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李镇西老师讲座有感终审稿)

合集下载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篇5讲座心得体会应由本人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书写,以下仅供参考,请您根据自身实际情况撰写。

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今天我有幸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他主讲的主题是“做最好的班主任”。

在讲座中,李老师结合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用幽默风趣的语言给我们分享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让我受益匪浅。

在讲座中,李老师讲到了班级管理的一些基本理念和方法。

他认为,班级管理应该以爱心为前提,以民主为基础,以活动为载体,以培养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为目标。

他还强调,班主任应该尊重每一个学生,理解每一个学生的需求,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这些理念和方法不仅适用于班级管理,也适用于其他领域的管理。

除此之外,李老师还分享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

他提到,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灵世界,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关注学生的家庭背景,关注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法。

他还建议班主任应该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关注学生的社交关系,关注学生的个性特点,关注学生的兴趣爱好。

这些方法不仅适用于班主任,也适用于其他职业的人。

最后,李老师还分享了一些他自己的教育实践经验。

他提到,他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调皮的学生,他通过和这个学生聊天,了解他的兴趣爱好和需求,最终成功地转化了这个学生。

他还提到,他曾经遇到过一个非常内向的学生,他通过鼓励这个学生参加各种活动,逐渐提高了这个学生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这些经验不仅适用于班主任,也适用于其他职业的人。

总之,这次讲座让我受益匪浅。

我深刻认识到了班级管理的基本理念和方法,也了解到了很多实用的教育方法。

同时,我也更加明白了教育对于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我会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将这些经验和理念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听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范文5篇

听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范文5篇

听李镇西讲座心得领会范文 5 篇心得领会是指一种念书、实践后所写的感觉性文字。

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经过实践反省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下边是收集的听李镇西讲座心得领会范文5 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听李镇西讲座心得领会 (1)3月 1 日至 3 月 2 日,我们一行八人在乡中心李英会主任的率领下参加了在保定美术中学举行的”李镇西教育思想专题报告会”。

李镇西,一个教育界响当当的名字。

一个被称为”中国的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全国有名的优异语文教师和典范班主任。

在两天保定之行的学习中,我实实在在地感觉到李老师的教育魅力,我感觉我的心忧如经过了一次浸礼。

我真实地感觉到了一位教育者对事业的忠诚与执著,对学生的关爱,对同行的真挚引领。

李老师说”教师应当有童心、爱心、责任心。

”是啊 ! 没有童心的老师怎能理解孩子的初衷,没有爱心的老师如何懂得保护天真的心灵,没有责任心的老师如何既教书又育人 ?自然,要拥有这样三心情怀也不是件简单的事。

李老师还告诉我们,要说”走进孩子的心灵”有什么捷径,那就是:用孩子的眼睛去察看,用孩子的耳朵去倾听,用孩子的大脑去思虑,用孩子的兴趣去探访,用孩子的感情去热爱。

我们教师要有一双赏识孩子的眼睛 ; 要永久保持最初的童真。

只需我们放下架子,蹲下身子,真挚地走进孩子们的世界,踊跃地融入孩子们的生活,与他们一起欢笑,一起悲伤,一起爬摸滚打,一齐感同身受,他们就会把我们看作”大孩子”和气朋友,一旦获取他们的认可,他们就会对我们敞高兴扉无所不谈 , 真实做到心与心的交流。

而要达到这类境地,有时甚至只需我们以同等的心态,静心倾听他们的诉说就足够了。

李老师给我们做了很好的楷模,你很难想象,作为一名老师,李老师曾与学生趴在地上比学狗叫 ; 在操场上与孩子们一起摔交,在雪地里与学生打雪仗、滚雪球李老师说:”我有一颗童心,所以我快乐、高兴、浪漫。

”李老师那颗童心不时洗浴在爱的阳光之中。

和孩子一道成长——看李镇西视频讲座有感

和孩子一道成长——看李镇西视频讲座有感

和孩子一道成长——看李镇西视频讲座有感教育界素有“南李北魏”的说法。

“魏”指魏书生,“李”指的就是李镇西。

特级教师李镇西一直以来是我们教师学习的榜样。

他的课堂简约、质朴、细腻,洋溢着生命的热情。

他的《青春期悄悄话》、《教育是心灵的艺术》、《做最好的老师》、《风中芦苇在思索》等书,给教育界注入了新鲜的活力,震撼了无数教师的心灵。

百闻不如一见,今天,有幸观看了李镇西老师的视频讲座,心中久久不能平静。

(一)创建生命的课堂李镇西老师首先用平时的语言介绍了他的人生简历,特别是他25年的从教经历。

从一个普普通通的教师成长为专家,凭借的是什么?——对教育的热爱、对孩子们的关爱以及不断的学习和反思。

他始终以饱满的生命、积极的心态面对教育事业,正因如此,才使每天的工作充满乐趣。

他提出:“提高生命质量”、“生命与使命同行”。

对于“生命教育”这个名词我并不感到陌生,但是常常把它与教育的对象联系在一起,而没有想到生命教育的推动者、践行者。

著名教育学家夸美纽斯说过:“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我想,岂止是教师的嘴,教师本身就是一股奔流不息的源泉,学生们从中可以汲取到知识的琼浆、智慧的哲理,更为很重要的是,学生们可以从中学习到做人的原则,可以感受到生命的活力与美好。

教师要有追求,正如李镇西老师所说,要做“有思想”、“有情感”、“有童心”、“有才华”的教师。

人生是永远没有止境的追求,所以教师要勇于超越自己,到达理想的境界。

他明确指出,教师要与课改同步发展。

我想,只有这样,教育才会常教常新,才会孕育生命之美。

(二)做最好的自己最好的教师应该具备怎样的情怀?李镇西回答:“教师要有童心、爱心、责任心。

”这是做好教育的前提条件。

基于生命意义的教育体现了对生命的尊重和爱护之心。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谈到这样一则教育案例:女教师发现沙夏心神不定,字写不好。

女教师生气地说:“沙夏,想想看,你写的什么?你不是在街上玩.是在教室里……”沙夏面对着作业本,把头垂得更低了。

举重若轻 行云流水——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有感

举重若轻 行云流水——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有感

举重若轻行云流水——听李镇西老师讲课有感今天,我们进入了国学教室,与几位求学者一起听取李镇西老师的讲授。

此刻,我们既蒙受着他显灵之气,又包容着他洋洋洒洒的知识。

李镇西老师有一种自在流畅的讲课方式,他不仅能学有余力地解读经典文献,而且还能准确地讲述中华古代的礼俗、文化和习俗。

此外,他还能用现代化的思维来分析古代文献,使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他有一种举重若轻的讲课风格,使求学者们都能受用获益,他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书本上的智慧,还有一种清新的思想和宽容的心态。

他的讲课使我们脑海中充满了书香,也激发了我们学习的欲望。

李镇西老师的讲授充满着有趣的智慧,他用准确的论证解读古籍,使求学者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古代中国的礼俗、文化和习俗。

他的言论理性,行云流水,让我们觉得他讲课如此轻盈,仿佛经典文献就在他讲解时有了一种全新的活力。

李镇西老师用幽默的语言,使求学者们充满快乐,他的话语饱含着智慧,又饱含着温柔的情感,使求学者们能够很好地接受他的文献分析。

他的讲课仿佛注入了一股新鲜的活力,让求学者们受益匪浅。

通过李镇西老师的讲课,我们更加清晰地认识到中国文化在当下仍然见效,而中国文化的传承不仅仅是为了收藏和研究,更重要的是要激发我们对自然、对宇宙生命的探索。

今天,我们凝视着李镇西老师洋溢着灵气的讲课,目不转睛,唯
有敬仰,因为他使我们更好地学习中华文化的理念。

让我们用举重若轻的心态,行云流水的心态,宽容而温柔的心态,把中华传统文化继续传承下去!。

聆听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讲座有感

聆听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讲座有感

“让人们因我的存有而感到幸福”——聆听著名教育家李镇西讲座有感9月27日,银川一中的阶梯教室座无虚席,因为我们迎来了教育界赫赫有名的李镇西老师。

对于李镇西老师耳闻已久,但以前也仅仅在著作上有所了解,而今却有幸近距离接触这位大师级人物,并亲耳聆听他的主题讲座分外珍惜这次学习的机会。

怀着激动的心情,在李老师幽默而机智的语言盛宴中不知不觉地度过了这充实的一天,让人感觉意犹未尽、回味无穷。

初见李老师,感觉他就是一个朴实睿智、平易近人、富有亲和力的老师,他的讲座也如同书本一样,朴素的理论随着他的教育故事娓娓道来,处处体现了他对教育的执着和人生的智慧。

李老师从八个方面阐述了爱的含义,爱是一种依恋、爱是一种尊重、爱是一种理解、爱是一种责任、爱是一种智慧、爱是一种浪漫、爱是一种传奇、爱是一种境界。

用大量的图片资料向我们展示了一个教育工作者在三十年工作的坚持与爱心,让在座的老师赞叹不已。

听完讲座,让我感受最深的就是李老师与孩子交往的点点滴滴,和学生一起设计、建立他们的未来班级;一起去郊游,去旅游,在大自然中学习;一起记录班级日记,使学习经历成为人生中永恒快乐的记忆。

从这个个个生动的画面中,我看到了学生与老师灿烂的笑容,他们的心是那么近,他们的情感是那么深!从中,我觉得一点非常受益,就是要做童心的教育者。

李老师说,童心是师爱之源,所以教育者要拥有一颗童心,拥有儿童般的情感;李老师说,多和孩子保持一项共同的爱好,就多了一条通往学生心灵的道路,所以教育者要拥有儿童般的兴趣;李老师还说:“技巧是次要的,主要是情怀,嘻笑怒骂皆成教。

”从李老师的言行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他那浪漫的情怀,正是这浪漫的情怀,不泯的童心,拉近了他与孩子的距离,使他成了孩子们最喜欢、最贴心的朋友。

如何保持一颗童心呢?李老师说:就是要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要用孩子的耳朵听声音,用孩子的心去感受,用孩子的思维看待问题,切忌用成人的思维去理解。

对于学生来说最重要的应该就是老师的理解和尊重,而是否尊重学生,并不在于我们一厢情愿的“好心”,而是学生的感受。

李镇西心得体会

李镇西心得体会

李镇西心得领会【篇一:李镇西讲座心得领会】心得领会5 月 12 日至 5 月 13 日,我有幸参加了在兰州举办的“李镇西教育思想报告会”,李镇西是今世有名教育家,教育哲学博士,语文特级教师,现任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

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

曾获全国优异语文教师、成都市十大优异青年、成都市十大教育明星等称呼。

经过这两天的培训,我感想特别深,只好用得益匪浅这四个字来形容。

李老师用自己的真挚来为班级管理刻画了崇敬的教育理念,也教给了我们为人、为师的道理。

下边就说说此次培训的心得领会:一、学习的整体印象——爱是永久的教育理念在此次讲座中,有一段话对我的感想很深。

“教育不可以没有爱,但爱不等于教育,教育需要爱,教育还需要智慧。

”我感觉做好一个好的班主任真的需要智慧。

对学生的爱是基础,而智慧是来自于实践中的不断反省,不断的总结经验教训中提高的。

李镇西老师提出的“做一个富裕灵魂的班主任”,其实做好一个班主任很简单,就是做最好自己,用自己的一言一行去引导学生,使学生能健康、快乐、踊跃的成长,就是一个老师,一个班主任应当做的事情。

“做一个富裕灵魂的班主任!”是一种平和的心态,也是一种激情的行动;是对某种欲念的放弃,也是对某种理想的追求;是平庸的细节,也是绚烂的人生。

“做一个富裕灵魂的班主任!”这是李镇西对自己的要求,也是他在 25 年的从教课生涯中这么做的。

“谁都盼望成为英豪好汉、伟人巨匠,但受自己条件、社会环境等限制,真实成为艺术家、文学家、公司家的,不过少量。

‘人比人,气死人’,由于你比的人,处于人类文明的金字塔尖,自然越比越感觉自己无能。

可是,请别忘了,固然或许你永久成不了‘家’,但经过努力,你却完整能够成为最好的你。

”这些话是李镇西老师写给学生的,也是他写给他自己的。

“既然只好当老师,那么悲悲戚戚是当,高快乐兴也是当,我自然选择后者!怎么才能高快乐兴呢?我就多想孩子们可爱的地方,尽量把课上好,尽量和他们一同玩,这样孩子们也愈来愈爱你了。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心得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心得体会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心得体会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心得体会篇1李镇西是中国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中国教育工作者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他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教育观点,并在实践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以下是他对做最好的老师的心得体会:1. 热爱教育:李镇西认为,做最好的老师首先要热爱教育。

只有热爱教育,才能把教育作为一种乐趣,把教育作为一种事业,把教育作为一种追求。

只有热爱教育,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2. 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李镇西强调,教育应该是个性化的,而不是标准化的。

每个学生都有自己的特点和天赋,应该根据学生的特点和天赋进行个性化的教育。

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3. 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李镇西认为,教育应该是全面发展的,而不是只关注知识的传授。

学生应该通过教育获得全面的发展,包括智力、道德、情感、身体、艺术等方面。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4. 注重教学艺术:李镇西认为,教学艺术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能力。

教学艺术包括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注重教学艺术,不断探索和创新,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

5. 坚持教育理想:李镇西认为,教育理想是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精神支柱。

教育理想包括对学生的爱、对学生的责任、对学生的希望等方面。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应该坚持教育理想,不断追求和教育对象,推动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

做最好的老师需要热爱教育、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注重教学艺术、坚持教育理想。

只有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做最好的老师李镇西心得体会篇2李镇西是著名的教育家和思想家,他在教育领域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同时也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教育观点和心得体会。

以下是他对做最好的老师的一些心得体会:1、热爱教育:李镇西认为,热爱教育是做好老师最重要的条件之一。

关于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五篇

关于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五篇

关于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五篇心得体会是指一种读书、实践后所写的感受性文字。

是指将学习的东西运用到实践中去,通过实践反思学习内容并记录下来的文字,近似于经验总结。

下面是小编搜集的关于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五篇,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关于李镇西讲座心得体会(一)20xx年3月15日—3月16日在校教导主任的组织和带领下来到了呼和浩特,参加了中国教师教育学会和北师大老教授协会主办的班主任培训—“李镇西教育思想与班主任心理综合素质培养”。

我有幸聆听了李镇西老师的报告—班主任的小技巧和大智慧。

李镇西老师,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校长,特级教师,1982年以来曾荣获“全国优秀语文教师”,“成都市十大优秀青年”,“成都市有突出贡献的教育专家”等称号,享受成都市人民政府专家特殊津贴,2000年被提名为全国十杰教师,被誉为“中国苏霍姆林斯基式的教师”,人称“南李北魏”(南有李镇西,北有魏书生)。

李镇西老师的头衔很多,也是一个很有成就的人。

但他在开场白的时候却这样说:头衔都是他人给的,我自己认为我就是一个普通的人民教师。

那么朴实无华,那么平易近人。

演讲开篇他让所有与会同志观看了武侯实验中学十年校庆的宣传片,十分钟的宣传片,没有看到学校的领导,没有看到学校的建校规模,没有看到半个字的关于学校取得的成就。

仅仅看到了一位新教师怎样把一个中途转学的后进生培养的爱学习了的事迹。

多么低调,多么实在啊。

“身体力行,言传身教”,他的同事也是这次报告会又一主讲——刘朝升用这八个字来概括他们的校长。

欣赏李镇西关于教育的演讲,让我对教育有一些感触。

李镇西的教育行为对我们有着重大的指导,所以我要把自己听到的,记住的,想到的、写下来。

一、爱心与教育教师的最高境界。

把教育看成是幸福的事,(叽叽喳喳的享受就是幸福)(有没有欣赏孩子的一颗心,可以反映你有没有对孩子的爱)。

爱是什么?李镇西老师这样说:爱是一种依恋。

(什么是依恋?孩子们都期盼着上你的课。

放假了,孩子们都盼望着早点开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听李镇西老师讲座有感文稿归稿存档编号:[KKUY-KKIO69-OTM243-OLUI129-G00I-FDQS58-
听李镇西老师讲座有感
钟诚
12月20日,有幸参加了2014年全国知名班主任经验交流报告会。

在会议中听了李镇西老师的讲座,他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感触良多。

在听完讲座回来这几天,我脑海里一直都浮现出李老师当天的精彩讲解。

让我记忆深刻的是,他对自己班级所做的一切深深的震撼着我。

让我明白了作为一个班主任,我们要赋予一个班级的灵魂。

这个灵魂我称之为“爱”。

直到现在我还记得李老师给我们讲述了什么是教育,对教育做了明确的阐述,现我一一道来。

教育,是一种传递。

教育,就是爱的传递——教会学生爱——懂得爱,并散发爱。

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他所说的,他第一次去给一个班做班主任的时候,送给孩子们的见面礼就是一句话“让人们因我的存在而感到幸福”。

就是这句话让我明白了我们的教育要培养的是爱,而不是恨。

教育,是一种尊重。

我听他讲到这里的时候我就在想,我对于学生的尊重到底处于一种什么样的出发点。

现在的老师经常以“我是为你好”或“严师出高徒”之类的理由剥夺学生的尊严。

其实对于学生来说,尊重他们就是要在乎他们的感受。

这让我明白了在以后的教学当中要把学生的感受放在第一位。

当李老师讲到教育,是一种博爱时,我才发现原来之前我一直都不算一个合格的班主任。

我以前在教孩子时总会说你一定要好好学习将来做一个“有用”的人。

我听了李老师的讲话我才明白什么叫“有用”的人。

我们如果只盯着学生是否获得怎样的学习成绩,家长们也经常打电话给老师“我的小孩成绩怎么这么差呀?”等等话语。

这完全是一种错误
的观念。

不是说成绩不重要,是我们在教会孩子知识的同时,我们还得把孩子们培养成善良、勤劳有智慧的普通劳动者,这才是我们教育的根本目的。

李老师出示了这么一段话:“请记住,远不是你所有的学生都会成为工程师、医生、科学家和艺术家,可是所有的人都要成为父亲和母亲、丈夫和妻子。

假如学校按照重要程度提出一项教育任务的话,那么放在第一位的是培养人,培养丈夫、妻子、父亲、母亲。

而放在第二位的,才是培养未来的科学家或工程师。

”当我看到这段话的时候我的脑海里瞬间浮现出我这工作的几年来,我到底是把什么放在了第一位。

仔细回忆了一下,我还是把孩子的成绩看的比较重,也可能是为了给家长一个交代。

虽然对孩子们的教育也涉及到他们素质方面的培养但是我觉得还远远不够,在培养孩子素质方面还没有形成自己的一种风格,也就是说在我带的班级还没有“灵魂”。

所以在今后的班级工作中首先工作重心是赋予这个班级一个“灵魂”。

李老师讲课的最后一个话题是如何从一个班主任转变为一个名班主任。

他提到几个“不停”。

不停的实践。

指的是每一天平凡的教育行为——上课、谈心、带班、处理突发事件。

他还说老师们要具有研究与创新精神,把每一个班都当做试验田,把每一节课都当做研究课来上,把每一个孩子都当做完整的宇宙来对待。

再想想我自己在带班和教学过程中,真是没有一样做到了啊!
不停地思考,思考一天的教育教学行为。

尤其是对自己错误方面的思考。

通过思考把每一种错误变成一笔财富。

这里他说的错误我把它理解成教学方面的错误和教育孩子方面的错误。

如:孩子今天没有带红领巾,没穿校服,没做作业。

我们不顾学生面子大声责骂,呵斥等。

其实这都是错误我想我在以后带班过程中,应时刻提醒自己不能犯这样的错误。

不停的阅读,李老师说若不读书----为师看,你无以教;为人看你无以话,再回想我自己,面对生活的种种压力,我们没不读书的动力。

我想今后我是得多读书。

读李老师推
荐的书如:《育人三部曲》《陶行知教育云集》《第56号教室的奇迹》《给教师的建议》等等。

不停的写作。

李老师说不停的写作能使一个教师由普通走向卓越,由平淡走向幸福!是啊。

如我们班50多名学生就是50多个故事。

如果我每天都能记下今天在我们班发生的故事。

那10年,20年以后再翻开今天所记下的故事。

那将多令人怀恋。

一个日子,一个孩子就是教育。

擦亮每一个日子,呵护每一个孩子,就是教育的全部。

在每一个日子里,我们和孩子一起编织生命的故事。

一个有故事的老师,就是幸福的老师。

这就是李老师的话。

最后他又把问题抛给了我们每一位老师。

我们要把怎样的时光留给孩子们未来的记忆。

直到此刻我的脑袋里依然环绕着这句话。

这句话引起了我无限的深思。

这句话也将永远伴随着我的教学生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