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二次调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

合集下载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题(东校区)(扫描版,无答案)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题(东校区)(扫描版,无答案)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集宁区2016-2017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试题(东校区)(扫描版,无答案)
尊敬的读者:
本文由我和我的同事在百忙中收集整编出来,本文稿在发布之前我们对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不尽如人意之处,如有疏漏之处请指正,希望本文能为您解开疑惑,引发思考。

文中部分文字受到网友的关怀和支持,在此表示感谢!在往后的日子希望与大家共同进步,成长。

This article is collected and compiled by my colleagues and I in our busy schedule. We proofread the content carefully before the release of this article, but it is inevitable that there will be some unsatisfactory points. If there are omissions, please correct them. I hope this article can solve your doubts and arouse your thinking. Part of the text by the user's care and support, thank you here! I hope to make progress and grow with you in the future.。

数学---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

数学---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

每小题5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1项是符合题意的。

) 1、已知集合,则等于( ) A .B .C .D .)的共轭复数是(、复数iiz ++-=232 A .2+i B .2-i C .-1+i D .-1-i 3、已知直线a ,b 分别在两个不同的平面α,β内.则“直线a 和 直线b 垂直”是“平面α和平面β垂直”的( ) A.充分不必要条件 B.必要不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4、.如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运行后输出的结果为( ) A.4 B. 8 C.16 D.325、函数f (x )的定义域为R ,f (﹣1)=1,对任意x ∈R ,f′(x )>3,则f (x )>3x+4的解集为( ) A .(﹣1,1)B .(﹣1,+∞)C .(﹣∞,﹣1)D .(﹣∞,+∞)6、已知变量与正相关,且由观测数据算得样本平均数,,则由该观测数据算得的线性回归方程可能是( ) A . B .C .D .x y 3x = 3.5y =ˆ0.4 2.3yx =+ˆ2 2.4yx =-ˆ29.5yx =-+ˆ0.3 4.4yx =-+7、设变量x ,y 满足约束条件 x >−1y ≤1x −y +1≤0,则(x -2)2+y 2的最小值为( ) A.5 B. 5 C.1 D.3 228.已知简谐运动的部分图象如右图示,则该简谐运动的最小正周期和初相分别为 A. B.C. D.9.若)32lg(),12lg(,2lg +-xx成等差数列,则x 的值等于( )A 1B 0或32C 32D 5log 210、已知F 1,F 2是双曲线E 22221x y a b-=的左,右焦点,点M 在E 上,M F 1与x 轴垂直,sin2113MF F ∠=,则E 的离心率为( ) (A )2 (B )32(C )3 (D )2{)(取值范围是的为是曲)(、设xy上任意一点,则)2π<θ≤0为参数,(:C 线 ,P 11cos 2sin θθθ+-==x y y x A.[− 3, 3] B.(−∞,− 3]∪[ 3,+∞) C.[− 33, 33] D.(−∞,− 33]∪[ 33,+∞)12、任意、,定义运算,则的A.最小值为B.最大值为C. 最小值为D.最大值为 二、填空题(本题共4道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 已知向量,.若,a b)-(a ⊥则实数_____.14、用火柴棒按下图的方法搭三角形:()sin(),(||)2f x A x πωϕϕ=+<ϕ6,6T ππϕ==6,3T ππϕ==6,6T πϕ==6,3T πϕ==a Rb ∈⎪⎩⎪⎨⎧>-≤⋅=*.0 , ,0, ab b a ab b a b a xe x xf *=)(e -e 1-e1-e (1,2)=a (,2)λ=-b ,90︒〈-〉=a b a λ=按图示的规律搭下去,则所用火柴棒数与所搭三角形的个数之间的关系式可以是 .15、抛物线的顶点为,,过焦点且倾斜角为的直线与抛物线交于 两点,则的面积是 .16.已知数列{b n }是等比数列,b n =2a n −1,a 1=1,a 3=3,c n =a n •b n ,那么数列{c n }的前n 项和S n = ______ .三、解答题(22题10分,17—21每题12分,本大题一共70分)17、(12分)△ABC 的内角A ,B ,C 的对边分别为a , b ,c ,已知c =)bcosA +acosB (2cosC . (Ⅰ)求角C ; (Ⅱ)若c =7,△ABC 的面积为323,求△ABC 的周长.18.已知函数=a +b +c 的图像经过点(0,1),且在=1处的切线方程是y=-2. 求的解析式;19、某校高一年级开设研究性学习课程,()班和()班报名参加的人数分别是和.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从中抽取若干名学生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已知从()班抽取了名同学.(Ⅰ)求研究性学习小组的人数;n a n 28y x =O ()1,0A 4πl N ,M AMN ∆)(x f 4x 2x x x )(x f 12182723(Ⅱ)规划在研究性学习的中、后期各安排次交流活动,每次随机抽取小组中名同学发言.求次发言的学生恰好来自不同班级的概率.20、(本小题满分12分)已知椭圆C :22221X y a b += (a>b>0)的离心率为32,A (a,0),B(0,b),O (0,0),△OAB的面积为1.(1)求椭圆C 的方程;(2)设P 的椭圆C 上一点,直线PA 与Y 轴交于点M ,直线PB 与x 轴交于点N 。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2015-2016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本试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0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一、选择题(本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1884年,张荫桓被清政府任命为太常寺少卿,一群官员攻击他“出身卑微,幼习洋业,故夷情略悉,已为自爱者所鄙”。

这说明当时( )A.门第的高低仍是官员晋升的主要依据B.部分士大夫对“洋业”不屑一顾C.开眼看世界成为一种社会思潮D.清朝的选官用人制度已成为众矢之的2.孙中山把“外邦逼之”和“异种残之”并列为民族主义“殆不可以须臾缓”的基本原因,并指出“非革命无以救垂亡”,而革命必须“先倒满洲政府”。

这主要反映出( )A.民族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根本目的B.民族主义中反帝主张并不明确C.辛亥革命以民族主义为指导思想D.“反满”和“反帝”需同时进行3.有人说,“电从一诞生开始,就在现代社会扮演了‘动脉’和‘神经’的双重角色”。

有助于成功扮演这两个角色的重要发明分别是( )A.发电机电影 B.电灯电报C.电动机电话 D.电车无线电4. 《吕氏春秋》载:“纣之同母三人,其长曰微子启,其次曰仲衍,其次曰受德。

受德乃纣也,甚少矣。

纣母生微子启与仲衍,尚为妾,已而为妻而生纣。

纣之母欲置微子启以为太子。

太史据法而争之曰:‘有妻之子,而不可置妾之子’。

故纣为王。

”上述材料最能说明( )A.商纣为王不符合当时的制度规定B.商纣因得到大臣的支持得以继位C.商王对于王位继承的发言权很少D.商朝末期嫡长子继承制已经确立5.明朝阁臣制取代了宰相制,后期阁臣的实际权力非常之大,被史家称为“有相权而无相位”。

出现这一现象的根源是( )A.阁臣往往文武兼备,能力极强B.阁臣的地位极高C.明朝后期皇帝昏庸,皇权旁落,阁臣越权越位D.君主专制自身的弊端6.柏拉图说:“这里的公民灵魂变得非常敏感,只要有谁建议要稍加约束,他们就觉得受不了,就要大发雷霆……他们真的不要任何人管了,连法律也不放在心上,不管成文的还是不成文的。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16-17学年高二下第二次调考--数学(理)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16-17学年高二下第二次调考--数学(理)
5.定义A*B、B*C、C*D、D*B分别对应下列图形,
那么下面的图形中,可以表示A*D,A*C的分别是( )
A.(1)、(2)B.(2)、(3)C.(2)、(4)D.(1)、(4)
6.若随机变量X~N(μ,σ2)(σ>0),则有如下结论:
(P(|X-μ|<σ)=0.6826,P(|X-μ|<2σ)=0.9544,P(|X-μ|<3σ)=0.9974)
损失不少于8000元的居民共有0.00003×2000×50=3户,
因此,这两户在同一分组的概率为P= ,
(2)如表:
经济损失不超过
4000元
经济损失超过
4000元
合计
捐款超过
500元
30
9
39
捐款不超
过500元
5
6
11
合计
35
15
50
K2= ≈4.046>3.841
所以有95%以上的把握认为捐款数额是否多于或少于500元和自身经济损失是否项500元有关.
高三(1)班有40名同学,一次数学考试的成绩服从正态分布,平均分为120,方差为100,理论上说在130分以上人数约为( )
A.19B.12C.6D.5
7.已知变量x,y的一组观测数据如表所示:
x
3
4
5
6
7
y
4.0
2.5
-0.5
0.5
-2.0
据此得到的回归方程为=x+ ,若 =7.9,则x每增加1个单位,y的预测值就( )
1. ()
A. B. C. D.
2.复数z= 的虚部为( )
A.-3B.3C.1D.2
3.已知随机变量ξ服从二项分布,且ξ~B(3, ),则P(ξ=1)等于( )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新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新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本大题24个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孔子在汉朝被尊为“素王”,宋代被封为“至圣文宣王”,清代称其为“大成至圣文宣先师”,新文化运动时期则被视为“历代帝王专制之护符”。

这可表明A. 传统文化主流地位动摇B. 后人重新解读历史的现实需要C.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发展D. 历史上无评价孔子的统一标准【答案】B【解析】【详解】孔子的历史形象变化不是孔子(已成历史)在变,而是后人面临的社会问题在变,因此他们向历史所要索取的东西也在变,这必然影响后人对历史人物及其思想的重新解读,B项正确。

A、C项只是概括材料中部分信息,均可排除。

历史上无评价孔子的统一标准不符合材料主旨,D错误。

2.“湖广地区以种粮为主,而山东、河南许多农民则以种棉为业;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

”这主要说明明中期以后A. 涌现出一批新兴工商业市镇B. 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C. 出现了资财雄厚的豪商大贾D. 男耕女织的传统社会分工开始打破【答案】B【解析】【详解】从材料中“苏州、福州发达的丝织业所用的生丝,要从湖南运来;而松江的棉布业,又要靠山东、河南出产的棉花”等信息可以看出,明中期以后生产部门间地域分工趋势日渐明显,故答案为B项。

材料没有涉及工商业市镇,排除A项;材料没有涉及出现豪商大贾,排除C项;材料没有反映社会分工的变化,排除D项。

3.汉初,韩信要求做齐王时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

”刘邦改立韩信为楚王时说:“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

这一现象表明西汉初年A. 中央集权逐步强化B. 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C. 社会风俗有待提高D. 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答案】B【解析】【详解】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说明韩信作为楚王便于地方统治,显然说明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B正确;郡国并行制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强化,A错误;材料不是说明社会风俗的败坏,C错误;材料并不是说明郡国并行制下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D错误。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高二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分值 100分时间 9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图4是西周与战国两个时期相同文字的不同写法,反映出字形发生了变化,促成这一变化的主要因素是A.文字的频繁使用 B.书写材料的不同C.各国变法的实施 D.“书同文”的推行2.《史记》记载,西汉前期,从事农牧业、采矿业、手工业和商业的人,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智慧而致富,“大者倾郡,中者倾县,下者倾乡里者,不可胜数”。

这反映了当时A.义利观发生根本改变B.朝廷注重提高工商业者地位C.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D.地方豪强势力控制了郡县3.表1表1为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据此可知,当时A.自耕农经济盛行B.土地集中现象突出C.均田制破坏严重D.农业生产效率提高4.关于宋太祖驾崩前夜宋太宗(时为晋王)的活动,北宋时期太宗当晚曾与其兄宋太祖在宫中饮酒,并宿于宫中;《涑水记闻出A.历史事实都是通过历史叙述呈现B.同一历史事实会有不同历史记载C.历史叙述不能客观准确再现历史事实D.综合多种历史叙述即可确认历史事实5.1897年,有人指出:“中国创行西法已数十年,皆属皮毛,空言政、银行、铁路,直见施行,今天津亦有小轮,风气之开,人力原因是A.维新变法运动迅速兴起 B.政府大力扶持官办督C.列强对华资本输出减少 D.政府放宽了兴办实16.20世纪30年代,上海市政府组织举办集体婚礼。

仪式上,喜字纱灯引导,乐队演奏钢琴曲,新郎着蓝袍黑褂,新娘穿粉色旗袍,头披白纱,手持鲜花,婚礼场面整齐宏大。

这反映了当时上海A.民众实现了婚姻自主B.中西习俗融合成为时尚C.门当户对观念已颠覆D.政府主导社会习俗演变7.1949年,渡江战役即将发起时,英国军舰擅自闯入长江人民解放军防线.人民解放军奋起反击,毙伤英军百余人,并要求英、美、法等国的武装力量“迅速撤离中国的领水、领海、领土、领空”.人民解放军的这一行动A.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阵营B.是对列强在华特权的否定C.切断了西方国家对国民党的军事援助D.反映出“另起炉灶”外交政策的确立8.图5为1954年某画家创作的《婆媳上冬学》,这一作品A.继承了传统文人画的特点 B.受同期西方流行画派影响C.体现了现实主义绘画风格 D.注重表现作者的艺术想象9.在古代雅典,官员就职前须宣誓保证依法履行职责,陪审员须宣誓保证公正审判,年满18岁的青年男子须参加成人宣誓仪式才拥有公民的权利和义务.这些宣誓旨在A.限制权力滥用B.防止官员腐败C.培育权利观念 D.增强责任意识10.雨果中小说《九三年》中描述1793年法国唯一的最高权力是十字街头,既是权威机关又是平民大众,既是法庭又是被过冬念是A.三权分立 B.君主立宪 C.人民主权 D.11.1953年,苏共中央决定,改变集体农庄劳动报酬发放办法,季度或按月发放,同时在一些集体农庄试行工资制度,农民可以像在A.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 B.改变计划经济管理C.消除城乡之间的差别 D.推动农民走集体化12.20世纪70年代初,美国联邦政府机构臃肿,财政支出庞大权力和资源开始从华盛顿流回到州和地方,更重要的是回到全体更多的责任,我们将同他们分享收入”,由此可知,美国联邦政府A.消除国家干预经济的弊端 B.将权力下放到州政C.扩大福利政策的覆盖范围 D.恢复自由放任的传13.2001年11月9日,夏商周断代工程专家组依据文献资料和推算的结果及相关C14的测年数据,将我国已有纪年的历史由年。

数学---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末试卷(理)(解析版)

数学---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末试卷(理)(解析版)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北京八中分校2016-2017学年高二(下)期末试卷(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5分)方程组的解构成的集合是()A.{(1,1)} B.{1,1} C.(1,1)D.{1}2.(5分)已知f(x)=,则f(3)的值为()A.2 B.5 C.4 D.33.(5分)下列选项叙述错误的是()A.命题“若x≠1,则x2﹣3x+2≠0”的逆否命题是“若x2﹣3x+2=0,则x=1”B.若命题P:∀x∈R,x2+x+1≠0,则¬P:∃x0∈R,x02+x0+1=0C.若p∨q为真命题,则p,q均为真命题D.“x>2”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4.(5分)函数的定义域是:()A.[1,+∞) B.C. D.5.(5分)不等式ax2+ax﹣4<0的解集为R,则a的取值范围是()A.﹣16≤a<0 B.a>﹣16 C.﹣16<a≤0D.a<06.(5分)已知函数f(x)=x2+px+q满足f(1)=f(2)=0,则f(﹣1)的值是()A.5 B.﹣5 C.6 D.﹣67.(5分)已知定义域为R的函数f(x)在区间(﹣∞,5)上单调递减,对任意实数t,都有f(5+t)=f(5﹣t),那么下列式子一定成立的是()A.f(﹣1)<f(9)<f(13) B.f(13)<f(9)<f(﹣1) C.f(9)<f(﹣1)<f(13)D.f(13)<f(﹣1)<f(9)8.(5分)函数y=|lg(x﹣1)|的图象是()A.B.C.D.9.(5分)已知函数f(x)=4+a x﹣1的图象恒过定点P,则点P的坐标是()A.(1,5 )B.(1,4) C.(0,4) D.(4,0)10.(5分)已知函数f(x)的定义域是[﹣1,2],则y=f(x)+f(﹣x)的定义域是()A.[﹣1,1] B.[﹣2,2] C.[﹣1,2] D.[﹣2,1]11.(5分)函数f(x)=在区间(﹣2,+∞)上单调递增,则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A.(0,) B.(,+∞)C.(﹣2,+∞)D.(﹣∞,﹣1)∪(1,+∞)12.(5分)若方程a x﹣x﹣a=0有两个实数解,则a的取值范围是()A.(1,+∞)B.(0,1)C.(0,+∞)D.φ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5分)含有三个实数的集合既可表示成,又可表示成{a2,a+b,0},则a2003+b2004=.14.(5分)若log a2=m,log a3=n,a2m+n=.15.(5分)幂函数在(0,+∞)为增函数,则m的值为.16.(5分)已知函数f(x)=|log2x|,正实数m,n满足m<n,且f(m)=f(n),若f(x)在区间[m2,n]上的最大值为2,则n+m=.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10分)计算:(log52016)0﹣(2)+lg+|lg3﹣1|18.(12分)已知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若实数a满足f(2|a﹣1|)>f(﹣),求a的取值范围是?19.(12分)已知命题p:方程x2﹣(2+a)x+2a=0在[﹣1,1]上有且仅有一解;命题q:存在实数x使不等式x2+2ax+2a≤0成立,若命题“¬p且q”是真命题,求a的取值范围.20.(12分)已知f(x)=9x﹣2×3x+4,x∈[﹣1,2].(1)设t=3x,x∈[﹣1,2],求t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求f(x)的最大值与最小值.21.(12分)已知A={x|2a≤x≤a+3},B={x|x>1或x<﹣6}.(1)若A∩B=∅,求a的取值范围;(2)若A∪B=B,求a的取值范围.22.(12分)已知f(x)=ln(e x+a)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g(x)=λf(x).(1)求实数a的值;(2)若g(x)≤xlog2x在x∈[2,3]上恒成立,求λ的取值范围.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60分)1.A【分析】通过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求出解,利用集合的表示法:列举法表示出集合即可.【解析】解得所以方程组的解构成的集合是{(1,1)}故选A.【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集合的表示法:注意集合的元素是点时,一定要以数对形式写,属于基础题.2.A【分析】根据已知中分段函数f(x)=的解析式,我们将3代入运算后,即可得到f(3)的值.【解析】由已知f(x)=,∵3<6∴f(3)=f(3+4)=f(7)又∵7≥6∴f(7)=7﹣5=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函数的值,根据函数的解析式细心运算即可得到答案,属简单题型.3.C【分析】由逆否命题的变换形式知A选项正确,由全称命题的否定知B选项正确,对于C 选项,若p∨q为真命题,则命题p、q中至少有一个是真命题,故C选项错误,由充分必要条件的定义,可判断D正确.【解析】A.命题“若x≠1,则x2﹣3x+2≠0”的逆否命题是“若x2﹣3x+2=0则x=1”,故A正确;B.若命题p::∀x∈R,x2+x+1≠0,则¬p:∃x∈R,x2+x+1=0,故B正确;C.若p∨q为真命题,则p,q至少有一个为真命题,故C错误;D.由x2﹣3x+2>0得x>2或x<1,所以“x>2”是“x2﹣3x+2>0”的充分不必要条件,故D 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四种命题及真假,命题的否定,以及复合命题的真假,充分必要条件的判断,属于基础题.4.D【分析】无理式被开方数大于等于0,对数的真数大于0,解答即可.【解析】要使函数有意义:≥0,即:可得0<3x﹣2≤1解得x∈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对数函数的定义域,考查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基础题.5.C【分析】由于不能确定原不等式的二次项系数的符号,故对a进行分类讨论:当a=0 时,不等式恒成立;当a≠0时,由题意可得△<0,且a<0,将这两种情况下的a的取值范围取并集,即为所求.【解析】当a=0 时,不等式即﹣4<0,恒成立.当a≠0时,由题意可得△=a2+16a<0,且a<0,解得﹣16<a<0.综上,实数a的取值范围是﹣16<a≤0,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二次函数的性质、函数的恒成立问题、不等式的解法等基础知识,考查运算求解能力,考查数形结合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注意检验a=0时的情况,这是解题的易错点,属于基础题.6.C【分析】本题利用已知的两个根,代入函数解析式并组成方程组,得到函数解析式即可.【解析】∵f(x)=x2+px+q满足f(1)=f(2)=0∴f(1)=1+p+q=0 ①f(2)=4+2p+q=0 ②将①②联立成方程组并解之得p=﹣3,q=2∴f(x)=x2﹣3x+2∴f(﹣1)=6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值,但解题的关键在于求解函数解析式,属于基础题.7.C【分析】由f(5+t)=f(5﹣t),知函数f(x)的图象关于x=5对称,然后利用在区间(﹣∞,5)上单调递减,可得函数在R上的单调性,从而可得函数值的大小关系.【解析】∵f(5+t)=f(5﹣t)∴函数f(x)的图象关于x=5对称∴f(﹣1)=f(11),∵函数f(x)在区间(﹣∞,5)上单调递减,∴f(x)在(5,+∞)上为单调递增.∴f(9)<f(11)<f(13),即f(9)<f(﹣1)<f(13).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函数的单调性及单调区间,同时考查了函数图象的对称性,注意数形结合,是个基础题.8.C【分析】由x﹣1>0求出函数的定义域,在对照选项中的图象的定义域,就可以选出正确答案.【解析】由x﹣1>0解得,x>1,故函数的定义域是(1,+∞),由选项中的图象知,故C正确.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对数函数的图象,先求函数的定义域即定义域优先,考查了作图和读图能力.9.A【分析】根据指数函数的性质,我们易得指数函数y=a x(a>0,a≠1)的图象恒过(0,1)点,再根据函数图象的平移变换法则,求出平移量,进而可以得到函数图象平移后恒过的点A的坐标.【解析】由指数函数y=a x(a>0,a≠1)的图象恒过(0,1)点而要得到函数y=4+a x﹣1(a>0,a≠1)的图象,可将指数函数y=a x(a>0,a≠1)的图象向右平移1个单位,再向上平移4个单位.则(0,1)点平移后得到(1,5)点.点P的坐标是(1,5).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的知识点是指数函数的图象与性质,其中根据函数y=4+a x﹣1(a>0,a≠1)的解析式,结合函数图象平移变换法则,求出平移量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0.A【分析】由f(x)的定义域求出f(﹣x)的定义域,取交集得答案.【解析】∵函数f(x)的定义域是[﹣1,2],∴由﹣1≤﹣x≤2,解得﹣2≤x≤1.取交集得,﹣1≤x≤1.∴y=f(x)+f(﹣x)的定义域是[﹣1,1].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函数的定义域及其求法,关键是掌握该类问题的求解方法,是基础题.11.B【分析】把原函数用分离常数法分开,在利用复合函数的单调性即可.【解析】∵当a=0时,f(x)=在区间(﹣2,+∞)上单调递减,故a=0舍去,∴a≠0,此时f(x)===a+,又因为y=在区间(﹣2,+∞)上单调递减,而函数f(x)=在区间(﹣2,+∞)上单调递增,∴须有1﹣2a<0,即a>,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分离常数法的应用,分离常数法一般用于求值域,求单调区间,及判断单调性.12.A【分析】方程a x﹣x﹣a=0变形为:方程a x=x+a,由题意得,函数y=a x与函数y=a+x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结合图象得出结果.【解析】方程a x﹣x﹣a=0变形为:方程a x=x+a,由题意得,方程a x﹣x﹣a=0有两个不同的实数解,即函数y=a x与函数y=a+x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y=a x的图象过定点(0,1),直线y=x+a 的图象过定点(0,a),如图所示:故直线y=x+a 在y轴上的截距大于1时,函数y=a x与函数y=a+x 有两个不同的交点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方程根的个数的判断,解答关键是灵活运用数形结合及转化的数学思想.二、填空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满分20分)13.﹣1【分析】根据两个集合相等的关系,求得a,b的值,再求a2003+b2004的值.【解析】由题意,0∈{a,,1}及a≠0,可得=0,即b=0,从而{a,0,1}={a,a2,0},进而有a2=1,即a=﹣1或1(舍去)(集合元素的互异性),故a2003+b2004=﹣1.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考查集合相等与集合元素的互异性,解题时,将两者结合分析,注意集合相等时,要分类讨论,此时利用元素的互异性进行取舍.14.12【分析】由题设条件先求出a m=2,a n=3,再由a2m+n=(a m)2•a n能够导出a2m+n的值.【解析】∵log a2=m,log a3=n,∴a m=2,a n=3,∴a2m+n=(a m)2•a n=22•3=12.故答案为:12.【点评】本题考查对数的运算法则和运算性质,解题时要认真审题,仔细解答.15.1【分析】根据幂函数的系数一定为1可先确定参数m的值,再根据单调性进行排除,可得答案.【解析】∵函数是幂函数.∴可得m2﹣4m+4=1,解得m=1或3.当m=1时,函数为y=x3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满足题意,当m=3时,函数为y=x﹣1在(0,+∞)上是减函数,不满足条件.故答案为:1.【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幂函数的表达形式以及幂函数的单调性,属于基础题.16.【分析】先结合函数f(x)=|log2x|的图象和性质,再由f(m)=f(n),得到m,n的倒数关系,再由“若f(x)在区间[m2,n]上的最大值为2”,求得m.n的值得到结果.【解析】∵f(x)=|log2x|,且f(m)=f(n),∴mn=1∵若f(x)在区间[m2,n]上的最大值为2∴|log2m2|=2∵m<n,∴m=∴n=2∴n+m=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特别是取绝对值后考查的特别多,解决的方法多数用数形结合法.三、解答题(共6小题,满分70分)17.解:(log52016)0﹣(2)+lg+|lg3﹣1|=1﹣+lg3﹣1+1﹣lg3=1﹣.故答案为:.【点评】本题考查有理指数幂的化简与求值,考查了对数的运算性质,是基础的计算题.18.解:∵f(x)是定义在R上的偶函数,且在区间(﹣∞,0)上单调递增,∴f(x)在区间[0,+∞)上单调递减,则f(2|a﹣1|)>f(﹣),等价为f(2|a﹣1|)>f(),即﹣<2|a﹣1|<,则|a﹣1|<,即<a<,故答案为:(,)【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不等式的求解,根据函数奇偶性和单调性之间的关系将不等式进行转化是解决本题的关键.19.解:①若命题p为真,由x2﹣(2+a)x+2a=0得(x﹣2)(x﹣a)=0,解得x=2或x=a,又∵方程x2﹣(2+a)x+2a=0,在[﹣1,1]上有且仅有一解,∴﹣≤a≤1.②若命题q为真,即存在实数x满足不等式x2+2ax+2a≤0∴△=4a2﹣8a≥0解得a≤0或a≥2,因为命题“¬p且q”是真命题,所以,命题p是假命题、命题q是真命题,当命题p为假时,a<﹣1或a>1,当命题q为真时,a≤0或a≥2,因此,实数a的取值范围为(﹣∞,﹣1)∪[2,+∞).【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复合命题真假的判断,一元二次方程和一元二次不等式的解法,以及集合交集的运算,属于中档题.20.解:(1)设t=3x,∵x∈[﹣1,2],函数t=3x在[﹣1,2]上是增函数,故有≤t≤9,故t的最大值为9,t的最小值为.(2)由f(x)=9x﹣2×3x+4=t2﹣2t+4=(t﹣1)2+3,可得此二次函数的对称轴为t=1,且≤t≤9,故当t=1时,函数f(x)有最小值为3,当t=9时,函数f(x)有最大值为67.【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指数函数的综合题,求二次函数在闭区间上的最值,属于中档题.21.解:(1)由题意,要使A∩B=∅,只要,解此不等式组得﹣3≤a≤﹣2;或者2a≥a+3,解得a≥3;∴使A∩B=∅的a的取值范围是﹣3≤a≤﹣2或a≥3;(2)要使A∪B=B,即A⊆B,只要或者,或A=∅,解得a<﹣9,或者<a<3或者a≥3;∴满足A∪B=B的a的取值范围是a<﹣9或a>.【点评】本题考查了集合的运算;已知集合的关系求参数范围,要结合数轴找到端点的不等关系,容易忽视的是∅的情况.22.解:(1)函数f(x)=ln(e x+a)是定义域为R的奇函数,令f(0)=0,即ln(1+a)=0,解得a=0,故函数f(x)=ln(e x)=x.…(4分)显然有f(﹣x)=﹣f(x),函数f(x)=x是奇函数,满足条件,所求实数a的值为0.…(6分)(2)f(x)=x,g(x)=λx,则λx≤xlog2x在x∈[2,3]上恒成立,即λ≤log2x在x∈[2,3]上恒成立,…(8分)∵函数y=log2x在x∈[2,3]上的最小值为log22=1,…(11分)∴λ≤1,即λ的取值范围为(﹣∞,1].…(12分)【点评】本题主要考查函数的奇偶性,对数函数的图象和性质,属于中档题.。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内蒙古北京八中乌兰察布分校高二历史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乌兰察布分校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高二期末历史试题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一、单选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题3分,共60分)1.秦始皇说:“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

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为“求其宁息”,秦始皇采取的措施是()A.讨伐六国B.攻打匈奴C.推行郡县制D.修筑长城2.历史解释能力是学习历史要具备的基本素养之一。

下表对历史概念解释正确的是( )A.AB.BC.CD.D3.《唐律疏议》规定,子孙在祖父母、父母尚未去世的情况下就和祖父母、父母分家单过(如为祖父母、父母指示则无罪),徒三年……诈称祖父母、父母死,徒三年。

这表明唐代()A.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相统一B.司法判决存在轻罪重罚现象C.伦理纲常成为立法唯一原则D.孝老敬亲成为社会行为规范4.汉代察举制实行初期,被察举者都有一年的试用期,只有胜任者才能转为正式官员,若不胜任,则就要被撤换掉,而且推荐者也会因此受罚。

由此可知,当时察举制()A.形成了严格的选拔程序B.旨在培养正式合格官员C.注重保证察举“质量”D.将察举权收归到了中央5.“将留声机器所传之声按字誊出的写字机器”,这是梁启超对中国古代某一机构的比喻。

这一机构是()A.汉代“中朝”B.宋代中书门下C.明朝内阁D.清朝军机处6.“过去专制主义是正统,神圣不可侵犯……现在民主主义成了正统,同样取得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地位,侵犯了这种神圣……为人民所抛弃是毫无疑问的。

”引发这种变化的历史事件是()A.维新变法B.辛亥革命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7.下列对联能够正确反映五四运动结果的是()A.“学生含冤,属地三年不雨;同胞受辱,可兆六月风雪。

”B.“民众雪耻心坚,全市罢工;本店金钱主义,独自开张。

”C.“学生一日不释,本店一日不开”D.“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8.下列所引的《马关条约》规定中,对我国民族工业冲击最大、影响最深的是()A.割辽东半岛、台湾及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B.赔偿日本军费二亿两白银C.开放沙市、重庆、苏州、杭州为商埠D.日本可以在中国通商口岸投资设厂,产品运销中国内地免收内地税9.著名作家魏巍写过一部名为《地球的红飘带》的小说,描写了中国近代一支军队转战南北的英雄事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乌兰察布分校2016-2017学年第二学期第二次调考高二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6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

)1.它“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东西,而是中国早期阶级社会中政权结构的一种表现形式,一种由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的‘联邦’或‘邦联’式的松散的国家结构形式。

”材料中所提的这种表现形式是指()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中央集权制2.冯友兰在《中国哲学史》一书中写道:(明清)在这个时期,在某些方面,中国的文化有了重大进展。

……官方方面,程朱学派的地位甚至比前朝更为巩固。

非官方方面,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在清朝都发生了重大的反动。

这里的“反动”是指()A.宋明理学的统治地位丧失 B.对传统儒学地位的彻底否定C.对传统儒家思想的批判继承 D.倡导“自由”“平等”思想3、1934年,古史专家傅斯年教授撰《夷夏东西说》,指出:“现在以考察古地理为研究古史的这一道路,似足以证明三代及近于三代之前期,大体上有东西不同的两个体系。

这两个体系,因对峙而生争斗,因争斗而起混合,因混合而文化进展。

”傅斯年在这里强调的是()A.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国文化的发展路径 B.夏朝文明是从西部迁徙到中国的C.中华文明是在野蛮与文明的交流中发展起 D.中华文明是从野蛮时代发展而来的4、与宗法制行用于贵旅社会相对应,普通民众仅有名而无姓氏。

春秋以前,史料中提到“百姓”,通常是指A.贵族B.平民C.官僚D.诸侯5、唐德刚在《晚清七十年》中提出,中国历史的社会政治形态发展可分为封建(注:指分封制)、帝制与民治这三大阶段。

从封建转帝制的第一次转型,发生于商鞅与秦皇汉武之间,历时约三百年。

不属于这一历史时期转型特征的是()A. 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转型B. 分裂割据向统一王朝转型C. 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转型D. 由“公天下”至“家天下”6、台湾学者许倬云在描述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时说:“帝国时代延续两千年的奥秘即在于,君主专制的刚性与官僚高度流动的柔性相结合。

”最能体现这一论断的制度是()A.创立郡县制 B.确立三省六部制 C.开创科举制 D.确立王位世袭制度7、据文献资料记载:宋时有州官田登,州境内皆呼灯为火:上元放灯,州吏贴出榜文云:“本州依例放火三日。

”时人讥云:“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

”这段材料本质上反映()A.宗法制度 B.封建等级制度 C.文官制度 D.避讳制度8、《元史·释老传》记载:“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

乃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险远,民犷则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番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

”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A.元代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治制度 B.元代对蒙古地区实行了有效的行政管理C.元代对西藏地区采取特殊统治政策 D.元代对周边少数民族实行“汉化”政策9.明制,内阁大臣的建议是写在一张纸上,贴在奏章上面,这叫做“票拟”。

而皇帝用红字做批示,称为“批红”。

按照规定,皇帝仅仅批写几本,大多数的“批红”由司礼监的太监按照皇帝的意思代笔。

以往,太监读书识字是被严令禁止的。

明宣宗不仅改了这个规矩,而且在他的鼓励下,宫里还成立了专门的太监学堂。

明宣宗这一作法当时最可能是()A.提高官员素质 B.牵制内阁权力 C.减少决策失误 D.完善办事程序10.“其目的在于确保土地的平均分配,以避免出现类似于汉朝的土地兼并。

这项制度根据土地的贫瘠和受地者的需要将土地分配给个人及其家庭。

”《新全球史》中提到的这一制度是A.井田制 B.均田制 C.地主土地私有制 D.农民土地私有制11、中国古代妇女择偶一般“悔作商人妇”,而到明清之际,江南等地出现了“宁肯嫁与商人”的现象。

这一变化说明A 资本主义萌芽产生,传统社会结构解体 B商品经济发展,传统观念发生变化C 反封建思想产生,平等观念深入人心 D西学东渐,中国受到西方文明的冲击12.王守仁在《传习录》中说:“知是心之体,心自然会知。

见父自然知孝,见兄自然知悌,见孺子入井自然知恻隐,此便是良知,不假外求。

”这一言论说明他( )A.主张“致良知”以成“圣贤” B.提倡“格物致知”以求“理”C.宣扬“私欲之中,天理所寓” D.认为物质享受是“秉赋之自然”13.中国古代学术史上曾发生过一次著名的理学家辩论,甲方批评乙方做学问“支离”,乙方批评甲方做学问“太简”。

下列各项中,属于当时甲方代表人物的主要观点是()A.发明本心 B.格物致知C.知行合一 D.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14.明清之际进步思想家的思想实质是儒家思想在新历史条件下的活跃,他们使儒家思想更趋实事求是,与国计民生靠得最近,由此形成的思想是A.经世致用思想 B.民贵君轻思想C.自由平等思想 D.民主共和思想15.晚清曾国藩除了推崇理学大师程朱外,还特别赞赏诸葛亮、陆贽、范仲淹、司马光等精明强干的政务活动家,主要目的是()A.镇压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B.贯彻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C.发挥儒学精神中经世致用的一面 D.学习他们推动清朝实现政治改革16.古代中国“无论士农工商,立论,言必称三代(夏、商、周);著文,开篇必是子曰诗云”。

对这一观点理解正确的是()A.“言必称三代”说明秦朝和两汉开创的政治制度影响深远B.“子曰诗云”强调诸子百家和唐朝诗歌对中国文化影响绵长C.儒家思想对中国社会影响深远D.古代文学呈现古典与高雅的趋势17.2009年6月,一座高六米,重约三吨的董仲舒铜像在董子文化园落成。

回顾历史,董仲舒对发展儒家思想作出了杰出贡献。

董仲舒主张“以教化为大务”,又主张“正法度之宜”。

对此思想表述正确的是()A.把儒家思想变为封建正统思想 B.宣扬“君权神授”,神化皇权C.实质是“外儒内法”,巩固皇权专制 D.要人君遵循天道,以限制君主权力18.战国时期,流行“得士者存,失士者亡”的说法。

这主要说明了()A.各国都重视发展军事力量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成为社会风尚C.新兴知识分子阶层受到统治者的重用D.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知识分子掌握了国家政权19.历史上大凡激烈变革和动荡的时代,总不免出现两种倾向:一种是要砸烂一切旧传统的革命倾向,一种是要维护旧传统的保守倾向。

中国历史上符合这种现象的时期有()①公元前8世纪到公元前3世纪②8世纪初期③20世纪初期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①②③20.宋代,儒学家开始从一个新的角度来思考人间的伦理纲常。

这个新的角度是()A.从辩证思维出发 B.从天人感应出发C.从万物本源出发 D.从人的本性出发2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对后世文化学术的发展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其中,主导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是()A.儒家思想B.法家思想C.墨家思想D.道家思想22.郭沫若把春秋战国时比拟为“第一次五四运动”,指出是“社会的转变”促成了这一时代的“百家争鸣,群花怒放”。

这一时期“社会转变”的表现是()①分封制崩溃,井田制瓦解②各种政治力量异常活跃③各种思想交相辉映④中央集权制度确立A.①②④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23.“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

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这句话应出自()A.董仲舒 B.朱熹 C.王阳明 D.李贽24.“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

却笑从前颠倒见,枝枝叶叶外头寻。

”这首诗反了()A.孟子的“仁政”B.董仲舒的“独尊儒”C.王阳明的“心学”D.顾炎武的“经世致用”25.张鸣在《中华帝国:制度的断想》中写道:“在诸侯争雄的春秋时代,封建制原来赖以存在的基础……宗法制被打破,各个政治实体在竞争中,表现出了过于强烈的以自我为中心的倾向,同一宗法血亲系统内的争夺和厮杀自然不可避免。

”材料所述现象出现的根源是A.周朝王室的衰落 B.礼乐制度的崩溃C.铁犁牛耕的出现 D.宗法关系的疏远26.(2016·河南开封一模·25)南宋大官僚“张俊发收租六十四万斛。

偶游后圃,见一老兵昼卧。

询知其能货易,即以百万付之。

其人果往海外,大获而归”。

由材料可知( )A.南宋政府实行重商政策B.地租主要形式为实物地租C.白银成为普遍流通的主要货币D.南宋商品经济发达,自然经济开始解体27.(2016·四川德阳一模·8)明洪武28年规定,凡洪武27年以后新垦的田地,“不论多寡,俱不起科(征税)”“若有司增科扰害者罪之”。

这些措施( )A.导致了土地兼并加剧B.推动了农产品的商品化C.加重了生态环境压力D.增加了农民的税赋负担28.(2016·湖南岳阳一模·3)土地制度是古代的主要制度。

汉代以后地券或地契是买卖双方私人之间所立的文契。

此外还有政府官方发给田地所有人的产权证明文件。

这主要说明( )A.土地买卖相当频繁B.土地所有权登记制度的出现C.体现了“耕者有其田”D.土地所有权完全由国家控制29.(2016·广东高考适应性考试·25)根据北魏的均田制,大部分国有土地授出后要求受田者年老身死时交还国家再分配,但这种“还”和“受”大多在户内进行。

这说明均田制客观上( )A.抑制了土地兼并B.加剧了皇权的衰落C.促进了农业经济的发展D.造成了国有土地的私有化30.(2016·河南焦作一模·26)下表为“1721—1820年清代刑部档案中农村雇工案件统计表”,对此解读有误的是( )AC.农村资本主义萌芽发展迅速D.晚清小农经济有破产趋势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共40分)31.(25分)大历史观用长时间、远距离、宽视界审视历史,着重大众的集体智慧,目的是勾画一个历史的大纲,着重东西的汇合。

中西农耕文明下表反映的是10—14世纪中西的农业状况(1)据表格内容比较分析古代的中西农耕文明。

(8分)工业文明崛起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在这些世纪里,一个生气勃勃的新欧洲正在崛起……从哥伦布横越大西洋,达·伽马从葡萄牙出发,绕过好望角航行到印度西部海岸,从而开创了一个新的历史进程,欧洲的统治也迅速地扩大到全球……文艺复兴、工业革命、法国大革命以及把自己的统治迅速扩大到全球的强大的民族国家的崛起,都发生在这些世纪里……安逸自在、心满意足的中国人目不转睛地注视着过去。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2)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6世纪以后,人类文明进程发生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

(8分)文明多元一体希腊学习埃及,罗马借鉴希腊,阿拉伯参照罗马帝国,中世纪的欧洲又模仿阿拉伯,而文艺复兴时期的欧洲则仿效拜占庭帝国。

中国在春秋战国时代本来存在着多种不同的地域文化,有中原文化、齐鲁文化,秦陇文化、荆楚文化、吴越文化、巴蜀文化等等,但后来才合成一个大体统一的华夏文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