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膳在疗养保健中的应用
养生秘籍中医药膳疗法的功效与方案

养生秘籍中医药膳疗法的功效与方案养生秘籍:中医药膳疗法的功效与方案中医药膳疗法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通过食疗的方式来调理身体,达到养生保健的目的。
中医药膳疗法注重食材的选择和搭配,以及烹饪方法的运用,能够有效地改善身体的健康状况。
本文将介绍中医药膳疗法的功效与方案,帮助读者了解如何通过食疗来养生保健。
一、中医药膳疗法的功效1. 调理脾胃: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调理脾胃来改善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例如,薏米粥可以健脾和胃,帮助消化,缓解腹胀和腹泻等症状。
2. 清热解毒: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清热解毒来改善口腔溃疡、痤疮等问题。
例如,野菊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以帮助清除体内的热毒。
3. 润肺止咳: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润肺止咳来改善咳嗽、咳痰等问题。
例如,梨膏糖可以润肺止咳,缓解咳嗽和咳痰的症状。
4. 补益气血: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补益气血来改善贫血、乏力等问题。
例如,红枣糯米粥可以补益气血,增加体力和抵抗力。
5. 调理肝肾: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调理肝肾来改善失眠、腰膝酸软等问题。
例如,黑芝麻糊可以滋补肝肾,改善睡眠质量和腰膝酸软的症状。
二、中医药膳疗法的方案1. 薏米粥:将薏米洗净,加入适量的水煮熟,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红枣、莲子等食材。
薏米粥具有健脾和胃的功效,适用于消化不良、食欲不振等问题。
2. 野菊花茶:将野菊花用开水冲泡,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
野菊花茶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适用于口腔溃疡、痤疮等问题。
3. 梨膏糖:将新鲜的梨削皮去核,加入适量的冰糖煮熟,待冷却后食用。
梨膏糖具有润肺止咳的功效,适用于咳嗽、咳痰等问题。
4. 红枣糯米粥:将红枣和糯米一起煮粥,可以根据个人口味加入适量的蜂蜜或红糖。
红枣糯米粥具有补益气血的功效,适用于贫血、乏力等问题。
5. 黑芝麻糊:将黑芝麻炒熟磨成粉,加入适量的水和冰糖煮熟,待冷却后食用。
黑芝麻糊具有滋补肝肾的功效,适用于失眠、腰膝酸软等问题。
药膳的作用

药膳的作用药膳是中医传统疗法中的一种重要形式,它是以中药材和食材为原料制成的具有药用价值的食品。
药膳在中医养生保健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可以起到调理身体、增强体质、延年益寿的作用。
下面我们来看一下药膳的作用。
首先,药膳可以调理身体。
根据中医理论,药膳具有补益气血、调理脏腑功能的作用。
例如,人参、黄精等具有补气养血的作用,可以缓解体虚、气短等症状;枸杞、山药等具有补肾益精的作用,可以改善肾虚和性功能障碍等问题。
通过适当食用药膳,可以调理肾脏、肝脏、脾胃等脏腑,使其功能恢复正常,达到身体健康的目的。
其次,药膳有助于增强体质。
药膳中的大多数中药材都具有一定的免疫调节作用,可以提高人体的免疫力。
例如,灵芝、北芪等具有增强免疫细胞活性和抗肿瘤作用,可以帮助人体抵御各种疾病的入侵;枸杞子、枣子等具有抗衰老作用,可以延缓身体的衰老过程。
通过长期食用药膳,可以增强人体的抵抗力,提高身体健康水平。
此外,药膳还可以改善身体的某些特定问题。
中医认为,很多疾病是由于身体内部的阴阳失调或气血不和所导致的。
而药膳通过中药的药性和食材的营养价值,可以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和气血流通,从而改善特定疾病的症状。
例如,当我们感到疲劳时,可以用人参、黄精炖猪脚来补充精力;当我们容易失眠时,可以用枸杞、菊花煮水来改善睡眠质量。
药膳的食材选择和烹调方法都有着严格的要求,能够有效地改善身体的问题。
最后,药膳对延年益寿也有一定的作用。
因为药膳中的很多中药材都具有抗氧化作用,可以减少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延缓衰老过程。
例如,红枣、龙眼等水果具有补血、调气的作用,可以促进新陈代谢;石斛、黄精等草药具有滋阴养肾、延缓衰老的作用,可以增强身体的抵抗力。
日常食用药膳,可以保持身体的健康和活力,延缓衰老过程。
综上所述,药膳不仅具有调理身体、增加体质、改善身体问题的作用,还可以延缓衰老过程,促进健康长寿。
如果能根据个人的体质和需要配制适合自己的药膳,效果会更加明显。
药膳的保健作用

药膳养生:药膳具有保健养生、治病防病等多方面的作用,在应用时应遵循一定的原则。
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
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
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
药膳的应用还应参照以下原则:1.因证用膳:中医讲辨证施治,药膳的应用也应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料配伍,如血虚的病人多选用补血的食物大枣、花生,阴虚的病人多使用枸杞子、百合、麦冬等。
只有因证用料,才能发挥药膳的保健作用。
2.因时而异:中医认为,人与日月相应,人的脏腑气血的运行,和自然界的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用寒远寒,用热远热”,意思是说在采用性质寒凉的药物时,应避开寒冷的冬天,而采用性质温热的药物时,应避开炎热的夏天。
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药膳。
3.因人用膳:人的体质年龄不同,用药膳时也应有所差异,小儿体质娇嫩,选择原料不宜大寒大热,老人多肝肾不足,用药不宜温燥,孕妇恐动胎气,不宜用活血滑利之品。
这都是在药膳中应注意的。
4.因地而异:不同的地区,气候条件、生活习惯有一定差异,人体生理活动和病理变化亦有不同,有的地处潮湿,饮食多温燥辛辣,有的地处寒冷,饮食多热而滋腻,而南方的广东饮食则多清凉甘淡,在应用药膳选料时也是同样的道理。
所谓“五行”,是指木、火、土、金、水五种具体形态的基本物质。
五行学说就是用上述五种基本物质来解释世界构成的一种具有古代朴素辩证法因素的哲学思想。
这种哲学思想与阴阳学说一样,曾经对中国养生文化产生过重大影响,堪称传统养生学的理论支柱之一。
五行与养生:战国末年出现的《吕氏春秋》肯定世界上的许多事物都具有五行属性,并对它们作了相应的“五行”分析,凡具有寒凉、滋润、向下、静藏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水”;凡具有温热、升腾、昌茂繁盛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火”;凡具有生长、升发、条达舒畅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木”;凡具有肃杀、潜降、收敛、清洁等作用和特性的事物及现象,均可归之于“金”;凡具有生化、承载、受纳等特性和作用的事物和现象,均可归之于“土”。
药膳养生的重要意义

药膳养生的重要意义药膳养生是指通过食物中的药材和食材的搭配,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延缓衰老的效果。
它不仅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更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从多个方面分析药膳养生的重要意义。
一、调理身体,预防疾病1.根据人体需要搭配食材药膳养生可以根据人体需要搭配食材,达到调理身体、预防疾病的效果。
比如说,若想补肾壮阳,则可以选用淮山、枸杞等食材;若想清热解毒,则可以选用黄连、金银花等食材。
这样做既能满足人体营养需求,又能起到保健作用。
2.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具有特殊功效药膳养生对于某些特定人群具有特殊功效。
比如说,孕妇可以选择一些有益于胎儿发育的食材;老年人可以选择一些有益于增强记忆力、提高免疫力的食材。
这样做能够使身体更加健康,预防各种疾病的发生。
二、延缓衰老,美容养颜1.延缓衰老药膳养生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食材,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
比如说,红枣、黑芝麻等食材富含维生素E和B群维生素,能够增强肌肤弹性、减少皱纹。
同时还有一些具有抗氧化作用的食材,如葡萄籽、绿茶等,可以有效抵御自由基对身体的损害,从而达到延缓衰老的效果。
2.美容养颜药膳养生还可以通过搭配不同的食材,达到美容养颜的效果。
比如说,芝麻、黑豆等食材富含铁质和维生素B群,能够促进血液循环、改善面色暗黄问题;而鸡蛋、鱼肉等富含胶原蛋白和蛋白质的食材,则能够增加皮肤弹性、减少皱纹等。
三、传承中华文化1.弘扬中华文化药膳养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代表了中华民族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
药膳养生不仅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更是人们对于健康和长寿不断探索和总结的结果。
因此,药膳养生也是弘扬中华文化、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方式。
2.促进国际交流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不同国家之间的交流和互动越来越频繁。
而药膳养生作为中国特色饮食文化之一,也逐渐受到了外界的关注和认可。
通过药膳养生这一方式,我们可以向世界展示中国独特而又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促进国际交流与合作。
中医药膳疗法的神奇效果

中医药膳疗法的神奇效果中医药膳疗法是中医学中的一种疗法,通过食疗方式来达到治疗和保健的目的。
它是中医学与营养学相结合的产物,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中医药膳疗法以食材的药膳搭配和烹饪方法的调整为基础,通过调理身体内部的阴阳平衡,达到预防和治疗疾病的目的。
下面将介绍中医药膳疗法的神奇效果。
一、体质调理中医药膳疗法可以根据个人体质差异,选择不同的食材搭配,调理阴阳平衡,以达到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认为,人体的体质会影响健康状况,如气虚、血虚、阳虚等体质会导致不同的症状和疾病。
通过合理的药膳搭配,可以调理体质,增强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预防和治疗一些慢性病。
二、调理脏腑功能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来治疗疾病。
中医认为,脏腑功能失调是导致疾病的原因之一。
通过选择适宜的食材和烹饪方法,可以达到调理脏腑功能的效果。
比如,肺燥引起的咳嗽,可以通过饮用滋阴润燥的药膳来改善;肝火旺盛导致的头痛、失眠等,可以通过药膳来清肝泄火。
三、养护美容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内调外养的方式,起到养护美容的作用。
中医认为,人的外貌与内部的阴阳平衡有关。
通过食疗手段来调理内部机能,可以使皮肤更加细腻光滑、容颜焕发。
比如,蜂蜜具有滋润肌肤、延缓衰老的功效,可以通过药膳的方式来服用。
四、调节情绪中医药膳疗法可以通过调节饮食方式来改善情绪。
中医认为,饮食与情绪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合理选择食材和烹饪方法,可以改善人的情绪状态,缓解压力、焦虑等负面情绪。
比如,山药富含维生素B1,可以稳定情绪,缓解焦虑和情绪波动。
总之,中医药膳疗法以其独特的理论和疗效,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关注。
它通过食材的药膳搭配和烹饪方法的调整,达到调理体质、调理脏腑功能、养护美容和调节情绪的效果。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结合中医药膳疗法,通过饮食调理来增强身体的健康状况。
但是,中医药膳疗法并非适用于所有人群,对于有特殊疾病的患者,还是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治疗和调理。
中医药膳学在当代的应用

中医药膳学在当代的应用纵观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中华民族的瑰宝数不胜数,药膳是中国传统医学和饮食文化共同孕育的一枝奇葩,既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又是防病治病之有效措施,故历来受到人们的青睐。
中医药膳是指在中医理论的指导下利用食材本身或者在食材中加入特定的中药材,使之具有调整人体脏腑阴阳气血生理机能以及色、香、味、形的特点,适用于特定人群的食品,包括菜肴、汤品、面食、粥、茶、饮品等。
中医药膳具有以下优点:首先,其注重整体,辩证施食。
其次,它防治兼宜,效果显著。
这是有别于药物治疗的特点之一。
再次,中医药膳味道可口,服食方便。
药膳使用的多为药、食两用之品,且有食品的色、香、味等特性。
最后,通过药膳可治疗疾病,某些疾病或疾病中的某个阶段可以用药膳或食物为主加以治疗。
一、中医药膳在养生保健方面的应用药膳用于保健养身方面数量多、范围广。
养生保健类药膳适用于日常保健,可供各类健康人群提高生活质量。
同时对各种原因导致的亚健康状态、体质衰弱、精神疲惫等,有较好的调节作用。
也可用于脏腑功能失调导致的生理、心理失调。
人的健康基于脏腑调和,气血津液充沛,经络通达,即阴阳动态平衡。
凡上诉生理基础偏差或偏衰,都会导致健康的损害,但脏腑的气血偏颇不一定引起疾病,而是出现局部或整体功能的不谐,从而出现某些方面的生理、心里偏差,需要进行调节。
养生保健类药膳通过饮食来调节脏腑经络,平衡气血阴阳,被认为是养生保健的最好方式。
药物是祛病救疾的,见效快,重在治病;药膳多用以养身防病,见效慢,重在养与防。
药膳在保健、养生、康复中有很重要的地位,但药膳不能代替药物疗法。
各有所长,各有不足,应视具体人与病情而选定合适之法,不可滥用。
二、中医药膳在美容方面的应用: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西医虽然在美容方面颇有效果,但通过药膳保健却能发挥中医美容绿色健康的优势,达到美容养颜、防病健身的作用。
中医美容包括药膳美容,针灸美容,按摩美容等多种方法,其中药膳美容依据中医医食同源,药食同源理论,选用具有保健治疗作用的药物和食物,或在食物中加入中药配制而成,药膳可以取药物之性,用食物之味,食借药力,药助食功,调节人体脏腑功能使气血生化有源,面部红润光泽,从而达到美容和保健的双重功效。
中医药膳的研究与应用

中医药膳的研究与应用中医药膳作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古以来就在中华民族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不可替代的角色。
膳食作为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需求,在中医理论中有着重要的地位。
中医药膳的研究与应用,既有助于保健养生,又能辅助治疗疾病,对提高人体免疫力、延缓衰老、改善生活质量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本文将深入探讨中医药膳的研究现状,介绍其应用价值,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
一、中医药膳的历史渊源中医药膳源远流长,由来已久。
早在唐代,《食疗本草》记载了大量的膳食疗法,认为“食疗胜药疗”,强调“药补不如食。
”宋代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在《千金方》中也有大量对食疗的探讨。
明清时期,随着膳食疗法的进一步发展,中医药膳的理论体系日益完善,逐渐成为中医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中医药膳的分类与特点中医药膳按照中医理论的五行学说进行分类,分为金、木、水、火、土五大类。
每一类膳食在性味、功效、适应证等方面都有所不同,旨在调整人体的阴阳平衡,达到治疗疾病、强身健体的目的。
中医药膳的特点是“药食同源”,即通过食用药材烹饪成菜肴,既可起到药物的作用,又能提高口感,增加食欲,易于被人体消化吸收。
三、中医药膳的研究现状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中医药膳的研究逐渐得到重视。
不少医学院校和科研机构纷纷成立了中医药膳研究中心,开展了大量的实验研究和临床应用。
通过现代药理学、营养学等学科的研究手段,揭示了中医药膳的作用机制和养生保健效果,为其在现代社会的应用奠定了理论基础。
四、中医药膳的应用价值中医药膳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不仅可以作为一种传统的保健养生方式,还可以作为中医药治疗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中医药膳可以根据个体的体质、疾病类型等因素进行个性化调制,具有针对性强、疗效好的特点。
此外,中医药膳可以改善人体的内环境,调节免疫系统,增强机体的抵抗力,对提高生活质量、延缓衰老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五、中医药膳的未来发展趋势在当今社会,人们对健康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中医药膳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中药药膳的用途和功能主治

中药药膳的用途和功能主治1. 基础知识中药药膳是指利用中草药作为食材,配以适当的调料和烹饪方法制作而成的食品。
中药药膳自古以来就在中医药文化中占据重要地位,它不仅能满足人们的口腹之欲,还具有丰富的药用价值。
2. 孕期保健中药药膳在孕期保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些中草药具有滋补子宫和调理身体的功效,可以帮助孕妇增强体质,预防妊娠反应等不适症状。
例如,红枣、枸杞、桂圆等中草药可以补血调经、养颜美容,适合孕期食用。
•红枣:有补血益气、补脾养胃的作用,适宜于孕妇贫血的调理;•枸杞:具有滋阴养颜、明目作用,对孕妇眼睛干涩、视力模糊有一定的改善效果;•桂圆:对于孕妇体虚心悸、头晕耳鸣有很好的调养作用。
3. 子女保健中药药膳不仅适用于孕期保健,也对子女的成长发育有积极的影响。
一些中草药富含丰富的营养物质和活性成分,可以促进子女的健康成长。
•黄芪:可以增强免疫力,提高抵抗力,适合子女食用;•百合:具有清心润肺、养心安神的功效,适合子女对于心理压力大、学习疲劳的调理;•龙眼肉:补益心脾、养肝明目,适合子女眼睛疲劳、视力下降时食用。
4. 调理体质中药药膳还可以根据个人体质的不同进行调理,帮助人们保持身体的平衡和健康。
•阳虚体质:适宜食用温热性的中草药,如人参、枸杞、肉桂等,有助于温补身体;•阴虚体质:适宜食用滋阴润燥的中草药,如沙参、麦冬、百合等,有助于滋阴降火;•气虚体质:适宜食用补气的中草药,如党参、黄芪、黄精等,有助于补充体内气血;•血瘀体质:适宜食用活血化瘀的中草药,如川芎、桃仁、红花等,有助于改善循环。
5. 心理调节中药药膳除了对身体有益外,还可以通过食物的味道、气味等方式对人的心理进行调节。
•佛手:具有清香的气味,能够使人心情愉悦,对于缓解焦虑、烦躁情绪有一定的效果;•薰衣草:具有芳香的气味,能够舒缓紧张情绪,减轻压力和焦虑;•蔓越莓:富含维生素C和抗氧化物质,对于改善情绪低落、焦虑有一定的帮助。
6. 疾病调理中药药膳在疾病调理中也有一定的应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56 ・ 9
中 国疗 养 医学 2 1 年第 2 卷 第7 C i o vl cn e J1 0 2, o. 1 N . 02 l 期 hnJC nae etM d,u. 1 V 12 , o7 s 2
膳 。例 如 : 味 的药膳 具 有 收敛 、 酸 固涩 的作 用 , 以敛 汗 、 可 止泻 , 乌梅 、 味子 、 楂 、 像 五 山 山萸 肉等 ; 味 的 药 膳 具 有 苦 清 热 泻下 、 降燥 湿 的功 能 , 以泻 火 以 利小 便 , 陈 皮 、 通 可 像 苦 瓜 、 杏 仁等 。正 因为 五 味 的作 用不 同 , 以在选 择 食 苦 所 物 时必 须调 和 五 味 , 才有 利 于 身体 的健 康 , 五 味 过偏 就 若 会 引起 疾病 的发生 。 3 如 何正 确 的使 用药膳 中 医将 人 体 的 体 质 分 为气 虚 型 、 虚型 、 热 型 、 阳 湿 血 瘀 型 等多 种类 型 。不 同体 质 的人可选 择适 合 自己的药 膳 。 从 众 多 的 食物 和 药物 来 看 , 性食 物 居多 , 平 温热 性 食物 次 之, 寒凉 性 食物 较 少 。 因此 在 配制 和 服用 药 膳 前 , 就要 先 辨别 食物 的性 和 味 , 根据 人体 的体 质或 病理 情况 合理 选 再 择使 用 , 以达 到扶 正祛 邪 , 证调 治 的 目的 。“ 气 内存邪 辨 正 不 可干 ”, 人体 只 有提 高免 疫 功能 , 强 自身 的 “ 增 正气 ”才 能健 康无 病 。 3 1 服 用 药 膳 要 做 到 “ 因 制 宜 ” “ 因制 宜 ”即 因 . 三 三 时、 因地 、 因人 制宜 。 “ 因时制 宜 ”是指 根据 季节 等特 点及 其 与 内在脏 腑 、 血 阴 阳的密切 关 系来选 用 适宜 食物 。肝 气 主春 、 心主 夏 、 主长 夏 、 主秋 、 脾 肺 肾主 冬 , 在各 个 季节 , 多 吃 补益 对应 脏 腑 的食 物 , 以达到 事半 功 倍 的效果 。 “ 可 因 地 制宜 ”是 根据所 处 的不 同地 理环 境选 择膳 食 。西北 地 势 高, 阳热之 气不 足 , 候寒 冷 , 食 宜辛 辣 温热 ; 气 饮 东南 地 势 低 , 寒 之 气 缺 乏 , 候 温 热 , 食 宜 甘 淡 寒 凉 。 “ 人 制 阴 气 饮 因 宜 ”是 指根 据人 的性 别 、 年龄 、 体质 等来选 择 食物 。 男女 生 理 特 点各 异 , 少 生理 状 况 和 阴 阳气 血 盛 衰不 同 , 老 因此 要 据 此选 择合 适饮 食 。 32 合 理搭 配药 膳 才能 增进 营 养 在 生活 中人 们要 注 意 . 自己的饮 食 习 惯 , 改善 自己的饮 食 结 构 , 如 多 吃一 些 绿 例 色 的蔬菜 ,绿 色蔬 菜 中含有 丰 富纤 维 素 可 以帮 助消 除 便 秘 , 进脂 肪 的分 解 和排 除 体 内 的毒 素 ; 促 薏苡 1 、 瓜 、 _ =南 小 米 等食 材 可 以健脾 益 胃 ; 大蒜 已经被公 认 为有效 的抗 癌 食 品 ,除此 以外 还能 够对 虚乏 的身 体起 到 良性 的进 补功 能 , 同时 也能 帮助 消耗 大量 的脂 肪 , 强体 力 。 增 3 3 药 膳可 治疗 常 见疾 病 皮 肤瘙 痒 症是 老 年人 冬季 的 . 常见 病 , 要是 由于 老年 人 皮肤 退 行性 萎 缩 , 脂 腺机 能 主 皮 减 退 , 脂 分 泌减 少 或气 候 干燥 所 致 , 自觉 皮 肤 瘙痒 而 皮 常 无 明显 的原 发 性 损 害 , 发 性 瘙 痒 、 痒 , 及 躯 干 和 四 阵 奇 遍 肢 , 间尤甚 , 往 出现 抓痕 , 夜 往 出血 、 血痂 、 皮脱 落 , 表 日久 可呈 湿疹 样变 或 色素 沉着 。治病 自古就有 “ 药食 同源 ”之 说 ,药膳 治疗 若服 用方 法得 当 ,可起 到事 半 功倍 之效 , 有 助于 改善 瘙痒 症状 。但 药膳 治疗 不包 括 患有 脑动 脉硬 化 、 糖尿 病 、 列 腺 炎 、 疸 、 液 病 等 器 质 性 疾病 所 致 皮 肤 前 黄 血 瘙痒 患者 。常红 军l采用 南瓜 糯米 糕 、 5 l 桑椹芝 麻 膏 、 芪 防 黄 风 酒 、 耳 茅 根 银 花 汤 、 带 绿 豆 苡 仁 汤 、 肉 山 药 粥 等 银 海 羊 治疗 老年 皮肤 瘙痒 症 获得 了较好 的疗 效 。 4 药 膳 在 疗 养 院 的 应 用 祖 国医 学尤 其 是养 生 学 的 实践 ,不仅 为 中华 民族 的 繁 衍 昌盛 发 挥 了 巨 大 的 作 用 , 时 也 为 我 国 半 个 多 世 纪 以 同 来疗 养学 的实 践所 应用 ,因此不 仅 有重 要 的历史 价值 , 而 且有 宝 贵 的现 实 意义 。《黄帝 内经 》已有很 多记 载 , 《素 如 问・ 四气 调 神大 论 》中描 述 :“ 四时 阴阳 者 , 物 之 根本 夫 万 也 。所 以圣人 春夏 养 阳 , 秋冬 养 阴 , 以从 其 根 , 万 物浮沉 故 于 生 长之 门”, 以 四季 不 同 的气 候 因子 锻炼 身 体 , 进 即 增 健康 。 明 中医学 以及 养生 学 中还有 内容极 为丰 富 的精神 说 心理 调 整 、 食 营养 卫 生等 方 面 的论 述 , 我 国现 代疗 养 饮 在 工作 中仍 发挥 着 重要 的指 导作 用 , 中不 少 内容仍 在 实践 其 中运 用 , 而形 成 了我 国疗 养专 业 的一 大特 色l。 从 6 l 4 1 药 膳在 疗 养 院开展 的基础 疗 养 院疗 养员就 餐 餐厅 . 较 多 , 有 专 门 的营 养 师 , 长 期 专病 疗 养 方 面积 累 了一 配 在 些 经 验 , 一定 的基 础 。疗 养 院开展 药膳 可在 中医药 理论 有 指导 下 ,将 中药 和食 物 或 选用 某 些 具有 一 定 药 效 的食 物 相配伍 , 采用 饮 食 烹调 技术 , 制作 成 具有 防 病 、 病 、 补 治 滋
1 药膳 在 养生 保健 中的重 要 ・ 眭
养 生 保 健 是 我 国传 统 文 化 中 的精 髓 之 一 ,有 着 几 千 年 的历 史 。中医 对保 健 的研 究积 累 了很 多 经验 , 0 多 年 20 0 前 的 《黄 帝 内 经 》 创 了 中 医养 生 保健 的先 河 , 结 合 丰 开 再 富 的 中药资 源 , 中医养 生 保健 更 显得 朴 素 而神秘 。在 人 使 类 漫 长 的发 展历 史 中 , 康 长 寿是 人们 一 贯追 求 和 向往 的 健 美 好 愿 望 , 此 养生 保 健文 化才 得 到 了持 续不 断 的 丰富 与 故 发 展 , 生 的理 念 遍 布 全世 界 …。随 着 我 国 经济 的快 速 发 养 展 ,人们 的生 活环 境及 生 活方 式 发生 了前 所 未有 的改变 , 各 种 因个 体 因素 、环境 因 素而 滋 生 的慢性 非 传染 性疾 病 、 亚健 康 疾病 的 发病 率 呈大 幅上 升 之势 , 为 危害 广 大 民众 成 健 康 的主 要杀 手 I。 中 医养生 , 调 气 血 精 液 的充 盈 和 正 2 ] 强 常 疏 布 , 中 一 种 物 质 出 现 虚 实 不 平 衡 都 将 影 响 整 个 机 体 其 的 正常 运转 l。所 以 , 康 养 生 已逐 渐 成 为 当代 社 会 发 展 3 _ 健 的需 求 , 是人 类 自身 发 展 的需要 。 19 年世 界 卫 生组 织 宣 96 布 : 1 纪 的医 学不 能停 滞 在 以往 的疾 病 治疗 领域 ,应 该 2世 以人 类 的健 康 为主 要研 究 方 向 , 预 防疾病 作 为 首要 的 健 将 康 话 题 明确 地 提 了出来 。 药膳 作 为 中 医养 生保 健 的重 要 而 内容 也越 来 越受 到 人们 的 青 睐 。 药 膳 在 我 国有 着 非 常 悠 久 的历 史 , 自从 有 了 人类 , 药 膳 就 被运 用 在 日常 生活 过 程 中。早 在 《 帝 内经 》中就 有 黄 关 于 药膳 的记 载 , 《素 问 ・ 器法 时 论 》中言 : 五 谷 为养 , 脏 “ 五 果 为 助 , 畜 为宜 , 菜 为 充 , 味合 而 服 之 , 补 精 益 五 五 气 经 气 ”。而 且 在 《 神农 本 草经 》、 千 金方 》、 食 疗 本 草 》 《 《 等 经 典 医书 中都 有 专 门论 述 药膳 的 内容 , 都 阐 明 了 “ 也 医食 同 源 ”的道 理 l。 4 药膳 是 由 中药 、 1 食物 或 药食 两用 的食 品及 调料 三 部 分组 成 , 是 食 品 , 似药 品 , 药之 性 , 食 物 形 性 取 用
・
疗养 ・
文 章 编 号 :0 5 6 9 2 1 )7 0 9 — 2 10 — 1 X(0 2 0 — 5 5 0
药 膳 在疗 养 保 健 中 的应 用
徐莉 杨萍 ( 州军 区 临潼 疗养 院 , 16 0 兰 7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0)
【 键词 】 药膳 ; 养 ; 健 关 疗 保
去 过 北 京 小 汤 山疗 养 院 的疗 养 界 的 同仁 们 都 有 一 种 感 受 , 是被 该 院 开 展 的 中华 传 统 药膳 所 吸 引 , 然 从 清 就 虽 朝 开 展 至今 历 经 曲折 , 疗 养 院仍 然在 疗 养保 健 中开 展 药 但 膳 ,进 一步 拓 展药 膳食 疗 养生 保 健 、防病治 未病 作 用 , 达 到 防病 健 体 的 目的 ,从 而 传 承 了 中华 养 生 保 健 的 一 大 特 色 。笔 者在 该 院 和几个 专 家 经过 多次 学 习 和探讨 , 此 将 在 学 习体 会 和思 考与 大 家交 流 。
之 味 , 同配合 , 辅 相成 , 到食 借 药 力 、 共 相 起 药助 食 功 的 协 同作 用 , 收到 药物 与食 物 的 双重 功效 。 2 药 膳 在 日常 生 活 中 的 作 用 药膳 是 饮 食养 生 的重 要组 成 部 分 ,它是 在 中医 药 理 论指 导 下 , 中药和 食物 或选 用 某些 具有 一 定药 效 的食 物 将 相 配伍 , 采 用 我 国 的饮 食 烹 调技 术 , 作 成 的具 有 一 定 并 制 色 、 、 、 、 、 的菜 肴 、 点 、 品 、 品 等 美 味 食 香 味 形 器 养 糕 粥 饮 品 , 之 具 有 防病 、 病 、 补强 身 、 使 治 滋 聪耳 明 目 、 颜黑 发 、 养 延年 益 寿 的功效 。 2 1 药 膳 讲 究 药 食 同源 希 波 克拉 底 说 过 : 让 食 物 成 . “ 为你 的药 物 , 你 的 药物 也 成 为食 物 。 ”医药 与食 物 本 来 让 就有 着 千 丝 万缕 的联 系 ,有 不 少 中药 既是 药 物 ,又 是食 物 。药膳 中加 的药 当然 不 只是这 一类 可 作食 品 的药 , 还有 些 不作 食 品 的药 ,这 样种 类 就更 多 了。按 中医理 论 , 食 物 和药 物都 有 性 昧 , “ 即 四气 五 昧 ”,“ 四气 ”是 指 寒 热 温 凉 ,“ 味 ”是 指 酸 苦 甘 辛 成 。 在 滋 补 的 时 候 , 根 据 人 的 五 要 年龄 、 质 、 病 等 不 同情 况 而选 用不 同的 药膳 。例 如 虚 体 疾 证 , 有气虚 、 虚 、 虚 、 虚之别 , 采用温补 、 补 、 就 血 阳 阴 可 清 平补 之 法 。 22 药 膳 贵 在 平 和 天 然 药 膳 作 为 一 种 食 疗 , 了 安 全 , . 为 便 于家 庭 普 及 , 中 药材 的选择 上 , 用 那 些 无毒 副 作 用 在 选 和无 严 格剂 量要 求 的 中药材 。 和 天然 的药 膳要 求 药性 平 平 缓, 不会 伤及 脏 腑 , 其适 用 于老 年人 及 体 弱人 群 。药 膳 尤 是在 中 医基 础 理论 指 导 下 , 据食 物 性 能 , 对人 的体 质 依 针 状态 等 而配 制 的 。 只要 具备 一定 的 中 医理论 知识 和 食 品知 识就 可 以搭 配 出合 理 的药膳 。 23 药膳 注重 调 和五 味 五 味 即酸 、 、 、 、 五种 味 . 苦 甘 辛 咸 道 的总称 。五 味是 人体 赖 以生存 的基本 条件 , 人体 具 有 对 重要 的作用 。 正如 《 帝 内 经 》 述 :“ 味入 L , 黄 所 五 l 藏入 肠 胃, 有所藏 , 味 以养 五气 , 和而 生 , 液相 成 , 乃 自生 ”。 气 津 神 各种 不 同性 质 的食物 进入体 内消 化后 ,不 同的性 味被 不 同 的脏 腑所 吸收 , 别成 为各个 器官 的营养 素 , 而发挥 各 自 分 从 的功能 。正 如 《 黄帝 内经 》 所告 诫 : 谨 和 五昧 ……长 有天 “ 命 ”。在 选 择食 材 的 时候 , 根 据不 同作 用 选 择 相应 的药 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