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

合集下载

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哪些句子

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哪些句子

描写边塞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哪些句子
1. 《塞上曲》作者: 王之涣
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橘子洲头猛火车,太阳都下来了天边站。

2. 《出塞》作者: 王昌龄
赋诗将寄黄公辅,北斗东西转,顾望始知秋。

独有横波千里信,幸逢直[趋/途]无风舫。

含愁独倚阑干立,闲望流萤竟何如!
3. 《边诗》作者: 辛弃疾
绝壁当山峡,开帘俯碧油。

内含万里波,仿佛宛在目。

征人念青冥,踏雪千里行。

故里有杨柳,何处无除夕?
4. 《边城》作者: 沈从文
火树银花合,星桥铁索三千里。

幽人归独卧,满座弦歌声。

野哭千干久,旧江南戏青纱曲。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5. 《塞下曲》作者: 文森
木樨花开紫烟,牧马走华山。

天边草色风光好,雄鹰飞过平岗。

春风吹定四季春,战鼓声声响。

千秋无际英男儿,为国捐躯尽忠。

这些古诗描写了边塞军旅生活的壮丽景色、孤独而坚韧的边军精神以及边塞军旅的忠诚精神。

它们以优美的词句、绚丽的意境和深刻的思想感染着读者,使人们产生对边塞军旅生活的敬意和赞美。

《采薇》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采薇》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

《采薇》诗经原文注释翻译赏析作品简介:《小雅·采薇》是出自《诗经·小雅·鹿鸣之什》,为先秦时代的华夏族诗歌。

全诗六章,每章八句。

是一首戎卒返乡诗。

诗歌表现了将征之人的思家忍苦之情,并将这种感情放在对景物的描写及对军旅生活的述说中表现。

一般小学的话只有: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全诗六节(每八句为一节),模仿一个戍卒的口吻,以采薇起兴,前五节着重写戍边征战生活的艰苦、强烈的思乡情绪以及久久未能回家的原因,从中透露出士兵既有御敌胜利的喜悦,也深感征战之苦,流露出期望和平的心绪;第六节以痛定思痛的抒情结束全诗,感人至深。

此诗运用了重叠的句式与比兴的手法,集中体现了《诗经》的艺术特色。

末章头四句,抒写当年出征和此日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言浅意深,情景交融,历来被认为是《诗经》中有名的诗句之一。

《诗经》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部诗歌总集。

对后代诗歌发展有深远的影响,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现实主义传统的源头。

作品原文:小雅·采薇1采薇采薇,薇亦作2止3。

曰4归曰归,岁亦莫5(mù)止。

靡6室靡家,猃(xiǎn)狁(yǔn)之故。

不遑7(huáng)启居8,猃狁9之故。

采薇采薇,薇亦柔10止。

曰归曰归,心亦忧止。

忧心烈烈11,载12饥载渴。

我戍13未定,靡(mǐ)使归聘14。

采薇采薇,薇亦刚15止。

曰归曰归,岁亦阳16止。

王事靡17盬18(gǔ),不遑启处19。

忧心孔20疚21,我行不来22!彼尔维何?维常23之华。

彼路24斯何?君子25之车。

戎27车既驾,四牡28业业29。

岂敢定居30?一月三捷31。

驾彼四牡,四牡骙(kuí)骙32。

君子所依,小人26所腓33(féi)。

四牡翼翼34,象弭35(mǐ)鱼服。

岂不日戒36?猃狁孔棘37!昔38我往43矣,杨柳依依39。

今我来思40,雨(yù)雪霏霏41。

行道迟迟42,载渴载饥。

《燕支行》古诗原文及赏析

《燕支行》古诗原文及赏析

《燕支行》古诗原文及赏析【作品介绍】《燕支行》的作者是王维,被选入《全唐诗》的第125卷第91首。

《燕支行》以军旅和边塞生活为题材。

《燕支行》是王维二十一岁时写的一首七吉歌行体边塞诗,主题是歌颂一位将军的战功。

【原文】燕支行(时年二十一)作者:唐·王维汉家天将才且雄,来时谒帝明光宫。

万乘亲推双阙下,千官出饯五陵东。

誓辞甲第金门里,身作长城玉塞中。

卫霍才堪一骑将,朝廷不数贰师功。

赵魏燕韩多劲卒,关西侠少何咆勃。

报雠只是闻尝胆,饮酒不曾妨刮骨。

画戟雕戈百白寒,连旗大旆黄尘没。

叠鼓遥翻瀚海波,鸣笳乱动天山月。

麒麒锦带佩吴钩,飒沓青骊跃紫骝。

拔剑已断天骄臂,归鞍共饮月支头。

汉兵大呼一当百,虏骑相看哭且愁。

教战虽令赴汤火,终知上将先伐谋。

【注释】1、作于开元九年(721)。

燕支:山名,即焉支山,又作胭脂山。

本匈奴地。

在今甘肃永昌县西、山丹县东南,绵延于祁连山和龙首山之间。

(史记·匈奴列传)正义引《西河故事》云:“匈奴失祁连、焉支二山,乃歌曰:‘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

’”2、天:全诗校:“一作大。

”3、来时:全诗校:“一作时来。

4、辞甲第:用霍去病事。

5、玉塞:指玉门关。

6、卫霍:西汉名将卫青和霍去病。

青拜大将军(将军中位最尊者),去病官镖骑将军(禄秩与大将军等),皆曾多次讨伐匈奴,立下赫赫战功。

骑将:即骑将军,汉杂号将军之一,其地位在大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左右前后将军之下。

武帝时公孙贺曾以骑将军随从大将军卫青出塞(参见《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7、不数:数不上。

贰师:指李广利。

《史记·大宛列传》载,武帝拜李广利为贰师将军,。

率军伐大宛,破之,得良马三千匹。

8、咆勃:怒貌。

9、饮酒”句:《三国志·蜀志·关羽传》载,羽左臂中毒箭,后创虽愈,每至阴雨,骨常疼痛。

医曰:“当破臂作创,刮骨去毒,然后患乃除耳”。

羽便伸臂令医劈之。

反映军旅生活的古诗

反映军旅生活的古诗

反映军旅生活的古诗军人是一个让人崇敬的职业,那么描写反映军旅生活的古诗有哪些呢?让小编带你来了解下吧。

反映军旅生活的古诗从军行三首王昌龄【其一】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上海风秋。

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

【其二】琵琶起舞换新声,总是关山旧别情。

撩乱边愁听不尽,高高秋月照长城。

【其四】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注释及典故⑴从军行: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是反映军旅辛苦生活的。

⑵羌笛:羌族竹制乐器。

关山月:乐府曲名,属横吹曲。

多为伤离别之辞。

⑶独上:一作「独坐」。

⑷无那:无奈,指无法消除思亲之愁。

一作「谁解」。

⑸新声:新的歌曲。

⑹关山:边塞。

旧别:一作「离别」。

⑺撩乱:心里烦乱。

边愁:久住边疆的愁苦。

听不尽:一作「弹不尽」。

⑿青海:指青海湖,在今青海省。

唐朝大将哥舒翰筑城于此,置神威军戍守。

长云:层层浓云。

雪山:即祁连山,山巅终年积雪,故云。

⒀孤城:即玉门关。

玉门关:汉置边关名,在今甘肃敦煌西。

一作「雁门关」。

⒁破:一作「斩」。

楼兰:汉时西域国名,即鄯善国,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鄯善县东南一带。

西汉时楼兰国王与匈奴勾通,屡次杀害汉朝通西域的使臣。

此处泛指唐西北地区常常侵扰边境的少数民族政权。

终不还:一作「竟不还」。

诗词赏析《从军行七首》是王昌龄采用乐府旧题写的一组边塞诗,载于《全唐诗》卷一百四十三。

这里摘出三首进行赏析。

【其一】组诗第一首,笔法简洁而富蕴意,写法上很有特色。

诗人巧妙地处理了叙事与抒情的关系。

前三句叙事,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

「烽火城西」,一下子就点明了这是在青海烽火城西的瞭望台上。

荒寂的原野,四顾苍茫,只有这座百尺高楼,这种环境很容易引起人的寂寞之感。

时令正值秋季,凉气侵人,正是游子思亲、思妇念远的季节。

时间又逢黄昏,「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关于军旅生活的古诗

关于军旅生活的古诗

关于军旅生活的古诗从古到今,描写军旅的诗句名篇数不胜数。

有哪些关于军旅生活的诗句是我们熟悉的?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希望能帮到你。

关于军旅生活的诗句1、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

——元稹《田家词》2、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元稹《田家词》3、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4、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5、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6、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屈大均《鲁连台》7、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

——王镃《塞上曲》8、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9、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王琼《九日登长城关楼》10、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汪遵《咏昭君》11、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高適《塞下曲》12、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13、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杜荀鹤《题所居村舍》14、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

——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15、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高適《塞下曲》军旅生活的经典诗句1、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李白《白马篇》2、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3、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于谦《岳忠武王祠》4、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5、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杜甫《曲江对雨》6、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7、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

——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8、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

写出描写边塞或军旅生活的诗句

写出描写边塞或军旅生活的诗句

写出描写边塞或军旅生活的诗句
1.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2. “大漠风尘日色昏,红旗半卷出辕门。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五》
3. “雪净胡天牧马还,月明羌笛戍楼间。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六》
4.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二首·其一》
5. “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

”——范仲淹《渔家傲·秋思》
6. “朔风吹雪透刀瘢,饮马长城窟更寒。

”——戴叔伦《塞上曲二首·其二》
7.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湖腾腾迎流星。

”——贺兰进明《从军行》
8. “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
9. “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高适《燕歌行》
10. “城头铁鼓声犹震,匣里金刀血未干。

”——王昌龄《出塞二首·其一》。

边塞诗:李贺《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边塞诗:李贺《雁门太守行》原文翻译及赏析

【导语】边塞诗是唐诗中思想性最深刻,想象⼒最丰富,艺术性的⼀部分。

以边塞军旅⽣活为主要内容:或描写奇异的塞外风光,或反映戍边的艰⾟以及表达戍边将⼠的思乡之情的诗作称之为边塞诗。

边塞诗⼀般出⾃于出征的将领或随军⽂官之⼿。

通过对古战场的艰⾟⽣活和⾃然风光的描写表达思乡之情以及保家卫国的⾼尚情操。

在唐代边塞诗中,多以汉朝喻唐朝的类型。

下⾯是⽆忧考为⼤家带来的边塞诗:李贺《雁门太守⾏》原⽂翻译及赏析,欢迎⼤家阅读。

雁门太守⾏唐代:李贺⿊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鳞开。

⾓声满天秋⾊⾥,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霜重⿎寒声不起。

报君黄⾦台上意,提携⽟龙为君死!译⽂敌兵滚滚⽽来,犹如⿊云翻卷,想要摧倒城墙;我军严待以来,阳光照耀铠甲,⼀⽚⾦光闪烁。

秋⾊⾥,响亮军号震天动地;⿊夜间战⼠鲜⾎凝成暗紫。

红旗半卷,援军赶赴易⽔;夜寒霜重,⿎声郁闷低沉。

只为报答君王恩遇,⼿携宝剑,视死如归。

注释雁门太守⾏:古乐府曲调名。

雁门,郡名。

古雁门郡⼤约在今⼭西省西北部,是唐王朝与北⽅突厥部族的边境地带。

⿊云:此形容战争烟尘铺天盖地,弥漫在边城附近,⽓氛⼗分紧张。

摧:毁。

甲光:指铠甲迎着太阳发出的闪光。

⾦鳞:是说像⾦⾊的鱼鳞。

这句形容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氛和危急形势。

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

甲,指铠甲,战⾐。

向⽇:迎着太阳。

亦有版本写作“向⽉”。

向:向着,对着。

⾦鳞开:(铠甲)像⾦⾊的鱼鳞⼀样闪闪发光。

⾦:像⾦⼦⼀样的颜⾊和光泽。

开:打开,铺开。

⾓:古代军中⼀种吹奏乐器,多⽤兽⾓制成,也是古代军中的号⾓。

塞上燕脂凝夜紫:燕脂,即胭脂,这⾥指暮⾊中塞上泥⼟有如胭脂凝成。

凝夜紫,在暮⾊中呈现出暗紫⾊。

凝,凝聚。

“燕脂”、“夜紫”暗指战场⾎迹。

临:逼近,到,临近。

易⽔:河名,⼤清河上源⽀流,源出今河北省易县,向东南流⼊⼤清河。

易⽔距塞上尚远,此借荆轲故事以⾔悲壮之意。

战国时荆轲前往刺秦王,燕太⼦丹及众⼈送⾄易⽔边,荆轲慷慨⽽歌:“风萧萧兮易⽔寒,壮⼠⼀去兮不复还!”不起:是说⿎声低沉不扬。

反映将士戍边生活的诗歌

反映将士戍边生活的诗歌

反映将士戍边生活的诗歌
在遥远的边疆,将士们日夜守卫着国家的疆土。

他们的生活艰辛而充实,充满了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国家的忠诚。

1、“黄沙漫漫,铁马金戈,边疆将士心如石。

”这是边疆将士生活的真实写照。

他们身披战甲,手持长枪,日夜巡逻在边疆线上,保卫着国家的安全。

在荒凉的边疆,他们忍受着严寒和酷暑,面临着无尽的孤独和寂寞。

但他们从未退缩,因为他们知道,他们的使命是保卫国家,保护人民。

2、“烽火连天,家书难寄,将士思乡泪沾衣。

”戍边的将士们远离家乡,他们深知家人的期盼和牵挂。

每当夜幕降临,他们仰望星空,心中涌起无尽的思乡之情。

他们渴望回到家乡,与亲人团聚,但为了国家的利益,他们选择了坚守边疆。

3、“豪情壮志,无悔青春,边疆将士谱华章。

”戍边的将士们是青春的守护者,他们用无悔的青春谱写着生命的华章。

他们在这片荒凉的土地上挥洒着汗水,奉献着青春,书写着忠诚和信仰。

他们的豪情壮志和无私奉献精神激励着每一个人。

4、“忠心报国,英名永垂,边疆将士传佳话。

”戍边的将士们是国家的骄傲,他们用生命和热血捍卫着国家的尊严和荣誉。

他们的事迹传颂千里,成为千古佳话。

他们的忠心报国精神将永载史册,激励着一代又一代的人。

在边疆的荒凉土地上,戍边的将士们用生命和热血谱写着忠诚和信仰的壮丽篇章。

他们的事迹感动着每一个人,让我们向他们致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
抒情诗句
描写军旅生活的诗句
1、发愤去函谷,从军向临洮。

李白《白马篇》
2、鞭弭周旋,旌旗麾动,坐却北军风靡。

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3、中兴诸将谁降敌,负国奸臣主议和。

于谦《岳忠武王祠》
4、俯仰自得,游心太玄。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5、龙武新军深驻辇,芙蓉别殿谩焚香。

杜甫《曲江对雨》
6、细腰争舞君沉醉,白日秦兵天下来。

李涉《楚宫怨二首其一》
7、南冠终日囚军府,北雁何时到上林?开口摧颓空抱朴,协肩奔走尚腰金。

宇文虚中《在金日作选二》
8、勿谓时平无事也,便以言兵为讳。

刘仙伦《念奴娇送张明之赴京西幕》
9、乃翁知国如知兵,塞垣草木识威名。

黄庭坚《送范德孺知庆州》
10、破强敌,在谢公处画,从容颐指。

李纲《喜迁莺晋师胜淝上》
11、较量武艺论勋庸,曾发将军箭落鸿。

章孝标《咏弓》
12、只座上、已无老兵。

姚云文《紫萸香慢近重阳》
13、嘉彼钓翁,得鱼忘筌。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14、一秋穿堑兵多死,十月烧荒将未回。

李梦阳《夏城坐雨》
15、前歌后舞振军威,饮至解戎衣。

杨广《纪辽东二首》
16、迎头便说兵戈事。

张可久《小梁州篷窗风急雨丝丝》
17、信陵西反魏,秦人不窥兵。

张华《游侠篇》
18、伍相鸱夷,钱王羽箭,怒气强于十万兵。

吴伟业《沁园春观潮》
19、将军发白马,旌节度黄河。

李白《发白马》
20、听夜鸣黄鹤,楼高百尺,朝驰白马,笔扫千军。

吴文英《沁园春送翁宾旸游鄂渚》
21、种得官仓珠颗谷,六十年来兵簇簇,日月食粮车辘辘。

元稹《田家词》
22、一日官军收海服,驱牛驾车食牛肉,归来攸得牛两角。

元稹《田家词》
23、鼓角临风悲壮,烽火连空明灭,往事忆孙刘。

陆游《水调歌头多景楼》
24、疏髯浑似雪,衰涕欲生冰。

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25、遥思魏公子,复忆李将军。

王维《送魏郡李太守赴任》
26、谁能排大难?不屑计奇功。

屈大均《鲁连台》
27、移戌腰金印,将军度玉关。

王镃《塞上曲》
28、流磻平皋,垂纶长川。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29、已闻胡出河南境,不用兵屯细柳营。

王琼《九日登长城关
楼》
30、汉家天子镇寰瀛,塞北羌胡未罢兵。

汪遵《咏昭君》
31、青海阵云匝,黑山兵气冲。

高適《塞下曲》
32、目送归鸿,手挥五弦。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33、蚕无夏织桑充寨,田废春耕犊劳军。

杜荀鹤《题所居村舍》
34、刁斗静,烽火一把,时送平安耗。

蔡挺《喜迁莺霜天秋晓》
35、且凭天子怒,复倚将军雄。

高適《塞下曲》
36、宗臣事有征,庙算在休兵。

张九龄《奉和圣制送尚书燕国公赴朔方》
37、虽是幕府文书,玉关烽火,暂送平安信。

张绍文《酹江月淮城感兴》
38、统豺虎,御边幅,号令明,军威肃。

宋江《满江红喜遇重阳》
39、英雄事,曹刘敌。

辛弃疾《满江红江行和杨济翁韵》
40、忆昔霍将军,连年此征讨。

高適《登百丈峰二首》
41、年少辞家从冠军,金鞍宝剑去邀勋。

王涯《塞下曲二首其二》
42、海上千烽火,沙中百战场。

李颀《古塞下曲》
43、策功行赏不淹留,全军藉智谋。

杨广《纪辽东二首》
44、此曲不可奏,三军鬓成斑。

李白《豫章行》
45、归来晚,听随军鼓吹,已带边声。

刘过《沁园春张路分秋阅》
46、五道分兵去,孤军百战场。

王昌龄《塞下曲秋风夜渡河》
47、霜威逐亚相,杀气傍中军。

岑参《奉陪封大夫九日登高》
48、送老薤盐何处是,我缘应在吴兴。

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49、烧痕空极望,鼓角高城上。

纳兰性德《菩萨蛮白日惊飚冬已半》
50、昔事前军幕,今逐嫖姚兵。

范云《效古诗》
51、息徒兰圃,秣马华山。

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52、扬兵猎月窟,转战略朝那。

李白《发白马》
53、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杜甫《悲青坂》
54、转战渡黄河,休兵乐事多。

李白《塞上曲》
55、三十遴骁勇,从军事北荒。

张玉娘《从军行》
56、迥戍危烽火,层峦引高节。

李世民《饮马长城窟行》
57、书角吹杨柳金山险马当。

张玉娘《从军行》
58、愿官早胜仇早覆,农死有儿牛有犊,不遣官军粮不足。

元稹《田家词》
59、晋鄙兵回为重难,秦师收旆亦西还。

汪遵《夷门》
60、勇趁军声曾汗血。

张炎《清平乐平原放马》
61、春色临边尽,黄云出塞多。

郎士元《送李将军赴定州》
62、万里鸣刁斗,三军出井陉。

王维《送赵都督赴代州得青字》
63、已闻塞下销锋镝,正自胸中有甲兵。

陈亮《送文子转漕江东二首》
64、吴兵照海雪,西讨何时还。

李白《豫章行》
65、边兵索衣食,此物同泥土。

姚合《庄居野行》
66、从军乐,莫问所从谁。

元好问《江月晃重山初到嵩山时作》
67、内史调兵惟汉相,春潭通漕笑韦坚。

王恽《浣溪沙送王子勉都运关中》
68、兵安在?膏锋锷。

岳飞《满江红登黄鹤楼有感》
69、大汉无兵阻,穷边有客游。

张乔《书边事》
70、欲寄征衣问消息,居延城外又移军。

张仲素《秋闺思二首》
71、沉醉似埋照,寓词类托讽。

颜延之《阮步兵》
72、江城烽火连三月。

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73、鼓声鸣海上,兵气拥云间。

李白《从军行》
74、勍敌猛,戎马殷,横阵亘野若屯云。

何承天《战城南》
75、郢人逝矣,谁与尽言?嵇康《赠秀才入军其十四》
76、岁华销尽客心惊。

陈克《临江仙四海十年兵不解》
77、不堪对酒长亭别。

李弥逊《菩萨蛮江城烽火连三月》
78、秋山年长头陀处,说我军前射虎归。

刘商《赠头陀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