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儿科理论知识指导: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概述
化脓性脑膜炎概述

Purulent meningitis
定
义
化脓性脑膜炎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化脓性 细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 临床以发热、惊厥、意识障碍、颅内压增高 和脑膜刺激征、以及脑脊液脓性改变为特征. 以婴幼儿发病居多。
病
因
(一)病原菌 常见致病菌有脑膜炎双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肺炎链球菌。 新生儿及﹤2月患儿:革兰氏阴性细菌,金黄 色葡萄球菌为主。 2个月至儿童时期: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双球菌和肺炎链球菌为主。 ﹥12岁小儿:脑膜炎双球菌或肺炎链球菌 国内很少发生B溶血性链球菌颅内感染。
病
理
脑膜为主的炎症病理
1 蛛网膜、软脑膜、表层脑组织炎症,
脓性渗出物;
2 弥漫性脑水肿; 3 闭塞性小血管炎。
发病机制
⒈菌血症→其荚膜干扰网状内皮系统的调 理吞噬作用 ⒉机体缺少IgA或IgM荚膜抗体,备解素等 其他免疫缺陷 以上原因造成细菌迅速繁殖,其内毒素及 肺炎链球菌胞壁成分磷壁酸和肽聚糖造成显著 炎症反应并促使局部产生TNF、IL-1、PGE-2等 细胞因子,导致中性粒细胞浸润、血管通透性 增强血脑屏障改变和血栓形成。
诊
断
1 早期诊断、早期治疗
2 注意不典型表现
3 脑脊液检查是确诊的主要依据
常规检查:压力、外观、白细胞数、糖
生化检查:糖、蛋白、氯化物
寻找病原菌:
注:对有明显颅压增高者,最好先降颅压 再进行穿刺,以防腰穿后脑疝的发生。
鉴别诊断
结核杆菌、病毒真菌等都可引起脑膜炎, 燕出现以化脑相似的临床表现,而需注意鉴 别。脑脊液检查,尤其病原学检查是鉴别诊 断的关键。 1.病毒性脑膜炎 2.结核性脑膜炎 3.隐球菌脑膜炎
临床表现
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讲课PPT课件

脑膜粘连和脑积水
脑膜粘连:新 生儿化脓性脑 膜炎时,炎症 反应导致脑膜 表面粘连,影 响脑脊液循环。
脑积水:由于 炎症导致脑脊 液生成增多, 同时循环受阻, 使颅内压增高, 形成脑积水。
新生儿化脓性 脑膜炎的治疗
一般治疗
保持安静,减少刺 激
保证营养供给
维持水、电解质平 衡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及时处理并发症
临床表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典型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嗜睡、惊厥等,严重时可出现昏迷、休克 等。
诊断和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根 据临床表现、 脑脊液检查和 脑部影像学检 查结果进行综
合判断
鉴别诊断:与 其他新生儿感 染性疾病、颅 内出血等进行
鉴别
诊断流程:根 据症状和体征, 选择合适的检 查方法,确诊 后制定治疗方
新生儿化脓性脑 膜炎讲课PPT课
件总结
总结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概述、病理生理、治疗、预 防和预后。
概述: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主要由细菌感染引起。
病理生理: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病理生理机制主要是细菌通过血液 传播,引起脑膜炎症反应和脑组织损伤。
治疗: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的方法包括抗生素治疗、对症治疗和 支持治疗等。
定期进行新生儿体检,及早发现感染病灶 保持新生儿皮肤清洁,避免皮肤破损和感染 增强新生儿免疫力,合理喂养,保证营养 接种相关疫苗,预防感染
预后影响因素
早期诊断和治疗:及时发现和治疗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可以显著改善预后。
病原体类型:不同病原体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预后不同,例如B族溶血性链球菌和脑膜炎双球菌引起的化 脓性脑膜炎预后较好,而金黄色葡萄球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预后较差。
儿童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

免疫系统异常
在某些情况下,儿童的免疫系 统可能出现异常,对自身组织 发起攻击,导致化脓性脑膜炎 的发生,这种情况被称为自身 免疫性疾病。
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过程
1 细菌入侵脑膜
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过程始于细菌通过各种途径
脑膜炎症状出现
2
进入人体的脑膜,这些途径可能包括呼吸道、血
一旦细菌在脑膜内繁殖,就会引起炎症反应,出
饮食营养调理
1 均衡营养的重要性
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中,均衡营养是至关
重要的一环。通过合理的饮食搭配,可以提供孩
高蛋白食物的选择 2 子恢复期所需的各种营养物质,帮助其尽快康复
蛋白质是身体修复和恢复的重要物质,对于儿童
。
化脓性脑膜炎患者来说,高蛋白食物如鱼、肉、
蛋、奶等应成为日常饮食的主要来源。
家庭护理的注意事项
家庭护理是化脓性脑膜炎治 疗的重要环节,可以有效减 轻病情,提高患儿的生活质 量。
家庭护理包括药物治疗、生 活照顾和心理安慰等,需要 家长和医护人员共同配合, 确保患儿的安全和舒适。
家庭护理时,要注意观察患 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就医, 避免病情恶化。同时,要保 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患 儿的免疫力。
个人卫生习惯培养
1 洗手的重要性
洗手是预防化脓性脑膜炎的最基本方法,可以去除大部分细菌和病毒,降低感染的风险。
2 饮食卫生习惯
保持饮食卫生,尤其是熟食和生食分开,可以避免食物中的细菌感染,减少疾病发生的可 能性。
3 个人物品清洁
定期清洁和消毒个人物品,如毛巾、牙刷等,可以有效防止细菌繁殖,保护我们的健康。
3
避免刺激性食物
在儿童化脓性脑膜炎的恢复期,应避免给孩子食
用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辛辣、油炸等,以免加重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课件

并发症迹象
留意患儿是否出现头痛、 呕吐、抽搐等并发症迹象, 及时报告医生。
并发症预防
皮肤护理
口腔护理
眼部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 避免长时间受压,防止 皮肤破损和感染。
定期为患儿进行口腔清 洁,保持口腔湿润,预
防口腔感染。
注意保护患儿的眼睛, 避免强光刺激,定期清 洁眼部,预防眼部感染。
呼吸道护理
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 清理呼吸道分泌物,预
防呼吸道感染。
PART 03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护理 措施
药物治疗护理
遵医嘱给予抗生素
保持静脉通路通畅
确保按时、按量给予患儿抗生素,以 有效控制感染。
对于需要静脉输液的患儿,要确保静 脉通路通畅,防止药液外渗和静脉炎 的发生。
观察药物反应
密切观察患儿用药后的反应,包括过 敏、恶心、呕吐等,及时报告医生并 调整用药方案。
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密切观察患儿的病情变化,及时发现并处理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如脑 积水、癫痫等。
饮食护理
给予患儿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易消化食物,以满足其生长发 育和康复需求。同时,要注意饮食卫生,防止肠道感染。
生活护理
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定期更换衣物和床单,防止皮肤感染和褥疮 的发生。保持室内空气新鲜,定期开窗通风换气。
PART 04
化脓性脑膜炎患儿的家庭 护理指导
家庭环境调整
室内温度与湿度
保持室内恒温,温度控制在2224℃,湿度保持在50%-60%,以
提供舒适的生活环境。
通风与光照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 室内光线要柔和,避免强光刺激。
减少探视
为患儿提供一个安静的休养环境, 减少探视人数和次数,避免交的早期症状,如 发热、头痛、呕吐等,以便及时就医。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
日常生活护理 协助患儿洗漱、进食、大小便及个人卫生等生活护 理。做好口腔护理,呕吐后帮助患儿漱口,保持口 腔清洁,及时清除呕吐物,减少不良刺激。做好皮 肤护理,及时清除大小便,保持臀部干燥,必要时 使用气垫等抗压力器材,预防褥疮的发生。注意患 儿安全,躁动不安或惊厥时防坠床及舌咬伤。
化脓性脑膜炎
刘继红
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
又称化脑,是小儿时期常见的由化脓性细菌引 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婴幼儿 发病居多.
化脓性脑膜炎的发病机制
传染源是患者和带菌者,尤其是带菌者和不显性上 呼吸道炎患者是主要的传染源。主要通过空气飞沫 传播,也可经皮肤、黏膜或新生儿脐部侵入。少数 可由邻近组织器官感染如副鼻窦炎、中耳炎、乳突 炎、眼眶蜂窝组织炎等直接扩散波及脑膜。颅骨外 伤、骨折等可使细菌直接进入脑膜。炎症反应以软 脑膜、蛛网膜和表层脑组织为主,造成广泛的炎性 粘连及脓液积聚,可逐渐波及脑室内膜,导致脑室 管内膜炎,软脑膜下及脑室周围的脑实质可因细胞 浸润、出血、坏死、变性而发生脑膜脑炎。
化脓性脑膜炎的治疗
3 对症处理:(1)控制惊厥:频繁惊厥必须控制, 以免发生脑缺氧及呼吸衰竭。最常见的原因是颅内 压增高和低钙。除用脱水药降低颅压,常规补钙外, 对症治疗采用安定、水合氯醛、苯巴比妥等药物抗 惊厥。考虑有脑实质受损而致癫痫发作者应按癫痫 处理治疗。同时给予维生素C、维生素B1、谷氨酸 钠、ATP、脑活素等药物保护脑细胞,促进其功能 恢复。(2)减低颅内压(3)抢救休克及DIC(4)矫 正脑性低钠血症(5)治疗硬脑膜下积液
化脓性脑膜炎的护理
心理护理
: 对患儿及家长给予安慰、关心和爱护,使其 接受疾病的事实,鼓励战胜疾病的信心。根 据患儿及家长的接受程度,介绍病情、治疗 护理的目的与方法,使其主动配合。及时解 除患儿不适,取得患儿及家长的信任。
化脓性脑膜炎查房全解

给予患者足够的心理支持,帮助其克服恐惧和焦虑情绪。
注意事项
1 2
定期复查
定期到医院进行复查,了解病情变化。
注意观察
留意患者症状是否加重或出现新症状,及时就医。
3
避免过度劳累
避免过度劳累和剧烈运动,以免加重病情。
05 病例分享
病例一:典型病例介绍
患者
诊断
治疗
总结
男性,2岁,因高热、头 痛、呕吐等症状就诊。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激素治疗
在特定情况下,如出现脑水肿等 严重并发症时,可考虑使用激素
类药物。
镇静止痛药
对于高热、头痛等症状明显的患 儿,可适当使用镇静止痛药缓解
症状。
并发症处理
脑水肿
密切监测颅内压变化,必要时使用脱水剂降低颅 内压。
癫痫发作
及时控制癫痫发作,预防再次发作,并给予抗癫 痫药物治疗。
心脏疾病
对于心脏疾病患儿,应积极治疗原发病,同时注 意监测心功能变化。
并发症包括脑水肿、颅内压增 高、脑积水等,严重时可导致 死亡。
02 诊断与检查
诊断标准
01
02
03
临床表现
出现头痛、呕吐、发热、 颈项强直等症状,以及意 识障碍、惊厥等严重表现。
脑脊液检查
脑脊液呈脓性,白细胞计 数升高,糖含量降低。
病原体检测
通过脑脊液培养或涂片检 测病原体,如脑膜炎双球 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化脓性脑膜炎查房全解
目录
• 疾病概述 • 诊断与检查 • 治疗与护理 • 预防与康复 • 病例分享
01 疾病概述
定义
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由化脓菌(如脑 膜炎双球菌、肺炎球菌、流感嗜血杆 菌等)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通常伴 随有细菌感染的症状和体征。
化脓性脑膜炎

Contraindications to doing a lumbar tap 1. presence of significant cardio-pulmonary
compromise and shock 2. signs of increased ICP 3. suspected case of space occupying lesion 4. infection in the area that the spinal needle will
Page 29
Kernig sign
Page 30
Brudzinski sign
Page 31
Symptoms of meningitis
Seizure(20-30% of cases):
focal, generalized, or subtle, febrile due to abscess, cerebritis, SIADH,
Page 12
呼吸道、皮肤粘膜、脐部、消化道
血液
邻近组织感染灶 先天畸形 颅脑外伤及手术
Page 13
血脑屏障 脑膜
脑膜炎 脑实质炎 颅神经炎 脑室膜炎
病理变化
脑膜为管炎。
Page 14
病理变化
1、炎性渗出物 早期和轻型病例,炎性渗出物在 大脑顶部表面,以后逐渐蔓延,使全部脑组织表 面、脑底、脑沟、脑裂、基底池和脊髓表面脓液 覆盖。
Neck rigidity, Kernig and Brudzinski sign
Headache, bulging fontanel, diastasis of sutures in infants, papilledema, mental confusion, altered state of consciousness
化脓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概述】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简称化脑),系由各种化脓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
小儿,尤其是婴幼儿常见。
自使用抗生素以来其病死率已由50%~90%降至10%以下,但仍是小儿严重感染性疾病之一。
其中脑膜炎双球菌引起者最多见,可以发生流行,临床表现有其特殊性,称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诊断】由于各种脑膜炎的致病微生物、临床经过、治疗方法与预后各不相同,临床上首先要区别是否为化脓性脑膜炎和确定细菌种类。
许多中枢神经系统感染的临床表现与化脑相似,因而不可能仅从症状、一般体诊来诊断化脑。
必须重视眼神、前囟紧张充(有些患儿因失水而前囟不饱满,但仍较紧张),对可疑者应早作腰穿检查脑脊液进一步确诊。
只有在流脑流行季节,当患儿存在典型症状及瘀斑,临床诊断已经明确时,才可免除脑脊液检查。
遇有以下情况应考虑有化脑可能:①病儿有呼吸道或其他感染如上感、肺炎、中耳炎、乳突炎、骨髓炎、蜂窝组织炎或败血症,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②有头皮、脊背中线的孔窦畸形、头颅俐伤,同时伴有神经系统症状。
③婴儿不明原因的持续发热,经一般治疗无效。
④乳幼儿实效高热伴惊厥,而不能用一般高热惊厥解释者。
新生儿早期脑膜炎病原菌刚刚开始侵入脑膜,脑脊液变化可能不明显,高度怀疑时应隔一、二日后重复检查。
当患儿有剧烈头痛、频繁呕吐、惊厥、血压增高、视神经乳突水肿等颅内压增高表现时,决定腰穿应特别慎重,为防止发生脑疝可先滴注甘露醇1g/kg以减低颅内压。
半小时后选用带有内芯的腰穿针穿刺后患儿需平卧休息2小时以上。
明确致病菌是有效治疗的合保证。
通过年龄、季节等流行病学资料与临床经过虽能对致病菌作出初步推测。
进一步确诊必须依靠脑脊液涂片、细菌培养、对流免疫电泳等抗原检查法。
此病起病一般较急,脑脊液外观微毛或轻度浑浊,白细胞稍增多,但以后即以单核细胞为主,蛋白轻度增高,糖、氯化物正常。
应注意流行病学特点及临床特殊表现,以助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