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版 八册数学 第二单元 小数加减法2
2020年最新北京课改版数学四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小数加、减法》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ppt教学上课件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
☆☆☆☆☆☆☆☆☆☆
1、“学贵有疑”,问题是思考的产物,你们的问题提得很好,很有质量,这是善于思考的结果。 2、你们的问题很有价值,看来你读书时是用心思考的。 3、这里有同学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看看是否有答案。 4、你们现在真能问,能问在点子上,能抓住要点来提问。 5、我们同学的思想变得很敏锐,这些问题提得很好。 6、这个问题提得很有意思,让我试着回答,也不一定准确。 7、今天我们提问已大大地超出了课文的范围,反映了我们同学学习的积极性及强烈的求知欲望。 8、有些问题我们可先问自己,自己有能力解决的,就不必向别人提出,让我们试试看,刚才新提出的问 题,哪些是自己有答案的?
返回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 ☆☆☆☆☆☆☆☆☆☆ 1、谢谢你,你说的很正确,很清楚。 2、虽然你说的不完全正确,但我还是要感谢你的勇气。 3、你很有创见,这非常可贵。请再响亮地说一遍。 4、××说得还不完全,请哪一位再补充。 5、老师知道你心里已经明白,但是嘴上说不出,我把你的意思转述出来,然后再请你学说一遍。 6、说,是用嘴来写,无论是一句话,还是一段话,首先要说清楚,想好了再说,把自己要说的话在心里 整理一下就能说清楚。 7、对!说得很好,我很高兴你有这样的认识,很高兴你能说得这么好! 8、我们今天的讨论很热烈,参与的人数也多,说得很有质量,我为你们感到骄傲。 9、说话,是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表达出来,与别人交流。说时要想想,别人听得明白吗? 10、说话,是与别人交流,所以要注意仪态,身要正,不扭动,眼要正视对方。对!就是这样!人在小时 候容易纠正不良习惯,经常注意哦。
15.6元
7.9元
10.85元
返回
小数加减法的应用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小数加减法 北京版(含答案)

四年级下册数学单元测试-2.小数加减法一、单选题1.食堂有1.81吨煤,用去0.97吨,还剩()A. 0.84吨B. 0.48吨C. 2.78吨D. 2.87吨2.小华身高1.49米,比小明高0.06米,小明身高()A. 155厘米B. 134厘米C. 143厘米D. 153厘米3.用竖式计算2.06+1.48=()A. 3.54B. 35.4C. 0.81D. 4.354.算式1 +0.1-0.1 +1的得数是()A. 0B. 2C. 0.2二、判断题5.判断对错.计算1.79+4.6,第一步计算6+9.6.十分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百分位进一。
7.小数加、减法最主要的是把数算对,小数点无关紧要。
8.计算15.3+2.8+4.7可以这样算15.3+4.7+2.8比较简便.()三、填空题9.12.64+0.63+0.37=12.64+(________+________)10.2.85要加上________才等于3。
11.比7.86多0.94的数是________,比7.42少1.8的数是________.12.小军帮叔叔卖菜,一位阿姨买花3.24元,买花2.78元,你认为应收阿姨________元,实际收________元就可以。
13.商店的一角.(1)买一个和一枝一共________钱?(2)一个比一枝贵________钱?(3)买两个练习本多少元钱?(4)买一个书包和一计算器,一共要花________钱?(5)小明有50元,买一个计算器和一个铅笔盒够吗?________(6)一个文具盒和一个练习本相差________钱?四、解答题14.小华在体育课上,跳了1.5米远,比小明少跳了0.32米,小军比小明少跳0.13,小军跳了多少米远?15.估计.小明买5本书,其中3本的单价分别是16.90元、17.10元和18.80元,另外两本书的单价超过20.00元,但是比22.00元少.小明给售货员100元钱,够吗?五、综合题16.用小数计算下面各题。
北京义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第2课时 小数加、减法

第四单元小数加法和减法小数加、减法教学内容:课本第49页。
教学目标:1.结合现实情境,理解和掌握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2.培养学生积极探索、乐意交流、认真计算、验算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探索一位小数减两位小数、整数减小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探索当被减数小数部分的位数少于减数时的处理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口算热身(2分钟)1.3+2.3= 8.2+1.3= 4.7-0.5=5.4+0.5= 2.5-2.1=6.9-6.5=4.5+2.5= 8.37-2.17=5.7-3=选择一道加法,一道减法请学生说说你是怎么算的?(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相加减。
)二、自学例2(15分钟)1.明确例2中的数学信息及所需解决的问题。
出示:教材例2情境图。
导入:图中有哪些数学信息?围绕导学单进行自主学习。
2.自学。
在学生自学时,教师收集学生竖式计算的多种情况,请学生迅速展示。
导学单(时间:5分钟)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尝试用竖式解答。
2. 思考:被减数的百分位上可以看作几,这样想的依据是什么?3.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与整数相同,试着验算例2。
3.小组交流。
这是不是神的旨意呢?传说中钻石属于神,人类不能染指。
神派毒蛇守护钻石,而后施魔法于这些美丽的石头,防范人类的欲望。
老普林尼在《自然史》中也如讲述神话故事般讲述了毒蛇守护钻石的故事,毒蛇们喷出的毒液如小溪般流淌,几英里外就能置人于死地。
长沙相亲 。
英语的单词是很重要的一项,英语想要拿到高分,就一定需要在英语单词上多下功夫,学好单词也是英语逆袭的必要条件,想要掌握好英语单词的话,最好不要大面积占用时间来背英语单词,可以将英语单词的学习时间分为一些零散的闲暇时间奇怪的是,凡有金刚石矿物的地方,毒蛇果真很多,比如印度木夫梯里的深谷和安得拉邦首府海德拉巴的戈尔康达,再比如南非的北开普省金伯利。
果真是神的旨意么?其实这中间有科学道理,金刚石矿物有荧光现象,白天受到太阳紫外线照射,它们储存了太阳的光芒,在夜里释放蓝色的荧光。
四年级下册数学《两位小数加减法》(2) 北京版

6.45元
4.29元
+ ( )元 —————
?元
6元4角5分 +——4元—2—1角—9—分—
101元0.77角4元4分
所以,笔算两位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 对齐,也就是( 相同数位)对。齐
探究二:从分的角度思考
6.45元
645分
4.29元 +——(—)—元— +———42—19—分——
?元
1100.7744分元
645分 +———42—19—分——
1100.7744分元
所以,笔算两位小数加减法时,小数点 对齐,也就是( 相同数)位。对齐
探究三:从计数单位的角度思考
个 十百 位 分分
位位 6.45 + 4 . 21 9 10 . 7 4
因为5和9都在百分位上,所以 百分位上(9)要和5对齐;
因为4和(2)都在十分位上,所 以十分位上4要和(2)对齐;
1\0\0.\0\0
三、巩固练习
下面的计算正确吗?
③
.
24.76 -——21—628..—\7042—
④
83.57 +——7—9.—26—
162.83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学会了什么?
三、巩固练习
请你当小老师:设计两位小数加减的算式
五、布置作业
作业:第74页练习十七第1、3、4题。
探究一:从元角分的角度思考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
小数加减法 (例1)
一、复习导入 蚝(hao)烙(lao)每盘15.5元
一、复习导入 豆花 每碗4.2元
一、复习导入
蚝(hao)烙(lao) 每盘15.5元
豆花 每碗4.2元
一、复习导入
北京课改版四年级数学下册2.1 小数加减法课件.pptx

典题精讲
2.维尼熊比杨梅贵多少元?
5
13.45
元
元
解题思路:
求贵多少,就是求维尼熊与杨梅的差。
解答:
13.45-5=8.45(元)
答:维尼熊比杨梅贵8.45元。
易错提醒
用竖式计算:6.63+0.39。 错误解答: 6.63+0.39 =6.92
6. 6 3 + 0. 3 9
6. 9 2
错误原因:百分位上的12 没有向十分位进1。
2012
Quisque velit nisi, pretium ut lacinia in, elementum id enim. Cras ultricies ligula sed magna dictum porta. Quisque velit nisi, pretium ut lacinia in, elementum id enim.
点击此处添加副标题
Step 02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tep 04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Step 01
Lorem ipsum dolor sit amet, consectetur adipiscing elit.
探究新知
解决问题:
解: 17.9≈18
14.2≈15
5.6≈6
10.8≈11
18+15+6=39(元)
39<40
18+15+11=44(元)
44>40
人教版小学四年级数学下册《小数的加法和减法》第2课时 小数加减法(2)【教案】

第2课时小数加减法(2)▷教学内容教科书P70例2,完成P70“做一做”,P71~72“练习十七”第5、6、7、9题。
▷教学目标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探索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过程,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养成良好的计算习惯,培养学生的运算能力。
3.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探究并掌握位数不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对小数部分位数不同的小数减法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激活经验,导入新课1.复习小数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师:前面我们探究了位数相同的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请大家动手算一算,想一想:你是怎样算的?在计算时应注意什么?(课件出示习题)(1)请4名学生上台板演,其余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完成。
(2)集体汇报交流。
【学情预设】预设1:先把小数点对齐,然后按照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预设2:计算时要将小数点对齐,得数的小数部分末尾如果有“0”,可以根据小数的性质将“0”去掉。
2.导入新课。
师: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有关小数加减法的问题。
[板书课题:小数加减法(2)]【设计意图】通过计算,既复习了旧知,激活了经验,又为学习新知奠定了基础。
二、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观察发现,提出问题。
师:上节课我们解决了小丽买书的问题,今天我们再来解决小林买书的问题。
看,小林也买了两本书。
(课件出示)◎教学笔记【教学提示】可组织学生讨论“为什么要把小数点对齐”,从而理解“小数点对齐就是相同数位对齐”这一本质,突出小数点对齐的必要性。
师: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学情预设】预设1:《数学家的故事》的单价是16.45元,《神奇的大自然》的单价是18.3元。
预设2:提出的问题有:小林买《数学家的故事》和《神奇的大自然》一共花了多少钱?《数学家的故事》比《神奇的大自然》便宜多少钱?【设计意图】通过先引导学生收集信息,再提出数学问题,使学生经历“从头到尾”思考问题的过程。
四年级数学下册第二单元小数加、减法2小数的加、减法(2)预习学案北京版

2 小数的加、减法(2)
项目内容
用竖式计算。
5.81-4.7= 3.52+4.4= 7.32-2.2=
1.小花高
2.4米,鹿爸爸高6米,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
分析与解答:要求鹿爸爸比小花高多少米,列式为( )。
被减数的( )位上一个单位也没有,计算时可以写0,用0减4,向( )位借( ),得数是( )。
个位上6-2-( )=( )。
2.计算小数减法时,如果被减数的小数位数比减数的小数位数少,被减数的末尾可用
( )补足再减。
1.通过预习,我知道了在计算小数的加、减法时,一定要先把( )对齐,然后按照
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最后一定要对齐数位并点上小数点。
2.当被减数的小数位数少于减数的小数位数时,可以根据( )在被减数的末尾
添( )后再计算。
用竖式计算。
7.5-3.18= 0.51-0.37= 4+0.82=
5.26-4.75= 13-3.9= 8.04+7.4=
温馨
提示知识准备:两位小数加、减一位小数。
2小数的加、减法(2)
1.117.925.121. 6-
2.4十分个
一6132. 01.小数点2.小数的性质04.320.144.820.519.1 15.44。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0篇)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0篇)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0篇)作为一名为他人授业解惑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来辅助教学,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
优秀的教学设计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数加减法教学设计1[教材简析]简单的小数加减法是在学生学过万以内数的加、减法和初步认识一位小数含义的基础上教学的。
教材创设了学生十分熟悉的购物情境,学生能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在学生运用口算方法解决问题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尝试运用竖式进行计算,并结合口算方法和过去学过的整数加减法竖式计算帮助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竖式计算算理。
“试一试” 和“想想做做”主要巩固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目标]1.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等活动,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培养学生的主动探究精神,让学生学会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2.通过解决有关小数的实际问题,掌握小数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提高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你知道今天我们学习什么吗?生活中你在哪里见过小数呢?2、能将这些物品的价格用小数表示吗?(例题中食品的价格先用元角的形式写出来)3、一位同学用他的数学日记向我们讲述了他一天中遇到的小数问题,让我们跟随他一起开始今天地学习好吗?二、合作交流,探究新知(一)用竖式计算小数加法、减法1、日记:5月21日,晴。
昨天数学课学习了小数,老师让我们到生活中去寻找小数。
今天一大早我就在家门口的早点店看到了它们,正好还没吃早饭呢,我想买一个馒头和一碗豆浆吧,要用()元呢?我还想给妈妈买碗面条,一碗面条比一碗馄饨贵()元呢?2、日记中提出了几个问题?哪两个问题?怎么解决呢?(老师板书算式)请你和同桌商量一下,说说你是怎么算的?(汇报两题的思考过程)3、这两道题能用竖式来计算吗?在草稿纸上试一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地位作用:本单元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小数的意义和性质,而且对一位小数加、减法(不退位)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小数加、减法的意义,掌握计算法则,能够比较熟练地进行小数加、减法的笔算和简单的口算。
2、使学生理解整数加、减法的简便算法对于小数同样适用,并能应用这些方法进行小数的简便计算。
教学重点: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教学难点:如何准确计算和灵活运用运算定律进行简算教学准备:课时安排:小数加、减法6课时小数加减法的简算5课时整理与复习3课时合计14课时第( 1 )节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位数相同)教学目标:1、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利用法则正确计算。
2、培养知识迁移能力、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书籍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地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利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投出示图书大厦购书情境。
1、从图中,你收集到了数学哪些信息?(《童话故事》售价是6.62元,售价是2.75元)2、追问:6.62元和2.75元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3、提出数学问题根据收集到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1)买这两本书要花多少元?6.62+2.752)《童话故事》比《科学家的故事》贵多少元?6.62-2.75追问:怎样列式?二、解决问题1、估算计算结果(监控估算方法:看整数加、减,再看小数部分是退位还是进位)2、用竖式计算1)独立尝试(思考计算过程、记录不理解的地方)2)组内交流(交流计算过程、讨论不理解的地方)3)全班交流指组叙述计算过程。
监控:怎样才能做到相同数位对齐?相同数位对齐了,从哪位算起?通过大家的交流,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3、总结归纳计算法则通过以上两题的计算,你能总结一下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吗?1)独立思考后组内交流2)全班交流:指导概括:计算小数加减法,先把各数的小数点对齐(也就是相同数位对齐),再按照整数加减法的法则进行计算。
得数的小数点要和横线上的小数点对齐。
三、巩固练习p361)基本练习4.37+2.93=7.30 7.54-6.84=0.70 0.45+2.58=3.03①独立计算,观察得数有什么特点?(得数中有0)②讨论:哪个0去掉后不改变数的大小?(小数末尾的0)③补充计算法则:计算后要化简。
2集体判断指名说错因、改正3)解决实际问题p38 第5题独立分析思考,列式解答。
对于计算的结果,你想提醒大家注意点什么?(1.15+1.55=2.70 计算结果要注意化简)四、课堂回顾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1、揭示课题2、明确计算法则3、感受所学知识与以前所学内容的关系4、明确学习方法五、作业:p37第1、2、6题板书设计: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对齐)课后小结:第( 2 )节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位数相同)练习课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正确计算。
2、提高计算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利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利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0.7+0.9 4.7-0.5 0.56-0.46 1.2+0.8 0.39+0.15 3.6-0.87.7+0.6 0.81+0.19 8.6-5.5 8.7-4.5 12+9.8 5.5-5二、笔算:4.56+3.89 72.23-25.46 8.54+2.96 56.34-7.641、指名估算计算的结果2、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做在本上3、集体订正:监控计算过程4、回忆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三、解决实际问题1、王老师买来两根塑料绳,一条长5.32米,另一根长6.37米。
两根所塑绳一共长多少米?独立审题,列式解答。
如果把求出的问题当作一直条件,其中一个已知条件做问题,你能改变成一道新的问题吗?A、王老师买来两根塑料绳一共长11.69米,一条长5.32米,另一根长多少米?B、王老师买来两根塑料绳一共长11.69米,一条长6.37米,另一根长多少米?独立选一题进行计算观察三道题有什么联系?说明:小数加减法的验算方法和整数加减法的演算方法一样。
2、一箱钉子,连箱共重52.5千克,箱重2.5千克,钉子净重多少千克?独立列式解答3、p38第4题独立审题、分析集体交流思考的过程(估算、计算)四、作业:把下面算式中的符号改写成数字(每种符号代表同一个数)板书设计练习课4.56+3.89 72.23-25.46 8.54+2.96 56.34-7.64王老师买来两根塑料绳,一条长5.32米,另一根长6.37米。
两根所塑绳一共长多少米?课后小结:第(3)节教学内容:小数加、减法(位数不相同)教学目标:1、继续理解小数加、减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利用法则正确计算。
2、培养知识迁移能力和估算能力。
3、渗透迁移思想。
教学重点:理解小数加、减法地算理,掌握计算法则。
教学难点:利用法则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投出示图书大厦购书情境:小红挑选了一本连环画(5.8元)和一本故事书(2.75元)。
5.8元和2.75元分别是几元、几角、几分?二、提出数学问题根据收集到的两条信息,你能解决什么问题?1)买这两本书要花多少元?5.8+2.752)故事书比连环画便宜多少元?5.8-2.75追问:怎样列式?三、解决问题1、估算计算结果2、用竖式计算1)独立尝试(思考计算过程、记录不理解的地方)2)组内交流(交流计算过程、讨论不理解的地方)3)全班交流指组叙述计算过程。
监控:这两道小数加减法的题与前面我们学的有什么不同?(相加减的两个数数位不同)数位不同,怎样对位?(小数点对齐,相同数位就对起了)通过大家的交流,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追问:第一个加数和被减数的十分位上没有数,怎样计算?说明:5.8的末尾可以添上0,使它与2.75的小数位数同样多。
任选一道进行验算。
3、总结归纳计算法则通过以上两题的计算,你想提醒大家计算时注意什么?(相加或相减的两个数,数位不同可以在小数的末尾天上0,再按计算法则去做) 三、开放题p41实投出示各种文具及其价钱。
购买两种你喜欢的文具,一共要用多少钱? 1、指名提出问题,先估算再计算解答。
2、独立提出问题并估算、解答。
3、同桌交流所提的问题及计算过程。
四、课堂回顾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 1、揭示课题 2、明确计算方法3、感受所学知识与以前所学内容的关系。
五、作业: p41第1题 板书设计:小数加、减法数位不同,末尾添0。
课后小结:第( 4 )节教学内容:整数减小数 教学目标:1、理解整数减小数法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正确计算。
2、培养抽象、概括的能力。
3、培养学生热爱书籍的情感。
教学重点:理解算理,掌握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问题情境实投出示图书大厦购书情境。
1、从图中,你收集到了数学哪些信息? 小红用50元买了一本34.8元的字典。
2、提出数学问题根据收集到的两条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应找回多少元?追问:怎样列式?(50-34.8)二、解决问题1、估算计算结果(监控估算方法:把34.8看成35或30)2、用竖式计算1)独立尝试(思考计算过程、记录不理解的地方)2)组内交流(交流计算过程、讨论不理解的地方)3)全班交流指组叙述计算过程。
监控:怎样才能做到相同数位对齐?50的小数点在哪,为什么在小数的末尾加0?通过大家的交流,你还有哪些地方不明白?3、反馈练习12-9.32 10-0.47独立估算、计算、验算、订正监控计算过程4、总结归纳计算方法以上三题都是什么类型的计算题,如何计算这种类型的题?(将整数改写成同小数数位相同的数,再减)三、解决实际问题1、p42试一试第2题1)实投出图,独立审题后指名审题:小勇家离学校0.74千米,小丽家离学校0.9千米。
谁的家里学校比较远?两个学生的家里学校的路程相差多少千米?2)独立分析、列式解答。
3)全班交流(监控:小数部分的数位不同,怎样计算?)3、p43练一练第3题独立分析思考、组内交流、全班交流。
(监控灵活解决问题的方法:估算法、竖式法)四、课堂回顾说说这节课你的收获?1、揭示课题2、小结计算方法五、作业:p43第1、2题板书设计:课后小结:教学目标:1、加深对小数意义的理解和计算法则的理解,熟练灵活地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计算。
灵活地解决实际问题。
2、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熟练灵活地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灵活地运用计算方法正确计算,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0.3+0.6 0.24+0.35 8.1-4.7 0.27+0.48 0.69-0.417.1-5.3 1.4+2.3 9.2-6.5 0.57+0.3二、先计算再染色练习把加法的得数用红色表示在图上:把减法的得数用黄色表示在图上:-0.67=三、用竖式计算0.58+076 3.68+0.73 2.3-0.487.47-6.8 4.06-0.74 0.38+2.821、回忆笔算小数加、减法的笔算方法2、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做在本上(用计算器进行验算)3、集体订正:监控计算过程四、解决实际问题p45第4、7题独立审题,列式解答。
五、作业:完成练习册板书设计练习课0.58+076 3.68+0.73 2.3-0.487.47-6.8 4.06-0.74 0.38+2.82课后小结:教学目标:1、学会用小数加减法求未知数х。
2、提高计算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应用数学的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用小数加减法求未知数х,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熟练灵活地运用计算方法求小数加减法求未知数х,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口算练习7.4-4 6-4.6 0.34+0.45 3.5+5.5 0.63+0.370.35-0.18 4.8-1.8 3.61+0.39 0.08+0.92二、求未知数хх+0.76=0.97 х-0.34=0.65 10-х=6.8 2.8+х=3.51、明确х在算式中代表什么?2、指名板演,其他同学做在本上(х+0.76=0.97 х-0.34=0.65)(用计算器进行验算)3、集体订正:监控计算过程4、独立完成(10-х=6.8 2.8+х=3.5)三、解决实际问题p45第6、8题1、第6题独立审题,列式解答。
2、第8题1)指导审题,明确计算的方法。
2)同桌合作用计算器完成。
3)集体订正。
四、作业:统计家里一周收支情况,在用计算起算出“结存金额”和“本周合计”板书设计练习课加数=和-另一个加数被减数=差+减数х+0.76=0.97 х-0.34=0.65х=0.97-0.76 х=0.65+0.34х=0.21 х=0.990.21+0.76=0.97 0.99-0.34=0.65课后小结:第( 7 )节教学内容:简算(连加)p47例4 教学目标:1、运用加法定律进行小数连加法的简便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