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料清理的方法和原理.
场地油污清理方案

场地油污清理方案1. 背景介绍场地油污是指在工业生产、运输等过程中,不慎发生的油料泄漏或污染,导致地面、地下水等环境受到污染的现象。
场地油污的清理是重要的环境保护工作,既可以恢复受损的环境,又可以减少污染物对生态系统和人体健康的危害。
2. 场地油污清理的目标场地油污清理的主要目标是将污染物从土壤、地下水等介质中有效去除,以达到环境质量标准要求,并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清理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防止二次污染的发生,即在清理过程中不要造成新的污染源。
3. 场地油污清理的步骤3.1 评估和规划在进行场地油污清理之前,首先需要对受污染的场地进行评估。
评估的主要内容包括确定受污染程度、污染物类型、污染物分布范围以及可能对环境造成的影响等。
评估结果将有助于制定合理的清理方案。
3.2 排除污染源在进行清理工作之前,需要首先排除污染源。
这意味着停止油料泄漏或污染的来源,关闭相应的设备或管道并修复泄漏点,以防止继续污染环境。
3.3 清理技术选择根据评估结果,选择适合的清理技术进行场地油污清理。
常见的清理技术包括物理清理、化学清理和生物清理等。
•物理清理:采用吸油材料、吸油管、吸油泵等设备将油污吸收或抽取出来。
•化学清理:使用化学试剂将污染物分解、溶解或转化为无毒物质。
•生物清理:利用微生物降解油污,将污染物转化为无害物质。
根据场地实际情况和清理要求可以选择单一的清理技术或者结合多种技术进行清理。
3.4 清理工作实施在执行清理工作之前,需要确保操作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意识和技能,并提供必要的防护设备。
清理工作需要根据制定的方案有序进行,包括油污处理、物料运输、现场清洁等工作。
3.5 油污废物处理油污清理产生的废物需要进行正确的处理和处置。
根据污染物类型和性质,进行相应的处理,如物理分离、燃烧、化学处理等。
同时,需要遵循相关的环境法规和标准,确保废物处理过程不会造成二次污染。
3.6 监测和评估清理工作完成后,需要进行油污清理效果的监测和评估。
油料与油脂力加工技术

油料与油脂力加工技术发布时间:2001-5-18 16:54:00我国主要植物油料有草本油料和木本油料两种。
草本油料有:大豆、花生、棉籽、油菜籽、芝麻、葵花籽等;木本油料则有:油茶籽、椰子、核桃、油橄榄、油桐等。
(一)油料的预处理油料的预处理包括油料的清理、脱绒、剥壳、干燥、破碎、软化、轧胚和蒸炒等工序。
1.油料清理:(1)油料在收获、晾晒、运输和贮藏等过程中会混进一些沙石、泥土、茎叶及铁器等杂质,如果生产前不予清除,对生产过程非常不利,油料中所含杂质可分为无机杂质、有机杂质和含油杂质三大类。
①无机杂质泥土、沙石、灰尘及金属等;②有机杂质茎叶、绳索、皮壳及其他种子等;③含油杂质不成熟粒、异种油料,规定筛目以下的破损油料和病虫害粒等。
(2)所谓油料清理,即除去油料中所含杂质的工序之总称。
对清理的工艺要求,不但要限制油料中的杂质含量,同时还要规定清理后所得下脚料中油料的含量。
(1.清理后油料含杂限量(%):冷榨大豆<0.05、热榨大豆<0.1、葵花仁(含壳)<10、芝麻<0.1、花生仁<0.1、油菜籽<0.5、米糠<0.05;2.清理下脚料含油料限量:①大豆下脚的下脚料中油料含量≤0.5%,检查筛规格:筛网4.72目/厘米,金属丝直径0.55毫米。
圆孔筛直径1.70毫米。
②葵花壳(含仁)中油料含量≤1.0,检查筛规格:金属丝直径0.55毫米,圆孔筛直径1.70毫米。
③芝麻下脚中油料含量≤1.5,检查筛规格:筛网11.81目/厘米,金属丝直径0.28毫米,圆孔筛直径0.70毫米。
④棉籽下脚中油料含量≤0.5,检查筛规格:筛网5.51目/厘米,金属丝直径0.50毫米,圆孔筛直径1.40毫米。
⑤油菜籽下脚中油料含量≤1.5,检查筛规格:筛网11.81目/厘米,金属丝直径0.28毫米,圆孔筛直径0.70毫米。
①筛选筛选是利用油料与杂质之间粒度(宽度、厚度、长度)的差别,借助筛孔分离杂质的方法。
常用的筛选设备有固定筛、振动筛和旋转筛等。
油料专项清理整治实施方案

油料专项清理整治实施方案一、背景介绍。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油料生产和使用量不断增加,但同时也带来了油料污染和环境问题。
为了有效解决油料污染问题,保护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制定油料专项清理整治实施方案势在必行。
二、目标和原则。
1. 目标,通过油料专项清理整治,减少油料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环境。
2. 原则,依法依规,科学合理,全面整治,分类施策,保护生态,造福人民。
三、工作重点。
1. 加强监管,建立健全油料生产和使用的监管制度,加大执法力度,严厉打击违法行为。
2. 推动技术创新,加大对油料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提高油料生产和使用效率,减少污染排放。
3. 加强宣传教育,加大对油料污染和环境保护的宣传力度,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的良好氛围。
4. 加强治理措施,采取有效的治理措施,加强油料污染的清理整治工作,提高环境质量。
四、具体措施。
1. 制定相关政策法规,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油料生产和使用的监管制度。
2. 加大投入力度,增加资金投入,支持油料清洁生产技术的研发和推广应用。
3.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定期检查制度,加强对油料生产和使用的监督检查,严格执法。
4. 宣传教育活动,开展多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提高公众环保意识,引导大家积极参与环境保护。
5. 治理工程建设,加大对油料污染的治理工程建设力度,提高环境质量。
五、实施保障。
1. 加强组织领导,成立油料专项清理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统筹协调各项工作。
2. 完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油料专项清理整治工作机制,明确工作责任,加强协作配合。
3. 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对油料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的宣传力度,形成社会共识,凝聚共识力量。
4. 加强监督检查,建立健全监督检查机制,加强对油料专项清理整治工作的监督检查,确保工作质量。
六、总结。
油料专项清理整治实施方案的制定和实施,对于减少油料污染,改善环境质量,提升生态环境具有重要意义。
菜籽榨油的方法

菜籽榨油的方法
1、干燥清理过程。
菜籽在收获或者晾晒的过程中,可能会掺入沙石、泥土、油菜茎叶等杂质,这些杂质如果不经过有效的处理,不但会造成饼粕的质量欠佳还会导致油脂的质量降低。
此外,如果油料中含有沙石、机械杂质等也会对榨油设备造成损害。
因此,为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在入榨之前必须要进行一定的除杂清理。
2、对菜籽的热处理。
热处理是提高菜籽出油率的有效方法之一,也是油脂生产中的一道重要工序。
所谓的热处理即对油料进行加热,也称之为蒸胚或者炒胚。
生的菜籽经过热处理后送入榨油设备压榨叫做热榨,能够提高出油率。
热处理的好坏能在很大程度上对菜籽等油料的出油率造成一定的影响。
3、压榨出油。
由于油菜籽形状和其他的油料有一定的区别。
所以在压榨的过程中对榨螺和榨膛的要求也和其他油料的压榨有所不同。
生产中要求榨螺要呈锯齿形的曲线和锥面,这样有利于菜籽分子能够充分的被破坏掉,达到最大限度的出油。
第 1 页共1 页。
油料管理办法

油料管理办法油料是生产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资源,可以用于燃料、润滑和化工等多个领域,其管理直接关系到企业的生产效率和利润水平。
本文将就油料管理的目的、方法、流程和注意事项进行详细介绍。
一、油料管理的目的油料管理的目的是确保油料的使用安全、有效和经济,并有效地保护环境。
具体来说,油料管理旨在:(1)规范油料采购和配送流程,确保油料质量符合预期要求。
(2)优化油料使用计划,尽量减少浪费和损失。
(3)建立完善的油料库存监控机制,确保油料库存稳定并及时补充。
(4)加强油料使用监管,防止短缺和浪费,避免对生产和环境造成损害。
二、油料管理的方法油料管理的方法主要包括:(1)建立完善的油料管理制度,明确各个环节的职责和工作流程,管理制度包括油料采购、输送、储存、使用和清理等方面。
(2)加强对油料质量的控制,确保采购的油料符合统一标准并进行标识和分类存放。
在储存和使用过程中要定期检查油料质量并记录。
(3)优化油料使用计划,制定合理的计划以保证生产运转的顺利进行。
在进行油料消耗计算时,需要综合考虑设备的运行状态、油料库存量、生产计划的同步等因素。
(4)设置油料库存警戒线,确保油料库存量在安全范围内并定期进行库存盘点。
并及时采购油料以满足生产需求。
(5)加强油料使用监管,实行人员轮班巡检和记录油料使用情况。
同时建立检测机构,对使用过的油料和废弃物进行检测和处置,确保不对环境造成污染。
三、油料管理的流程油料管理的流程通常包括采购、输送、储存、使用和清理等环节。
(1)采购环节油料采购应严格按照管理制度进行,包括采购标准、供应商选择、采购计划和采购合同等内容。
在采购前要对供应商进行相关调查,确保采购的油料质量符合要求。
(2)输送环节油料输送是从采购地到储存或使用地的过程。
输送应注意不污染油料,并严格控制输送量,确保输送品质。
(3)储存环节油料储存是保护油料质量的重要环节。
储存时应按照类别、特殊要求和使用期限等方面进行分类储存,并设置明显标识和分类存放。
用汽油洗去油污的原理

用汽油洗去油污的原理
汽油具有溶解油污的特性,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原理:
1. 化学溶解作用:汽油是一种非极性溶剂,而油污是由有机化合物构成的,大部分有机物都是非极性或低极性的。
汽油能够与油污中的有机物发生相互作用,通过分子间的吸引力将有机物溶解于汽油中。
2. 润洗作用:汽油具有较低的表面张力,因此可以渗透到油污中的微小孔隙中。
当汽油进入到这些孔隙中时,可以包裹住油污分子,降低其与表面的粘附力,使其更容易被冲刷或擦拭掉。
3. 挥发性:汽油中的成分大多数属于低沸点烃类化合物,具有较高的挥发性。
当汽油接触到油污表面时,其中的挥发性成分会迅速蒸发,使油污分子从表面脱离,从而实现清洁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汽油虽然可以用于清洁油污,但它是易燃物质,使用时应注意防火安全。
此外,汽油的使用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污染,因此在清洗油污时应遵循安全、环保的原则。
油罐内清洗作业的方法和安全要求

油罐内清洗作业的方法和安全要求
1概述
一般来讲,在下述状况下要进行油罐清洗:新建油罐装油之前;换装不同种类的油料、原储油料对新换装的油料有影响时;需要对油罐进行明火烧焊或清除油漆时;在装油时间较长,罐内较脏时要清洗。
由于每次洗罐的目的不同,对洗罐的详细要求也不同。
如换装油料时,要求清洗洁净即可;焊接油罐时,对油蒸气的清除则要求很严,因此需区分对待。
2方法
油库清洗油罐的方法有4种,即干洗法、湿洗法、蒸汽洗法和化学洗法。
2.1干洗法平安要求和程序
2.1.1排解罐内存油,
2.1.2通风排解罐内油气,并测定油气浓度到平安范围;
2.1.3人员进罐清扫油污、水及其它沉淀物;
2.1.4用锯未干洗
2.1.5清除锯未,用铜制工具除去局部锈蚀;
2.1.6用拖布彻底擦净;
2.1.7干洗质量检查验收。
2.2湿洗法平安要求和程序
2.2.1排解罐内存油;
2.2.2通风排解罐内油气,并测定油气浓度到平安范围;
2.2.3人员进罐清扫油污、水及其它沉淀物;
2.2.4用290~490kpa高压水冲洗罐内油污和浮锈;
2.2.5尽快排解冲洗污水,并用拖布擦净;
2.2.6通干燥风除湿;
2.2.7用铜制工具除去局部锈蚀;
2.2.8湿洗质量检查验收。
2.3蒸汽洗法平安要求和程序
2.3.1排尽罐内存油;
2.3.2通风排解罐内油气,并测定浓度到平安范围; 2.3.3人员进罐清扫油污、水及其它沉淀物;
2.3.4用蒸汽清洗,此法主要用于清洗粘油罐;
2.3.5用高压水冲洗油污,
2.3.6排尽污水;。
油脂复习思考题终极版

复习油脂思考题一、油料及油料储藏 1. 什么是油料?油料的主要组分是什么?答:将含油率高于10%的植物性原料称为油料。
油脂、蛋白质、碳水化合物、纤维素、水分、灰分及其他微量成分(如磷脂、色素、有机酸、甾醇、油溶性维生素、蜡质、烃类、醇类、醛类、酮类等)油料在储藏期间有哪些生理作用?其对油料的工艺品质有何影响?答:A,呼吸作用。
影响:(1)油料中干物质的损失(油脂、蛋白质、淀粉等)(2)油料堆的湿度增大(呼吸释放水分)→料堆返潮→呼吸作用↑(3)油料堆的温度升高(呼吸释放热量)→料堆温度升高→呼吸作用↑(4)环境气体成分改变(呼吸释放CO2)CO2↑→O2↓→乙醇↑→种子细胞中毒B,后熟作用。
影响:(1)油料的含油率提高(种子内部的进一步合成作用)(2)酶的活性下降(转化成结合酶,处于冬眠状态)(3)有利于剥壳及仁壳分离(种子硬且饱满;水分在仁壳间的重新分配)什么是油料储藏的临界水分?答:在一定条件下,水分↑,呼吸强度↑,当水分继续增高到某个数值时,呼吸强度急剧↑,形成一个明显的转折点,此点所对应的油料含水量称为“临界水分”。
什么是油料储藏的安全水分?答:当油料水分升高超过某临界水分时,油料极易产生霉变(主要由霉菌引起),此临界水分即“安全水分”。
二、油料的清理1. 油料清理的目的和要求是什么?答:A,目的。
1.减少油脂损失,提高出油率2.提高油脂、饼粕及副产物的质量3.提高设备对油料的有效处理量4.减轻设备的磨损,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5.避免生产事故,保证生产的安全6.改善操作环境,实现文明生产。
B,要求。
不含有石块、铁杂、麻绳、嵩草等大型杂质。
总杂质的含量应符合国家规定标准。
各种油料清理方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A,筛选,利用油料与杂质在颗粒大小上的差异,借助含杂油料与筛面的相对运动,通过筛孔将大于或小于油料的杂质清除掉。
B,风选,油料与杂质在比重和气体动力学性质上的差别,利用风力分离油料中杂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油料清理的方法和原理
油料在制取成油之前对油料自身的工艺性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必须要经过一定的清理筛选之后才能送入预榨浸出生产线进行系统的制油工序。
油料清理在制油的过程中是必须的,所谓的油料清理就是利用各种清理设备对油料中所含的杂物进行去除,油料清理涵盖了油料制取油脂前的所有工序。
包括油料预处理的除杂、制坯等工序以及后续的脱绒、清选、脱皮、脱壳等清理工序,乃至后期的破碎、软化、压坯、蒸炒等制坯过程。
之所以强调油料清理的必要性,是因为没有经过预处理直接制油的话,油脂的出油率低、沉淀物多、油色深、饼粕质量差、会降低预榨浸出生产线设备的生产效率、严重时会对环境造成影响。
小编总结了对于油料清理后达到的要求,主要包括以下两点:第一,清理后的油料中不能包含杂草、石块、铁屑等较大杂物;第二,油料中总的杂质含量要符合相关规定。
油料清理的原理主要是利用油料自身和杂质的差异性采用磁选、风选、筛选等等方法进行清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