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二)配套精讲学案:5.1 海岸带的开发

合集下载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5.1海岸带的开发教案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二5.1海岸带的开发教案

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岸带的概念含义及其开发利用的区位优势。

2、掌握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调查厦门本地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海岸带开发利用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观念。

教学重点难点: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地带。

这里既是经济发达、人口聚居之地,也是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地带。

如何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兼顾海岸带的环境保护,实现海岸带可持续发展,成为沿海各国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作为生活在海岸带的我们,也应该对这一问题予以关注。

(复习:海岸带的定义。

)1.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1)定义:①狭义:主体是指潮间带。

②广义:是指海岸带向海陆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优势: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十分优越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④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思考:为什么全球大约一半的人们会选择在海岸带居住?海岸带有哪些区位优势?)(承转)据我们的了解,海岸带如何进行开发?有哪些方式?(学生自学,发言介绍)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1)滩涂养殖(阅读P47材料,了解滩涂养殖的问题)(2)港口建设①定义:港口是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由水域和陆域两大部分组成。

②影响港口区位的因素:港口选址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先决条件。

港口选址不仅要考虑水文、水深等水域条件,还要考虑腹地、交通等陆域条件。

③一个优良港址一般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有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布置库场、铁路、道路及生产辅助设施。

高中地理 第五章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精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

高中地理 第五章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精编学案 新人教版选修2

第五章 海洋开发一、海岸带的开发1、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概念:优势: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1.下列选项中属于海岸带组成部分的是( )① 海岸 ②潮间带 ③水下岸坡 ④沿海平原 ⑤河流出海口 ⑥港湾A. ①②④⑥B. ①②③④⑤C. ②③④⑤⑥D. ①②③⑤⑥2.目前,全球大约有一半的人口居住在海岸带的主要原因是( )② 地势地平、土壤肥沃 ②有适宜的温度和降水 ③交通便利,信息交流快④开发历史悠久 ⑤资金和人才密集A. ①②③B. ①③④C. ①④⑤D. ①②③④⑤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海岸带的主要利用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案例1)海洋滩涂是指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

我国海洋滩涂总面积217.04万公顷,是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滩涂不仅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和空间资源,而且本身也蕴藏着各种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

滩涂资源用途很广,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可以开辟盐田,是发展盐化工原料基地的好场所,我国是世界第一产盐大国;第二,围海造田,增加耕地面积。

我国沿海地区人口稠密,耕地稀少的矛盾突出;第三,发展滩涂水产养殖业。

目前水产养殖面积已达16.4万公顷。

主要养殖对象有贝类、牡蛎、蛤等贝类及海带等;第四,填筑滩涂,解决沿海城市、交通工业用地问题;滩涂是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场所。

无论是沙质海滩,还是泥质滩涂,都可发展有特色的滨海旅游。

探究1:滩涂的利用的最主要方式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2:滩涂发展水产养殖的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探究3:滩涂利用中存在哪些问题: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例题)浙江沿海网箱养鱼面积十分广大,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一下问题(1)下列叙述不符合该地发展网箱养鱼的自然条件是( )狭义:主体指______________广义:指海岸线向__________扩展到一定宽度的带状区域A. 海水浅,阳光充足B. 接受陆地营养物质,饵料丰富C. 温度适宜D.寒、暖流交汇,冷水鱼和暖水鱼在此汇集(2)网箱养殖面积过大、密度过高最容易诱发的环境问题是( )A. 土地盐渍化B. 海水入侵C. 海水富营养化D. 洪水泛滥(案例2)(探究1)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海滨浴场的是:__________(探究2) 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港口的是:__________(探究3)港口有何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7

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7

《海洋开发》教学案●教学目标:区域认知:认识不同海域海岸带,认知海岸带资源分布状况,对著名的盐场进行区域定位分析。

综合思维:对海岸带资源分布与人类生产生活的相关性进行分析。

人地协调观:思考合理开发海洋以求人地协调、区域可持续发展的路径。

地理实践力:对区域海洋开发案例进行调研,形成研究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要点梳理:(印发学案)(一)海岸带的开发:1.海岸带开发利用优势:①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____________十分优越;②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_________和_________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③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_________的区域,具有很高的_________和生物生产力;④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优势。

2.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3.海洋旅游:①按照其空间范围,分为:海岸带旅游、_________、海上旅游和_________等。

②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分为:_________、近海海上旅游和_________。

(二)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1.海洋水资源利用:①海水直接利用;②海水_________利用。

2.化学资源:达到工业规模的有_________、镁、溴、淡水等,我国海盐产量世界_________,天津、河北境内的长芦盐场有平坦的_________和利于_________的天气等自然条件,而且该地区交通便利、海洋化学工业发达为海盐提供了广阔的_________。

所以,长芦盐场成为我国最大盐场。

3.海洋生物资源:(1)海洋中有20多万种生物,其中动物18万种,包括16000多万种鱼类海洋生物可以直接捕捞,也可通过_________、增殖等途径实现可持续性发展,主要分布在__________________。

(2)渔业资源分布:世界四大渔场:_________、纽芬兰、北海、_________渔场;中国最大渔场:_________渔场。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高中地理高中地理人教版选修2教案: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

2、举例说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澳门填海造陆情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技术的日渐成熟,海洋空间将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学生阅读P62内容,完成思考题:为什么说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高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海洋空间开发有什么意义?)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1)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2)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海洋空间开发的重要性: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承转)海洋空间开发有哪些方式呢?(学生回答)(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1)海洋交通与通讯世界主要航线有:①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南北两线。

南线沟通西欧或入地中海到达南欧、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地海,连接中欧和北欧诸国。

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运在这条航线上。

②亚欧航线也称苏伊士运河航线:由亚洲各个港口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欧洲。

波斯湾所产石油经这条航线,向东去日本,向西去欧洲各国,因此该航线是西方国家出口工业品和进口战略物资的海上生命线。

但受苏伊士运河航道限制,超过25万吨的特大船只仍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2021-2022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五章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 Word版含答案

2021-2022高二地理人教版选修2学案:第五章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 Word版含答案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学习目标定位] 1.理解海岸带的含义、范围及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

2.列举海岸带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

一、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 1.含义(1)狭义:主体指①潮间带。

(2)广义:海岸线向②海陆两侧扩展到肯定宽度的带状区域。

2.范围:部分陆地、③滩涂、湿地、河口、④海湾、岛屿及大片海疆。

3.开发利用的优势条件(1)海岸带是⑤海疆和⑥陆域的交接地带,地理位置格外优越。

(2)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陆地和海洋双重性质,资源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3)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⑦自然能量和生物生产力。

(4)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信息、技术、资金等优势。

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 1.滩涂养殖(1)滩涂:大潮时位于⑧高潮线以下、⑨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

(2)进展养殖的条件:阳光充分、温度适宜、养分丰富。

(3)存在的问题⎩⎪⎨⎪⎧围垦农田→土壤盐渍化围造盐田→海水入侵河口围堵→⑩洪水泛滥2.港口建设(1)港口:货物和旅客集散并⑪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

(2)选址条件⎩⎪⎨⎪⎧水域:⑫水文、水深等陆域:腹地、⑬交通等(3)优良港址的基本要求a .宽敞的⑭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

b .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

c .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

d .削减对⑮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与城市进展相协调。

3.海洋旅游(1)分类⎩⎪⎨⎪⎧按空间分:海岸带旅游、海岛⑯旅游、海上旅游和 海底旅游按距陆域的远近:滨海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⑰远洋旅游(2)滨海旅游:海滨观光、海滨度假疗养、海水浴场、海上体育消遣活动等。

思维活动1.为什么说滩涂是进展水产养殖业的良好场所?答案 滩涂阳光充分、温度适宜、养分丰富,是海洋鱼类洄游、产卵、繁殖后代的家园。

2.我国主要的海滨旅游胜地有哪些?答案 我国主要的海滨旅游胜地大都分布在基岩海岸上。

从南到北,主要的海滨旅游胜地有:大连、北戴河、青岛、蓬莱、长岛、威海、连云港、普陀山、海宁、湄州岛、厦门、深圳、珠海、香港、澳门、湛江、北海、海口、三亚、高雄、台南等。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3

人教高中地理选修2《第五章 海洋开发 第一节 海岸带的开发》_3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环节说明
创设情境
播放美丽中国海洋篇节选视频
观看并谈感受
激发学生的兴趣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海岸带形成初步的了解,对教学的顺利展开奠定基础。
知识检测
展示海岸带示意图,填出海岸带组成。图1
填空
通过填空和连线,回顾海岸带和海岸类型,为海岸带开发做进一步铺垫。
思考1
1、有人认为海岸线就是海岸带,你赞同这种说法吗?
观看识记海岸带开发类型
开阔视野,提高鉴赏能力
思考2
基岩海岸、淤泥质海岸、砂质海岸各自最适合开发的项目是什么?
学生回答
考察学生对课本知识的掌握
合作探究海岸带开发项目选址
真实情景模拟
图3,
在小组合作探究讨论之后,各小组选派代表发表各自的见解,组内学生补充,组外学生评价。
理解滩涂水产养殖、港口建设、海滨浴场的区位条件。
《海岸带的开发》教学设计
中学
班级
科目
地理
教师
时间
课题
海岸带的开发
课标
列举海岸带开发的主要方式
课标解读
课程标准对本部分的要求是“列举海岸带开发的主要方式”,具体含义如下:一是让学生认识到海岸带是一个特殊的地理地带,真正了解其特殊性。二是让学生学会分析滩涂水产养殖、港口建设、海滨浴场的区位条件。
教材分析
教具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微课、自主学习任务单
教学方法
本节课主要采用的教学方法有:读图分析法、讨论法、小组合作探究法。引导学生在行动中发现,在合作中学习,尝试运用已获得的地理概念和原理,解决实际海岸带开发项目选址,合作讨论,体验解决问题的过程,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地理(选修二)5.1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

地理(选修二)5.1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

湿地消失——负面影响: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洋生物繁殖和鸟类栖息。 对策:在新生土地上营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可建设人工湿地和水域。 海滩消失——负面影响:造成海滩自然生态的破坏和旅游资源破坏 对策:利用新增围海大堤和土地资源,开发新的旅游项目,可营造人工湖泊和人工沙滩。 海湾消失——负面影响:破坏自然生态环境和影响生物多样性,海湾渔业和养殖业迁出 对策:合理安置,解决该区域渔民的生产生活问题。 山林被破坏——负面影响:填海采石场破坏山林景观,诱发岩坡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策:对岩坡进行生态恢复,结合工程措施,防治崩塌、滑坡灾害。 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土地——负面影响:大堤容易造成排水不畅、诱发次生盐碱(渍) 化。 对策:开挖人工湖泊、降低水位以及加强围填海区抗洪排涝能力等。
(3)港口规划
②评价腹地内经济水平、资源开发及生产潜力 ③港口与腹地的疏集运条件
(2)优良港址应满足的基本要求:
A、有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 B、尽量依靠大城市,以提供港口建设所 需要的大量人力、物力、财力; C、有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 足船舶航行与停泊要求; D、有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用以 布置库场、铁路、道路及生产辅助设施。 E、港口选址要尽可能减少对生态环境和 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并能够与城市发展 相协调。
4、我国滩涂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围海造田导致
土壤盐渍化

围造盐田、虾池导 致 ; 海水入侵,农田荒芜 河口围堵导致
洪水泛滥
等。
围填海前后的变化:湿地消失、海滩消失、海湾消失、山林被破 坏、新增人造大堤和填海新生土地等。 左图是某海湾围海造地 前后的对比图。指出围 填海前后的变化,并就 其中一项变化,说明其 对环境和经济社会带来 的负面影响及对策。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教案:第五章 海岸带的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最新人教版高中地理选修2教案:第五章 海岸带的开发 第四节 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

第五章海岸带的开发第四节海洋空间的开发利用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了解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大意义。

2、举例说明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

二、过程与方法了解澳门填海造陆情况。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认识到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海洋环境保护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基本方式教学用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方法:谈话法,自学法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导入)海洋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第二空间。

世界人口的迅速增长,使陆地空间显得越来越拥挤,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问题越来越令人关注。

随着人类开发利用技术的日渐成熟,海洋空间将成为人类活动的重要舞台。

(学生阅读P62内容,完成思考题:为什么说海洋空间开发利用具有高技术难度、高资金投入和高风险的特点?海洋空间开发有什么意义?)1.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特点和意义:(1)海洋空间利用(海上、海中、海底三部分)(2)海洋环境复杂性和特殊性:多变的气象状况和海水运动;深海的黑暗、低温、缺氧环境;海水的腐蚀性强,海冰的破坏力大,对工程材料和结构有严格要求,投资高、难度大、风险大海洋空间开发的重要性:缓解沿海地区人地矛盾;拓展人类生存空间(承转)海洋空间开发有哪些方式呢?(学生回答)(3)海洋空间开发利用方式2.海洋空间开发利用的主要方式:(1)海洋交通与通讯世界主要航线有:①北大西洋航线:由美国,加拿大东海岸,横跨北大西洋至英国,然后分南北两线。

南线沟通西欧或入地中海到达南欧、北非各国;北线入波罗地海,连接中欧和北欧诸国。

世界上有1/3的商船航运在这条航线上。

②亚欧航线也称苏伊士运河航线:由亚洲各个港口经马六甲海峡、印度洋、红海、苏伊士运河、地中海、直布罗陀海峡至欧洲。

波斯湾所产石油经这条航线,向东去日本,向西去欧洲各国,因此该航线是西方国家出口工业品和进口战略物资的海上生命线。

但受苏伊士运河航道限制,超过25万吨的特大船只仍须绕道非洲南端的好望角。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章海洋开发第一节海岸带的开发学习目标 1.了解海岸带的概念,理解海岸带所包括的范围。

2.理解海岸带开发的有利条件。

3.了解海岸带开发利用的方式,以及开发利用过程中对环境产生的影响。

一、海岸带及其开发利用优势1.海岸带(1)含义:a.狭义:其主体是①______带。

b.广义:指海岸线向②______两侧扩展到一定宽度的③____状区域。

(2)组成:包括部分④______、⑤______、⑥______、河口、⑦______、岛屿及大片海域。

2.开发利用优势(1)海岸带是海域与陆域的交接地带,⑧____________十分优越。

(2)海岸带的自然资源兼备⑨______和⑩______双重性质,⑪______类别和品种最为丰富。

(3)海岸带是海洋、陆地和大气之间各种过程相互作用最活跃的区域,具有很高的⑫______________和⑬________________。

(4)海岸带人口密集,城市集中,具有⑭______、⑮______、⑯______等优势。

二、海岸带开发利用方式(一)滩涂养殖1.滩涂的含义:指⑰______时位于⑱______线以下、⑲______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呈⑳______连续分布于大陆边缘。

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蕴藏着各种矿产、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

2.滩涂的开发利用(1)○21____________是沿海地区利用滩涂的主要方式之一。

(2)○22____________、○23____________、○24____________是浅海滩涂开发的重要途径。

3.滩涂资源利用中的问题(1)盐渍化;(2)○25____________;(3)洪水泛滥等。

(二)港口建设1.港口的含义:是货物和旅客○26_____并○27_____运输方式的场地,由○28______和○29______两大部分组成。

2.港口选址(1)重要性:是港口建设的主要内容和○30____________。

(2)影响因素:a.水域条件包括○31______和○32______等。

b.陆域条件包括○33______、○34______等。

(3)基本要求:a.有广阔的○35____________和便利的○36____________。

b.有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能满足船舶○37______与○38______要求。

c.有足够的○39____________和○40____________,用以布置库场、铁路、公路及生产辅助设施。

d.要尽可能减少对○41____________和○42____________的不利影响,并能够与○43______发展相协调。

(4)内容:a.准确预测○44____________和○45______________,评价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潜力。

b.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46________条件,以充分发挥港口的区域服务功能。

(三)海洋旅游1.分类:a.按照空间范围分为:○47________旅游、○48______旅游、○49______旅游和○50______旅游。

b.按距陆域的远近为标准分为:○51______旅游、近海海上旅游和○52______旅游。

2.滨海旅游(1)内容:○53____________、海滨度假疗养、○54____________、海上体育娱乐活动等等。

(2)主体构成:阳光、○55______、海水、海岛、○56____________等。

(3)特点:浪缓、○57______、滩平、○58______等。

(4)发展:已成为当今最发达的○59________旅游带。

位置或区位特点或组成用途或功能应注意的问题滩涂养殖大潮时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亦海亦陆开辟盐田、围海造地、水产养殖、填筑滩涂、海洋旅游 围垦农田导致土壤盐渍化;围造盐田、虾池诱发海水入侵;河口围堵引起洪水泛滥等港口建设广阔的经济腹地、便利的交通运输;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足够的岸线长度和陆域面积;与依托城市的发展相协调水域和陆域货物和旅客集散并变换运输方式的场地 减少对生态环境和自然景观的不利影响,准确预测腹地范围和港口吞吐量,评价腹地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和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及其生产潜力;研究港口与腹地之间的疏集运条件 海洋旅游空间海岸带、海岛、海上和海底 浪缓、沙软、滩平、岛异等 开发以旅游业为主的综合性产业 避免破坏海岸带的生态系统、建筑要与当地的环境相协调等 距离滨海、近海海上和远洋材料一 长江三角洲以全国2.2%的陆地面积,创造了全国22.1%的国内生产总值。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工业化、城市化、现代化水平最高的区域。

材料二 为促进上海海洋运输发展,上海跳出长江口,在距上海浦东南汇芦潮港约30千米的洋山建设了深水港。

(1)简述长江三角洲城市带形成的自然原因。

(2)简述上海在洋山建设新港的主要区位优势及其对上海发展的主要作用。

(3)崇明岛在上海城市规划中被定位为生态岛区,你认为其适合发展哪些产业? (4)十一·五规划提出推进主体功能区建设,协调区域发展,将国土空间划分为优先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禁止开发四类区域。

长江三角洲被列为优先开发区,请你简要说明其经济发展方向。

答案(1)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河网密布,为城市提供水源和运输功能。

(2)区位优势:港区具备深水条件,距国际航线近;岛屿众多,港区发展预留空间大;腹地纵深广阔。

影响:促进上海形成以航运功能为支撑的贸易中心;增强上海的集聚辐射能力,助推长江三角洲区域经济发展。

(3)乳畜业、园艺业、生态农业、旅游业、高科技产业。

(4)答法1:①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增长质量和效益;②加快产业升级,大力发展新兴工业和第三产业;③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继续成为带动全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龙头和我国参与经济全球化的主体区域。

答法2:①充分发挥沿海的地理优势,积极参与国际分工合作和竞争;②大力发展第三产业;③充分发挥技术创新优势,加强传统工业基地的技术改造,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解析第(1)题,“长三角”城市带形成的自然原因主要从地形、气候、河流等方面分析。

第(2)题,港口区位优势从港口的陆域、水域及腹地的宽广程度等方面进行概括。

第(3)题,崇明岛被规划为生态岛区,应重点发展耗能少、污染少、科技含量高、产值高的产业。

第(4)题,长江三角洲今后经济要得到持续发展需加强国际合作,并依托本地区技术优势,发展新兴产业和第三产业。

变式练习从建设“生态岛区”的战略考虑,崇明岛东滩湿地不适宜(多选)()A.开垦农田B.建立高科技工业园区C.开发商品房D.建设候鸟自然保护区1.海岸带是海洋水体与陆地相互接触和彼此作用的地带。

以下地形单元属于海岸带的是()①海岸②潮间带③水下岸坡④沿海平原⑤河流出海口⑥港湾A.①②④⑥B.①②③④⑤C.②③④⑤⑥D.①②③⑤⑥读图,回答2~3题。

2.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海滨浴场的是()A.①B.②C.③D.④3.在图中①②③④四地中,最适合建港口的是()A.①B.②C.③D.④4.优良港口应该满足的基本条件不包括()A.广阔的经济腹地和便利的交通运输条件B.海阔水深、风平浪静的港湾C.有足够的岸线D.可以不考虑当地城市的发展5.下图为“我国东南沿海某城市海湾示意图”(图中曲线数值分别为等高线的高度和等深线的深度,单位是m),该海滨城市要发展外向型经济,在图示海湾建设海港。

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海港建设要考虑的自然因素有__________、地质、__________和水文等,这些因素不仅会影响水域条件如________、__________,还会影响陆域条件如__________等。

(2)该城市在发展规划中,A、B、C、D为预留土地,在建港方案中:①A、B两地可否建港?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C、D两处相比较,选择____________处建港合理,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1.关于海南岛经济发展方向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建设新兴的工业省份B.利用丰富的光热资源,建设热带物种基因库,发展热带高效农业C.利用优美的热带岛屿景观和民族风情,发展特色旅游业D.走生态农业道路,建立基塘农业2.按照距离陆域的远近为标准,下列不属于海洋旅游的是()A.滨海旅游B.中海旅游C.近海海上旅游D.远洋旅游3.海洋旅游中最基本也是最有魅力的组成部分是()A.滨海旅游B.海底旅游C.近海海上旅游D.海岛旅游4.对海岸范围的调查,下列手段中最合理的应是()A.遥感B.全球定位系统C.地理信息系统D.步行观测海洋滩涂是指大潮时位于高潮线以下、低潮线以上的亦海亦陆的特殊地带。

我国海洋滩涂总面积217.04万公顷,是开发海洋、发展海洋产业的一笔宝贵财富。

据此回答5~6题。

5.下列关于滩涂的叙述,正确的是()A.滩涂呈带状连续分布于大陆边缘B.滩涂是一种重要的土地资源C.滩涂不是一个国家的领土部分D.滩涂本身蕴藏着各种生物及其他海洋资源,几乎没有矿产资源6.我国滩涂资源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是()A.有些围垦农田缺乏淡水浇灌而盐渍化B.围造盐田很成功,完全没有诱发海水入侵C.基本没有阻碍防洪滞洪D.利用不当的事基本没有出现7.读“某海岛图”,回答问题。

(1)①、②、③、④四地最适合修建渔港的是________地,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

(2)A、B两处海滨浴场,目前A浴场接待游客数量较多,其比较区位优势是__________,但B浴场发展前景更好,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简述当地海水网箱养殖的优越自然条件。

(4)影响该岛公路走向的主要自然因素是________。

答案基础梳理①潮间②海陆③带④陆地⑤滩涂⑥湿地⑦海湾⑧地理位置⑨陆地⑩海洋⑪资源⑫自然能量⑬生物生产力⑭信息⑮技术⑯资金⑰大潮⑱高潮⑲低潮⑳环形○21滩涂养殖○22围海造田○23围海晒盐○24围海养殖○25海水入侵○26集散○27变换○28水域○29陆域○30先决条件○31水文○32水深○33腹地○34交通○35经济腹地○36交通运输○37航行○38停泊○39岸线长度○40陆域面积○41生态环境○42自然景观○43城市○44腹地范围○45港口吞吐量○46疏集运○47海岸带○48海岛○49海上○50海底○51滨海○52远洋○53海滨观光○54海水浴场○55沙滩○56新鲜空气○57沙软○58岛异○59全球性变式练习ABC[本题考查海岸带的利用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