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水系统纳入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浅析
中水系统纳入城市给排水系统综合规划的优化研究_张博

要:在城市化发展进程不断加快的过程中, 人们逐渐认识到水污染和水资源 短缺对城市建设和发展的重要影响, 并尝试通过建设污水回用的中水工 程对此问题进行缓解, 但由于此类工程在规模、 数量、 彼此联系、 与给排 水规划的统一关系等方面存在缺陷, 其实际规模经济效益和功能并未达 甚至对城市供水系统的统一规划和管理构成影响。 在此背 到预期程度, 本文针对中水系统纳入城市给排水系统综合规划的优化展开研 景下, 究, 为挖掘中水系统的价值, 缓解城市水资源供给问题做出努力。
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檪
( 上接第 50 页) 计与初步设计等都需要以此作为基础进一步优化与完 善。建筑设计中低碳理念的融合和体现, 不仅是当代社会进步的标志, 也是人们生活中可持续发展观的具体体现 。 参考文献 [ 1]赵明珠. 关于低碳式建筑设计技术及方法的分析[J] . 中华民居( 下 2014 , 04 ( 02 ) : 20. 旬刊) , [ 2]夏冰, 陈易. 关 于 低 碳建 筑 设 计 方 法 的 比 较 研 究[J]. 建 筑 节 能, ( 上接第 51 页) 参考文献 [ 1]周玉文, . 北京: 中国建筑工业出 赵洪宾. 排水管网理论与计算[M] 2000. 版社, [ 2]城市排水工程规划规范 GB 50318 - 2000. ( 上接第 52 页) 提下, 即能达到室内装饰的环保效果, 又能实现人们对 健康方面的要求 。 参考文献 [ 1]陈斯楠. 中国室内装饰设计风格的宏观发展趋势[J] . 现代装饰( 理 2016 ( 06 ) . 论) , [ 2]高恒. 试述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新理念及其应用[J] . 信息化建设, 2016 ( 03 ) . ( 上接第 53 页) 参考文献 [ 1]何孟狄. 中水系统纳入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浅析[J] . 科 技 视界, 2012 ( 17 ) : 204 - 205. [ 2]张守华. 中水系统纳入城市给排水系统综合规划的研究[J] . 化学 2008 ( 07 ) : 96 - 97. 工程与装备, ( 上接第 54 页) 参考文献 [ 1]彼得霍尔. 城市和区域规划[ 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002. 2014 , 09 ( 03 ) : 60 - 67. [ 3] — —对中国建筑 夏冰, 陈易. 低碳建筑设计过程和方法的现状研究 — J] . 住宅科技, 2015 , 02 ( 01 ) : 20 - 25. 师的问卷调查[ [ 4]孙保 伟. 关 于低 碳 建 筑设计 方法的 比较研 究[J] . 门窗, 2015 , 07 ( 07 ) : 148. 作者简介: 王娟( 1978 年生) , 女, 汉, 河南唐河人, 讲师, 本科, 研究 方向: 建筑设计。 [ 3] 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2014 年版) GB 50014 - 2006. [ 4] . 中国新技术 李文艳. 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中常见问题分析[J] 2013 ( 15 ) . 新产品, [ 5] . 科技创新 康健. 市政给排水设计和规划设计中常见问题分析[J] 2013 ( 36 ) . 与应用, [ 3] 郑敏. 室内装饰设计 过程 中色彩 分析及 应用[J]. 长治学院学报, 2016 ( 03 ) . [ 4] . 美术教育 李佳琪. 我国传统文化与现代室内装饰设计的融合[J] 2016 ( 12 ) . 研究, [ 5] 2015 ( 04 ) . 胡国梁. 室内装饰设计[J]. 湖南包装, [ 6] 李献飞, 霍燕霞. 室内装饰设计中的情感表达研究[J]. 现代装饰 ( 理论) , 2016 ( 03 ) .
中水回用对城市给排水的影响研究——以常州市为例

回用率的控 制方案 对地 区生产 总值的影响均低 于0 . 1 %, 具有较 高的经济 可行性 , 研 究成 果可为常 州市 未来水
资源 利 用 和 水 环 境 保 护 规 划 的制 定提 供 借 鉴 和 指 导 。
关键词 : 中水回用; 水资源; 水环境 ; 系统动力学
中图 分 类 号 : X 7 0 3 . 1 文献标识码 : A
I mp a c t s o f Re c l a i me d Wa t e r Us e o n Wa t e r S u p p l y a n d Dr a i n a g e i n Ch a n g z h o u Ci t y
Zu o F a n g mi n , Ga o We i
( 1 . 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A n h u i N o r ma l U n i v e r s i t y , Wu h u 2 4 1 0 0 2 ,C h i n a ; 2 . C o l l e g e o f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n c e s a n d E n g i n e e r i n g ,B e i j i n g U n i v e r s i t y , B e i j i n g 1 0 0 8 7 1 ,C h i n a )
对城市设置中水管道系统的几点认识

对城市设置中水管道系统的几点认识摘要:我国属于缺水型国家,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增长与水资源匮乏的矛盾愈演愈烈。
公园作为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以生态自然的手段协调着人与城市之间的种种矛盾,公园用水作为园林造景、种植灌溉、管理服务中必不可少的资源,也是城市水循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如何探寻新型水源,保证水景的景观性与功能性相结合,是园林规划设计工作者应重视的重要问题。
通过从城市中水水质研究入手,结合调研的国内外公园中水利用案例,总结出城市公园中水利用策略,并探寻其景观营造手段,为公园设计、建设引用中水水源提供一个新的思路。
关键词:城市公园;中水利用;策略;景观营造引言我国水量比较稀缺,水源条件受到严重限制,在这种情况下,如何提高水的利用率,做到节约用水就变得非常重要。
以福建省为例,福建省的水资源平均单位面积有6257m3/hm2,水资源总量是44.28m3,人均水资源占有量953m3在全国范围内属于上等水平,但在全世界范围内是中下水平。
时代在发展变化,城市绿化工作发展迅速,园林绿化用水需求量日益提高,园林绿化用水与企业用水、居民生活用水一样是淡水资源的主要消耗途径,水资源日益枯竭。
为了减少居民生活用水,企业用水与园林绿化用水的消耗,实现中水用于绿化园林的设想,并进行了研究。
1中水水质情况1.1中水产生中水指经过处理的生活污水和城市废水,达到水质标准后,在一定领域内可以重复利用的不可饮用的水资源。
中水最初由居民生活污水和企业生产废水组成,经过综合污水处理厂二级生化处理后向外排出。
某省的几个中大型企业中,日常处理污水量均在6000m3以上,处理效果也都不错。
这些处理过的污水经过进一步深度消毒处理后,形成中水,这些中水已经达到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的要求,对其以杂水的方式使用是完全合理的。
1.2中水水质状况根据相关部门多年的累积数据,并且将其与国家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作对比,某省综合污水处理厂处理过的中水质量结果如下:我国饮用水标准是:饮用水的色度在15℃以内,没有肉眼可见的异物,没有异常的味道或气味。
浅议中水系统及中水处理技术

浅议中水系统及中水处理技术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中水系统、中水处理技术以及中水回用的可行性分析。
关键词:中水系统;中水处理技术;经济性分析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introduces the water system,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and water reuse of feasibility analysis.Keywords: water system; Water treatment technology; Economic analysis引言:我国城市生活用水量呈足年递增趋势,而水源水质却呈逐年递减趋势。
环境保护、水污染防治、依据当地水资源及经济情况合理进行污废水利用已成当务之急。
建设中水系统,不但可以节约用水,并且可以一定程度防止水体污染。
1.中水水源中水水源可取自生活污水和冷却水,一般可按下列顺序取舍:冷却水→沐浴排水→盆洗排水→洗衣排水→厨房排水→厕所排水。
医院污水不宜用作中水水源。
中水水源可分为3类:A 不含厨、厕排水,以冷却水、雨水、洗浴水为主的优质杂排水;B 含厨房排水的杂排水;C 杂排水+厕所排水。
2.中水系统设计2.1系统选择中水处理及回用需按市政条件分三种情况考虑:2.1.1有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雨水系统单独考虑),排水经化粪池简单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
中水系统水源为市政中水。
2.1.2无市政中水管网,有市政排水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分流。
污水经化粪处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废水经小区废水管网收集至小区中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
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回收的杂排水。
2.1.3无市政管网:小区内排水采用污废合流。
排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经小区污水管网收集至小区污水处理站,处理达到回用标准后回用。
中水系统原水为小区内回收的排水。
2.2中水回用范围中水的回用范围。
前面分析的三种情况中第二种最为复杂。
关于中小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的分析

关于中小城市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的分析市政给排水工程规划与设计是一个系统工程,分为给水系统、排水系统和循环水系统3个子系统。
市政给排水规划与设计是城市基础规划与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着城市给水管网新建、扩建、改建工程管网优化;关系着城市地面水的排除,而城市污水的处理是使水资源得以良性循环的基础,对居民居住环境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排水系统是水循环中水质和水量的连接点,再生水利用是水循环中质与量的桥梁,污水资源化,污水的再生和利用既提高了水的利用率,又有效的保护了水环境,有利于城市水资源系统健康、良性的循环。
通过先进的计算机辅助系统平台,解决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势在必行。
一、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主要内容城市给水规划的主要内容有:市政给水范围的划定,市政给水量的预测等规划内容;而城市给水设计的主要内容有:给水厂,给水泵房,给水管网及阀门井,计量设备等设计内容。
城市排水规划的主要摘要的设备等设计内容。
二、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存在的问题有:①市政给水工程规划科学依据不足,城市水系统规划的基础性工作主要包括各类指标、标准、基础数据和分析工具,其中水量预测和水平衡分析是核心工作。
目前,我国的水量预测工作主要是参照《城市给水工程规划规范》(GB50282-98)中有关规定,但我国不论在国家还是在区域层次上都缺乏对用水工艺、各种用水器具和用水行为的详实系统监测,缺乏对新型用水技术替代规律和扩散规律的基础研究,缺乏对多种信息的综合性和结构性分析。
②排水体制规划还比较混乱,虽然目前绝大部分城市的排水体制分别由环保局、市政工程管理处、水利局等不同部门管理,由于部门间沟通不够,加之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够健全,对排水设施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新问题都不能及时解决。
另外传统的防洪和排水设施设计中,强调采用分流体制将雨水、污水尽快排出城市,而忽视了城市径流面源污染的控制和雨水资源的利用。
浅议城市规划中给水排水设计问题

的计 划, 研 究 城市未 来 的发展方 向, 综合 安排 城 市的各项 工程建 设,勾 画未来 城市发 展的 蓝 图。给水系统 的设计作 为城市规划 的重点 项 目之一,具有重大 的研究意义 。 设计人员应 在 熟悉城 市规划整体方案 的基础上 , 结合城市 给水 的实际情 况,制定科 学的给水系 统。设 计难 点主要体现 在 以下两个 方面 :一 是偏远 地 区的给水 问题。基本上 每个大 中城 市都有 偏远 地区,这 些地方 比较偏 僻, 一般居 住的人 口不多 , 交通 也 比较 闭塞 , 由于其特 殊 的地理 位 置, 往往都是远离城市给 水的主干道 ,给城 市给水 系统的设计带来 了不 小的影 响 。如果 选 择在 这些地 区建设给 水公司 ,就需 要投入 较 大 的人力和财 力,这 又有悖 于城市 规划要 严 格控制成 本的硬性 要求 。设计人 员可 以考 虑就近给水, 或者采用 部分 地区连结综合 给 水的设 计理念 ,这样 不仅解 决了偏远 地区 的 给水难 题, 保证居 民用 水的基 本需 求, 也符合 节约成本 的要求 。二 是城市给水 水质的下 降 与高标准水 质需求之 间的矛盾 。随着现代社 会人们 的生活水平 日益提高 ,生活方式也在 逐渐 发生变化 ,对于 饮用水 水质要求 也越来 越高,然而我国水资源 已遭受严重破坏,水质 污染 也 已成 为社会 一大 问题 ,导致现 在供应 的 自来水水质 下 降,远远 不能满足 人们对 于 饮用水水质的高要求 。
1 、前言
根据党 和政府 关于建设 中国特色社会 主 义 的 要 求 , 加 快 城 镇 化 建 设 成 为 国家 的 重 要 任务 ,而 在完成这 一 目标过程 中 ,城 市的规 划起着至 关重要 的作用 。而城 市给水排 水 问 题成 为衡 量一 个 城 市宜 居 性 的关 键 指标 之 如何 在城市 规划中合理 的设计给 水排水 系统成为相关设计人员的一个新课题 。今年 , 北京 、天 津等成 市的 内涝也 为城市规 划设计 人员提供 了一个参考 。 随着 经济全球 化浪潮 的加速 ,城 市功 能 的 国际化也越发 明显 ,国家间 的竞 争也逐渐 向城 市间 的竞 争转化 ,城 市的可持 续发展 已 成 为社会 的热 点 问题 。在城 市建设 步伐 日益 加快 的今天 ,为城市配 置一套科学 的给排水 系统 ,实现水资源 的可持 续保 障, 无疑会增 强 城 市 的硬性 投 资条 件 , 增 强城 市 的综合 竞 争 力 ,从而促进 城市经济 的可持续发 展。水 资 源虽 然是可 再生能源 ,但 由于经济 建设 的急 剧推进 、 污染 的加剧 、 水 治理的滞后性等,水 资源 的短缺 已经 由原先 的地 区性 开始 向全 国 范 围 内蔓延 ,而节能减 排作为政 府工作重 点, 水 资源的节 约利用理所 当然地应 受到充分 重 视 。因此, 城市规划 中,设计合 理的给水排 水 系 统至关重要。
浅析城市规划中给排水设计

浅析城市规划中给排水设计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城市给排水规划在城市规划中的地位也越来越突出。
在此背景下,要求我们规划人员在城市规划中做好各项工程规划,尤其是排水工程规划。
城市给排水系统是各项整体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评定城市规划是否发达的一项重要指标。
不同城市有不同的自然、历史、性格、风貌,因此不同地区的城市建筑、给排水工程规划、设施规划等都有其各自的差异性。
在城市规划中,做好排水工程规划,不仅影响到整个市区环境体系的构建,还会直接影响城市居住区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城市规划;给排水;设计原则;雨水;海水资源一、城市给排水设计的总体原则1.1、城市给排水的设计不应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相违背城市给排水设计的应按照城市建设的整体规划,并符合有关系国家强制性法律法规的名门规定,并其它专业的设计相配套。
1.2、因地制宜原则。
不同城市有不同的自然、历史、性格、风貌,因此不同地区的城市建筑、给排水工程规划、设施规划等都有其各自的差异性,因此城市给排水设计要结合各自城市的特点、做到因地制宜,不能千篇一律的复制、粘贴。
1.3、利于城市发展的原则。
城市排水属于市政工程规划的范畴,城市规划的执行,要以市政先行为原则,因此在进行排水工程规划的时候就要考虑城市中长期发展的要求,做到远近期结合。
二、不同地区给排水设计需要注意的问题2.1、干旱地区与多雨地区城市——给排水与水资源应用我国近年来连续出现干旱事件,波及范围比较大的如2000年的春季、夏季北方干旱范围广,持续时间比较长,旱情较为严重。
其次还有2004年出现的东北干旱,2006 年出现的川渝干旱,2008年11月份出现的北方大旱。
每次旱情,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以及南方局部地区,如西北东北部、华北中南部、黄淮西部、江淮西北部等地区都出现气象性干旱。
在此情况下,许多城市景观水系也出现干涸的情况,居住区内设计的景观水系很多更是形同虚设。
除了天气原因,北方地区内陆水系较南方较少,所以结合北方除了天气原因,北方地区内陆城市水资源情况和气候情况,北方地区城市居住区规划中在进行给排水工程设计时候,要以节约为设计原则,排水应该注意回收利用,以最大化的利用仅有的水资源。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

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与设计随着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城市人口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给排水问题也愈发凸显出来。
给排水系统是城市基础设施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的规划与设计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发展和居民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从城市给排水系统的规划和设计角度出发,探讨其重要性、基本原则和关键技术。
一、城市给排水系统的重要性城市给排水系统是指为城市提供清洁水源、处理废水并排放、排水涝和用水暴雨过程中的排水等基本设施。
合理规划和设计城市给排水系统对于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城市给排水系统对于保障居民饮水安全至关重要。
合理引流、净化和储存水资源,确保城市居民有足够的洁净水源。
同时,科学处理废水,防止污水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的潜在危害。
其次,城市给排水系统对于防治水灾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规划雨水排水系统,确保排水设施的畅通,防止城市积水和排水不畅,减轻城市洪涝灾害的发生。
再次,城市给排水系统对于节约用水资源具有积极意义。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减少水资源的浪费。
最后,城市给排水系统对于城市环境保护和改善意义重大。
通过科学处理污水和废水,减少水污染物的排放,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升居民生活环境。
二、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的基本原则在进行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与设计时,需要遵循一些基本原则,以确保系统的高效运行和可持续发展。
首先,需要遵循“安全、灵活、可靠、可控”的原则。
规划和设计的系统需能应对各种情况,如自然灾害、城市发展变化等,确保系统能够安全、可靠地运行。
其次,需要遵循“节约、环保、可持续”的原则。
通过合理的设计,降低系统建设、运行和维护的能耗与成本,最大限度地利用和保护水资源,达到可持续利用的目标。
再次,需要遵循“系统性、综合性、前瞻性”的原则。
规划和设计时需要考虑整个城市的长远发展,充分考虑城市的综合因素,如区域地势、气候条件、人口密度等,确保系统能够适应未来城市发展的要求。
最后,需要遵循“科学、先进、国际化”的原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再分配给这个范围内的建筑物使用。
分散处理的优点是就地收集 、 处理 、 回用 , 而且随着科学
技 术的发展 , 尤其是 近年来微滤 、 纳滤 和反渗透 等膜 技术 的 不 断发展 . 成本 的持续下降 。 污水处理设施 实现 了装置 化 、 小 型化 。 使污水分散处理 回用得以很好 的实现从 而可 以用 于冲 洗厕所 , 浇洒绿化和道路等。与集中回用相 比, 分散处 理可节 省 大量输送管道建设费用 , 中水 回用量小 、 但 范围狭 、 管理分 散, 运行 操作难于规范 化 , 而且也增加 了污水处 理设 施和 回
个关键 步骤 , 一是 中水的合理布局 , 二是 自来水、 污水与 中水的水质转换 , 同时又总结 归纳 出了中水 回用的主要领域。
【 关键词 】 中水系统 ; 合理布局 ; 水质转换
0 引言
我国是一个淡水资源匮乏的国家 ,人均水 资源仅为世界
平 均水 平的 1 , , 列世界第 10位 , 4 1 而且在 时空 上分 布极 不均
城市 中水系统的布局一般是 以集 中处理 回用为 主 , 分散
处理 回用为辅。分散处理主要有 以下两类 : 一是指建筑 中水 ,
如城市 中的大型建筑 物 ( 办公大楼 、 高层建 筑 、 宾馆 、 大型游 乐场所 等 ) 生活污水 自成 系统 , 分散独立 处理后 循环 回用于 原建筑 物作为杂用水 使用 ; 二是指小 中水 三者 之 间的 内在 联 系
城 市 自来水 、 污水 、 中水 三者之 间是相互 影响相互 制约 的, 其具体关 系示 意图如 图 1 所示。
水 作为 中水水 源 , 经深度处理达 到中水标 准后 , 再供 给某个
区域的建筑 、 住宅或工厂 。它的优点是集 中处理水量大 , 回用 面广 . 特别适合 于回用水量大的工业用水 。 因此 . 从经济与管理 角度来说 , 中处 理 比分 散处理更 集
用设施 的投入。 集 中处理一般是指城市污水再生 回用 , 即在城市污水处 理 厂内或附近建设深度处理设施 。 利用城市 污水 厂 的二级 出
地保护城市 水环境 , 而且使供 水系统布 局合理化 。 以提高供
水系统 的功能和效益 , 减少投 资和运行 费用 , 具有显 著的经 济效益 和环境效益。
用后受 到一 定程 度的污染 。 形成 的污水则 通过下水管道进入 污水处 理厂 , 经过处理后 , 一部分排入排污河 , 另一部分经深 度处理后转换为 中水 , 回用户再次被利用。因此 , 返 将中水 系
污水一般包括 生活污 水与工业 废水两 类 ,其不但水 量 大, 水质也较 为复杂 , 随各种 污水 的混合 比例 和工业废 水 中 污染物质的特征不 同而异 。 当采用分散 处理 , 即建筑 物和小 区 中水 回用 时 , 中水 其 的原水水源可 以选用建筑物和小 区内杂 排水和生活污 水 、 附
统 纳入城市 自来水 、 排水 系统 进行综合 优化之 时 . 深入地分
析 了解 城市 自来水 、 污水 、 中水三者之间 的内在联 系 。 清其 摸
水 量水质 的供 需及转换 情况 , 从而对水 的开发 、 给 、 用 、 供 使 处理和排放等各环节作出统筹 的安 排和决策 。
近 的市政污水 、 雨水 、 海水 等等 。当采用 集 中处理 , 即城市 污
小 的地 区 ( 居住小 区、 机关 大楼 、 学校等 ) 的建筑 群 内建 立分 散处 理设施 , 中水水源 取 自各建筑 物排放 的污水 , 理成 中 处
匀, 开发利用难度大 , 致使许多地 区与城市严重缺水。近年来 , 随着我 国国民经济 的高速发展 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 .以及城 市需水量快速增加和水污染 的加剧 ,导致我国大部分城市普 遍存在着水污染严重和水资源短缺的问题 。当前 , 相当部分城 市水资源短缺 , 城市缺水范围不断扩大 , 缺水程度 日趋严重 。 如 今 , 中水 系统 纳入城市 给排水 系统 , 将 统一规划 与管 理, 已成为城市供水系统建设发展 的新 内容。这样不仅能合
图 1 城 市 自来 水 、 水 、 污 中水 三 者 关 系 示 意 图
有利于污水处理后回用。但是 在有条件 的地方 , 当发 展一 适 些分散 回用 的试点是切实可行 的。
2 水 质转 换 . 2
从水源地取得 的原水 , 自来水 厂按照用户对水质 的要 经
求进行处理后通 过输 配水管道将 自来水供给用户 。 经用户使
S in e& Te h oo y Vi o ce c cn lg s n i
规 划 与设 计
科 技 视 界
21 年 6 02 月第 1期 7
的水质标准 , 如农 田灌溉用水水质 标准 、 工业 用水水质标 准 、 生 活杂 用水 水质标准等 , 并根据不 同的水 质要 求对污水 采取
水再生 回用 时 , 主要是将城市污水厂 的二级 出水再经深 度处
理 后 回用 。
2 中水 系统 纳入 城市 给排 水 系统 的关键 步骤
然后. 经深度处理 后可 以再 次被利 用 , 回用 于不 同 的 但
目的时 . 一定要 根据实 际需 要进行处理 , 回用水 达 到相应 使
24 l 。  ̄ -S INC C E E& T CH E NOL Y II OG V s。N
S in e& Te h oo y Vi o ce c c n lg s n i
21 0 2年 6月第 l 7期
科 技 视 界
规划与设计
中水系统纳入城市给排水系统规划浅析
何孟 狄 ( 中国市政工程西南设计研究总院 四川 成都
【 摘
6 8 ) 10 1 0
要】 通过对 自来水、 污水、 中水三者之 间的关 系的深入 分析 与探 讨 。 究得 出了将 中水 系毒 纳入城 市给排水 系统 的两 研 i 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