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2

合集下载

高三化学第四节环境保护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第四节环境保护教案(精选3篇)

高三化学第四节环境保护教案(精选3篇)第一篇:《大气污染和酸雨》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2. 了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3. 掌握大气污染和酸雨的防治方法。

教学重点:1. 大气污染的危害和防治方法。

2. 酸雨的形成原因和危害。

3. 酸雨的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1. 酸雨的形成机理。

2. 酸雨的防治方法。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通过图片展示大气污染的影响,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询问学生大气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Step 2: 学习内容讲解大气污染的定义、危害和防治方法。

Step 3: 案例分析通过引导,让学生分析一个地区酸雨的发生原因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Step 4: 酸雨的形成原因讲解酸雨的形成原因,包括大气中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的排放、化学反应等。

Step 5: 酸雨的危害讲解酸雨对大气、水体和土壤的损害,以及对植被和建筑物的影响。

Step 6: 酸雨的防治方法讲解酸雨的防治方法,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使用环保技术和加强环境监测等。

Step 7: 小结对大气污染和酸雨的学习内容进行小结,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二篇:《水污染及其防治》教学目标:1. 了解水污染的类型和危害。

2. 掌握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教学重点:1. 水污染的类型和危害。

2.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教学难点:1.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通过展示水污染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引起学生的兴趣。

然后询问学生水污染对环境和健康的影响。

Step 2: 学习内容讲解水污染的定义、类型和危害。

Step 3: 案例分析通过引导,让学生分析一个地区水污染的原因及其对环境和人体的危害。

Step 4: 水污染的防治方法讲解水污染的防治方法,包括减少污染物排放、加强环境监测和提高水处理技术等。

Step 5: 小结对水污染及其防治方法进行小结,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第三篇:《垃圾处理与资源循环利用》教学目标:1. 了解垃圾的分类和处理方式。

2023年高三化学第四节环境保护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高三化学第四节环境保护教案(精选3篇)

2023年高三化学第四节环境保护教案(精选3篇)教案一:环境污染与生态保护教学目标:1. 了解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常见的环境污染物;2. 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3. 掌握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1. 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常见的环境污染物;2. 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教学难点:1. 了解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2. 掌握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2. 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实例。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环境污染?环境污染有哪些常见的源头?2. 展示幻灯片或写在黑板上,介绍环境污染的概念和常见的环境污染物。

【讲解】1. 讲解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包括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的危害。

【示范】1. 展示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提出个人在日常生活中如何保护环境的建议。

【练习】1. 列举环境污染的常见源头和危害;2. 分组讨论,提出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3. 分组汇报讨论结果。

【总结】1. 总结环境污染对生态系统的影响和减少环境污染的方法;2. 强调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教学延伸:1. 观看相关的纪录片或视频,深入了解环境污染和环境保护的现状;2.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的环保设施或参与环保活动。

教案二:大气污染与空气净化教学目标:1. 了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和主要污染物;2. 掌握空气净化的方法和技术;3. 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教学重点:1. 大气污染的概念和主要污染物;2. 空气净化的方法和技术。

教学难点:1. 掌握空气净化的方法和技术;2. 了解大气污染对人类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影响。

教学准备:1. 幻灯片或黑板;2. 相关的教学资源和实例。

教学过程:【导入】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大气污染?大气污染有哪些常见的源头和主要的污染物?【讲解】1. 讲解大气污染的概念和主要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颗粒物等。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教案主题: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目标:1.让学生了解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3.培养学生的化学实验能力。

教学内容:1.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2.环境污染与化学因素的相关性;3.化学实验对环境的影响。

教学方法:1.以讲授为主,结合实例和图片进行说明;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合作能力;3.进行化学实验演示,加深学生对于化学实验对环境的影响的认识。

教学准备:1.相关教学图片和实例资料;2.化学实验所需的实验器材和试剂;3.课堂互动的工具。

教学过程:Step 1: 导入 (10分钟)教师可以通过一个问题来导入话题:“你们了解环境污染吗?你们认为化学和环境保护有什么关系?”学生回答后教师进行简单点评和介绍。

Step 2: 知识讲解 (30分钟)Step 3: 讨论环境污染与化学因素的相关性 (20分钟)将学生分组进行小组讨论,讨论环境污染与化学因素的相关性,并提出解决环境污染问题的建议。

每个小组派代表来进行汇报。

Step 4: 演示化学实验对环境的影响 (40分钟)教师进行化学实验演示,注重实验过程中对环境的影响,例如废气排放、化学废液的处理等。

学生观察并讨论实验中存在的环境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Step 5: 总结和课堂作业 (10分钟)教师对本课讲解的要点进行总结,并布置课堂作业,要求学生以“如何保护环境”为题,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

Step 6: 课后延伸 (10分钟)教师推荐一些与化学与环境保护相关的书籍或纪录片,鼓励学生在课外进一步学习。

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和实验演示中的表现;2.课堂作业的完成情况和质量。

教学拓展:1.在相关化学实验中加入环保的意识,促使学生注意实验过程中的环境保护;2.组织学生进行实地考察,了解化工厂和环境治理工程的建设和运行情况。

教学反思:。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教案标题: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目标:1. 了解化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

2. 掌握一些化学原理和技术,以促进环境保护。

3. 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教学内容:1. 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介绍。

a. 环境问题的现状和严重性。

b. 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

2. 环境污染与化学原理。

a. 大气污染:酸雨的形成原理。

b. 水污染:水中溶解氧的测定原理。

c. 土壤污染:土壤酸碱度的测定原理。

3. 化学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a. 环境监测技术:气体和水体中污染物的检测方法。

b. 环境净化技术:废气和废水的处理方法。

c. 环境友好材料的研发和应用。

4. 学生参与环境保护活动。

a. 组织学生参观当地环保设施或实验室。

b. 进行环境保护实验,如水质检测、废气处理等。

c. 参与社区环境保护项目,如垃圾分类、植树造林等。

教学方法:1. 探究式学习:通过实验、观察和讨论,引导学生发现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

2. 合作学习:鼓励学生在小组中合作完成实验和项目,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3. 案例分析:引入真实的环境问题案例,让学生分析并提出解决方案。

评估方法:1. 实验报告:学生根据实验结果撰写实验报告,评估其对化学与环境保护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2. 小组项目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环境保护项目,并进行展示和评估。

3. 课堂讨论:通过提问和回答问题的方式,评估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教学资源:1. 化学实验室设备和试剂。

2. 环境保护案例和资料。

3. 多媒体投影仪和计算机。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参与环境保护志愿者活动,加深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体验。

2. 组织学生参加化学和环境保护相关的科技竞赛,培养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案总结:通过本教案的学习,学生将了解化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密切关系,掌握一些化学原理和技术,以促进环境保护。

同时,通过参与环境保护活动,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责任感。

初中化学_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化学》九年级下册第十一单元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节课是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十一单元第四节的内容。

对于环境问题,在生物、地理、物理等学科中均较多的涉及,而在初中化学教材中也备受关注,出现频率较高,但知识点较分散。

本节课便是在此基础上系统地对化学与环境的关系进行总结。

本节课内容丰富,贴近学生生活,借助许多图片及探究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能利用化学知识对生活中的环境问题作出判断与解释,体会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重要作用,培养学生积极并富有责任心的生活态度。

二、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⒈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来源、危害与防治。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到的作用。

过程与方法目标:1、运用观察、实验等方法获取信息,提高对实验进行分析、思考的能力。

2、在合作活动过程中提高实践能力、小组合作能力及对社会事物的关注和敏锐的观察力。

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正确认识环境问题,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三、教学的重点和难点重点: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问题的来源、危害与防治。

难点:①酸雨的成因、危害及防治;②与自然和谐相处、绿色化学意识的形成。

课前准备:(1)提前一周布置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两项活动:1、模拟酸雨对植物种子发芽率的影响。

2、调查发生在身边的破坏环境或保护环境的事例。

(2)课件、相关图片四、活动过程五、板书设计:化学与环境保护水空气 环境 绿色化学 其他《化学与环境保护》效果分析《化学与环境保护》学情分析1.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初三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了解矛盾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规律,能初步认识化学应用带来的两重性,形成了运用化学知识解决社会现实问题的意识。

2.在学习本课之前应具备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空气污染及污染来源:空气污染主要是空气中存在一定浓度的有害气体和烟尘,目前计入空气污染的项目是二氧化硫、一氧化碳、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而这些物质主要来自于燃料的燃烧、化工厂产生的废气等。

《化学与环境保护》word教案 (同课异构)2022年鲁教版化学 (4)

《化学与环境保护》word教案 (同课异构)2022年鲁教版化学 (4)

第十一单元化学与社会开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习任务: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那么和方法。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响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响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重点·难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那么和方法。

任务导学知识点一、保护生命之源〔阅读课本P108-P109独立完成任务一〕、、、。

水污染会造成危害,水污染不仅破坏,影响工农业和渔业生产,还会直接危害。

2.化学处理废水是治理水污染的常用方法,如、。

3.目前各国对水污染普遍采用综合防治措施:依据标准对水资源进行分类管理,加强,禁止污水的任意排放;加强对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与应用,力争实现无污染生产。

交流共享:1、P109活动天地〔石灰石,生石灰,消石灰〕2、污水的综合治理措施3、赤潮和水华现象是造成的?原因是:有关的营养元素是:有何危害?【针对性训练一】1、以下不会造成水污染的是〔〕C.工业废水任意排放 D.农业生产中大量使用农药、化肥知识点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阅读课本P110-P111独立完成学案任务二〕任务二:1、酸雨的产生:大量的排放到空气中,与发生化学反响形成酸,随雨水降落到地面,便形成酸雨。

2、酸雨给人类生活和社会开展带来了严重危害,它、、、及、,已成为全球性的灾害。

3、怎样防止酸雨的形成?交流共享二1、污染空气的主要污染物2、防治空气污染的措施?【针对性训练二】1、PM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

我国正加大对PM污染物的检测力度。

①大雾天气导致呼吸疾病增多,因为雾霾使空气中增加大量的〔〕A.二氧化硫 B。

一氧化碳 C。

二氧化氮 D。

可吸入颗粒物②防PM专用口罩中使用活性炭,这是利用了活性炭的〔〕作用。

2022年 《化学与环境保护》参考优秀教案2

2022年 《化学与环境保护》参考优秀教案2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目标: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一般原那么和方法。

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通过禁止某些反响发生、控制或改变反响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3、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和活动过程:〔一〕教学准备阶段:首先安排学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自学,在对教材中涉及的内容有所了解的根底上,要求学生对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水、大气污染防治的一般原那么和方法、与自然和谐相处三方面作深入的调查,这就需要学生通过各种途径广泛的收集资料。

收集好资料以后,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资料整理。

根据自愿的原那么将学生分为三大组,每一大组中又可分为几个小组,如第一大组研究水资源的污染及防治,其中又可分为污染源小组、危害与防治小组。

每一小组选出负责人、中心发言人。

有能力的小组还找到了相关的影视资料,并把它们加以整理制作成了课件,待上课交流时放映给全班同学观看。

我那么剪辑了水、大气污染前后比照鲜明的两组图片。

〔二〕整个教学过程表达:具体教学过程设计如下,大体分为六个局部来完成:第一局部:引入[师]:先请同学们看两组图片。

看了这两组图片,同学们有何感想啊?[生]:第一组照片让我们感到心旷神怡,深切地体会到大自然的美丽,而第二组照片那么让我们感到触目惊心,担忧甚至是巨大的恐惧。

[生]:这两组照片让我深刻地体会到一句话:人类每向前前进一步,就是在自己的坟墓上又加了一块砖。

如果我们不从现在开始保护自然、保护环境,早晚有一天,大自然将会毫不留情地报复我们,实际上,这种报复已经开始了。

……[师]:同学们都说得非常好。

正象刚刚同学们所说的,随着社会的开展,人类的生产生活已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但目前,仍有很多人没有意识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甚至无视环境污染的危害,只重经济,不重环境。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初中化学_第六单元 第四节  化学与环境保护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六单元化学与社会发展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学习目标:1、知道水、大气污染的原因及危害2、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作用形成绿色化学观学习任务:一、小组活动某工厂近期排出的废液中含有大量的盐酸,现将废液调至中性,你能设计出几种方案?那种方案最合理。

二、学以致用1、下列物质,最不易被酸雨腐蚀是()A、铜雕像B、大理石栏杆C、铝合金D、铁轨2、写出酸雨腐蚀大理石雕像的反应原理———————————————————3、汽车尾气也是导致酸雨的原因,通过贵金属的催化,可使有害的一氧化碳和一氧化氮转化为无害气体,反应原理是———————————————————三、学会分析1、在下列反应中,哪种反应类型符合绿色化学的原理()A、化合反应B、分解反应C、置换反应D、复分解反应2、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利用废铜制取硫酸铜方案如下氧气稀硫酸(1)Cu CuO CuSO4浓硫酸(2)Cu CuSO4(提示:Cu+2H2SO4=CuSO4+SO2↑+H2O)哪个方案符合绿色化学的原理,说明原因。

四、我的责任:保护环境,我来做。

关于学情的研究学生的知识体系:本节课是在空气成分知识学习之后,是对空气污染的知识的补充学习。

复习回顾空气污染物,让学生观察解决日常生活问题,站在社会发展的大背景中去认识化学。

学生能力体系。

首先学生具有一定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并且能利用网络学习;其次学生有一定的自学能力,能够通过自己学习,归纳水污染和空气污染的危害。

学生的情感体系:本单元前面的学习,为学生创设体现化学、技术、社会、环境相互关系的学习情景,使学生初步了解化学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巨大贡献,认识化学在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促进人类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方面所发挥的重大作用,相信化学必将为创造人类更美好的未来做出重大的贡献。

为学生理解化学对环境保护有重要作用奠定基础,使学生树立绿色化学观。

小组情况分析:本班分为七组,是以全学科总体表现分组,(在化学上偶有不太均衡的情况。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知道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了解防治水、大气污染的方法和措施。

过程与方法:
认识化学在环境保护中所起的作用,一方面是将通过禁止某些反应、控制或改变反应途径等杜绝有害物质产生,另一方面是将有害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形成正确、合理地使用化学物质的意识,确立绿色化学观念,树立保护环境、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1、水、大气污染的主要原因及防治措施。

2、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和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

教学过程:
[引入]:蓝蓝的天空,清清的湖水,描绘出如诗如画美丽的大自然;然而,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随意向大自然排放或倾倒有害物质,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与破坏。

环境污染并非化学之过,目前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正是由于人们缺乏化学科学素养与环境意识造成的。

防治环境污染已成为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保障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全球性大事。

[板演] 第四节化学与环境保护
一、保护生命之源
[讲解] 水是生命之源,但大自然赐予我们的水资源却十分有限。

由于人类的生产、生活使水质不断恶化,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危机。

[提问] 你所知道的造成水污染的主要原因、主要污染物及危害。

[展示] 看课件,小结问题答案。

强调爱护水资源,节约用水。

共同认识“国家节水标志”,深刻领会其含义。

[过渡] 治理水污染常用化学方法:中和法、氧化法。

[展示] 小结“水污染的综合防治措施”。

二、还人类洁净的空气
[讲解] 工业的发展和化石燃料的大量使用,造成了大气的污染。

[展示] 1,几种污染物的主要来源
关。

[欣赏视频] 我们一起来看一段介绍“酸雨”的视频,了解酸雨相关的知识。

[讨论] 二氧化硫等物质是如何形成酸雨的?
[展示] 酸雨形成的图片。

[提问] 酸雨是指pH<5.6的雨水,那么这样的雨水究竟会有什么样的危害呢?请同学们从我们学过“酸的化学性质”分析。

[小结] 2、酸雨的危害
[讨论] 我们国家也已成为世界三大酸雨区之一。

既然酸雨有这么大的危害,那我们就要减少和消除大气的污染,那么有哪些方法和措施能防治大气的污染呢?
[小结] 3、减少或消除大气污染的方法
三、与自然和谐相处
[讲解] 化学产品极大地丰富了人类的物质生活,提高了生活质量,但在生产和使用这些化学产品的过程中也产生了大量的废物,污染了环境。

从根本上解决污染问题已成为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重大挑战。

[讨论] 环境的污染与防治
[小结] 环境污染的两个过程和环境防治的三方面。

[介绍] 固体废弃物的污染及危害和一般垃圾的处理方法。

[强调] 只有树立“绿色化学”观念,大力发展绿色化学工艺,才能使人类与自然和谐相处,才能让化学为人类做出更大的贡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