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环境

合集下载

自然环境知识:森林是什么

自然环境知识:森林是什么

自然环境知识:森林是什么森林是指由多种植被交织形成复杂生态系统的地区。

它通常指树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相对较为密集的地区。

在森林中,各种生物在其中繁衍生息,生态系统更加平衡,生态链也更加完整。

作为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生态系统之一,森林不仅有着重要的生态功能,还具有许多其他方面的重要价值。

首先,森林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

森林生态系统不仅能够提供给人们氧气和一系列必需的生物化学元素,而且也是全球千千万万种植物和动物的家园。

森林不仅能够维持物种多样性,而且还能调节气候和保障水源。

此外,森林还能够减少二氧化碳和其他温室气体的排放,对于减缓全球气候变化也起到了积极作用。

其次,森林在经济上也具有重要的价值。

森林被称为“绿色经济”的核心,因为它们为社会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商品和服务。

森林是针对消费者生产的浆果、花卉和木材等重要来源。

森林也提供渔业、狩猎和旅游等收入来源,这些活动也有利于地区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此外,许多化学品和医药品都是从森林中提取或合成的,森林在促进科学和技术进步方面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森林还是一个重要的文化和社会资源。

许多民族和文化都与森林有着深厚的历史和传统纽带。

森林充满了许多古老的传说和神话故事,并且保护和保存这些故事也有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文化背景。

此外,森林也是社区和社会连通性的重要组成部分,林区的公共空间通常是社交和文化活动的聚集地。

尽管森林对于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来说是如此重要的资源,但是我们也要认识到森林所面临的威胁和挑战。

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和扩张,森林的数量和面积普遍受到影响。

森林遭受到恶劣天气、大面积采伐、森林火灾、非法伐木和开采矿物资源等多种威胁。

另外,许多传染病和物种入侵也威胁到了森林的健康和生态系统的稳定。

在保护森林资源方面,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有所作为。

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开始,减少浪费和过度消费,减少垃圾和污染,从而减少对物质和自然资源的需求。

此外,我们应该投资和支持那些保护森林、恢复林区和推进可持续林业发展的组织和工作。

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

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森林生态系统是地球上最为复杂和多样化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在维持地球生态平衡、提供生态系统服务、调节气候、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人类活动的不断扩张和加速,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威胁。

因此,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已成为全球环境保护的重要议题之一。

1. 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自然资源之一,它们为人类和地球上的其他生物提供了众多的生态系统服务。

首先,森林是地球上最大的陆地生态系统,它们通过光合作用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有助于调节全球气候和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其次,森林是地球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为无数的物种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栖息地。

此外,森林还有助于维持地表水循环,保护水源,减少水土流失,提供木材和非木材产品等。

2. 森林生态系统面临的威胁尽管森林生态系统对地球生态平衡和人类福祉至关重要,但它们正面临着越来越多的威胁。

首先,森林砍伐是导致森林生态系统退化和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过度砍伐和不合理的采伐方式导致了森林资源的枯竭和生态功能的丧失。

其次,森林火灾是另一个重要的威胁因素。

由于气候变化、人为因素等原因,森林火灾发生的频率和强度不断增加,导致大量森林植被的破坏和生态系统的退化。

此外,外来物种入侵、气候变化等因素也对森林生态系统构成了威胁。

3. 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措施为了保护森林生态系统,需要采取一系列的综合措施。

首先,加强立法和执法,制定和完善森林保护的法律法规,加强执法力度,严厉打击非法砍伐和采伐行为。

其次,加强森林资源的科学管理和规划,合理利用森林资源,推广可持续森林经营理念,确保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此外,加强森林火灾的预防和控制,提高森林火灾的应急和扑救能力,减少森林火灾对生态系统的破坏。

同时,加强对外来物种入侵的监测和控制,防止外来物种对本地生态系统的破坏。

森林生态系统的环境保护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球各国的共同努力和合作。

描写森林的环境描写

描写森林的环境描写

1.森林里,高大的松树像守护神一样矗立着,树皮上的纹路见证了岁月的沧桑。

枝叶随着微风轻轻摇曳,仿佛在向来客致意。

地上遍布着枯枝落叶,为这片茂密森林添上一种沧桑的美。

2.阳光斑驳地洒在森林的小道上,周围是茂密的绿色植物,仿佛置身于一个天然的绿色屏障中。

空气中弥漫着清新的泥土味,让人感到心旷神怡。

3.一片茂密的原始森林,树木高耸入云,遮天蔽日。

阳光透过树叶的缝隙洒下,给这片森林带来了生机与活力。

林间小溪潺潺,清澈见底,仿佛在向人们诉说着大自然的神奇与美丽。

4.森林,一片翠绿,映入眼帘的是茂密的树木,它们犹如一道道屏障,将阳光挡在外面,让人感到凉爽。

林间的小溪,清澈见底,流淌在石头上,发出轻柔的潺潺声,让人放松心情。

5.清晨的森林宛如仙境,薄雾在树梢间漂浮,仿佛将一切带入一个神秘的世界。

小鹿在林间蹦跳,嬉戏打闹。

这片森林充满了和谐与宁静。

6.沐浴在阳光下的森林,犹如一幅生动的画卷。

绿意盎然的树叶在微风中摇曳,仿佛在跳动着生命的舞蹈。

阳光穿过树梢,洒在地面上,宛如大自然的繁星,闪耀着温暖的光芒。

7.森林的神秘深处在葱郁的森林深处,阳光通过茂密的树叶缝隙洒在地面上,形成了斑驳的光影。

微风轻轻拂过树梢,带动着树叶一起摇曳,仿佛在低语着什么。

这是一片神秘的领地,充满了未知和奇妙。

8.森林中的秋日秋天的森林仿佛一幅多彩的画卷,树叶变成了金黄色、红色和橙色,与蓝天白云相互映衬。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落叶上,营造出一种温暖而宁静的氛围。

漫步其中,仿佛置身于诗情画意之中。

9.雾气缭绕的森林清晨的森林被一层薄薄的雾气所笼罩,远处的景象变得模糊不清,充满了神秘感。

阳光穿透了雾气,映照在树叶上,形成了一片片闪耀的光斑。

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让人感到清爽宜人。

10.幽静的森林小径一条曲折的小径穿行在森林之中,两旁的树木威武挺拔,仿佛巨大的绿色屏风。

花朵在草地上星星点点地绽放,散发出淡雅的香气。

阳光透过树叶,洒在小径上,营造出一种静谧而安详的氛围。

森林与环境保护学习资料

森林与环境保护学习资料
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新媒 体平台,拓宽公众参与渠道,
提高参与效果。
企业社会责任在环保中体现
环保责任制度
建立企业环保责任制度,明确企业在 环境保护方面的责任和义务。
清洁生产与循环经济
推广清洁生产技术和循环经济模式, 降低资源消耗和减少污染物排放。
环保公益活动
鼓励企业参与环保公益活动,积极履 行社会责任。
THANKS
森林与环境保护学习资料
汇报人:XX
汇报时间:2024-02-03
目录
• 森林概述与重要性 • 环境保护基础知识 • 森林在环境保护中作用 • 森林破坏与恢复技术方法
目录
• 环境保护法规与公众参与机制 • 森林与环境保护教育推广
01
森林概述与重要性
森林定义及分类
01
森林定义
02
森林分类
森林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的生物群落,是集中的乔木与其它植物、动 物、微生物和土壤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并与环境相互影响,从而 形成的一个生态系统的总体。
抚育管理
加强幼林抚育管理,包括除草、松土、 施肥等措施,促进林木生长。
病虫害防治
采取有效的病虫害防治措施,保证林木 健康生长。
自然保护区建设和管理
保护区划分
根据保护对象的分布和生态系统特点, 合理划分自然保护区范围。
监测与评估
加强自然保护区的监测与评估工作,及 时掌握生态系统动态变化。
管理体系建设
3
全球化与环境挑战
全球化进程加速了资源、能源和商品的流动,同 时也带来了跨国界的环境污染和生态问题。
环境保护原则与政策
预防为主、防治结合
强调在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发生之 前采取预防措施,同时加强污染治

森林生态学 环境与生态因子

森林生态学 环境与生态因子

(二)主导因子作用
在诸多环境因子中,有 一个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 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 子。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 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 例如植物春化阶段的低温 因子;光合作用中的光强。
23
(三)阶段性作用
生物生长发育不同阶段对生态 因子的需求不同,因此,生态 因子对生物的作用也具有阶段 性,这种阶段性是由生态环境 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例如, 低温在植物的春化阶段是必不 可少的,但在其后的生长阶段 则是有害的;大马哈鱼生活在 海洋中,生殖季节就成群结队 洄游到淡水河流中产卵。
⑥ 森林环境的公益性:森林环境是自然界最重要 的生物库、能源库、基因库、二氧化碳储存库、 氧气生成库、绿色水库及污染物质的净化器, 对自然环境中的大气圈、水圈、土壤圈和生物 圈有及其重要的改善和维持作用。
16
2.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
30
3.3 森 林 生 物 对 环 境 的 反 作 用
31
(1) 森林利用光能,固定CO2,制造O2,维持着大气圈的氧 碳平衡;
每公顷森林和公园绿地,夏季每天释放750 kg和 600 kg的氧气。全球绿色植物每年释放出的氧气 总量约为1000多亿吨。一个成年人每天消耗氧 气0.75 kg。城市居民每人需要10 m2的林地提供 所需的氧气;若由长势良好的草坪提供,则需 要25 m2以上。
25
(五)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
生态因子对生物的行为、生长、繁殖和分布的作用可以 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直接作用于生物的,如光 照、温度、水分、二氧化碳、氧等。间接作用是通过影 响直接因子而间接影响生物,如山坡的坡向、坡度和高 度通过对光照、温度、风速及土壤质地的影响,进而对 生物发生作用。

环境各单元参考答案2(林业11,20120610)

环境各单元参考答案2(林业11,20120610)

《森林环境》各单元部分练习的参考答案1单元思考与练习(一)名词解释(参考答案略)森林林分郁闭度密度(二)填空1.森林的组成,主要就是指乔木树种的组成,根据树种组成,可将森林划分为单纯林和混交林。

2.森林的层次是指森林中各种植物成分所形成的垂直结构,通常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植物层三个基本层次。

3.按照林层或林相一般可将森林分为单层林和复层林。

4.森林中生长着一些没有固定层次的植物,如藤本植物、寄生植物和附生植物等,称其为层间植物或层外植物。

5.按照森林的起源,可将森林分为天然林和人工林两类。

6.森林按年龄结构的不同,可以区分为同龄林和异龄林。

7.通常将生态因子分为气候因子、土壤因子、地形因子、生物因子和人为因子五大类。

(三)判断题(正确的请打“√”,错误的打“×”)1.大量树木聚合在一起就是森林。

(×)2.森林是受环境强烈影响的,有什么样的环境,就有什么样的森林。

(√)3.人工林有较规则的株行距,林木分布比较均匀整齐,树种较单纯,多为单纯林。

(√)4.北方寒冷的地区易于形成复层林,温暖湿润的南方易形成单层林。

(×)5.天然林不含人工林采伐后萌生形成的森林。

(√)6.林分密度大,其郁闭度也大,但郁闭度大的林分,其密度有时并不大。

(√)7.不同树种,龄级期限的长短是不同的,主要是根据树木生长的快慢确定年龄范围。

(√)8.在相同年龄时,林分越高,说明立地条件对该树种越适合,林地的立地条件越好,林地生产力越高。

(√)9.一般按林分平均高(H)和林分年龄(A)来确定森林的地位级。

(√)10.树种的生态学特性与各种生态因子之间,存在有规律的联系和统一。

(√)11.有垂柳生长的地方,常常指示其生长环境的土壤水湿,表示生态因子作用的阶段性。

(×)(四)单项选择题(请将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入括号内)1.( A )的树干,一般高大、通直、圆满,自然整枝良好,枝下高长,树冠较小,且多集中于树干上部。

林学概论第5讲-森林与环境

林学概论第5讲-森林与环境
2012725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10由于地理位置海拔高度和地形特点等的不同以及由于地球的自转与公转的关系使地球和太阳的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变化导致地球表面接受的太阳辐射的多少也随之变化2012725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11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在地球表面有空间和时间的变化规律
森林与环境
主讲人:王国兵
森林、 环境的概念与类型
森林的概念 森林(forest)是指一个以木本植物
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草本植物 以及动物、微生物等其它生物,占有 相当大的空间,并显著影响周围环境 的生物群落复合体。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12/10/2019
南京林业大学生态与环境科学系
12/10/2019
2.温度对生物发育的影响即有效积温法 则
温度与生物发育的关系一方面体现在某些植物需要经 过一个低温“春化”阶段,才能开花结果,完成生命 周期;另一方面反映在有效积温法则上。有效积温法 则的主要含义是植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必须从环境 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完成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植 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用公式 表示:K=N·(T-T0)
(3)光照长度 日照长度随纬度变化而进行不同的周期性变
化。纬度越低,最长日和最短日光照差距越 小,如赤道地区分别都是12小时;随着纬度 的增加,最长日和最短日的差距越来越大, 即纬度越高日照长短的变化越明显。
2.温度的变化规律
太阳辐射使地表受热,产生气温、水温和 土温的变化。地球上的不同地区与太阳的 相对位置不同,而且相对位置不断地发生 变化,这样温度也发生有规律的变化。
(2)高温对生物的影响
温度超过生物适宜温区的上限后就会对生物产 生有害影响,温度越高对生物的伤害作用越大。 高温可减弱光合作用,增强呼吸作用,使植物 的这两个重要过程失调;破坏植物的水分平衡, 促使蛋白质凝固、脂类溶解,导致有害代谢产 物在体内的积累。

森林生态学名词解释

森林生态学名词解释

《森林生态学》名词解释生态学:从字义上讲,生态学是关于居住环境的科学。

即研究生物的聚居地或生境。

森林:森林(Forest)是以木本植物为主体,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以及动物、微生物等其他生物,具有一定的密度,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并显著影响周围环境的生物群落的复合体。

森林生态学:森林生态学是研究森林与外界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学科。

森林可持续经营:可持续森林经营意味着对森林、林地进行经营和利用时,以某种方式、一定的速度,在现在和将来保持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活力,实现自我恢复的能力,在地区、国家和全球水平上保持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同时又不损害其他生态系统。

环境:指生物生活空间的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

包括生物的生存空间及维持其生命活动的物质和能量。

森林环境:指森林生活空间(包括地上空间、地下空间)与外界自然条件的总和。

生境(habitat):指植物或群落生长的具体地段的环境因子的综合。

微环境:指接近植物个体表面,或个体表面不同部位的环境。

如植物根系附近的土壤环境,叶片表面附近的大气环境。

生物圈(biosphere):指地球上生活物质及其生命活动产物所集中的部位,包括整个水圈、土壤圈、岩石圈上层(风化层)及大气圈下层(对流层)。

植被:某一地区或整个地球表面全部植物群落的总和称为植被。

生态因子(ecological factors):指环境中对生物的生长、发育、生殖、行为和分布有直接和间接影响的环境要素。

如温度、湿度、氧气、二氧化碳等。

所有生态因子构成生物的生态环境(ecological environment)。

生态幅:每一种生物对某一生态因子都有一个耐受范围,即有一个生态上的最低点和最高点。

在最低点和最高点之间的范围称为生态幅。

限制因子:植物的生长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长、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

任何一种生态因子只要接近或超过生物的耐受范围,他就会成为这种生物的限制因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森林环境期末试卷
一、当今世界关注的哪些环境问题与森林破坏有关?(16分)
1、温室效应
2、臭氧层破坏
3、土地退化和沙漠化
4、水土流失
5、水灾频繁
6、全球变暖
7、生物多样性减少
8、森林景观美学损失
9、资源能源短缺
二、中国森林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谈谈我国可采取哪些对策保护森林?(16分)
答:中国森林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开发历史长,生态环境基础薄弱
森林破坏的主要原因是:垦殖时间长、规模大;战火频繁、修边筑塞;统治阶级穷奢极欲、大兴土木;帝国主义的掠夺。

二、人口增长快,生态环境压力大
1、人口与耕地矛盾
2、人口与资源的冲击
3、人口与环境的污染
三、对生态规律缺乏认识,经济活动决策失误
1、对生态环境的整体性认识不足,工程建设忽视生态效益。

2、对生态环境的区域性认识不足,开发活动按“一刀切”。

3、对可再生资源的生态功能和价值认识不足,重用轻养。

四、法制不健全,部门分割,管理混乱
五、生产技术水平不高,环境资源过度消耗与浪费
1、农业生产技术与经营水平不高。

2、林业生产建设科技含量不高。

3、工业生产资源利用率低。

对策:
1、在适宜地段建立国家森林公园和自然保护区,对其中各具特点的生物多样性资源以及森林进行保护、规范管理。

2、科学地利用森林资源。

3、应动员全体人民积极贯彻执行《森林法》及有关法规和条例,制止乱砍滥伐的行为;加强宣传教育,使全国人民重视植树造林,积极参加植树造林及保护森林资源的活动。

4、实行国家、集体、个人相结合的方针,持之以恒地植树造林;我国的三北地区综合防护林体系已经初步形成,应进一步巩固扩大,使其发挥更大的生态作用。

加快其他防护林体系及林业生态工程建设步伐,形成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网。

5、严格控制计划外采伐,大力营造薪炭林,逐步解决农村用材问题。

6、增加对林业的投入,增加育林资金,确定林价,把山林从无价变为有价,实行林业生态效益补尝办法。

7、做好荒山造林、封山育林工作,以保证幼林和残留的乔灌木林更好地成长。

8、大力发展木材加工和综合作用,提高木材利用率。

9、制定科学营林标准,采用高产营林技术,分期分区地提高森林覆盖率。

10、实行天然林保护工程,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国有天然林保护和禁伐。

11、护林防火,以防治森林病虫害及各种自然灾害对森林的影响。

12、实行森林的分类经营,分别对公益林及商品林采取不同的育林和经营管理措施,做到可持续利用和发展。

三、森林环境污染评价的程序是怎样的?论述以污染为主的森林环境质量现状评价内容。

(16分)
答:森林环境污染评价的程序:
森林环境质量现状评价的主要内容:
1、污染源的调查、评价:确定污染源(物)及其特点(排放方式、途径、特点),确定治理重点。

2、确定监测项目、布设监测网点:考虑森林环境特点,布点的合理性。

3、采集分析污染数据,建立环境质量指数系统。

4、分析森林与环境质量的关系:主要是生长状况、死亡(发展)率与质量指数关系。

5、建立环境污染数学模型,并进行趋势预测。

6、提出森林环境污染综合防治的措施与建设。

四、什么是森林的可持续经营?它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有哪些?(16分)
答:森林可持续经营:以一定的方式和速度管理、利用森林和林地,在这种方式和速度下能够维持其生物多样性、生产力、更新能力、活力,并且在现在和将来都能在地方、国家和全球水平上实现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功能的潜力,同时对其他的生态系统不造成危害。

森林可持续经营至少包含4层意思,即:发展原则、协调原则、质量原则、公平原则。

在实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森林是可持续发展的环境基础。

可持续发展必须遵循生态平衡准则,要在经济―环境协调中求发展。

森林是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基础,也是人类社会经济活动的物质基础。

社会经济的发展必须依赖以森林生态系统为基础的环境而发展,否则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森林是自然界功能最完善、最强大的资源库、基因库、蓄水库和能源库。

科学与实践证明,森林既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防风固沙、调节气候、蕴育物种等多种生态功能,又有贮碳释氧、吸纳粉尘、降解有害气体、阻消噪声、美化环境等防治环境污染功能。

1、森林能提高大气质量。

体现在:能有效地减缓温室效应。

2、森林能有效保护生物多样性。

森林与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遗传多样性息息相关,地球上有一半以上的生物在森林中栖息繁衍。

3、森林可防止水土流失。

森林土壤对降水有极强的吸收和渗透作用,其稳渗速率一般在200mm/h,比世界上最大的降雨60mm/h还要大得多。

森林的枯枝落叶层不仅可以吸收
2―5mm的降水,还可以保护土壤免遭雨滴的冲击。

4、森林能有效遏止沙漠化。

林网超过10%,沙地植被盖度超过0.3,沙暴的危害就会减少到最小限度。

5、森林可防止地力衰退。

林木的根系能固持土壤,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吸收利用盐分;枯枝落叶可增加有机质、腐殖质,能有效地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肥力。

6、森林能缓解水资源危机。

森林是“绿色水库”,森林及其土壤像“海绵”一样可吸收大量的降水,并阻止和减轻洪水灾害。

可以促进水分循环和影响大气环流,增加降水,起“空中水库”的作用。

据测算,森林蒸腾的水汽58%又降到陆地上,可增加陆地降水量21.6mm,占陆地年平均降水量2.9%。

7、森林能消除噪声污染。

据测定,100m的防护林带可降低汽车噪声30%,摩托车噪声25%,电声噪声23%。

五、请列举两位国内知名学者及其代表性成果,其中一位是生物学、生态学、地理科学或环境科学方面的,另一位是自己本专业方向的(16分)。

答:中国著名地层股生物学及地质学家:殷鸿福
中国著名地层古生物学及地质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古生物学会副理事长,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分会副主席,推动古生物学与地质学全面结合。

代表性成果:推动古生物学与地质学全面系统介绍间断平衡论、新灾变论、事件地层学提出地质演化突变观。

发表我国首部生态地层学专著。

提出生物-有机质-有机流体生物成矿系统。

在此基础上推动建立我国地质学学科体系。

发表化石描述近300种,图版80多幅。

系统总结中国及东亚的三叠系。

首次提出国际二叠-三叠系界线新定义、界限事件的火山成因说等,确立中国浙江长兴为全球二叠-三叠系界线型。

代表作有《生物地质学》、《地质演化突变观》、《中国古生物地理学》和《扬子及其周缘东吴-印支期生态地层学》。

本专业方向:地质学家:李四光
代表性成果:1、运用力学对地壳运动及其与矿产分布的规律的研究,创建“地质力学”和“构造体系”的概念。

预测新华夏构造体系三个沉降带存有石油,后大庆油田、大港油田、胜利油田、华北油田等油田的发现证实其预测。

2、早年对蜓科化石及其地层分层意义有精湛的研究。

对中国北部䗴类化石及其地层意义的研究是中国最早进行的䗴类及石炭二叠系研究。

其创立的“䗴”字,用来翻译Fusulinid (一种早已灭绝的有孔虫,属于原生动物),为现在的中国古生物学界所沿用。

3、提出了华东第四纪冰川存在的理论。

4、地震预报:当时很多科学家认为地震是无法预报的,李四光斩钉截铁地说,地震是可以预报的。

中国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李四光为地震地质和地震预报做了很多开创性工作;李四光在晚年,为中国地热的开发和利用也做了很多工作,开创了活动构造研究与地应力观测相结合的预报地震途径,晚年发表的“天文、地质、古生物资料”对中国学科大交叉的倡导产生深刻影响,对中国地质教育、地质科学和地质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