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育生物学第十四章 附肢的发育ppt课件

合集下载

《发育生物学》ppt课件(2024)

《发育生物学》ppt课件(2024)

基因编辑技术
类器官培养技术
运用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工具,对生 物体的基因组进行精确修饰,研究基因功 能和调控机制。
2024/1/30
通过模拟体内微环境,培养具有类似器官结 构和功能的类器官,用于疾病模拟、药物筛 选和再生医学等领域。
29
未来发展趋势预测
跨学科交叉融合
发育生物学将与遗传学、细胞生物学、生 物医学工程等学科交叉融合,共同推动生
2024/1/30
6
02
细胞分裂、分化与胚胎发育
Chapter
2024/1/30
7
细胞周期与有丝分裂
细胞周期
指连续分裂的细胞从一次分裂完 成时开始,到下一次分裂完成时 为止所经历的全过程,包含DNA 合成前期、DNA合成期、DNA
合成后期和有丝分裂期。
有丝分裂
一种真核细胞分裂产生体细胞的 过程,特点是有纺锤体染色体出 现,子染色体被平均分配到子细
02
配子形成
在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减数分裂的
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减少一半。
2024/1/30
03
配子的种类
根据染色体的组合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种类的配子,增加了后代的遗传
多样性。
9
胚胎发育过程及调控机制
胚胎发育过程
从受精卵开始,经过卵裂、桑葚胚、 囊胚、原肠胚与组织器官形成等阶段 ,最终发育成为完整的胎儿。
2024/1/30
3
课程目标与要求
01
掌握发育生物学的 基本概念、原理和 研究方法
02
了解发育生物学的 最新研究进展和前 沿动态
03
能够运用所学知识 分析和解决发育生 物学领域的实际问 题

附肢的发育与再生

附肢的发育与再生


作用:调节失去或增加部分附肢 的能力。附肢场中的每个细胞都 能被指令形成附肢的任意一部分。
周围躯干组织
自由附肢
肩胛带
美西螈的预定前肢场
雨蛙(Hyla regila)的多附肢蝌蚪
原因:早期后肢场被寄生线虫卵分隔开 提示:附肢场有极强的调整能力
视黄酸(RA)
RA处理蝌蚪的尾巴引起肢再生
RA处理促进肢芽的形成 (箭头所指部位)
AER缺失 附肢发育停止
额外AER
生长因子FGF-8可 以替代顶外胚层嵴
顶外胚层嵴 前肢中胚层
腿中胚层 AER退化 附肢发育停止 非附肢中胚层
生长因子FGF-8可以替代顶外胚层嵴AER
渐进带PZ:AER内保持了旺盛分裂能力的 间质细胞区域,位于肢芽的顶端与AER紧邻 的间质组织大约200μm的范围内 前进区
TBX4和TBX5在FGF10诱导形成的肢芽中的表达
顶外胚层嵴(AER)
1.
作用: 维持其内侧间质细胞增生能 力,使肢体沿P-D(近远) 轴曲线生长。
2.
维持肢体A-P(前后)轴线控 制基因的命运
与控制肢体A-P和D-V(背 腹)轴线的饿因子互作,指导 细胞分化。
3.
附肢的向外生长涉及AER和中胚层间持续的相互作用

体节中胚层细胞沿胚胎长轴的 增殖,逐渐在表皮下面形成厚
的间质细胞团,影响附肢形成
位置。
两栖类胚胎附肢由中胚层 起源的图解
FGF10的表达及其在鸡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1. 附肢芽中预定位置激活的转录因子TBX4和TBX5,分别特化后肢和前肢。 2. 人类TBX5基因缺失导致上肢和心脏异常。
异位表达TBX4,可以使FGF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诱导形成的前肢转变为后肢

《发育生物学》课件

《发育生物学》课件
《发育生物学》ppt课 件
目录
Contents
• 发育生物学简介 • 发育过程 • 基因与发育 • 发育中的细胞与分子机制 • 发育生物学应用 • 未来展望与挑战
01 发育生物学简介
定义与重要性
定义
发育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物体从受精 卵到成体的生长、发育、分化的过程 及其机制的科学。
重要性
发育生物学对于理解生物体的生长、 发育过程以及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 具有重要意义,为疾病诊断、治疗和 预防提供了理论基础。
05 发育生物学应用
疾病研究
肿瘤发生机制
研究肿瘤细胞发育过程 中的异常变化,为肿瘤 的诊断和治疗提供理论 基础。
神经退行性疾病
探讨神经细胞发育和退 化的机制,为阿尔茨海 默病、帕金森病等神经 退行性疾病的防治提供 思路。
代谢性疾病
研究代谢相关细胞的发 育和功能,为肥胖、糖 尿病等代谢性疾病的防 治提供依据。
器官形成
器官发生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不同 组织通过复杂的分子调控 机制形成各种器官,如心 脏、肺、肾等。
形态发生
器官形成过程中涉及复杂 的形态发生过程,如细胞 增殖、迁移、排列和凋亡 等。
组织结构与功能
形成的器官具有特定的组 织结构和功能,满足生物 体生长发育的需要。
生长与成熟
生长与发育
生物体的生长与发育是一个连续 的过程,受到多种激素和生长因
转录调控
转录调控主要涉及转录因子的作 用,通过与DNA的结合来调控基
因的表达。
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表达的表观 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 白乙酰化等,对发育过程的影响

表观遗传学
表观遗传学概述
表观遗传学研究基因表达的表观遗传修饰,如DNA甲基化、组蛋 白乙酰化等,对发育过程的影响。

第10讲 附肢发育

第10讲 附肢发育

外胚层嵴顶端对于肢芽近远轴图式的发育是必须的。 外胚层嵴顶端对于肢芽近远轴图式的发育是必须的。 从正在发育的肢芽中去除AER,将导致肢芽生长的停 止;在发育后期将AER去除,可得到较为完整的肢。
附肢内中胚层细胞 的命运是由它们在 渐进带的区域中保 留多长时间决定的: 留多长时间决定的: 在渐进带中细胞持 续增殖,那些首先 续增殖,那些首先 被推离渐进带的细 被推离渐进带的细 胞脱离开AER的影 胞脱离开 的影 响,将形成附肢最 端的成分; 近端的成分; 而那些在渐进带保 持较长 持较长时期的细胞 将形成附肢较远 将形成附肢较远端 的成分. 的成分
美西螈( maculatum) 美西螈(Ambystoma maculatum)的预定前肢场
视黄酸RA对于肢芽的向外生长具有重要的 视黄酸RA对于肢芽的向外生长具有重要的 意义。用药物阻断RA的合成 的合成, 意义。用药物阻断RA的合成,将抑制肢芽 最初的形成。 最初的形成。 Hensen’s结可能是产生RA的源泉。沿身体 前后轴呈梯度分布的RA可以激活某些同源 框基因,促使这些细胞形成肢场。RA还可 以引起再生尾中的同源转化现象(homeotic transformation) 。
第一节 脊椎动物附肢的发育
脊椎动物的附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器官 脊椎动物的附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器官, 极其复杂的器官, 每一块骨和肌肉的位置都被精密地组织在 一起。 一起。 附肢在三个基本轴上是不对称的, 附肢在三个基本轴上是不对称的,但左前 肢总是和右前肢呈镜面对称。 肢总是和右前肢呈镜面对称。 脊椎动物的附肢都是由体壁中胚层 体壁中胚层和 脊椎动物的附肢都是由体壁中胚层和外部 表皮共同组成 共同组成。 表皮共同组成。
① ② ③ ④
附肢发育中至少要求三种类型的外胚层和 中胚层间的相互作用: 中胚层间的相互作用:

发育生物学课件PPT课件

发育生物学课件PPT课件
古生物学和比较解剖学为发育生物学提供了基础,如胚胎发育的相似性。
随着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和生物信息学等技术的发展,发育生物学的研究更加深入和全面。
02
发育生物学基础知识
细胞分化
细胞分化是发育生物学中的基本过程,指同一来源的细胞逐渐产生形态、结构和功能上的差异。细胞分化是胚胎发育和器官形成的基础。
实验数据是研究的基础,数据分析的目的是从数据中提取有意义的信息,包括描述性统计、推论性统计和可视化分析等。
实验设计与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
实验设计
分子生物学技术
基因表达分析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检测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表达情况,包括基因转录和蛋白质翻译水平。
蛋白质组学技术
通过蛋白质组学技术分析发育过程中蛋白质的表达、修饰和功能,揭示蛋白质与发育过程的关系。
内分泌调节
营养与环境因素
遗传因素
生长与成熟的调节
母体的营养状况、环境因素等也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和发育。
基因等遗传因素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也有重要影响。
激素等内分泌因素对胎儿的生长和发育起着重要的调节作用。
04
发育异常与疾病
遗传性疾病的发育起源
总结词:遗传性疾病的发育起源是指某些遗传性疾病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异常,导致器官或系统的功能缺陷。
生物信息学方法
06
未来展望与研究方向
CRISPR-Cas9等基因编辑技术为治疗遗传性疾病和癌症等疾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未来有望通过编辑人类基因来治疗各种疾病。
基因编辑技术
利用基因编辑技术,可以纠正导致疾病的基因突变,或者增强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提高治疗效果和生存率。
疾病治疗
基因编辑与人类疾病治疗
VS
利用遗传工程技术对特定基因进行敲除或敲入,研究其在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发育生物学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发育生物学全套完整教学课件
受精卵在受精后数小时内开始基因组 激活,转录和翻译新的蛋白质,为胚 胎发育提供基础。
受精过程中的信号转导
精子与卵子结合后,触发一系列信号 转导事件,包括钙离子波动、蛋白激 酶激活等,最终导致卵子激活和受精 。
辅助生殖技术应用
人工授精
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
将处理过的精子直接注入女性生殖道内, 使精子和卵子自然结合,达到受孕目的。
07
发育生物学实验技术与方法
显微操作技术在发育生物学中应用
显微注射技术
将外源基因、mRNA、蛋白质等 直接注入到受精卵或早期胚胎中 ,研究基因功能或制备转基因动
物。
显微切割技术
利用显微操作仪对早期胚胎进行精 确切割,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细 胞命运和分化机制。
显微成像技术
利用共聚焦显微镜、活细胞成像系 统等对胚胎发育过程进行实时观察 和记录,揭示胚胎发育的动态过程 。
等。
Wnt信号转导途径在胚胎发育中作用
01 Wnt信号转导途径是一种高度保守的信号转导途 径,它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02 Wnt信号可以促进细胞的增殖和分化,对于胚胎 的形成和器官的发育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02 Wnt信号的异常调控会导致胚胎发育的缺陷和疾 病的发生,如先天性心脏病、神经管缺陷等。
课程要求
学生应认真听讲、积 极参与课堂讨论、完 成实验报告和课程论
文等任务。
02
细胞命运与胚胎发育
细胞命运决定因素
01
02
03
基因表达调控
包括转录因子、信号通路 等对基因表达的调控,影 响细胞分化和命运。
表观遗传学修饰
如DNA甲基化、组蛋白修 饰等,对基因表达产生长 期、可遗传的影响,进而 决定细胞命运。

发育生物学

发育生物学

附肢发育时期轴的建立
脊椎动物完全形成的附肢包括三个轴的发育, 分别是近-远(P/D)轴,背-腹(D/V)轴和前 -后(A/P)轴. 附肢发育中三个轴的建立具有各自的时间性, 其顺序可能是:A/P axes-D/V axes-P/D axes.
近远轴(P-D)的发育
附肢沿近远轴的分化是由AER和附肢中胚 层诱导的相互作用产生的.附肢芽的逐渐 向外生长是由于位于AER下面间质细胞的 增殖,而AER释放的分子维持间质细胞不 断进行分裂. 由AER合成,释放到其下的间质中的成纤 维细胞生长因子FGF可能是鸡胚中维持间质 细胞增殖的分子.
渐进带(PZ)细胞控制近-远端分化
A.将早期翅芽的PZ移植到已经形成尺骨和挠骨的晚期翅芽中,形成额外的尺 骨和挠骨.B.将晚期翅芽的PZ移植到早期翅芽中,中间结构缺失.
附肢发育中至少要求三种类型的外胚层和 中胚层间的相互作用:第一,中胚层起始 附肢芽向外生长和形成AER;第二,AER 进一步刺激肢芽的向外生长以及肢芽中胚 层的增殖和分化;第三,附肢芽中胚层提 供保持AER所必须的刺激.
早期定位与扩散模式
Early allocation and progenitor expansion model认为肢芽在很早就已经分化了,后来的 细胞分裂只是扩张已经分化的区域,见下图 (B). 当早期将AER移除的时候,这些特化的区域 还没扩张,所以大部分的间质细胞(在AER 200m之内)都死亡了,但当在较后期的胚胎 阶段,肢芽生长且区域扩张了,200m的范 围只会删除掉autopod的部分.
生长因子可以替代顶外胚层嵴. 生长因子可以替代顶外胚层嵴.将AER切除后,移植能 释放生长因子FGF-8的玻璃珠,可使肢几乎正常发育.
Specifying the limb mesoderm: Determining the P/D polarity of the limb

发育生物学课件PPT大纲

发育生物学课件PPT大纲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发育生物学中应用
分子生物学技术概述
以DNA或RNA为研究对象,通过分子克隆、PCR、基因测序等技术手段,对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进行研究 的技术。
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发育生物学中的应用
用于研究胚胎发育过程中的基因表达调控、信号转导通路等,如通过基因敲除或基因敲入技术,研究特定基因在 胚胎发育中的功能和作用机制。
05
器官发生与形态建成
Chapter
器官原基起源和诱导信号
01
器官原基的概念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器官原基是指将来发育成特定器官或组织的一部分
细胞群。
02
诱导信号的种类
包括内源性信号和外源性信号,内源性信号如基因表达和细胞自主发育
程序,外源性信号如生长因子、激素和细胞间相互作用等。
03
诱导信号的作用机制
胚胎发育的调控
胚胎发育过程中,各种基因和信号通路在特定的时间和空 间表达,精确调控着胚胎的形态建成和器官原基形成。
胚胎生长、分化和凋亡调控
胚胎生长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细胞不断增殖和生长,使得 胚胎体积逐渐增大。同时,各种组织和器官也逐 渐发育成熟。
细胞凋亡
在胚胎发育过程中,部分细胞会发生程序性死亡 ,即细胞凋亡。细胞凋亡对于胚胎的正常发育和 器官形成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清除多余的、受损 的或危险的细胞。
受精作用及早期胚胎发育
受精作用的概念
受精作用是指精子和卵子结合形成受精卵的过程,标志着新生命的 开始。
受精作用的过程
受精作用包括精子穿过卵子透明带、精子和卵子质膜的融合、精子 细胞核和卵子细胞核的融合等步骤。
早期胚胎发育
受精卵在受精后会经历一系列的细胞分裂和分化过程,形成囊胚、原 肠胚等早期胚胎结构,最终发育成为成熟的个体。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ppt课件完整
24
AER与位 于其下的 中胚层的 相互作用
ppt课件完整
25
附肢发育中至少要求三种类型的外胚层和 中胚层间的相互作用:第一,中胚层起始 附肢芽向外生长和形成AER;第二,AER 进一步刺激肢芽的向外生长以及肢芽中胚 层的增殖和分化;第三,附肢芽中胚层提 供保持AER所必须的刺激。
22
扫描电镜观察孵化 4.5 天的鸡胚肢芽, 显示顶外胚层嵴 AER。
ppt课件完整
23
附肢的向外生长涉及AER和中胚层间持续的 相互作用。
一旦中胚层诱导其上方的外胚层形成AER, AER与中胚层的相互作用对附肢的向外生 长是最重要的。
中胚层在附肢发育中也起着关键的作用。 AER起初的形成和继续存在依赖于位于其 下方的中胚层。
ppt课件完整
13
两栖类胚胎中附肢由中胚层起源的图解
ppt课件完整
14
覆盖在间质细胞团表面的表皮变得稍微增 厚,同时被包裹在内部的间质细胞团向外 突出,形成肢芽(limb bud)。
肢芽形成的信号是由形成预定附肢间质细 胞的侧板中胚层细胞提供的,这些细胞分 泌的FGF10能够启动上皮和中胚层细胞之间 的相互作用。含有FGF10的磁珠(bead)异 位放置于上皮下方,会诱导出额外的肢芽。
ppt课件完整
15
FGF10的表达及其在鸡肢发育过程中的作用。
ppt课件完整
16
三、前肢和后肢的特化
Gain-of-function实验结果表明,转录因子 TBX4和TBX5分别与后肢和前肢的特化有 关。
Loss-of-function资料也表明,人类TBX5基 因缺失会导致上肢和心脏的异常,但下肢 基本不受影响。
构建一个附肢所需要的位置信息要在一个 三维(或包括时间在内的四维)的、相互 协调的系统中发挥作用。现在已鉴定了一 系列蛋白,在附肢近远轴、前后轴和背腹 轴的形成过程中发挥作用。
ppt课件完整
5
一、附肢的起源
附肢场的形成:Hox基因和视黄酸RA
脊椎动物的附肢在起源上是由胚胎体壁向 外生长形成的,主要是由来自中胚层的疏 松间质形成的中央核,以及来自外胚层的 表皮两大部分组成。
附肢场起初具有调节失去或增加部分附肢 的能力,附肢场中的每个细胞都能被指令 形成附肢的任意一部分。
ppt课件完整
8
美西螈(Ambystoma maculatum)的预定前肢场
ppt课件完整
9
Hyla regila的早期 后肢场被许多寄生 的线虫卵分隔开, 形成多附肢的蝌蚪, 示附肢场的调整能 力。
脊椎动物的附肢都是由体壁中胚层和外部 的表皮共同组成的。
ppt课件完整
2
鸡前肢内骨的排列模式及其不对称性
ppt课件完整
3
孵化10天的完整鸡翅标本,示三个发育轴:近侧-远
侧轴、前后轴及背腹轴。ppt课件完整
4
在所有的四足动物中,附肢发育的基本形 态发生原则(basic morphogenetic rules)是 相同的。
ppt课件完整
10
视黄酸RA对于肢芽的向外生长具有重要的 意义。用药物阻断RA的合成,将抑制肢芽 最初的形成。
Hensen’s结可能是产生RA的源泉。沿身体 前后轴呈梯度分布的RA可以激活某些同源 框基因,促使这些细胞形成肢场。RA还可 以引起再生尾中的同源转化现象(homeotic transformation) 。
ppt课件完整
26
五、附肢发育时期轴的建立
脊椎动物完全形成的附肢包含三个轴的发 育:近远轴(proximal-distal, P-D)、背腹 轴(dorsal-ventral,D-V)和前后轴 (anterior-posterior, A-P)。
ppt课件完整
11
A,RA处理蝌蚪的尾巴引起肢的再生; C,RA处理 促进肢芽的形成(箭头所指部位)。
ppt课件完整
12二Biblioteka 附肢的早期发育1 附肢发育中外胚层和中胚层间的相互作用 附肢发育起始于肢场侧板中胚层(四肢骨
的前体)和体节中胚层(四肢肌肉的前体) 间质细胞的增殖。 体节中胚层细胞沿胚胎长轴的增殖,逐渐 在表皮的下面形成厚的间质细胞团,可能 与两对附肢形成的位置有关。
ppt课件完整
17
TBX4 和TBX5在肢型特化中的作用
ppt课件完整
18
TBX4和TBX5在FGF10诱导形成的肢芽中的表达
ppt课件完整
19
异位表达 TBX4,可 以使FGF10 诱导形成的 前肢转变为 后肢
ppt课件完整
20
四、顶外胚层嵴的形成
随着鸟类和哺乳类的中胚层间质细胞进入 肢区,它们分泌的因子诱导肢芽顶端前、 后边缘的外胚层细胞伸长,形成一个增厚 的特殊结构,称为顶外胚层嵴(apical ectoderm ridge,AER)。AER是一个临时 的结构,对于附肢的继续向外生长是至关 重要的。
附肢的原基称为附肢芽(limb bud)。附肢 芽形成的位置在每一物种是恒定的,由Hox 基因沿身体前后轴表达的水平决定。
ppt课件完整
6
鸡胚胎的肢芽。孵 化后第三天胚胎的 侧面出现肢芽
ppt课件完整
7
许多脊椎动物胚胎中的预定附肢区 (prospective limb area)已被定位。能形成 一个附肢的所有细胞,称为附肢场/域 (limb field),包括位于中央的、产生附肢 本身的中胚层细胞(附肢盘,limb disc)以 及形成周围的躯干组织和肩带/腰带的细胞。
ppt课件完整
21
间质细胞分泌的因子可能是FGF10,其他的 FGF因子如FGF2、FGF4和FGF8虽然也可以 诱导AER的形成,但FGF10合成的时间和位 置都是适当的。
FGF10能够诱导鸡胚背腹交界处的外胚层形 成AER。在背部化的肢芽突变体中,由于 没有背腹交界,便不能形成AER。
ppt课件完整
第十四章 附肢的发育
附肢发育的研究是发育生物学的一个重要 课题。脊椎动物,特别是鸟类和两栖类附 肢(limb)的发育包含了大量的、各种各样 的诱导作用。
有尾类的蝾螈和美西螈附肢具有明显的再 生能力,是研究再生的极好模型。
ppt课件完整
1
第一节 脊椎动物附肢的发育
脊椎动物的附肢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器官, 每一块骨和肌肉的位置都被精密地组织在 一起。附肢在三个基本轴上是不对称的, 但左前肢总是和右前肢呈镜面对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