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增长理论和论证经济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量在一段时间内不断扩大的过程,也是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关键。
经济增长理论旨在解释经济增长的原因、机制和影响因素,为经济政策制定者提供指导。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古典经济学理论是经济增长理论的起源。
亚当·斯密(Adam Smith)提出了劳动分工和市场竞争的理论,认为自由市场经济下的私人利益追求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大卫·李嘉图(David Ricardo)提出了比较优势理论,认为国际贸易可以促进经济增长。
这些理论为后来的经济学家提供了思路和基础。
二、新古典经济学理论新古典经济学理论在古典经济学的基础上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新古典经济学主张以市场为中心,通过提高劳动生产力和技术进步来推动经济增长。
对于资源配置及其效率问题,新古典经济学提出了边际主义原则,即在有限的资源下,通过比较边际效益来决定资源配置,以实现最大化的经济增长。
三、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是20世纪30年代在大萧条时期兴起的一个经济学学派,由约翰·梅纳德·凯恩斯(John Maynard Keynes)主导。
凯恩斯主义认为,市场经济会出现失业和经济波动,应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调整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恢复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经济学对国家干预经济的思想和政策提供了一种新的解决方案。
四、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兴的经济增长理论。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是由产出和知识的内生增长驱动的。
技术进步、人力资本投资和创新是内生增长的重要动力,而非经济政策的外生干预。
内生增长理论的核心观点是要加强人力资本建设和创新能力,以促进经济增长。
五、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强调制度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制度包括法律、规则、组织和约束等。
新制度经济学认为,良好的制度安排可以促进资源有效配置和创新,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该理论强调了政府在经济增长中的角色,提出了改善制度环境和加强市场监管的政策建议。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总量扩大和质量提高的过程,是一个国家、地区的国民收入持续年均增长的长期趋势。
经济增长理论是指对经济增长因素、机制和路径的研究,旨在解释和预测经济增长的源泉和规律。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阐述几种经济增长理论及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一、重要的1. 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古典经济学派代表者亚当·斯密认为,劳动分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和劳动生产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此外,古典经济学还着重强调资本积累对经济增长的作用。
2.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
该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可以提高劳动生产率和资本回报率,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同时,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也关注经济体制、市场机制等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
3. 新经济增长理论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的代表者罗默和卢卡斯等学者认为,人力资本和知识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推动力。
他们强调,投资于人力资本和研发活动,可以提高创新能力和产业竞争力,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4. 新制度经济学理论新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安排对经济增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理性选择、契约成本以及产权保护等制度安排能够降低经济交易成本和不确定性,提升资源配置效率,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理论对经济发展的影响1. 指导经济政策经济增长理论为经济政策制定提供了理论依据。
不同的经济增长理论提供了不同的政策指导方向,政府可以根据经济增长理论的原理和假设,制定相应的经济政策,以促进和维持经济增长。
2. 解释经济现象经济增长理论可以帮助我们解释各种经济现象。
通过运用经济增长理论,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经济增长的根源,解释为什么不同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增长速度存在差异,为国家经济政策调整和发展战略指明方向。
3. 预测经济走势经济增长理论可以作为预测经济走势的工具。
通过对经济增长理论的研究,我们可以识别出某些因素对经济增长的影响,从而预测特定经济政策或改革措施对经济增长的效果,进一步预测经济走势。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

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在当今世界上,经济增长和发展是每个国家都追求的目标。
然而,经济增长和发展并不仅仅是发展经济,还涉及到一系列的理论和观念。
本文将对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进行探讨,并分析其对国家和全球经济的影响。
一、古典经济学理论古典经济学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理论的起源之一。
亚当·斯密提出了著名的“国富论”,强调自由市场的作用,认为经济增长与发展应该通过市场机制来实现。
他主张通过劳动分工、自由贸易和市场竞争来实现经济的增长。
二、凯恩斯主义经济学理论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是由英国经济学家约翰·梅纳德·凯恩斯提出的。
凯恩斯认为,在经济衰退时期,政府应该通过财政和货币政策来刺激需求,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凯恩斯主义强调政府的积极干预,通过增加政府支出和降低利率来刺激需求,从而创造就业机会和提高经济活动水平。
三、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新古典主义经济学理论强调市场的完全竞争和资源的有效配置。
该理论认为,在自由市场环境下,通过供求关系的调节,能够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
新古典主义经济学重点关注供给侧的努力,即通过创新、技术进步和提高生产效率来促进经济增长。
四、制度经济学理论制度经济学理论认为,制度的安排和规则对经济增长和发展起到关键作用。
这一理论强调社会和经济制度的设计对于经济增长的影响,认为建立健全的市场机制和法制环境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基础。
五、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实现经济增长和发展的重要因素。
该理论强调教育、培训和技能的提升对经济的增长产生积极影响。
通过提高人力资本的投资,可以提高劳动生产力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的增长和发展。
六、可持续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强调经济增长和发展应与环境、社会和经济的可持续性相结合。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和发展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应该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以满足当前和未来的需求。
总结起来,经济增长与发展的理论涵盖了古典经济学、凯恩斯主义经济学、新古典主义经济学、制度经济学、人力资本理论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不同的观点。
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总体规模扩大的过程,通过提高生产力和资源利用效率,促进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增加。
经济增长理论是解释经济增长产生原因以及推动经济增长的各种因素的理论体系。
一、经济增长的起因经济增长的起因可以从供给和需求两个方面进行解释。
在供给方面,经济增长源于技术进步和生产要素的积累。
技术进步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而生产要素的积累如资本和劳动力的增加,也可以促进生产规模的扩大,导致经济增长。
在需求方面,经济增长得益于消费需求和投资需求的增加。
消费需求的提升可以刺激企业扩大生产,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而投资需求的增加可以增加资本积累,进而促进经济增长。
二、经济增长的影响因素1. 生产要素的积累:经济增长需要足够的资本和劳动力的积累。
资本积累可以通过投资扩大来实现,而劳动力的增加通常需要人口增长或者提高就业率。
这些生产要素的积累可以提高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增长。
2. 技术进步: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之一。
技术的进步可以使得生产过程更加高效,提高生产率和产出水平。
通过技术进步,企业可以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从而实现经济增长。
3. 制度环境:良好的制度环境对经济增长至关重要。
包括市场机制的有效运行、产权保护、法治环境等方面。
正当的制度环境可以激发市场活力,促进资源配置优化,推动经济增长。
4. 外部环境:外部环境包括国际贸易、国际投资和外汇等方面。
开放的贸易体制可以使得经济受益于全球市场,促进产业升级和技术迁移。
国际投资和外汇则可以为经济提供资金和技术支持,推动经济增长。
三、经济增长的模型1. 扩展性经济增长模型:这一模型将经济增长视为资本积累、技术进步和人口增长的函数。
该模型强调了生产要素的积累和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重要性,认为经济增长是持续的过程,并且存在边际效应递减的特点。
2. 内生增长模型:内生增长模型强调了技术进步和创新对经济增长的驱动作用。
该模型认为技术进步可以通过增加投资和创新来实现,鼓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和研发,进而推动经济增长。
经济增长理论的基本分析框架

Á
( 2 ) F( ・ )呈现出不变规模报酬 : F(λ Κ ,λ L)=λ F(K,L) 对所有 λ >0 。 ( 3) 随 着 资 本 (或 劳 动 )趋 于 零 , 资 本 ( 或 劳 动 )的 边 际 产 品 趋 于 无 穷 大 5 随 着 资 本 ( 或 劳 动 ) 趋于无穷大 , 资本 (或劳动 )的边际产品趋于零 :
lim ( F ) = lim( F ) = 0
CES 生 产 函 数 就 趋 近 C- D 生产函数。 当ρ →∞, σ →0, CES 生 产 函 数 就 趋 近 投
K+(1- δ )L] Y=A[δ 当ρ →0 时 ,σ →1,
后 , 人们希望对所导致的均衡结果进行评价 , 与 某种给定的标准 ( 如资源有效配置资源平等配 置激励相容信息有效等 ) 进行比较 , 从而进一步 对经济制度安排给出是否导致了某些最优结 果 ; 还要检验理论结果是否与经验现实一致 , 能 否给出正确预测, 或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最后, 对所采用的经济制度和规则作出优略的结论, 从而判断是否能给出改进办法。 1. 怕累托最优 在评估一个经济机制或制度安排 时 , 现 代 经济学通常所采用的一个最重要的评估标志是 看这个制度安排是否导致了效率。 所谓效率 , 就 是用最少的成本 , 达到最佳效果。 帕累托最优这个概念对任何经济制度都 是适用的。尽管怕累托最优标准没有考虑到社 会公平问题 , 但它却从一个基本判断标准 , 从可 行性的角度评价了社会经济效果。他意味着如 果一个社会资源配置不是有效的 , 则存在着改 进效益的余地。帕累托最优给出了一种判断标 准。只要想提高经济效率 , 人们就应不断地追 求 , 尽量地接近这一目标。因而它是一把标尺 , 人们可以比较衡量和评价现实世界中各式各样 经济制度安排的好坏 , 看它们里这一标准还差 多远 , 从而得知改进经济效益的余地 , 使资源的 配置尽可能接近帕累托最优。 2. 分配平等 资源的有效配置与平等配置是两个非常 不同的概念 , 它们代表了不同的价值取向。 一般 来说 , 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平等配置呈现权衡取 舍的反向关系。人们通常所指的平等配置是一 由于 种绝对平均的概念 , 没有考虑到个人偏好。 各人的偏好不一样 , 把所有的商品平等地分给 每一个人虽然看起来公平 , 但不见得大家都满 意。 在经济问题的讨论中 , 人们还用到其它意义 下的结果平等概念。 例如 , 每个人都满意自己所 得的一份 , 即不认为别人的比自己的好。 以上平 等配置的概念也许更合理 , 因为他们考虑到了 并 个人偏好 : 人们愿意得到他喜爱的商品组合。 且 , 现代微观经济理论告诉我们 , 只要每人的初 始禀赋的价值相同 , 在通常市场均衡存在假设 条件下 , 市场机制将可同时导致帕累托最优和 以上所定义的平等配置。这就是说 , 在理论上 , 只要有一个公平的竞争起点 ( 政府可以通过税 收和给每个国民同等基础教育达到这种起点平 等 ) , 然后通过市场运作就可以达到既有效率而 又公平的社会结果。这个结果对解决当今社会 的越来越大的贫富差别和社会不公 , 也许有一 点现实指导意义。 三、 结论 数学现在已经成为现代经济学研究中最 重要的工具。 由于提供研究平台 , 建立参照系和 给出分析工具都需要数学 , 这就不难理解为什 ( 下转 216 页 ) 么数李分析的方法在现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

经济学中的经济增长理论经济增长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指标,也是经济学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
经济学家们通过对经济增长的研究,提出了许多经济增长理论,其中包括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和技术进步驱动的增长理论等。
本文将对这些理论进行探讨,并分析它们对于经济增长的解释和影响。
一、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是经济学家罗伯特·索洛的经济增长模型的基础。
该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主要受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劳动力和资本被视为生产要素,而技术进步则被视为生产要素的增长。
在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于资本的积累和技术进步。
资本积累通过投资来实现,而技术进步则通过创新来实现。
这两者的相互作用促进了经济的增长。
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的速度取决于资本积累和技术进步的速度。
然而,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也存在一些问题。
首先,它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的非线性特征,即经济增长速度的变化。
其次,它没有考虑到经济增长的分配效应,即经济增长对于不同社会阶层的影响。
因此,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被认为是一个过于简化的模型,不能完全解释经济增长的复杂性。
二、内生增长理论内生增长理论是对新古典经济增长理论的一种扩展和完善。
内生增长理论认为,经济增长不仅受到劳动力、资本和技术进步的影响,还受到经济制度、教育水平和创新能力等因素的影响。
在内生增长理论中,经济增长被视为一种内生的、自我驱动的过程。
经济制度的完善和教育的发展被认为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
经济制度的完善可以提高资源配置的效率,促进创新和技术进步;教育的发展可以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和创新能力,从而推动经济增长。
内生增长理论的一个重要观点是技术进步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
技术进步不仅可以提高生产效率,还可以改变生产方式和产业结构,从而推动经济的转型和升级。
因此,内生增长理论强调创新和技术进步的重要性,认为它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

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知识: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理论导语:经济发展理论经济发展理论:是研究在经济增长基础上,一个国家经济与社会结构现代化演进过程的理论。
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中级经济师考试中的相关内容吧。
1、经济增长含义:经济增长是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
总产出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
对一国经济增长速度的度量,通常用经济增长率来表示。
经济增长率=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上年所实现的经济总量【注1】计算GDP时可以用现价计算,也可以用不变价格计算。
用现行价格计算的GDP,可以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规模。
用不变价格计算的GDP,可以用来计算经济增长速度。
【注2】经济增长率是一个国家总体经济实力增长速度的标志,但GDP是一个衡量总产出的概念,并不包含伴随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经济增长率并不能全面反应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
2、经济发展的含义:经济发展是一个比经济增长含义更广的概念。
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而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以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3、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关系:经济增长是经济发展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经济增长,就不会有经济发展,但经济增长并不简单的等同于经济发展。
不重视质量和效益,不重视经济、政治和文化的协调发展,不重视人与自然的和谐,就会出现增长失调,从而制约发展的不良局面。
4、决定经济增长的基本因素:主要有劳动的投入数量和劳动生产率、资本投入数量和资本效率。
①劳动的投入数量:劳动投入数量取决于人口规模和人口结构以及劳动者投入的劳动时间的多少。
②资本的投入数量:资本的投入数量受资本的利用率或生产能力利用率。
③劳动生产率:劳动生产率一般用在一定时间内每个劳动者所生产的GDP,或单位劳动时间所生产的GDP来计算。
经济增长理论研究的新视角

形成了“ 高数量、 低质量”的特征 。在中国国民经济
的快速增 长过 程 中 , 累 了不 少结 构性 矛盾 , 积 不仅 投
总结反思的基础上 , 从规范研究的视角 , 在第三章中 提出了经济增长质量分析 的四个假设条件、 五大基 本 命题 和六 大伦理 原 则 , 构建 了经 济增 长 质 量 分析 的价值判 断 , 出判 断 经 济增 长 质 量优 劣 的价值 判 提
西北大学学报 ( 哲学社会科学 版) 2 1 5月 , 4 0 0年 第 o卷第 3期 , a ,0 0 V 1 0 N . M y2 1 , o. , o3 4 Ju a o otw s U iesy P i sp yadSc l c n e dt n o r l f r et nvrt( hl o h n oi i csE io ) n N h i o aSe i
如 何 的问 题 。 主要 研 究 的 是 经 济增 长 的 源 泉 和 动 力, 论证 和研 究如 何实 现经 济增 长 , 乏对 经济 增长 缺 优 劣程度 的研 究 。该 书在对 现有 经济 增长 理论进 行
l 71
奇迹 , 是 中 国经 济增 长 的奇迹 主要表 现在 数量 上 , 但
长, 取得 了举 世 瞩 目的成就 , 形成 了中国经 济增 长 的
分析 方法 研究 的是 “ 应然 ” 问题 , 注 的是经 济 现 象 关
应该是什么的问题 。现有的经济增长理论 的研究 , 无论是 国内还是 国外都是从实证意义上去研究 的, 关注了经济增长如何发生 , 而忽视了经济增长应该
(96 、 卡斯 (9 8 等 人 推进 了经 济 增长 在 理论 18 )卢 18 )
方面的进展 , 并有大量 的实证研究对经济增长理论 进行 了定 量分 析和检 验 。经济 增长理 论 主要是 通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
10
经济增长率等于资本的产出量弹性乘以资本增加率、 劳动的产出量弹性乘以劳动增加率,以及由技术进 步引起的产出增加率之和。
编辑ppt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的特点
11
现代科学技术进步对经济的巨大推动作用 投入要素之间的替代性。通过调节资本劳动比例来
改变资本产出比例 突出市场调节作用(要素因价格变化而彼此替代) 投入要素比例不易随时变化,资本产出比例难以随
之调整 新古典增长模式把技术进步视为独立因素的观点是
不正确的,因为投资的增加和技术的进步并不是分 离的,没有投资的增加就不会有技术的进步
编辑ppt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式
12
哈罗德-多马和新古典经济学派的共识:假定资本产出比例是既定的,要实现生产的稳定增长,只有 而且必须得到一定储蓄的保证。
新剑桥学派的观点:采用“两阶级”分析法,认为 储蓄率是由资本利润和劳动工资在国民收入中的分 配比例决定的。收入分配是经济增长受到决定性影 响的因素。
编辑ppt
4
G<GW 时,实际储蓄率小于合意的储蓄率,实 际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 由于实际储蓄率小于合意的储蓄率,个人会增 加储蓄以达到合意的储蓄率,储蓄增加投资减 少,引起经济短期衰退,失业增加。如果实际 资本-产出比率大于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企 业为了达到合意的水平,必然减少投资,结果 也引起经济短期衰退,失业增加。
编辑ppt(二)新古典经济增模式9Y=F(K,L,R,t) K,L和R各自表示资本,劳动及自然资源,t为
时间(表现为技术不断改进趋势的因素),F为函 数关系。 如果R固定不变,L和K增加,时间在前进(即技 术不断改进),则 ΔY=V∙ΔK+W∙ΔL+ΔY V为资本的边际生产力,W为劳动的边际生产力, ΔY 为由技术进步而引起的产出增长量。
编辑ppt
5
经济的长期波动:合意的经济增长率与 自然增长率不一致引起经济的长期波动。
当GW>Gn时,由于是经济增长的最高界限, 经济会趋于长期停滞,在这种情况下, 资源短缺,劳动力不足,工资上升,投 资减少,经济停滞。
当GW<Gn时,,经济会趋于繁荣,这种情 况下,劳动力富余,工资低,利润高, 投资成本低,刺激了投资与生产的增加, 保证了经济的长期繁荣。
(2)模型存在的问题 一是把经济增长的路径设计为储蓄转换为投资,即资本 积累,形成了刀刃上的增长。 二是把失业归结为投资不足,忽视了消费问题,仅仅从 投资角度揭示经济增长,忽视了消费需求问题
课本第17页中部九个方面
编辑ppt
7
(二)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
8
哈罗德-多马主要缺点是把资本看成是促进增长的唯一源泉, 忽视其他因素。
编辑ppt
2
3、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 哈罗德--多马模型用实际经济增长率、有保证的经
济增长率和自然增长率三个概念说明了经济长期增长的 条件,以及经济波动的原因 (1)实际经济增长率( G ),实际所发生的增长率, 即,事后增长率,它有实际储蓄率(S)和实际的资本 -产量(C)来决定。
G=s/c 长(率2),有指保企证业的感增到长满率意。的(的G经W济)增,长又率叫,合它意有的合经意济的增储 蓄率( Sd )与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决定(Cr) 。 GW= Sd/ Cr (3)自然增长率(Gn)由人口和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经 济增长率,指潜在最大的经济增长率,或者是最大可能 达到的经济增长率,适应于技术进步,又能保证充分就 业.
编辑ppt
6
4、评价 (1)模型的合理之处
一是采取长期的动态分析方法,将凯恩斯的储蓄转化为 投资加以动态化,引入了时间因素,使其理论具有说 服力和应用价值。
二是模型中所描述的经济增长率、储蓄率和资本产量比 之间的关系是正确的,具有应用价值。
三是从供给与需求相结合的角度上揭示了经济增长,克 服了凯恩斯理论的局限性。
第二章 经济增长理论和论证经济
发展问题的基本思路
第一节经济增长理论
一、经济增长模式
(一)哈罗德--多马模型——刀刃上的增长
根据凯恩斯的收入决定论思想,推演出一种增长理论。
1、哈罗德--多马模型的假设
(1)全社会只生产一种产品,这种产品既可以用来消费,也可以用于 生产。
(2)生产中只用两种要素:资本K和劳动L。
(3)没有技术进步,也不存在资本折旧。
2、内容:
主要研究了三个变量的相互关系
第一个变量是产量收入增长率,G= Y/Y
第二个变量是储蓄率 S= S/Y
第三个变量是资本产量比率 c= I/编辑Yppt
1
模型的基本公式是 G=S/c
= S/Y. Y / I
I= S
结论是:当全部储蓄能全部转化为投资时,经济便可以增 长,即如果本期的储蓄率足以吸收上期产量增加所引起 的投资时,经济便可以持续增长.(新资本形成是下一期 产出增长的源泉,产出增长成为进一步扩大资本形成 的基础)
新古典经济增长模式认为:投入要素的价格和比例发生变化 将会引起资本与劳动的互相替代,从而减少经济增长的不稳 定性。
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 Y=rLαKβ Y表示产出量,K表示资本投入量,L表示劳动投入量,r、
α和β为常数。 α和β之和为1。 α和β表示各个投入要素在产 出增长中所起的不同份额的作用,即各个投入要素的产出量 弹性。
编辑ppt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式
13
以P代表资本利润,W代表劳动工资,Y代表国民收入
编辑ppt
(三)新剑桥经济增长模式
编辑ppt
3
哈罗德认为经济长期稳定增长的条件是三个经济增长 率达到一致 G= GW =Gn ,当三者达到一致时,经济 增长便进入到了黄金时代。如果不一致,便会引起经 济的长期波动。
经济的短期波动:实际经济增长率与合意的经济增长 率不一致引起了经济的短期波动。
G>GW 时,实际储蓄率大于合意的储蓄率,实际资本 -产出比率小于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由于实际储蓄 率大于合意的储蓄率,个人会减少储蓄以达到合意的 储蓄率,储蓄减少投资增加,刺激经济繁荣。如果实 际资本-产出比率小于合意的资本产出比率,企业为 了达到合意的水平,必然增加投资,结果也刺激了经 济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