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合集下载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分析及其案例分析

人力资本投资模型分析及其案例分析

递增性
●物质资本——会随着不断使用而消耗, 比如,固定资本的自然磨损;
●人力资本——它会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加 不断增加。
可变性
●一方面会不断增加——随着教育的投入,
培训费用的增加、保健支出的增加和不断 的使用(干中学),人力资本不断增加。
●另一方面也会贬值——如果不能够经常运 用、学习和更新,人力资本会贬值。
•汉堡:盟军对该城市进行了为期10天的轰炸,一半建筑 物被摧毁,在最后一次空袭后几天之后,电力和煤气供应 全面恢复,在5个月内,汉堡的生产力恢复倒被轰炸钱的 80%。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5.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与基本模型 5.2 教育投资的分析 5.3 在职培训 5.4 企业雇佣成本与劳动力需求模型的修正 5.5 中国的人力资本投资 案例
私有性
只要是资本,都有其所有者 ●物质资本——其所有者可以是个人、法
人、团体,所以,有私人资本、集体资 本、国家资本、股份资本等之分。
●人力资本——所有者只能是个人,所以 ,人力资本具有私有性。
●物质资本——可以拍卖、转让(让渡其 所有权);可以承包、租赁、借贷(拥 有所有权,让渡使用权)。
●人力资本——不可让渡所有权,只可部 分让渡使用权,而且人力资本使用者在 获得使用权后,还存在一个激励问题。
•提高健康水平也是一种投资
能够促使心情愉快的不是财富,而是健康
•人才流动也是投资
四、人力资本理论形成简史
亚当·斯密:最早在《国富论》提出这个概念,他认为
人力资本投资、劳动者的技能影响个人收入。
奥多·舒尔茨:他把经济增长问题的研究和人力资本联
系在一起,代表作为《论人力资本投资》。其观点有:
者身上的、并能为其带来永久收入的能力,在一定 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所拥有的知识、技能、

第5讲-人力资本投资

第5讲-人力资本投资

在职培训活动;(3)健康水平的提高;(4)
对孩子的培养;(5)寻找工作的活动;(6)
劳动力迁移。前四项是关于如何增加劳动者所
掌握的人力资本数量的人力资本投资,后两项
则涉及怎样最有效地利用一个人的人力资本。
2024/7/17
4
人力资本与人力资源
观点一:人力资本往往与经济学相关(能力、 收入流),故描述为人力资本投资。而人力 资源往往与管理学相联系,即人力资源管理。
1
5.1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 人力资本投资的涵义与内容 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2024/7/17
2
5.1.1 人力资本的含义与特征
人力资本(human capital)是一种非物质资
本,是指劳动者所具有的能为其带来永久收入
的一种能力,在一定时期内主要表现为劳动者
所拥有的知识、技能、劳动熟练程度和健康状
(2)特殊成本
w
C
B’ w1’
w1
B
w4
VMP4
w0
A
w2=VMP2 w1’ w1=VMP1
培训期间 t 培训后服务期
2024/7/17
时间T
34
5.4 中国的教育和人力资本投资
“中国在人力资本投资方面应该警惕,根据目前的资料, 中国各级政府把大约GDP的2.5%进行教育投资,同时把 大约30%的GDP用于物质投资。在美国这些指标分别是 5.4%和17%。各国的统计显示,中国对人进行投资的支 出远远低于低于各国的平均数。或许这种不平衡可能是 现行对物质资本投资的回报率要高于对人力资本投资回 报率的结果,但是这种不平衡是现行政策严重扭曲的表 现,这种扭曲将会阻止中国的经济发展。……,我的结论 是,目前中国应该重视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否则,将会 为以后中国的发展埋下犯错误的导火线。”

劳动经济学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劳动经济学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Ⅱ为大学教育的机会成本,即因投资于大
学教育而放弃可能的收入 Ⅲ是大学教育投资收益增加值部分
当按某一贴现率R折现,在现值的基础上 (I+Ⅱ)价值部分等于Ⅲ时,R即为投资 报酬率。
只有当Ⅲ≥(I+Ⅱ)时,大学教育投资从 成本——收益的角度判断,人们才会选择 大学教育投资。
模型的启示
• 收入流的时间长度:教育所带来的收入增量的时间持续越 长,教育越是可能成为一项有利可图的投资。 • 成本 :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越低,就会有越多的人发 现教育投资是有利可图的 。(教学助学贷款)
(1)高个人所得税将阻止劳动力的流动。
(2)政府花费在服务上的人均费用状况将促进流动。 (3)政府吸引新行业的政策会导致国际间劳动力流动。 • 8、国际环境 流入地的语言、政治压迫和战争往往导致国际流动。 9、工会 • 10、流入地的环境质量和气候状况
五、我国农村富余劳动力的转移
• • • • • • • • 压缩劳动力的供给 维护和扩大耕地面积 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加快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业内部转移 大力发展乡镇民营企业,实现农村剩余劳动力在农村内部 转移 加快农村城镇化进程,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大力发展农村教育事业,提高农村劳动者的素质 加强宏观调控,指导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合理流动 尽快消除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障碍:加快推进户籍制度改 革;完善土地制度,推进农民承包土地合理流转,保护农 民在土地流转中的合法权益;健全农民的社会保障制度;推 进财政管理制度改革,加强县级公共财政建设;改进完善 县域金融服务体系,促进县域经济发展。
• 教育的改进还能够产生一种隔代的收益,因为在父母教育 良好的家庭里,孩子能够得到更好的照料和学前的教育。
•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的研究成果对社会有着深刻而广泛的影 响。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水平很低; 在总体较低的水平下,人力资本投资在地 区之间、城乡之间存在不平等; 人力资本投资与实物投资的不平衡缩减了 实物投资的回报水平; 应该均衡投资,在长期中促进经济发展; 应该开放劳动力市场,放松对人员流动的 限制,在减少政府支出的同时提升人力资 本。
40
中国的教育投资
一、中国教育投资存在的问题 (一)总量问题:我国劳动力接受
劳动力的个人所有权 不同地区和工作之间存在着经济福
利方面的差异 社会对劳动者就业给予充分的自主 权。 社会分工所造成的劳动技巧和工作 能力的专门化。
35
三、劳动力流动的成本收益分析
流动净收益(即流动收益减去流动成本)的
现值。
E 2 E1 C Vp Z n n n 1 (1 i) n 1 (1 i)
4
雅各布· 明塞尔(Jacob Mincer)
代表作:
1957《人力资本投资与个人收入分配》
主要贡献:
运用人力资本投资的方法研究收入分配; 建立个人收入与接受培训数量之间关系
的数学模型。
5
西奥多· 舒尔茨(T.W.Schultz)
代表作:1960《论人力资本投资》 主要贡献:
第一次明确阐述人力资本理论; 对教育投资的收益率和教育对经济增
NPV
(1 r)
t 1处的成本总和
21
教育投资的净现值法
设教育年限为n年,教育收益年限为N,年利息i 第t年的成本为Ct n Ct 则接受教育的个人现值总成本为C C t
t 1
(1 i )
N 第T年的教育收入为ET ET E (1 i)T T 1 则接受教育的个人现值总收入为E
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是寓寄在劳动者身上的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观点一:人力资本往往与经济学相关(能 力、收入流),故描述为人力资本投资。 而人力资源往往与管理学相联系,即人力 资源管理。
观点二:人力资本是与旧的物质资本相对 应提出的一个范畴,而人力资源则是与传
统的人事管理的范畴相对应产生的一个概
念。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20
n 二、人力资本投资概述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概念和含义
•13
• (二)人力资本理论的实践意义
• 1.人力资本理论促使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
国家的经济发展规划
• 2.人力资本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
的高度互补性,从而使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得更为科学
• 3.人力资本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社会、家庭对
教育的投入,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提
n 非经济收益包括由于上大学而得到 的社会地位的提高、知识面的扩展 所带来的生活兴趣的广泛等。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30
美国男性劳动者年平均工资报酬(1992)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4
•“经济之谜”
•“现代经济增长之谜”
•“个人收入分配平均化趋势之谜”
•“里昂惕夫之谜”
•“库兹涅茨之谜”
•“工人收入增长之谜”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
•5
n
1.“现代经济增长之谜”。20世纪50年代,一些美国经济学家在对
美国经济增长的研究中发现了一个令人困惑的现象,即美国的产出增
有下降,反而大为提高。这是为什么?
n
7.“资源短缺型国家现代化之迷”。物资是发展的基础。一般认为
,资源短缺国家是难以实现现代化的。但是像没有煤炭、石油、铁矿
石的日本、丹麦、瑞士,也都实现了现代化,这又是为什么呢?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经济学第二版李放)

第五章人力资本投资(劳动经济学第二版李放)
10
以资本决定的增长理论产生了一系列难解的“经济之谜”: 索洛在1956年发表了《对经济增长理论的一个贡献》, 提出经济增长的源泉主要来自劳动力的增长和资本的增 长。而实际计算结果表明,产出增长要大于劳动和资本 两种投入增长。产出增长与投入增长之差,就是著名的 索洛的“残值”。 “库兹涅茨之谜”:美国在经济增长同时,净资本形成 却在减少,即更多的产出是用较少的资本生产出来的。
25
劳动力市场的信息不对称
在劳动力市场上应聘人往往对自己的能力比雇主知道 得更清楚。设想市场上有两种应聘者,高能者和低能者, 雇主不能区分这两类劳动者,因此只愿意按照应聘者的 平均能力支付工资,这样高能力的劳动者就有可能退出 劳动力市场,导致该市场不断萎缩,最终留在市场上的 都是最低能的应聘者。这就是劳动力市场中因信息不对 称而造成的“劣币驱逐良币”现象
13
五、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模型
1.净现值法 :所谓净现值法就是把未来收益与成本按预定的贴现率
进行折现后,比较两者的差额,如果差额为非负值,那么作为追求效 用最大化并抱有终身观点的决策主体而言,就有继续投资的意愿;如 果差额为负值,则投资中止。
t
Q
Bi
n

Cj 0
i1(1ri) j1(1r)j
2、其它条件不变,大学毕业生与无大学学历劳动 者的收入差别扩大,则要求上大学的人数增加。即 收入流的规模会对教育决策产生影响。
3.年龄是影响决策的因素之一
23
二、教育投资的分析
1.个人教育投资的评估
影响评估个人教育投资收益的因素:
1)现实生活中,能力与学校教育在获取高报酬时都 能发挥作用。
12
新增长理论的兴起
罗默建立的经济增长理论---知识推进型模型,除考 虑资本和劳动生产要素外,加进了了第三个要素--知识。认为知识作为生产要素的加入,将使资本和 劳动等投入要素也产生递增收益。从而解释了增长 之谜。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分析随着科技进步和全球化的推动,世界正逐渐迈入知识经济时代。

在这个新的经济形势下,人力资本的价值愈发凸显。

人力资本投资成为企业和个人必须重视和关注的重要议题。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探讨知识经济时代的人力资本投资,包括其定义、重要性以及相关策略。

首先,我们来定义什么是人力资本投资。

人力资本投资是指个人或企业为提高员工的技能、知识和经验而进行的各种培训、教育和其他相关活动。

这种投资的目的是通过提高员工的能力和知识水平来增加其在生产和服务过程中的产出,从而为企业带来更高的价值。

在知识经济的时代,人力资本投资变得尤为重要。

相比于传统经济模式下的资本和劳动力,知识和技能成为了生产力的关键。

企业需要具备高度专业化的人才来应对日新月异的市场需求和技术变革。

只有拥有高素质的员工才能够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人力资本投资对于个人来说同样重要。

在知识经济时代,个人的竞争力取决于其所拥有的知识和技能。

只有通过不断学习和培训,不断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够在职场中脱颖而出。

个人可以通过学习新技术、参加专业培训、深入研究行业动态等方式来投资自己的人力资本。

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人力资本投资呢?以下是一些可行的策略。

首先,企业可以通过提供全面的培训和教育来加强员工的技能。

这包括内部培训、外部培训以及经费支持员工获得学位等。

员工通过不断学习和学以致用,可以更好地适应市场的需求,提高工作效率。

其次,个人可以通过不断追求知识和技能的更新来投资自己的人力资本。

在知识经济时代,技术更新速度极快,个人需要时刻保持学习的状态。

可以通过参加行业交流会议、参与在线课程、定期阅读行业相关书籍等方式来不断扩展自己的知识储备。

另外,跨领域学习也是人力资本投资中的重要策略之一。

在知识经济时代,许多行业和领域之间相互渗透和交叉,拥有多领域知识和技能的人才更具竞争力。

通过学习和掌握其他领域的知识,个人可以更好地理解和适应不同行业的需求。

人力资本投资(ppt文档)

人力资本投资(ppt文档)

六、人力资本投资基本模型
净现值法:把未来受益于成本按预定的贴现率进 行折现后,比较二者之间差额。非负值继续投资, 负值则投资终止。即:
t
Q
i1
Bi 1 r
i

t j 1
Cj 1 r
j
0
内部收益率法:
内部收益率是个人能接受的最低利息率。
方法:首先通过比较是收益的现值与成本相等,即
7 国际贸易研究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贡献——实践意义
主要体现在:
人力资本理论促进了许多国家把人力资源开发纳入国 家经济发展规划或计划。
人力资本理论使人们认识到物质资本与人力资本的高 度互补性,从而使经济发展规划制定得更为科学。
人力资本理论极大地促进了国家、社会和家庭对教育 的投入,推动了教育的迅速发展和人口质量的提高。
t
i 1
Bi 1 r i

t j 1
Cj 1 r
j
,求出内部收益率r,然后
将这种内部收益率与其他投资的报酬s加以比较。 若r>s,则人力资本投资计划是有利可图的。
对于不同பைடு நூலகம்人,存在着两种情况:一是个人之间的边际成本不 同而导致的人力资本投资数量不同。二是个人之间的同一单位 的人力资本投资收益不同而导致的人力资本投资数量不同。
人力资本理论则把人的消费视为一种重要的投资,因而把消费过 程还原到生产过程之中。
带来了资本理论、增长理论和收入分配理论的革命性变 化。分配依据从先天差别变为后天能力变化。
作为一种有力的分析工具,促进了许多领域研究的发展 和新理论的生成。如微观人口经济学和家庭经济学。
五、人力资本投资
加里·贝克尔在《人力资本》一书中是这样描述的:“这一 学科研究的是通过增加人的资源而影响未来的货币和物质收 入的各种活动。这种活动就叫做人力资本投资。”也就是说, 凡是有利于形成与改善劳动力素质结构、提高人力资本利用 效率的费用与行为都可以认为是人力资本投资的范畴。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投资、 投资、收入率和收益率
Wt1 未来净收益流 Wt0 Wo
间接成本C 间接成本 id 直接成本C 直接成本 d
Τ0=17
Τ1=21
Τ2=60
二、教育投资的决策
1.净收益的贴现值:假设个人大学毕业时 21岁,60岁退休。WT1表示上大学或接受 某种教育所获得的收入流, 某种教育所获得的收入流,WT0表示未经 大学教育所获得收入流。 大学教育所获得收入流。
2、文凭的信号功能 、
教育文凭的信号功能假说: 教育文凭的信号功能假说:高等教育的学历文凭 具有一种发现哪些人具有高生产效率的信号功能。 具有一种发现哪些人具有高生产效率的信号功能。 这是一种运用群体特征的信息来甄选、 这是一种运用群体特征的信息来甄选、筛选求职 者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甄选成本, 者的方法。其优点是可以大幅度地降低甄选成本, 弊端是可能录用到有学历而无能力的人。 弊端是可能录用到有学历而无能力的人。 假设不同个体具有相同的生产率且付出的教育成 本是不同的(尤其是心理成本)。 本是不同的(尤其是心理成本)。 选择受教育程度: 选择受教育程度:工资报酬的贴现值与其教育成 本之间的差距最大的值所对应的教育年限最为有 利。
社会总财富包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 社会总财富包括人力资本和非人力资本。美国 90年的社会总财富大约为人均 年的社会总财富大约为人均42.1万美元左右, 万美元左右, 年的社会总财富大约为人均 万美元左右 其中59%的财富表现为人力资本。加拿大、 其中 %的财富表现为人力资本。加拿大、德 国和日本的人均人力资本分别为15.5万美元、 万美元、 国和日本的人均人力资本分别为 万美元 31.5万美元和 万美元和45.8万美元。从世界范围来看, 万美元。 万美元和 万美元 从世界范围来看, 人力资本占人均财富总量的64%。 人力资本占人均财富总量的 。
三 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
1.净现值法:净现值法就是把未来收益与成本按 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 预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后,比较两者的差额, 预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后,比较两者的差额,如 果差额为非负,投资主体就愿意继续投资; 果差额为非负,投资主体就愿意继续投资;如果 差额为负,投资就终止。 差额为负,投资就终止。 2.内部收益率法:S为其他投资报酬率或个人内 内部收益率法: 为其他投资报酬率或个人内 内部收益率法 生偏好率, 生偏好率,即个人对时间或货币用于投资或消费 的偏好程度。如果人力资本投资的贴现率r大于 的偏好程度。如果人力资本投资的贴现率 大于 个人内生偏好率S, 个人内生偏好率 ,则该人力资本投资就是可接 受的。 受的。
二、教育投资的决策
2、内部收益率法:S为其他投资报酬率或个人内 、内部收益率法: 为其他投资报酬率或个人内 生偏好率即个人对时间或货币用于投资或消费的 偏好程度。如果人力资本投资的贴现率r大于个 偏好程度。如果人力资本投资的贴现率 大于个 人内生偏好率S,则该人力资本投资就是可接受 人内生偏好率 , 的。 3.令PVa=PVc,计算出贴现率 ,比较 与r,( ) ,(1) 令 ,计算出贴现率r,比较S与 ,( r>S:可以投资 可以投资 (2)r<S:不投资 ) 不投资 (3 r=S:对投资不感兴趣 对投资不感兴趣
二、人力资本的特征
人力资本是寄予在劳动者身上的一种生产 能力—人是人力资本的天然的载体 能力 人是人力资本的天然的载体 人力资本的所有不能转让或继承 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 人力资本具有时效性:知识的更新与贬值 人力资本具有积累性 人力资本具有无限的潜在的创造性 人力资本具有收益的迟效性、递增性、 人力资本具有收益的迟效性、递增性、长 效型和多方面性特点
二、人力资本投资的主体
1、个人:最求效用和效益最大化,所获收 、个人:最求效用和效益最大化, 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 益包括经济收益和非经济收益;投资约束 有个人投资资源(收入水平和时间) 有个人投资资源(收入水平和时间)约束 和市场供给条件的约束; 和市场供给条件的约束;总收益取决于工 作生命的长短。 作生命的长短。 2、企业:投资主要集中在专业技能或专 、企业: 用性人力资本,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用性人力资本,以提高企业的生产效率。 3、政府和社会团体:投资全方位以提高 、政府和社会团体: 国民整体素质,从而增进社会效益。 国民整体素质,从而增进社会效益。
第五章
人力资本投资
教学内容
1.熟悉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以及类型。 熟悉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基本特征以及类型。 熟悉人力资本的基本概念 2.了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的主要人 了解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阶段的主要人 物。 3.掌握评估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净现 掌握评估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掌握评估人力资源投资决策的基本方法 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 值法和内部收益率法。 4.了解文凭信号功能理论。 了解文凭信号功能理论。 了解文凭信号功能理论 5.熟练掌握在职培训的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普 熟练掌握在职培训的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熟练掌握在职培训的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 通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决策分析方法。 通培训和特殊培训的决策分析方法。 6.了解健康投资的性质及构成。 了解健康投资的性质及构成。 了解健康投资的性质及构成
人力资本理论各代表人物
舒尔茨: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者。基本观点有: 舒尔茨:人力资本概念的提出者。基本观点有: 1.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 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所有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 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 源;2.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回报率最高的 人力资本投资是效益最佳 投资;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 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 投资;3.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部分, 教育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4.人力资本理论是 教育对经济发展有重要影响;4.人力资本理论是 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济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贝克尔: 贝克尔:贡献在于将人力资本观点发展为确定劳 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 动收入分配的一般理论,为人力资本理论创造了 一个一般可用的分析框架; 一个一般可用的分析框架;将人力资本研究框架 引入家庭经济分析。 引入家庭经济分析。
PVa=∑t=2260[WT1-WTO}/[1+r]t-21
二、教育投资的决策
2.成本的贴现值:假设个人从17岁投资 上大学,21岁大学毕业。Cd是直接成本, Cid是间接成本,r是贴现率。
PVC=∑t=1821[Cd+Cid}/[1+r]t-17
二、教育投资的决策
1.净现值法:净现值法就是把未来收益与 净现值法: 净现值法 成本按预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后, 成本按预定的贴现率进行折现后,比较两 者的差额,如果差额为非负, 者的差额,如果差额为非负,投资主体就 愿意继续投资;如果差额为负, 愿意继续投资;如果差额为负,投资就终 止。 2.决策 (1)PVa>PVc:投资可行 决策 ) (2) PVa<PVc:投资不可行 ) (3) PVa=PVc:对投资无兴趣 )
人力资本理论各代表人物
斯密:通过受教育所获得的才能应 该纳入资本的范畴,人力投资会影 个人收入。 马歇尔:所有资本中最有价值的是 对人本身的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各代表人物
明塞尔: 明塞尔:其主要贡献在于用人力资本解释个人收入的差 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最早开拓者。具体有: 别,是现代人力资本理论的最早开拓者。具体有: 1.他借斯密的‘补偿原理’,建立了人力投资的收益模型。 他借斯密的‘ 他借斯密的 补偿原理’ 建立了人力投资的收益模型。 2.他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earning-function).挣得 他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 他提出了人力资本挣得函数 挣得 函数反映了随着年龄变化年收入移动的轨迹。 函数反映了随着年龄变化年收入移动的轨迹。 3.他在考察在职培训对终身收入模式的影响时,提出了 他在考察在职培训对终身收入模式的影响时, 他在考察在职培训对终身收入模式的影响时 追赶”时期( 的概念。 “追赶”时期(overtaking)的概念。 的概念 4.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市场行为与家庭 将人力资本理论与分析方法应用于劳动市场行为与家庭 决策,提出许多新的理论洞见。 决策,提出许多新的理论洞见。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一阶段—萌芽期 第一阶段 萌芽期 18世纪的亚当 斯密《国富论》 世纪的亚当.斯密 世纪的亚当 斯密《国富论》 19世纪的阿尔弗莱德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世纪的阿尔弗莱德.马歇尔 世纪的阿尔弗莱德 马歇尔《经济学原理》 第二阶段—发展期 第二阶段—发展期 二十世纪50、 年代的西奥多 舒尔茨、加里.贝 年代的西奥多.舒尔茨 二十世纪 、60年代的西奥多 舒尔茨、加里 贝 克尔、雅各布.明赛尔等 明赛尔等。 克尔、雅各布 明赛尔等。 第三阶段—深化期 第三阶段 深化期 二十世纪80年代后的加尔布里斯 爱德华.丹尼 年代后的加尔布里斯、 二十世纪 年代后的加尔布里斯、爱德华 丹尼 罗默、卢卡斯等。 森、罗默、卢卡斯等。
第一节人力资本概述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 二、人力资本的特征 三、人力资本的类型 四、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1、西奥多 舒尔茨 、西奥多·舒尔茨 2、加里·贝克尔 、加里 贝克尔 3、雅各布 明塞尔 、雅各布·明塞尔
一、人力资本的含义
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 人力资本: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蕴含于 人身中的各种生产知识和技能的存量总和
第二节 人力资本投资的基本模型
人力资本投资: 一切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知识、 人力资本投资 : 一切能够提高劳动者的知识 、 技能和健 康水平以及既定人力资本储备的利用效率的经济行为或 相关开支,都可以被称为人力资本投资。 相关开支,都可以被称为人力资本投资。 一、人力资本投资的主要形式 1、各级正规教育:主要是高等教育的专业性教育 、各级正规教育: 2、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所需的知识、技能和技巧 、职业技术培训:职业所需的知识、 3、健康保健:健康状况和人口平均寿命的提升 、健康保健: 4、劳动力流动:提高人力资本的空间优化配置 、劳动力流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