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适宜的森林旅游环境与舒适的森林生态旅游
浅谈生态保护与发展森林旅游的关系

浅谈生态保护与发展森林旅游的关系摘要:在不砍伐、不破坏森林的条件下,充分发挥森林的生态功能,越来越受到世界各地游客的关注,并重视的一种生活方式。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传统观光旅游在全国占主导地位的局面发生了变化。
越来越多的游客转向休闲、自由、经济的森林生态旅游。
关键词:生态;保护;森林旅游1发展森林旅游业优势森林具有维持生态平衡的功能,是自然界的调节,也是“地球之肺”。
目前,人们渴望走向大自然,与大自然有着密切的联系。
他们也向往健康、绿色、温暖的生态环境。
因此,森林旅游的发展对人们具有很强的吸引力。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享受着科技和经济发展带来的便利,但也对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不同程度的损害,如:老龄化严重、生活压力、化学污水、废气排放、一次性筷子等存在着许多污染问题。
森林环境一直保持清新、自然、优雅、安静,是人们放松、缓解压力、消除烦恼的最佳选择。
这更激发了人们对森林、田野、村庄的向往和追求,期待回归大自然的怀抱,减轻生活节奏的负担。
因此,森林旅游受到人们的关注和期待。
国外一些国家旅游组织调查发现,近些年来人们森林体验自然生态区域旅游的人数逐渐提高,平均每年提高25%。
例如:美国每年都有近4亿人选择森林景观;日本在森林景观建设上达到总面积的15%,平均每年有7亿人选择到森林公园旅游。
法国森林公园一年参观人数达到900万人次,这远远高于参观卢浮宫人数。
泰国在森林旅游行业发展上,自然保护区域高达近300个,多以森林旅游为主。
据调查显示:2016年,我国出境旅游人数达到1.22亿人次,旅游消费约合人民币达到7600亿元。
这其中,有50%的人选择森林旅游。
在今后发展中,森林旅游有可能成为全球旅游的主导行业。
伴随着森林旅游行业的高速发展,我国也已经开始致力于森林景观建设。
现阶段,我国已经建设森林公园近400处,不同类型的自然保护区域达到600余处。
其中,国家自然保护区域近60处,面积共为4000万公顷。
森林生态旅游

开发速度,控制接待人数,增强环境意识,否则,太多的游客会对目的 地的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破坏了生态旅游赖以生存的环境,生态旅游 也就不可能持续发展。
树立可持续利用资源的新思维 强化生态文化建设和生态教育 可持续利用是一种全新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它主张人与自然的和 谐,主张资源的公平分配,主张在保护自然生态系统基础上的经济持增 长。开发和保护是融为一体的,保护是开发的前提,开发是保护的进一 步发展。资源环境是开发的基础和物质的载体,社会文化是资源的精神 内涵,而经济是保护的动力,三者是个相辅相成的统一体。必须树立这 种新思维,坚持对资源的开发利用与保护增值并重,将环境和资源的开 发、利用、增值、保护目标纳入森林生态旅游事业的发展计划,并进行 统一核算。通过综合开发,促进产业发展,改善生态环境,使绿色企事 业三大效益同步增长。同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必须与宣传教育相结 合。充分利用旅游这一生动活泼的大学校,使生态旅游的全过程成为生 态教育和生态道德教育的全过程,使旅游者在大自然中唤起绿色的激 情,绿色的愉悦,绿色的思考,体验大自然的和谐,有序,体会“天人 合一”的传统文化,达到热爱自然、师法自然,启迪人生的目的。生态 教育也要使旅游“利益相关者”,如开发商、景区居民等都认识到环境 对旅游业的重要性,使它们明白生态旅游资源和环境是他们获得经济效 益的基础。 制定法律、法规、强化法制观念 鉴于旅游作为一种产业对环境的特殊影响和累计性的破坏,生态旅 游必须有切实可行的法规作保障,“以法兴游”、“以法治游”是旅游 业长期健康发展的必由之路。因此,政府及各级主管部门要制定合理的 政策,强化行业管理,尽快出台相应的法律法规,完善森林生态旅游这 一产业的相关系统。政府必须用立法来加强对森林资源的保护,加强对 森林生态系统的保护,加强对森林生态旅游资源开发的指导和管理,做 到依法管理,依法保护,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同时,充分发挥执法机 构(如质检所)对旅游业实行法制化管理和必要的监督。并通过法律杠杆 来整顿市场秩序,逐步建立统一规范的服务标准、完善的旅游市场竞争 规则,通过这些管理条例使旅游各方有法可依,有章可循,从而达到规 范旅游市场的目的。 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管理,保护景区环境 首先,对森林生态旅游区进行有效地保护生态环境、加强森林生态 旅游管理是保证生态旅游持续发展的一项重,而到了旅游淡季,因游人减少,靠游人遗弃 食物难以为继的动物只好啃食树皮度日,对植物产生危害;
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中国森林生态旅游是以森林资源为基础,融入游览、宣传、科学研究、参观、教育、文化休闲、体育竞技、观光等各种旅游活动,以获取森林资源环境优势、结合森林自然风光、森林生态和人文景观、以及森林旅游服务的,形成的一种多元的社会经济活动,也是绿色低碳的旅游类型。
然而,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发展不平衡,特别是在景观、资源、服务等方面表现较差,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有以下几点:一、自然景观质量较差。
森林生态旅游景观质量受到环境污染、不合理开发利用和不规范运营等因素的影响,旅游景点景质质量低,景观感受不佳,破坏了森林生态旅游的本质和价值。
二、资源缺乏。
森林生态旅游的资源缺乏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问题,尤其是资源稀缺的特色景点,很多都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无法满足旅游者的需求,森林生态旅游的资源开发利用受到了较大的限制。
三、服务体系不完善。
我国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体系相对来说还不够完善,尤其是在安全防护服务、旅游活动服务、游客服务等方面,仍然不够严格,没有规范有效地控制和管理,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
同时,发展森林生态旅游还要做好以下几点:一、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按照规划、节约、保护、综合利用的原则,加强森林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科学合理地开发利用森林资源,充分发挥森林资源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提高森林旅游景观质量。
充分发挥林地景观资源的优越性,建设多样化森林旅游景观,打造具有天然特色、自然优雅、独特美丽的森林旅游景点,提升林地旅游景观质量,以满足游客的多样需求。
三、完善森林生态旅游服务体系。
加强森林旅游安全技术、森林旅游服务体系等技术建设,提高森林旅游的安全性、舒适性、可持续性,保障游客的安全旅游;合理组织林地游活动,帮助游客获得更好的旅游体验;提供专业服务,以满足游客的多样需求。
四、增强森林生态旅游宣传和教育。
通过媒体宣传,让更多的人了解森林生态旅游的重要性,坚持以绿色、文明、和谐的旅游理念,让更多的人热爱林地环境;开展周末环保讲座,引导游客走进森林,热爱大自然,从而积极保护森林环境,促进森林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森林旅游带来的好处

森林旅游带来的好处森林旅游是一种独特而令人愉悦的旅行方式,它不仅能够给人们带来身心的放松,还能够带来许多其他的好处。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探讨森林旅游的好处。
森林旅游能够提供人们与自然亲近的机会。
如今,人们生活在城市中,大部分时间都在封闭的室内度过。
而森林旅游让人们有机会远离尘嚣,走进大自然的怀抱。
在森林中,可以呼吸到新鲜的空气,感受到微风的抚摸,听到鸟儿的歌唱。
这种与自然亲近的体验可以让人们放松身心,舒缓压力,增强幸福感。
森林旅游有助于改善身体健康。
在森林中散步、徒步旅行或骑行,可以增加人们的体力活动量,促进血液循环,提高心肺功能。
此外,森林中的空气中富含负氧离子,这对于改善呼吸道问题、增强免疫力、提高睡眠质量都有积极的影响。
因此,经常进行森林旅游的人们更容易保持健康,减少患病的风险。
森林旅游能够促进心理健康。
现代社会的快节奏生活和高压工作往往会给人们带来压力和焦虑。
而森林旅游可以提供一个远离喧嚣的环境,让人们远离压力源,放松心情。
森林中的绿色植物和花草的香气有助于减轻焦虑和抑郁情绪,提升心情。
此外,森林还可以提供一个安静的环境,让人们进行冥想和放松训练,达到心灵的宁静和平衡。
森林旅游还有助于提升人们的认知能力和创造力。
在森林中,人们可以观察和学习不同种类的植物和动物,体验到大自然的神奇之处。
这不仅可以丰富人们的知识,还可以激发人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研究表明,与自然亲近的经历可以提高人们的观察力、注意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因此,森林旅游对于儿童和成年人的学习和思维发展都非常有益。
森林旅游对于保护生态环境也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森林是地球上最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们能够吸收大量的二氧化碳,释放出氧气,并且是众多动植物的家园。
而森林旅游可以促使人们更加关注和重视森林的保护,从而推动生态保护工作的开展。
此外,森林旅游还可以为当地的经济发展带来机会,促进当地居民的就业和收入增长。
森林旅游带来了许多好处。
它不仅让人们与自然亲近,提供了身心放松的机会,还能够改善身体健康,促进心理健康,提升认知能力和创造力,以及推动生态保护和经济发展。
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

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的问题及发展对策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也开始受到了大家的关注。
森林生态旅游是一种深入认识和了解自然生态系统的旅行形式,它充分利用古老的森林和现代的技术进行研究和探索,以实现人与自然的互惠共赢。
然而,随着森林旅游业的发展,也出现了一些问题。
首先,在森林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管理混乱明显。
目前,森林旅游业的管理缺乏统一规范,缺乏全局性的管理,存在着大量的混乱现象。
政府的监管力度较弱,导致森林旅游行业受到很多不良的影响,比如破坏森林资源,污染森林环境等问题。
其次,森林旅游资源开发利用不当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为了满足游客的需求,森林旅游业者毫不犹豫地大规模开发森林资源,这对环境造成了很大的破坏,林木树种逐渐减少,小动物消失不见,林中的风景也受到了影响。
此外,森林旅游专业技能缺乏也是一个突出问题。
由于近年来森林旅游的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相关的专业技能普遍缺乏,从业者在安全、行业知识、服务等方面都存在技能缺失的现象,这使得森林游客的安全和体验不能得到很好的保障。
综上所述,我们可以看出森林生态旅游存在着诸多问题。
为此,我们可以提出以下发展对策,以促进我国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首先,加强管理。
政府应加强对森林旅游业的监管,出台规范性文件,规范森林旅游活动,有效管控森林旅游行业安全事故。
其次,节制开发利用。
政府应加强森林资源开发利用的管理,完善相关保护制度,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持森林的环境完整性。
第三,注重技能培训。
政府应加强森林旅游业领域的技能培训,培养具有较高专业能力的森林旅游业从业人员,确保游客安全和体验质量。
综上所述,要发展我国森林生态旅游,必须加强管理,节制开发利用,注重技能培训,进一步完善森林旅游业的管理制度,保护森林资源,保障游客的安全和体验质量。
只有这样,才能使我国的森林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从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存。
浅谈森林生态旅游与森林保护

L i n y e s h u i l i一、森林生态旅游现状近些年,我国森林生态旅游业发展迅速,每年增长速度达到20~30%。
由此可见,森林生态旅游已经逐渐发展为现代旅游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的游客被吸引至风光美丽的森林景区观光游览。
在森林中呼吸新鲜空气,享受山峦、流水等自然景观带来的愉悦心情,有利于解除疲劳,陶冶情操,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对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关注度也越来越高。
全国各级政府在不断发展当地经济的情况下,也愿意拿出部分资金改善环境,并且以森林为建设基础,大力开发和营造景观资源,为人们提供美好的旅游环境。
由此可见,必须高度重视森林生态旅游的发展。
森林生态旅游属于一种特殊的商品,整体性能较强,开发潜力巨大,游、乐、吃、住、行、购等六大要素必须完全具备。
对于森林生态旅游而言,最关键的因素在于服务,服务质量的高低能够体现该旅游区的兴衰情况。
目前,很多旅游景区在风景资源、自然风光,或者乐、吃、住、行、购等方面都存在服务问题,因此,必须将旅游产品发展为“旅游产品=旅游资源+服务设施+服务”的模式。
我国很多地区的森林生态环境保存良好,但是至今尚未开发,而很多正处于开发利用的森林生态景观,都是潜力较强的风水宝地,是森林生态旅游极为可贵的资源。
二、森林生态旅游开发与保护的原则1.市场原则要保证森林生态旅游区保持稳定的旅游客源和资金,才能够促进森立生态旅游事业稳定发展。
首先,森林生态旅游公司可以与其他公司建立合作关系,利用优惠政策促进其他公司带领员工旅游,可以保证稳定的客源和经济来源,并提高生态旅游区的宣传力度;其次,在旅游区内部可以开展一些环保活动,加大对游客的环保知识宣传,利用小礼物等奖品鼓励游客以环保形式游玩;第三,加大在旅游市场的宣传力度,保证客源的稳定,并根据旅游市场的变化做出调整。
2.形象原则首先,利用地区特点建造凉亭等房屋建筑,大量注入森林理念和当地特色元素,创造具有明显特征的旅游区形象,利用顾客的好奇心吸引大量客源;其次,在旅游区内设立特色产品售卖处,利用特色产品吸引顾客的同时起到宣传当地文化传统和文明进程的作用,推动地区文化发展,促进生态旅游事业;第三,根据季节变化等定期改变森林生态旅游区的主题活动,利用不同的主题提高游客的关注度,避免出现因为旅游区内一成不变使游客失去兴趣的现象。
浅谈森林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

浅谈森林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现状及治理措施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旅游已经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娱乐、休闲的一种形式,旅游业虽然带动了许多地区的经济发展,但也同时导致许多地区的环境受到污染、破坏。
森林旅游景区在旅游中是一种新型的旅游方式,随着社会的经济不断发展,森林旅游景区也越来越多,公园等地也逐步发展成旅游景点。
旅游景区的开发导致许多资源的不断利用,使生态环境出现失衡的状态,本文便主要以森林旅游景区的环境问题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分析影响森林旅游景区出现环境污染的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森林旅游;生态环境;污染;治理引言森林旅游已经成为当前我国旅游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森林旅游的开发,在国内旅游游客数量已经高达20%以上。
在森林旅游景区开发的过程中,许多景区环境质量都受到了影响。
如水质量下降、土壤退化、环境质量下降等等,导致森林旅游景区的环境污染问题已经严重使生态环境受到威胁,同时也影响社会的和谐发展。
一、森林旅游景区环境污染现状尽管森林旅游景区的发展带动许多地区经济的发展,但同时也为许多地区的生态环境带来了污染。
如水质污染、土壤环境污染、空气环境污染、声音环境污染等。
影响水质污染的因素有许多,如景区服务设施造成水质污染;原住居民生活废水造成水质污染;游船等水上工具在河流内排放尾气、漏油等造成水污染;森林旅游景区服务设施落后,附属产业在生产和加工的过程中排出废水等造成水污染;游客素质低,随意丢垃圾等,都会对森林旅游景区的水质环境造成污染[1]。
森林景区土壤环境造成污染的原因也有许多种,主要可将其分为物理结果造成影响和化学结构造成的影响。
游客在森林景区游玩的过程中肆意的践踏土地,导致土壤水分出现大量的流失,再加上游客乱扔的垃圾在处理技术方面的不达标,导致土壤中重金属含量增加,从而造成污染。
造成空气环境出现污染的情况也有许多种,如在景区内使用交通工具、在景区附近建造餐饮、住宿等都会对景区的环境造成影响。
浅议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

浅议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摘要】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是目前受到越来越多人关注的旅行方式。
本文从介绍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的定义和重要性开始,接着分析了森林生态旅游的特点和发展现状,以及研学旅行的特点、目的和意义。
最后探讨了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的结合形式,并展望了它们未来的发展和推广重要性。
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将对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有更深入的了解,也能够认识到这种旅行方式的重要性和未来发展的潜力。
这种结合旅行方式不仅可以满足人们的休闲需求,同时也能够促进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
【关键词】森林生态旅游、研学旅行、重要性、特点、发展现状、未来发展、结合、定义、目的、意义、推广、关键性1. 引言1.1 什么是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森林生态旅游是指游客通过走进自然环境中的森林,感受和体验大自然的美好,同时了解和保护森林生态系统的一种旅游方式。
在这样的旅行中,游客可以近距离接触各种动植物,体验森林的清新空气和宁静环境,感受大自然的力量和美丽。
研学旅行则是以教育和学习为主要目的的旅行形式,通过实地考察和体验,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力。
在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中,游客不仅可以感受大自然的魅力,还可以了解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学习如何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森林资源。
这样的旅行不仅可以增加游客的知识和见识,还可以提高人们对自然环境的关注和保护意识,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处。
1.2 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的重要性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的重要性在于它们能够促进人们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意识和环保观念的培养。
通过参与森林生态旅游和研学旅行,人们可以亲身体验到大自然的美丽和神奇,了解到森林生态系统的重要性和生态平衡的维护。
这不仅能够提高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还能够激发人们对于自然科学的兴趣和热爱。
森林生态旅游与研学旅行也为地方经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动力和机遇,可以带动当地旅游业和相关产业的发展,提升地方的知名度和形象。
研学旅行还能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文化素养的提升,培养他们的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论适宜的森林旅游环境与舒适的森林生态旅游
一、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中的太阳辐射
1.太阳辐射与人体健康。
(1)红外光谱区与人体健康。
研究表明,太阳辐射中的红外光谱区放射的红外辐射对人体皮肤有刺激作用,红外辐射因波长不同产生的生物作用不同,长波红外辐射被皮肤表层吸收,短波红外辐射被皮肤深层吸收。
人体皮肤接受长波红外辐射后,可引起块状红斑,停止照射后立即消失。
过强的红外辐射,可穿透并损伤视网膜,引起白内障,因此,观察日全蚀时必须戴护目镜。
较长时间接受红外辐射照射,会引起眼结膜、角膜疼痛发炎,反复多次接受红外辐射,皮肤容易出现色素沉着。
当然,适量的红外辐射可以消毒、杀菌和取暖。
(2)可见光光谱区与人体健康。
红色具有温暖、兴奋作用,使人精神振奋,神经反应迅速,肌肉张力增强,但持续感知红色,使人很快疲劳;蓝、紫色具有凉爽和降低机体神经反应,使人镇静的作用;黄色能促进心和肺的活动,增加机体抵抗力;绿是生命之色,绿色光不含对眼睛有害的光线,对人体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视网膜最适合,多看绿色可以保护眼睛。
(3)紫外线光谱区与人体健康。
紫外光辐射按波长可分为三段:A段,波长0.32μm~0.4μm,一般情况下对人体影响不大,当它与某些医用化学物质相互作用时可产生光毒性、光过敏性、光致癌性的增强;B段,波长0.275μm~0.32μm 范围内,可抗佝偻病;C段,波长0.2μm~0.275μm范围内的辐射,对机体细胞有强烈的破坏作用,可以用来消毒、杀菌,也可以透入活
组织,破坏分子的化学键,对生物组织具有极大的破坏作用,并可引起突变,使人致癌。
(4)林内光照特点与人体健康。
经过林冠层后,林内的光照强度比空旷地弱,光质以绿光为主,因而对人体神经系统、大脑皮层和眼睛视网膜都有较好的保健作用。
2.森林游憩光照生态类型。
(1)强光型的森林生态旅游。
如登山、狩猎、漂流、探险、游览观光、绘画、摄影等,往往需要在大晴天进行,或者只有在阳光充足的条件下,游憩效果最好。
(2)弱光型的森林生态旅游。
如森林浴、负离子吸呼、疗养(静养)、林中漫步、乘车等,需在光线较弱的林内进行。
(3)无光型森林生态旅游。
像观鸟、露营等活动则需在无光(夜晚)进行。
(4)中间型森林生态旅游。
此类旅游对光的需求不高,光照可强可弱,如划船、垂钓、游泳、野餐、林区科考等。
3.森林生态旅游对光照生态类型的选择。
在实际森林游憩活动中,人们往往通过对出游季节、天气、林地和出发时间等的选择而达到对光照的选择。
如强光型的游憩活动往往选择在夏季、晴天、林中空地或林分郁闭度较低的林内开展,而弱光型的活动选择在春秋、阴天、林分郁闭度较高的林中进行。
二、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中的水热状况
1.森林生态旅游舒适的水热环境。
(1)森林生态旅游舒适度与环境水热状况。
人对周围环境感觉舒适的程度与温度和湿度有密切的关系。
环境卫生学认为,夏季人体感觉最舒适的小气候条件是:气温24℃,相对湿度70%,风速2m/s。
按照这一标准,北京林业大学经长期观
察研究认为:乔、灌、草结合的绿化林地对人的舒适度最高,而毫无绿化的广场使人感觉最不舒适。
当代人们喜欢到森林环境中游憩,在一定程度上是因为林区有舒适的温度和湿度条件。
(2)舒适旅游期的概念。
大多数人对周围环境感觉舒适的程度称适舒度。
通过心理感觉和生活测试,人对周围环境的感觉可分为11类:极冷、非常冷、很冷、冷、稍冷、凉、舒适、暖、热、闷热、极热(见表1)(气温与温湿指数的关系)。
若气温降至16℃以下时,人体感觉冷,-10℃以下很冷。
气温高,相对湿度大,人感觉闷热。
一年内,感觉凉、舒适、暖的日数之和为舒适旅游期。
中国舒适旅游期一般南方长于北方,东部长于西部,平原地区长于高海拔地区。
2.森林生态旅游环境温湿条件与生态旅游。
(1)适宜的温湿环境与森林生态旅游。
追求舒适是人的本能,也是提高工作效率的必要条件之一。
据研究,有利于工作的环境温度是12℃~20℃,17℃最适宜从事脑力劳动。
超过这个温度范围,就或多或少地会影响工作效率。
气象部门确定日最高气温高于32℃的日子为“酷热日”,把日最高气温高于35℃的日子称为“炎热日”,日最高气温高于37℃的日子称为“酷暑日”。
为避免暑热和寒冷,夏季位于炎热地区的人们向北方气温凉爽的地区流动;冬季,位于严寒地区的人们向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地区流动;内地的人向沿海避暑地流动,平原的人向山区凉爽的地方移动。
在这里气候因子成了激发人们外出旅游的主要动机。
大面积的林区,如森林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不少风景名胜区,不仅有优美的自然生态环境和多样的森林景观,更具有优越宜人的森林小气候,因而成为人
们炎夏旅游避暑的好去处。
(2)高温高湿环境与生态旅游。
森林生态旅游区除在炎热的夏季带给旅游者清爽舒适的感觉外,其高湿环境也会对人们的健康产生不利的影响,久居林区的人常常容易患上风湿性疾病。
而且,空气相对湿度对人的影响是通过与气温的综合作用体现的。
当日最高气温超过32℃,空气相对湿度75%以上时,人体就感觉不舒适。
气温高,湿度大,人体排出的汗液不易蒸发,皮肤发黏,感觉闷热,极不舒服。
一般认为一年四季,月平均空气相对湿度多在80%以上的地区是高湿区。
川南、黔北、湘北、赣中、浙南、闽北、滇、桂等地都是高湿度地区,其中川湘交界地区是个高湿中心,月平均相对湿度近于90%。
这些高湿区大都是山区或半山区。
高湿地区的人对辣椒或芥末有着特殊的嗜好,几乎一日三餐都离不开辣味。
三、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中的空气
1.森林生态旅游环境的空气特点。
一是由于森林植物的制氧作用,使得林区空气的O2含量较高。
二是林区由于森林、岩石、瀑布等物质的喷筒效应强,产生的空气负离子多,空气负离子含量高。
而空气负离子有杀菌灭菌促进人体新陈代谢和血液循环的作用,使空气清洁新鲜。
三是由于各种树木都能分泌植物精气,因而植物精气含量高。
四是由于远离污染源,加上植物精气和负氧离子的作用,细菌含量低。
五是由于森林具有吸尘、吸毒作用,加上大的林区往往远离城市、工厂,因而空气极少受到污染,飘尘和其他污染物含量低。
据测定,每hm2松林每年可滞留36.4t灰尘,云杉林则为32t,松林每天可从1m3空气中吸收20mgSO2,1hm2柳杉每年可吸收720kgSO2。
2.森林生态
旅游区空气对人体的影响。
(1)充足的O2有利于改善人体的生理机能。
因为O2在血浆中的溶解量与氧分压有关,空气中较高含量的O2使氧分压提高,从而利于O2在人体内的运输与溶解。
(2)丰富的植物精气和空气负离子含量有利于人体的健康。
空气负离子被称为“空气维生素”,国内外医学研究证明,它有强身、健体、防治疾病的功能。
空气负离子浓度在700个/cm3以上时人们会感觉到舒服,浓度在1000个/cm3以上对人的身体健康有利,负离子浓度在8000个/cm3以上可以治病。
据观测,城市空气中的空气负离子浓度一般是0~200个/cm3,空旷地200~600个/cm3,而森林里一般在1000个/cm3以上,有水体的森林地段为10000~40000个/cm3。
森林里的植物精气又叫芬多精,为萜烯类化合物,其生理功效有镇痛、驱虫、抗菌、抗炎、抗风湿、抗肿瘤,促进胆汁分泌、利尿、怯痰、降血压、解毒、镇静、止泻等作用。
林区低尘低毒的环境利于维持人体的健康状况。
(3)城市居民在大气污染和热岛效应作用下,极易患上呼吸道或神经系统疾病,如支气管炎、肺气肿、哮喘、鼻窦炎、咽炎、烦躁、失眠、高血压等。
而林区洁静的空气可以使人远离上述疾病,保持健康的体魄。
3.森林生态旅游环境中风与生态旅游的关系。
由于风在林内迅速减弱的特点,使森林的存在可以形成一种比较湿润、凉爽、变化较缓和的与海洋性气候相类似的森林小气候环境。
森林里的这种光线柔和,空气湿润,温度变化小,幽静无风的环境,加上花果的芳香和鸟鸣的悦耳,可以直接作用于人的视觉、听觉、嗅觉,使人的精神放松,疲劳
消除,增进健康。
四、结论
加强森林生态旅游环境建设,创造舒适的森林生态旅游环境,通过舒适的森林生态旅游,以最终达到生态旅游人与生态旅游环境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