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2)

合集下载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案设计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感受青春期思维的成长,树立独立思考意识,养成合理批判、勇于创新的个性品质。

2.能力目标学会运用独立思维、批判思维的方法,解决问题。

积极开发创造潜力,提升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3.知识目标知道青春期独立思维不等同于一味追求独特,而是意味着不人云亦云,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同时接纳他人合理正确的意见。

知道批判精神的内容,理解批判精神的方法和技巧。

知道创造潜力离不开实践,理解发明创造给人类和社会带来的影响。

教学重点: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的发展和变化。

随着青春期的到来,学生的身体、心理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随之而来还有思维的发展,将“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创造性的发展和变化”确立为重点的目的是引导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思维发展的的重要性,激发青春独立、批判、创造意识的发展,引导学生运用独立、批判、创造的意识解决问题。

教学难点:运用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

青春期思维的变化与发展有着不稳定性,学生依赖思想没有完全克服,在遇到问题的时候往往会凭感情和情绪用事,因此对待某些事情时容易出现偏差,陷入思维的误区。

将“运用青春期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解决问题”作为难点,目的是教会学生正确运用青春期思维,开始创造性的青春人生。

教学方法:情境体验法、合作探究法、小组讨论法、分析归纳法。

展空间你觉得哪些方面不太令人满意?合作:小组合作,挑选其中一个方面,搜集、整理相关资料,并提出具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

师:根据上述问题进行讨论与合作,为我们生活的环境献计献策。

生预设:通过观察和分析自己生活和学习环境,提出自己的质疑和问题,利用小组合作研究问题,反思问题,形成解决方案。

让学生能够使用青春期思维的力量,去解决身边的问题。

学生通过观察、反思、讨论、交流、设计问题等环节展现出了思维的独立性、批判性和创造性。

感悟收获青春,充满对自我的探索,对成长的渴望,青春为我们带来无限遐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优质教案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优质教案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板书《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认识到在我们的成长中,思维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认识青春期创造潜能。

过程与方法通过动画等多媒体手段,使学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小品的分析中认识独立的理解的方法;通过自主的感悟及他人的启发,理解青春的不仅仅是身体变化,我们的心理也在不断成熟;通过分组讨论、交流合作、教师引导等方式让学生在参与中逐步解决问题和困惑,有所收获和感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帮助学生学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青春期,以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去追求青春重点难点教学重点:对独立的理解;思维判断的培养教学难点:思维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开发创造力。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多媒体显示)青春畅想青春像一座上峰,意味着锐意进取青春像一钩弯月,到给我们无限的诗意。

要求:抽10个学生读自己课前准好对青春畅想教师总结:青春期让我们有了骄傲的资本,青春让我们有了一个一个梦想。

在这个时期我们随着身体变化也产生一些烦恼,今天这节课探讨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目标导学一:发展独立思维活动一:欣赏动画《小马过河》思考:(1)小马遇到什么问题?它是怎么做的?结果是怎么样了?提示:过不过河,听从别人意见,没主见(2)妈妈话对它让它明白什么道理?提示:做任何事,我们要听取他人意见;又要有自己的主见,不断去尝试。

(3)通过故事你在现实生活中应该怎么做?提示:长大了不断去尝试。

教师讲述: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一是生理发育,二是相随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

只有当思想日渐成熟,我们才能真正长大。

活动二:阅读教材P9探究与分享想一想:(1)你同意以上说法吗?为什么?提示:根据实际回答。

不是美的表现(2)你认为初中生的“独立”是指什么?提示:独立意识、独立性、对事物有了多种见解教师讲述:步入青春期,我们的独立意识不断发展,对问题开始有更多的见解。

我们的思维逐渐具有独立性,对未知的食物充满好奇。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学设计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成长。

教材通过案例分析、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学会自我调节,健康成长。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变化。

他们对成长中的烦恼和困惑有一定的认识,但缺乏正确的处理方法。

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会遇到各种问题,如与父母沟通、与同学相处等,需要学会正确处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成长。

2.引导学生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学会自我调节,健康成长。

3.培养学生与人沟通、合作的能力,增强团队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

2.正确对待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学会自我调节。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了解成长中的困惑和烦恼。

2.讨论法: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心得,互相借鉴。

3.情景模拟法: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4.小组合作法:分组进行合作任务,培养团队意识和协作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案例材料,用于分析讨论。

2.设计情景模拟活动,准备相关道具。

3.分组安排,确保课堂秩序。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青春期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青春期的特点。

引出本节课的主题: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2.呈现(15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烦恼。

引导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性格、能力等方面的成长。

3.操练(20分钟)分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困惑和烦恼,以及如何应对的经验和方法。

分组讨论,互相借鉴。

情景模拟:设置情景,让学生模拟实践,学会与人沟通、合作。

教师点评并指导。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2)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2)

⼈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体教案(2)⼈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体教案(2)第⼀课青春的邀约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体[教学⽬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发挥青春思维的长处,培养思维的独⽴意识,弘扬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

2.能⼒⽬标(1)运⽤独⽴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法,积极开发创造潜⼒,提⾼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

(2)学会与他⼈交往,提升交往品质。

3.知识⽬标知道思维的独⽴性和批判性的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和难点:批判精神作⽤⼤,思维批判有技巧。

[教学设计思路]1.教材分析《成长的不仅仅是⾝体》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好奇⼼和从众⼼理,发展独⽴思考和⾃我控制能⼒”。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恰当的⽅式与同龄⼈交往”。

本课由“发展独⽴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和“开发创造潜⼒”三⽬内容组成。

第⼀⽬“发展独⽴思维”从思想成长的意义出发,围绕“独⽴意识”的主题,说明独⽴思维的表现,并通过辨析正确认识“独⽴”,引导学⽣理解独⽴思维的内涵。

第⼆⽬“培养批判精神”围绕批判精神这⼀主题进⾏探讨和辨析。

批判精神与独⽴思维是紧密相连的,但是批判精神不仅仅是对独⽴思维的展现,⽽且对于解决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青少年的思维过程中,否定意识很容易出现,但这不等于批判思维,批判思维需要⽤合适的⽅法表达,⽬的是寻找问题的解决⽅案,因此,青少年的批判思维需要培养。

第三⽬是“开发创造潜⼒”。

创造是青春最亮丽的风景,这是因为创造能够体现青春活⼒,展现青春朝⽓。

青少年在学习和⽣活中都具备创造潜⼒,⽽创造潜⼒需要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实现。

2.学情分析(请按学⽣的实际情况进⾏补充。

)3.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学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是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的第一单元第二课。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成长。

教材通过生动的案例和丰富的活动,引导学生正确对待身体的变化,学会自我调节,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活习惯。

二. 学情分析七年级的学生正处于青春发育期,身体和心理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

他们对身体的变化充满了好奇和困惑,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焦虑和压力。

因此,学生需要了解和认识身体的变化,学会正确对待和处理这些变化,以促进自身的全面发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身体变化,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

2.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形成积极健康的心理素质。

3.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提高生活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成长。

2.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调节能力,引导学生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五. 教学方法1.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典型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和认识成长的过程。

2.讨论交流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取长补短。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六. 教学准备1.教材: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2.课件:PPT或其他多媒体教学课件。

3.案例材料: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典型案例。

4.活动道具:用于实践活动的道具。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或视频展示青春期的身体变化,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成长的过程。

2.呈现(10分钟)呈现典型案例,让学生分析案例中的人物在面对身体变化时的态度和处理方式。

引导学生认识到成长不仅仅是身体的变化,还包括心理、情感、性格等多方面的成长。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彼此的经验和感悟。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新人教版

七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一单元青春时光第一课青春的邀约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新人教版
3.设计角色扮演、情景模拟等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会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困扰,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4.针对不同学生的需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与帮助,关注学生心理健康,助力他们健康成长。
教学资源准备
1.教材:确保每位学生都有《道德与法治》教材,提前预习本节课内容。
2.辅助材料:准备与青春期生理、心理变化相关的图片、图表,以及青春期健康教育视频等多媒体资源。
2.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培养健康生活态度。
难点:
1.学生对青春期心理变化的认识与理解。
2.如何引导学生正确处理青春期的困扰。
解决办法与突破策略:
1.结合教材内容,通过案例分析、小组讨论等形式,帮助学生理解生理与心理变化的相互影响。
2.教师以生动形象的语言解释青春期心理变化,鼓励学生分享自己的感受,增强课堂互动。
2.讲授新课(20分钟)
-教师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青春期生理与心理变化的关系,强调正确对待青春期变化的重要性。
-案例分析:分享一些青春期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青春期的常见问题及解决方法。
-师生互动: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青春期遇到的困扰,教师给予解答和建议。
3.巩固练习(10分钟)
-小组讨论:将学生分成小组,讨论以下问题:如何正确对待青春期的生理与心理变化?如何关爱自己和他人?
-理解和调适心理变化
-培养健康的生活态度
5.青春期的人际关系
-与父母、老师的关系
-与同学、朋友的关系
-学会尊重、沟通和合作
6.青春期的法治意识
-了解与青春期相关的法律法规
-树立法治观念,遵纪守法
-学会用法治思维解决问题
7.青春期的自我保护
-提高防范意识和能力
-学会拒绝不良诱惑

道德与法治人教七下道德与法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2个

道德与法治人教七下道德与法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2个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1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理解身体变化是正常的成长现象。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会调适心理矛盾。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青春期的生理和心理变化,学会调适心理矛盾。

2.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法律法规。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谈论对青春期的认识。

2.教学新课(1)讲解青春期的生理变化,让学生认识到身体变化是正常的成长现象。

(2)讨论青春期的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学会调适心理矛盾。

①引导学生谈谈自己的心理变化。

②分享心理调适的方法,如:与朋友交流、向老师求助等。

(3)讲解道德与法治在青春期成长中的重要性。

①引导学生理解遵守法律法规的意义。

②分享遵守法律法规的方法,如:自觉遵纪守法、尊重他人等。

3.案例分析(1)呈现案例:小明在青春期遇到了心理矛盾,他应该如何处理?(2)引导学生分析案例,提出解决方法。

①小组讨论,分享解决方法。

(2)布置作业:写一篇关于自己青春期成长的感悟。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2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认识到青春期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包括心理和道德品质。

2.培养学生正确对待青春期心理变化,学会调适心理矛盾。

3.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法律法规,健康成长。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青春期成长的内涵,学会调适心理矛盾。

2.难点: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道德观念,遵守法律法规。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内容,讨论青春期的生理变化。

(2)引入课题《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让学生思考青春期的成长还包括哪些方面。

2.教学新课(1)讲解青春期心理变化,引导学生学会调适心理矛盾。

①让学生谈谈自己的心理变化。

②分享心理调适的方法,如:与朋友交流、向老师求助等。

(2)讲解道德与法治在青春期成长中的重要性。

①引导学生理解遵守法律法规的意义。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案设计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 1.2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案设计

七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第一单元第一课第二框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16政本孟春华201614014024【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认识到在我们的成长中,思维的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认识青春期创造潜能能力目标:通过视频等多媒体的手段,学生积极的参与教学活动,从中认识到独立的理解的方法以及逐步解决问题和困惑,有所收获有所感悟。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学生学会以乐观的心态面对青春期,以积极的心态和积极的行为去追求青春。

【重点难点】:重点:对独立的理解;思维判断的培养难点:思维的独立性伴随着思维的批判性,如何开发创造潜力【课前回顾】:上节课所学到的重要知识1、青春期身体变化的主要表现2、青春期身体变化给我们带来的影响3、如何认识青春期的生理变化4、青春期矛盾心理产生的原因5、青春期的矛盾心理的影响6、青春期矛盾心理的处理方法【新课导入】:教师:在正式学习今天的内容之前老师要和大家共同观看一段视频《现代人还会卧冰求鲤么?》在观看视频之前,老师首先给出大家三个问题,让我们带着这个问题认真观看视频。

多媒体展示问题:1、视频中老师给同学们留作业的目的是什么?2、主人公把重点放在了哪里?3、问题出在哪里?多媒体播放视频《现代人还会卧冰求鲤么?》教师:看了刚刚的视频,有哪位同学愿意回答刚才老师给出的问题?同时展示出问题。

学生举手发言:首先我认为视频中老师不值得作文是为了让我们懂得孝敬父母,但是虾米仔却把重点放在了捕鱼上,所以我认为是他的思想认识出现了偏差。

【讲授新课】:教师:回答的很好请坐,这位同学说到了虾米仔思想出现了偏差,那么我们是不是也可以说他的思维出现了错误的认识呀。

所以我们带着思维思想这一主题进入今天的学习——《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PPT展示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那么我们说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还有哪些方面得到了成长呢?请同学们把教材翻到第九页阅读第一自然段回答这个问题。

(同学自主阅读),请小王同学根据教材回答一下,成长的除了身体还有哪些方面?学生:还有思想和精神教师:这位同学回答的很正确,生理发育是青春成长的重要信号,与之相随的还有思想和精神方面的变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下册:1.2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教案(2)
第一课青春的邀约
第2课时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
[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挥青春思维的长处,培养思维的独立意识,弘扬批判精神和创造精神。

2.能力目标
(1)运用独立思维、批判性思维的方法,积极开发创造潜力,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学会与他人交往,提升交往品质。

3.知识目标
知道思维的独立性和批判性的表现。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和难点:批判精神作用大,思维批判有技巧。

[教学设计思路]
1.教材分析
《成长的不仅仅是身体》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是“我与国家和社会”中的“积极适应社会的发展”。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认识好奇心和从众心理,发展独立思考和自我控制能力”。

本课所依据的课程标准的相应部分还有“我与他人和集体”中的“交往与沟通”。

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学会用恰当的方式与同龄人交往”。

本课由“发展独立思维”“培养批判精神”和“开发创造潜力”三目内容组成。

第一目“发展独立思维”从思想成长的意义出发,围绕“独立意识”的主题,说明独立思维的表现,并通过辨析正确认识“独立”,引导学生理解独立思维的内涵。

第二目“培养批判精神”围绕批判精神这一主题进行探讨和辨析。

批判精神与独立思维是紧密相连的,但是批判精神不仅仅是对独立思维的展现,而且对于解决问题也具有重要意义。

在青少年的思维过程中,否定意识很容易出现,但这不等于批判思维,批判思维需要用合适的方法表达,目的是寻找问题的解决方案,因此,青少年的批判思维需要培养。

第三目是“开发创造潜力”。

创造是青春最亮丽的风景,这是因为创造能够体现青春活力,展现青春朝气。

青少年在学习和生活中都具备创造潜力,而创造潜力需要在具体的劳动实践中实现。

2.学情分析
(请按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补充。

)
3.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小组合作探究学习法[教学准备]
教师:制作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真正的个性?
[板书设计]。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