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
精选著名的洛阳博物馆导游词五篇

精选著名的洛阳博物馆导游词五篇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年轮轨迹,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留下来的文物,可以从这些文物中,获得一些启迪。
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洛阳博物馆导游词,仅供参考。
博物馆导游词(一)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收藏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历代文物数十万件,尤以时代蝉联的历代典型青铜器及唐三彩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隋唐里坊区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现设立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保卫科、宣教部、三产开发部。
洛阳博物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
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体现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和特色。
博物馆整体建筑气势恢宏,设施先进、功能齐全。
2009年2月建成,并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界邮展”,“秦汉罗马文明展”、“大遗址保护成果展”、“中国古都文明展”和“洛阳珍宝展”几个大型展览,赢得了国内外来宾的广泛赞誉。
洛阳博物馆新馆2011年4月16日全面开放。
现举办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古代石刻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
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查看全文】【河洛地区古代都城形势图】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丘陵地区,属黄河流域。
自古被称为“天下之中”、“九州腹地”。
这里气候适宜、河流密布、山川纵横,又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美誉。
古时人们将山南水北的地区称之为“阳”,洛阳正是恰好处于洛水之北、邙山以南而得名。
洛阳,古称河洛,指的是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这一片区域,作为华夏文明起源之一的河洛文明正是诞生于此。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洛阳是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之地。
从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前沿的中轴坐标线上,就向我们展示了曾经在洛阳建都的十三个王朝,它们依次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在洛阳建都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说,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查看全文】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长2.4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保存得十分完整。
石刻之旅洛阳博物馆景区导游词

石刻之旅洛阳博物馆景区导游词欢迎各位游客来到石刻之旅洛阳博物馆景区!作为导游,我将为大家介绍这个集石刻文化、历史文物和艺术欣赏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为了让大家有更好的旅游体验,我们将按照不同主题对景区进行分节讲解。
1. 景区概况洛阳博物馆景区位于河南洛阳市城乡结合部,占地面积约10万平方米。
从公元前21世纪的商代石刻到现代石刻艺术作品,这里涵盖了丰富的石刻文化内涵。
景区共分为五个展馆,让游客们能够系统地了解石刻的发展历程和艺术演变。
在这里,游客们将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到中国古代石刻的魅力。
2. 商代石刻首先,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商代石刻文化的瑰宝。
商代石刻是中国石刻题材最早、规模最大的一类,代表了商代社会的历史、宗教和艺术。
通过观赏这些历史石刻,我们可以了解到商代人民的生活方式、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信息。
3. 唐代石刻接下来,我们来到了唐代石刻展区。
唐代是中国石刻艺术的鼎盛时期,留下了许多震撼人心的石刻作品。
这些石刻以描绘佛教故事和寺庙壁画为主题,艺术风格独特,充满了宗教氛围。
游客们可以细细欣赏这些石刻作品的细腻雕刻和丰富内容,感受唐代艺术的独特魅力。
4. 宋代石刻宋代石刻展区是我们下一个目的地。
宋代石刻以佛教为主题,兼具了唐代石刻的规模和繁复,以及自身的特色。
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大量关于佛教传统、神话传说和历史事件的石刻作品。
游客们可以观赏到宋代石刻艺术的细致和细腻,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5. 现代石刻最后,我们来到现代石刻展区。
这里展示了近现代的石刻艺术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和现代审美观。
现代石刻作品既保留了传统的技法和题材,又加入了创新的元素和表现手法。
在这里,游客们可以欣赏到当代艺术家的精湛技艺和独特创作理念。
在游览过程中,我将为大家进行导览解说,并介绍各个时期的石刻艺术特点、历史背景和文化内涵。
同时,我会与您分享一些石刻保护和修复的知识,让大家更深入地了解石刻艺术的历史和文化价值。
最后,感谢各位游客的光临,希望您在石刻之旅洛阳博物馆景区有一个愉快的旅游体验!祝大家旅途愉快!。
洛阳博物馆导游词领略千年风华

洛阳博物馆导游词领略千年风华欢迎大家来到洛阳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是中国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也是河南省唯一的综合性博物馆。
它位于洛阳市东城区中心,占地面积达到20万平方米。
洛阳博物馆以其宝贵的珍藏品和卓越的展陈方式而闻名于世。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领略千年风华,一同探索洛阳博物馆的魅力。
首先,让我们来到馆内的展厅一。
这里主要展示的是洛阳历史文化的发展。
我们可以看到洛阳作为中原历史文化中心的地位。
首先是殷商文化,展示了殷商时期的青铜器、礼器等。
然后是周商时期,展示了战国时代的青铜器、玉器等。
接着是秦汉时期,展示了兵器、陶器、青铜器以及房屋、珍宝等,让我们感受到了秦汉帝国的辉煌。
最后是晋宋时期,展示了晋宋两朝的文物,让我们更好地了解北方民族与南方民族的文化交融。
接下来,我们来到展厅二。
这里是艺术品展览区,主要展示了洛阳地区的艺术品和工艺品。
我们可以欣赏到洛阳石窟艺术的精华,洛阳瓷器的瑰丽以及洛阳织锦的精湛。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古代洛阳的繁荣和独特的艺术风格,也代表了中国古代文明的辉煌成就。
然后,我们来到展厅三。
这里是专门介绍洛阳历史名人和文化的展览区。
我们可以看到司马迁、贾谊、贾岛、杨贵妃等历史名人的雕塑像,以及他们的故事和成就。
同时,这里还展示了洛阳的传统工艺品,如洛阳剪纸、洛阳牛筋鼓、洛阳木雕等。
这些传统工艺品是洛阳历史文化的瑰宝,体现了洛阳人民的智慧和才能。
最后,我们来到展厅四。
这里是洛阳博物馆的珍藏品展览区,也是洛阳博物馆最重要的部分。
这里收藏了大量的国宝级文物,如汉代青铜器、唐代陶瓷、宋代绘画等。
洛阳博物馆还有着著名的“晓谟墓”和“百合花墓”,这两座墓葬是洛阳古墓葬中的瑰宝,也是研究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依据。
在此展厅,我们可以欣赏到中国古代艺术和文化的精髓,感受到千年历史的厚重。
洛阳博物馆作为一座综合性博物馆,将洛阳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呈现在人们面前,不仅宝藏丰富,而且展陈方式独特而精妙。
通过参观洛阳博物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中国古代文化的博大精深,也能够感受到洛阳这座古城的千年风华。
洛阳博物馆导游词.doc

洛阳博物馆导游词博物馆是一座城市历史发展的年轮轨迹,在博物馆里,你可以看到不同历史时期留下来的文物,可以从这些文物中,获得一些启迪。
下面是我为您整理的“洛阳博物馆导游词”,仅供参考,希望您喜欢!。
洛阳博物馆导游词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现为国家一级博物馆、河南省优秀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收藏上自旧石器时代,下至明清时期的历代文物数十万件,尤以时代蝉联的历代典型青铜器及唐三彩著称,在国内外享有盛誉。
洛阳博物馆位于洛阳隋唐里坊区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隋唐城遗址植物园,环境优美,交通便利。
现设立办公室、陈列部、保管部、保卫科、宣教部、三产开发部。
洛阳博物馆占地300亩,建筑面积6.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4.2万平方米,地下面积2万平方米,总投资3.5亿元。
建筑外形如方鼎屹立,寓意“定鼎洛邑”、“鼎立天下”,体现洛阳十三朝古都的历史内涵和特色。
博物馆整体建筑气势恢宏,设施先进、功能齐全。
2009年2月建成,并先后成功举办了“世界邮展”,“秦汉罗马文明展”、“大遗址保护成果展”、“中国古都文明展”和“洛阳珍宝展”几个大型展览,赢得了国内外来宾的广泛赞誉。
洛阳博物馆新馆2011年4月16日全面开放。
现举办有大型基本陈列“河洛文明”和“珍宝展”、“汉唐陶俑展”、“唐三彩展”、“宫廷文物展”、“古代石刻展”、“书画展”六大专题陈列。
展览面积1.7万平方米【查看全文】【河洛地区古代都城形势图】洛阳位于河南省西部的丘陵地区,属黄河流域。
自古被称为“天下之中”、“九州腹地”。
这里气候适宜、河流密布、山川纵横,又有“河山拱戴,形胜甲于天下”的美誉。
古时人们将山南水北的地区称之为“阳”,洛阳正是恰好处于洛水之北、邙山以南而得名。
洛阳,古称河洛,指的是黄河与洛河交汇处的这一片区域,作为华夏文明起源之一的河洛文明正是诞生于此。
“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洛阳是中国历代王朝建都之地。
从入口处一直延伸到前沿的中轴坐标线上,就向我们展示了曾经在洛阳建都的十三个王朝,它们依次是夏、商、西周、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隋、唐、后梁、后唐、后晋等,在洛阳建都时间长达一千五百多年,可以说,洛阳是中国历史上建都朝代最多、建都时间最长【查看全文】河洛文明展——史前部分我们首先看到的第一个展柜中展示的是一件距今约十万年前的象牙化石,它长2.4米,是1959年洛阳修中州渠时发现的,保存得十分完整。
纵览历史沧桑洛阳博物馆导游词

纵览历史沧桑洛阳博物馆导游词欢迎各位来到纵览历史沧桑的洛阳博物馆。
洛阳是中国历史悠久的文化之都,有着丰富的历史遗迹和独特的文化底蕴。
本馆将带您穿越时空,领略洛阳的博大精深。
接下来,我将为您详细介绍馆内的精彩展品。
首先,我们来到第一展厅,展厅名称为“洛阳的起源与发展”。
这个展厅主要介绍洛阳作为一个古代文明发源地的历史背景和演变过程。
这里陈列了大量的古代遗物,如商代的青铜器、周代的青铜鼎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洛阳作为古代商贸重镇的繁荣景象,还显示了当时的手工艺水平和社会文化发展。
紧接着,我们进入第二展厅,展厅名称为“洛阳的都城与皇家文化”。
这个展厅主要介绍了洛阳作为古代都城的历史地位和皇家文化的繁荣。
这里展示了许多与古代皇室有关的珍贵文物,如秦汉时期的玉器、唐代的金银器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洛阳作为古代政治中心的重要地位,还展现了古代皇家生活的奢华与精致。
接下来,我们来到第三展厅,展厅名称为“洛阳的佛教与文化交流”。
这个展厅主要介绍了佛教在洛阳的传播和对当地文化的影响。
这里展示了大量佛教艺术品,如佛像、佛经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佛教的兴盛和繁荣,还展现了洛阳与其他文明之间的文化交流和融合。
最后,我们来到第四展厅,展厅名称为“洛阳的科技与创新”。
这个展厅主要介绍了洛阳在古代科技和创新领域的辉煌成就。
这里展示了大量的科技发明和创新文物,如木牛流马、纺车、造纸术等。
这些文物不仅展示了洛阳在古代科学技术方面的独特贡献,还展现了古代人民的智慧和勤劳精神。
通过参观洛阳博物馆,我们不仅可以了解洛阳的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还能感受到这座城市的独特魅力。
希望您在本馆的参观中有一个愉快的经历。
谢谢大家!。
韵味之旅洛阳博物馆景区导游词

韵味之旅洛阳博物馆景区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韵味之旅洛阳博物馆景区。
我是今天的导游,将为大家介绍这个具有深厚历史底蕴的景区。
洛阳博物馆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中国第一座综合性博物馆,也是中国国家一级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
它以陈列西周、春秋、战国以及东汉、北魏、隋唐等时期的文物而闻名于世,被誉为“中国博物馆精品”。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欣赏洛阳博物馆的魅力所在。
第一部分:博物馆概述洛阳博物馆占地面积约2.9万平方米,建筑面积约1.2万平方米。
馆内分为展览区、文物保护区、文物库房和办公区,共有13个展厅,陈列着7万余件文物珍品。
洛阳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设计、精美的文物陈列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
第二部分:西周文化首先,我们将进入展厅一,来了解西周文化的魅力。
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时期,也是华夏文明的重要阶段。
这一时期的文物留存丰富,洛阳博物馆收藏了大量与西周文化相关的珍贵文物。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西周青铜器的精湛制作工艺,这些器物不仅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同时也反映了当时社会政治经济的繁荣。
第三部分:春秋战国文化接下来,我们将来到展厅二,展示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物。
这一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分裂割据的阶段,也是各国争雄的时期。
洛阳博物馆的文物珍品中,春秋战国时期的金器、玉器、陶器等引人关注。
通过这些文物的展示,我们能够了解到当时社会的经济状况、文化发展和政治格局。
第四部分:东汉文化在展厅三,我们将迈入东汉时期的文明盛景。
东汉是华夏民族建立的统一的世界大国,文化繁荣,科技进步。
洛阳博物馆陈列的东汉时期的文物,如石刻、砖雕、画像石等,展现了当时社会的精神风貌和艺术特点。
这些文物既是历史的见证,也是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
第五部分:北魏文化展厅四展示的是北魏文化。
北魏是中国历史上的南北朝时期,也是洛阳市的鼎盛时期。
北魏时期的文物往往体现出鲜明的民族特点和异域风情。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北魏雕塑艺术的精粹,如大型的佛像和壁画。
寻觅千年瑰宝漫游洛阳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景区导游词

寻觅千年瑰宝漫游洛阳博物馆洛阳博物馆景区导游词欢迎各位游客来到洛阳博物馆,本馆位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洛阳市,是中原地区最为重要的博物馆之一。
今天,我将带领大家寻觅千年瑰宝,漫游洛阳博物馆。
一、洛阳博物馆简介洛阳博物馆创立于1958年,是中国第一批国家一级博物馆之一,也是中国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之一。
馆内陈列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其中包括了从新石器时代到近现代的各个历史时期的珍贵文物。
洛阳博物馆以丰富的文化内涵和雄厚的学术研究实力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文化的重要瑰宝之地。
二、展馆一:夏殿遗址馆我们首先来到洛阳博物馆的夏殿遗址馆。
夏殿是商代晚期到西周早期的一处宫殿遗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的宫殿建筑之一。
经过多年的发掘和保护,夏殿遗址馆展示出了夏殿的雄伟与壮丽。
这里展览的文物主要有青铜器、玉器和陶器等,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代夏殿的繁荣。
三、展馆二:汉代陶塑馆接下来,我们进入汉代陶塑馆。
这里陈列的是汉代时期的陶俑和陶塑等文物。
汉代陶塑以其丰富的内容和精美的工艺而闻名于世。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各类汉代陶俑,包括官员、军人、乐师以及各种生活场景的模型等。
这些陶塑不仅反映了汉代社会的风貌,也展示了汉代人民的生活和思想。
四、展馆三:唐代壁画馆现在,我们来到洛阳博物馆的唐代壁画馆。
唐代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繁荣的时期之一,而唐代洛阳则是当时的国际化大都会。
唐代壁画是中国古代壁画艺术的巅峰之作,以其浓郁的时代特色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备受赞誉。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来自洛阳龙门石窟和敦煌莫高窟等地的精美壁画,感受到唐代艺术的魅力和辉煌。
五、展馆四:宋代青瓷馆宋代青瓷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瑰宝之一,洛阳博物馆的宋代青瓷馆中收藏了众多宋代青瓷的精品。
宋代青瓷以其独特的青色和高超的技艺而闻名于世。
在这里,我们可以欣赏到各类宋代青瓷的制作工艺和艺术特点,了解到宋代陶瓷工艺的精湛和宋代社会的繁荣。
六、展馆五:明清家具馆最后,我们来到洛阳博物馆的明清家具馆。
洛阳博物馆介绍导游词

洛阳博物馆介绍导游词大家好,欢迎来到美丽的洛阳博物馆。
作为国内最重要的博物馆之一,洛阳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文化遗产和精美的艺术收藏而闻名于世。
在这里,我们将一起走进历史长河,领略洛阳的灿烂文化。
第一部分:洛阳博物馆简介洛阳博物馆是一座现代化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洛阳市区的中心地带。
它占地面积约2.4万平方米,建筑面积达万平方米。
馆内展示了洛阳地区丰富多样的文物,包括青铜器、陶瓷、曹全碑、殷墟竖版甲骨等各类珍贵文物。
第二部分:历史展示区我们先来到历史展示区,这里是洛阳博物馆最具代表性的区域之一。
在这里,我们可以追溯到洛阳的悠久历史和卓越贡献。
洛阳被誉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有着28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古代文明的发祥地之一。
这里集中了大量的历史遗迹和文物,展示了洛阳作为古代东方文化中心的非凡地位。
第三部分:艺术品展示区接下来,我们来到洛阳博物馆的艺术品展示区。
这里陈列着众多精美的艺术作品,包括名贵的瓷器、绘画、雕塑等。
其中,我们不容错过的是唐代洛阳窑的陶瓷作品。
洛阳窑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陶瓷产地之一,其瓷器以色彩瑰丽、釉质细腻而驰名中外。
这里展示的瓷器精品将带给您身临其境的艺术享受。
第四部分:青铜器展示区青铜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之一,而洛阳又是青铜文化的重要发源地。
在洛阳博物馆的青铜器展示区,我们将看到各个历史时期的精美青铜器。
从商代的青铜器礼器到春秋战国时期的青铜鸟纹壶,再到汉代的龙鸟纹铜镜,这里的展品展示了洛阳在青铜文化中的重要地位和独特造诣。
第五部分:书法与字画展示区继续我们的行程,我们来到书法与字画展示区。
在中国文化中,书法和字画一直被视为文化艺术的重要表现形式。
这里陈列着众多名家的书法作品和字画精品,记录了洛阳地区众多优秀人才的书法艺术成就。
在这个区域,您将领略到中国古代名家的墨韵和艺术魅力。
第六部分:特展区最后,我们来到洛阳博物馆的特展区。
每年,洛阳博物馆都会举办丰富多彩的特展活动,向游客呈现不同的文化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洛阳博物馆创建于1958年,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隋唐里坊区西北隅,北临洛浦公园,南接洛阳植物园,环境优美。
以下是小编整理的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5篇,欢迎阅读参考!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1)惊世巨现,天子驾六;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欢迎大家来参观洛阳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
公元前771年,周平王东迁洛邑。
在这块“天中之地”上,东周诸王经营了长达515年的光辉岁月,留下了影响至今的厚重文化。
然而,曾经璀璨的瑰宝,究竟在哪里呢?在地下沉没了2000多年,一朝惊现的“天子驾六”为您揭开答案。
周王城天子驾六博物馆的创建,“王城、王陵、王器”的精美展览,为我们目睹那段灿烂的历史,以及新世纪新洛阳开辟了全新的窗口! 博物馆是依托21世纪重大考古发现,“天子驾六”大型车马陪葬坑,原地原址修建的遗址型博物馆。
车马坑规模大,车子类型多,摆放整齐,气势宏伟,是当今世界独一无二的“驾六”遗存。
辅助展出的有东周王城概况,首次全面介绍50年考古重大成就;东周王陵的发现与探索,向您展示鲜为人知的王陵秘密;美轮美奂的东周瑰宝,细致体现青铜时代晚期的金属之美……说了这么多想必大家对天子驾六博物馆十分的向往了,下面呢,我们就来一同走进博物馆内部的第一个大厅。
大家跟我过来,看一幅地图。
这幅地图是考古工作者根据考古的结果绘制的。
曾经洛阳古代的都城遗址的具体位置。
洛阳是一座古老的历史文化名城,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曾有十三个朝代在此建都,时间长达1500多年,一共留下了五个都城遗址。
历史学家称之为“五都会洛”。
中心部位与繁体的汉字“亞”(亚)很相似,所以考古学者称其为“亚”字型墓。
这个墓葬是所有墓葬中规格最高的,也是洛阳发现的唯一一座“亚”字型墓。
墓室内发现的青铜器上有铭文“王作宝尊彝”的字样。
这个“王作”就是专门为天子所做的器物。
根据所出土的器物知道这个墓葬修建于东周初年。
那个时候,东周的第一位天子周平王,在位41年,近半个世纪。
所以推测这个墓葬的主人很有可能就是东周的第一位天子周平王的墓葬。
一般象这样的大墓,在下葬的时候都会有一些陪葬坑。
下面呢,我们就来看看洛阳发现的最大一座陪葬坑。
根据周礼的规定,严格按照等级制度,天子用九个鼎。
我们常说的“一言九鼎”就是从这来的。
天子用九鼎,诸侯七个,士大夫五个,依次下推。
这两个铜马是东周时的手工艺品。
中间的是铜带钩----中国古代的皮带扣;左边的是铜镜,我们现在看到的是镜子的背面,正面被打磨光以后可以照出人的容貌。
刚才看到的是玉璧和玉环及玉龙。
古人非常的喜欢美玉,所以呢,古人就将美玉制作成装饰品带在身上。
刚才我们看到的是中国早期的货币。
因为把柄是空心的,所以又叫空首布。
因为样子和铲子有点像,所以又叫铲币。
这就是东周时的钱。
这些是中国古代的车器:左边的是车上的装饰品---铜铃。
中间长的是毂,旁边的是车軎(卫)。
他们放在一起使用,保护车轴不至于脱落。
右边的是马车上的连接器。
因为古代的马车都是木制结构,所以这些都是用在马车的关键部分。
这最后一个展柜里放的都是彩绘的陶器。
陶壶,陶鼎和陶豆。
分别用来盛酒,盛肉,盛主食的。
他们都是在烧制好的陶器上,再绘上颜色的。
这样的彩绘陶器一般来说是不易保存的,但他们在地下埋藏了2000多年后,至今依然色彩鲜艳。
这第一个展厅呢,展示的都是东周时期的器物。
下面呢,我们到第二个展厅,看看著名的车马坑。
2002年的时候市政府准备在这里修建一个河洛文化广场,考古工作者就来勘探,结果发现了一个墓葬坑,于是就修改了原来的计划,在这修建了一个博物馆。
我们首先看到的这个小马坑,南北宽3.2米,东西长3.6米,在这里一共清理出完整的马骨骼两具。
马头朝南,马尾朝北,整齐的摆放着。
在当时那个年代,能养的起马,并且用马来陪葬的,只有贵族了。
所以专家推测:这个马坑要么是诸侯的陪葬坑,要么是士大夫的陪葬坑。
后面这个大马坑呢,有车有马,两个马坑距离很近,但两个马坑高低位置大小都不同,由此可见,这两个马坑应该不是在同一个时期下葬的墓葬。
这个大马坑呢,全长42.6米,宽7.4米,当时共清理出70匹马,26辆车,7只狗和一具人的骨骼。
下面让我们首先看看中国马车的构造前面横着的是车横,纵着的是车辕,中间的是车厢,这个是车轴,两边的是车轮。
中国古代的车呢,都是用木头制作的,包括车轮和车轴。
在漫长的岁月里才,这些木头就会慢慢的朽化。
在朽化的过程中紧压在木头上的泥土就会慢慢的渗透进去。
所以今天我们看到的这些实际上是木头和土结合在一起的遗迹了。
而这些马摆放的十分整齐,专家们就推测,这些马有可能是被麻醉后,或者是用鹅卵石砸死后在按照事先的计划,整齐的摆放在这的。
相对与马的整齐有序,在整个马坑内还发现了7只狗的骨骼,但他们都是被紧压在车厢下了,十分的凌乱。
所以就推测,这些狗是被活埋的。
填土时这些小狗为了躲土就都躲到车厢下了结果全被埋在车厢下了。
在着呢,我们看到的实际上也是一只小狗的骨骼。
当时,这只小狗为了逃生,就奋力逃离马坑,再有一步之遥就可以重生了。
但可惜的是还是被人发现,当即用一个大的鹅卵石把它砸死在坑中了。
所以我们看到的狗的骨骼就成这样了。
在我们正前方呢,有两个这样的方坑,这是两个另外的东周墓葬。
因为墓葬下葬的时候比较的晚,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并不知道有马坑,所以在下葬的时候就对下面的车马坑造成了一定的破坏。
两个墓葬没有发掘,现在都还埋在地下八米深的地方。
西周的时候,人殉的制度还像以前一样很常见。
但到了东周呢,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越来越多的人啊,就开始反对人殉了。
所以在中国东周以后的墓葬中很少有人殉了。
而这么大的一个车马坑也就只发现了一具人的骨骼。
有人猜是车夫,忠实的奴仆,或者就是一个奴隶,但直到今天我们也没有证实他的身份。
我们在这发现的这个圆形车子,他的车厢呢,是圆形的。
周围用的是一些软性材料编织的。
因此,有专家就认为这很有可能是当时专门为女性修造的。
这座陪葬坑里的马车是主人当年最显赫的交通工具,体现了主人的身份,地位和财富。
在当时呢,制作一件器物技术含量最高的就是造车了。
由于当时的车型单一,车与车的外观区别不大,那么古人是如何来区别身份的高低呢?在古代的文献中呀,就记载着“天子驾六,诸侯驾四,士驾二”,。
那所谓的士驾二呢,就是一般的贵族乘坐两马驾的车,诸侯要乘坐四马驾的车,只有天下的尊主-----周天子才可以乘坐六马驾的车。
在2002年的时候呢,我们在东周王城陵区发现了这个车马陪葬坑,在这里我们可以清楚的看到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两马共驾的车子,就是古代文献中记载的“士驾二”了。
这个以车辕为中心,左右对称的一边两马,四马共驾一辆的车子,这是诸侯驾四。
下面我们再来看天子驾六的车子,整个马坑倒数第二辆马车。
它以车辕为中心,一边三匹马,六马共驾一辆车,清晰可辨,它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天子驾六”了。
这一切呢,都是为了显示天子惟我独尊的显赫地位,而且这座车马陪葬坑的发现,在史学界也有重大意义。
因为它论证了古代文献中“天子驾六”学说的正确性,并且为当时的乘驿制度提供的实物资料。
仔细观察,我们会发现这个车厢要比其它车厢两边宽出二十公分。
在后面几个车厢里,我们都会看到一些小的骨骼,这就是我们前面讲过的小狗的骨骼了。
这些狗当时都是作为狩猎和战争时使用的。
而马车呢,是主人生前使用的交通工具,主人把它们放在自己的墓室里就是希望这些车和狗在另外一个世界继续陪伴他们。
所以我们眼前看到的这个壮烈的场面就是主人生活出行的队伍了。
我们在最后面这个车厢里看到的这个狗的骨骼非常清晰。
在这呢,我们非常清楚的看到整个车马坑的全貌了,非常壮观。
它是我国目前唯一的一处原址陈列的博物馆,象这样子两列队伍整齐摆放的形式在全国发现的车马坑中是非常少见的。
这两千多年前的遗迹呢,如今已经重新展示在我们面前,它们都是寂了无语的,如果我们瞬间赋予这些车和马生命的话,我们眼前将是周天子出游的时候,威武显赫的车队了。
我们这个博物馆是2002年发现的,2003年10月1日开的馆,它可以说是洛阳市众多博物馆中最年轻的一座。
当初开馆之后呢,就吸引了许多观众前来参观,有专家观看后,就称之为“东周瑰宝,举世无双”。
这以上呢,就是我们博物馆两个展厅的介绍了。
我的讲解部分到此就结束了。
两边的墙上还有一些图片,大家随便看看。
洛阳博物馆概况导游词介绍(2)印刷术是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之一,产生于隋唐时期,雕版印刷佛经,五代后唐时期作品。
线条细腻流畅,文字清晰,图案规整,梵文佛经呈放射状圆形围绕在中心佛像周围。
如此成熟的印刷作品,证明当时印刷术发展已臻于成熟。
伴随着商品经济的繁荣,两宋时期的制瓷工艺和瓷窑体系较唐代有了较大进步,其中以皇室用瓷为代表的五大名窑更是一改唐代浓重华丽之风,而以淳朴自然的单色釉取胜。
唐宋时期河南地区的瓷窑遍地开花、分布广泛,宋代五大名窑河南独占其三,即北宋官窑、汝窑和钧窑。
河南出土了为数众多的宋代瓷器,展柜中央的瓷碗就是鼎鼎大名的汝窑。
根据南宋学者叶寘的《垣斋笔衡》记载:“以定州白瓷器有芒而不堪用,遂命汝州造青瓷器,故河北唐、邓、耀州悉有之,然汝州为魁。
”是说宋代统治者认为定窑白瓷不好用,于是命令汝州烧造青瓷供奉内廷,再加上宋徽宗信奉道教,而道家主张“清净遁世,返璞归真”,所以青瓷在宋代盛极一时。
北宋汝窑存在时间只有短短20年,产品存世量极为稀少,由于在釉料中加入玛瑙,采用满釉支烧的方法烧造,因此器物釉面光洁如洗、温润如玉、浑厚天成,历代都奉为至宝,著名国画家李苦禅先生曾经评价说:“天下博物馆无汝者,难称尽善尽美也。
”我们面前的这件汝瓷碗,虽然经过修复,但釉色饱满、苍翠,制作精美绝伦,也是汝窑的上乘之作。
展柜左侧是两件钧瓷碗,钧窑同样是北宋五大名窑之一,也同样创烧于徽宗年间,它典型的特征就是入窑一色,出窑万彩,利用无法控制的窑变使瓷器呈现出独一无二、妙不可言的视觉效果。
瓷器是中国人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具,瓷器的种类涉及生活的多个领域,这组展柜中展出的是宋代不同造型和窑系的瓷枕,有定窑、磁州窑和宋三彩等等。
瓷枕最早出现在隋代,唐代和宋元时期最为流行,宋代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荫》中:“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
”玉枕指的就是瓷枕,瓷枕可用作寝具、脉枕,也可以用作随葬,这件牡丹诗词瓷枕以牡丹花纹为主,配上清丽淡雅的诗文,书法流畅飘逸,随意中有章法,平淡中有灵气。
这一组保存完整的宋代瓷象棋,分别以黑瓷和白瓷棋子作为区分,字迹清晰,与现代象棋已无较大区别。
象棋于北宋末定型成近代模式:32枚棋子,有河界的棋盘,将在九宫之中等等。
南宋时期,象棋“家喻户晓”,成为流行极为广泛的棋艺活动。
宋代时期墓葬大多趋于简葬,能够发现一整组完整的象棋棋子,可见主人生前一定非常嗜好象棋,才将一整组棋子放入墓中随葬。
唐代灭亡后,五代的后梁、后唐、后晋仍以洛阳为都,北宋也以洛阳为陪都“西京”,金代洛阳为“中都”,但随着经济中心的迁移,洛阳逐渐失去了全国政治、经济、文化中心的地位,城市的规模和等级、经济和文化的繁荣程度相比商周、汉唐不可同日而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