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作业课件:测试卷(21)专题复习五:电路计算(共38张PPT)
2019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专题六 有关电路的分析计算

专题六有关电路的分析计算[学生用书A52]类型之一分析判断电流表与电压表的示数变化1.如图所示是某种“测重仪”的原理图。
A为托盘,P为金属滑片,且固定在轻质弹簧上,并能随轻质弹簧一起上下滑动,R0为保护电阻。
托盘中物体的质量大小,可由电表的示数来显示,当物体的质量越大,电表的示数就越大,符合这一要求的电路是(B)A B C D2.在研究“一定电压下,电流与电阻的关系”时,电路图如图所示。
电源电压恒为4.5V,滑动变阻器上标有“10Ω 1.5A”字样。
在a、b两点间先后接入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5V,读出电流表的示数。
图1当20Ω的电阻接入a、b间时,电压表示数始终无法达到2.5V,其原因可能是(A)A.20Ω的电阻阻值太大B.电源电压4.5V太低C.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太大D.控制电压至2.5V太高3.如图所示电路中,电阻R1=300Ω,电源电压为6V,滑动变阻器R2的最大阻值为200Ω,则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从A移到B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为__由6V 减小到3.6V__。
图2【解析】 当滑片P 在A 端时,电压表测电源电压,电压表示数等于电源电压,为6V 。
电路电流I =U R 1+R 2=6V 300Ω+200Ω=0.012A ,滑片在B 端时,电压表测电阻R 1两端电压,电压表示数U 1=IR 1=0.012A ×300Ω=3.6V 。
4.小希在测正常发光时的电压为2.5V 的小灯泡电阻时,设计了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
图3(1)实验时,小希按电路图连接了电路,闭合开关,在调节滑动变阻器的过程中,发现电压表示数突然变大,电流表无示数,其可能的原因是__灯泡断路__。
排除故障后,小希实验测量了多组实验数据并画出了I -U 图像,如图乙所示。
(2)小灯泡正常发光时的电阻为__10__Ω。
(3)选取图像中的三组数据,通过计算后发现电阻值相差较大,你对这一现象的解释是__灯泡电阻受温度影响较大,温度越高,电阻越大__。
浙教版八年级上册科学《电路分析与应用》PPT说课教学课件

二、并联电路的特点
①并联电路干路中的电流等于各支路中的 电流之和。
I=I1+I2+…… ②并联电路两端的电压相等。
U=U1=U2=…… ③并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R= R1·R2 R1+R2
几个导体并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横_截_面_积_
其它特点:干路开关控制 电灯;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上的电灯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①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L1
L2
I=I1=I2=…… ②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
两端电压之和。
U=U1+U2+……
③串联电路总电阻的计算公式
R=R1+R2+……
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_长_度_
其它特点:开关同时控制两只灯的 或 。
[ 例1] 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是 2.5 伏,通过的电流为0.2安。现用一个电压 为4.5伏的电源对其供电,为了使小灯泡能正 常发光,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D.0.8安
一、串联电路的特点
总电流I= I1=I2 串联电路中的电流处处相等。
总电压U= U1+U2 串联电路两端的总电压等于各串联导体两 端电压之和。 总电阻R= R1+R2+…
导体串联起来,相当于增加了导体的 _长_度_
例1:把5Ω的电阻R1跟15Ω的电阻R2串联起来,
接在电压是6V的电源上。这个串联电路中的电流
U1=? R1=5Ω
I=0.3A
R2=15Ω
U=6V
U1=IR1=0.3A × 5Ω=1.5V
例2:一个小灯泡正常发光时两端的电压是 2.5 伏,通过的电流为0.2安。现用一个电压 为4.5伏的电源对其供电,为了使小灯泡能正 常发光,需要串联一个多大的电阻?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节电路图小测验 浙教版

2019-2020年八年级科学上册 第一节电路图小测验 浙教版1.根据下图电路图,连接实物图。
2.按照右上图(a)所示的电路图将图(b)中的实物 连接起来。
3.要求S 为总开关,S 1控制L 1,S 2控制L 2,L 1、L 2并联,画出电路图,连接实物图4.将两个灯泡串联起来 .将两个灯泡并联起来5. 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图6.按照实物图作出电路图练习1、图1中灯泡L 1和L 2串联,开关控制两灯的通、断电。
2、图2中灯泡L 1和L 2并联,开关同时控制两灯的通、断电。
3、图3中灯泡L 1和L 2并联,开关S 1同时控制两灯,开关S 2只控制灯泡L 2。
4、图4中灯泡L 1和L 2并联, S 是总开关, S 1只控制灯泡L 1, S 2只控制灯泡L 2。
5、请在图19中标出电池的正、负极和电路中的电流方向。
6、用线条代替导线,将图20中的电器元件连成电路。
要求:(1)开关K 1只控制电灯L 1,开关K 2只控制电灯L 2;(2)共用一个电池组7.在图1所示的电路中,当开关S 2、S 3闭合,S 1断开时,灯L 1、L 2是______联,当S 2、S 3断开,S 1闭合时,L 1、L 2是______联。
当S 2断开,S 1、S 3闭合时,灯______亮,当S 1、S 2闭合时,会发生______8.如图所示的电路,若使灯L 1、L 2串联,则应闭合开关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若使灯L 1、L 2并联,则应闭合开关_______,断开开关________;如闭合开关S 1、S 2断开S 3,则灯______亮,灯______不亮;如闭合S 2 、S 3,则会出现_______现象。
L 1 L 2 图 1L 1 L 2 图 2L 1 L 2 S 1 图 3 S 2 S2 L 1 L 2 S 1 图 4S。
2019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作业课件:测试卷(5)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综合卷)(共43张PPT)

8.三个质量相同但形状不同的物体甲、乙、丙 分别悬浮在酒精、水和盐水A中,则这三个球的 体积(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D.一样大
9.各种洗涤剂广泛进入人们的生活中,下列洗 涤中所用洗涤剂D具有乳化功能的是( ) A.用汽油除去衣服上的油污 B.用酒精清洗内壁有碘的试管 C.用水洗去盘子中的水果渣 D.用餐具洗洁精清洗餐具上的油污
18.某温度下,若要将质量分数为10%的某物质 的溶液的浓度增大一倍,下列的做法不C可能实 现这一目标的是( ) A.加入质量分数大于20%的该物质的溶液 B.减少溶剂水的质量 C.加入质量分数小于20%的该物质的溶液 D.增加溶质的质量
19.某温度下,一杯饱和的硝酸钾溶液,欲使其 溶质的质量分数改变,C下列操作可行的是
30.小明为探究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 开液体体积及物体浸入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 进行了如图所示的实验:他将一挂在弹簧测力 计下的圆柱体金属块缓慢浸入水中(水足够深), 在圆柱体接触容器底之前,分别记下圆柱体下 表次面数 所处1 的2深度3 h和4 弹5簧测6力计7 相应的示数F, 实h/c验m 数据0 如2下表4 :6 8 10 12
八年级科学(上)——测试 卷(五)
第1章 水和水的溶液(综合卷)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 一个正确选项)
1.水资源是可再生资源,在水循环中,水不断 地在大气和地表之间运动,如图表示水循A 环的 一部分,图中标着X、Y和Z的地方表示水循环 中的三个阶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X阶段是蒸发,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B.X阶段是蒸腾,Y阶段是凝结,Z阶段是降水 C.X阶段是凝结,Y阶段是蒸发,Z阶段是凝固 D.X阶段是降水,Y阶段是蒸腾,Z阶段是凝结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专题训练课件:电路图的连接共17页PPT

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专题训练课件: 电路图的连接
56、死去何所道,托体同山阿。 57、春秋多佳日,登高赋新诗。 58、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 理荒秽 ,带月 荷锄归 。道狭 草木长 ,夕露言,但道桑麻长。 60、迢迢新秋夕,亭亭月将圆。
46、我们若已接受最坏的,就再没有什么损失。——卡耐基 47、书到用时方恨少、事非经过不知难。——陆游 48、书籍把我们引入最美好的社会,使我们认识各个时代的伟大智者。——史美尔斯 49、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孙洙 50、谁和我一样用功,谁就会和我一样成功。——莫扎特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电路探秘复习-PPT精品课件

(3)当S2断开,S1.S3闭合时,灯___L_1__亮,当S1.S2闭 合时,会发生__短__路__ 。
6.教室中一个拉线开关控制着三盏日光灯,那 么这三盏日光灯 (C) A.一定是并联的; B.一定是串联的; C.有可能并联,也有可能串联; D.有的串联,有的并联。
7.甲乙两个办公室为了互相传呼方便,在两个 办公室里各装了一个电铃,要使两办公室的任 何一方按电键都只能使对方的电铃发声,正确 的电路图应是是图3中的:(C)
为( C )
A.门铃响了; B.电路形成通路,门铃没响 C.电路出现短路; D.电路出现开路。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电路探秘复习 示范课 件【精 品课件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电路探秘复习 示范课 件【精 品课件 】
7.如图所示,闭合开关S时,灯泡L1.L2都不 亮。用一段导线的两端接触a.b两点时,两 灯都不亮;接触b.c两点时,两灯都不亮;
导线直接连在电源或用电器两端——导致 电路中电流过大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电路探秘复习 示范课 件【精 品课件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电路探秘复习 示范课 件【精 品课件 】
考点3 短路的两种情况:
(1)电源短路:导线直接连在电源两端 ——损坏电源,严重时造成火灾
如果S 闭合,会有什么后果?
(2)用电器短路:导线直接连在用电器两端
1.元件位置安排要适当,分布要均匀。 2.元件不要画在拐角处。 3.整个电路图呈长方形,有棱有角。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电路探秘复习 示范课 件【精 品课件 】
练一练
1 .某同学按照下面的电路把图1中的元件 连成电路,他所选择的电路图是图2的 示范课 件【精 品课件 】
浙教版科学八年级上册电路探秘复习 示范课 件【精 品课件 】
2019秋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课时检测课件:第4章 专题训练(五) 4.1~4.5(共20张PPT)

(1)小亮一眼就看出了小明连接的错误,并指出如果直接闭合开关将出现
(填“开路”或“短路”)现象,小灯泡L1、L2都不会亮,还可能造成短变路阻器
或
损坏。
电源
(2)小亮只更改跟L1、L2的四个接线柱A、B、C、D相连的某根导线的一端 ,就使电路连接正确了。他的做法将可导能线是①的一端从接线柱C改接到
D(B)[或将导线②的一端从接线柱A改接到B(D)] 种即可)。
。
灯泡的亮度
(2)为粗略判断a、b两点间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观察
。
(3)另有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对小明的电路做了如下改进:甲把灯泡更换为
电流表;乙在原电路中串联接入电流乙表。你认为
同学的改进更好一些
,甲理同由学是在遇到待测导体电阻较小时可能造成电路中的电流过大,会损坏电流表
13.小明和小亮“探究并联电路电压的关系”时,小明先按图甲所示电路 图连成如图乙所示的实物图(电压表尚未连接)。
闭合开关S后,将滑动变阻器R2的滑片P向左滑动D 时会出现( ) A.电压表V1与电压表V2的示数之和不变 B.电压表V2与电流表A的示数之比不变 C.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变大 D.电流表A的示数变小,电压表V1的示数不变
5.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有可能造成电源和电流表都损A 坏的是( )
8.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S闭合后,V1和V2的指针位 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的B 原因是( )
8.小明按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实验,当开关 S闭合后,V1 和 V2 的指针位 置完全一样,如图乙所示,造成这一现象B的原因是 ( )
A.可能是V1和V2所选量程不同,L1开路 B.可能是V1和V2所选量程相同,L2开路 C.可能是V1和V2所选量程不同,L1短路 D.可能是V1和V2所选量程相同,电路各处完好
专题五 有关电路的探究实验—季浙教版八年级科学上册全书习题课件

(1)有a、b、c、d四根不同的电阻丝,b、c、d和a相比,分别只有一个因素不同:b与a长度不同;
(3)小聪在排除了电 (6)分析实验数据,小明得出实验探究的结论是 路故障后,先把滑动变
阻
器
的
滑
片
调
到
最
______左_____(
选
填
(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故障可能是
5A)各一个“,开左关、”导线或若干“。 右”)端,闭合开关,再调节滑片,测得多组数据,并由这些数据计算
(2)小聪在正确连接后,闭合开关,发现电压表的指针有明显偏转,电流表的指针 类型之三 伏安法测电阻
4.小科想探究导体电流与电压的关系,设计电路如图甲所示,电源电压不变,R1是定值电阻,滑动变阻器R2上标有“5Ω 1A”,小科组装好电路后,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
滑控片制, 电得阻几到箱图(R乎乙)两中端没线电段压有Ⅰ一和定偏线段转Ⅱ。,该故障的原因是___电__阻__R__x断__路______。
__L__a、__L__b _与__其__两__端__电__压__U__a、__U__b_,__根__据__公__式__R__=__UI_比__较__LL_ba_与__UU_ab_的__关__系________。
导体电阻一定时,电流与电压
器材:干电池两节(总电压为2~3V),电压表(量程:0~3V,0~15V)、电流表(量程:0~0.
(2)滑动变阻器R′在此实验中除了能起到保证电路安全的作用外,另一主要作用
是 控制电阻箱(R)两端电压一定
。
(3)闭合开关后,小明发现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故障可能是
电阻箱(R)断路(或接触不良)
。
(4)小明同学在发现电路有故障时,首要的规范操作应是 先断开开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欧。
23.张阳在探究电阻上的电流跟两端电压的
关系时,用记录的实验数据作出了如图所
示的10U-I图像,则a的电阻值为
Ω,
将a、b串联接0.2在电压为3 V的电源上,电路
中的电流为
A。
24.如图甲的电路中,电源电压恒为12 V,滑动
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0 Ω 0.5A”字样,图乙
为2R01的I-U图像,R1的阻值为
7.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 电流表读数是1 A;当开关S断开时,电流表读 数是0.6 A,则A 电阻R1与电阻R2的阻值之比是 () A.3∶2 B.2∶3 C.5∶3 D.3∶5
8.如图所示,开关S接到a时,电压表示数为9 V, 开关S接到b时,电压表示数为4 V,B下列说法 不正确的是( ) A.电源电压为9 V B.灯L1两端的电压为4 V C.灯L2两端的电压为4 V D.灯L1和灯L2的总电压为9 V
9.如图甲所示电路,闭合开关S,两灯泡均发 光,且两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指针偏转均如图 乙所示,C则通过灯泡L1和L2的电流分别为 () A.2.6 A 0.52 A B.0.52 A 2.08 A C.2.08 A 0.52 A
10.某同学在探究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其电压的关 系时,将记录的实验数据通过整理作出如图所 示的图像,根据B 图像分析,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通过导体a的电流与其两端的电压成正比 B.导体a的电阻大于b的电阻 C.当导体b两端电压是1 V时,通过b导体中的 电流为0.1 A
A.当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不变时,V1的示数与
B.当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不变时,V2的示数与 A的示数之比等于R1 C.当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增大时,V2示数的变 化量与A示数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之比等于R2 D.当滑动变阻器R2的阻值减小时,V1示数的变 化量与A示数的变化量的绝对值之比等于R1
6.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不变,滑动变阻器 上标有“2 A 20 Ω”字样。以下四个图像中,能 正确表示当开关S闭合后,通过小灯泡L的电流D I 与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电阻R的关系是( )
Ω4,0 当电路中的电流为0.2A时,滑动
变阻器R2接入4电路的阻值为
Ω,为了
不损坏滑动变阻器,R2接入电路的阻值应不小
于
Ω。
25.某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所
用电路如图(甲)所示,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
并接通开关S后,电流表A01.、5 A2读数如图1(.乙6 )所
示,则A1读数是 1.1
。
三、分析计算题(第27题10分,第28题6分,共 16分)
27.小敏用如图甲所示的电路图,研究通过导体 的电流与导体电阻的关系,电源电压恒为6 V, 改变电阻R的阻值,调节滑动变阻器滑片,保 持R两端的电压不变,记下相应的4次实验的电 流和电阻值,描绘在乙图中。
(1)实验过程中,移动变阻器滑片时,眼B 睛应注
17.请根据同学在实验时测得并记录的电压及电 流的数据,判断分析他在实验时C 所连接的电路
可能是U(/V 3).0 2.5 2.0 1.8 1.5 1.3
I/A 0.20 0.30 0.40 0.44 0.50 0.54
18.甲、乙两地相距40 km,在甲、乙两地之间沿 直线架设了两条输电线,已知输电线每千米的 电阻为0.2 Ω。现输电线在某处发生了短路,为 确定短路位置,检修员在甲地利用电压表、电 流表和电源接成如图所示电路进行测量。当B电 压表的示数为3.0 V时,电流表的示数为0.5 A, 则短路位置离甲地的距离为( )
A.3∶1 B.2∶3 C.1∶3 D.2∶1
13.下列各组的两个电阻并联后,总电阻最D小的 一组是( ) A.10 Ω 10 Ω B.30 Ω 60 Ω C.30 Ω 20 Ω D.1000 Ω 1 Ω
14.如图所示的电路中,两只完全相同的电流表, 量程分别为“0~0.6 A”、“0~3 A”。当开关S闭 合时,两表均正常显示,恰好指针偏转D 角度相 同,则R1、R2的阻值之比为( ) A.1∶5 B.5∶1 C.1∶4 D.4∶1
11.在图(a)所示电路中,当闭合开关后,两个 电压表指针偏转均为图(b)所示,则电阻A R1和R2 两端的电压分别为( )
A.4.8 V,1.2 V B.6 V,1.2 V
C.1.2 V,5 V D.1.2 V,4.8 V
1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R1=6 Ω,R2=12 Ω。当开关 S 闭合后, 、 的读数之比为( A )
A.10 km B.15 km
19.在如图的电路中,闭合开关பைடு நூலகம்后,灯L的电 阻RL和定值电阻R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1、U2, 通过RL和R的电流分别为I1、I2D,电流表示数为 I。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I=I1=I2 B.U1>U2 C.若U1=U2,则I1=I2
20.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6 V保持不变, 定值电阻的阻值为10 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 值为20 Ω。当开关闭合,滑片由b端向Da端移动 的过程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电压表的示数减小 B.当滑片移到a端时,电流表示数为0.2 A C.当滑片移到中点时,电压表示数为2 V
2.如图所示电路中,R1=110 Ω,R2=440 Ω, 电源电压不变,恒为220 V。针对该B 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R1中电流大小为2 A,R2中电流大小为0.5 A B.电路总电阻为550 Ω C.R2两端电压为44 V D.R2若开路,则R1两端电压为220 V
3.如图是甲、乙两个电阻的电流I与电压U的关 系图像,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D 。下列说法正确 的是( ) A.通过甲的电流大于通过乙的电流 B.通过甲的电流小于通过乙的电流 C.甲、乙并联的总电阻随它们两端电压的升高 而减小
(2)I=UR,R 总=UI =33mVA=1×103Ω, ∴R=1000Ω-10Ω=990Ω
拓展·重点高中提前招生考试真题(奖励10分)在
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R1=8 Ω,R2=10 Ω, 电源电压及定值电阻R的阻值未知。当开关S接
位置1时,电流表示数为00..126 A。当开0.2关S接位置
(2)根据图乙分析可知,当电网在某处发生短路,
电流达到I1电时阻,瞬超间增导大限到流R0
器
,保证电流稳定在正常
22.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伏,闭
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4.8伏,通过R2的
电流1.2为0.6安,则R1两端的电压是
伏。若调节0 R1的滑片至最左端8,此时R1接入
电路的电阻是
欧,R2的阻值是
二、填空题(第21、26题每空3分,其余每空2分, 共44分) 21.世界首台220 kV超导限流器已于2011年在我 国电网中并网运行,这是我国超导产业在电网 行业应用的重大突破。超导限流器能有效限制 电网的短路电流(电路能够承受的最大电流,用 I1表示)、减少短路电流对电网设备的损坏、维
(1)当电路正常工作时,超导限流器的0 电阻为 Ω,对电路没有影响;
A;A2读数是 A;
通过R1的电流为
A。
26.(1)将一个20 Ω的定值电阻R1与另一个定值
电阻R2并联后,得到12 Ω的等30效电阻,则R2的
阻值为
Ω。若再增加一个50 Ω的电阻
R3,与R1和62R2并联后的等效电阻串联,则串联
后的总电阻为
Ω。
(2)某同学在做“用电流表测电流”的实验中,所用电路如图甲所示,
(1)若将这个电流表当成电压表使用,则刻度盘 上最大刻度3 mA处应该标多大的电压值? (2)如图乙所示,若将这电流表串联一个定值电 阻R后,使通过
的电流为3 mA时,A、B之间的电压等于3 V,这样A、B之间(虚线框内)就相当于一个量 程为0~3 V的电压表(图丙),求串联的定值电
(1)I=UR,U=IR=3mA×10Ω=0.03V
视
(选填序号)。
A.变阻器滑片 C.电流表示数
B.电压表示数
(3)实验中,他所选择的变阻A 器为
。
A.10 Ω、0.5 A C.50 Ω、2 A
B.20 Ω、1 A
R的电压
(4)乙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的科学量程
是
。
R断路
(5)实验过程中,如果出现了电流表示数为0, 电压表示数接近6 V,电路发生的故障可能
15.为检验一只电压表是否准确,采用如图所示 的电路,已知定值电阻R1=5 Ω,电流表是准 确的,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电流表的示 数分别是0.24 A和0.5 A时B,电压表示数分别为 1.3 V和2.6 V,那么这只电压表( )
A.准确
B.比实际值偏大
C.比实际值偏小 D.无法确定
16.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电压保持不变,当 闭合开关后,电压表示数为6 V,电流表示数 为1.5 A,则D 方框内的电阻连接情况可能是 () A.4 Ω和3 Ω的电阻串联 B.6 Ω和8 Ω的电阻并联 C.10 Ω和5 Ω的电阻串联
八年级科学(上)——测试卷 (二十一)
专题复习五:电路计算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 一个正确选项) 1.如图所示,电源电压保持不变,RA1=10 Ω, R2=15 Ω。当S闭合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 V, 则电源电压为( )
A.10 V B.7.5 V
C.3.5 V D.2.5 V
2时,电流表示数的可能值在
A到
A之间。
按电路图正确连接电路并接通开关 S 后,电流表 、 的示数如图 乙所示,则 的读数是 1.6 A;R1∶R2= 5∶11 。
(3)右上图是研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电路图。 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b器的滑片应滑至 端;实验过程中,当电阻R1由10 Ω变为5 Ω时, 接移动下滑去片的,使操电作压步表示骤数是保:持不变
28.常用的电压表是由小量程的电流表 改装而成的。电流表 也是一个电阻,同样遵从欧姆定律。图甲是一个量程为 0~3 mA 的电流表 ,当有电流通过时,电流可以从刻度盘上读出, 这时 的两接线柱之间具有一定的电压。因此,电流表 实际 上也可以当成一个小量程的电压表。已知该电流表的电阻为 Rg=10 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