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推拿手法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

73
胸背部扳法
• 胸椎对抗复位法:受术者 坐位,两手置颈部交叉扣 住。术者握住受术者前臂 下段,用一侧膝部顶住需 要扳动的棘突,并令其稍 前倾,术者同时向后上方 用力扳动。
74
腰部扳法
• 增大关节活动度,矫正小 关节错缝,改变椎间隙的 压力,有助于突出的椎间 盘还纳。
2
一、概述
1. 定义 2. 要求 3. 选择
3
一、概述
1.手法的定义
• 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或手持器具, • 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 • 在体表做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 • 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4
2.手法的要求
• 持久 • 有力 • 均匀 • 柔和 • 深透
手段 目的
5
持久
手法施治时能持续操作一定的时间 滚法:5分钟;点法:1分钟
• 也叫运拉。一手握住被按摩者关节近端肢体, 另一手握住关节远端肢体,连续做伸屈、展收、 旋转、环转及牵引等活动手法。
• 动作要缓稳,范围由小到大。切记在生理活动 范围内进行。
• 松解粘连,增加关节活动度,解除关节功能障 碍,保持肌肉和韧带的柔韧性。广泛用于四肢 各大小关节,一般在按摩结束前使用。
56
颈部摇法:受术者 坐位,术者一手扶 住头顶,一手托住 下颌,双手以相反 方向做左右环转和 前俯后仰的屈伸活 动。
57
58
肩关节摇法
• 托肘摇肩法:术者一手按住患肢肩关节以固定, 一手托住肘部,使肘部伸直,摇动肩关节。
• 握手摇肩法:…一手握手… • 握腕摇肩法:…一手握住腕关节上方,在拔伸
牵引下从前下-前上-后上-后下方的大幅度环转 摇动肩关节。
• 滑利关节。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病及膝关节交 锁的准备手法。
各类推拿基本手法

各类推拿根本手法概论推拿,又称按摩,就是用手在人体皮肤、肌肉、穴位上施行各种手法,到达治病、保健的目的。
可以由他人按摩,也可以自我按摩。
♉在我国流传已有数千年历史。
最早的记载在?黄帝内经?一书中提及。
♉秦汉晋时期,如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导引图?中的捶背、抚胸、搓腰、揉膝等手法;?汉书.苏武传?记载的用足踩背救醒昏迷的苏武等技术。
♉隋唐时期是推拿按摩开展的盛世。
著名医学家孙思邈十分推崇按摩导引,他在?备急千金要方.养性?中提及:“按摩日三遍,一月后百病并除,行及奔马,此是养身之法。
〞♉明代是推拿按摩开展的又一盛世,推拿学得到了较全面的总结、创新和开展,除政府重视设专科外,小儿推拿专著问世以及独特体系的形成。
♉清代,小儿、骨伤、内科、五官推拿及膏(药)摩的应用以及流派形成上取得了很大成就。
♉民间也创立了很多了的流派:鲁东湘西的儿科推拿、北方的正骨推拿、江浙的一指禅推拿、XX的武功推拿、川蓉的经穴推拿、XX的擁法推拿等。
19世纪早期,Per Henrik Ling创造了一套医疗体操和按摩法。
〔瑞典按摩法〕整骨疗法:通过对关节和软组织施行手法操作来解决安康问题,探索软组织的激发点、敏感点有关的疼痛现象,其可能放射或发散到较远的部位。
♉对于疼痛和功能障碍常采用以下措施:传统西医、整骨疗法、物理或运动疗法、软组织直接手法治疗。
临床按摩疗法的原理♉人是一个完整的机体:每一局部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关联的。
按摩师应该记住:要看到各局部在整体中的相互关系。
背部肌肉出现平衡失调后可能影响颈部肌肉,出现头痛。
按摩对各大系统的作用:1 神经系统2 对皮肤的作用3 对循环系统的作用:按摩能促进人体的血液循环使周围血管扩X血流加快,从而降低大循环的阻力,减轻心脏的负担。
(1)调整血液的合理分配,改善肌肉和内脏的血流量,以适应内脏活动和肌肉紧X工作的血药(2)治疗冠心病,可改善心脏的功能促进全身的血液循环及心脏冠状动脉侧枝循环的形成,从而起到防治冠心病的作用4 对呼吸和消化系统的作用:(1)经常按摩面部和颈部,不但可以使呼吸道通畅防治上呼吸道感染(2) 通过机械刺激和神经调节作用促进胃肠部蠕动以及消化吸收能力5.对运动系统的作用:增强肌肉的血液供给,改善肌肉的营养,增强肌肉的弹性和收缩力,提高肌肉的工作能力。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捏法适用于全身 各部位,如颈部、 肩部、腰部、腿 部等
六大基本手法的应用
适应症
推拿手法适用于各种肌肉、关节、骨骼、神经、血管等疾病。 推拿手法对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关节炎等疾病有显著疗效。 推拿手法对失眠、头痛、头晕、耳鸣等神经系统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推拿手法还可以用于缓解疲劳、放松肌肉、改善血液循环等。
操作部位:颈部、 肩部、腰部、腿 部等
操作手法:双手 掌心相对,手指 自然弯曲,以掌 心着力,做环形 揉动
操作力度:由轻 到重,逐渐增加 ,以患者感觉舒 适为宜
操作时间:每次 操作3-5分钟,每 日1-2次,连续操 作3-5天。
捏法实践操作演示
捏法作用:疏通经络, 调整气血,缓解肌肉紧
张
捏法力度要适中,避免 用力过猛
推拿六大基本手法
汇报人:
汇报时间:20XX/XX/XX
YOUR LOGO
目录
CONTENTS
1 推拿的概述 2 推拿的六大基本手法 3 六大基本手法的应用 4 六大基本手法的技巧与要领 5 六大基本手法的实践操作演示 6 总结与展望
推拿的概述
推拿的定义
推拿是一种中医疗法,通过手法操作,达到治疗疾病的目的 推拿的手法包括:按、摩、推、拿、揉、捏等 推拿可以治疗多种疾病,如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肩周炎等 推拿具有安全、无副作用、疗效显著等特点,深受患者欢迎
手法速度: 根据患者 情况调整 手法速度, 避免过快 或过慢
手法方向: 根据患者 情况调整 手法方向, 避免错误 方向
手法时间: 根据患者 情况调整 手法时间, 避免过长 或过短
手法顺序: 根据患者 情况调整 手法顺序, 避免错误 顺序
手法禁忌: 根据患者 情况注意 手法禁忌, 避免不适 当的手法
中医推拿手法PPT课件

程中的力度、频率、方向等要素,以及推拿后的护理和调养。
学员心得体会分享
学员A
通过本次课程,我深刻体会到了中医推拿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 了推拿手法对身体的舒适感和放松作用,也学会了如何根据患者的不同症状选择合适的推拿 手法。
学员B
本次课程让我对中医推拿有了更全面的认识和理解。我不仅学会了多种推拿手法,还了解了 推拿的原理和适应症。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了推拿对患者身体的积极影响,也更加坚定 了我从事中医推拿事业的决心。
学员C
通过本次学习,我不仅掌握了中医推拿的基本理论和手法,还学会了如何在实际操作中运用 所学知识。在实际操作中,我感受到了推拿对患者身体的舒适感和放松作用,也深刻体会到 了中医推拿的独特魅力和治疗效果。
中医推拿手法在现代医学中发展前景
推广和应用
随着人们对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日益关注,中医推拿作为一种独特的非药物治疗方法,将在现代医学中得到更 广泛的推广和应用。未来,中医推拿将在康复医学、疼痛治疗、预防保健等领域发挥更大的作用。
01
中医推拿手法的基本概念和原理
介绍了中医推拿的基本理论,包括经络、穴位、气血等概念,以及推拿
手法的作用原理和治疗效果。
02
常见推拿手法及其适应症
详细讲解了多种常见推拿手法,如推、拿、按、摩、揉、捏、颤、打等,
以及各手法的适应症和应用范围。
03
推拿操作规范及注意事项
强调了推拿操作过程中的规范和注意事项,包括推拿前的准备、推拿过
对儿童,可采用捏脊、摩腹等手法促进生长发育。
老年人及体弱者适宜手法
老年人推拿原则
手法宜轻不宜重,避免过度刺激引发不适,同时注重补益气血、 强筋健骨。
体弱者推拿特点
中医知识科普-推拿

便就急忙向虢的王宫奔去,当 扁鹊跑到宫里的时候,里里外外正 忙碌着替太子办理后事,准备成殓 下葬。扁鹊叫人向国王说明自己的 来意,国王一听是医术精湛的扁鹊 先生来了,就欣然同意了。
扁鹊来到太子身边,进行各方面 的观察,他发现太子虽然没有呼吸了, 但两腿内侧还有余温。
便当机立断地说:“国王陛下, 恕我狂妄,据我观察,太子并不是真 死,而是一种‘尸蹶病’,陛下可放 宽心,太子还有治好的希望。”国王 一听,欣喜而又急切地请求扁鹊赶快 给太子治理。
推拿的种类
一种是主动按摩,又叫自我按摩,是自己按摩自己 的一种保健方法。另一种是被动按摩,是由医生掌握 用于患者的医疗法,也就是本文所说的按摩疗法。
推拿的手法
推拿手法,并不一致,但归纳起来,常用手法可选如 下八种:按、摩、推、拿、揉、捏、颤、打等法。
摩 按拿 推Fra bibliotek捏 揉
打 颤
上述八种手法,不是单纯孤立地使用,常常是几种手法相互 配合进行的。
颤
是一种震颤而抖动的推拿手法。 动作要迅速而短促、均匀为合适。 要求每秒钟颤动10次左右为宜, 也就是一分钟达到600次左右为宜。
打
打法又叫叩击法。临床上多配合在 推拿手术后来进行。当然,必要时也 可单独使用打法。打法手劲要轻重有 准,柔软而灵活。
同学们是不是听别人说推拿按摩的时 候,总是连在一起说,
中医药文化进校园系列
推拿
你知道什么是推拿吗? 推拿只是用手在肌肤上推动吗?
马上揭晓!
推拿(又称按摩)是人类最 古老的一种外治疗法。推拿疗 法是在其理论指导下,结合现 代医学理论,运用推拿手法作 用于人体特定的部位和穴位, 已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 疗方法。
推拿的历史
推拿疗法的起源,可以追 溯至远古时期。先民们在生 存竞争中遇到意外损伤时, 由于用手按抚体表患处而感 到疼痛减轻或缓解,从而逐 渐发现其特殊的治疗作用, 并在长期实践的过程中形成 了这一独特疗法。
中医护理学推拿手法

揉法 掌根揉法
肘关节微屈,腕 关节放松掌根部着力 于施术处,肘关节为 支点,前臂主动运动 带动腕、掌使掌根部 在施术部进行旋转揉 动。
揉法 拇指揉法
用拇指罗纹面着 力于施术处,腕关节 微屈,以腕关节为支 点,使拇指罗纹面在 施术部位做环转揉动。
揉法 中指揉法
中指罗纹面着力于 施术处,指间关节伸直, 肘关节为支点,前臂施 力主动运动,带动腕和 中指罗纹面在施术部位 做环旋揉动。
渗透而加强疗效。
推法: 推法是用指、掌或肘部着力于一定的穴位或部位
上,缓缓进行单方向的直线移动的一种手法。用指 称指推法;用掌称掌推法;用肘称肘推法。 1.动作要领 沉肩,垂肘,肘关节微屈或屈曲。指、 掌或肘部紧贴皮肤,压力要平稳,速度要均匀而缓 慢。推法频率每分钟30~60次。
擦法: 擦法是用手掌的掌根、大鱼际、小鱼际或
掌面附着在一定部位上,进行直线来回摩擦 的一种手法。
1.动作要领 腕关节伸直,手指自然伸 开,整个手掌紧贴体表的治疗部位,以肩关 节为支点,上臂带动手掌作上、下或前、后 往返移动,使治疗部位产生一定的热量。压 力不宜太大,用力适中,但推动的幅度要大, 动作要连续、均匀,不能有间隔停顿。擦法 频率每分钟100~120次。
推拿手法十字要领:
有力:达到治疗所需力量。 持久:坚持到结束。 均匀:节奏性、速度性。 柔和:轻而不浮、重而不滞。 深透:深达筋骨、肌肉。
推拿手法
一、摆动类手法
滚法:
滚法是用手背近小指侧及部分小鱼际着 力,通过腕关节的伸屈运动和前臂的旋转 摆动,在体表一定部位或穴位上反复往返 滚动的一种手法。
手指指面部分着力,吸定于一定部位或穴位 上,做轻柔缓和的回旋揉动的一种手法。 包括大小鱼际、掌根、手指、肘尖、膝盖揉法。
中医(专长)-推拿技术-推拿手法操作

推拿手法操作复合手法按揉法1.操作(1)指按揉法:拇指罗纹面置于施术部位,其余手指置于相应位置以助力。
拇指和前臂部主动用力,进行节律性按压揉动。
(2)掌按揉法:①单掌按揉法:以掌根部着力,余指自然伸直,前臂与上臂主动用力,进行有节律按压揉动。
②双掌按揉法:双掌重叠,以掌中部或掌根部着力,以肩关节为支点,身体略前倾,将身体上半部的重量经肩关节、前臂传至手部,进行有节律按压揉动。
2.要求及注意事项(1)要将按法与揉法进行有机结合,做到按中含揉,揉中寓按。
(2)宜按揉并重,施力不可失之偏颇。
(3)注意按揉法的节奏,既不要过快,又不可过于缓慢。
3.临床应用按揉法作用舒适,易于接受,具备按法与揉法的双重作用,临床应用频度较高。
指按揉法接触面积较小,按揉力量集中,适用于颈项部、肩部、肩胛骨内侧缘及全身各部腧穴。
掌按揉法接触面较大,按揉力相对分散。
其中单掌按揉法力量相对较弱,多用于肩部、上肢、脊柱两旁的膀胱经侧线;双掌按揉法则按揉力量强而深透,适用于背部、腰部及下肢后侧。
拿揉法1.操作拇指与其余四指相对用力,捏拿治疗部位,同时拇指与其余四指在治疗部位上环旋揉动。
2.动作要领在拿法动作的基础上,增加了适度的旋转揉动,所产生的拿揉之力连绵不断地作用于施术部位上。
3.要求及注意事项(1)拿揉法在拿中含有一定量的旋转揉动,以拿为主,以揉为辅。
(2)操作要自然流畅,不可呆滞僵硬。
4.临床应用拿揉法较拿法的力量更趋缓和,舒适自然。
拿揉法应具备拿法与揉法的双重作用,主要适用于四肢部及颈项部。
运动关节类手法摇法(一)颈部摇法1.操作患者取坐位,颈部放松。
医生站在患者的侧后方,一手扶住患者的后枕部,另一手托住患者下颌,做缓慢的环旋摇动,并使其摇动的范围逐渐加大。
2.动作要领(1)摇动时速度宜慢不宜快,以免引起患者头晕。
(2)摇动的幅度不宜过大,仅在受限区域内摇动即可。
3.要求及注意事项(1)对于眩晕的患者慎用。
(2)摇动的速度不宜快,幅度不宜大;仅在受限区域内摇动即可。
推拿学重点

1推拿:属于中医特色外治疗法,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在人体一定的部位或穴位上,运用各种手法和进行特定的肢体活动来防治疾病的一种医疗方法。
2一指禅推法:以拇指着力,通过前臂的摆动,带动腕部的往返摆动,使所产生的力通过拇指持续地作用于治疗部位,称一指禅推法。
3扌衮法:以手背部小指着力,通过前臂的旋转和腕关节的屈伸运动,使着力部在治疗部位上持续不断地来回滚动。
4颈椎病:是指由于颈椎间盘退行性改变,颈椎骨质增生和颈部损伤等因素引起脊柱内外平衡失调,刺激或压迫颈神经根、椎动脉、脊髓或交感神经等组织而引起的一组症状复杂、影响广泛的临床综合征,又称颈椎综合征.5落枕:由于睡姿不良或枕头高低失当,致使头颈部肌肉较长时间内处于某一固定姿势,使颈部部分肌肉受到牵拉,导致颈项部肌肉痉挛,出现以疼痛,活动受限,颈部僵直为主要临床症状的一种病证.胸锁乳突肌和斜方肌或肩胛提肌。
6肩周炎:肩关节囊和关节周围软组织损伤、退变而引起的一种慢性无菌性炎症,以肩关节疼痛、活动功能障碍和肌肉萎缩为临床主要特征的疾病.肩痹。
7腰椎间盘突出症:由于腰椎间盘的变性、纤维环破裂,髓核突出刺激或压迫神经根、马尾神经所引起的以腰痛并伴有一侧或双侧下肢放射性疼痛等症状为特征的一种综合征,简称腰突症。
痹证,腰痛。
8扛肩现象:肩周炎后期疼痛减轻而肩关节广泛粘连,致肩关节各方面活动功能受限,尤以外展,内收,内收,内旋及后伸功能受限为甚。
特别是当肩关节外展时,出现扛肩现象.梳头穿衣等动作均难以完成。
手法:用手或肢体的相关部位,按特定的技巧作用于体表,以达到治病、防病及保健的目的,将这种特定的技巧动作称为“手法”介质的使用一为起一定的润滑作用,并保持操作部位不受损害,二是使具有药效作用的介质能通过手法操作从皮肤渗透到体内,发挥手法和药效的双重治疗作用。
《黄帝岐伯按摩》十卷是我国最早的推拿学专著。
明代:一是“按摩”之名开始有“推拿"之称,二是形成了小儿推拿的独特体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柔和
• 手法操作时轻而不浮,重 而不滞,用力不可生硬粗 暴或用蛮力。
深透
• 手法不仅作用于体表,还 应使手法的作用达到深部 组织。
3.手法的选择
两轻夹一重
• 准备-轻:揉法、滚法、摩法 • 中间-重:点法、按法、推法、扳法、拔
伸法 • 整理-轻:揉法、抖法、搓法
推拿手法要诀歌
临症如迎敌,知已要知彼。 法从心里出,手法有次序。 聚气又疑神,刚柔两相依。 两轻夹一重,快慢轻重因人异。
• 应用于四肢、腰背、关节韧带和肌腱等 部位。
• 可配合具有润滑性质的药物。
• 能使局部产生温热感,有舒经活络、理 气止痛、健脾和胃、消淤退肿、祛风散 寒的作用。
• 可用于治疗胃脘痛、消化不良、腰背酸 痛、肢体麻木及软组织损伤等。
6.揉法
• 用指腹、全掌、掌根 或大小鱼际贴附,轻 柔旋转不停摆动。
• 促进血液循环,松解粘连,软化疤痕, 缓和强手法刺激,减轻疼痛。
• 指揉法适用于头面、胸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掌揉法适 用于头面、脘腹及四肢部。
• 适用于全身各部肌肉劳损、疲劳酸痛, 尤其是损伤局部瘀血凝滞经久不散,腹 部胀满,习惯性便秘等。
7.捏法
• 有三指捏和五指捏。 • 三指捏是用大拇指与食、中两指夹住肢
• 功效:醒脑开窍,行气止痛
11. 掐法
• 用拇指的指端切压肿胀局部皮肤的方法。 • 力量深透均匀,从远心端缓慢密集地向前推移。 • 较快消肿止痛,广泛用于软组织损伤所致的肿
• 常用于四肢大关节和肌肉丰厚处,如腕 部、肘部、肩部、腰部、髋部、肌肉。
• 不用猛力,幅度逐渐增大。常与搓法配 合,作为治疗的结束手法。
10. 搓法
• 双手手掌紧贴皮肤做快 速往返搓的动作。
• 沉肩垂肘,腕关节放松。 搓动要快,移动要慢, 用力均匀,协调连贯。
• 使皮肤、肌肉松弛,血液流畅,促进新 陈代谢,消除肌肉疲劳酸胀,提高皮温 及肌肉工作能力。
1.推法
用指腹、手掌或肘尖部紧贴皮肤,单向直线(弧 形)推动。亦可沿筋肉结构形态顺而推之。以 肘推手,速度缓慢,力量均匀,手撤回时不离 开皮肤。
• 作用:镇静,恢复神经感觉,加速静脉血及淋 巴液回流,散瘀消肿,提高皮肤温度。适用于 全身各部位。用于治疗淤肿,可由损伤局部向 四周推动。
• 指推法多用于头面部、颈部及肢体远端,治疗 头痛、落枕、肌腱炎、腱鞘炎等。
体,相对用力挤压。 • 五指捏是用大拇指与其余四指夹住肢体,
相对用力挤压。
• 适用于头部、颈项部、四肢及背脊。
• 具有舒筋通络、行气活血的作用。可与 “捏”结合,用于全身各部肌肉劳损、 疲劳酸痛、损伤瘀滞经久不散所致硬块、 损伤后关节僵直和功能障碍等。
8.滚法
• 用小鱼际及手背尺侧在人体某部滚动。
• 舒筋活血,温通经络,滑利关节,散寒 止痛。
• 适用于肌肉较丰厚处,如肩背部、颈部、 腰骶部、臀部、四肢部等。
• 治疗风湿痛、肢体麻木、关节不利、瘫 痪及软组织损伤。
9.抖法
• 用双手握住被按摩者的上肢或下肢远端, 用力作连续的小幅度的上下颤动。颤动 幅度要小,频率要快。
• 松弛肌肉,灵活关节,消除疲劳。
手段 目的
持久
手法施治时能持续操作一定的时间 滚法:5分钟;点法:1分钟
有力
• 运用手法施治时必须具备适度的力 量,手法过重往往带来不应有的损 伤,过轻则达不到应有的疗效
• 力量的大小应视病情,病程,操作 部位以及患者的体质情况而有增减
均匀
• 推拿过程中变换动作要自 然,操作要有节奏而连续, 不能时快时慢、时轻时重。
• 掌推法适用于躯干及四肢,治疗腰背酸痛、胸 腹胀痛、四肢肌肉痉挛麻木等。
• 肘推法刺激性较强,用于形体肥厚或因宿疾痹 痛而感觉较迟钝者,多用于腰背两侧及臀部, 治疗风湿痹痛、腰肌劳损等。
2.拿法
• 捏而提起谓之拿。 • 用拇指与食、中两指,
或拇指与其余四指作相 对用力,进行节律性的 提捏。 • 用劲由轻到重,再由重 到轻,动作要缓和连贯
• 适用于四肢、胸部和腰背部,以及肩、 臀、膝等部。一般用于按摩后阶段或结 束前。
11. 掐法
• 用指端一般用拇指的甲缘重按穴位而不刺破皮 肤的方法。
• (1)单指掐;用单指指甲用力向下。(2)双 指掐;用双指相对用力进行掐拿穴位。
• 动作要领:手力贯于指端, 用力要轻柔缓慢, 不可用力过猛。以有酸、胀、痛感为宜。
思考
• 解释:推拿手法,两轻夹一重 • 推拿手法的要求
1.推法 2.拿法 3.按法 4.摩法 5.擦法 6.揉法 7.捏法
二、常用手法
8.滚法 9.抖法 10.搓法 11.掐法 12.拍法 13.击法 14.摇法
15.拔伸法 16.扳法 17.拨法(分筋法) 18.理筋法 19.弹筋法 20.背法
• 温经散寒、理气消积。治疗胃脘痛、胸 胁胀满、消化不良、泄泻、便秘等。
• 是胸腹、胁肋部常用的手法。
5.擦法
• 用指腹、手掌、大 鱼际、小鱼际等部 着力,作来回直线 擦动。
• 速度稍快,用力均 匀。
• 与掌推法相比,掌擦法速度快、压力小, 且为直线往返动作。
• 操作应产生温热渗透感,一般在治疗的 最后应用。
• 按法常与揉法结合应用,组成“按揉” 复合手法。
• 指按法用于穴位。掌按法常用于腰背和 腹部。
• 放松肌肉,开通闭塞,活血止痛。用于 腰背、四肢肌肉酸胀痛。
4.摩法
• 用指面、掌根、鱼 际或全掌贴附体表, 作环旋而有节律的 轻柔缓和的抚摩
• 力量均匀,轻柔缓 和,手不离开皮肤, 被按摩的皮肤有热 感。
• 具有祛风散寒、舒筋通络、开窍止痛等 作用。
• 适用于颈项、肩部、四肢等部位,且常 做为推拿的结束手法使用。
3.按法
• 用指、掌、肘或肢体其他部位着力,由 轻到重用力按压,停留30s左右才由重到 轻缓缓放松。用力与体表垂直。
10s 30s~1min
• 着力部位要紧贴体表,不可移动,用力 要由轻而重,不可用暴力猛然按压。
中医推拿手法
目录
一、概述 二、常用手法 三、经穴按摩 四、人体各部位推拿
一、概述
1. 定义 2. 要求 3. 选择
一、概述
1.手法的定义
• 用手或肢体其他部位或手持器具, • 按各种特定的技巧动作, • 在体表做有规律、有节奏的运动, • 以达到治疗目的的方法。
2.手法的要求
• 持久 • 有力 • 均匀 • 柔和 • 深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