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一定律、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复习

二力平衡是牛顿第一定律的延伸
二力平衡是牛顿第一定律的一个特例 ,即当物体只受到两个等大反向的力 作用时,物体的运动状态不变。
二力平衡的概念在实际问题中应用广 泛,例如在分析天平的工作原理、桥 梁的结构稳定性等方面都有重要应用 。
通过二力平衡,我们可以进一步理解 牛顿第一定律,即物体在没有外力作 用下的运动状态是保持静止或匀速直 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与二力平衡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
在分析天平的工作原理时,我们可以运用牛顿第一定律和二 力平衡的知识。当天平两端放置质量相等的物体时,天平达 到平衡状态,这是因为两边的重力相等且方向相反,符合二 力平衡的条件。
在桥梁的结构稳定性分析中,我们也可以运用牛顿第一定律 和二力平衡的知识。桥梁的各部分受到的重力、支持力和摩 擦力等力作用,当这些力达到平衡状态时,桥梁才能保持稳 定。
04
CATALOGUE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在生活中的应用
牛顿第一定律在生活中的应用
静止的物体
当我们推一个静止的物体时,如果推力等于摩擦力,物体将保持静止。例如,当我们在冰面上推一个 静止的滑板时,滑板可能会滑动,但如果我们施加的推力与冰面对滑板的摩擦力相等,滑板将保持静 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
当我们推动一个物体时,如果推力大于摩擦力,物体将开始运动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例如,当我们 在平地上推动一辆静止的自行车时,自行车会开始运动并保持匀速直线运动,这是因为我们施加的推 力大于地面给自行车的摩擦力。
02
定律用公式表示为:F=ma,其 中F代表外力,m代表质量,a代 表加速度。
定律的物理意义
揭示了力和运动的关系
限制了力的定义
牛顿第一定律说明了力是改变物体运 动状态的原因,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 状态的原因。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

牛顿第一定律【知识点归纳】一、牛顿第一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除非作用在它上面的力迫使它改变这种运动状态。
二、惯性:原来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动方向不变的性质。
我们把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的性质叫做惯性,同时牛顿第一运动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注意:①一切物体都具有惯性,一切物体是指无论是固体、液体、还是气体;无论物体质量大或小;无论是静止还是运动;无论受不受力都具有惯性。
②惯性大小是由物体质量决定的,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而与运动状态无关。
惯性是自然界中一切物体的固有属性。
③惯性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是力。
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发生力的作用时,必然要涉及到两个相互作用的物体,单独一个物体不会出现力的作用。
惯性是每个物体都有的,不需要两个物体的相互作用,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案例分析】1.关于力和运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不受力时,就一定静止 B.物体只要运动,就一定受到力的作用C.力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 D.物体速度改变时,一定受到力的作用2.正在运动着的物体,若受到的一切力都同时消失,那么它将()A.立即停止 B.改变运动方向 C.先慢下来,然后停顿D.做匀速直线运动3.在“国庆黄金周”,小华全家乘火车到上海游玩。
因旅途劳顿,在火车上,小华经常要喝水。
他把茶杯放在列车内的一个水平桌面上,突然,他发现杯内的水面发生了如图所示的变化,则列车的运动状态可能发生的变化()①列车突然向右启动②列车突然向左启动③列车向右运动时突然减速刹车④列车向左运动时突然减速刹车A.①或②B. ①或③C. ②或③D.②或④4.我国火箭技术近20年有了很大的发展,已进入了世界先进行列。
“长征二号F”捆绑式火箭将“神舟三号”送入太空,并进行了一系列的科学实验,对江西“泰和乌鸡蛋”的研究是这次太空实验项目之一。
“神舟三号”在太空中运行时,处于失重状态的“泰和乌鸡蛋”的质量(填“变”或“不变”),惯性(填“没有”或“仍具有”)。
第9讲 牛顿第一定律 二力平衡

第9讲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牛顿第一定律及惯性1.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1)实验结论:在相同条件下,平面越光滑,小车所受的阻力越__小__,速度变化越__慢__,前进得越__远__.(2)伽利略推论:在理想情况下,如果表面绝对光滑,物体将__以恒定不变的速度永远运动下去__.2.牛顿第一定律(1)内容: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__静止__状态或__匀速直线运动__状态.(2)理解:①该结论是由实验推理概括出来的;②“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是指物体不受外力时,原来静止的物体将永远保持静止状态;原来运动的物体将永远做匀速直线运动;③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3.惯性(1)定义:一切物体都有__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__的性质,我们把这种性质称为惯性.(2)影响因素: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__质量__有关,与物体的运动状态和速度大小无关.物体的__质量__越大,其运动状态越难以改变,我们就说它的惯性越大.(3)理解:①任何物体,无论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②惯性不是力,不能把惯性说成是“惯性力”“受到惯性作用”或“克服物体的惯性”,一般只能说“具有惯性”.(4)利用:如拍打尘土、体育比赛中的各种投掷项目、助跑等.(5)危害:如刹车倾倒、走路滑倒和绊倒等.【图片解读】图11.如图1,降落伞匀速下降时,相对于地面是__运动__的;在降落伞匀速下降时,人和伞受到的重力和伞受到的阻力是一对__平衡力__;人和伞在匀速下降过程中,动能__不变__,重力势能__减小__,机械能__减小__.2.如图2,锤子的锤头松了,人们常用撞击锤柄下端的方法使锤头紧紧套在锤柄上.撞击时,锤柄停止运动,锤头由于__惯性__会继续向下运动,从而牢牢套在锤柄上.用力撞击锤柄使之突然静止,说明__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__.图2图33.如图3,弹簧片把小球与支座间的木片打出去,小球却落在支座上,没有飞出去,原因是小球具有__惯性__.二力平衡1.平衡状态:指物体保持__静止__或__匀速直线运动__状态.2.二力平衡(1)定义: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平衡.(2)条件:①同物:两个力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②等大:两个力大小相等;③反向:两个力的方向相反;④共线:两个力在同一条直线上.(3)注意:二力平衡要求四个条件同时具备、缺一不可.【提示】 (1)判断两个力是否平衡既可利用二力平衡的条件来判断,也可以根据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来判断. (2)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的区别一对平衡力 一对相互作用力 不同点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分别作用在两个物体上不一定为同性质的力一定为同性质的力其中一个力消失,另一个力不受影响同时产生,同时消失相同点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在同一条直线上【图片解读】1.如图所示,跳水运动员站在跳板上静止时,她受到的__重__力和__支持__力是一对平衡力,运动员将跳板压弯,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形状__,压弯的跳板将运动员弹开,这一过程是把弹性势能转化为__动能__.重难点 惯性的理解及应用(2019·凉山)在凉山州举行的中小学运动会中,来自各校的运动员们奋力拼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比赛中涉及的一些物理现象,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 .乒乓球比赛时,球在空中飞行,所有力全部消失,球一定落向地面B .百米比赛时,运动员冲线后不能立即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惯性力的作用C .跳远比赛时,运动员需要助跑,是为了增大惯性,跳得更远D .足球比赛时,抱在守门员手中的足球也具有惯性【变式训练1】 (2018·新疆)下列交通提示用语和惯性无关的是(D)A .车辆转弯,请坐稳扶好B .雨天路滑,请减速慢行C .注意安全,请保持车距D .遵守交规,请靠右行驶【变式训练2】 重为20 N 的篮球,当竖直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速度为__0__m/s ;当重力消失后,篮球将__静止__.如图所示,当斜向上抛出到达最高点时,重力为__20__N ;当重力消失后,篮球将__水平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__.实验突破1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命题点】1.实验装置图2.实验方法(1)转换法(通过小车在①__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__来判断阻力的大小)(2)控制变量法(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自由下滑,控制小车到达水平面的②__初速度__相同;通过改变水平面的粗糙程度改变阻力的大小)(3)实验推理法(由实验推理出,若物体不受阻力时,物体的速度将不会减小,即永远做③__匀速直线__运动)3.交流反思(1)小车运动到斜面底端后继续运动的原因(小车具有④__惯性__)(2)小车最终在水平面停下来的原因(小车受到阻力的作用)(3)在运动过程中的能量转化实验结论: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时,总保持⑤__静止__或⑥__匀速直线运动__状态.(2019·乐山)小秋为探究“运动与力的关系”,设计了如图所示的斜面实验.让同一小车滑到接触面分别为毛巾、棉布和木板的水平面上,观察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的距离.图1(1)为了使小车滑到水平面时的初速度相同,实验时应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__同一高度__滑下,这种研究问题的方法是__控制变量__(填“微小量放大”“模型”或“控制变量”)法.(2)比较甲、乙、丙三次实验,发现阻力越小,小车滑行的距离就越__远__(填“远”或“近”),说明小车运动的速度改变得越__慢__(填“快”或“慢”).(3)伽利略对类似的实验进行了分析,并进一步推测:如果水平面光滑,小车在运动时不受阻力,则小车将在水平面上__匀速直线运动__.说明运动的物体__不需要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4)牛顿在伽利略等人的研究成果上概括出了牛顿第一定律.该定律__C__. A .能用实验直接验证B .不能用实验直接验证,所以不能确定这个定律是否正确C .是在大量经验事实的基础上,通过进一步的推理概括得出的(5)小车到达水平面后会继续向前运动,请在图2中画出小车在木板上运动时受力的示意图.解:图2(6)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__非平衡力__(填“平衡力”“非平衡力”或“不受力”).(7)小明同学通过上面的探究学习了解到的知识,思考了一个问题:当自己荡秋千运动到最高点时,如果自己受到的力全部消失,自己将会处于怎样的运动状态?他做出了以下猜想,你认为其中正确的是__D__.(图中的黑点表示小明同学)A.做匀速圆周运动B.做匀速直线运动C.继续来回摆动D.保持静止状态实验突破2 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命题点】 1.实验装置图2.实验器材(1)实验中选择小车和光滑桌面的原因(减小①__摩擦力__对实验带来的影响) (2)定滑轮的作用(改变②__力__的方向) 3.实验方法:控制变量法(1)研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在同一直线(保持小车两端所受拉力大小相等,将物体扭转一定的角度,观察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2)研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大小相同(保持两个力在同一直线上,但两边钩码的数目不同,观察小车是否处于平衡状态)(3)研究平衡的两个力是否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保持两个力大小相等,且作用在同一直线上,让两个力同时作用在不同的物体上,观察物体是否处于平衡状态)4.交流反思(1)实验中选择静止作为研究状态的原因(匀速直线运动状态不好控制,不便于操作)(2)让两个力作用在不同物体上的方法(使用两辆小车或用剪刀剪断卡片)(3)进行多次实验的目的(得出普遍规律)实验结论:二力平衡的条件是: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③__相等__、方向④__相反__,且作用在⑤__同一条__直线上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活动中:(1)如果物体只受到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__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__状态,说明这两个力是相互平衡的.由此,小明提出,能否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2)小华认为,若采用小明的方案,必须测出物体所受的__拉力__和__重力__的大小来进行比较.研究发现,在小明的方案中,只能根据相互作用的关系直接测出__拉力__的大小,在未知二力平衡条件的前提下,另一个力无法直接测量,所以这一方案无法实施下去.(3)为此,两位同学不断改进并先后设计了三个实验方案,如图乙所示,请你判断出他们改进的先后顺序:__B、A、C__(用字母表示),这样的改进是为了减小__摩擦力__对实验的影响.(4)如图丙是最终确定的实验方案.此方案中,由于__卡片的重力远小于钩码的重力__,故卡片的重力可忽略不计.(5)小华将系于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__相反__,并通过调整__钩码的数量__来改变拉力的大小.(6)当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卡片__不能__(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__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两个力能否平衡__.(7)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丙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__把卡片剪成两半__.(8)如果将两边的钩码挂在卡片其中一端的同一挂钩上,可以发现小车不会静止,这表明二力平衡必须满足__方向相反__这一条件.1.(2018·益阳)下列情景中,处于平衡状态的是(D)A.绕地球匀速运行的卫星B.加速追赶猎物的猎豹C.下落的苹果D.匀速下降的跳伞运动员2.(2018·吉林)汽车在平直公路上匀速行驶时,下列属于平衡力的是(A)A.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阻力B.汽车受到的支持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C.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重力D.汽车受到的牵引力和地面受到的压力3.(2019·襄阳)木块在压力F的作用下静止在如图所示位置,则下列各组力属于平衡力的是(B)A.木块所受的压力和木块对墙壁的压力B.木块所受的重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C.木块所受的支持力和木块所受的摩擦力D.木块对墙壁的压力和墙壁对木块的支持力4.同学们到中国科技馆参观,看到了一个有趣的科学实验,如图所示,一辆小火车在平直轨道上匀速行驶,当小火车将要从“∩”形框架的下方通过时,突然从火车顶部的小孔中向上弹出一个小球,该小球越过框架后,又与通过框架的火车相遇,不计空气阻力,小球将落在原来孔的__原地__.(填“前方”“原地”或“后方”)5.2019年3月10日,采用氢燃料电混合动力技术的中国商飞新能源验证机——“灵雀H”在郑州试飞成功.若在试飞过程中采用氢燃料供能,则“灵雀H”上升过程中的惯性将__减小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6.(2019·德阳)如图,雨燕沿虚线方向匀速自由飞翔,在图中画出雨燕所受重力和空气对它的作用力的示意图.解:第9讲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1.(2019·福建)为了防止惯性带来的危害,要求人们(A)A.乘车时系好安全带B.候车时站在安全线外C.市区行车禁鸣喇叭D.夜间行车车内不开灯2.(2018·衡阳)如图所示,若小球向右摆动到最低点时绳子断裂,假设所有力同时消失,此后,小球的运动情况是(D)A.匀速直线下落B.匀速直线上升C.匀速直线斜向上运动D.沿水平方向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3.(2019·齐齐哈尔)如图所示,小辉推着小车在平直道路上匀速前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小车对地面的压力和地面对小车的支持力是一对平衡力B.小辉受到的重力与地面对他的支持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C.小车受到的重力与小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相互作用力D.小车受到水平方向的推力与小车受到的阻力是一对平衡力4.(2019·连云港)下列关于运动和力的说法正确的是(D)A.物体不受力时,一定保持静止状态B.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实验直接总结出来的C.运动的物体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没有惯性D.静止在地面上的“歼-20”战机,受平衡力的作用5.(2019·广东)头球(运动员用头碰撞飞行中的足球)是足球比赛中常用的技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头球过程中,头对足球的力改变了足球的运动状态B.足球被顶飞,是因为头对足球的力大于足球对头的力C.头对足球的作用力消失时,足球的惯性也消失D.足球在空中飞行时,以运动员为参照物,足球是静止的6.(2019·江西)电灯通过电线挂在天花板上处于静止状态,灯对电线的拉力和电线对灯的拉力是一对__相互作用__力,电线对灯的拉力和灯所受的重力是一对__平衡__力.7.(2019·贵港)用手把小球压在弹簧上,弹簧被压缩到A点,松手后小球向上运动,如图所示.请在图中画出小球离开弹簧后所受到的力的示意图(O为小球的重心,空气对小球的作用力忽略不计).解:8.(2019·德阳)小王同学用表面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木板、玻璃等器材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实验过程及现象如图所示:(1)小王在实验中设置了三种粗糙程度不同的表面,让小车从斜面上同一位置滑下,小王发现小车在毛巾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近,在木板表面滑行的距离较远,在玻璃表面滑行的距离最远,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速度减小越慢.推理:如果小车在水平面上滑行,受到的阻力越来越小,直到变为零,小车将做__匀速直线运动__.(2)牛顿第一定律告诉我们物体的运动__不需要__(填“需要”或“不需要”)力来维持,一切物体都有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9.(2019·铜仁)小明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设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实验方案.(1)通过实验比较,小明发现采用方案乙,实验效果更好,原因是__滚动摩擦力小于滑动摩擦力,减小摩擦力对实验的影响__.(2)该实验装置中,木板两端的定滑轮的作用是__改变力的方向__.(3)保持两盘中砝码质量相等,把小车在水平桌面上扭转一个角度,放手后观察到小车转动,最后恢复到静止状态.这个实验现象说明: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__作用在同一条直线上__,这两个力才能彼此平衡.10.(2019·益阳)将雨伞在雨中快速旋转(从上往下看沿逆时针方向),伞骨末端的雨滴被甩出.如图中能正确表示雨滴P被甩出瞬间运动方向的是(C)错误!错误!错误!错误!11.(2018·安徽)我们知道,一对作用力与反作用力总是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如图所示,重25 N的长方体物块甲放在水平桌面上,另一重10 N的长方体物块乙放在物块甲上.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D)A.物块乙所受的合力为10 NB.物块乙对物块甲的压力为15 NC.桌面受到物块甲的压力为15 ND.桌面对物块甲的支持力为35 N12.在水平地面上行驶的汽车车厢里挂着一个小球,当出现了如图所示的情景时,绳子对球的拉力和球受到的重力__不是__(填“是”“不是”或“可能是”)一对平衡力.汽车在做__加速__(填“加速”“匀速”或“减速”)运动.13.如图所示,在一起交通事故中,车头受到所载水泥管的冲击,严重挤压变形,这起事故是由于汽车突然__减速__(填“加速”或“减速”)时,水泥管由于惯性保持原来运动状态所致,水泥管的惯性如此之大是因为它的__质量__(填“质量”或“速度”)大.14.(2018·河南)如图所示,上表面水平且光滑的小车上有A、B两个物体,两物体与小车以相同的速度一起向右匀速运动.B在A的正前方,B的质量小于A的质量.假设小车的上表面足够长,不计空气阻力,小车遇到障碍物突然停止后,A、B两物体__不会__(填“会”或“不会”)相撞,原因是:__A、B都具有惯性,且A、B速度相同,在受平衡力作用时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__.15.(2018·恩施)如图,用绳子竖直悬挂一个小球,将一斜面物块慢慢靠近小球,并刚好与之接触(绳子仍然竖直,且小球静止).请作出小球此时所受力的示意图.解:16.(2019·衡阳)如图所示,小球被固定在静止的金属框架上,画出小球所受作用力的示意图.解:17.(RJ教材8下P19T2变式)(2019·无锡)如图所示,用尺快速打击最下面的棋子,棋子飞出,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运动状态__,上面的棋子由于具有__惯性__会落在原处.18.(RJ教材8下P18“想想议议”变式)一天,在某段市区道路上发生了一起两小车追尾相撞事故,交警询问时,前车司机说:“我的车速很慢.后车突然加速撞了我的车尾,当时我女儿坐在后排,撞车导致她的头撞到了前排座椅背上.”后车司机说:“前车司机在行驶过程中突然刹车,我来不及刹车就追尾撞上了.”请你用学过的物理知识问答:哪个司机在说谎?你判断的理由是什么?请你写出一条交通安全警示语.答:前车司机在说谎.因为假如是后车突然加速导致追尾时,前车车身突然加速,而前车中的人由于惯性会向后倒,所以前车中乘客的头不会撞在前面的座椅背上,所以是前车司机在说谎.警示语“保持车距”(合理即可).。
牛顿第一定律和二力平衡的区别

牛顿的第一定律,也称为惯性定律,表述为:"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将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 这意味着物体如果没有受到外力的作用,将保持其原有的状态,无论是静止还是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是指一个物体受到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的作用时,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这意味着这两个力在相互抵消的作用下,物体不会发生加速度。
区别:
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物体在没有外力作用时的运动状态的规律。
如果物体没有受到外力,它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二力平衡是涉及两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力对物体的作用。
在这种情况下,物体将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
牛顿第一定律是关于外力对物体运动状态的影响,而二力平衡是关于两个相互作用力对物体的影响。
初中物理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

• 1.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时,总保持静止状态或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可见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而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的原因.物体的运动不需要力来维 持.
• 2.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惯性,惯性不是力, 惯性大小只与物体的质量有关,它是物体的一种属 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均无关.惯性是一种性 质,不是力.
3.生活中有许多事例利用了惯性,下列事例利用惯性的是 (多选)( )
A.射击时,子弹离开枪口仍能高速向前飞行
B.河里嬉水的鸭子上岸后,用力抖动翅膀,把身上 水抖掉
C.拍打衣服,把灰尘拍去
D.锤头松了,把锤柄的一端在地上撞击几下就紧了
4.(2015•襄阳中考)小明乘坐公交汽车时,站在离车门较近 的位置而且双手没有扶任何物体,为了避免汽车启动时摔 倒,他应将身体 ( )
• B.火箭升空利用了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 C.火箭升时受到平衡力的作用
• D.火箭升空时受到惯性力的作用
• 8. 物体表现出惯性的现象是常见的.下列事例中,属于利 用惯性的是( )
• A.甲图中汽车突然启动时,人会后仰 • B.乙图中飞船返回舱落地前打开降落伞 • C.丙图中离弦的箭继续飞行 • D.丁图中汽车撞车时,安全气囊打开
பைடு நூலகம்
• 题型三 平衡力和相互作用力
例4.一本物理书静止放在水平桌面上,桌面对书有支持力, 与该支持力相平衡的力是________;与该支持力是相互作 用力的是______________.
解析:书放在桌面上静止,处于平衡状态,受平衡力,对书受力分 析:只受重力和支持力,所以支持力与书的重力是一对平衡力;书 对桌面有压力,桌面对书就有支持力,这两个力是相互作用力. 答案:书的重力 书对桌面的压力
牛顿定律与二力平衡

正在做曲线运动的物体,假如它所受的一切外力 都消失,那么它( C ) A.立即停下来 B.仍然做曲线运动 C.立即做匀速直线运动 D.逐渐停止 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认为:如果要使一个 物体持续运动,就必须对它施加力的作用;如 果这个力撤消,物体就会停止运动。这个观点 正确吗?
二力平衡
例2 (多选)如图4-1所示,一杯水静止在水平桌 面上,杯中的水所受重力为G1,杯子所受重力为G2,杯中 的水对杯底的压力为N1,杯子对桌面的压力为N2,桌面对 杯子的支持力为N3,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 BD A.N1与N2大小相等 B.G1、G2之和与N2大小相等 C.N1与N3是一对平衡力 D.N2与N3是一对相互作用力
例4 [2013· 北京中考] 在水平轨道上有一辆实验 车,其顶部装有电磁铁,电磁铁下方吸有一颗钢珠。在 实验车向右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钢珠因断电下落。 图4-2是描述钢珠下落的四个示意图,图中虚线表示钢 珠下落的路径。以实验车为参照物,正确描述钢珠下落 路径的示意图是( C )
图 4- 2
二:惯性
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原有的速度大小和运 动方向的性质,我们把物体的这种性质叫 做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也叫做惯性定律。
注意:惯性是一切物体固有的属性, 固体、气体、液体都具有惯性,无论 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都具有惯性。惯的大小只取决于物体质量的大小。
惯性和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 的区别和联系:
牛顿第一定律是描述物体不受外力时 所遵循的运动规律,是有条件的,即只有 区别 物体在不受外力时才遵守;而惯性是物体 的一种属性,与物体是否受力、运动状态 等一切外在因素无关,任何时候都存在。 因为物体有惯性,所以在不受外力 联系 时才能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因此牛顿第一定律又称为惯性定律。
中考物理考点总动员考点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含解析

考点13 牛顿第一定律、二力平衡【知识回顾】考点一、牛顿第一定律1.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力的作用的时候,总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牛顿第一定律的理解:(1)牛顿第一定律是通过分析、概括、推理得出的,不可能用实验直接来验证。
(2)牛顿第一定律对任何物体都适用,不论固体、液体、气体。
(3)力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力不是维持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
(4)运动的物体不受力时做匀速直线运动(保持它的运动状态)。
(5)静止的物体不受力时保持静止状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
3.惯性:物体保持原来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即运动的物体要保持它的运动状态,静止物体要保持它的静止状态。
4.惯性的理解:(1)一切物体任何时候都具有惯性(静止的物体具有惯性,运动的物体也具有惯性)。
牛顿第一定律表明,一切物体都具有保持静止状态或匀速直线状态的性质,因此牛顿第一定律也叫惯性定律。
(2)惯性是物体本身的属性,惯性的大小与物体质量大小有关。
质量越大,惯性越大;质量越大的物体其运动状态越难改变。
惯性的大小与物体的形状、运动状态、位置及受力情况无关。
(3)惯性是一种属性,它不是力。
惯性只有大小,没有方向。
5.防止惯性的现象:汽车安装安全气襄, 汽车安装安全带;利用惯性的现象:跳远助跑可提高成绩, 拍打衣服可除尘。
考点二、二力平衡1.平衡力:物体在受到几个力的作用时,如果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我们就说这几个力平衡。
2.如果物体只受两个力的作用,且处于平衡状态,这种情况叫做二力平衡。
3.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如果大小相等、方向相反,并且在同一条直线上,这两个力就彼此平衡。
简单的说就是:同体、等大、反向、共线。
4.平衡状态:物体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叫平衡状态。
5.生活中处于平衡状态的例子静止的物体,物体受到的重力与其受到的另一个力是平衡力。
如在桌面上的碗、静止在空中的气球等。
匀速运动的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物体受到的力是平衡力。
第29课时 二力平衡与牛顿第一定律

,这时木块在水平方向受到的力
平衡
(填“平衡”或“不平衡” ) 。为避免这种现象产生,请你对该实验装置提出改进意
将木块换成小车,减小与桌面之间的摩擦力 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 (2018•六盘水)小冬用绳子拴着一石块,使石块绕手做圆周运动。如果石块受到的 力突然全部消失,石块将( A. 立即停止运动 B. 做匀速直线运动 C. 继续做圆周运动 D. 速度越来越慢直到停止运动
B
)
4. 现代汽车除了前、后排座位都有安全带外,前排还装有安全气囊系统,这主要是为了 减轻下列哪种情况出现时,可能对人身造成的伤害?( D ) A. 汽车速度太慢 B. 汽车转弯 C. 汽车突然启动 D. 汽车前端发生剧烈撞击 5. 水平桌面上的木块在拉力 F 的作用下做匀速直行运动。下列有关木块受力的说法中, 正确的是( C )
第29课时
二力平衡与牛顿第一 定律
要点回顾
一、二力平衡
1. 一个物体在两个力的作用下, 如果保持静止或 个力是平衡的。 2. 二 力 平 衡 的 条 件 是 : 作 用 在 同 一 物 体 上 的 两 个 力 大 小 向
相反 相等 匀速直线运动
状态, 就说明这两
,方
,且作用在
同一直线
上。
辨析:相互作用力也称为作用力与反作用力,这一对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 同一条直线上,互相作用于对方” 。
11. 如图甲所示,物体甲重 40N,被 50N 的水平压力 F 甲压在竖直墙壁上保持静止。如图 乙所示,物体乙重 60N,在 35N 的水平拉力 F 乙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匀速向右运动。 则物体甲受到的摩擦力 f 甲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牛顿第一定律
1、对静止的木箱施加一个水 平方向的推力木箱沿着水平 方向运动。撤去推力后,木 箱停了下来。
2、用铁锤敲击铁钉, 钉子向下运动陷入木板。 停止敲击,钉子就不在下陷
3、关闭了发动机的 火车,虽然继续运行, 但是最后它也将停下来。
针对上述情况,亚里士 多德提出:力是维持物 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没 有力作用,物体就不能 运动)
汽车突然起动、汽车紧急刹车
三、二力平衡
二力平衡条件:
1、二力大小相等 2、方向相反 3、作用在同一直线上 4、作用在同一个物体上
(同体、共线、反向、等大) 彼此平衡的两个力的合力为零
二、下列四图哪些反映了二力平衡?
当物体在平衡力的作用下处于平衡状态 (静止状态或匀速运动直线运动状态) 平衡状态和平衡力 平衡状态
伽利略却对这种观 点提出了质疑,他 通过理想实验来反 驳这一观点。
伽利略
伽利略的 理想实验 驳斥了亚 里士多德 的关于力 是维持物 体运动状 态的原因 的学说。
接触面
毛巾 棉布 木板
小车受到摩擦力的大小 小车在水平面上运动的距离 (填“大、较大、最小”) (填“短、较长、最长”)
大
短较大最小来自较长静止状态 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受力为平衡力 (二力平衡)
最长
牛顿第一定律:
一切物体在没有受到外力作用的时候,总保持匀 速直线运动状态或静止状态。
二、惯性
物体保持运动状态不变的性质叫做惯性。
原来静止的物体保持静止状态;
原来运动的物体保持运动状态
一切物体不管是否受力,不管静止还是运动都具
有惯性。(物体本身具有的一种属性)
惯性与物体的质量有关(质量越大,惯性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