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峡复习课件
合集下载
八年级第1篇《三峡》课件(共21张PPT)语文中考一轮古诗文阅读专题复习之课内文言文逐篇梳理

(4)自非亭. 午. 夜. 分.
亭午: 正午
夜分: 半夜
(5)不见曦. 月 曦:日光,这里指太阳
第10篇 三峡
(6)至于夏水襄. 陵.
襄: 冲上、漫上
陵: 山陵
(7)沿. 溯. 阻绝
沿:顺流而下
溯: 逆流而上
(8)或王命急宣. 宣: 宣布,传播 (9)不以疾. 也 疾: 快
(10)素. 湍.绿潭
素: 白色
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上行船只的航路都被阻断,无法通行。有时
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 皇帝的命令要紧急传达,早晨从白帝城出发,
第10篇 三峡
原文呈现
译文
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 傍晚就到了江陵,这中间有一千二百里,即使
疾也。
骑乘奔驰的快马,驾着风,也不如船快。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
等到春天和冬天的时候,就可以看见白色
每至晴初. 霜. 旦
本义:在气温降到0℃以下时,接近地面的空气中所含的水 汽在地面物体上凝结成的白色冰晶 句中意思: 下霜 (4)名词作状语
空. 谷. 传响 本义:空寂的山谷
句中意思: 在空荡的山谷里
第10篇 三峡
5.重点实词
(1)略. 无阙处 (2)重岩叠嶂. (3)隐. 天蔽日
略: 完全 嶂: 高而险峻的山峰 隐: 遮蔽
第10篇 三峡
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
(1)山行之极观. 也 观: 景观 (2)所目. 既奇 目: 看到的
2.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数步,闻疾雷声,心悸。 (我)走了几步听到很响的雷声,心里感到害怕。
第10篇 三峡
3.本文主要描写第五泄的特点,文中为什么要写到游人“犹不忍去”? 描写游人的心理,旨在从侧面突出第五泄的壮观。 4.本文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本文表达了作者对所见美景的喜爱与赞美之情。
《三峡》课件(共60张ppt)

侧面突出了山峰的险峻、 江面的狭窄、峡谷的幽深
研 读 课 文 夏天 江水满溢,一泻千里,给人以惊心动魄之感。
三峡的水在不同季节各有怎样的特点?是如何写的?
找出相关语句正分面析写夏。水水涨湍急,
水位高,凶险,交通阻 断。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
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
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
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引用渔歌作结,结构上,总结全文,与上文“高猿长啸,属引凄异”和第一段相呼应; 内容上,暗示三峡山高、岭连、峡窄的特点,间接表现了景物带给人的感伤情绪,进 一步渲染萧瑟凄清的氛围。
词类活用 (1)虽乘奔御风(动词用作名词,指飞奔的马) (2)回清倒影 ( 形容词作名词,清波 ) (3)晴初霜旦 ( 名词用作动词,结霜) (4)素湍绿潭 ( 形容词用作名词,急流 ) (5)空谷传响 (动词用作名词,回声 )
文言句式
省略句:
清荣峻茂 倒装句:
[省略主语,即“(水)清(树)荣(山)俊 (草)茂”]
听朗读,注意生字词及句子节 奏的划分和停顿
朗读指导
课文朗读
三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quē)处。重(chóng)岩/叠
嶂(zhàng),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xī )月。
至于/夏水襄(xiāng)陵,沿/溯(sù)/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
(zhāo )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jiān )/千二百里,虽/乘奔(bēn)御
(yù) 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tuān)/绿潭,回清/倒影。绝巘(yǎn)/多生怪柏
《三峡》课件(31张ppt)

三 峡
自三峡七百里中,
两岸连山,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曦自 月非 。亭 午 夜 分 不 见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 有时朝发白帝,
暮到江陵,
虽 乘 不奔 以御 疾风 也
。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 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
悬泉瀑布, 飞漱其间。
清 荣 峻 茂 良, 多 趣 味 。
每至晴初霜旦, 林寒涧肃,
常有高猿长啸,
属引凄异,
空 谷 传 哀响 转, 久 绝 。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 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 裳!”
理清文章的思 路
总(1) 总写三峡特点:山高、岭连、狭长。
(2)夏天的三峡。——奔放美 分(2-4) (3)春冬三峡的景色。——清悠美 (4)秋天三峡。——凄婉美
课文写三峡四时风光,为什么从“山” 写起?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顺序来写?
——因为”峡”的意思就是两山夹水的地方, 有山才有“峡”,所以从山写起。三峡的水 又是最有特色的,所以接着写水。写水先写 夏水,后写春冬之水。因为夏水最盛,最为 凶险,迅疾,最有特点。最后写三峡之秋的 悲凉气氛。
赏析文章
1、本文作者在写景时采用的事大笔点染的手法, 寥寥一百五十余字,就把七百里三峡万千气象 尽收笔底,让我们读来感觉非常美。此外在写 法上、在语言表达上也有值得我们借鉴的地方。
三峡的诗(五)
• 三峡歌 (宋 陆游) 十二巫山见九峰, 船头彩翠满秋空。
朝云暮雨浑虚雨,
一夜猿啼明月中。
今日三峡(图片)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学习外语并不难,学习外语就像交朋友一样,朋友是越交越熟的,天天见面,朋友之间就亲密无间了。——高士其 2、对世界上的一切学问与知识的掌握也并非难事,只要持之以恒地学习,努力掌握规律,达到熟悉的境地,就能融会贯通,运用自如了。 ——高士其 3、学和行本来是有联系着的,学了必须要想,想通了就要行,要在行的当中才能看出自己是否真正学到了手。否则读书虽多,只是成为一座死书库。 ——谢觉哉 4、教学必须从学习者已有的经验开始。——杜威 5、构成我们学习最大障碍的是已知的东西,而不是未知的东西。—— 贝尔纳 6、学习要注意到细处,不是粗枝大叶的,这样可以逐步学习摸索,找到客观规律。 ——徐特立 7、学习文学而懒于记诵是不成的,特别是诗。一个高中文科的学生,与其囫囵吞枣或走马观花地读十部诗集,不如仔仔细细地背诵三百首诗。——朱自清 8、一般青年的任务,尤其是共产主义青年团及其他一切组织的任务,可以用一句话来表示,就是要学习。—— 列宁 9、学习和研究好比爬梯子,要一步一步地往上爬,企图一脚跨上四五步,平地登天,那就必须会摔跤了。—— 华罗庚 10、儿童的心灵是敏感的,它是为着接受一切好的东西而敞开的。如果教师诱导儿童学习好榜样,鼓励仿效一切好的行为,那末,儿童身上的所有缺点就会没有痛苦和创伤地不觉得难受地逐渐消失。 ——苏霍姆林斯基 11、学会学习的人,是非常幸福的人。 ——米南德 12、你们要学习思考,然后再来写作。 ——布瓦罗 13、在寻求真理的长河中,唯有学习,不断地学习,勤奋地学习,有创造性地学习,才能越重山跨峻岭。 ——华罗庚 14、许多年轻人在学习音乐时学会了爱。—— 莱杰 15、学习是劳动,是充满思想的劳动。 ——乌申斯基 16、我们一定要给自己提出这样的任务:第一,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列宁 17、学习的敌人是自己的满足,要认真学习一点东西,必须从不自满开始。对自己,“学而不厌”,对人家,“诲人不倦”,我们应取这种态度。 ——毛泽东 18、只要愿意学习,就一定能够学会。 ——列宁 19、如果学生在学校里学习的结果是使自己什么也不会创造,那他的一生永远是模仿和抄袭。—— 列夫· 托尔斯泰 20、对所学知识内容的兴趣可能成为学习动机。—— 赞科夫 21、游手好闲地学习,并不比学习游手好闲好。—— 约翰 · 贝勒斯 22、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自然哲学使人精邃,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学使人善辩。——培根 23、我们在我们的劳动过程中学习思考,劳动的结果,我们认识了世界的奥妙,于是我们就真正来改变生活了。 ——高尔基 24、我们要振作精神,下苦功学习。下苦功,三个字,一个叫下,一个叫苦,一个叫功,一定要振作精神,下苦功。——毛泽东 25、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 ——别林斯基
《三峡》课件(86张PPT)(共86张PPT)

重点字词
1、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如果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断 3、沿溯阻绝 消失,停止 4、哀转久绝 5、 绝(山献)多生怪柏 极 6、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 奔驰的马 快 7、或王命急宣 有时侯 8、飞漱其间 冲荡 9、至于夏水襄陵 漫上 10、属引凄异 连续不断 11、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的确,实在 雪白的急流打着回旋的清波,碧绿 12、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滩多水急的------
西陵峡
西陵峡滩多流急,以“险”出名,以“奇”
著称,“奇”、“险”化为西陵峡的壮美。整
个峡区都是高山、峡谷、险滩、暗礁。峡中有 峡、滩中有滩,大滩含小滩,自古三峡船夫世
世代代在此与险滩激流相搏。
瞿塘峡的雄伟、巫峡的秀丽、西陵峡 的险峻 ,使三峡成为神州山水中的 瑰宝,古往今来,闪耀着迷人的光彩。
第三段写三峡的春冬景 色。气氛由紧张变得轻松, 向人们展现了一幅有动有静、 色彩斑斓的山水画卷。 良多趣味 ”是作者由 “___ 衷的感叹。
读“三峡秋景”
1、作者写三峡秋景时集中描写了什么?突出了 什么气氛(特点)? 猿啸 凄清肃杀
2、文末描写“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有什么作用? 一是突出了三峡秋季凄清肃杀的特点 二是突出三峡山高、峡长、岭连的地形特点
连绵 七百里,两岸连山,略无缺处 高峻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 分不见曦月
2、这一层作者采用了什么写法表现三 峡山的特点?
正面描写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相结合 侧面描写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欣赏“三峡群山”之美
自三峡七百里中……略无阙处
重岩叠障……不见曦月
1、三峡的夏水有何特点?结合文中的语句说说。
逆流而上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
八年级第0课《三峡》(共46张PPT)优秀课件

概括三峡春冬季节景色:
按
要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求
默
写
课堂练习
–
凡 事都 是多 棱镜 ,不同 的角 度会 看到 不同 的结 果。若 能把 一些 事看 淡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境, 若把 很多 事看开 了 ,就会 有个 好心 情。 让聚散 离合 犹如 月缺 月圆 那样 寻常,
凡事 都是 多棱 镜,不 同的 角度 会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白色的急流 回旋着清波
翻译:春冬季节,白色的急 流,碧绿的深潭,清波回旋; 景物倒影其中。
极
(于)从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 其间,
极高的山峰
冲刷
它们,指怪柏。
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水清,树荣,山峻, 草茂
实在
翻译:极高的山峰上长着许多奇形怪
状的古柏,悬挂着的泉水瀑布,在这 里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草 茂,实在趣味无穷。
声音连续不断,异常凄凉,空荡的山谷 里传来猿叫的回声,悲哀婉转,很久才 消失。
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 三 声 泪沾裳!”
所以
翻译:所以打渔的人唱道:“巴东三 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清初霜旦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下面有几幅画,请你给它们配上恰
当的词语(用文中的),说说体现了三 峡怎样的美?
山: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雄壮美
back
夏水襄陵 沿溯阻绝
奔放美
清幽美
素
湍
碧
潭
林寒涧肃 高猿长啸
凄婉美
本文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表现了作者对三峡风光的无限 热爱和赞美之情.
一
、 词
略无阙处: 通“缺”,空缺
《三峡》复习课件

04
三峡工程的生态环境影响
对水生生态的影响
鱼类栖息地丧失
三峡大坝的建设导致鱼类栖息 地受到破坏,影响了鱼类的繁
殖和生长。
水流速度改变
大坝对水流速度的改变,使得水 生生物的迁移和繁殖受到严重影 响。
水质变化
大坝的建设使得下游水质恶化,进 而影响到水生生物的生存。
对陆地生态的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
大坝的建设导致大量土地被占用,从而改变了当地的土地利用格 局。
水生生物影响
三峡工程对水生生物的栖息地和生存环境带来了一定影响,如鱼类洄游和生态系统的改变 。
水库淹没影响
三峡水库的淹没对周边地区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造成了一定影响,如古镇和自然风貌的 消失。
06
三峡工程的管理与维护
三峡工程的管理
01
制定详细的三峡工程管理计划
包括工程进度、质量控制、安全管理等方面,明确各项任务和责任。
长江干流上的三个大型水电站
三峡大坝、葛洲坝水电站和向家坝水电站等长 江干流上的三个大型水电站组成了三峡工程。
3
共分为四期
三峡工程分为四期,其中一期工程已于1994年 开工,到2009年全部竣工。
三峡基本情况概述
世界最大规模的水电工程
01
三峡工程是世界最大规模的水电工程,也是中国有史以来最大
的工程项目之一。
对损坏设备及时维修和更换
对于出现故障或损坏的设备,要立即组织专业维修人员 进行维修和更换,确保工程正常运行。
定期进行工程加固和改造
针对三峡工程中使用的各种设施,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加 固和改造,确保工程设施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工程的安全管理
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
01
在三峡工程建设和运行过程中,建立完善的安全管理体系,全
《三峡》优秀复习ppt课件

提一事
❖ 3.虽乘奔御风 ❖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 4.泪沾裳 ❖ 古义:古人的下衣 今义:衣服
❖ 5.不以疾也 ❖ 古义:快 今义:疾病
❖①自: 五、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②绝: ❖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断绝) ❖(极,最) ❖(消失)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除非是正午和半夜,其它时间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 到。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在夏天江水漫上两边小山的时候,上行和 下行和船只都被阻绝了。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乘上飞奔 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的?
❖ 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先写夏水的 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写景描写的角度
《三峡》一文中描写夏天水流湍急的景 象,但描写角度与众不同。试举例加以说 明。
本文表现三峡水流湍急的景象,不是 像一般文章采用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侧面 烘托的方法。例如:往来船只被阻断,王 命急宣,船速极快等。
相似的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10.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
春、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
❖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 11.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真正实现了“
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本文里描绘的渔
者歌唱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情景已是一去不复 返了。
《三峡》 复习课
文言知识汇总
一、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 ❖② 哀转久绝 ❖(“转”通“啭”,婉转)
❖ 3.虽乘奔御风 ❖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 4.泪沾裳 ❖ 古义:古人的下衣 今义:衣服
❖ 5.不以疾也 ❖ 古义:快 今义:疾病
❖①自: 五、一词多义
❖自三峡七百里中 ❖(在)
❖自非亭午夜分 ❖(如果)
❖②绝: ❖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断绝) ❖(极,最) ❖(消失)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除非是正午和半夜,其它时间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 到。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在夏天江水漫上两边小山的时候,上行和 下行和船只都被阻绝了。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乘上飞奔 的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作者是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的?
❖ 这是按水势由涨到落的顺序安排的。先写夏水的 凶险、迅疾,可以突出三峡夏水最盛的特点,给 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二、写景描写的角度
《三峡》一文中描写夏天水流湍急的景 象,但描写角度与众不同。试举例加以说 明。
本文表现三峡水流湍急的景象,不是 像一般文章采用直接描写,而是通过侧面 烘托的方法。例如:往来船只被阻断,王 命急宣,船速极快等。
相似的句子: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10.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
春、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
❖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 11.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真正实现了“
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本文里描绘的渔
者歌唱的“ 巴东三峡巫峡长,
❖ 猿鸣三声泪沾裳!”的情景已是一去不复 返了。
《三峡》 复习课
文言知识汇总
一、通假字
❖①略无阙处 ❖(“阙”通“缺”,空缺,这里指中断) ❖② 哀转久绝 ❖(“转”通“啭”,婉转)
《三峡》PPT课件(完整版)

动形象地写出了山的连绵、高峻、峭拔。
课文细读品味
2.第3段是如何体现动静结合的?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绿潭 倒影
怪柏
素湍 回清 悬泉 瀑布
静景 ↓
结合 ↑
动景
色彩鲜明 相映成趣
水清树荣 山高草盛
突出
作用:使行文 生动活泼,妙趣横 生,情景交融,引 起读者共鸣。
课文细读品味
1.请分析文章第2-4段的描写顺序。
第2-4段,先写夏景,再合写春冬之景,最后写秋景。 写夏景是承前文写山之雄伟,突出夏水之雄壮峻急。春冬 两季水势相似,优美雅致,故合写。而秋天则是一派肃杀 的景象,传达出感伤情绪,与春冬之沉静、有趣形成对比。 描写顺序即:江水由盛到枯。
课文全篇探究
1.[难点]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势后写水势? ①因为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为峡,三峡景色特征之一即为山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
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山:连绵不断、高大险峻
三
雄奇险拔
峡
夏:水流湍急
清幽秀丽
四季
春冬: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猿鸣凄凉
10. 三峡
第 二 课 时
课文细读品味
1.文章第一段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1段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生
用
2. 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
3. 每至晴初霜旦(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 ·
文言知识积累
文
言
省略句
句 式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省略介词“于”,即“有时朝发(于)
白帝,暮到江陵”
课文细读品味
2.第3段是如何体现动静结合的?有什么作用?请具体分析。
绿潭 倒影
怪柏
素湍 回清 悬泉 瀑布
静景 ↓
结合 ↑
动景
色彩鲜明 相映成趣
水清树荣 山高草盛
突出
作用:使行文 生动活泼,妙趣横 生,情景交融,引 起读者共鸣。
课文细读品味
1.请分析文章第2-4段的描写顺序。
第2-4段,先写夏景,再合写春冬之景,最后写秋景。 写夏景是承前文写山之雄伟,突出夏水之雄壮峻急。春冬 两季水势相似,优美雅致,故合写。而秋天则是一派肃杀 的景象,传达出感伤情绪,与春冬之沉静、有趣形成对比。 描写顺序即:江水由盛到枯。
课文全篇探究
1.[难点]文章为什么先写山势后写水势? ①因为两山夹水的地方称为峡,三峡景色特征之一即为山
课文整体感知
简要概括课文主旨。 文章以凝练、生动的笔墨,描写了三峡雄奇险拔、清
幽秀丽的景色,表达了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
板书设计
山:连绵不断、高大险峻
三
雄奇险拔
峡
夏:水流湍急
清幽秀丽
四季
春冬:清荣峻茂
秋:林寒涧肃,猿鸣凄凉
10. 三峡
第 二 课 时
课文细读品味
1.文章第一段运用了哪种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第1段运用了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手法,生
用
2. 回清·倒影( 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
3. 每至晴初霜旦( 名词用作动词,下霜 ) ·
文言知识积累
文
言
省略句
句 式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省略介词“于”,即“有时朝发(于)
白帝,暮到江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十四、课文内容理解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描写三峡连山之密的句子:
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
2.描写三峡两岸山峰高耸的句子:
。 3.从侧面交代三峡两岸山势之高的句子: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 4.描写夏季三峡水势浩大的句子: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
昔日郦道元笔下美丽的三峡,如今因三峡工程更闻名于世, 并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请你用简洁生动的 语言写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绍三峡的风景特 点和时代变化。
相关链接:2006年5月20日14时,三峡坝顶上激动的建设者们见证了大坝最后一方混凝 土浇筑的历史性时刻。至此,世界规模最大的混凝土大坝终于在中国长江西陵峡全线建 成. 三峡大坝建成后,大坝本身就是一道壮丽的景观。北京三峡游的线路一直在追踪 三峡 大坝的建设进程。
写山的特点,为写水设置了条件或为下文作铺垫,山 高水的落差大,水速自然急速。
3、第3段写三峡春冬景色时,既描写了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_________ _”的静景,也描写了 “_______ ____”的动景,动静结合,相得 悬泉瀑布,飞溯其间 益彰。 4、三峡的春冬之景别有一番神韵,素、绿、
清、影写出了他的神韵。
中考链接
三峡适合修建水力发电站,可以从本文找出
两条理由,请用自己的语言概括,并写出文 中印证理由的原句。(3分)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水流急 理由1:____原句:_______ 或:虽乘风御风不以疾也 _________ 悬泉瀑布,飞漱其间 理由2:____原句:_______ 落差大 _________
重岩叠嶂 7、总写三峡地貌特征的句子是__________, 隐天蔽日 __________。
8、“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这句话写出 湍急 了水流_____的特点。唐代大诗人李白从白帝城 到江陵顺流而下时,他在诗中写过类似的诗句是 朝发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_ 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本文最后收笔落在渔人的歌唱上,这样写的 把自然景观与人的感情融为一体,使画面活起来 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略无阙处
“阙” 同”缺”,意思是”中断”
一词多义:
沿溯阻绝
隔绝 消失 自三峡七百里中 从、在
绝
哀转久绝
自
自非亭午夜 分…… 如果
绝谳多生怪柏 极
五、重点虚词
其:
其间千二百里
指示代词,这 它们(指怪柏)
飞漱其间
以: 不以疾也
如
六、古今异义词
1.或王命急宣 古义:有时
今义:或者 2.至于夏水襄陵 古义:到 今义:常连在一起,表示另提一事 3.虽乘奔御风 古义:即使 今义:虽然 4.泪沾裳 古义:古人的下衣 今义:衣服 5.不以疾也 古义:快 今义:疾病
①自:
七、一词多义
(在) (如果) (断绝) (极,最) (消失) (清波) (水清)
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②绝: 沿溯阻绝 绝巘多生怪柏 哀转久绝 ③清: 回清倒影 清荣峻茂
八、词类活用
①虽乘奔御风
奔:动词用作名词,奔驰的快马。
②回清倒影
清:形容词用作名词,清波。
5、作者写三峡四季景色时,为何没按春、夏、秋、 冬的时间顺序,而先写夏季景色? 因为作者重点是些水,而水以夏季为盛,故将 “夏水”放在首位。
6、作者抓住三峡的景物特点进行描写。先写山, 突出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后写水,突 连绵不断,隐天蔽日 出__________________的不同景象。 春、夏、秋、冬四季
示例:各位游客,欢迎你们来三峡观光。七百里三 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四季美 景风格迥异。正 像郦道元笔下的《三峡〉: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瀑布飞悬;秋景凄寒,猿鸣 哀转。如今走进三峡人家,可以品尝金黄蜜桔;登 上三峡大坝,感受磅礴气势。多情的三峡风光,热 情的三峡人民,欢迎各位常游此地。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山献 白色的急流 回旋的清波
极高 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
良多趣味。
急流冲荡
的山 峰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下霜的早晨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 接连不断 所以、因此
四、通假字
10)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引用渔 歌作用:进一步突出三峡山高水长的特点,同时 渲染三峡秋季肃杀、凄凉气氛 : 11)2003年6月,世界人民见证了“三峡蓄水315” 高峡出平湖的壮丽景象,郦道元所描述的昔日渔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 者歌曰“ 三峡秋日的凄凉景象将一去不复返。 12)由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 还。”这一诗句,你想到《三峡》中与此意境相 同的句子是: 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
二、生字词 quē ) 曦月( xī ) 沿溯( sù ) 素湍( tuān ) 飞漱( shù )
阙处(
叠嶂( zhàng ) 襄陵( xiāng) 御风( yù ) 绝巘( yǎn ) 属引( zhǔ )
三、解释词语
曦月(日光,这里指太
阳) 襄(上) 回清(回旋的清波) 沿(顺流而下) 飞漱(急流冲荡) 溯(逆流而上) 属引(接连不断) 奔(这里指飞奔的马)属(连接)引(延长) 疾(快) 或(有时) 素湍(白色的急流)
《三峡》复习课
三 峡
郦 道 元
郦道元 北魏 1. 作者是___,他是我国___杰出 地理学 散文学 的___家、___家,他所著的《__ __》是我国古代最全面最系统的综合性 水经注 地理著作,文笔绚烂,语言清丽。
水经注疏 》 2. 本文选自《
瞿塘峡 巫峡 西陵峡 2.三峡包括___、____、___ _。
(热爱赞美)
十二、中心思想
通过三峡形势和四季景色的描 绘,表现了作者热爱祖国大好河山 的感情。
十三、文章内容理解: 1、作者从哪些方面描写三峡自然景观?
作者是从“山”、“水”两方面描写描写三峡自然景 观的。先写“山”后写“水”。写“山”,突出连绵 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写“水”,描绘出不同季节 的不同景象。 2、文章第一段写山,第二段写水,这样安排的目 的是什么?
齐齐哈尔市(09黑龙江省)
中考链接
(一)阅读《三峡》,(回答1——4题,共10分)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2分) 阙: 通“缺 中断 襄: 上 2.翻译下列语句。(4分) (1)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即使骑着快马,驾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就看不见太阳和月亮。
3.总结三峡的景物特点,给下面的对联补出上联。(2分) 山险水急三峡景 ; 山峻水清三峡美 ,天高地厚华夏情。 4.下面是《小石潭记》中的一段文字,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较,在写水方面 有什么异同?(2分)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山
三 峡
(连绵 高耸)
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 隐天蔽日 (侧面) (正面) 襄陵 阻绝 (正面)
(侧面) 朝发 暮到 水:素、绿、 静态 急猛) (俯视) 回、悬、漱 动态 春冬 :绝 水 (仰视) 静态 (清幽) 柏: 怪 林寒、涧肃 (正面) 秋 (凄清) 猿啸、泪沾裳 (侧面) (盛大
夏水
大处落笔 小处刻画 情景交融
5.交代水流湍急,行船速度之快的句子:
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
6.形容三峡江水澄清、风光妩媚的句子:
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7.最能表现三峡秋季特点的句子: 每到晴初霜旦,林寒涧肃 。 8.借猿啼和渔歌表现三峡凄凉景象的句子: 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 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 。 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9.《朱元思书》中有“急湍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箭,猛浪若
奔。”借比喻突出了江水流速极快,本文 中与此相似的句 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子: 。 10.本文中描写了不同季节的景色,请写出 春、冬季江水特点的句子: 春冬之时,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 11.三峡水库蓄水已达135米,真正实现了 巴东三峡巫峡长 “高峡出平湖”的壮观景象。本文里描绘 的渔者歌唱的“ , 猿鸣三声泪沾裳! ”的情景已是一去不
4、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中间相距一千二百里,即使是乘上飞奔的快马,驾 着疾风,也不如它快。 5、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 多生怪柏。 雪白的急流,碧绿的深潭,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各种景 物的影子,绝壁上长着许多奇形怪状的柏树。 6、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在山峰之间)悬泉瀑布飞流冲荡,水清、树荣、山高、 草盛,趣味无穷。
③晴初霜旦
霜:名词用作动词,将降霜。
④素湍绿潭 湍:形容词用作名词,指急流。
⑤空谷传响 空谷:名词作状语,在空荡的山谷里。
九、特殊句式
1.重岩叠嶂:省略句,省略主语“两 岸”。 2.飞漱其间:省略句,(于)其间。
1、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两岸都是连绵的高山,几乎没有中断的地方。层层 的悬崖,排排的峭壁。把天空和太阳都遮蔽了。 2、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如果不是正午和半夜,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到。 3、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在夏天水涨、江水漫上小山包的时候,上行和下行的船 只都被阻绝了。
相同点: 都从侧面写水。 不同点: 《三峡》写出水势大,水流急的特点;《小石潭记》 写出水清澈透明的特点。
课外作业
昔日郦道元笔下的美丽三峡,如今 因三峡工程更是闻名于世,并吸引 了无数中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结 合课文,请你用生动简洁的语言写 一段导游词,向前来观光的游客介 绍三峡的风景特点和时代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