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讲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一)
劳动关系管理PPTPPT课件

46
案例题(历年真题)
李某2000年被甲公司雇佣,并与公司签订了劳动合 同,其工作岗位是在产生大量粉尘的生产车间。李某上班 后,要求发给劳动保护用品,被公司以资金短缺为由拒绝。 李某于2006年初生病住院,2006年3月,经承担职业病 鉴定的医疗卫生机构诊断,李某被确诊患有尘肺病。出院 时,职业病鉴定机构提出李某不应再从事原岗位工作。李 某返回公司后,要求调到无粉尘环境的岗位工作,并对其 尘肺病进行疗养和治疗。但公司3个月后仍没有为其更换 工作岗位,不好安排别的工作为由,让其继续从事原工作。 李某无奈,向当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申述,要求用 人单位为其更换工作岗位,对其尘肺病进行疗养和治疗, 并承担治疗和疗养的费用。
12
集体合同与劳动合同的区别
集体合同
劳动合同
主体 企业和工会组织或劳动者按照 企业和劳动者
合法程序推举的代表
内容
关于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标准 只涉及单个劳动者的 的约定,以全体劳动者共同权 权利义务 利和义务为内容
功能
规定企业的一般劳动条件,作 确定劳动者和企业的 为单个劳动合同的基础和指导 劳动关系 原则
45
工伤保险待遇
(一)工伤医疗期待遇
1、医疗待遇
2、工伤津贴
3、福利待遇
(二)工伤致残待遇
1、职工因工致残待遇被鉴定为1-4级,应当退出生产、 工作岗位,终止劳动关系,发给工伤伤残抚恤证件
2、职工因工致残被鉴定为5-10级的,原则上由用人单 位安排适当工作
3、工伤职工经停工休息并确认需要护理的,应当按月发 给与护理等级相对应的护理费:50%;40%;30%
劳动关系管理

劳动安全卫生保护设施更新改造费用;
02
添加标题
个人劳动安全卫生防护用品费用;
03
添加标题
劳动安全卫生教育培训经费;
04
添加标题
健康检查和职业病防治费用;
05
添加标题
有毒有害作业场所定期检测费用;
06
添加标题
工伤保险费;
07
添加标题
工伤认定等?P372。
08
添加标题
职业安全卫生保护费用分类
二、编制审核劳动安全卫生预算
04
订立集体合同的原则
三、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的期限 1——3年 集体合同的内容 劳动条件标准部分 一般性规定 过渡性规定 其他规定
三、集体合同
集体合同的订立程序
确定合同主体
01
集体合同协商
02
政府劳动行政部门审核
03
审核期限与生效
04
集体合同的公布
一、工资集体协商 一)工资集体协商的含义 是指企业工会(雇员)代表与企业(雇主)代表依法就企业内部工资分配制度、工资分配形式、工资收入水平等事项进行平等协商,在协商一致的基础上签订工资协议的行为 二)工资集体协商的内容 1、工资协议期限 2、工资分配制度、工资标准和工资分配形式 3、年度工资水平与调整幅度 4、奖金、津贴、补贴等分配办法 5、工资支付办法 6、变更、解除工资协议的程序 7、工资协议的终止条件 8、工资协议的违约责任 9、双方认为应当协商约定其他事项
二、劳动合同
二、劳动合同
劳动合同的履行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应当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全面履行各自的义务。 用人单位: 劳动者: 劳动合同变更 用人单位变更 双方协商变更
二、劳动合同
三级人力资源管理师考试专业技能精讲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一)

人力资源管理师三级《专业技能》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第一节企业民主管理第二节劳动标准的制定与实施第三节集体合同管理第四节劳动争议的协商与调解第五节劳动安全卫生与工伤管理【知识要求】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一)职工代表大会制度的性质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是由企业职工经过民主选举产生的职工代表组成的,代表全体职工实行民主管理权利的机构。
根据我国相关立法,职工代表大会制度主要在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公有制企业中实行,非国有企业或其他形式的非公有制企业是否实行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未作明确规定。
后一类企业目前主要是实行民主协商制度。
从组织形式上看,组织大致可分为两种类型:一类是由劳动关系双方共同组成的劳资委员会或工厂委员会,主要起协商、沟通、咨询的作用;另一类是由企业工会或职工代表单方组成的,主要对工资、福利、劳动安全等涉及劳动者切身利益的问题参与决策,也有不少国家规定劳动者可以对企业经济发展规划、财务等非劳动权益问题通过职工大会与职工取得沟通。
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制度与民主协商是职工参与民主管理的两种主要的、并行不悖的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
职工代表大会制度是企业职工行使民主管理的基本形式,是职工民主管理的组织参与的具体表现。
职工代表大会依法享有审议企业重大决策,监督行政领导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权力。
通过职工代表大会这一制度实现对企业的民主管理,是职工对企业管理的参与,而不是对企业管理的替代。
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与合同规范协调劳动关系运行的制度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职工民主管理是由劳动关系当事人双方各自的单方行为所构成,表现为职工意志对企业意志的影响、制约与渗透,企业意志对职工意见的吸收和体现。
2.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管理关系中的纵向协调,而合同规范对劳动关系的调整则属于当事人之间的横向协调。
企业的民主管理制度与劳动争议处理制度在协调劳动关系运行中的功能相比,具有以下特点。
1.职工民主管理是一种自我协调或内部协调方式,而劳动争议仲裁则是一种外部协调方式;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对劳动争议的调解是一种群众自治的活动。
劳动关系管理ppt课件

1、劳动法律关系是劳动关系的现实形态 2、劳动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权利和义务 3、劳动法律关系的双务关系 4、劳动法律关系具有国家强制性 (三)事实劳动关系
Page 5
三、劳务关系
劳务关系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平等主体,通过劳务合同 建立的一种民事权利义务关系。 1、主体
Page 18
第三节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
Page 19
【知识要求】 劳动安全卫生管理制度的种类和内容
一、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二、安全技术措施计划管理制度 三、安全生产教育制度 四、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五、重大事故隐患管理制度
Page 20
六、安全卫生认证制度 七、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1、企业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2、伤亡事故报告 3、伤亡事故调查 4、伤亡事故处理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 劳务派遣用工管理
Page 2
【知识要求】 一、劳动关系含义与特征
(一)劳动关系的含义 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
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二)劳动关系的特征
1、劳动关系的内容是劳动 2、劳动关系具有人身关系属性和财产关系属性相结合 3、劳动关系具有平等性和隶属性的特点
Page 7
六、劳务派遣的特点
(一)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 (二)实际劳动关系的运行 (三)劳动争议处理
异地劳务派遣中的劳动争议,由于劳务派遣机构和用工 单位不在同一地区,就涉及案件的地域管线问题。
Page 8
【能力要求】 一、劳务派遣机构的管理
1、资格条件 2、设立程序 3、合同体系
劳务派遣单位应当与被派遣劳动者订立两年以上的固定期 限劳动合同,按月支付劳动报酬;被派遣劳动者在无工作期 间,劳动派遣单位应当按照所在地人民政府规定的最低工资标 准,向其按月支付报酬。
劳动关系管理(1)

劳动关系管理(1)劳动关系管理是现代企业管理中一个至关重要的方面。
在任何组织中,劳动力都是最宝贵的资源之一,因此有效地管理劳动关系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至关重要。
传统劳动关系管理传统的劳动关系管理主要侧重于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
在过去,雇主通常拥有更多的权力和话语权,而雇员则相对较弱。
劳动力仅仅被视为一种资源,而非组织中重要的伙伴。
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通常导致员工不满,劳资矛盾频发,影响企业的稳定和发展。
现代劳动关系管理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企业管理理念的演进,现代劳动关系管理更加强调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平等和合作。
现代管理者认识到,员工是企业最宝贵的资产之一,应该重视员工的需求和发展。
因此,现代劳动关系管理致力于建立和谐的劳动关系,实现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双赢局面。
关键策略要实现良好的劳动关系管理,企业需要采取一系列关键策略:1.沟通与参与: 建立开放透明的沟通机制,让员工参与决策过程,增强员工的归属感和责任感。
2.培训与发展: 提供员工必要的培训和职业发展机会,提升员工的技能和职业素质,增强员工的忠诚度和满意度。
3.奖励与激励: 制定公平合理的薪酬制度和奖励机制,激发员工的工作动力和积极性,营造健康的工作氛围。
4.冲突解决与调解: 建立有效的冲突解决机制,及时处理员工之间和员工与管理者之间的矛盾,确保劳动关系的稳定和和谐。
5.法律风险防范: 遵守劳动法规和相关法律,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避免因法律问题而影响劳动关系。
结语综上所述,劳动关系管理是企业管理中不可忽视的重要环节。
通过建立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企业可以提升员工士气,增强企业竞争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此,企业管理者应该重视劳动关系管理,采取适当的策略,促进员工与企业共同成长,共同进步。
劳动关系管理管理ppt课件

劳务派遣单位与接受单位之间的关系是在劳动力市场机制的发展完善过程中, 市场主体在劳动力雇用与使用方面的分工协作关系。
10
问题: 1、王某在劳动争议时,是否方能将外服公司代表处列为共同
9
王某2004年10月经过北京外服公司派遣进入某外商独资企业在北京的代 表处工作,劳动合同期限为3年,月薪2.3万元人民币,王某担任财务经 理。合同履行期间,王某工作认真,为代表处在中国市场开拓业务工作 也做出了一定的贡献。2007年10月,合同到期,王某与外服公司续签劳 动合同,双方约定,劳动合同期限为2年,王某月薪3.5万元人民币。如 果代表处在劳动合同期内退回王某的,外服公司有权选择将王某再次派 遣至其他单位。王某在失业期间,外服公司将按照北京市月最低工资标 准,向王某每月支付报酬。王某由于在代表处工作愉快,新的劳动合同 对工资也作了令其满意的约定,于是并未特别在意即签订了合同。
派遣单位:向被派遣劳动力支付工资、 缴纳社会保险、提供福利待遇等;
接受单位:行使和承担劳务派遣协议中 规定的权利和义务,包括:为劳动者提 供实现劳动给付的工作岗位和其他劳动 条件,进行劳动组织和监督管理、劳动 安全卫生教育等,并承担向派遣单位支 付派遣费用的义务。
4
第一节 劳务派遣
(一)形式劳动关系的运行 劳务派遣单位的职责:派遣劳动 力的招聘、甄选、考核、录用、 将劳动力派遣到接受单位,支付 工资,提供福利待遇、缴纳社会 保险、督促接受单位执行国家劳 动标准和劳动条件;收取派遣劳 动者的派遣服务费;行使和履行 与劳动者订立的以劳务派遣形式 用工的劳动合同,以及与接受单 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约定的应 由本方享有和承担的其他权利义 务。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知识点第一节 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

单:77-85(9分)多:120-125(6分)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1)第一节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学习目标】通过学习掌握劳动关系的二重含义、劳动法律关系的特征和劳动关系的调整方式,了解我国劳动关系的转变。
【知识要求】1.劳动关系的含义在劳动力市场中,企业与劳动者均为享有经济主权的市场主体。
在现代社会,劳动的社会形式的趋同性使得劳动关系成为经济社会最普遍、最基本的社会关系。
所谓劳动关系通常是指用人单位(雇主)与劳动者(雇员)之间在运用劳动者的劳动能力,实现劳动过程中所发生的关系。
劳动关系因生产要素属于不同的所有者而产生,它是产权关系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而与劳动分工并无直接的联系。
(单08.05)劳动关系的主体是特定的,劳动关系是劳动者与劳动力使用者之间因就业或雇用而产生的关系。
忽略个体间的具体差异,劳动关系只能是雇主与雇员之间的关系,而不可能是劳动者因集体劳动而产生的相互之间的分工协作关系。
(单07.05,单12.11,单07.11)在劳动关系领域,提供劳动给付的劳动者亦可表述为雇员,劳动力的使用者,用人单位亦可表述为雇主。
雇员是与雇主相对的一个概念,通常可以理解为基于劳动合同,为获取工资而有义务处于从属地位,为他人即雇主提供劳动的人;公务人员,如各级政府官员不是雇员,因为此类人员是通过公法行为而建立起来的公法上的聘用关系,有独立的公法规则进行调整。
(单07.05,单10.11)雇主与雇员的关系表现为管理方群体与雇员群体之间的关系。
处于管理方最高层的是生产经营决策层,具有最高的管理权力与权威。
企业高层管理者一般并不是企业财产的最终所有者。
所有者与经营者之间由于所处地位的不同和利益目标的差异,他们对待劳动关系的态度也就有所不同。
在各类生产组织中的中层管理者更为关心雇员的生产率问题,其职责和利益与生产的效率直接相关;人力资源部门的管理行为直接决定着组织内部人力资源的配置,雇员的潜力发挥与情绪状况反映着他们管理的效率,进而决定着他们的地位与利益。
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

形式与 内容
1.形式:主件与附件 2.期限:定期1—3年 3.内容: 1)劳动条件标准部分 2)一般性规定 3)过渡性规定 4)其他规定
程序
1、确定主体 2、协商 3、劳动行政部
门审核 4、审核期限和
生效 5、集体合同的
公布。
履行、监 督检查和
责任
1.实际履行与 协作履行
2.联合监督检 查制度
3.企业:法律责任
(一)劳动法律法规
➢ 由国家制定,体现国家意志—基本特点 ➢ 覆盖所有劳动关系 ➢ 是调整劳动关系应当遵循的原则性规范和最低标准
(二)劳动合同
❖ 概念:劳动合同是劳动者与用人单位确立劳动关系、明确双
方权利义务的协议。
❖ 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是为了在劳动者和用人单位之间建立
劳动法律关系,规定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义务。
应用案例
某造船厂的厂房漏雨,请来两名瓦工修补屋顶, 修好后付给报酬。双方形成的是不是劳动关系?
1、没有劳动关系。虽然双方形式上都具有劳动关系的主体 资格,但瓦工修补屋顶这种劳动并不是造船厂的生产劳动过 程,因而不能以为造船厂和瓦工形成的是劳动关系,而应是 由民法调整的民事关系。
2、如果造船厂请来两名工人完成的是造船工作的某道工序 ,则应认定双方形成了劳动关系。
➢ 是工会和雇员参与企业管理的具体方式。 ➢ 《劳动法》对该制度的有关规定可以看出: 1.雇员参与是雇员以与雇主相对的一方当事人的身份,即以被管理者的
身份对企业管理的参与,而不是作为企业管理人员执行管理职务。 2.参与的对象是企业内部管理事务,而不是其他社会事务。 3.参与形式多种多样,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雇员可以多种形式参与。 ➢ 主要形式:职工代表大会制度、平等协商制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001
Z
规范
415
二、劳动争议处理制度 415~
6-002
Z
的新规范
417
[能力要求]
一、《劳动合同法》关
417~
6-003 于劳动合同制度的部
Y
422
分新规定
二、《劳动争议调解仲
422~
6-004 裁法》关于劳动争议处
Y
424
理制度的部分新规定
第二节 集体协商的
内容与特征
[知识要求]
425~
6-005 一、集体协商的内容
调解 仲裁诉讼
4、内容体系
二、综合分析
一级人力“第六章劳动关系管理”综合分析表
鉴定 点序 章节单元、鉴定点名称 号
页码
重要程
考情
度(依据
“学习 2010 年以前 目标”)
第一节 我国劳动合 同与劳动争议处理立
预测点 选简综 2010.5 择 答 合 题题题
法的新发展
[知识要求]
一、劳动合同制度的新 413~
上述问题会严重影响到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近些年来,劳动争议案件和因劳动纠纷而引发的群 体性事件呈不断上升趋势。原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
P415 统计显示,1995—2006 年的 12 年中,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加 13.5 倍;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数量 也大幅度增长,12 年中的集体劳动争议案件数量增加 5.4 倍。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在总结实践经验 的基础上制定《劳动合同法》,完善劳动合同制度,合理规范劳动关系,是迫切需要的。 制定《劳动合同法》是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劳动关系的需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劳动关系实 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到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解放了生产力,增强了经济发展的活力。同时,由于企 业形式的多元化和市场竞争的尖锐化,劳动关系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依法解决这些问题, 对于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至关重要。
三、重点内容精讲
P413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第一节 我国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新发展
[学习目标] 通过学习应当理解劳动合同与劳动争议处理立法的新发展,并能够运用相应的劳动标准调整企业 的劳动关系。
[知识要求] 一、劳动合同制度的新规范 劳动合同制度是我国基本的劳动制度,劳动合同关系是劳动法律关系最主要的形式。《劳动合同 法》是规范劳动关系的一部重要法律,它在明确劳动合同双方当事人的权利和义务的前提下,重在保 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为构建与发展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提供法律保障。 我国的劳动合同制度是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而逐步建立发展起来的。1986 年以前,劳动 合同制度开始试行时,只适用于国有企业招用的临时工;1986 年国务院颁布《国营企业实行劳动合同 制暂行规定》以后,进一步适用于国有企业新招用的职工;直到 20 世纪 90 年代,才逐步推广到各类 企业的全体职工,实行“全员劳动合同制”。《劳动法》的制定与实施,在我国确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相适应的劳动合同制度。二十几年的实践证明劳动合同制度的确立,对于破除与计划经济体 制相匹配的以行政分配方式为主导、以固定工为主要用工形式的劳动用工制度,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双向选择的劳动合同制度,发挥市场在劳动力资源配置中的基础 性作用,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了重要作用。 近十几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经济结构调整进程加快,企业制度改革不断深化,企业的财 产组织形式和劳动关系日趋多样化,劳动用工领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劳动者合法权益受到 侵害的现象时有发生,在一些地区、行业和单位甚至相当严重,影响了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带有比 较普遍性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劳动合同签订率低。2005 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在劳动法执法检查中发现,中小型企业和非公有 制企业的劳动合同签订率不到 20%,个体经济组 P414 织的劳动合同签订率更低。许多用人单位为了降低用工成本,逃避缴纳社会保险费和解雇工人的 法律责任,而不愿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由于劳动力市场劳动力供给与需求的总量与结构矛盾并存, 在这样的背景之下,有些劳动者不敢提出签订劳动合同的要求。在没有书面劳动合同的情况下,一旦 出现劳动争议,劳动者就很难主张自己的权利;即使申请仲裁、提出诉讼,由于缺乏有力的证据,其 合法权益也往往得不到有效保护。 2.劳动合同短期化,劳动关系不稳定。劳动关系是最基本的社会关系,人在劳动关系中的地位 与作用,决定着其收入水平、权利以及社会地位。劳动关系的和谐稳定是社会和谐稳定的重要基础。 全国人大常委会劳动法执法检查显不,有 60%以上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是短期合同。 劳动合同短期化的主要原因是用人单位试图通过短期劳动合同,最大限度地自由选择劳动者,并减少
AAA AAA AAA
2006.5-118、120; 2007.11-76; 2009.11-120; 2009.5-78; 2008.11-119
AAA AA AAA AA
单 78P433 AAA AA
多 121P433 AAA AA
6-009 集体协商的策略
434~ X
436
第三节 集体劳动争
3.用人单位利用自身在劳动关系中的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劳动力市场的总量与结 构矛盾,劳动力供大于求的现象将会在我国长期存在。在这种经济背景下,用人单位利用自身在劳动 关系中的强势地位侵犯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现象时有发生。有些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以劳动者在试用 期内达不到录用条件为由,任意解除劳动合同。有些用人单位通过设定较长时间的试用期来规避对劳 动者的法律义务。有些用人单位违反法律、法规规定,拖延、克扣工人工资,不按国家规定缴纳社会 保险费。有些用人单位不执行劳动定额标准,随意延长劳动时间,不支付加班费。有的用人单位甚至 对劳动者实行强迫劳动,致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严重侵害。有的用人单位利用劳务派遣缺乏法律 规范的缺陷,大量使用劳务派遣用工,造成劳务派遣用工与用人单位正式用工之间的有差别对待等现 象。
件管理
[知识要求]
440~
6-015 一、劳工问题及其特点
Z
443
二、突发事件的表现形 443~
6-016
Z
式
445
445~
6-017 三、突发事件的特点
Z
446
【能力要求】
简(10 分) AAA AAA AAA
P434
A
2009.11-78;
2009.5-120; A
2008.11-120;2007
制定《劳动合同法》是强化劳动立法的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特别是加强关注民生、保障权利等 方面的立法,切实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通过完善劳动立法,使全体人民特别是广大劳动者 都能享受到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成果,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努力形成公平正义、奋发进取、安居乐 业的社会和谐局面。《劳动合同法》涉及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制定和实施《劳动合同法》,是实 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需要。
Z
461
的影响
A
2006.5-79/123;
2007.11-74; 2008.11-78121;
多 123P449 AAA
单 81P449
2009.5-123
AA
AA
B B A 单 82P458 AA 多 124P459 AA 单 83P459 AA
[能力要求]
应对 企业社 会责任国 461~
6-028
454
二、我国工会组织的职 454~
6-023
Y
能
456
6-024 三、企业社会责任
456~ Z
457
四、企业社会责任国际
457~
6-025 标 准 (SA8000) 的 主 要
Z
459
内容
五、企业社会责任国际
6-026
459
Z
标准(S^8000)的意义
六、企业社会责任国际
459~
6-027 标 准 (SA8000) 对 我 国
Z
的内容
465
六、国际劳工立法与我 国的关系
465 Z
[能力要求]
465~
6-034 国际劳动立法的程序
X
466
第六节 工作压力管
理与员工援助计划
第一单元 工作压力
管理
[知识要求]
465~
6-035 一、工作压力的概念
Y
466
AAA
B B B B 单 84P465 AA AA AA
B
二、压力的来源与影响 467~
第六章 劳动关系管理 一、 预备知识 1、劳动关系指向: (1)雇员(劳动者、劳动力市场的供给方) (2)雇主(用人单位、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方) (3)劳动者派遣机构 2、劳动关系活动的调整方式 (1)劳动法律法规 (2)劳动合同 (3)集体合同 (4)民主管理 (5)企业内部劳动规则 包含:劳动合同管理制度、劳动纪律、劳动定额规则、劳动安全卫生制度等 (6)劳动争议处理 (7)劳动监督检查制度 3、劳动关系中劳动纠纷的处理形式
4.劳动法的监督检查薄弱。用人单位违法用工,劳动监察机构执法不力,劳动者的维权成本较 高,劳动争议解决渠道不畅。此外,有些地方存在当地政府把吸引投资置于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之上 的问题。有的地方把牺牲劳动者合法权益作为招商引资的优惠条件;有的地方对劳动监察机构执法设 置重重障碍,规定不得对“重点保护企业”进行监督检查,劳动行政处罚必须经过“投资环境优化办 公室”“软环境办公室”批准,等等。有些执法人员对劳动者态度冷漠,不履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 的法定职责。
Z
426
422~
6-006 二、集体谈判的范围论
Z
424
6-007 三、效率合约
425~ Z
433
433~
6-008 四、集体协商的特点
Z
434
[能力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