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守恒定律和化学方程式书写导学案

合集下载

第五单元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第五单元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2021-2022学年九年级化学人教版上册

人教版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导学案大单元整体设计 初三年级 化学学科 第五单元第 1 课题学案一、课题名称:质量守恒定律(P92~P98)二、学习目标1、能用质量守恒定律判断常见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解释某些反应前后物质质量发生变化的现象。

2、能用微粒的观点对质量守恒定律的本质进行解释,并能结合具体实例推测某种物质的粒子构成。

3、知道化学方程式是描述化学变化的语言。

化学变化过程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组成(即物质的关系)、各物质间量的关系、反应条件、部分反应现象等都可以通过化学反应方程式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描述。

4、能从“质”与“量”的角度说出化学方程式的含义,根据化学方程式列举化学反应的有关信息。

第1课时 质量守恒定律三、 学习内容及程序(一)温故知新1.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在选项前的括号中画“√”或“×”。

(相对原子质量O -16,Cl -35.5,Ca -40) ( )A .Ca(ClO)2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表达式为%1002165.3540216⨯⨯++⨯ ( )B .CO 2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2 价( )C .右图所示结构示意图表示的元素常显的化合价为+2价( )D .氯酸钾属于化合物,但不属于氧化物2.用元素符号或化学式填空: 3 个硫原子 ,1 个铝离子 ,8 个水分子 ,氧化铁(二)学习新知识1、提出问题: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和有没有发生改变?引入:火柴燃烧最后只剩下灰烬,酒精燃烧后连灰烬都没有留下,难道物质从世界上消失了吗? 你的猜想: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可能 。

2、设计并进行实验阅读书本P92—93探究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填写实验报告: 实验方案 方案一方案二 实验现象红磷燃烧,产生大量 ,气球 。

铁钉表面 , 溶液由 变成 。

反应前后各物质质量总和反应前后各物质 质量总和 符号表达式3、分析实验并得出结论:(1)质量守恒定律: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复习导学案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复习导学案

第五单元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一)【学习目标】1.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学会应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现象和问题【活动方案】活动一、认识质量守恒定律1.写出下面两个反应的文字表达式:白磷的燃烧:。

硫酸铜和铁反应生成铜和硫酸亚铁:。

2.分组完成课本P90活动与探究中的方案一、方案二中的实验,将实验结果填入下表中:(说明:单号组完成方案一,双号组完成方案二)结论:反应前物质的总质量_________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

讨论:去除反应前后未反应的物质,你能得到什么结论?将你的发现与同伴交流。

小结: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质量守恒定律。

活动二、初步理解质量守恒定律2.上述的两个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吗?是什么原因造成了反应前所称的质量与反应后所称的质量不相等?(组内讨论后说说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碳酸钠与盐酸反应:镁在空气中燃烧:结论:质量守恒定律中的等量关系指的是反应物的质量之等于生成物的质量之,不能忽略参加反应的的质量和反应生成的的质量。

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算一算后,谈一谈应用质量守恒定律时的注意事项。

在“C+O2 CO2”中,已知12g碳和32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可生成____g 二氧化碳。

如果现有12g碳和34g的氧气,他们完全反应后可生成g二氧化碳。

结论: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的反应物的质量之和与反应生成的物质的质量之和相等。

活动三、能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决一些问题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并改正错误的说法。

⑴500g的冰融化成500g的水,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⑵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⑶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的质量比原反应物的质量小,因此这个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课堂反馈】1.质量守恒定律揭示了化学反应中()A.反应条件B.哪些物质是反应物C.哪些物质是生成物D.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L氢气和1L氧气反应生成2L水B.10克食盐溶解在100g水中,形成110g食盐水,遵守质量守恒定律C.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四氧化三铁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与氧气的质量之和D.根据质量守恒定律,6g碳和6g氧气反应生成12g二氧化碳3.2g的A和一定量的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8gC和4gD,则参加反应的B的质量是g。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导学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导学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学习目标:1、通过实验探究了解化学反应中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关系,认识和理解质量守恒定律。

2、能用微粒观分析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解释解决生活和生产中常见的简单的化学问题。

3、初步学习用定量的方法研究化学问题,初步树立“物质是不灭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质量守恒定律。

2、质量守恒的实质和应用。

(一)知识准备:给水通电时,水分子分解成了 和 ,然后这些原子进行重新组合,生成了 和 ,大量的分子聚集在一起,分别生成了 和 。

在这个过程中,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原子的种类 (有或没有)发生变化,分子的种类 (有或没有)发生变化。

那么,被分解水的质量 (等于或不等于)生成的氢气与氧气的质量和。

(二)导学:化学反应中,反应物与生成物的质量之间有什么变化?反应后物质的总质量是增加?是减少?还是不变?(三)新知探究一、质量守恒定律1、【实验一】白磷燃烧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白磷燃烧,产生大量 ,放出大量的②玻璃管上的气球先 后 ③天平 。

【分析与结论】天平 ,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 (填<、>、=)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

【表达式】磷+氧气−−→−点燃;(改成化学式表示)2、【实验二】铁钉和硫酸铜溶液的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

【实验现象】①铁钉表面覆盖一层 色物质,溶液由 色变为 色②两次称量,天平 。

【分析与结论】反应前各物质的总质量 反应后各物质的总质量(均填<、>、=) 【表达式】铁 +硫酸铜 −→−铜 + (改成化学式表示) 思考:铁钉放入前为什么要打磨?3、质量守恒定律概念: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4、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问题(1)盐酸与碳酸钠粉末反应前后质量的测定【实验现象】①反应迅速进行,产生 ②天平 ,指针偏 。

【分析与结论】由于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气体,气体 ,左边减少的质量即为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

若将二氧化碳气体收集,则天平平衡。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2021年初中化学人教版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题分析本课题内容重点介绍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和书写步骤,化学方程式书写遵守两个原则:一要以客观事实为基础,二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这两点对于初学化学的学生尤为重要,要使学生认识到无论是物质的化学式还是化学方程式,都应是客观事实的反映。

化学方程式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化学方程式等号左右两边的各原子种类和数目相等。

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是本课题教学的重点。

教材先以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反应为例,指出该化学方程式等号两边的原子种类和数目都相等,即这个化学方程式是配平的,接着教材又指出其他的化学方程式并非都这么简单,并以氢气与氧气的反应为例展示了一个简单的配平思路。

教材以磷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五氧化二磷的反应为例,较全面地说明了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几个步骤。

教材简单介绍了用最小公倍数法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

最小公倍数法是一种比较简单和常用的配平方法,应当在课堂上适当组织练习,使学生初步学会这种配平方法。

环节1 课前自学准备课题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课型新授课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通过具体化学反应分析、理解化学方程式的含义。

2.了解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的原则。

3.能正确书写简单的化学方程式。

过程与方法1.采用讲练结合的方法,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

2.采用归纳总结的方法,对配平化学方程式的方法加以总结。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思维的有序性和严密性。

2.通过对化学方程式书写原则和配平方法的讨论,对学生进行尊重客观事实,遵从客观规律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教育。

教学重点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

教学难点化学方程式的配平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及相关图片。

课前预习1. 书写化学方程式应遵守两个原则:以客观事实为基础;要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2. 书写化学方程式的步骤:(1)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式;(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3)注:标明化学反应条件,标出生成物的状态;(4)等:短线改成等号。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第二节质量守恒定律(共2课时)班级 ________ 姓名 _________ [学习目标]一、探讨、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含义;二、能用微粒的观点说明质量守恒的本质原因;3、能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常见的化学反映中的质量关系。

[基础学习]一、阅读与交流(自学讲义P100-P103页内容,完成下面问题。

)质量守恒定律微观宏观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的______、______、______保持不变。

①化学反应前后,密闭体系_______________;②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______和______守恒。

二、实验与探讨(探讨化学反映中的质量关系)实验步骤ⅠⅡ如图所示,称量氢氧化钠溶液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后,密闭体系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如图所示,称量大理石和稀盐酸反应后,密闭体系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

实验现象①产生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①生成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化学反应前后,__________________守恒。

[分析归纳]随着化学反映的进行,反映物质量_______________,生成物质量______________,而密闭体系总质量_______。

则___________________应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

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咱们把这一规律称为质量守恒定律。

(注:质量守恒定律只对化学反映适用)[思考]柴炭燃烧后质量变轻、铁钉生锈后质量增大、铜丝灼烧后质量增加、高锰酸钾受热分解后剩余固体质量减轻……这些现象是不是违背质量守恒?[思考]为何所有的化学反映都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你能从微观角度予以说明吗?[归纳整理]化学反映进程中,原子的______、______和______维持不变。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篇一: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课题一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编定人:张丽丽审定人:张丽丽学习目标1. 理解质量守恒定律以及守恒的原因,学会运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和解决一些化学现象和问题。

2. 引导学生进行质量守恒定律的探究,初步培养学生定量研究问题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对质量守恒定律含义的理解和运用。

一.自主学习:1.1673年英国著名的科学家波义耳做了一个著名的实验:将金属放在密闭的容器里加热,两个小时后打开密闭容器,进行称重,物质的质量增加了,而1774年,拉瓦锡用精确的定量实验研究了氧化汞的分解和合成反应中各物质质量之间的变化关系,他将45.0份质量的氧化汞加热分解,恰好得到了41.5份质量的汞和3.5份质量的氧气,由此得到了质量守恒定律,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及原因是什么?2.化学实验中使用天平的注意事项有哪些?二.课内探究:实验探究一:请按照指导完成实验并将实验记录填入表中:(表格见课本P94)。

思考:在红磷的燃烧实验中,集气瓶底部的细沙起什么作用?气球起什么作用?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 实验探究二:思考:1.有气体参加和有气体生成的反应验证质量守恒定律必须在什么体系中进行?2.蜡烛燃烧后蜡烛变小;铁生锈后质量增加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这种说法对吗?为什么?探究三: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是什么?分析:电解水的微观过程结论:1.水通电分解反应的实质是什么?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没有改变,原子的没有增减,原子的没有改变,组成物质的元素的种类,元素的质量,所以化学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总和相等。

(质量守恒的原因)练习1.现有一反应A+B有10gA和5gB完全反应,反应结束后生成C的质量为多少g?练习2.100g水和100g酒精混合,质量等于200g,这是否符合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三.课堂小结四.当堂检测1.下列各组物质,在敞口容器里发生反应,容器内物质的总质量在反应前后不变的是()A、碳酸钠放入盐酸中B、高锰酸钾固体受热分解C、硫酸铜溶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D、在空气中点燃镁条2、R在氧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2R+3O2述正确的是()2CO2+4H2O,则有关R的组成叙A.只含有碳、氢元素B.一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一定含有碳、氢、氧元素D.定含碳、氧元素,可能含有氢元素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2L氢气和1L氧气反应能生成3L水,这句话对吗?篇二:初中化学《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第五单元课题1《质量守恒定律》第一课时导学案学习目标1.通过探究活动能说出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2.从微观角度知道质量守恒定律的实质。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第五单元 化学方程式课题2 如何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导学案 第一课时一、学习目标1、了解化学方程式的书写原则。

2、掌握简单的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步骤并能正确书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二、重难点: 正确书写化学方程式。

三、教与学活动设计【情景引入新课】根据实验视频写出相关的符号表达式。

【探究活动1】先用模型模拟反应的微观过程,再想一想它们能不能体现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遵守质量守恒定律体现在什么方面?书写化学方程式的原则:一是要以 为基础,二是要遵守 。

【探究活动2】小组讨论,试着写出书写化学方程式有哪些具体步骤?(以红磷燃烧为例)1.写根据实验事实写出反应物及生 成物的 ,并在式子左右两边之间画一条短线。

2.配配平化学方程式,并检查式子左右两边各元素原子的 ,使化学方程式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最小公倍数法:找出反应前后只出现一次,并且原子数相差最大的原子。

关键元素(是O )。

反应前、后该(氧)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10。

最小公倍数除以化学式中该原子的个数,把得到的数字写到化学式前面。

在O 2前面配上计量数5,在P 2O 5前面配上计量数2再配平其他原子。

前后磷原子个数的最小公倍数是4,在P 前面配上计量数4 )3.标注注明反应发生的 、箭头,把短线改成 。

4.查检查。

反应条件的标注方法:1)点燃、________(常用“△ ” 号表示)、高温、催化剂等反应条件,写在等号的________。

2)催化剂与其他反应条件共存,将催化剂写在等号________,其他条件写在等号________。

C + O 2C O 2点燃 H 2 + O 2 H 2O 点燃生成物状态的标注方法(标箭头的要求)1)如果________中有气(固)体,在气体物质的化学式________要注“↑(↓)”号;2)如果______________中都有气(固)体, 气体物质的化学式则不需注“↑(↓)”号. 练一练:1、书写电解水的的化学方程式:2、剑桥大学圣约翰学院研究激活了藻类植物中沉睡了上千年一种生物酶(催化剂),研究者们成功将其激活后利用它和光的共同作用可将水分解成氢气和氧气。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第五单元  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导学案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主备人:审核人:【导学目标】1、了解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守恒的原因;2、会用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一些简单问题;3、了解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含义。

【知识回顾】1.分子与原子的本质区别;化学反应的实质;2.水电解实验的现象与结论;3.写出白磷燃烧和氯酸钾在二氧化锰催化下受热分解的文字表达式。

【问题导入】早在300多年前,英国化学家波义尔在一个敞口的容器中加热一种金属,结果发现反应后质量增加了,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不守恒。

之后,俄国化学家罗蒙诺索夫在密封玻璃瓶内燃烧金属,发现反应前后质量不变,由此得出反应前后质量守恒。

那么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质量什么关系呢?【导学、自学】阅读课本90页活动与探究思考下列问题。

A、实验现象B、实验注意事项C、实验结论【互助】1.活动与探究1 白磷燃烧⑴锥形瓶底部的细沙起何作用?。

⑵绑在玻璃管上的气球有什么作用?。

⑶反应前的物质和反应后的物质各是什么?。

2.活动与探究2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参加化学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

【展示】3.质量守恒定律在化学反应中,..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参加的。

【过关检测】1、24克镁在氧气中燃烧生成40克氧化镁,则参加反应的氧气的质量为________克。

2、加热a克氯酸钾和b克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待反应完全后,生成氯化钾c克,则生成氧气_______克。

3、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细铁丝的质量大。

该反应是不是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为什么?4.100克水和100克酒精混合后总质量等于200克,所以这个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作业】课后习题2、3【课后反思】第二课时【知识回顾】1、质量守恒定律的内容。

2、写出镁条在空气中燃烧反应的文字表达式。

【导学、自学】阅读课本P92页实验5-1和实验5-2,思考以下问题。

A、实验现象B、实验注意事项C、实验结果【互助】讨论:1.以上两实验前后天平不再平衡,是不是不遵循质量守恒定律呢?反应前后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2.如果在燃着的镁条上方罩上罩,或将生成物的二氧化碳全部收集起来称量结果会怎样呢?3.要做质量守恒定律的验证实验时应选择什么样的反应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五单元课题1 质量守恒定律第1课时学案
班级:初三( )班姓名: 组号:
[我想学]
1.参考课本P51-52图3-11、3-12、3-13,你认为在化学反应前后,下列各项中没有发生改变的是 A.原子的数目 B.分子的种类C.原子的种类D.元素的种类()
2.在化学反应中,反应物的总质量与生成物的总质量是否相等?
[探究与突破] 1.活动与探究1 白磷燃烧
[温馨提示]白磷的燃点很低,易自燃,且有剧毒,所以实验中取用白磷时要用镊子夹取,切不可用手直接取用。

[大家都来动动脑]:⑴锥形瓶底部的细沙在何作用?。

⑵绑在玻璃管上的气球有什么作用?。

2.活动与探究2 铁钉与硫酸铜溶液反应
[我会学] 3.质量守恒定律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大家都来动动脑1]已知12克碳与32克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CO2的质量为
克;若12克碳与64克氧气充分反应,生成CO2的质量为克。

[大家都来动动脑2]将8g硫和8g的氧气充分混合充分燃烧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二氧化硫g。

那么将8g硫和10g的氧气充分混合充分燃烧,得到二氧化硫g。

[温馨提示]质量守恒定律指的是参加反应的各物质的质量总和,而不是有多少反应物,一定注意“参加”二字的真正含义。

[大家都来动动脑3]100克水和100克酒精混合后总质量等于200克,所以这个过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你认为这种看法正确吗?
[温馨提示]质量守恒定律的前提是发生化学反应,对于物理变化则不适用。

[我乐学1] 1.已知24g木炭与64g氧气恰好完全反应,则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 )
A.88g
B.24g
C.64g
D.40g
2.现将A、B两种物质各10g混合加热,A完全反应,生成8g的C和4g的D,则参加反应的A与B的质量比是 A.1∶1 B.2∶1 C.4∶1 D.5∶1 ( )
3.在X+2Y=3Z中,已知X为4g,生成Z为10g,则Y的质量是( )
A.3g
B.4g
C.6g
D.10g
4.将3g碳和8g的氧气充分混合充分燃烧恰好完全反应,得到二氧化碳g。

那么将3g碳
和10g 的氧气充分混合充分燃烧,得到二氧化碳 g 。

[
[5.A.分子的种类 B.分子的数目 C.物质的种类 D.原子的数目
6.某化工厂通过电解食盐(NaCl)水制取一些化学工业的基本原料,此反应产物中不可能存在的物质是 A.NaOH B.H 2SO 4 C.H 2 D.Cl 2 ( )
7.Cu 可以和浓HNO 3反应,化学方程式为Cu+4HNO 3=Cu(NO 3)2+2H 2O+2X↑,其中X 的化学式是 A.N 2O 2 B.N 2 C.NO D.NO 2 ( )
[探究与突破] 4.活动与探究3 碳酸钠与盐酸反应 [大家都来动动脑3]造成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能否由此证明此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
[大家都来动动脑4]本实验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5.活动与探究4 镁条燃烧
? +
乙 丙 A 原子 B 原子 [大家都来动动脑5]造成天平不平衡的原因是什么?能否由此证明此反应不遵守质量守恒定?
[大家都来动动脑6]本实验要在什么样的条件下进行反应,才能使天平保持平衡?
[我会学] 质量守恒定律——参加..
的各物质的 ,等于反应后生成的各物质的 。

对质量守恒定律的理解中要注意:
1 、 反应物的总质量是指参加反应的;
2 、定律的前提是化学反应。

从宏观和微观两个角度理解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有“ 不改变, 个一定变,( )个可能变”: 所有化学反应均遵守质量守恒定律,若有形式上不遵守质量守恒的情况,一定是有某些物质被遗漏或逸散到空气中。

[我乐学]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根据质量守恒定律,1 L 氢气和1 L 氧气反应能生成2 L 水
B.蜡烛完全燃烧后,蜡烛没有了,违背了质量守恒定律
C.只有固体、液体间的物质反应才遵守质量守恒定律
D.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物的质量等于参加反应的铁丝和氧气的质量之和
9.镁条在高温的密闭容器里加热(内有足量空气),能正确表示容器所盛物质总质量与时间关系的图像是
A B
C D
10.如图是某个化学反应前后的微观模拟图,请根据图示判断参加反应的
和 与反应后生成的个数比是
A.5:1:2
B.2:1:2
C.1:1:1
D.2:3:1
1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因为“质量守恒”,所以煤燃烧后产生的煤渣的质量已定和所用煤的质量相等
B.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后,生成物的质量比镁带的质量增加了
C.100克酒精和100克水混合在一起后,质量等于200克,符合质量守恒定律
D.H 2和O 2形成混合物的质量等于其反应后生成水的质量
12.如右图所示,每两个甲分子反应后生成两个乙分子和一个丙分子,已知甲、乙、丙分别为
不同种类的纯净物,则乙物质的化学式为
A.A 2 B
B.AB 2
C.AB
D.A
4B 2
( )
13.“法轮功”邪教组织的头目李洪志
说,他发功能使铝发生化学反应,变成铜和金,此说法对否?为什么?
[我想学] 一、化学方程式:[写一写]参考课本P93页填写
1、化学方程式:用来表示
2、化学方程式的读法,以S + O2
(1)宏观:在点燃的条件下,和反应生成;
(2)微观: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个和1个反应,生成1个;(3)质量:在点燃的条件下,每份质量的和份质量的反应,生成份质量的。

[我乐学] 活动与探究4 [读一读]
3、从物质种类、(同
组之间把意义互相读出来) 2H2O2O + O2↑(1);(2);(3)。

[大家都来动动脑7]各反应物和生成物的质量比是否等于其相对分子质量比?为什么?
[我会学] 二、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解释下列现象
①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后,生成物质量比细铁丝质量大。

②高锰酸钾固体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减少。

③古人幻想“点石成金”,你认为可能吗?
2、根据反应前后原子种类没有改变的原理解题
例题:某化合物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则下列关于该化合物的组成说法中正确的是:()A.肯定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B.肯定含有碳、氢元素,可能含有氧元素C.肯定含有碳、氢元素,不含氧元素D.不可能同时含碳、氢、氧三种元素
3、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各种原子数目没有增减的原理解题
例题: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在X2 + 3Y2 =2Z中,Z的化学式用X、Y表示应是()
A.XY2B.XY3C.X2Y3 D.X3Y2
4、应用化学反应前后物质总质量不变和各物质质量比的原理解题
例题○1:在2A+B=3C+D的化学反应中,已知20gA与15gB恰好完全反应生成25gC,则同时生成D多少?若制取5gD,至少需要多少克的A物质?
5、根据化学反应前后元素质量(原子总质量)没有变化的原理解题
例题:6.2g某物质在适量的氧气中燃烧后,生成2.2g二氧化碳和7.2g水,这种物质由哪几种元素组成?且各元素的质量是多少?各原子几个数比是多少?
[我检学]1.在某反应3A +B ===2C +3D中,4.2g A恰好能和8g B完全反应,生成6.6g D。

求(1)同时生成C多少克?(2)若要生成C物质11.2g,则需要A的质量为多少?(3)如果已知D物质为CO2, 则A物质的相对分子质量为多少?
5.在一个密闭容器中放入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一段时间后,测得有关数据如下:
(1)这一反应类型是反应;x= g
(2)由表中数据分析可知,B可能没有参加该化学反应,也可能是该反应的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