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联想和想象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联想和想象

心有灵犀妙笔生花———作文中的联想和想象师寨初级中学刘艳梅教学目标:1.能够掌握一些联想和想象的常用方法;2. 当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片段写作。
教学重点:同目标1教学难点:同目标2教学设想:【许多学生畏惧作文,不知如何下笔,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想象能力,本课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教学时数: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老师上学时曾经可怕写作文了,一到作文课就无精打采心烦意乱,这作文该怎么写呀,愁死我了!后来呀,我的老师赐予我一道锦囊妙计,从此以后,一到作文课我就神采飞扬文思泉涌,洋洋洒洒数千字不在话下,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我就把这道锦囊妙计转赠给同学们,那就是联想和想象(板书)。
二、初步感受联想和想象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与联想想象相关的游戏。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请大家抢答由圆所想到的事物,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计分,得分最高者为优胜组,课后到老师办公室领取奖品。
大家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出乎老师的预料,从到,可谓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那么,联想和想象具体指社么呢?(投影展示)三、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及方法1、简述联想和想象 (生齐读)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想象: 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
如何把联想和想象运用到写作中呢?我们来分析以下两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在文章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
2、分析课文中的联想和想象第一组:A 桃树、杏树、梨树的花全都盛开了,树下还有很多蜜蜂和蝴蝶在飞,草丛里长着许多野花。
B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联想和想象手法的辨析和运用 (2)

小测验
• 1.月亮出来了,弯弯的,就像农民伯伯收割 麦子的镰刀。
(联想)
• 2.月光照在地上,好像一位圣洁的公主即将 来临。 (想象)
微课:人教版新课标(2016版)七年 级上册第22课《太阳船》
想象和联想写作手法的辨析 和运用
西安市太元路学校
狄晓昀
吴望尧
太阳
想象
巨船
太阳
联想
黑夜 天空 阳光 晚霞 暮色
想象
帆 大海 闪烁的白银 大火 灰色的 浪涛
联想与想象
联想 甲事物
想到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乙事物
晚霞(存在)
相关关系
太阳(存在) 创造出
想象
甲事物
晚霞(存在)
乙事物
来源于客观现实
大火(不存在)
联想与想象的区别
• 联想:就是由甲事物想到乙事物的心理过 程。一般不出现具体的形象化的情境描写, 也就是由一个事物想起与之相关的另一个 事物,也指由想起的一事物又想起有关的 其他事物。 • 想象:就是在原有感性形象的基础上创造 出新形象的心理过程。一般都有具体的形 象化的情境描写,而这些形象化的情境是 眼前看不到但又合情合理的。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联想、想象与诗歌

联想、想象与诗歌——以《天上的街市》为例●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通过诗歌的学习,理解联想与想象的创作手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通过拓展学习,能够初步鉴赏诗歌。
过程与方法目标1、在教学活动中,运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创作诗歌。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1、体会诗人对自由、幸福生活的向往与追求之情,以及诗歌本身的美感。
●学习重点、难点:1、理解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培养联想和想象的能力。
2、运用联想和想象,初步创作诗歌。
●学习课型:赏析课●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学习准备:1、朗读诗歌,疏通生字,查找、了解作者有关资料。
2、预习致疑,摘出较有价值的疑难问题。
●学习课时:一课时●教学设想:1、这首诗歌中,比较典型的运用了联想和想象的创作手法。
以此为基础让学生在拓展的现代诗歌中学习并赏析这两种手法给诗歌带来的魅力。
所以在拓展延伸、课外作业设计中突出联想、想象能力的训练。
2、这首诗是一个点,通过这个点带出诗歌的面。
●教具准备:幻灯片●教学设计:一、课前热身由一名学生配乐朗诵《天上的街市》。
二、导入新课同学们,宋徽宗赵佶喜爱书画,创建了世界上最早的皇家画院。
他建立考试制度,亲自授课,出题批卷,培养绘画人才,开创了一代画风。
有一次考试,他出了一道题目——“深山藏古寺”。
你们觉得以下哪个人的画作会成为宋徽宗心中的第一?《蛙声十里出山泉》是齐白石九十一岁时,为中国文学家老舍画的一张水墨画。
齐白石用焦墨画了两壁山涧,中间是湍湍急流,远方用石青点了几个山头,水中画了六个顺水而下的蝌蚪。
青蛙妈妈在山的那头呢,蛙声顺着山涧飘出了十里。
这两个故事,跟我们今天所讲的内容息息相关,那就是联想和想象的创作手法。
三、整体感知1、熟悉诗歌,请学生自己试读全诗。
2、思考:在这篇诗歌中,作者描写了描写了“天上的街市”,那么他是直接就描写天上的街市吗?他在描写街市的时候,描写了街市的哪些内容?四、学习联想与想象(1)讨论:下列这些诗歌,是如何运用联想与想象的手法的?他走进我的办公室里,样子好像少了98条腿的蜈蚣。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作文教学之创新思维训练

作文教学之创新思维训练金寨县仙花实验学校董策富一、设计思路:许多同学一谈起写作就感到言穷意尽,觉得没有什么可以写的。
其实,这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创新思维穷乏的原因导致的,所以致力于创新思维的训练是提高学生写作能力的一条重要的途径。
本设计,将从联想和想像能力的训练、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几个方面训练学生在写作中的创新思维。
力求把教师的讲解点拨与学生的感悟写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对作文训练起到根本性的促进作用。
二、教学目标:1、通过一些有趣的问答,让学生轻松愉快地明白什么是思维定势,同时了解创新思维对于作文的重要性;2、通过对学生进行联想和想像能力以及多种思维方式的训练,让学生初步了解如何把创新思维的训练和写作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
3、充分体现新课标“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精髓,让学生在教师的轻盈的引导下,漫步在创新的作文殿堂,感悟到美妙的个人创新和集体创新的无穷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训练和指导。
2、难点:对学生创新能力的把握和引导。
四、教学方法:问答法、讲授法、讨论交流法、多媒体教学法五、教具准备:作文课件和投影仪设备六、教学教程:(一)、课题引入:师:同学们,你们在写作过程中遇到过这样的问题吗?(展示课件第1页)1、不知道写什么(感觉到写作素材枯竭)2、不知道怎样写(感觉到写作方式单一)师:结果勉强写出来,文章千篇一律,没有特色,没有新意,也就没有生气。
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师:对,这些都是原因,但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思维定势,创新能力不够。
(展示课件第2页)师:创新思维与写作的关系:1、创新是作文魅力的原始支点;2、创新是写作动力的源泉;3、作文的意义就在于让人类的情感永远鲜活而生动着。
师:下面让我们通过两个问答游戏来检测同学们的思维状况。
(展示课件第3页到第4页)问答游戏:(学生回答后教师分别予以简单的阐述)A、袋子里装有红豆和绿豆,张大爷将袋子里的豆子倒在地上,红豆和绿豆一下子就自然的分开了。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上册语文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宋晓芹:我们怀着忐忑的心情,排队上了飞船,接着又发生了一件令人恐 惧的事。
魏薇:外星人的飞船飞走了又飞回来了,扔下了一个巨大的蛋。当那个蛋 安全落地时,下端开了一个口,走出了一个人。那个人正是失踪的那个学生。
想象力是人类创造性思维的重要源泉。仔细观察,勤于 思考,积极探索,对世界始终保持旺盛的好奇心,有助于激 发自己的想象力。
精读细研
原题重现
一、故事接龙。
同学们分组围坐,由第一个同学写一句话作为故事的开头, 比如:“那一天,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其他同学依次写下 去。一圈写不完,可以接着再写,直到写出一个完整的故事。 写完后可由一个同学朗读故事,同组的其他同学提出修改建议。 最后推选出一个同学,让他根据大家的建议修改故事并定稿。
创 造
牛郎织女 闲游街市
联想是“实”的,由此物到彼物,想到的是客观实际。 想象是“虚”的,是由人脑主观创造出来的。 但是二者间有着紧密的关系,写作中一般要综合运用。
精读细研
运用联想和想象应该注意:
一是联想要自然恰切。联想到的事物与其触发点之间 要有一定的关联。比如《荷叶·母亲》中,作者由荷叶对 红莲的庇护,联想到母亲对孩子的爱,这是基于相似性做 出的合理联想:如果联想到环境保护,联想到助人为乐, 就显得牵强附会了。
写作 发挥联想和想象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了解联想和想象,深入体会联想和想象 对于写作的作用。
2.学习发散思维的方法,广收并蓄,拓展延伸, 多角度、多方位地立意。
3.在写作实践中,主动运用联想和想象,使文章 内容更丰富,表达更生动。
整体感知
什么是联想
联想是指由于某人或某事物而想起其他相关的人 或事物的心理活动。它既指由当前的事物回忆起相关 的另一事物,也指由想起的一事物又想起有关的其他 事物。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联想与想象

里一片春的世界,身边一片春的海洋。
怎么样,不难吧?那么,我们换四个词,写 一段不少于100字的场景,一起来写一写吧!
1.蓝色
2.清泉
3.蝴蝶
4.沙滩
3.脑洞大开
第一次跑输了后,兔子不服气,提出 再次比赛,结果兔子还是输了,请同学们 猜想乌龟是如何赢得比赛的。请大家大开 脑洞,为兔子写一个不少200字的失败原因 吧。
பைடு நூலகம் 联想与想象
想到
甲事物 联想:
存在
乙事物
存在
存在一定关系
想象:甲事物
存在
创造出
乙事物
不存在
来源于 客观现实
简单区别想象与联想
远远的街灯明了, 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 天上的明星现了, 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 我想那缥缈的空中, 定然有美丽的街市。 街市上陈列的一些物品, 定然是世上没有的珍奇。 ——节选自《天上的街市》
1.歌曲
2.阳光
3.小草
4.书本
抛砖引玉: 哼着歌,躺在草地上,暖暖的阳光照在身上,微
风轻拂,就像朱自清先生说的那样“像母亲的手抚
摸着你”。小草在风中扭动着腰肢,似乎也要和阳 光一起舞蹈。躺在自然的怀抱中,书本里的诗句一 一在脑海中浮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草色遥看近却无”、“春风又绿江南岸”……书
联 想 联 想
想 象
试一试
区分想象和联想
• 《金色花》:假如我变成了一朵金色花……
想象
• 《荷叶· 母亲》: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 联想 • 《西游记》:孙悟空大闹天宫
想象
• 《春》: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 联想 梨儿。
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 小小的船儿两头尖。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联想与文章构思

立意:用他人对月相思暗示自己的相思之情
(3)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另一句诗文。在这一句诗文中。作者围绕月亮展开了哪些联想呢?又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相反联想:明月照耀大地,本给大地一片光明,给内心一丝光亮,但作者却想到明月照沟渠。
立意:自己的真心付出没有得到应有的尊重
姓名班级编制:官树生审核编号
课题:联想与文章构思
批注
一、学习目标
1.了解什么是联想
2.了解联想的种类
3.如何用联想去构思作文
二、学习过程
【预习感知】
1、记者采访
(1)提到写作,你会有什么感受?
(2)每次写作,你都会花多长时间?
(3)你写作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什么?
教师:其实,写作应该是一个自由而愉悦、轻松而洒脱的事,只要我们学会了联想,就能“精骛八极,心游万仞”,思想纵横驰骋,不受时空的限制。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联想与作文构思的关系。
(1)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刘欢的《弯弯的月亮》。在这一首歌中,作者围绕月亮展开了哪些联想?又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纵向相关联想:过去的阿娇、过去的歌谣、过去的故乡,过去的情感。
立意:往日的情景再现,昨天的记忆加深,心中的思乡之情更加激荡汹涌。
(2)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唐代王建的《十五日夜望月寄杜郎中》。在这一首诗中,作者围绕月亮展开了哪些联想呢?又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4)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苏轼的《明月几时有》。在这一首诗中,作者围绕月亮展开了哪些联想呢?又表述了怎样的思想情感?
相似联想:由月的阴晴圆缺联想到人的悲欢离合
立意:无论是悲欢离合,无论是阴晴圆缺,都要豁达洒脱的面对。
3.联想与文章构思
在以上的诗词歌赋中,作者的构思都有什么共同的特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心有灵犀妙笔生花
———作文中的联想和想象
师寨初级中学刘艳梅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一些联想和想象的常用方法;
2. 当堂运用联想和想象进行片段写作。
教学重点:同目标1
教学难点:同目标2
教学设想:【许多学生畏惧作文,不知如何下笔,其根本原因在于缺乏想象能力,本课从游戏入手,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写作的兴趣】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数: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老师上学时曾经可怕写作文了,一到作文课就无精打采心烦意乱,这作文该怎么写呀,愁死我了!后来呀,我的老师赐予我一道锦囊妙计,从此以后,一到作文课我就神采飞扬文思泉涌,洋洋洒洒数千字不在话下,大家想知道是什么吗?我就把这道锦囊妙计转赠给同学们,那就是联想和想象(板书)。
二、初步感受联想和想象
接下来我们进行一个与联想想象相关的游戏。
(老师在黑板上画一个圆),请大家抢答由圆所想到的事物,以小组为单位,组长计分,得分最高者为优胜组,课后到老师办公室领取奖品。
大家的想象力可真丰富,出乎老师的预料,从到,可谓是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那么,联想和想象具体指社么呢?(投影展示)
三、了解联想和想象的作用及方法
1、简述联想和想象 (生齐读)
联想:是人们在观察的基础上,由当前的某一事物回忆起或想到另一有关事物的思维活动。
想象: 是在原有材料的基础上,创造出没有经历过的,甚至是现实中根本不存在的事物形象。
如何把联想和想象运用到写作中呢?我们来分析以下两组句子,看看作者是怎样在文章中运用联想和想象的。
2、分析课文中的联想和想象
第一组:
A 桃树、杏树、梨树的花全都盛开了,树下还有很多蜜蜂和蝴蝶在飞,草丛里长着许多野花。
B 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
花下成千成百的蜜蜂嗡嗡地闹着,大小的蝴蝶飞来飞去。
野花遍地是:杂样儿,有名字的,没名字的,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
(《春》七年级上)
B 句比A句好在哪里呢?谁来说说看?
朱自清先生运用拟人,生动形象的为我们描绘了一幅百花争奇斗艳的热闹春光图景,运用比喻,把五颜六色的的花朵比喻成火、云霞和白雪,由眼前繁花盛开联想到硕果飘香,再加上别有情趣的小花,在阳光的照耀下似眼睛像星星,便把春花写活了。
读完这段文字,我们仿佛已经徜徉在花团锦簇的大好春光里,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这些都得益于作者恰当的运用了联想和想象,才能够把春花描绘的美到极致!
第二组
A 母亲,您对我的关心和爱护怎能不令我不感动?
B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母亲啊!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荷叶•
母亲》七年级上)
冰心女士在雨中发现荷叶掩盖起红莲,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对儿女无微不至的照顾,她从自身的
感受出发,紧密贴合生活实际,把荷叶比作母亲,诠释了母爱的无私与伟大!
从朱自清先生为我们描绘的繁花似锦的春光图到冰心女士的母爱似荷叶,我们可以看到联想和想象的影子在字里行间闪烁。
大家能不能结合上述两个例子来谈谈在写作中如何运用联想和想象呢?
(比喻的运用,花的不同颜色联想到不同的事物,野花联想到星星眼睛,由荷叶联想到母亲,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也就是关联点;朱自清由眼前的似锦繁花想到了硕果飘香,春华秋实,符合我们实际的生活感受)(投影展示)
(1)、自然贴切的关联点(2)、合情合理的生活感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我们也来学学文学大师们,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方法完成习作。
(投影展示)
3、小试牛刀:以“水”或“伞”为话题进行作文片段写作,50字左右。
身无彩凤双飞翼,联想想象万物通。
自由翱翔的联想想象之翼,使我们的心灵之花尽情绽放,为我们的作文(在圆内板书“作文”)增添了无穷的魅力。
但是在大家围绕“水”或“伞”为话题创作的时候,老师也发现了一些不足之处,如:联想和想象的事物不够丰富,思路狭窄,过于平淡,缺乏新意.
那么,到底怎样才能插上联想和想象双翼在更为广阔的作文天地中遨游呢?我们能不能从谢太傅意味深长的笑声中找到答案呢?
(投影展示)
4、引导学生回忆学过的课文《咏雪》,提问:谢太傅赞许的笑是认为“柳絮因风起”比“撒盐空中”更好,为什么呢?哪位同学来分析一下?
是的,雪骤之时应是漫天飞舞之象,轻灵飘逸之姿,而撒盐空中颜色虽相似,但沉重笨拙,且前人常用此作比喻;柳絮因风起则契合大雪纷飞随风飘扬的特点,且柳絮是春天之景,意境上更胜一筹,古人用之甚少。
从才女谢道韫身上,我们还知道在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时候,一定要有:投影展示(3)、别出心裁的创造力.
5、总结;聪明的同学一定发现了,老师总结出来的这三处注意的地方在我们书中也有类似的表述,谁找到了,给大家来读读好吗?(引导学生阅读课本136-137页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注意点)
四、写作训练
刚才大家通过对课本的阅读,对联想和想象的运用有了更深刻的新的理解和体会了吧?那么请大家乘着联想想象的双翼,驰骋到二十年以后的世界里,尽情演绎你的精彩人生。
见课本137页练习三(3)
(投影展示)
是的,书上是畅想十年,我们把想象的触角伸得更远些,二十年以后的你会更加精彩。
你觉得,二十年以后的你是什么样子?在做什么?又有着怎样的精神面貌呢?请以《二十年后的我》为题,发挥想象,写一个作文片段。
100字左右。
提示:
1、可以大胆想象,但要符合你的性格逻辑。
2、不要只是概括的叙述,要写一个具体的场景,适当加入细节描写。
五、总结
结语:插上联想和想象的翅膀足以使我们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笼天地于形内,挫万物于笔端,用我们的生花妙笔奏出人生精彩的华章。
希望同学们借助于联想和想象的魔力,把我们平淡无奇的生活过得有滋有味,妙趣横生。
吟咏之间,吐纳珠玉之声;眉睫之前,舒卷风云之色。
那么我们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情溢于海,我们会发现我们所居住的星球是如此的可爱与美丽。
最后祝大家都能诗意的栖居在这美好的星球上!谢谢大家!
六、作业
好文不厌百回改,请把《二十年后的我》作文片段修改补充,写成一篇500字以上的作文。
七、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