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郭文红老师和李青青老师讲座有感
听郭文红讲座有感

《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听郭文红老师讲座有感入冬的宁德透着股股寒意,但坐在学术报告厅里却多了一丝暖意。
一会儿,一位中年女教师坐在前面的讲台,原来她就是今天的报告人——南京芳草园小学高级教师郭文红。
她慈爱、儒雅,听到她说的开场白更显得谦虚,她说自己是一名数学老师,没有诗样的语言,只是坐在这里向老师汇报个人的工作成果。
郭老师的报告主题是《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她真实的事例告诉我们在座的老师,童年的记忆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成年面对的困惑都来自于童年的经历,我们老师就是制造童年记忆的人!也许不经意的一句话,一个小举动都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郭老师还说,童年是快乐的,自由的,他具有无限的张力;童年过于沉重、劳累,他就会厌倦学习,厌倦生活,厌倦人生,所以郭老师在自己的教学中不断给学生留下温馨的记忆,即使在学生大学生毕业以后,都记得郭文红老师曾经对他们的教诲。
郭文红老师通过一个个感人的事例,一张张精美的照片,一句句诗意一样的语言呈现给我们老师,我们就像在品味大餐一般,视听觉都得到极大的满足。
我们的情感随着郭老师故事的起伏推进时而焦急,时而伤心,时而快乐,时而感动,热烈的掌声是对郭老师精彩报告的最高评价。
我觉得许多活动体现了郭老师的独具匠心。
如:新颖的作业布置。
在家长会上,郭老师给家长布置一项作业:在孩子熟睡时坐在孩子床边认真看着孩子,不要想着烦人的分数,想着孩子的优点,然后把最想说的话写下来。
再如:给学生拍照。
用给学生拍照的方式,记录学生平常的行为习惯,让学生从自己中的照片看到自己行为中的不足,以得到良好的改正。
其实,细细推敲,这是郭老师在用自己的思维方式、活动方式,引导学生学会理解,希望学生除了分数,还要懂得爱,而引导或教会学生感动是我们老师的责任。
这点做法引起我的深思,我经常会在班里当着学生的面说他们不会回报父母的爱,不懂得关心家人,细想,我们老师有没有在课堂教孩子去理解家人的方法、途径呢?又有多少时间对学生进行情感的熏陶?只是一味地埋怨孩子,实则是老师的错误思想在作祟。
令人感动,如获至宝—班主任培训心得

令人感动,如获至宝——班主任培训心得兴庆区九小:石春姬7月21日下午,银川市兴庆区中小学骨干班主任在南京第二师范学院进行高级研修中,我有幸聆听了郭文红老师的讲座-----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感受颇深。
走出师范到进入乡村小学接任班主任到现在已经二十载,一直在学习摸索,做一个最好的,学生最喜欢的班主任,可总有不尽人意的地方,觉得班级难以管理好,学生存在问题多,尤其是现在社会进步较快的情况下,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着变化,班主任的管理越来越有难度的,总能听到班主任同仁们的这样那样的抱怨,所以我迫切希望能获得最好的方法管理班级,教书育人。
可恰恰在兴庆区政府和教育局的精心安排下让我在这次活动中如获至宝。
从郭老师这诗一样的主题到开篇的几位大家熟知的知名人物的引出都让我感叹,最让我佩服的是郭老师是一位数学老师,竟能把班级管理做到精细化、科学化,快乐化。
郭老师有着丰富的教学实践,她波澜不惊的话语中体现了班主任实用技巧。
从“给予孩子们丰富的实践活动”“牵手家长,快乐成长”“提供舞台,上演精彩”“记录生命,珍藏岁月”“善于等待,创作故事”“保持善良,学会宽容”等方面阐述了自己的育人思想。
郭老师指出好的班主任就应该给孩子提供一个温馨而快乐的成长环境,并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让孩子参与实践,领悟生活的真谛。
她就曾经带着自己的学生采过茶、挖过山芋,当学生回忆摘枣的情形时说道“连做的梦都是甜的”。
尤其让她倍感骄傲的“班宝”和在毕业之后出版成书的《班级日志》,更是体现了她的教育智慧与高尚师德。
孩子的心会因班主任的智慧盛满了快乐而幸福充盈,班主任也会因孩子们的快乐而年轻,给孩子们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将是郭老师启迪我们作为班主任的一个新的智慧。
留一抹温馨的记忆,我想我以后的班主任生涯中会少许多抱怨,多许多欢乐。
培训心得

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听郭文红报告有感5月30日和31日我参加在汉中市汉台中学举行的名师思想报告会,活动中,非常有幸聆听了南京市芳草园小学郭文红老师讲座。
郭老师这次讲座的主题是“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讲座不像理论型讲座那样有许多的条条框框,郭老师的讲座听上去像是在听故事,准确地说,这个讲座就是由一个个发生在她和她学生身上的小故事,然而,就是这些小故事,给我们在座的参训老师很大的心灵触动。
她是以实际的经验及案例向我们分享其教育生活中的酸甜苦辣、喜怒哀乐,更具说服性,使我受益匪浅。
郭老师一开始就说自己是个普通的老师、普通的班主任,这句话打动了我,是啊,真正能做到特级、能做到名师的又有几个,更多的不就是普普通通的老师、班主任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地奋斗在一线岗位上,只求对得起学校的信任,对得起家长的信任,对得起自己的良心。
郭老师的讲座简单却包含着深切的感情,从中能感受到她对于自己工作的热爱,对于孩子母亲般的关怀,都深深感动着在场每一位老师。
作为一名年轻的班主任,我更是受到了教育,老师不是工作,是事业,应该将其当做一生的追求去做,面对四十几张纯真的笑脸,面对充满期待的各位家长,我们身上的担子很重,我们任重而道远,所以,应该更加的付出,为孩子的未来发展奠基,为孩子的成长保驾护航。
听到郭老师报告中一件件令人感动的育人事件,看到郭老师展示出来孩子们的一张张照片,一本本班级日记时,我被这一切感动了。
我真的从心底里敬佩这位的所作所为。
这一桩桩事,需要老师付出多少心血啊!郭老师算是中年教师,在很多人眼中,中年教师过多的重视家庭,缺乏工作热情。
但是从郭老师的身上我并没有看到,相反,郭老师比年轻人更有活力。
真的很敬佩这样的老师,敬佩得有种想哭的冲动。
郭老师所言“孩子就是我们手中的花苞,给他们一点宽容,等待花开之时一定会有别样的美丽”。
这些事情虽然平凡,却流淌着她对孩子们深深的爱,向我们诠释着她班主任工作中的技巧。
在座的老师们都被那些平常却充满爱的故事感动了,每一位老师都在仔细聆听,品味着其中的点点滴滴的韵味。
班主任培训感想

做幸福的老师------班主任培训感悟郑东新区龙岗小学李树青4月13日上午我聆听了郑东新区名班主任工作室组织的吴红霞老师的讲座,她以“润物无声,教育有痕”为题,声情并茂地讲述了许多班级管理中实用的方法和感人的教育故事。
我是眼眶湿润地听完吴老师的讲座的,她讲的事例让我感动,让我佩服让我向往。
无论是她的学生取得的成绩还是她和学生们深厚的师生情我都望尘莫及。
吴老师谈起来她的学生如数家珍,那种自豪那种幸福那种成就感洋溢在她的脸上,我想这才是作为一个教育者的成功!当已经毕业的学生自发的集合在吴老师楼下为她过生日的时候,当学生连夜赶制板报迎接她的时候,当学生发自内心喊她吴妈妈的时候,当班级拧成一股绳奋发向上的时候,我想吴老师该是多么的幸福啊!我也是一名教师,而且是刚刚上岗的新教师,面对各种各样的学生以及繁琐的事情我经常感到无计可施,一筹莫展,经常是按住这头又起来那头,自己心情郁闷不说,学生也没管理好。
听了吴老师的讲座我似乎感悟到了一些工作中的方法和应该把握的重心。
第一,老师应该是正能量之源,要时时刻刻给学生传递正能量。
从点滴小事中教给学生正义善良,培养学生情商和高尚的道德情操。
要在班级里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第二,我要多读书,增加文化底蕴,为学生树立榜样。
首先自己先成为一个有思想、有原则、有追求的人,让学生对我产生崇拜之情,那么他们才会主动地努力成为这样的人。
第三,教育的最高境界是自我教育。
教会学生自己管理自己,学会反思,学会自律。
不能事必躬亲,要充分调动学生,学生能完成的事情就大胆的交给他们去做。
第四,要努力培养班级凝聚力。
用自己的真心去爱每一个学生,并让他们意识到我们是一个集体,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在一起成长。
我想这是十分重要的。
有了凝聚力的班级才是真正的班集体。
第五,和学生一起参与班级活动,让学生感受到老师也是班级的一员,我们永远在一起。
第六,要给学生搭建平台,建设开放型课堂。
教育的艺术是教师深沉的爱的艺术。
研修 随笔

研修随笔-精神食粮
凌云凤
听了本次研修李文敬老师的课:使我受益匪浅,深深地被李老师的人格魅力所感染,喜欢她的课,更喜欢她这个人,因为她的一言一行可以折射出她是多么地热爱学生,多么地亲切并严格。
她的英语课定是乐趣无穷,她把重点词句融入到自己熟悉的歌曲中,潜移默化地融入到日常生活中,把枯燥的英语变得生动有趣。
熏陶了学生们的艺术,培养了语感及正确语音、语调。
读英语不能一个词一个词地往外蹦,而应该像潺潺小溪轻轻流淌。
教师应该抓住英语语音独特的音调节奏,训练学生朗读。
韵句儿歌铿锵有力,节奏鲜明,易学好记,朗朗上口,有助于学生掌握语音,辨别区分近似音。
这种活动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一种创造,是语言的活用,从而加深对新学内容的理解,最终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感谢李老师!。
听李老师科普活动的体会与反思

听李老师科普活动的体会与反思阳谷县青少年素质教育实践基地李恒柱2014年5月6日,听子李老师的科普活动,有如下体会和反思:优点:李教师有这节科普活动思路比较清晰。
比如说活动室规则及注意事项,且具有很强的针对性,这就为学生后来的正常活动提供子一个基础。
其次,通过让学生猜什么是科普,科普的重要性,通过家庭中的变化来说明,学生印象深刻。
再次,老师逐个介绍各科普展品活动方法时,语言具有启发性,有效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兴趣,学生有跃跃欲试的冲动。
第四,让学生自己观察、操作各展品,从学生的活动看,刚开始对所有展品都有兴趣,都要试一试,往后学生就把兴趣点集中到九连环、华容道、神奇的椭圆和宇宙黑洞上子。
可见学生还是比较喜欢动脉的。
第五,教师讲解各展品的原理与初中所学知识相连接,思路比较清晰。
值得商榷的地方:1、在学生活动前给学生介绍各展品时,只说了如何操作,能发生什么现象,但为什么会发生这种现象,你能用尝过的什么知识解释这种现象吗?这个老师没有提,这是科普课很重要的一个亮点,由于没有这个要求,造成学生对各展品浅尝辄止,刚开始兴趣满满,玩过后就兴趣消失了,更别说对这种兴趣带回原校带回家继续研究了。
2、在学生的活动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引导,以达到展品应达到的效果,发挥展品应有的作用。
比如共振鼓,小球应该与鼓面的接触,但实际上没有接触,造成学生敲打一个鼓面时,小球没有动,学生不知道该有什么现象,就过去了。
该展品就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
(实际上学生应该知道小球该支,但实际上没动,为什么没动,如果学生有质疑、探究精神,通过自己的观察、分析找出原因并解决该问题,则该生收获就大了,不仅是知识上有了,还有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上的。
)其次在神奇的椭圆展品前,有些学生已会操作,两个球没有椭圆的焦点上,造成一个球碰不到另一个球,经过我给学生指点后,终于每次都能打到,学生脸上露出了笑容,当时李老师并没有发现,如果我不给他指点,他可能由于自己操作没有达到老师说的现象而对老师说的话产生怀疑。
郭文红报告心得体会

那一抹温馨的回忆阳信职专史君明2014年4月,在美丽的海滨城市青岛,我有幸参加了阳信县“三名”工程培训。
这次培训,对于我来说是一次难忘的充电机会。
由衷感谢领导为我们搭建了一个很好的学习、提高的平台,使我的思想重新焕发了激情,燃起了斗志,确实感到受益匪浅。
任教二十多年来,经历的培训也不少,可唯独这次培训给我留下了最深刻的印象。
26日的讲座以全国优秀班主任郭文红老师的鲜活的实例、丰富的知识内涵和江苏省班主任工作室导师丁如许老师精湛的理论联系实际的阐述打动了我的心。
在这里,我更进一步了解和掌握了教育教学和班级管理的发展方向和目标,反思了以往工作中的不足。
作为一名一线教师,我深知自己在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太多的问题,但是经过这两天的学习,自己收获颇深。
以下就是几点我在本次培训活动中的感受:一、教师的一言一行,对学生都会产生巨大的影响。
郭文红老师的鲜活的实例告诉我们:教师应对学生实施积极、健康影响的同时,不断地完善自己,必须不断的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提高班级管理能力,才能让学生真正的“亲其师,信其道”。
二、在培训中,我发现,每一位专家,每一个讲课的老师,都流露出积极、乐观、向上的心态,而这些心态正是我们一般教师没有做到的。
我体会到,每一位教师都希望成功,但是责任心才是获得成功的前提,有了责任心,教师就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工作中,用自己的光和热去照亮和温暖着每一个学生的心灵。
有了责任心,教师在工作过程中就会想方设法克服困难,最终使自己的事业成功。
作为教师应做到上对学校负责,下对学生负责。
因而,我们今后应积极做到带领全班学生通过各种教育形式,组织各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教育活动,力争使学校、家长和学生都满意,这样才能成为一名合格的名教师。
三、教师应想方设法使每个学生都成为班集体的主人。
让每个学生感受到学习、劳动的第一受益者不是老师,而是他自己。
作为教师,要学会转变自己的角色,成为学生学习和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和引领者,给学生搭建展示自己的舞台,为他们创设优良的学习和生活环境。
《课堂教学价值观念重建》专题讲座心得

《课堂教学价值观念重建》专题讲座心得
今天凤凰双语小学3楼报告厅,迎来了全国优秀校长、教育部全国园长培训中心特邀讲师郭文祥教授,针对平时出现的课堂问题,为我们金水区凤凰双语小学带来了一场《课堂教学价值观念重建》的讲座,讲座内容干货满满,使我受益匪浅。
通过本次讲座,使我更加感受到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工作中铭记教学回归课堂,教育回归常识的理念。
明白要提高素质、提高境界,目前视野与境界需要质的提升。
课堂改进需要有价值观念支持的教与学,警惕课堂教学的空壳化,要以文为本,以人为本,切勿盲目、空泛、分离,应该做到价值与行为的统一、理念与实践的统一。
将“为了学生,基于学生,通过学生”这三个核心观念实际运用到教学环节中,真正做到“课堂有价值观念的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郭文红老师和李青青老师讲座有感
2012年5月24日至5月27日,我有幸和其他14位教师在李文雄副校长的带领下,到玉溪师院听了教育家李镇西和他的两位徒弟郭文红和李青青的讲座。
给我感触最深的就是他们每个都是有故事的班主任。
在两天的讲座中,每个老师都款款而谈,他们谈的不是其他,是她们和孩子们之间的故事,和家长之间的故事。
在这些故事后面,我们看到了他们走进了学生,对孩子们有无尽的爱。
一、郭文红老师的主题是《留下一抹温馨的记忆》,她的教育理论之一是让学生体会到快乐,在快乐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做人。
1、放飞心灵,享受快乐。
随着经济的迅猛发展,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每天做了课堂作业有课外作业,做了课外作业又有家庭作业,做完了家庭作业又有各种各样的学习,一天下来,孩子已感到疲惫不堪,还有什么快乐呢?在这种压力之下,一个孩子在三分钟之内写下了一首题为《妈妈,我的压力好大》的诗。
这首诗诠释了现代孩子的心声。
作为班主任,我们无力改变课程,更无法改变现在的教育制度,但我们可以尽我所能,在班上开展各种各样的活动,为孩子们创造尽可能多的快乐。
2、牵手家长,快乐成长。
作为家长,他们本身就是教育中的资源,班主任和家长的关系,不是敷衍、敌对的关系,而应该是同盟关系。
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就是要善于挖掘并合理利用这种资源,让家长参与到班级建设中来,郭老
师就很好的运用了这一教育资源,在他们班,每周都开展一次家长讲座,每次论一个家长,家长可以讲一讲他们的工作,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故事等等。
还让家长给学生颁奖。
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既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提升综合能力,又能促进家庭成员之间的和谐关系,加深家校间的相互信任。
3、提供舞台,上演精彩。
每一个生命都是精彩的,我们要做的就是,尊重和赏识每一个生命,使每一个人的天性和与身俱来的能力得到健康发展,充满人性的教育就是应该是帮助每一个人成为他自己。
知识可以灌输,但能力不可以。
做为班主任,应当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为学生提供一个舞台,发挥他们在班级教育中的主体作用。
郭老师就给学生提供了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在他们班,每周会举办一次学生讲座。
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张、喜好开展一个讲座。
他们班的孩子会给大家讲论文,给大家讲“龙”这个字的160多种写法,会给大家讲解牛奶盒里的经济学等等。
4、记录生命,班级日记。
班主任要善于发现和积累,比如班级日记的灵活应用,比如学生平时照片的积攒归类,在一定时间后拿出来与大家分享,更能激发大家对集体的热爱。
5、善于等待,创作故事。
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精彩的故事,作为班主任,我们要多给孩子一点宽容和等待,教会他们欣赏别人,当孩子互相欣赏的时候,他的
眼中看到的都是美好。
当一个孩子学会欣赏别人的时候,他心中的嫉妒和仇恨便会慢慢消失,变得善良。
二、李青青老师给我们讲的主题是:《和孩子共成长》
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孩子的压力越来越大,相应的也越来越难教,为了在孩子面前树立威信,让孩子怕我们,我们往往会不自主的用刻薄的语言、咄咄逼人的气势去对待学生,把自己主观的意见强压给学生。
殊不知,这样反而失去了孩子的信任,剥夺了孩子的快乐,筑起了我们与孩子间的铜墙铁壁。
班主任是学生主要的精神关怀者,我们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句话可能会伤了学生,甚至会了断学生的一生,所以,李老师给我们讲了她的做法:
(一)爱在班级:温馨、宽容、责任、原则
温馨:用自己的双手装扮自己的天地
大家一起准备丰富的生活用品
在家(教室)可以畅所欲言
宽容:从身边的小事开始,倾听孩子的声音。
追随孩子的脚步,学会换位思考。
参与孩子的活动,体会他们的喜怒哀乐。
挑战性格极限,做一名温柔的“母亲”。
责任:从小事着手,从关爱同学做起
因势利导,激发孩子们自己的荣辱观。
原则:制定自己的班规
例如:我今天开心的上学了吗?
我今天发型合格了吗?
我今天的作业认真做了吗?满意吗?
......
(二)爱在学生:信任、鼓励、独立
(三)反思:勇于面对教师自己的问题
勇于面对学生的问题
勇于面对班级的问题
(四)班级自主管理
以公民意识来引领学生的成长
规则意识:“摒弃”校规,用孩子们的语言讲道理。
责任意识:弱化班主任权威,“怂恿”孩子们参与班级建设。
公德意识:站在纪律之外,思考我们还需要做些什么。
民主意识、班主任提出的是建议和意见,把决定权交给孩子们通过听讲座,反思自己十多年来的班主任工作,我感到很惭愧,平时,只知道抱怨学生调皮,不会听话,难教,班主任像保姆,事情多,杂,烦。
却从来没想过该怎样为学生付出?该怎样走进学生的心灵?该怎样做才能成为一名受学生欢迎、让家长放心的班主任?怎样做才是一名优秀的班主任?在以后的工作中,我会根据几位老师的经验,再结合自己的工作实际,让自己真正成为一名泳者、船夫、漂流者、驱逐者,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孕育出最美丽的花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