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初二物理满分冲刺下学期 专题 期中期末串讲之功和机械能 课后练习-原创精品
初二物理 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1)

初二物理功和机械能知识点及练习题及解析(1)一、选择题1.关于功、功率和机效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快C.做功快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高D.精密的机械,机械效率能达到100%2.某同学用滑轮组提升物体,绳子自由端竖直移动的距离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a 所示,物体上升的高度随时间变化的关系如图中图线b所示。
已知物体的质量为450g,所用动滑轮的质量为50g,绳子自由端的拉力F为3.2N.g取10N/kg。
在0~2s的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上升的速度为0.1m/s B.机械提升动滑轮做的功0.2JC.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90% D.拉力F的功率为0.64W3.如图,在竖直向上的力F的作用下,重为10N物体A沿竖直方向匀速上升。
已知重物上升速度为0.4m/s,不计绳与滑轮摩擦以及滑轮重和绳重,则拉力F的大小和滑轮上升的速度分别为()A.5N 0.8m/s B.20N 0.8m/s C.5N 0.2m/s D.20N 0.2m/s4.如图甲所示,重为160N的物体在大小为20N,水平向左的拉力F1作用下,沿水平地面以3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
如图乙所示,保持拉力F1不变,用水平向右的拉力F2,拉物体匀速向右运动了1m,若不计滑轮、绳的质量和轮与轴间的摩擦,则()A.物体向左运动时,拉力F1的功率P1=60WB.物体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力f=20NC.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40ND.物体向右运动时,拉力F2所做的功W2=80J5.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的作用下沿水平面匀速运动了一段距离s,试比较拉力F1、F2及拉力所做的功W1、W2的大小(滑轮重、绳重及绳与滑轮之间的摩擦不计)。
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F1=2F2W1=W2B.F1=12F2W1=12W2C.F1=4F2W1= W2D.F1=14F2W1=14W26.以下几个验证性小实验,其中有错误的是A.冬天将玻璃片从室外拿到室内,发现它上面有一层雾,说明降低温度可以使气体液化B.将滚摆从最高点放手后,发现它上下运动,说明动能和重力势能可以相互转化C.用弹簧测力计沿着木板将物体匀速拉动到某一高度,发现用长木板比短木扳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情况下斜面越长越省力D.在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小车做匀速直线运动,发现车轮朝下比车轮朝上拉动时测力计示数小,说明相同条件下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越小7.某同学自制了一架天平,由于制作粗糙,天平两侧长度不同.当将一物体放在天平的左盘时,右侧砝码的质量为m1,恰好平衡;当将该物体放在天平的右盘时,左侧砝码的质量为m2,天平才平衡.则该物体的质量应为:()A.B.C.D.无法确定8.关于功率和机械效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机械效率高的机械,功率一定大B.做功时间长的机械,功率一定小C.所有机械的机械效率都小于1D.功率大的机械,做功一定多9.通过测量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可得出下列各措施中能提高机械效率的是( )A.增加动滑轮,减小拉力 B.改用质量小的定滑轮C.减少提升高度,减少做功 D.增加提升重物重力,增大有用功10.如图自行车是人们最常见的交通工具,从自行车的结构和使用来看,它应用了许多物理知识。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精讲讲义 课后练习:机械能 课后练习(附答案)

机械能课后练习题一:跳伞运动员在空中匀速下降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重力势能。
题二:如图所示,男孩脚踩滑板车从高处滑下,在下滑的过程中()A.动能增加,势能减少B.动能增加,势能增加C.动能减少,势能增加D.动能减少,势能减少题三:如图所示是一同学正在体育课中进行实心球投掷训练,投出的实心球在上升过程中()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增加B.重力势能不变、动能增加C.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D.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题四:如图所示是杂技演员演出时的过程示意图,男演员从甲处用力向上起跳,落下后踩在跷跷板的a端,能把站在b端的女演员弹上乙处.由于存在阻力,故()A.男演员的质量必须要大于女演员的质量B.甲处男演员的势能一定要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C.男演员离开跳台时的机械能一定大于乙处女演员的势能D.女演员弹起时的动能与她站在乙处时的机械能相等题五:如图所示是皮球落地后弹起过程中每隔相等时间曝光一次所拍摄的照片。
由图可知,下落过程中,皮球的速度,离开地面上升的过程中,皮球的重力势能,动能。
皮球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
(均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题六:如图所示是“天宫一号”飞行器运行轨道的示意图;若“天宫一号”飞行器沿椭圆轨道绕地球运行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则它从远地点向近地点运行的过程中()A.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减小B.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C.重力势能增加、动能增加D.重力势能不变、动能不变题七:如图是高速公路避险车道示意图。
当高速行驶的汽车出现刹车失灵时,可通过进入避险车道快速降低车速直至停止。
避险车道的作用是降低汽车因高速行驶而具有的哪种能量带来的危害( )A.动能B.势能C.内能D.电能题八:如图所示的四个实例中,机械能正在减小的是()题九: 如图所示的游戏中,球被传出主要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 。
中间同学在向上跃起的过程中,其质量 、重力势能 (均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题十:体积相等的实心铜球和实心木球在水平面上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铜球的动能为E k 铜,木球的动能为E k 木.已知铜的密度大于木头的密度,则( )A .E k 铜>E k 木B .E k 铜=E k 木C .E k 铜<E k 木D .无法判断题十一: 踢毽子起源于汉代,高承《事物纪原》记:“今时小儿以铅锡为钱,装以鸡羽,呼为毽子,三四成群走踢……”。
2022-2023学年八年级物理考点大串讲(人教版):功和机械能 易错考点(知识串讲)

专题21功和机械能易错考点易错点1判断是否有力对物体做功易错力学里的做功包含两个因素-作用在物体上的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动的距离,这两个因素缺一不可力不做功有三种情况:(1)有力作用在物体上,但物体没有移动.(2)物体移动了一段距离,但在移动方向上没有受到力.(3)物体受到力,也移动了,但力的方向与移动方向垂直.【例1】下列描述的体育项目的场景中,关于力对物体做功的叙述,正确的是()A.举重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运动员对杠铃的支撑力做了功B.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着冰壶在冰面上滑动的过程中,人的推力对冰壶做了功C.拔河比赛僵持不下,但运动员对比赛的另一方做了功D.小朋友将足球踢出,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小朋友的踢力对足球做了功【答案】B【解答】解:A、运动员举着杠铃不动,有力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A错误。
B、人用水平方向的力推着冰壶在冰面上滑动的过程中,冰壶受到了力,在力的作用下沿力的方向移动了距离,人的推力对冰壶做功,故B正确;C、拔河比赛僵持不下,没拉动,有力的作用,但是没有在力的方向上移动距离,所以没有做功,故C错误。
D、足球在空中飞行过程中,足球由于惯性而运动,但是并没有力作用在足球上,所以小朋友的踢力对足球没有做功,故D错误。
故选:B。
易错点2功和功率的计算易错做功的多少可由FsW 计算得出计算做功大小时,要注意哪个力对物体做功,公式中FP 计算,公式中就用哪个力,公式中s一定是在力的方向上通过的距离.功率可由定义式t W功W一定是对应时间t内完成的,功与做功的时间要对应,做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的功率可用推导式FvP 计算,运用该公式时要注意:拉力F须是恒力,且物体运动的速度应不变;速度v跟拉力F必须对应,即v必须是物体在拉力的方向上移动的速度.【例2】如图所示,斜面长20m、高10m,固定在水平地面上。
一位同学用平行于斜面向上40N的拉力,在20s内把重60N的物体从斜面底端拉至斜面顶端。
专题21功和机械能易错考点(专题过关)-八年级物理下学期期中期末考点大串讲(人教版)

专题21 功和机械能易错考点一.选择题(共16小题)1.(2022秋•肃州区校级期末)如图所示,小明从斜面顶端加速下滑的过程中,他的()A.动能减小,机械能增大B.势能减小,机械能减小C.动能增大,机械能不变D.势能不变,机械能减小【答案】B【解答】解:小明从斜面顶端加速下滑的过程中,质量不变,高度变小,重力势能减小;速度增大,动能变大。
由于滑板车与斜面之间存在摩擦,一部分机械能转化为内能,机械能会减小,故B正确,ACD 错误。
故选:B。
2.(2022秋•东莞市期末)关于机械的功、功率和机械效率,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利用机械越省力,机械效率越高B.机械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高C.机械的功率越大,做功越多D.机械的功率越小,做功越慢【答案】D【解答】解:A、机械效率是指有用功占总功的百分比,与是否省力没有必然的联系,故A错误;B、机械做功越快,表示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做的功越多,但机械效率不一定就高,故B错误;C、功率越大,说明做功越快,但不能说明做功多少,故C错误;D、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做功越慢,说明功率越小,故D正确。
故选:D。
3.(2023•新泰市校级模拟)如图是投掷实心球的场景。
若不计空气阻力,实心球自脱手至落地的过程中,下列关于其动能、势能和机械能的大小分别随时间变化的曲线中,正确的是()A.①④B.③④C.①③④D.②③④【答案】D【解答】解:(1)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小,动能越来越小,当上升到最高点时,速度最小,动能最小,下落的过程中,速度越来越大,动能越来越大。
所以动能是先减小,上升到最高点速度最小,动能最小,后又增大。
故图①错误,图②正确。
(2)小球上升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大,重力势能越来越大,当上升到最高点时,高度最高,重力势能最大,下落的过程中,高度越来越小,最后落地,重力势能越来越小,直到为零。
所以重力势能是先增大,上升到最高点重力势能最大,后又减小,最后为零。
【推荐】人教版初二物理满分冲刺下学期 专题 期中考试期末串讲之力与运动课后练习【精】.doc

期中期末串讲之力和运动课后练习主讲教师:郝老师北京骨干教师题一:(1)如图1所示,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请画出足球在滚动过程中所受重力的示意图。
(2)请在图2中画出水平地面上静止不动的足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图1 图2题二:如图所示,AB是固定在墙壁上竖直的铁质黑板,C是一块磁铁。
C吸附在AB表面上静止不动。
画出C受到的所有力并标出力的名称。
题三:如图所示,手对桌子作用一个力F1,桌子也对手作用一个力F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F1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B.F2的施力物体是手,受力物体是桌子C.F1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桌子D.F2的施力物体是地球,受力物体是手题四:“力的作用是相互的”,下列四种动物的运动情况主要不是利用这一原理的是 ( )题五:弹簧测力计分别受到水平向左的F1和水平向右的F2 的拉力作用,F1、F2均为3N,弹簧测力计静止时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0NB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6NC .F 1、F 2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 .F 1、F 2是一对平衡力题六:如图所示,甲、乙两个弹簧测力计放在水平面上并相互钩在一起,用水平拉力F 1和F 2分别拉开,F 1=F 2=5N ,两弹簧测力计静止时,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甲对乙的拉力和乙对甲的拉力是一对平衡力B .甲受力平衡,乙对甲的拉力是5N ,甲的示数是5NC .乙受力平衡,甲对乙的拉力是5N ,乙的示数是10ND .甲和乙受到的合力均为零,示数均为零题七:如图所示,小物块A 和弹簧放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弹簧左端固定于竖直墙面,向左移动物块A 并压缩弹簧至B 处,静止释放物块A ,此后物块的运动是( )A .一直加速B .一直匀速C .先加速后匀速D .先加速后减速题八: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时,将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质量为m 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a 点,b 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球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 点是小球从a 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球从a 点到c 点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 . 小球到达b 点时,受的合力为零B . 小球到达c 点时,受的合力为零C . 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小球到达b 点时速度最大D . 小球的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小球到达b 、c 两点间的某点时速度最大题九:如图甲所示,两个重20 N 的相同的物块A 、B 叠放在一起,受到10N 的水平推力F 1的作用,在水平地面上一起做匀速直线运动,则此时物体B 受到摩擦力大小是 N ;若将B 与A 并列,并让它们一起在同一水平地面上匀速前进,那么需要的水平推力F 2 F 1(填“>”“=”或“<”)题十:在玻璃杯里装上大半杯米,把一根筷子插在中间,将米压紧并使筷子直立,再往杯内加少许水,过一会儿拿起筷子,可以看到筷子把装米的玻璃杯提起来。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训练《功和机械能》含答案

人教版2020年八年级物理下册专题训练《功和机械能》含答案1.在某次演习中,解放军在海拔6000米的高空空投重达8吨的新型履带式伞兵战车,如图。
空投下来的战车在后阶段可认为与降落伞一起匀速竖直掉向地面。
下列观点正确的是()A.伞兵战车出机舱后在水平方向仍会向前运动,这是由于战车受到惯性的作用B.后阶段匀速下降的过程中机械能守恒C.空投战车后,若飞机仍在原高度水平飞行,则飞机的势能比空投前减小D.伞兵战车从出机舱到地面的整个过程中,重力做功4.8×107焦2.质量为m的小环穿在固定的光滑曲杆上,从某点A静止释放后沿曲杆运动,如图所示。
不计空气阻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只要A点高于D点,小环就能到达D点B.若小环能到达D点,离开D点后将竖直向下运动C.小环从A点到D点,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不变D.小环从A点到B点,动能一直增加,机械能不变3.如图6所示,OQ是水平地面,物体在水平拉力作用下,从O匀速直线运动到Q,OP端拉力F1为300N,F1做的功为W1,功率为P1,PQ段拉力F2为200N,F2做的功为W2,功率为P2,则()A .W1>W2 B. W1<W2 C. P1>P2 D P1<P24.(多选)如图所示是蹦极游戏的情景,游戏者将一根有弹性的绳子一端系在身上,另一端固定在高处,从高处跳下,图中a点是弹性绳自然下垂时绳下端的位置,c点是游戏者所到达的最低点,对于游戏者离开跳台至最低点的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游戏者的动能一直在增加B.游戏者减少的重力势能全部转化为动能C.游戏者通过a点之后,绳子具有弹性势能D.游戏者到c点时,他的动能为零5.把篮球抛向空中,忽略空气阻力,哪一图象能正确反映球离手后至落回地面前机械能(E )与篮球离地-高度(h )的关系()A. B.C. D.6. 下列关于功的说法正确的是()A.小明用力推发生故障的汽车而未推动时,推力对汽车做了功B.吊车吊着重物沿水平方向匀速运动一段距离时,吊车的拉力对重物做了功C.足球在水平地面上滚动一段距离时,重力对足球做了功D.举重运动员从地面将杠铃举起的过程中,举重运动员对杠铃做了功7. 2018年世界杯正在俄罗斯举行,如图所示,是正在加速下降的足球,在此过程中,对其机械能的变化情况,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8.两次水平拉动同一物体在同一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两次物体运动的路程(s)一时间(t)图象如图所示,根据图象,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两次物体运动的速度:v1<v2B.两次物体所受的拉力:F1>F2C.0﹣6s两次拉力对物体所做的功:W1>W2D.0﹣6s两次拉力对物体做功的功率:P1<P29. 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从最高处A点加速下滑到最低处B点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增大B.动能减小,重力势能减小C.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增大D.动能增大,重力势能减小10.如图所示,粗糙的弧形轨道竖直固定于水平面,一小球由A点以速度ν沿轨道滚下,经另一侧等高点B后到达最高点C.下列关于小球滚动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A.整个过程只有重力在对小球做功B.小球在A、B两点具有的动能相同C.小球在A、B、C三点的速度大小关系是νA>νB>νCD.小球在A点具有的机械能等于它在C点具有的重力势能11. 在体育考试中,小超投出的实心球在空中的运动轨连如图所示。
(人教版)初二物理满分冲刺下学期 专题 期中期末串讲之功和机械能-讲义【精】

期中期末串讲之功和机械能主讲教师:张老师北京市物理特级教师金题精讲题一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的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受到的力越大,力所做的功越多B.做功多的机械,功率一定大C.效率高的机械,做的有用功一定多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题二某健身器材如图所示,横杆AD可绕O点转动,A、B、C、D是四个供人们娱乐的吊环,且AB=BO=OC=CD。
小光和父亲站在吊环下做游戏,质量为40kg的小光吊在B环上,父亲站在地面上抓着D环用竖直向下的力在4 s内将小光匀速拉高了0.5m,不计摩擦,那么父亲所用的拉力为 N,父亲做功的功率为 W (g取10N/kg)。
题三正常人的心脏推动血液流动的功率约1.5 W,那么在一天时间内心脏做功________J,这些功可把一个质量为60 kg的人匀速举高________m.(g=10 N/kg)题四如图是运动员跳板跳水时的情景,运动员腾空跳起向上运动后再向下落入水中,若不计空气阻力,则在整个过程中().A.运动员的动能一直增大,机械能不变B.运动员的重力势能一直减小,机械能减小C.运动员的动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不变D.运动员的重力势能先减小后增大,机械能增大题五如图所示,物体A重100N,不计滑轮重、绳重,不计机械自身摩擦,用F=10N的拉力,使物体A以0.1m/s的速度做匀速直线运动,则物体A受摩擦力的大小,拉力F在10s内所做的功为,拉力F的功率为。
若考虑机械自身的摩擦时所用的拉力F=12N,此时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
题六粗糙水平面上有一个重为50N的物体,用10N的水平推力使其在10s内匀速前进了20m,则在此过程中()A.推力做了1000 J的功 B.推力的功率为20 WC.重力做了100 J的功 D.摩擦力为50 N题七甲实验如图所示,是研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实验中让同一钢球从斜面上不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碰到同一木块上。
乙实验如图所示,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装置,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
人教版 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 第十一章 功与机械能 复习习题 (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下册第十一章功与机械能复习习题(含答案解析)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物理量与质量的关系,说法正确的是A.同一地点,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质量无关B.同种物质,物质的密度大小与质量无关C.同一高度,物体的重力势能大小与质量无关D.同种燃料,燃烧放出的热量多少与质量无关2.如图所示,物体A在拉力F的作用下,5s内水平匀速运动了1m,物体A与地面间的滑动摩擦力为50N,拉力F为40N.下列物理量计算正确的是()A.绳子自由端移动的速度为0.2m/sB.拉力F做功为40JC.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是62.5%D.拉力F的功率是100W3.对物理量的估测是一种良好的学习习惯,也是学好物理的基本功之一.下列是小佳同学对本学期所学的一些物理最的估测数据,其中最符合实际的是A.一名初中学生的体重约为500NB.一名初中学生站立在水平地面上时,对地面的压强约为3×104 PaC.一名初中学生浸没在水中时,受到水的浮力约为1.0×103ND.一名初中学生从一楼步行到三楼所做的功约为3×104J4.在抗震救灾中,要空投救灾物资。
物资在加速下落的过程中A.动能不变,重力势能变小B.动能不变,重力势能不变C.动能变大,重力势能变小D.动能变小,重力势能变小5.如图,旋翼式无人机被广泛地运用在民用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下列关于这款无人机的说法,正确的是()A.无人机在空中悬停时,旋翼相对于机身是静止的B.无人机无法勘探月球表面的月貌C.无人机匀速下降时,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D.无人机在空中飞行时,始终受到平衡力作用6.在排球比赛中,小明把排球竖直向上抛出,排球在运动中动能E随时间t变化的图象最接近的是()A.B.C.D.7.2022年北京张家口将举办第24届冬季奥林匹克运动会,我国提出“三亿人参与冰雪运动”的目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期中期末串讲之功和机械能主讲教师:郝老师北京骨干教师题一:关于功、功率、机械效率说法正确的是( )A.功率越大,做功越快,机械效率越大B.做功越少,功率越小,机械效率越小C.功率越大,反映做功越快,与机械效率无关D.机械效率越大,表明它做的功越多题二:下列有关功率和机械效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快 B.机械效率越高的机械做功越多C.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越快 D.功率越大的机械做的有用功越多题三:古代护城河上有座吊桥,它的结构原理如图所示。
把桥面看成是长为10米,所受重力为3000牛的均匀杆OA,可以绕转轴O点在竖直平面内转动,在O点正上方10米处固定一个定滑轮,绳子通过定滑轮与杆的另一端A 相连,用力拉动绳子就可以将杆从水平位置缓慢向上拉起。
杆即将离开水平位置时,绳子的拉力为F1.当士兵们把吊桥拉起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时,绳子的拉力为F2,所用的时间是0.5分钟(忽略绳子重力、滑轮半径和摩擦),则:(1)F1 :F2= 。
(2)士兵们对吊桥所做功的平均功率是瓦。
题四:如图所示是一种起重机的简图,用它把质量为4×102 kg ,底面积为0.5 m2的货物G匀速提起(g=10N/kg)。
求:(1)起吊前,当货物静止与水平地面时,它对地面的压强是多少?(2)若把货物匀速提起12 m,用了40 s,则货物上升的速度是多少?(3)起重机对货物做功的功率是多少?(4)若OA=12 m,OB=4 m,起重机本身重力不计,吊起货物时为使起重机不翻倒,其右边至少要配质量m0为多少kg的物体?题五:如图所示,用F=20 N的水平推力推着重为40 N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若推力F对物体做了40 J的功,则在这一过程中( )A.重力做的功一定为40 J B.物体一定受到20 N的摩擦力C.物体一定运动了2 m D.物体一定运动了4 m题六:某工人在水平地面上,用100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为500N的物体匀速直线前行了2m,则该物体受到的摩擦力是 N;此过程中重力做的功为 J.题七:如图所示,捻动滚摆的轴使其升高后释放,观察滚摆运动过程,长时间后滚摆会停止上下摆动。
从能量角度对其分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滚摆沿着悬线向下运动时,重力势能减小,动能增加B.滚摆到最低点后又上升,动能转化为重力势能C.滚摆整个运动过程中,机械能守恒D.滚摆每次上升的高度逐渐减小,说明滚摆具有的机械能减小题八:如图所示,小明在做模拟“蹦极”的小实验时,将一根橡皮筋一端系一质量为m的小球,另一端固定在a点,b点是橡皮筋不系小球自然下垂时下端所在的位置,c点是小球从a点自由下落所能到达的最低点,在小球从a点到c点运动的过程中,不考虑空气阻力,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小球到达b点时,受的合力为零B.小球到达c点时,受的合力为零C.小球的动能一直在增加,重力势能一直在减小D.在c点小球的动能为零,橡皮筋的弹性势能最大题九:一物体质量为18kg,其所受重力为 N,如图所示,小明用定滑轮将该物体在4s内匀速提高2m,所用拉力为200N,此过程中,小明做的有用功是 J,定滑轮的机械效率是,拉力的功率是 W(取g=10N/kg)。
题十:一辆重2×104 N的四轮卡车,开进了一段泥泞的道路,不能继续行驶。
司机找来一小型拖拉机、绳子、动滑轮,采用如图所示装置,拖拉机在绳端用3750N的水平拉力,将汽车以0.2 m/s的速度水平匀速拉出泥泞路段,用时10s。
若每个车轮与地面接触的面积为0.05m2.(1)求汽车对路面的压强。
(2)求拉力F做的功和功率。
(3)若动滑轮的机械效率为80%,求汽车所受的阻力。
题十一:“4·18”前夕,公共自行车出现在扬州城道路旁,极大地方便了市民生活。
小常租借了一辆自行车,在10 s内行驶了40 m,骑车时受到的平均阻力是20 N。
这段时间内,他克服阻力做的功为 J,平均功率为 W。
题十二:如图所示,用大小相等的拉力F,分别沿斜面和水平面拉木箱,拉力方向和运动方向始终一致,运动时间t ab>t cd,运动距离s ab=s cd,比较两种情况下拉力所做的功和功率( )A.ab段做功较多B.ab段与cd段的功一样多C.ab段功率较大D.ab段与cd段的功率一样大题十三:为了模拟研究汽车超载和超速带来的安全隐患,小明同学设计了如图甲、乙、丙所示的探究实验,将A、B、C三个小球先后从同一装置,高度分别为h A、h B、h C的位置滚下(m A=m B<m C,h A=h C>h B),推动小木块运动一段距离后静止,请你根据生活经验和所学的物理探究方法,对以下问题进行解答:(1)用来研究超速安全隐患时,需要控制的变量是,实验时应选择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2)用来研究超载安全隐患时,应选择两个图所示实验进行比较,通过这个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题十四:如图所示是“探究物体动能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1)该实验利用了转换法,通过观察_____________来判断___________(选填“小球”或“木块”)动能的大小;(2)让同一小球从斜面的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______的关系;⑶换用质量不同的小球,使它_________(选填“相同”或“不同”)高度由静止滚下,推动木块做功,目的是为了探究动能的大小与________的关系。
题十五:小红在“探究斜面的机械效率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提出了以下猜想:A.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物体的重力有关;B.斜面的机械效率可能与斜面的倾斜程度有关;为了验证自己的猜想,小红用木板搭成了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探究,记录数据如表:(1)在实验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2)第①次实验中斜面的机械效率η= ;(3)对比实验①②的数据可以用来验证猜想,对比②③两次实验数据,可初步得出的结论是:。
题十六:小亮看到工人利用斜面把货物推到小车上,联想到物理课上学到的知识,提出了以下两个问题:①斜面越缓越省力,是不是机械效率高呢?②对于同一个滑轮组,提升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对于同一个斜面,是不是所推的物体越重,机械效率越高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小亮与几个同学一起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了多次实验探究,记录的部分实验数据如下表:实验次数斜面倾角物重G/N斜面高度h/m沿斜面拉力F/N斜面长s/m有用功W有/J总功W总/J机械效率η(%)①45° 1 0.7 0.9 1 0.9 77.8②30° 1 0.5 0.7 1 0.5 0.7 71.4③30° 2 0.5 1.4 1 1 1.4(1)表格中缺少2个数据,请补充完整(保留一位小数)。
(2)在实验操作过程中,应沿斜面向上拉动木块;实验时要使木板的倾斜角变大,应该把木板下面的木块向移动(选填“左”或“右”)。
(3)通过对比实验①②的数据,得出的结论是斜面越缓越省力,机械效率越。
(4)通过对比实验的数据(选填实验次数),得出的结论是对于同一斜面,机械效率与所拉物体的重力。
期中期末串讲之功和机械能课后练习参考答案题一:C解析:功率是反映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大小与做功多少和时间都有关,而机械效率是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功率大,只能说明做功快,但不能够说明机械效率大,在不确定做功时间长短的条件下,不能仅根据做功少就确实其功率小,A、B项均错误、C项正确;机械效率越大,说明有用功与总功的比值大,不能确定其做功多少,D项错误。
本题应选C。
题二:C解析:功率与机械效率是两个不同的概念,机械效率表示有用功所占总功的百分比;功率表示的是物体做功的快慢,功率大表示做功快,与机械效率的高低没有关系,机械效率的高低与做功多少无关。
本题只有C项中的说法正确。
题三:(1)2:1 (2)250解析:(1)杆即将离开水平位置,如甲图所示,AE =OE , ∵(OE )2+(AE )2=(OA )2,∴OE =52cm , ∵杠杆平衡,∴F 1×OE =G ×OB ,F 1=OE OB G ⨯=25m5N 3000⨯=15002N ;把吊桥拉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时,如乙图所示,AE ′=5m ,OA =10m , ∵(OE ′)2+(AE ′)2=(OA )2,∴OE ′=53m ,∵(OC )2+(BC )2=(OB )2,∴OC =235m ,∵杠杆平衡,∴F 2×OE ′=G ×OC ′,F 2=E O C O G ''⨯=35m235N 3000⨯=1500N ; ∴F 1:F 2=15002N:1500N=2:1;(2)士兵们把吊桥拉起到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的过程中,桥的重心升高的距离为:12OA •sin30°=5m×12=2.5m ;克服重力做的功为:W=Gh =3000N×2.5m=7500J;由于不计绳重和摩擦,士兵做的功即为克服桥重做的功,即 W 总=W =7500J ;那么其平均功率为:P =t W =0s3J 7500=250W 。
题四:(1)静止于水平地面:F = G = mg = 4×102kg×10 N/kg=4×103Np =S F =32410N0.5m ⨯=8×103Pa (2)v =t s =40s12m =0.3m/s (3)W =Fs =4×103N×12 m=4.8×104J ,P =tW =0s 4J10.844⨯=1.2×103W(4)由杠杆平衡条件:OA ×mg =OB ×m 0 g ,可解得:m 0=OA ×m /OB =12 m×4×102 kg/4 m=1.2×103 kg解析:(1)在水平地面上压力等于物体重力,根据公式p =SF可求压强;(2)已知高度和时间,根据公式v =ts可求速度; (3)已知物体匀速上升,拉力等于物体重力,物体上升速度已经求出,根据公式P =Fv 可求得功率; (4)已知货物质量和力臂OA ,还知要配物体的力臂OB ,根据杠杆平衡条件F 1l 1=F 2l 2可求物体的质量。
题五:C解析:重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物体沿水平方向做直线运动时,没有在重力方向上移动距离,故重力不做功;20N 的推力对物体做功40J ,由W=Fs 的变形公式W sF=可计算出物体运动了2m ;由题意知物体做直线运动,但无法确定物体是否做匀速直线运动,所以摩擦力不一定和推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