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下 第一次月考 六(2)班

合集下载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部编版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部编版

1六年级二期第一次月考试卷(语文)班次姓名一、读拼音写词语。

(8分)nuó yí jiǎo bàn duàn liàn fěi cuì()()()()suàn bàn shū jí fán yù míng mèi()()()()二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3分)栖.息(qīxī)尽.管(jìn jǐn )掺和.(héhuo)铺.户(pùpū) 正.月(zhēng zhèng)藤蔓.(màn wàn)三、把下列成语补充完整,并解释所填的字。

(6分)( )知非福垂头( )气跃跃( )试无()无故万()更新()然不同四、选择题(10分)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对的一组是( )。

A招徕.(1ái)偏僻.(bì)) 休憩.(qì)B.婀娜.(nà)缰.绳(jiāng)蜜饯.(jiàn)C毛驴.(lǘ)吞噬.(shí)爱憎.(zēng))D痕.迹(hén) 薄雾(bó) 急遽(jù)2.下列各组词语中,汉字书写全部正确的一组是()。

A闲情逸致无济于事交头接耳走头无路B.两面三刀冰释前嫌百看不厌原形必露C头晕目眩永无休止言不由衷翻箱倒柜D荒芜人烟嫣知非福无精打彩根深底固3.下列句子,没有使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A一切都像刚睡醒的样子,欣欣然张开了眼。

B微风吹过,金黄的原野如一片波涛滚滚的大海。

C黄色的花淡雅,白色的花高洁,紫色的花热烈。

D他们一看那些连绵的青山,心中便仿佛有了依靠。

4.结合语境填空,最恰当的一项是()欣赏高山,定会在高山的巍峨中找到;欣赏流水,定会在流水的潋滟中发现;欣赏大树,定会在大树的伟岸中获得;欣赏小草,自然会在小草的葳蕤中汲取。

六(2)班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1

六(2)班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1

六(2)班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分析一、卷面知识点分析:1、积累与应用部分的失误:(1)看拼音写汉字部分有29人次失分;(2)选择正确的读音,孩子马虎只改一个。

(4)把词语补充完整再解释所填的字,解释所填的字把握不准确。

(7)日积月累部分是我的失误,没有强调每一个学生会背,会默写。

(8)按要求写句子修改病句是知识的欠缺。

2、口语交际部分的失误:格式,内容想象不丰富。

3、阅读部分的失误:阅读一掌握比较好,阅读二(2)文中那些句子暗示了父亲很忙?有两处,孩子只找了一处。

(4)慨括短文的内容太啰嗦。

(5)孩子的父亲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为什么?孩子的理由不充分。

(6)展开想象,为文章添个结尾。

有六个孩子漏掉。

4、习作部分的失误:选材不新颖,有16个孩子的作文不及格,习作中缺细节描写。

二、数据分析:1、三率:这次参加考试人数52人,平均分数66分,及格人数37 人,及格率72.5,优秀人数10人,优秀率19.6,综合158.62、小数据分析:60分以下14人60分—69分,10人70分—79分,18人80分—10人3、根据老师的介绍余壮壮,许昱人,向程旭,杜凯锋,魏剑波,刘扬慧,昝坤吴俊良有待提高,必须在80分以上,而这次月考余壮壮,许昱人没考及格。

何平,刘子扬只考了十几分。

三、发现问题:班级整体语文水平存在三个问题,写字潦草不美观;上课注意力不集中,边画边批的个性思维不突出;习作基本功不扎实。

四、改进措施:1、加强小组长的管理,保持其积极性。

根据小组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想办法去改进;分析孩子的性格特点找出病症帮助他融入小组学中去。

2、多训练让孩子的识字与写字,积累与应用部分不丢分。

3、引导孩子多阅读,每星期增加小练笔的次数,在两个月内全班的作文有大幅度的提高。

4、逐步分批有针对的找学生及家长座谈,摸清孩子思想动态家校合力扫清孩子学习道路上的障碍。

五、努力方向:期中考试优生人达到20人,减少不及格人数。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六年级第一次月考成绩分析
秦翠萍
本次月考是六年级入学的首次教学检测,检测科目为语文、数学、英语三门,各科卷面满分均为100分。

我对年级总体成绩做了如下分析:
一、整体情况
1、总分年级最高分在六(1)及(2)班,292分。

290以上4人,(1)(4)
两班各一人,(2)班两人。

最低分53.5分。

前十名分布情况:六(4)班占了4人,六(2)班占了3人,(1)、(3)、(6)三班各占1人。

2、均分年级总平均分232.92,六(2)、六(4)班级均分达到240分,六(1)
班226分,六(3)237.6分,六(5)230分,六(6)226分,六(7)班221分。

3、分数段270分以上共118人,六(2)班最多,31人,六(4)班其次24人。

180分以下共80人,六(4)班人数最少,共7人。

二、单科成绩情况
1、数学成绩突出的是六(4)班,满分4人,90分以上39人。

其次是六(2)班,满分1人,90分以上45人。

语文成绩突出的是六(2)班,90分以上12人。

其次是六(4)班,90分以上8人。

英语成绩突出的是六(2)班,满分6人,90分以上41人。

2、优生情况六(2)、六(4)两班优生各科比较均衡,其他各班的优生出现拐脚现象,有待班主任和科任老师协同解决。

以上是我对本次月考年级总成绩的分析,有喜有忧,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希望各位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及时解决。

六年级(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六年级(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

六年级(二)班下学期第一次月考数学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参考人数60人,优秀率43%,及格率81%,平均分73.5分,最高分99分,最低分10分(十几分的有3人)。

从整体成绩来看,感觉比较担忧。

二、试卷分析从本次考试的试卷中看,发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1、基本概念、基本技能的教学还应增强本次考试基础知识部分比重偏大,从答卷情况上看,基础知识部分很多同学还存有着对知识点掌握不全面、不准确的情况,在各道题上都有表现。

从本次考试中暴露出的问题有:部分学生对比例的意义理解不清,圆柱的表面积体积整体计算水平不强,计算不够熟练,计算准确率偏低,从总体上看学生掌握的情况最不好,不但成绩低的学生失分,甚至高分段的学生在这部分也有失分。

好象每次做试卷分析在说完基础知识方面的问题后,都要强调一下审题,本次考试也不例外。

没有做到“认真细心”这4字。

虽然我们教师对每次考试前都强调一些关于答题时的注意事项,审题时要注意看清问题,不要把要求看错。

3、学生的一些习惯不规范作为小学生,有很多习惯应该养成,在本次考试的试卷上,好几个学生数字抄错。

这些看似小毛病,但可能在考试时可能就会成为学生失分的原因。

我们应该未雨绸缪,让学生养成一个好的习惯。

针对这些问题,在以后的教学中要有针对性的做好以下几点:1、“要抓质量,先抓习惯”。

平时在教学中,注意抓好学生的书写、审题与检查等良好的学习习惯。

2、脚踏实地打好基础对于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教学一定要注重知识点的全面性、准确性、系统性。

在教学中一定要注意知识点的讲解必须全面,不放过每一个知识点,而且讲解必须准确、无误;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将知识形成一个系统,这样便于学生理解、记忆;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水平,文字表述要准确、切中要害。

特别指出的是:我班学生计算的基本功严重低下,计算水平差,计算的熟练度低,已成为提升数学成绩的“绊脚石”。

故今后在教学中要端正学生的学习态度,增强计算水平、技能的提升,引导学生要热爱数学,在“仔细认真”上下功夫。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次月考试卷(含答案)

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检测卷(一、二单元)一、基础知识(35分)1.认真拼一拼,把字写漂亮。

(10分)áo zhōu tān fàn luò tuo tōng xiāo zhà lánjiǎo bàn qī cǎn tiāo tī qīng fù kǒng jù2.分清这些字,分别组词。

(10分)籍()贷()侯()眨()稠()藉()袋()候()乏( ) 绸()3. 补充词语,并选词填空。

(9分)()()之众()()万分()七八()()平()和()精()神()()不同(1)中国幅员辽阔,南方与北方的景色()。

(2)六个人相顾失色,个个()。

(3)这伙敌军是(),不堪一击。

4. 下列作品与作者搭配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汤姆•索亚历险记》---马克•吐温B.《鲁滨逊漂流记》---丹尼尔•笛福C.《爱丽丝漫游奇境》---安徒生D.《骑鹅旅行记》---塞尔玛•拉格洛芙5. 用“续”组词,填入下面句中。

(3分)(1)阴雨连绵的天气()了半个月,叫人实在难受。

(2)我们虽然在市运会取得了冠军,但是还要()努力,争取在省赛中冲如前三名。

(3)鲁滨逊找到很多可以用、可以吃的东西,()搬到岸上。

二、积累运用(9分)1. 正如《长歌行》中所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人在少年时如果不努力,不珍惜时间,到老的时候就会后悔。

2. 日暮汉宫传蜡烛,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纤纤擢素手,________________。

4.中庭地白树栖鸦,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读了《北京的春节》这篇课文,我想起了描写春节的诗句:“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卷(附参考答案)班级:姓名:分数:考试时间:90分钟题序一二三四五六七总分得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10分)luò tuo tián nìxī shēng jì mòyǐn cáng pái huái fén shāo chè dǐ二、比一比,再组词。

(10分)燥(__________)慨(__________)陶(__________)篷(__________)躁(__________)概(__________)淘(__________)蓬(__________)三、把成语补充完整,并按要求填空。

(15分)硕大无(____)全神(____)注斩钉(____)铁居高(____)下排山(____)海大步(____)星别出心(____)(____)崖峭壁(1)与“微乎其微”一词的意思相反的词语是_________,与“聚精会神”一词的意思相同的词语是_________。

(2)用来形容场面声势浩大的词语是_________,形容说话或做事坚决果断的词语是_________。

四、选择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

(10分)不是……而是……无论……都……即使……也……如果………就……(1)(_______)这些设想能实现,(_______)是遥远的事情。

(2)(________)不注意用眼卫生,(_______)会影响你的视力(3)拿矿物资源来说,它(_______)上帝的恩赐,(________)经过几百万年,甚至几亿年的地质变化才形成的。

(4)(_______)严寒酷暑,徐霞客(_______)没有停止考察探险的脚步。

五、按要求写句子。

(15分)(1)闰土回家去了。

我还深深地思念着闰土。

(用合适的关联词组成一句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老人叫住了我,说:“是我打扰了你吗?”(改成间接引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改为陈述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月亮升起来了。

第一次月考(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第一次月考(试题)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

2022——2023学年度第二学期阶段性复习第一次月考一、积累与运用。

(共39分)1.读句子,看拼音,写词语。

(10分)(1)李丽在zhǔ zhōu( )时,忘记了jiǎo bàn( ),结果饭的颜色成hè sè( )的了。

她用tāng chí( )舀了一勺尝了尝,简直难以tūn yàn( )。

(2)鲁滨逊的船遭到风暴的qīn xí( ),失去kòng zhì( )并qīng fù( ),他只身流落荒岛,生活qī liáng( ),但他没有kǒng jù( ),而是理性面对。

2.精挑细选。

(7分)(1)下列对句子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2分)A.晚饭桌边,靠着妈妈斜立着的八儿,肚子已成了一面小鼓了。

(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八儿吃得多,吃得尽兴)B.世界上还有几个剧种是戴着面具演出的呢?(运用问句写出了藏戏的独特之处)C.这不是粥,而是小型的农业产品展览会。

(运用夸张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腊八粥的食材多样)D.“噗……”锅内又叹了声气。

(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让粥具有了生命力,衬托出粥对八儿的吸引力大)(2)下列诗句与“不知秋思落谁家”,表达的情感相同的一项是( )。

(2分)A.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B.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C.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D.盈盈一水间,脉脉不得语。

(3)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3分) 阅读了生命的厚度,了灵魂海拔的高度,了幸福人生的广度。

A.增加提升扩展B.增加扩展提升C.提升增加扩展D.扩展增加提升3.根据积累的知识填空。

(11分)(1)“,冷露无声湿桂花。

”这两句诗描写的景物,给人一种冷清的感觉。

诗句不带一个“月”字,我们却可以从“”二字中看出月色的空明皎洁。

与李白的“,”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

(2)《腊八粥》中“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一句,运用了的修辞手法,将八儿盼粥时的心情淋漓尽致的表现出来。

2022-2023学年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2-2023学年人教统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测试卷(含答案)

2023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一次月考试题学校:______姓名:______班级:______考号:______一、单选题(共7小题)1.下列对课文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腊八粥》的作者是沈从文,主要写了等粥和吃粥这两件事,其中重点写的是吃粥。

B.“寒食东风御柳斜”中的“斜”字富有动感,描绘出了柳条随风舞动的画面。

C.《藏戏》重点介绍了唐东杰布开创藏戏的传奇故事,以及“面具”的特点和作用,而对于藏戏舞台简朴、师传身授的特点则简单介绍。

D.《汤姆·索亚历险记(节选)》是按照时间顺序写的,从“到了星期二”“半夜十分”“星期五便去看他”“大约过了两个星期”可以看出来。

2.下列选项中加点字读音相同的一组是( )。

A.正.月正.在公正.正.直B.动脉.脉.络山脉.温情脉脉..C.更.改更.换三更.半夜万象更.新D.观.看观.众道观.白云观.3.下列每组词语字形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A.轿车栖息彼此万不得己B.汤匙顷覆眨眼不可思议C.熬粥乌鸦肿胀接然不同D.褐色王侯通宵焉知非福4.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终日不成章.李杜文章.在B.相去复.几许何时复.西归C.纤纤擢素.手欲尽此情书尺素.D.白日依山尽.今夜月明人尽.望5.下列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正确的一项是( )。

A.柴达木盆地矿产丰富,地广人稀....,是正待开发的聚宝盆。

B.对于现代人来说,扫二维码付款是前所未闻....的事情。

C.在知识的海洋中,我们可以一动不动....地畅游。

D.看到那个搞笑镜头,小明被逗得哄堂大笑....。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恐怕第三件事才是买玩意儿——风筝、空竹、口琴等,和年画。

(破折号的作用是表示声音的延长)B.住方家大院的八儿,今天喜得快要发疯了。

(这句话运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C.“妈,妈,要到什么时候才……”(句中的省略号表示列举的省略)D.我站在操场上,仔细地看着练习身体的同学们。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语文(下)三月份月考试卷
班级管区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得分_______ 一、看拼音,写词语。

(10分)
nuó zāo líng lì zhēng
()移一()()()融
biàn pái huái zhuó yì
()斗()弓()学 ( ) 二、练练字。

(2分)
你聪明的,告诉我,为什么我们的日子一起不复返呢?
三、去伪存真,在不正确的字或读音上划上“\”。

(6分)
(1)幸(而、尔)(幅、副)度(坐、座)无虚席
(2)薄(bó báo)弱刹(shà chà)那间转(zhuǎn zhuàn)化
四、按要求做题(10分)
1、使弈秋诲.二人弈。

解词:诲:
2、其一人专心致志
....,惟弈秋之为听。

解词:专心致志:
造句:专心致志——
3、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
..,问其故.。

解词:辩斗:故:
五、读文言文要注意其节奏和韵味,下列朗读停顿最正确的一句是()。

(2分)
A、为/是/其/智/弗若 /与?
B、为是/其/智/弗若/与?
C、为是/其智/弗/若/与?
D、为是/其智/弗若与?
六、按课文内容填空。

(16分)
1、甘瓜苦蒂,。

《墨子》
2、“为是其智?曰:。

”这句话出自《》。

用自己的话说说这句话的意思:
(2分)
从孔子身上你学到了
4、“在默默里算着,八千多日子已经;像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没有,也没有。

”这句话把八千多日子比作(2分),这让我感受到。

(2分)
七、阅读短文,并完成练习。

(24分)
(一)《匆匆》片断(10分)
去的尽管去了来的尽管来着去来的中间又怎样地匆匆呢早上我起来的时候,小屋里射进两三方斜斜的太阳。

太阳他有脚啊,轻轻悄悄地挪移了;我也茫茫然跟着旋转。

于是——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我觉察他去的匆匆了,伸出手遮挽时,他又从遮挽着的手边过去,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

等我睁开眼和太阳再见,这算又溜走了一日。

我掩着面叹息。

但是新来的日子的影儿又开始在叹息里闪过了。

1、给开头画横线的句子加上标点符号。

(2分)
2、“太阳他有脚啊”用了修辞手法。

(2分)
3、文中哪几个例子说明“太阳他有脚”?。

(2分)
4、对“我掩着面叹息”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叹息时间过的太快。

B.叹息自己没有珍惜时间,一事无成。

C.叹息自己不知该干什么。

5、说说这篇课文给你的启示。

(2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病床上的作家(14分)
《灰尘的旅行》是小学语文课本中的一篇课文。

它的作者是现代著名微生物学家、科普作家高士其爷爷。

高士其爷爷十全身瘫痪的情况下(从重)事写作的。

高士其爷爷生于1905年,年青时去美国留学,(攻功)读细菌学。

1928年,23岁的高士其,在一次试验中染上(恼脑)炎病毒。

病情逐(渐惭)恶化,致使他全身瘫痪了,头向左歪,语言不清,两眼发直,四肢不能动,连饮食都很困难。

但是他顽强地活着,几十年来,为我们少年儿童写下了一百多万字的作品,如《我们的土壤妈妈》《太阳的工作》《时间伯伯》……写(作做)时,他先是吃力地口述,请别人记录。

由于他说话不清,别人很难听明白,他就要反复说好几遍。

半天下来,往往只记下一二百字,而他却已累得满头大汗。

(即既)使这样,他仍然顽强地(坚艰)持着。

《灰尘的旅行》也是在那样的情况下写出来的。

1988年,敬爱的高士其爷爷永远离开了我们。

1、在短文括号中正确的字上打钩。

(3分)
2、联系句子和上下文理解词语。

(2分)
吃力:恶化:
3、用“”画出短文中具体描写高士其爷爷写作时很困难的句子。

(2分)
4、用“”画出短文中具体描写高士其爷爷病情严重的句子。

(2分)
5、“(即既)使这样”中的“这样”是指什么?(3分)
6、试着概括本文的主要内容。

(2分)
八、学完《匆匆》,你一定深有感触,联系你的生活实际,写一篇读后感,题目自拟。

(30分)
要求:1、要有重点,要有真情实感。

2、语句通顺,不写错别字,卷面整洁,不少于350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