碳化稻壳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合集下载

[宝典]碳化稻壳检测方法

[宝典]碳化稻壳检测方法

碳化稻壳成分计算软件的设计和开发1研制背景1.1 碳化稻壳的作用一般在钢包中需进行脱氧及调整成份操作,然后在钢液表面抛上碳化稻壳防止钢水被氧化,即可送往连铸或模铸工区。

1.2 测定方法碳化稻壳需要测定挥发分(volatile master )、灰分(ash content )和固定碳(fixed carbon )及硫S 含量。

硫含量通过红外碳硫仪测定,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含量采用燃烧法测定,具体步骤如下:1) 用电子分析天平分别称取两个坩埚的重量并作记录;2) 在坩埚中用小勺逐渐加入碳化稻壳粉末至约500mg ;3) 开启马弗炉设定升温到750℃,到达750℃时把带有坩埚(带盖)的支架放入,5min 后拿出冷却,测量两个坩埚的重量(我们称为一次重);4) 马弗炉设定在700℃上,拿掉坩埚盖在放入700℃的炉中,并保温90min 后取出,称量两个坩埚的重量(称为二次重);5) 计算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含量并作记录。

1.3 计算方法灰分(%)=100⨯-样重坩埚重二次重 挥发分(%)=100⨯-+样重一次重样重坩埚重固定碳含量(Cf%)=100%-1#挥发分-2#灰分计算两次的灰分和挥发分并作比较,若相差不大则表示实验结果可取,取1#坩埚挥发分的结果作为挥发分的结果,2#坩埚的灰分作为最终结果,固定碳含量取100%-1#坩埚的挥发分-2#坩埚的灰分作为最终结果,数值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1.4 人工计算的问题人工计算麻烦、容易出错且不十分准确。

所以我联合我的同学根据相关标准设计开发了碳化稻壳成分计算软件。

这样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 操作方法软件界面如下图所示,把记录的结果输入在相应的位置,然后点击[计算]按钮便可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为了显著的标明结果,我们在1#挥发分和2#灰分的位置采用不同的颜色标出,作为要记录的结果。

3 使用效果通过使用该软件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不容易出错,节省了一定的人力。

稻壳制备石墨化碳研究

稻壳制备石墨化碳研究

收稿日期:2020-03-21ꎮ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1466021)ꎮ作者简介:张家荣(1995 )ꎬ男ꎬ硕士生ꎻ通信作者:乐治平(1962 )ꎬ男ꎬ教授ꎬzple@ncu.edu.cnꎮ引文格式:张家荣ꎬ贾毅伟ꎬ陈果ꎬ等.稻壳制备石墨化碳研究[J].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ꎬ2020ꎬ42(2):124-128.㊀㊀文章编号:1006-0456(2020)02-0124-05稻壳制备石墨化碳研究张家荣ꎬ贾毅伟ꎬ陈果ꎬ乐治平(南昌大学化学学院ꎬ江西南昌330031)㊀㊀摘要:以稻壳为原料ꎬ经过碳化后再通过催化石墨化制得石墨化碳ꎮ实验采用X射线衍射(XRD)㊁拉曼光谱对石墨化产物进行表征ꎮ研究发现:当碳化稻壳中加入Fe基催化剂进行石墨化ꎬ其产物的XRD图中26ʎ出现归属石墨(002)的强尖锐峰ꎬ其拉曼图谱中ꎬR值为0.38ꎻ未添加催化剂和添加Ni基催化剂或者Fe基和Ni基1 1混合催化剂时ꎬ石墨(002)峰的强度较小ꎬ且R值都大于0.38ꎬ因此Fe对碳化稻壳石墨化具有更好的催化作用ꎮ实验考察了催化剂及用量㊁温度㊁时间等条件对石墨化的影响ꎬ得出:石墨化温度为1000ħꎬ恒温时间为2.5hꎬ催化剂为Fe基催化剂ꎬ用量为5mmol g-1的最优化条件ꎮ关键词:催化ꎻ石墨化ꎻ稻壳ꎻ石墨化碳中图分类号:TQ35㊀㊀㊀㊀文献标志码:APreparationofgraphitizedcarbonfromricehuskZHANGJiarongꎬJIAYiweiꎬCHENGuoꎬLEZhiping(CollegeofChemistryꎬNanchangUniversityꎬNanchang330031ꎬChina)Abstract:Graphitizedcarbonwaspreparedfromricehuskbycarbonizationandsubsequentlycatalyticgraphiti ̄zation.ThegraphitizedsampleswerecharacterizedusingX ̄raydiffraction(XRD)andRamanspectroscopy.InXRDpatternofgraphitizedsampleunderFe ̄basedcatalystꎬastrongandsharppeakat26ʎꎬwhichwascorrespondingtothetypical(002)reflectionsofgraphiticcarbonꎬindicatedthatricehuskwasgraphitized.IntheRamanspectrumofgraphitizedsampleunderFe ̄basedcatalystꎬtheRwas0.38.WhennocatalystwasaddedandNi ̄basedcatalystorFe ̄basedandNi ̄based1 1mixedcatalystwasaddedꎬtheintensityofgraphite(002)peakwassmallerandRwasgreaterthan0.38.ThereforeꎬFehadabettercatalyticeffectonthegraphitizationofcarbonizedricehusk.Theoptimalgraphitizationconditionsweredeterminedasfollowings:graphitizationtemperaturewas1000ħꎬholdingtimewas2.5hꎬandusedFe ̄basedcatalystwithadosageof5mmol g-1.KeyWords:catalysisꎻgraphitizationꎻricehuskꎻgraphitizedcarbon㊀㊀石墨材料所具有的高导电性㊁高导热性㊁高耐强酸强碱等独特的性能ꎬ使其在催化剂载体[1]㊁传感器[2]㊁锂离子电池[3]㊁电化学电容器[4-5]等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ꎮ然而ꎬ传统的石墨材料是由富含碳的原料如煤㊁石油等不可再生资源通过3000ħ左右的高温处理制得ꎬ资源消耗大且成本高[6]ꎬ因此需要寻找可替代的可再生资源并降低其生产工艺条件ꎮ稻壳是一种产量巨大的农业副产品ꎬ主要成分为纤维素(35%~40%)㊁半纤维素(15%~20%)㊁木质素(20%~25%)和二氧化硅(28%)[7]ꎬ目前ꎬ已有学者进行了纤维素和木质素的催化石墨化研究[8]ꎬ表明稻壳具有制备石墨化碳的条件ꎮ石墨化常选用过渡金属或者其氧化物作为催化剂[9]ꎬ采用催化方法可以大大降低石墨化温度ꎬ甚至低于1000ħꎮ如李尧[10]以稻壳为原料ꎬ选择Fe基催化剂ꎬ在800ħ的条件下就得到了石墨化碳ꎬ但是在拉曼图谱中ꎬ其R值只有0.75ꎮ本文以稻壳为原料ꎬ研究以Fe㊁Ni为催化剂的石墨化反应ꎮ探索不同用量的Fe基催化剂㊁Ni基催化剂㊁Fe基和Ni基之比为1 1的混合催化剂㊁第42卷第2期2020年6月㊀㊀㊀㊀㊀㊀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JournalofNanchangUniversity(Engineering&Technology)Vol.42No.2Jun.2020㊀石墨化温度㊁恒温时间等工艺条件对稻壳石墨化反应的影响ꎮ结合XRD和激光拉曼等表征方法来进行分析ꎬ优化稻壳制备石墨化碳的工艺条件ꎮ1㊀实验部分1.1㊀试剂与仪器稻壳(产自江西)ꎻ六水合硝酸镍㊁无水乙醇(天津市大茂化学试剂厂)ꎻ九水合硝酸铁㊁氢氧化钠㊁盐酸(西陇科学股份有限公司)ꎻ去离子水(自制)ꎮ高效多功能粉碎机(永康市久品工贸有限公司)ꎻSK3-3-12-4节能程控管式炉(杭州卓驰仪器有限公司)ꎻ旋片式真空泵(临海市谭氏真空设备有限公司)ꎻ电热鼓风干燥箱(北京市恒诺利兴科技有限公司)ꎻ恒温磁力搅拌器(常州国华电器有限公司)ꎻ电子分析天平(上海精科天平仪器厂)ꎻXD-3多功能X射线衍射仪(北京普析通用有限公司)ꎻinVia型激光拉曼光谱仪(英国雷尼绍公司)ꎻJSM-6701F场发射扫描电镜(日本JEOL公司)ꎮ1.2㊀实验方法将稻壳用水冲洗ꎬ除去灰尘等杂质ꎬ110ħ烘干后ꎬ粉碎之后过孔径0.25mm的筛得到稻壳粉ꎮ称取30g稻壳粉置于烧瓶中ꎬ加入2%稀硫酸300mLꎬ92ħ回流2hꎬ抽滤后ꎬ用去离子水洗涤至中性ꎬ110ħ烘干后得到预处理后的稻壳粉ꎬ除去了其中的金属氧化物ꎬ以防其影响后续的催化石墨化ꎮ称取适量的预处理后的稻壳粉置于石英舟内ꎬ放入管式炉中ꎬAr气氛中ꎬ由常温以5ħ 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500ħꎬ恒温80minꎬ自然冷却至常温后取出ꎬ得到碳化稻壳ꎮ称取适量的碳化稻壳与Fe(NO3)3的乙醇水溶液(无水乙醇与水等体积混合)浸渍磁搅6h后ꎬ再50ħ加热磁搅至稀泥状ꎬ再于110ħ干燥ꎬ控制Fe载量ꎬ制得Fe负载量分别为4㊁5㊁6㊁7㊁8mmol g-1(以碳化稻壳质量计ꎬ下同)的样品ꎻ以相同方法分别制得负载Ni或负载Fe-Ni(Fe与Ni按物质的量比1 1混合)的样品ꎬ它们的载量同样分别为4㊁5㊁6㊁7㊁8mmol g-1ꎮ将干燥后的样品置于石英舟中ꎬ放入管式炉内ꎬ真空条件下ꎬ由常温以10ħ 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650ħꎬ再以3ħ min-1的升温速率升至800~1100ħꎬ并且恒温1.0~5.5hꎬ自然冷却至室温ꎬ用20%HCl反复洗涤并抽滤以除去催化剂ꎬ洗至中性后于110ħ下干燥待用ꎮXRD测试条件为管电压40kV㊁管电流30mAꎬ辐射源为CuKαꎬ扫描范围为10ʎ~90ʎꎬ扫描步长为2ʎ mm-1ꎻ拉曼选用532nm的激发波长ꎬ拉曼位移范围为800~3200cm-1ꎻ将样品于乙醇中超声分散后ꎬ用毛细管取样滴在硅片上ꎬ风干后ꎬ经过喷金操作再通过场发射扫描电镜观察表面形貌ꎮ2㊀结果与讨论2.1㊀最优石墨化条件的确定2.1.1㊀催化剂类型及其用量对石墨化的影响石墨化温度选择为1100ħꎬ恒温时间选定为2.5hꎬ分别用不同载量的Fe㊁Ni以及Fe-Ni进行催化石墨化ꎬ同时以未添加催化剂的样品(标记为0mmol g-1)作为参比样品进行石墨化ꎮ石墨化样品采用XRD和拉曼光谱进行表征ꎬ结果如图1所示ꎮ石墨的标准PDF卡片41-1487上共有9个出峰位置:26ʎ㊁42ʎ㊁44ʎ㊁50ʎ㊁54ʎ㊁59ʎ㊁77ʎ㊁83ʎ㊁86ʎꎬ分别对应石墨的002㊁100㊁101㊁102㊁004㊁003㊁110㊁112㊁006这9个晶面[11]ꎬ因为石墨的(002)晶面对应的峰与其他晶面对应的峰相比更强ꎬ受杂质峰影响较小ꎬ故通过比较26ʎ附近的强衍射峰来比较石墨化程度ꎮ如图1(a)~(c)所示ꎬ未添加催化剂时ꎬ样品的石墨(002)峰强度较弱ꎬ石墨化效果较差ꎬ加入催化剂后ꎬ随着催化剂载量的增加ꎬ石墨(002)峰强度的变化都呈现先增强再减弱的变化趋势ꎬ峰的尖锐程度也是先变尖锐再变钝ꎮ这是由于当催化剂用量较少时ꎬ达不到好的催化效果ꎬ而催化剂用量过大时ꎬ催化剂颗粒分散不均匀ꎬ随着温度的升高ꎬ颗粒容易发生团簇现象ꎬ不能较好发挥催化性能ꎬ使得石墨化效果减弱ꎮ因此Fe的最优载量为5㊁6mmol g-1ꎬNi的最优载量为6mmol g-1ꎬFe-Ni的最优载量为6mmol g-1ꎬ且在各催化剂最优载量下ꎬ所得样品的石墨(002)峰的强度大小次序为Fe>Fe-Ni>Niꎮ在拉曼图谱中ꎬ位于1575cm-1附近的G峰ꎬ是单晶石墨的特征峰ꎬ随着石墨晶格缺陷㊁边缘无序排列和低对称碳结构的增加ꎬ会在1360cm-1附近出现D峰ꎬ代表碳材料结构的无序度[12]ꎬID和IG的比值R的大小反映了样品的石墨化程度ꎬR值越小ꎬ表示石墨化程度越大ꎬ如图1(d)所示ꎬR值大小次序为:Ni>Fe-Ni>Feꎬ载Fe量为5㊁6mmol g-1时ꎬ产物的R值为0.38左右ꎬ可以看出ꎬFe基催化剂的催化石墨化效果要大于Ni基催化剂的催化效果以及Fe基和Ni基催化剂的协同催化效果ꎬ并且R值为0.38ꎬ远小于0.75ꎬ说明石墨化效果比李尧[10]所做的要好ꎮ因此实验选择用Fe基催化剂ꎬ且载Fe量选择5mmol g-1ꎮ521第2期㊀㊀㊀㊀㊀张家荣ꎬ等:稻壳制备石墨化碳研究4mmol ·g-1Graphite Silica5mmol ·g -16mmol ·g -17mmol ·g -18mmol ·g-10mmol ·g -160402080I2θ/(ʎ)(a)Fe基催化剂4mmol ·g -1Graphite Silica 5mmol ·g -16mmol ·g -17mmol ·g -18mmol ·g -160402080I2θ/(ʎ)(b)Ni基催化剂4mmol ·g -1Graphite Silica 5mmol ·g -16mmol ·g-17mmol ·g -18mmol ·g-160402080I2θ/(ʎ)(c)Fe-Ni基催化剂0mmol ·g -15mmol ·g -16mmol ·g -130002000Fe-Ni Fe6mmol ·g -1Fe 6mmol ·g -1Ni Fe1000R =0.38R =0.38R =0.38R =0.38R =0.382DD GI拉曼位移/cm-1(d)拉曼图谱图1㊀不同催化剂及其用量影响的XRD图谱和拉曼图谱Fig.1㊀XRDpatternoftheeffectofdifferentcatalysttypesandtheirdosageandRamanpattern2.1.2㊀温度对石墨化的影响使用Fe基催化剂ꎬ且Fe载量为5mmol g-1ꎬ分别在温度800㊁900㊁1000㊁1100ħ下恒温2.5h进行石墨化ꎬ所得产物的XRD表征和拉曼表征结果如图2(a)和图2(b)所示ꎮ实验结果显示ꎬ1000ħ和1100ħ下所得产物的石墨(002)峰的强度及尖锐度相近且远大于900ħ时所得产物的ꎬ而800ħ时样品受到的石墨化效果最弱ꎬ1000ħ和1100ħ下所得产物的R值为0.38ꎬ900ħ和800ħ下所得产物的R值分别为0.45和0.99ꎮ因此当石墨化温度到达1000ħ时就能使样品得到高石墨化ꎬ可以确定1000ħ作为最优石墨化温度ꎮGraphiteSilica60402080800℃900℃1000℃1100℃I2θ/(ʎ)(a)XRD图谱800℃900℃1000℃1100℃R =0.38R =0.38R =0.45R =0.99DG2D300020001000I拉曼位移/cm-1(b)拉曼图谱图2㊀不同石墨化温度影响的XRD图谱和拉曼图谱Fig.2㊀XRDpatternandRamanpatternoftheeffectofdifferentgraphitizationtemperatures2.1.3㊀反应时间对石墨化的影响使用Fe基催化剂ꎬ且Fe载量为5mmol g-1ꎬ在1000ħ的石墨化温度下分别恒温1.0㊁2.5㊁4.0㊁5.5hꎬ所得产物的XRD表征和拉曼表征分别如图3(a)和图3(b)所示ꎮ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ꎬ样品恒温1.0h石墨化反应不完全ꎬ由于反应时间太短ꎬ导致石墨化程度不621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20年㊀GraphiteSilica604020802.5h 4.0h5.5h 1.0hI2θ/(ʎ)(a)XRD图谱2.5h 4.0h 5.5h 1.0hR =0.39R =0.38R =0.38R =0.46DG 2D300020001000I拉曼位移/cm-1(b)拉曼图谱图3㊀不同恒温时间影响的XRD图谱和拉曼图谱Fig.3㊀XRDpatternandRamanpatternoftheeffectofdifferentconstanttemperaturetime高ꎬR值为0.46ꎻ恒温2.5h及其以上时ꎬ样品能够很好地被石墨化ꎬ并且随着时间的增加ꎬ石墨化程度基本不变ꎬR值都接近0.38ꎮ2.2㊀去除石墨化稻壳中二氧化硅的影响在最优石墨化条件下制得的产物平均分成2份ꎬ取其中1份与适量浓度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以去除二氧化硅ꎬ实验在100ħ下回流1.5hꎬ抽滤ꎬ再重复上述操作2次ꎬ抽滤并洗至中性ꎬ烘干后所得样品记为石墨化碳(J)ꎻ另外1份不再进行任何处理ꎬ记为石墨化稻壳(H)ꎮ将H㊁J2份产物进行XRD表征和拉曼表征ꎬ表征结果如图4(a)和图4(b)所示ꎮ从实验结果可以看出ꎬ样品J经氢氧化钠处理后ꎬ二氧化硅大大减少但仍有少量剩余ꎬ这是因为氢氧化钠溶液不能深入到石墨化稻壳的内部ꎬ去除深处的二氧化硅ꎮ对比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前后的石墨化稻壳中100㊁101㊁004㊁110这4个晶面ꎬ可以看出ꎬJ的峰虽比H的明显ꎬ但在拉曼图谱中它们的R值不变ꎬ说明二氧化硅的去除并不影响产物的石墨化程度ꎮGraphiteSilica60402080GCGHCI2θ/(ʎ)(a)XRD图谱3000200010002DR =0.38R =0.38DGGHCGCI拉曼位移/cm-1(b)拉曼图谱图4㊀样品的XRD图谱和拉曼图谱Fig.4㊀XRDpatternandRamanpatternofsamples2.3㊀石墨化稻壳的表面形貌分别将碳化稻壳㊁石墨化稻壳㊁石墨化碳做了SEM表征ꎬ所得结果如图5所示ꎮ由图5可以看出碳化稻壳表面较为光滑平整ꎬ形貌不规则ꎬ但棱角分明ꎬ而经过催化石墨化后ꎬ得到的石墨化稻壳表面变粗糙ꎬ且出现大量的类椭球状的凸起ꎬ说明样品经过催化石墨化作用ꎬ引起了表面形貌的改变ꎮ再经过氢氧化钠溶液处理后ꎬ表面仍较粗糙ꎬ由于除去了二氧化硅ꎬ还可以看到较多空隙存在ꎮ(a)碳化稻壳721 第2期㊀㊀㊀㊀㊀张家荣ꎬ等:稻壳制备石墨化碳研究(b)石墨化稻壳(c)石墨化碳图5㊀样品的SEM图Fig.5㊀SEMimagesofsamples3㊀结论㊀㊀研究了不同用量的Fe基催化剂㊁Ni基催化剂㊁Fe基和Ni基之比为1 1的混合催化剂㊁石墨化温度㊁恒温时间对稻壳的石墨化反应的影响ꎬ结合XRD和拉曼图谱表征方法分析ꎬ确定了制备石墨化稻壳的最优条件:石墨化温度为1000ħꎬ恒温时间为2.5hꎬ催化剂为Fe基催化剂ꎬ用量为5mmol g-1ꎮ在最优石墨化条件下制备的产物经过氢氧化钠溶液100ħ回流处理后ꎬ除去了大部分的二氧化硅ꎬ得到了最终产物 石墨化碳ꎬ并且可以将回流处理后的滤液用于制备白炭黑ꎬ增加稻壳的附加值ꎮ参考文献:[1]㊀TYAGIDꎬVARMASꎬBHARADWAJSR.Pt/graphitecatalystforhydrogengenerationbyHIdecompositionre ̄actioninS-Ithermochemicalcycle[J].Internationaljour ̄nalofenergyresearchꎬ2015ꎬ39(15):2008-2018. [2]SANTINIAOꎬOLIVEIRAJEDꎬPEZZAHRꎬetal.Anewpotentiometricibuprofenateionsensorimmobilizedinagraphitematrixfordeterminationofibuprofenintablets[J].Microchemicaljournalꎬ2006ꎬ84(1/2):44-49. [3]ROCKNLꎬKUMTAPN.Synthesisandcharacterizationofelectrochemicallyactivegraphite ̄silicon ̄tincompositeanodesforLi ̄ionapplications[J].Journalofpowersourcesꎬ2007ꎬ164(2):829-838.[4]WANGHꎬYOSHIOM.Graphiteꎬasuitablepositiveelec ̄trodematerialforhigh ̄energyelectrochemicalcapacitors[J].Electrochemistrycommunicationsꎬ2006ꎬ8(9):1481-1486.[5]杨淑玲ꎬ岳子双ꎬ向枫ꎬ等.静电喷雾结合光波还原技术高效制备石墨烯膜电极及其在超级电容中的应用[J].南昌大学学报(理科版)ꎬ2018ꎬ42(4):46-50. [6]DEMIRMꎬKAHVECIZꎬAKSOYBꎬetal.GraphiticBio ̄carbonfromMetal ̄CatalyzedHydrothermalCarbonizationofLignin[J].Industrial&engineeringchemistryre ̄searchꎬ2015ꎬ54(43):10731-10739.[7]MONTELSꎬESC CIOVAꎬSOUSAAMFDꎬetal.Studyoftimereactiononalkalinepretreatmentappliedtoricehuskonbiomasscomponentextraction[J].Biomassconversion&biorefineryꎬ2017ꎬ8(1):189-197. [8]陈超ꎬ王傲ꎬ孙康ꎬ等.生物质原料的Ni催化石墨化研究[J].林产化学与工业ꎬ2019ꎬ39(3):94-100. [9]MALDONADOH DARFJꎬMORENOCASTILLACꎬRIV ̄ERAUTRILLAJꎬetal.Catalyticgraphitizationofcarbonaerogelsbytransitionmetals[J].Langmuirꎬ2000ꎬ16(9):4367-4373.[10]李尧.基于植物分级结构的多孔碳功能材料的制备与锂离子电池负极性能研究[D].上海:上海交通大学ꎬ2015.[11]周慧龙.生物质导电炭特性及其应用基础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ꎬ2014.[12]李东风ꎬ王浩静ꎬ王心葵.PAN基碳纤维在石墨化过程中的拉曼光谱[J].光谱学与光谱分析ꎬ2007ꎬ27(11):107-111.821 南昌大学学报(工科版)2020年㊀。

稻壳炭化

稻壳炭化

稻壳炭化一、产品说明:三兄环保连续式炭化机(炭化炉)是一种把废物变为能源的一种设备。

农林业废弃稻壳、麻杆、椰壳、花生壳、秸秆、玉米芯、锯末、树枝、竹屑、花生皮、葵花籽壳、糠醛渣、甘蔗渣、玉米芯、酒渣、木工下角料、果壳、烟梗等都可以用该机器炭化。

根据炭化原料不同又可命名为:稻壳炭化机、秸秆炭化机,锯末炭化机,麻秆炭化机,椰壳炭化机,竹屑炭化机,木屑炭化机,谷壳炭化机,果壳炭化机,连续炭化炉、环保连续式稻壳炭化炉等。

二、三兄稻壳炭化机环保连续式工作原理:采用了干馏炭化方式,充分利用在炭化过程中产生的一氧化碳、甲烷、氢气等可燃气体,通过烟气净化系统分离出木焦油、木酸液得到纯正的可燃气体,再通过自配风燃烧器充分燃烧,给高温炭化管道加热(温度一般控制在600℃左右),最终碳化成炭粉;而初次炭化点火气源由生物质气化炉供给。

稻壳炭化机在生产过程中炭化温度保持在500℃左右;最高温度可达600-900℃。

根据原料不同设备单排最大产量300kg/h(椰壳)左右,双排最大产量600kg/h(椰壳)左右,而初次炭化点火气源由生物质气化炉供给。

三、连续式稻壳炭化炉目标产品稻壳炭的用途稻壳炭具有体积轻,导热性低,其薄壳状结构在空隙中存在隔离空,形成阻隔的作用,同时具有保温,隔热性能,该产品在炼钢厂,炼铁厂用量很大。

特别是在炼钢过程中钢水包或铁水包与金属的覆盖起到很好的保温隔热作用,可以减少钢材缩孔,提高钢材的成材率。

四、三兄环保连续式稻壳炭化机生产过程中无安全隐患:炭化机设有防爆窗,用来防止初次点燃及中途熄火时炉内可燃气体太多;底部高温炭化管采用最优质的耐高温不锈钢。

五、注意事项:气化炉操作时注意不能有明火现象点燃时产生爆燃。

六、三兄设备主机照片。

稻壳施工方案

稻壳施工方案

稻壳施工方案1. 引言本文档旨在提供一种稻壳施工方案,介绍了稻壳的特性和施工要点,并详细描述了施工步骤和注意事项。

稻壳是一种天然的建筑材料,具有良好的隔热、吸音和环保性能。

在建筑行业中,稻壳在墙体、屋顶和地板等方面都有广泛的应用。

本文档将以Markdown文本格式输出,以便于阅读和编辑。

2. 稻壳特性稻壳具有以下特性:•隔热性能好:稻壳具有较低的热传导系数,可有效降低室内外温差对建筑的影响,提高建筑的保温性能。

•吸音效果佳:稻壳具有良好的吸音性能,能有效地吸收噪音,改善室内环境的舒适性。

•环保性好:稻壳是一种可再生的建筑材料,不仅减少了对木材等资源的需求,还可以有效减少环境污染。

•施工方便:稻壳干燥后,可以直接用于建筑施工,无需大幅度的加工处理,降低了施工成本和工期。

3. 施工要点在进行稻壳施工时,需要遵循以下要点:3.1. 材料准备确保稻壳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满足施工需要,同时要进行充分的存储和保护,避免受潮、受损或发霉。

3.2. 墙体施工3.2.1. 墙体处理:首先应对墙体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墙面干燥平整,并清除任何尘埃、油污等杂质。

3.2.2. 稻壳粘贴:将稻壳均匀地粘贴在墙体上。

可以使用环保胶水或水泥浆等粘合剂,确保稻壳与墙体良好的粘结。

3.2.3. 补缝处理:在稻壳施工结束后,对稻壳之间的缝隙进行补缝处理,使整个墙面更加均匀、美观。

3.3. 屋顶施工3.3.1. 屋面处理:对屋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屋面干燥、无漏水和结构牢固。

3.3.2. 稻壳铺设:将稻壳均匀地铺设在屋面上,可以使用钉子或胶水固定稻壳。

3.3.3. 补缝处理:在稻壳铺设完成后,及时处理稻壳之间的缝隙,防止风雨侵入。

3.4. 地板施工3.4.1. 地面处理:对地面进行清理和处理,确保地面干燥、平整、无裂缝。

3.4.2. 稻壳铺垫:将稻壳均匀地铺垫在地面上,可以使用胶水或木线固定稻壳。

3.4.3. 固定处理:对稻壳进行固定处理,以确保地板的稳固性和安全性。

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的人工设计与创制

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的人工设计与创制

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的人工设计与创制简介: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减少温室效应气体排放和增加二氧化碳的吸收成为了当务之急。

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作为一种新型的人工设计与创制产品,被广泛应用于农业领域,可以显著促进农作物的生长和碳吸收能力。

本文将详细介绍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的人工设计与创制方法,并探讨其在气候变化挑战下的意义以及未来的发展方向。

一、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的人工设计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是基于C3作物的生理特点进行设计的,其主要目标是提高C3作物的光合效率和碳吸收能力。

1.光合效率的提高首先,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通过增加光合有效辐射的利用率来提高作物的光合效率。

通过调整光谱组成和光照强度,优化光合作用的进行,提高C3作物单位面积的光合产物生产量。

2.碳吸收能力的增强其次,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通过增加C3作物叶片的表面积和根系的质量,提高植物对二氧化碳的吸收能力。

采用特殊的栽培技术和肥料配方,增加C3作物根系的生长速度和吸收能力,以增加作物对土壤中碳的固定。

二、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的创制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的创制过程包括模型设计、材料选择和实验验证。

1.模型设计首先,根据C3作物的生理特点和生长需求,设计出模块形状、大小和结构布局等。

考虑到可行性和实际应用需求,模块设计应具有可重复使用性和易安装性等特点。

2.材料选择在选择材料方面,需考虑模块的耐久性、透光性和防腐性。

例如,模块表面选用抗紫外线处理的聚碳酸酯材料,可有效延长模块的使用寿命;模块内部选用具有良好透光性和抗腐蚀能力的材料,以保证阳光透过模块表面能够有效照射到C3作物叶片上。

3.实验验证进行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的实验验证是关键步骤。

通过搭建模拟环境,模拟不同光照条件和二氧化碳浓度下C3作物生长的情况,并对比不同模块与自然生长条件下的光合效率和碳吸收量。

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判断C3作物高效固碳模块在提高光合效率和增强碳吸收能力方面的效果。

生物质稻壳压缩成型过程建模及优化

生物质稻壳压缩成型过程建模及优化

生物质稻壳压缩成型过程建模及优化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的提高,生物质燃料逐渐成为替代传统化石燃料的重要选择之一。

在生物质能源领域中,生物质压缩成型是一种有效的生产方式。

稻壳作为一种常见的生物质资源,其压缩成型过程不仅可以利用和节约资源,也有利于改善环境,降低排放。

因此,建模和优化生物质稻壳压缩成型过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生物质稻壳压缩成型过程原理生物质压缩成型是指将生物质原材料经过预处理后进行挤压成型,压缩后形成的颗粒状生物质燃料具有高热值、低含水率、易储运等特点,广泛用于生物质能源领域。

其压缩成型过程可以简单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 初级处理:即将生物质原材料进行物理或化学处理,如去杂质、破碎、干燥等。

2. 压缩和挤出:经初级处理后的生物质原料通过挤压机或压缩机进行挤压成型。

该过程中涉及很多参数,如受力状态、温度、压力、速度等。

3. 成型品处理:经挤压成型的生物质颗粒在该过程中可进行多种处理方式,如冷却、升温、干燥等,以达到理想的形成品质。

4. 粉碎处理:生产完成后的生物质颗粒可通过粉碎装置提高颗粒的密度和流动性,使生物质燃料具有更好的使用效果。

由此可以看出,生物质压缩成型过程涉及很多参数和环节,需要充分考虑各种因素,优化整个过程。

二、建模和优化生物质压缩成型过程1. 数据采集和预处理在建模和优化过程中,首先需要采集生产过程中的数据,如原材料质量、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

然后对所采集的数据进行预处理,如数据清洗、特征提取、异常检测等,以使其合理可用。

2. 模型建立模型建立是整个过程的核心步骤,直接关系到压缩成型效果的优良与否。

生物质压缩成型过程的建模可采用多种方法,如机器学习方法、数据挖掘算法、建模软件等。

本文以人工神经网络(ANN)为例进行描述。

ANN是一种在类似人脑神经系统中结构构建的机器学习算法,可处理非线性关系和高维度数据。

在生物质压缩成型模型中,ANN模型的构建可参考以下流程:(1)确定模型输入和输出:模型输入可以包括原材料质量、温度、压力、速度等参数,输出为生物质颗粒的质量等级。

碳化稻壳 标准

碳化稻壳 标准

碳化稻壳标准碳化稻壳是一种以稻壳为原料,经过高温炭化而成的炭质吸附剂。

由于其具有较高的比表面积、孔容和吸附性能,因此在环境保护、化工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为了规范碳化稻壳的生产和使用,制定相应的标准十分必要。

一、背景随着环境污染问题的日益严重,各种污染治理技术得到了广泛关注。

活性炭是一种广泛应用于水处理、废气治理等领域的吸附剂,而碳化稻壳作为一种性能优良的吸附剂,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然而,由于缺乏相应的标准,市场上碳化稻壳的质量参差不齐,给其应用带来了一定的困难。

因此,制定碳化稻壳的标准势在必行。

二、目的和意义制定碳化稻壳的标准旨在规范其生产和使用,提高产品质量和可靠性,促进其在环境保护、化工等领域的应用。

同时,通过制定标准,还可以为相关企业和机构提供技术支持和指导,推动碳化稻壳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范围和内容碳化稻壳的标准适用于以稻壳为原料经过高温炭化而成的炭质吸附剂的生产和使用。

标准应包括以下内容:1.原料要求:对用于生产碳化稻壳的稻壳原料应符合一定的要求,如含碳量、灰分、杂质等。

2.生产工艺:规定碳化稻壳的生产工艺流程和技术参数,以确保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3.产品要求:对碳化稻壳的物理和化学性能指标进行规定,如比表面积、孔容、吸附性能等。

4.测试方法:提供碳化稻壳各项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以确保产品质量的一致性和可靠性。

5.使用规范:对碳化稻壳的使用场景和方法进行规定,以确保其应用效果和安全性。

四、制定过程和方法1.收集资料:收集国内外关于碳化稻壳的生产和使用方面的资料,对其性能特点和应用领域进行深入了解。

2.调研市场:对市场上碳化稻壳的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其现状和发展趋势。

3.实验研究:通过实验研究,获取碳化稻壳的性能数据和最佳生产工艺参数。

4.标准起草:根据收集的资料、调研结果和实验数据,起草碳化稻壳的标准草案。

5.评审修改:将标准草案提交给相关专家进行评审,根据评审意见进行修改和完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碳化稻壳成分计算软件的设计和开发
1研制背景
1.1 碳化稻壳的作用
一般在钢包中需进行脱氧及调整成份操作,然后在钢液表面抛上碳化稻壳防止钢水被氧化,即可送往连铸或模铸工区。

1.2 测定方法
碳化稻壳需要测定挥发分(volatile master )、灰分(ash content )和固定碳(fixed carbon )及硫S 含量。

硫含量通过红外碳硫仪测定,挥发分、灰分和固定碳含量采用燃烧法测定,具体步骤如下:
1) 用电子分析天平分别称取两个坩埚的重量并作记录;
2) 在坩埚中用小勺逐渐加入碳化稻壳粉末至约500mg ;
3) 开启马弗炉设定升温到750℃,到达750℃时把带有坩埚(带盖)的支架放入,5min 后拿出冷却,测量两个坩埚的重量(我们称为一次重);
4) 马弗炉设定在700℃上,拿掉坩埚盖在放入700℃的炉中,并保温90min 后取出,称量两个坩埚的重量(称为二次重);
5) 计算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含量并作记录。

1.3 计算方法
灰分(%)=100⨯-样重坩埚重二次重 挥发分(%)=100⨯-+样重
一次重样重坩埚重 固定碳含量(Cf%)=100%-1#挥发分-2#灰分
计算两次的灰分和挥发分并作比较,若相差不大则表示实验结果可取,取1#坩埚挥发分的结果作为挥发分的结果,2#坩埚的灰分作为最终结果,固定碳含量取100%-1#坩埚的挥发分-2#坩埚的灰分作为最终结果,数值修约到小数点后一位。

1.4 人工计算的问题
人工计算麻烦、容易出错且不十分准确。

所以我联合我的同学根据相关标准设计开发了碳化稻壳成分计算软件。

这样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2 操作方法
软件界面如下图所示,把记录的结果输入在相应的位置,然后点击[计算]按钮便可迅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

为了显著的标明结果,我们在1#挥发分和2#灰分的位置采用不同的颜色标出,作为要记录的结果。

3 使用效果
通过使用该软件能够快速准确的计算出结果,不容易出错,节省了一定的人力。


人工相比不足之处在于要开启电脑费电,建议安装在日常工作的电脑中。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