮)=(1000N -F 浮) / (1000N+250N -F 浮)解得: F 浮=625N ---------------------(1分)33AAAA图9G 人 F 1N 1 N 2G 人图8甲乙∵ F 浮=ρ水gV A ∴V A =F 浮/ρ水g ∴ ρA = m /V A = G A /gV A = (G A /F 浮)·ρ水=(1000N /625N) ×1.0×103kg/m 3= 1.6×103kg/m 3(3)∵η2 =W ′有 / W ′总=G A/ (G A+G 动) =1000N/(1000N+250N)=80 %(4) ∵P 1=F 1· v 1=( G A +G 动-F 浮) /3 × 3 v A= (1000N +250N -625N ) × 0.1m/s = 62.5 W2、2010东城区一模38.如图28所示装置,重为G M =100N 的物体M 放置在水平桌面上,两侧用水平细线拴住,左侧水平细线通过定滑轮悬挂重为G A =80N 的物体A ,A 浸没在一个足够大的盛水容器中,右侧通过滑轮组拉着重为G B =150N 的物体B ,恰好使物体M 在水平桌面上匀速向右运动(物体A 未露出水面);撤去盛水容器,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1拉物体A ,使物体B 匀速上升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1 ;当把盛水容器放在右侧使物体B 浸没在水中,此时在再用一个竖直向下的力F 2拉物体A ,使物体B 在5s 内匀速上升10cm (物体B 未露出水面)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η2;已知物体A 、B 和水的密度之比为ρA ∶ρB ∶ρ水=2∶5∶1,两次拉力之比为F 1∶F 2=3∶2。

2010初三化学宣武一模答案

2010初三化学宣武一模答案

宣武区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考生答案如与本答案不同,若答的合理,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26.(每空1分,共6分)⑴ 五 ;油脂; 佝偻病或骨质疏松(合理均给分) ⑵ B ⑶ D ⑷ 温度达不到秸秆的着火点27.(除(4)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6分)⑴ 氯化铵 ⑵ 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⑶ 升高温度(或加水)(答对一个给分);11:31 ⑷ ①③④28. (每空1分,共6分)⑴ ② ⑵ +4 ⑶ ClO 2⑷ ① Ca(ClO)2+CO 2+H 2O = 2HClO + CaCO 3↓ ;复分解反应 ② B 29. (除(5)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6分) ⑴ 质子数不同 ⑵ 4⑶ 一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⑷ ③ ⑸ 10:9 30. (每空1分,共6分)(合理均给分) ⑴ Ca O ⑵ 3CO + Fe 2O 3高温3CO 2+2Fe⑶ 2H 2O+O 2↑; 2H 2 +O 2点燃2H 2O⑷ 二氧化碳 ;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9分) 31. (每空1分,共6分)⑴ ① 长颈漏斗 ② 集气瓶 ⑵ 2KMnO 4△K 2MnO 4 +MnO 2+ O 2↑⑶ ③④ ⑷ E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33. (实验猜想和⑵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实验猜想】可能铝粉过量,铁和过量的铝在900-1550℃时会熔化,此时熔融物会含有铁和铝。

【实验验证】 ⑴⑵ 若4.6克全部为铁时,产生氢气的质量会小于(4.6-4.4)g ,所以熔融物还要含有铝;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6分)(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34.(3分)解:设可生成氯气的质量为X 。

MnO 2+4HCl(浓)MnCl 2+Cl 2↑+2H 2O 87 7117.4 g X ---------------1分87 7117.4 g = X ---------------1分 X= 14.2 g ---------------1分 答:生成氯气的质量为14.2克。

2024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中考一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北省张家口市宣化区中考一模数学试题(解析版)

2024年河北省初中毕业生升学文化课模拟考试数学试卷注意事项:1.本试卷共6页,总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2.答题前,考生务必将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相应位置上.3.答选择题时,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 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答非选择题时,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6个小题,共42分.1~10小题各3分,11~16小题各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动画片”是必然事件B. “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是必然事件C. “掷一枚质地均匀的骰子一次,向上一面的点数是5”是随机事件D. “1个大气压下水加热到时开始沸腾”是不可能事件【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事件的分类,对每个选项逐个进行分类,判断每个选项是否为不可能事件.【详解】解:A .“打开电视,正在播放动画片”是随机事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B .“明天太阳从西边升起”是不可能事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C .“掷一次质地均匀的骰子,向上一面的点数是5”是随机事件,此选项符合题意;D .“1个大气压下水加热到时开始沸腾”是必然事件,此选项不符合题意;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必然事件、不可能事件、随机事件的概念.必然事件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发生的事件.不可能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一定不发生的事件.不确定事件即随机事件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发生也可能不发生的事件.2. 一元二次方程 其中一个根是0,则另一个根的值是( )A. 0 B. 1C. 2D. 【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求解即可.【详解】解:∵,100℃100℃220x x -=2-220x x -=∴,,,设,另一个根为,∵,∴,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根据系数的关系,熟练掌握,是解答本题的关键.3. 下列各选项的两个图形中,不是位似图形的是()A. B. C. 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位似图形的定义判断即可.【详解】因为两个位似图形的对应点的连线所在的直线经过同一点,所以A,B,D中的两个图形是位似图形,C中的两个图形不是位似图形.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了位似图形的的定义,对应边互相平行(或共线)且每对对应顶点所在的直线都经过同一点的两个相似多边形叫做位似图形.4. 如图,在中,,若,,则的值为( )A. B. C. D.【答案】C【解析】1a=2b=-0c=1x=2x202x+=22x=12bx xa+=-12cx xa=ABCDE BC∥2AD=4DB=DEBC23141312【分析】根据,得出,再根据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得出,然后根据,,求出的值即可.详解】解:∵,∴,∴.故选:C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熟练掌握相似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是解本题的关键.相似三角形的判定:①三边法:三组对应边的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②两边及其夹角法:两组对应边的比相等且夹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③两角法:有两组角对应相等的两个三角形相似.5. 验光师测得一组关于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与镜片焦距x (米)的对应数据如下表.根据表中数据,可得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 )近视眼镜的度数y (度)2002504005001000镜片焦距x (米)0.500.400.250.200.10A. B. C. D. 【答案】A 【解析】【分析】直接利用已知数据可得xy =100,进而得出答案.【详解】解:由表格中数据可得:xy =100,故y 关于x 的函数表达式为:.故选A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反比例函数的应用,正确得出函数关系式是解题关键.6. 如图,△ABC 内接于⊙O ,AD 是⊙O 的直径,∠ABC =25°,则∠CAD 的度数是( )A. 25°B. 60°C. 65°D. 75°【DE BC ∥ADE ABC △△∽DE ADBC AB=2AD =4DB =DEBCDE BC ∥ADE ABC △△∽21243DE AD BC AB ===+100y x=100x y =400y x=400x y =100y x=【答案】C 【解析】【分析】首先根据直径所对的圆周角是直角,可求得∠ACD =90°,又由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可得∠D =∠ABC =25°,继而求得答案.【详解】解:∵AD 是⊙O 的直径,∴∠ACD =90°,∵∠D =∠ABC =25°,∴∠CAD =90°﹣∠D =65°.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掌握圆周角定理的推论是解题的关键.7. 如图,在的正方形网格中,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都是,的顶点都在这些小正方形的顶点上,则的值为( )A.B.C.D.【答案】D 【解析】【分析】过作于,首先根据勾股定理求出,然后在中即可求出的值.【详解】如图,过作于,则,AC ==5.54⨯1ABC ∆sin BAC ∠43343545C CD AB ⊥D AC Rt ACD ∆sin BAC ∠C CD AB ⊥D =90ADC ∠︒∴==AC.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勾股定理的运用以及锐角三角函数,正确作出辅助线是解题的关键.8. 某同学家买了一个外形非常接近球的西瓜,该同学将西瓜均匀切成了8块,并将其中一块(经抽象后)按如图所示的方式放在自己正前方的水果盘中,则这块西瓜的三视图是( )A. B. C. D.【答案】B 【解析】【分析】主视图、左视图、俯视图是分别从物体正面、左面和上面看,所得到的图形;认真观察实物图,按照三视图的要求画图即可,注意看得到的棱长用实线表示,看不到的棱长用虚线的表示.【详解】观察图形可知,这块西瓜的三视图是.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三视图的画法,注意实线和虚线在三视图的用法.9. 一组数据的众数是,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 B.C. D.【答案】B 【解析】【分析】先根据众数的定义求出x 的值,再根据中位数的定义求解即可.【详解】解:这组数据的众数,∴4sin 5CD BAC AC ∠==2,3,5,,7,4,6,9x 449251124,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为:则中位数为:.故选B .【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众数、中位数的统计意义.找中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为中位数;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10. 要判断命题“有两个角是直角的圆内接四边形是矩形”是假命题,下列图形可作为反例的是( )A. B. C. D.【答案】D 【解析】【分析】所给图形只需满足:是两个角是直角的圆内接四边形但不是矩形,据此逐项判断即可.【详解】解:A 、给出的图形有可能是矩形,不能作为命题的反例,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B 、给出的图形不是圆内接四边形,不能作为命题的反例,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C 、给出的图形不是圆内接四边形,不能作为命题的反例,所以本选项不符合题意;D 、给出的图形是圆内接四边形,且有两个直角,但明显不是矩形,能作为命题的反例,所以本选项符合题意.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了用举反例的方法判断假命题以及矩形的定义和圆内接四边形的知识,属于常考题型,明确判断的方法是解题关键.11. 两个反比例函数和和的交点个数为( )A. 0 B. 2C. 4D. 无数个【答案】A 【解析】【分析】联立两函数解析式,得到关于k的方程,求解后即可判断.4x ∴=2,3,4,4,5,6,7,94.5k y x=1(0k y k x +=≠1)-【详解】解:联立,解得:,无解,故选:A .【点睛】本题考查反比例函数图象上点的坐标特征,联立解析式组成方程组是解题的关键.12. 如图,梯子(长度不变)与地面所成的锐角为,关于的三角函数值与梯子的倾斜程度之间的关系,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B. 的值越大,梯子越陡C. 的值越小,梯子越陡D. 陡缓程度与的函数值无关【答案】A 【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锐角三角形,根据三角函数定义与性质,值越大越大;值越小越大;值越大越大,从而判断出答案.【详解】解:A 、的值越大,则越大,则梯子越陡,原说法正确,符合题意;B 、的值越大越小,梯子越平缓,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C 、值越小越小,梯子越平缓,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D 、陡缓程度与的函数值有关,原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故选:A .13. 张老师在编写下面这个题目的答案时,不小心打乱了解答过程的顺序,你能帮他调整过来吗?证明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已知:如图,在中,点D ,E ,F 分别在边,,上,且,.求证:.证明:①又∵,②∵,③∴,④∴,⑤∴.的1k y xk y x ⎧=⎪⎪⎨+⎪=⎪⎩1k k =+αα∠sin αcos αtan αα∠sin αα∠cos αα∠tan αα∠sin αα∠cos αα∠tan αα∠α∠ABC AB AC BC DE BC ∥DF AC ∥ADE DBF ∽DF AC ∥DE BC ∥∠=∠A BDF ADE B ∠=∠ADE DBF ∽A. ③②④①⑤B. ②④①③⑤C. ③①④②⑤D. ②③④①⑤【答案】B 【解析】【分析】由,,得出,,证出.【详解】证明:②∵,④∴,①又∵,③∴,⑤∴.故选:B .【点睛】本题考查了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关键是证明三角形相似.14. 一个适当大的正六边形,它的一个顶点与一个边长为定值的小正六边形ABCDEF 的中心O 重合,且与边AB 、CD 相交于G 、H (如图).图中阴影部分的面积记为S ,三条线段GB 、BC 、CH 的长度之和记为l ,大正六边形在绕点O 旋转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S 变化,l 不变B. S 不变,l 变化C. S 变化,l 变化D. S 与l 均不变【答案】D 【解析】【分析】如图,连接OA ,OC .证明△HOC ≌△GOA (ASA ),可得结论.【详解】解:如图,连接OA ,OC.DE BC ∥DF AC ∥ADE B ∠=∠∠=∠A BDF ADE DBF ∽DE BC ∥ADE B ∠=∠DF AC ∥∠=∠A BDF ADE DBF ∽∵∠HOG =∠AOC =120°,∠OCH =∠OAG =60°,∴∠HOC =∠GOA ,在△OHC 和△OGA 中,,∴△HOC ≌△GOA (ASA ),∴AG =CH ,∴S 阴=S 四边形OABC =定值,l =GB +BC +CH =AG +BG +BC =2BC =定值,故选:D .【点睛】本题考查正多边形与圆,旋转的性质,全等三角形的判定和性质等知识,解题的关键是正确寻找全等三角形解决问题,属于中考常考题型.15. 如图,现要在抛物线上找点,针对的不同取值,所找点的个数,三人的说法如下,甲:若,则点的个数为0;乙:若,则点的个数为1;丙:若,则点的个数为1.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乙错,丙对B. 甲和乙都错C. 乙对,丙错D. 甲错,丙对【答案】CHOC GOA OC OA OCH OAG ∠=∠⎧⎪=⎨⎪∠=∠⎩(4)y x x =-(,)P a b b P 5b =P 4b =P 3b =P【解析】【分析】分别令x (4-x )的值为5,4,3,得到一元二次方程后,利用根的判别式确定方程的根有几个,即可得到点P 的个数.【详解】当b =5时,令x (4-x )=5,整理得:x 2-4x +5=0,△=(-4)2-4×5=-6<0,因此点P 的个数为0,甲的说法正确;当b =4时,令x (4-x )=4,整理得:x 2-4x +4=0,△=(-4)2-4×4=0,因此点P 有1个,乙的说法正确;当b =3时,令x (4-x )=3,整理得:x 2-4x +3=0,△=(-4)2-4×3=4>0,因此点P 有2个,丙的说法不正确;故选:C .【点睛】本题考查二次函数与一元二次方程,解题的关键是将二次函数与直线交点个数,转化成一元二次方程根的判别式.16. 九年级16班计划在劳动实践基地内种植蔬菜,班长买回来8米长的围栏,准备围成一边靠墙(墙足够长)的菜园,为了让菜园面积尽可能大,同学们提出了围成矩形、等腰三角形(底边靠墙)、半圆形这三种方案,最佳方案是( )A. 方案1B. 方案2C. 方案3D. 面积都一样【答案】C 【解析】【分析】根据二次函数的性质,分别计算出三个方案的菜园面积进行比较即可.【详解】解:方案1:设米,则米,则菜园面积,当时,此时菜园最大面积为8平方米;方案2:解法一:如图,过点作于,则,AD x =()82AB x =-()()228228228x x x x x =-=-+=--+2x =B BH AC ⊥H 4BH AB ≤=∵,∴当时,的面积最大为;解法二:过点作于,设,,则,∴,∵,∴,∴,∴当且仅当8平方米;方案3:半圆的半径为米,∴此时菜园最大面积(平方米)∵,∴方案3的菜园面积最大,∴在三种方案中,最佳方案是方案3.12ABC S AC BH =⋅ 4BH =ABC 14482⨯⨯=A AD BC ⊥D CD x =AD y =2216x y +=11222S BC AD x y xy =⋅⨯⨯==()2222-=+-≥0x y x y xy 1620xy -≥8xy ≤x y ==8π28322πππ⎛⎫⨯ ⎪⎝⎭==328π>【点睛】本题考查了二次函数的应用、圆的面积、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勾股定理、完全平方公式,根据题意计算三个方案的边长及半径是解本题的关键.二、填空题(本大题有3个小题,共10分.18题2分,17和19小题有2个空,每空2分.把答案写在题中横线上)17. 在一个不透明的袋子里,有2个黑球和1个白球,小球除了颜色外其余均相同,从中任意摸两个小球.由上面的树形图可知,共有 _____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恰有1黑1白的有 _____种.【答案】①. 6 ②. 4【解析】【分析】首先根据题意画出树状图,然后由树状图求得所有等可能的结果与所摸到1黑1白的情况,即可求得答案.【详解】解:如图所示:共有6种等可能的结果,其中恰有1黑1白的有4种.故答案为:6,4.【点睛】本题考查的是用列表法与树状图法.列表法或画树状图法可以不重复不遗漏的列出所有可能的结果,列表法适合于两步完成的事件,树状图法适合两步或两步以上完成的事件.18. 如图是引拉线固定电线杆的示意图.已知:,,,则拉线的长是________.CD AB⊥CD =60CAD CBD ∠=∠=AC m【解析】【分析】在直角△ACD 中,利用三角函数即可求解.【详解】在直角△ACD 中,sin ∠CAD=,则AC==6.答:拉线AC 的长是6.【点睛】本题考查了三角函数,理解三角函数的定义是关键.19. 如图,的周长为20,的半径为1,从与相切于点D 的位置出发,在外部,按顺时针方向沿三角形作无滑动滚动,当滚动一周又回到与相切于点D 的位置,的圆心O 点运动的长度 _____(填写或或)三角形的周长,运动长度为 _____.【答案】①. ②. ##【解析】【详解】画出图形,可知的圆心O 的运动的总长度为的周长再加上一个半径为1的圆的周长,可知,的圆心O 点运动的长度大于的周长,可以根据三角形的周长公式及圆的周长公式求得问题的答案.【分析】解:如图,四边形、四边形、四边形都是矩形,根据题意可知,的圆心O 的运动的总长度为线段及的长度的和,∵,∴的圆心O 点运动的长度大于的周长,∵,∴,∴的长度和等于一个半径长为1的圆的周长,即,CD ACCD sin CAD∠ABC O O AB ABC AB O >=<>202π+220π+O ABC O ABC ABEL BCGF CAKH O LE FG HK 、、 EF GH KL、、LE AB FG BC HK CA ===,,O ABC 180ABC BCA CAB ∠+∠+∠=︒3603906180360EBF GCH KAL ∠+∠+∠=︒⨯-︒⨯-︒=︒ EF GH KL、、212ππ⨯=∵,∴圆心O 点运动长度为,故答案为:,.【点睛】此题重点考查圆的周长公式、三角形的周长公式、三角形内角和定理等知识,将圆心的运动路径抽象为矩形的边和扇形的弧是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本大题共7个小题,共68分.解答应写出文字说明、证明过程或演算步骤)20. 对于三个实数a ,b ,c ,用表示这三个数的平均数,用表示这三个数中最小的数.例如:=4,,.请结合上述材料,解决下列问题:(1);(2)若,求x 的值.【答案】(1)(2)3或【解析】【分析】(1)根据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以及定义的新运算,即可解答;(2)根据定义新运算可得,然后进行计算即可解答.【小问1详解】解:的20LE FG HK AB BC CA ++=++=202π+>202π+}{,,M a b c }{min ,,a b c }{129,,3M a b c ++=}{min 1,2,33-=-}{min 3,1,11=}{min sin 30,cos 60,tan 45︒︒︒}{22,,32M x x -=121-22323x x -++=}{min sin 30,cos 60,tan 45︒︒︒}11min ,,122⎧=⎨⎩;【小问2详解】解:∵,∴整理得:,,或,或,∴x 的值为3或.【点睛】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解,实数大小比较,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理解定义的新运算是解题的关键.21. 如图,△ABC 中,以BC 为直径的圆交AB 于点D ,∠ACD=∠ABC .(1)求证:CA 是圆的切线;(2)若点E 是BC 上一点,已知BE=6,tan ∠ABC=,tan ∠AEC=,求圆的直径.【答案】(1)证明见解析;(2)10【解析】【分析】【详解】(1)证明:∵BC 是直径,∴∠BDC=90°,∴∠ABC+∠DCB=90°,∵∠ACD=∠ABC ,∴∠ACD+∠DCB=90°,∴BC ⊥CA ,∴CA 是圆的切线.12=}{22,,32M x x -=22323x x -++=2230x x --=(3)(1)0x x -+=30x -=10x +=3x ==1x -1-2353(2)解:在Rt △AEC 中,tan ∠AEC=,∴=EC=AC ,在Rt △ABC 中,tan ∠ABC=,∴=BC=AC ,∵BC ﹣EC=BE ,BE=6,∴,解得:AC=,∴BC=×=10,答:圆的直径是10.22. 某校八年级学生某科目期末评价成绩是由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成绩构成的,如果期末评价成绩80分以上(含80分),则评为“优秀”.下面表中是小张和小王两位同学的成绩记录:完成作业单元测试期末考试小张709080小王6075(1)若按三项成绩的平均分记为期末评价成绩,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2)若按完成作业、单元检测、期末考试三项成绩按的权重来确定期末评价成绩.①请计算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多少分?②小王在期末(期末成绩为整数)应该最少考多少分才能达到优秀?【答案】(1)80;(2)①81;②85.【解析】【分析】(1)直接利用算术平均数的定义求解可得;(2)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定义计算可得.【详解】解:(1)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分;(2)①小张的期末评价成绩为(分;53AC EC 535323AC BC 233233625AC AC -=203322031:2:7709080803++=)70190280781127⨯+⨯+⨯=++)②设小王期末考试成绩为分,根据题意,得:,解得,小王在期末(期末成绩为整数)应该最少考85分才能达到优秀.【点睛】本题主要考查加权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加权平均数的定义.23. 某电子厂商投产一种新型电子产品,每件制造成本为18元,试销过程中发现,每月销售量y (万件)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的关系,可以近似的看作一次函数.(利润售价制造成本)(1)写出每月的利润z (万元)与销售单价x (元)之间的函数表达式;(不必写出x 的取值范围)(2)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厂商每月能获得350万元的利润?当销售单价定为多少元时,厂商每月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多少?【答案】(1);(2)25元或43元;34元,512万元.【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一元二次方程的应用和根据实际问题列二次函数关系式,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读懂题意,根据题意列出函数关系式和方程并熟练掌握二次函数的性质.(1)根据利润销售量(销售单价成本),代入代数式求出函数关系式;(2)令利润,求出x 的值;将函数解析式配方成顶点式,再依据二次函数的性质求解可得.【小问1详解】解:由题意得,;故答案为:;【小问2详解】解:当时,,解得:.答:当销售单价为25元或43元时,厂商每月获得的利润为350万元.x 601752780127x ⨯+⨯+++…84.2x …∴2100y x =-+=-221361800z x x =-+-=⨯-350z =()18z y x =-()()210018x x =-+-221361800x x =-+-221361800z x x =-+-350z =221361800350-+-=x x 122543x x ==,,当销售单价定为34元时,厂商每月能获得最大利润,最大利润是512万元.24. 阅读材料:角平分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如图1,在中,平分,则.下面是这个定理的部分证明过程:证明:如图2,过点C 作,交的延长线于点E .……解决问题:(1)请按照上面的证明思路,写出该证明的剩余过程;(2)如图3,在中,是角平分线,,,,求的长.【答案】(1)见解析(2)【解析】【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角平分线的定义,熟练掌握平行线分线段成比例定理是解决问题的关键.(1)过点作,交的延长线于点,由,可求证,,,可得,即可求解;(2)根据(1)中的结论即可求解.【小问1详解】证明:∵,∴,,.∵平分,∴,∴,∴,()2221361800234512z x x x =-+-=--+ ∴ABC AD BAC ∠AB BD AC CD=CE AD ∥BA ABC AD 5AB =4AC =7BC =BD 359C CE AD ∥BAE CE AD ∥AB BD AE CD=CAD ACE ∠=∠BAD E ∠=∠AE AC =CE AD ∥AB BD AE CD=CAD ACE ∠=∠BAD E ∠=∠AD BAC ∠BAD CAD ∠=∠ACE E ∠=∠AE AC =∴.【小问2详解】解:∵是角平分线,∴.∵,,,∴,解得,经检验符合题意.故的长为.25. 已知:如图,一次函数图象与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交于点,与x 轴正半轴交于点B ,轴于点P ,且.(1)求点B 的坐标及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设点C 是x 轴上的一个点,如果,求出点C 的坐标.【答案】(1)点;;(2),【解析】【分析】(1)首先把代入,即可求得m 的值,又由,则可求得点B 的坐标,然后利用待定系数法即可求得此一次函数的解析式;(2)由(1)可求得,分别从当点C 在x 轴的正半轴上与当点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去分析,利用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成比例,即可求得答案.【小问1详解】的AB BD AC CD=AD AB BD AC CD=5AB =4AC =7BC =547BD BD=-359BD =BD 359y kx b =+2y x =-()1,A m -AP x ⊥2ABP S =△ACO BAO ∠=∠()10B ,1y x =-+()5,0()7,0-()1,A m -2y x=-2ABP S =△OA =AB =把代入,得,即点A 的坐标为:,即,,又∵,∴,∴,∴,∴点;设直线的解析式为,把点A 、B 的坐标代入得:,解得:,故直线的解析式为;【小问2详解】∵点A 、,∴,当点C 在x 轴正半轴上时,即点,∵,,的()1,A m -2y x =-221m =-=-()1,2-2AP =1OP =12ABP S PB AP ⨯=V 2212PB =⨯2PB =1OB PB OP =-=()10B ,AB ()0y kx b k =+≠02k b k b =+⎧⎨=-+⎩11k b =-⎧⎨=⎩AB 1y x =-+()1,2-()10B ,OA AB =1C 1AC O BAO ∠=∠1AOC BOA ∠=∠∴,∴,,∴,即点;当点C 在x 轴的负半轴上时,即点,∵,,∴,∴,∴,∴,即点.综上,点C 的坐标为:,.【点睛】此题考查了待定系数法求一次函数的解析式、相似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反比例函数与一次函数的交点问题以及三角形面积问题.此题难度较大,注意掌握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与数形结合思想的应用.26. 一个直角锯齿卡尺(所有角均为直角),、、都在圆上,且.且卡尺所有锯齿高度和水平长度都为1,如:.1OAC OBA ∽V V 1OA OB OC OA==15OC =()15,0C 2C 2AC O BAO ∠=∠2AOC BOA ∠=∠2ABC OBA ∽V V 2AB OB BC AB==28BC =2817OC =-=()27,0C -()5,0()7,0-0K 1K 11K 010115K K K K ==12231K K K K ==(1)圆心在卡尺内部还是外部,说明理由;(2)过、、的圆的半径是多少;(3)以为圆心,为半径画弧,判断、与的位置关系;(4)到圆的最近距离是多少.【答案】(1)圆心在卡尺内部,理由见解析(2(3)点在的内部,点在上(4【解析】【分析】(1)利用圆周角定理的推论可得为圆的直径,再根据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解答即可;(2)利用勾股定理可得(3)分别求得,,的长度,利用点和圆的位置关系解答即可;(4)设过、、的圆的圆心为,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过点作于点,利用等腰直角三角形的性质和勾股定理可求出的长,由此即可得出答案.【小问1详解】解:圆心在卡尺内部,理由如下:∵、、都在圆上,,∴为圆的直径,∴圆心在的斜边上,0K 1K 11K 0K 03K K 7K 9K 0K 8K 7K 0K 9K 0K 111K K 111K K =03K K 09K K 07K K 0K 1K 11K O 8OK O B 8K 897K C K K ⊥C 8OK 0K 1K 11K 110190K K K ∠=︒111K K 1110Rt K K K 111K K∴圆心在卡尺内部.【小问2详解】解:∵,,∴为等腰直角三角形,,∴斜边是过、、的圆的直径,∴过、、的圆的半径是【小问3详解】解:如图,延长交于点,则四边形为矩形,∴,,∴.∴,同理可得:,∴,∴点在的内部;,∴点在上.【小问4详解】010115K K KK ==110190K K K ∠=︒1011K K K 111K K ==111K K 0K 1K 11K 0K 1K 11K 11112K K =43K K 10K K A 123K K K A 1231K A K K ==3121K A K K ==00114K A K K K A -==03K K ==07K K ==09K K ==<0703K K K K <7K 0K 0903K K K K == 9K 0K解:如图,设过、、的圆的圆心为,连接并延长交于点,过点作于点,则是的中点,,,为等腰直角三角形,,,即.【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圆周角定理、等腰直角三角形的判定与性质、点和圆的位置关系、勾股定理、三角形的外接圆等知识点,熟练掌握圆的有关性质是解题关键.0K 1K 11K O 8OK O B 8K 897K C K K ⊥C OB =O 57K K 75712OK K K ∴===78897891,90K K K K K K K ==∠=︒ 789K K K ∴ 779821K C K K K C =∴===77OC OK K C ∴=+=8OK ∴==88K B OB OK ∴=-=8K。

高三一模考后对成绩的反思

高三一模考后对成绩的反思

高三一模考后对成绩的反思一模考试大多是一次诊断性的摸底考试,旨在了解学生目前所具有的实际水平,考试成绩极具一定的参考价值。

考生除了在学习上做好充分地准备,还要有过硬的心理素质,把心态放平才能在这类应试味道浓重的考试中发挥出正常的水平。

通过此次考试,考生可了解自己的复习备考情况,也可以发现学习中的不足,利于调整今后复习的策略。

对于一模考试的重要性不必在强调了,到目前为止,北京各区的一摸考试已快结束,现在首要的工作就是如何正确的对待自己的一模成绩了,给广大的高三学子几点关于成绩分析、自我反思的建议,以便能够正确地对待自己的一模成绩。

第一、正确地对自己的成绩进行多次横向比较所谓的横向比较就是发下卷子或是知道成绩后,首先的第一感觉就是与自己周围的同学或是跟自己水平差不多的同学进行比较,看一看自己与别人的差距,差在那儿差在那科上差了多少分数为什么被别人总共落下了多少分反思一下自己的学习付出与别人的付出是否成正比,找到自己与别人有差距的真正原因考前的学习状态,考前的努力程度,自己的学习方法,考前的准备情况以及自己的应试策略与技巧等等各方面进行与别人对比反思,只有这样才能偶找到自己主观上或是客观上的差距因素,然后卡看别人的学习是如何进行的,对照自己制定好自己下一步的复习重点与方法。

一定要及时总结,不要等到时间长了在总结,已经找不到总结的感觉和灵感了。

总结一定要及时。

第二、把自己的多次成绩进行纵向比较,做出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纵向比较就是根据本次考试试题的难易程度以及自己所得的成绩与上几次的成绩进行比较。

看一看有没有进步,进不了多少一定要对试题的难易程度做正确评价后才能做出正确比较,要不然是不好比较的,因为试题不一样无法比较。

最好是有一个每次考试的高分线或是每次考试的一个统计概率分数作为基准来进行比较,或是看一看自己的这个成绩在全班或是全年级的名次在上么位置上这样就有了一个相对分数了。

是进步了还是下降了最好把自己的每一次考试全级名次做成一个曲线图,上升了曲线向上走,下降了,曲线向下走,这样就会一目了然,对自己的成绩分析这是一个很奏效的方法,而且这个曲线图还能够预测你下一次的成绩走向,;就像股市曲线一样。

200805宣武初中一模试题答案

200805宣武初中一模试题答案

OH -OH -OH -OH -Na +Na +Na +Na +Ca 2+CO 32-CaCO 3北京市宣武区2007—2008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2008.5一、选择题:(共30分,每题1分) 31.(5分)(1)分子在不断运动 ①④⑤⑥ (2)元素(3)使木柴与空气充分接触 盖灭(浇灭)32.(5分)(1)2H H 2O(2)① Cl 2 + 2NaClO 2 = 2ClO 2 + 2NaCl ② ClO 2 NaClO 233.(5分)(1)A 、B (2)3CO + Fe 2O 3 3CO 2 + 2Fe (3)Fe + CuSO 4 = FeSO 4 + Cu(4)3 Fe 2O 3 + 3H 2SO 4 = Fe 2(SO 4)3 + 3H 2O 34.(6分)(1)① 溶液的组成:氯化钠溶液中溶质是氯化钠,溶剂是水② 溶质、溶剂、溶液的质量比为4:21:25 (合理答案均可给分)(2)碳酸钠固体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

(温度越低,碳酸钠的溶解度越小;温度越高,其溶解度越大)(3)20℃时,取50g 固体放入盛有100g 水的烧杯中,不断搅拌,若固体全溶,则为NaNO 2;若固体不能完全溶解,则为NaCl 。

(4)1:4 (5)高温Ca(OH)2Na 2CO 335.(5分)(1)(2)① BaCO 3BaO + CO 2↑② BaO + H 2O = Ba(OH)2④ Ba(OH)2 + CO 2 = BaCO 3↓+ H 2O(3)加热后过滤的滤液 三、实验题:(共18分) 36.(5分)(1)A 、E (A 、C)(2)B CaCO 3 + 2HCl = CaCl 2 + H 2O + CO 2↑ C 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处,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37.(6分)(1)CO 2 (2) HCl(3)Na 2CO 3和NaCl NaHCO 3和NaCl Na 2CO 3和NaHCO 3 Na 2CO 3 + 2HCl = 2NaCl + H 2O + CO 2↑NaHCO 3 + HCl = NaCl + H 2O + CO 2↑ (4)NaHCO 3和NaCl38.(7分)(1)若酚酞试剂变质,就不可能出现遇氢氧化钠溶液变红的现象 (2)碳酸钠溶液显碱性,也可使酚酞试剂变红 (3)排出水中溶解的氧气 隔绝空气 (4)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大小有关方案二:将滴有酚酞试液的质量分数大的氢氧化钠溶液加水稀释 溶液变红说明与氢氧化钠溶液质量分数大小有关。

05宣武一模

05宣武一模

北京市宣武区2004——2005学年度第二学期第一次质量检测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物理部分)第Ⅰ卷14.如图所示,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可视为质点),以某一速度由A点冲上倾角为30º的固定斜面,其加速度大小为g,在斜面上上升的最大高度为h。

则在这个过程中,物体 AA.机械能损失mghB.动能损失了mghC.动能损失了mgh/2D.机械能损失了mgh/215.质量为M的木块被固定在光滑的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子弹以速度v0水平飞来,穿透木块后速度大小为v0/2,如果木块可以自由滑动,同样的子弹以v0水平飞来,穿透木块后速度大小为v0/4,设木块对子弹的阻力不变,则有 CA.M=m B.M=2m C.M=3m D.M=4m16.一列简谐横波向右传播,波速为v,沿波传播方向有相距为L的P、Q两质点,如下图所示,某时刻P、Q两质点都处于平衡位置,且P、Q间仅有一个波峰,经过时间t,Q质点第一次运动成为这个波峰点,则t的可能值有 CA.1个B.2个C.3个D.4个17.在电信传输过程中,把传输的电信号加载在高频等幅振荡上的过程叫做 AA.调制B.调频C.调幅D.调谐18.在α粒子散射实验中,不考虑电子和α粒子碰撞的影响,这是因为 CA.α粒子和电子根本无相互作用B.电子是均匀分布的,α粒子受电子作用的合力为零C.α粒子在和电子碰撞中动量的改变量极小,可忽略不计D.电子体积很小,α粒子碰撞不到电子19.某一静电实验装置如图所示,验电器A不带电,验电器B的上面安一个几乎封闭的金属圆桶C,并且B内的金属箔片是张开的,现手持一个带绝缘柄的金属小球D,使D接触CA 的金属小球接触,无论操作多少次,都不能使A带电。

这个实验说明了 BA.C是一个等势体(电势处处相等)B.C的内部是不带电的C.C的内部电势为零D.C的内部场强为零20.如图所示,R1是可变电阻器。

电压表、电流表可看做理想电表,电源内阻不计。

闭合开关S,两电表都有一定示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京市宣武区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质量检测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Na 23 Mg 24 Al 27 S 32 Cl 35.5 Ca 40 Mn 55 Fe 56 Cu 64第I 卷(机读卷 共25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

) 1.空气的成分中,体积分数约占21%的是A.氮气B.氧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 2.下列变化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轮胎爆裂B. 西瓜榨汁C.冰雪融化D.蜡烛燃烧 3. 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A.水B.氮气C.氯化钠D.二氧化碳4.在土壤缺氮的情况下,植物的生长发育迟缓或停滞,这时应施用的化肥是 A.KCl B.NH 4Cl C.K 2CO 3D.Ca(H 2PO 4)25.下列物品与所用材料的对应关系不正确...的是 A .羊毛衫——合成纤维B .汽车轮胎——合成橡胶C .矿泉水瓶——塑料D .不锈钢餐具——铁合金 6. 下列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 .熄灭酒精灯B .滴加液体C .过滤D .稀释浓硫酸 7.下列化学符号正确的是A .一个一氧化碳分子:CoB .三个亚铁离子:3Fe 3+C .二个氮原子:2ND .四个氢原子:2H 28.用右图净水器处理河水,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 .能杀菌消毒 B .能得到纯净水 C .能把硬水变为软水D .主要采用了吸附、沉淀和过滤的方法 9.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试液变蓝的是A. CO 2B. NaOHC. H 2SO 4D. NaCl 10. 根据下表判断肉类变质过程中酸碱性的变化趋势是A .酸性变弱B .酸性变强C .酸性不变D .碱性变弱11. 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不仅要节约用水,也要防止水被污染。

下列做法不提倡...的是 A .洗菜水的二次利用 B .更换节水型马桶C .透水砖铺设人行便道D .用工厂排出的酸性污水灌溉农田 12.下列物质可做某些气体干燥剂的是A .浓硫酸B .氧化铁C .浓盐酸D .氯化钠 13. 下列物质中,不需要...密闭保存的是 A. 澄清石灰水 B.大理石 D.氢氧化钠 14. 镁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该原子的化学性质稳定.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 C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 D .该原子易失去电子形成阳离子 15. 蚁酸与盐酸都具有酸性。

下列最不容易....被蚁酸腐蚀的物质是 A .铜制奖牌 B .生锈的铁片 C .镀锌水管 D .铝合金门窗 16. 碱性锌锰电池工作原理:Zn + 2X + 2H 2O Zn(OH)2+ 2MnOOH ,则X 的化学式为 A. MnOB. MnO 2C. Mn 2O 3D. HMnO 417.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氧气具有可燃性B .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反应一定是化合反应C .鱼、虾等能在水中生存,因为氧气易溶于水D .食物的腐烂包含物质的缓慢氧化18.下列食品的处理方法不符合...《食品添加剂使用卫生标准》的是 A .向凉拌菜中滴入香油 B .食用饺子时蘸上香醋C .用甲醛溶液浸泡鱿鱼D .向骨头汤中放适量加碘食盐19. 偏二甲肼(C2H8N2)是“嫦娥一号”运载火箭发动机推进剂之一。

下列关于偏二甲肼的说法正确的是A.偏二甲肼分子中含有氮气分子B.偏二甲肼由碳、氢、氮三种元素组成C.偏二甲肼中碳、氢、氮各元素的质量比为12:1:14D. 一个偏二甲肼分子由1个碳原子、4个氢原子和1个氮原子构成20. 下列有关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A.洗涤灵能除去油污,主要是利用洗涤灵的吸附作用B.硝酸铵溶于水时溶液温度会降低,因为硝酸铵溶解时只需要吸收热量C.喝完可乐常常会打嗝,说明二氧化碳气体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D.配制100g 10% 的氯化钠溶液的主要步骤是:计算、溶解、装瓶、贴标签21.下列物质的用途正确利用了其化学性质的是①甲烷用作燃料②熟石灰用于改良碱性土壤③氧气用于气焊④干冰用作制冷剂⑤小苏打用于治胃酸⑥食盐用作调味品A.只有①②③⑤ B.只有②③④⑤⑥ C.只有②③④⑤ D.只有①③⑤22. 对下列事故处理的方法不正确...的是A.浓H2SO4沾在皮肤上,立即用NaOH溶液冲洗B.酒精洒在桌上着火时,立刻用湿抹布扑盖C.发现人员一氧化碳中毒时,立即转移到通风的地方救治D.碱液沾到皮肤上要用较多的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23.除去下表物质中的杂质(括号内为杂质),所选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24. 下列图象与对应实验相符合的是A.图①表示向pH=13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逐滴加入pH=1的盐酸B.图②中Y轴可代表消耗氢氧化钠的质量或溶液的总质量C.图③表示向澄清的氢氧化钙溶液中通入少量的二氧化碳D.图④表示向等质量且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硫酸中分别加入足量的金属镁和锌25. “绿色化学”的特征之一是让反应物中的原子能100%的转化为产物。

现用C3H4合成C5H8O2,将添加物按相同分子个数比混合,当原子利用率达到100%时,在一定条件下还应选择的反应物是A.H2和CO B.CO2和H2O C.CO2和CH3OH D.H2和CH3OH第II卷(非机读卷共55分)二、填空题(本题包括5个小题,共30分)26.(6分)玉米是营养丰富的粗粮,玉米粉中的主要成分见下表。

⑴上表中含有人体所需的营养素有类,人体还需补充的营养素是。

缺钙能给人造成的影响是(填写一条)。

⑵加工玉米可得到淀粉,淀粉属于(填序号,下同)。

A.无机物B.糖类C.有机合成材料⑶下列物质属于最清洁的燃料是。

A.汽油B.用淀粉制出的乙醇C.煤D.氢气⑷被淋湿的玉米秸秆不易被点燃的主要原因是。

27. (6分)下表列出了氯化铵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

(下表数据已近似取整)⑴ 氯化铵溶液中的溶质是 。

⑵ 由上表可推出氯化铵溶解度的变化规律是 。

⑶ 在20℃时,向100 g 水中加入60g 氯化铵,若将固体完全溶解,可采用的方法是 。

在60℃时,该溶液中溶质与溶液的质量比为 。

⑷ 将60℃饱和的氯化铵溶液降温至20℃,没有发生变化的是 (填序号)。

① 水的质量 ② 氯化铵溶质的质量分数③ 60℃时氯化铵的溶解度 ④ 氯元素在氯化铵中的质量分数 ⑤溶液的质量 28.(6分)下表列出的是生活和工业中常用的三种漂白剂。

⑴ 上述漂白剂中, Ca(ClO)2属于 (填序号)。

① 混合物 ② 化合物 ③ 氧化物 ⑵ ClO 2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⑶ 表格中的物质(除CaCl 2),氧元素的质量分数最大的是 。

⑷ 次氯酸钙【Ca(ClO)2】是漂白粉的有效成分。

① 次氯酸钙在潮湿的空气中久置会生成具有漂白性的物质次氯酸(HClO )和难溶于水的白色固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② 工业使用漂白粉时常根据⑷中①的反应原理,通过添加少量的 (填序号)物质来解决漂白粉漂白缓慢的问题。

A. 氢氧化钠B. 稀盐酸C. 氢氧化钙D. 氯化钠29.(6分)以下描述的是某反应在同一容器中反应前后部分..分子种类....的示意图。

反应前 反应后 ⑴ 氮元素和氢元素的本质区别是 。

⑵ 1个 A 分子中共含有 个原子。

氮原子氧原子氢原子⑶该图代表的微观含义是。

⑷反应物中缺少某种物质,方框内应补充的微粒是(填序号)。

⑸该反应中B和C的质量比为。

30.(6分)甲是初中化学常见物质,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⑴若甲能与水反应并放出大量的热,则甲的化学式为。

⑵若气体甲能与一种红色氧化物反应生成一种黑色的粉末,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⑶若溶液甲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能生成A和B两种物质,A在通电条件下可生成B和C,A、B、C 三者间存在一定的转化关系。

写出甲生成A和B的化学方程式,B和C生成A的化学方程式。

⑷若化合物甲在常温下能与化合物乙反应生成E和G,且甲又能与化合物丙反应生成F和G(乙和丙属于同一类物质),E和丙常温下可生成F和H。

则物质甲是,E和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9分)31. (6分)下图是实验室中用于制取和收集气体的装置图。

⑴写出上图中带标号仪器的名称:①_________②____ _____。

⑵写出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

⑶利用B、C装置能进行的实验是(填序号)。

①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②用石灰石与稀盐酸制取二氧化碳③用锌与稀硫酸制取氢气(氢气难溶于水)④用双氧水与二氧化锰制取氧气⑷氧气和二氧化碳均可使用的收集方法是(填序号)。

检验氧气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32.(7分)含碳酸根的盐与某些酸反应会产生无色气体。

某同学欲从微观角度探究该类反应的变化原因,进行了如下实验:资料:多数酸、碱、盐在水溶液中均以离子形式存在,如Na +、K +、H +、NO 3-、CO 32-、SO 42-等;且阴阳离子相互作用可形成相应化合物。

实验结论:决定该类反应产生气体的微粒是 。

能证明此结论实验有 (填实验序号)。

33.(6分)铝和氧化铁的反应:2Al + Fe 2O 3Al 2O 3+ 2Fe ,该反应可用于焊接铁轨。

某小组取铝粉和氧化铁混合物使之充分反应,反应中放出大量的热并发出耀眼的光芒,同时有熔融物生成。

该小组对所得熔融物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查阅资料】【实验猜想】甲同学推测熔融物...中含有铁和铝。

若甲同学的推测成立,其理由是 。

【实验验证】⑴请你帮助甲同学完成验证报告。

⑵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实验方案不严谨,又用定量的方法帮助他进一步验证。

取4.6g该熔融物于烧杯中,滴加a g稀硫酸时恰好完全反应,称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为(a + 4.4)g。

反应后的溶液经处理后得到19.0g的固体。

通过实验,乙同学得出甲同学的猜想成立,理由是。

四、计算题(本题包括2个小题,共6分)(计算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34.(3分)实验室常用MnO2+4HCl(浓)MnCl2+Cl2↑+2H2O的反应来制取氯气(Cl2)。

当有17.4g二氧化锰完全反应时,能生成多少克的氯气?35.(3分)向盛有22.3 g碳酸钠和氯化钠固体混合物的烧杯中逐滴加入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放出气体的质量与滴入稀盐酸的质量关系如下图所示。

反应结束后,A点时氯化钠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求算:(1)原固体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

(2)A点时溶液中钠元素和氯元素的质量比。

宣武区2009-2010学年度第二学期一模质量检测九年级化学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说明:考生答案如与本答案不同,若答的合理,可酌情给分。

一、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25分)26.(每空1分,共6分)⑴ 五 ;油脂; 佝偻病或骨质疏松(合理均给分) ⑵ B ⑶ D ⑷ 温度达不到秸秆的着火点27.(除(4)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6分)⑴ 氯化铵 ⑵ 氯化铵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⑶ 升高温度(或加水)(答对一个给分);11:31 ⑷ ①③④ 28. (每空1分,共6分)⑴ ② ⑵ +4 ⑶ ClO 2⑷ ① Ca(ClO)2+CO 2+H 2O = 2HClO + CaCO 3↓ ;复分解反应 ② B 29. (除(5)为2分外,其余每空1分,共6分) ⑴ 质子数不同 ⑵ 4⑶ 一个水分子、每个水分子由二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 ⑷ ③ ⑸ 10:9 30. (每空1分,共6分)(合理均给分) ⑴ Ca O ⑵ 3CO + Fe 2O 3高温3CO 2+2Fe⑶ 2H 2O+O 2↑; 2H 2 +O 2点燃2H 2O⑷ 二氧化碳 ; Na 2CO 3+Ca(OH)2=CaCO 3↓+2NaOH 三、实验题(本题包括3个小题,共19分) 31. (每空1分,共6分)⑴ ① 长颈漏斗 ② 集气瓶 ⑵ 2KMnO 4△K 2MnO 4 +MnO 2+ O 2↑⑶ ③④ ⑷ E ;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复燃证明已收集满32.(每空1分,共7分)(合理均给分)33.(实验猜想和⑵为2分,其余每空1分,共6分)【实验猜想】可能铝粉过量,铁和过量的铝在900-1550℃时会熔化,此时熔融物会含有铁和铝。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