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历史教学进度表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一、教学大纲1. 教学目标本教学大纲旨在通过研究中国历史,使学生了解中国的发展历程、文化传承和社会变革,培养学生对中国历史的兴趣和理解,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综合能力。

2. 教学内容本课程按照中国历史发展的时间顺序,将内容分为以下几个单元:1. 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2. 秦汉时期的统一中国3. 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4. 宋朝与元朝的中兴5. 明朝与清朝的变革3. 教学要求1.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对历史事件的分析和评价能力;2. 建立学生对历史概念和事件的正确理解;3. 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民族自豪感;4. 引导学生发展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4. 教学方法本课程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分组研究、实地考察等。

通过多种形式的研究活动,引发学生的兴趣,培养他们的探索精神和合作能力。

二、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中国古代文明的形成1. 概念解释:中国古代文明的特点和起源2. 研究内容:夏、商、西周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特点3. 重要事件和人物:夏朝的尧舜禹,商朝的商汤和武丁,西周的周武王和周公第二单元:秦汉时期的统一中国1. 概念解释: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意义和影响2. 研究内容:秦朝的政治制度、法律制度和文化成就;汉朝的政治制度、经济繁荣和科技发展3. 重要事件和人物:秦始皇,汉高祖刘邦,张骞出使西域第三单元:魏晋南北朝与隋唐时期1. 概念解释: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政治动荡和文化变革2. 研究内容:魏晋南北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和文化特点;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和文化繁荣3. 重要事件和人物:司马炎,杨坚,唐玄宗,王维,杜牧第四单元:宋朝与元朝的中兴1. 概念解释:宋朝与元朝的政治制度和文化特点2. 研究内容: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元朝的统治制度、社会状况和科技进步3. 重要事件和人物:宋太祖赵匡胤,宋徽宗赵佶,元世祖忽必烈,钱钟书,马可·波罗第五单元:明朝与清朝的变革1. 概念解释:明朝与清朝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变革2. 研究内容:明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成就;清朝的政治制度、社会状况和对外关系3. 重要事件和人物:明成祖朱棣,清太宗皇太极,顾炎武,郑成功以上为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教学大纲及教学进度表的内容概述,具体教学活动和评价方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补充与调整。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程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程计划及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课程计划及教
学进度表
课程计划
本教学计划旨在帮助七年级学生全面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内容和重要事件,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分析能力。

通过探索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不同朝代的政治经济制度、重要人物和事件,学生将了解中国历史的基本发展轨迹。

第一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 重点内容:黄河流域的古代文明、良渚文化的发现
- 教学目标:了解中华文明的起源和重要特点,认识黄河流域的贡献
第二课:夏朝和商朝
- 重点内容:夏朝的建立、商朝的兴盛
- 教学目标:了解夏朝和商朝的政治、经济制度,认识商朝的文化和技术发展
第三课:西周和春秋战国时期
- 重点内容:西周的衰落、春秋战国时期的分裂
- 教学目标:了解西周的政治制度的转变,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分封制度和诸侯国的兴衰
第四课:秦朝和汉朝之前
- 重点内容:秦朝的统一、秦始皇的改革
- 教学目标:了解秦朝的统一战争和政治改革,认识秦始皇的功绩和其影响
第五课:汉朝和三国时期
- 重点内容:西汉和东汉的兴衰、三国时期的战乱
- 教学目标:了解西汉和东汉的政治制度和文化发展,认识三国时期的政治混乱和文化交流
教学进度表
课程计划的教学进度如下:
注意:教学进度表只是一个参考,具体根据教学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以上是《人教版七年级中国历史上册》的课程计划及教学进度表,希望能为教师提供参考,并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历史。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第一单元: 人类社会的起源和特点课时一: 人类社会的形成课时目标: 了解人类社会的起源和特点教学内容: 人类社会的起源、人类社会的特点教学时长: 2课时课时二: 古代文明的发展课时目标: 了解古代文明的发展过程和成就教学内容: 古代文明的发展和成就教学时长: 2课时第二单元: 中国古代社会的发展课时三: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课时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社会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社会的起源和演变过程教学时长: 2课时课时四: 封建社会的形成课时目标: 了解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教学内容: 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形成和特点教学时长: 2课时课时五: 秦汉帝国的统一与繁荣课时目标: 了解秦汉帝国的统一与繁荣教学内容: 秦汉帝国的统一与繁荣教学时长: 2课时第三单元: 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课时六: 丝绸之路的形成课时目标: 了解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教学内容: 丝绸之路的形成和发展教学时长: 2课时课时七: 丝绸之路的繁荣课时目标: 了解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影响教学内容: 丝绸之路的繁荣和影响教学时长: 2课时第四单元: 文化中国的景泰年间课时八: 明代的疆域和社会经济课时目标: 了解明代的疆域和社会经济教学内容: 明代的疆域和社会经济教学时长: 2课时课时九: 明代的官制和科举制度课时目标: 了解明代的官制和科举制度教学内容: 明代的官制和科举制度教学时长: 2课时课时十: 文化中国的景泰年间课时目标: 了解文化中国的景泰年间教学内容: 文化中国的景泰年间教学时长: 2课时以上为初中历史七年级上册教学进度表。

请根据教学进度,安排相应的课时内容和时长。

烟台市龙口市2024-2025学年历史教学进度表

烟台市龙口市2024-2025学年历史教学进度表
第三单元第10课--第六单元第20课
学业水平考试复习
6.15学业水平考试
6.30—7.13
2
期末复习考试
备注:
初三上学期期末考试内容为世界历史上册加下册前三单元。初三下学期期中考试为初一、初二、初三内容。
2024--2025学年度初中历史教学进度表
时间
周数
教学内容
初一
初二
初三
第一学期
9.2—11.3
9
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10课
第一单元——第四单元第13课
第一单元——第七单元第22课
11.4—11.10
1
期中复习考试
11.11—12.29
7
第三单元第11课——第四单元第21课
第四单元第14课——第八单元第27课
世界历史上册、下册到第三单元第12课
12.30—2025.1.12
2
期末复习考试
第二学期
2025.2.7—4.20
9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10课
第一单元——第三单元第9课
世界历史下册第四单元——第六单元第23 课
结业考试复习
4.21—4.27
1
期中复习考试
4.28—6.29
9
第二单元第11课——第三单元第22课

2024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进度表

2024最新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进度表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历史教学进度表
周次
起止时间
教学内容
课时
备注
1
09.01—09.08
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Leabharlann 第2课:原始农业与史前社会
2
2
09.09—09.15
第3课:中华文明的起源
2
3
09.16—09.22
第4课:夏商西周王朝的更替
2
中秋
节假
4
09.23—09.30
第5课:动荡变化中的春秋时期
2
5
2
11
11.11—11.17
期中复习,期中考试,试卷讲解
2
12
11.18—11.24
第12课:大一统王朝的巩固
2
13
11.25—12.01
第13课:东汉的兴衰
2
14
12.02—12.08
第14课:丝绸之路的开通与经营西域
第15课:秦汉时期的科技和文化
2
15
12.09—12.15
第16课:三国鼎立
2
16
10.01—10.07
第6课: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国庆
放假
6
10.08—10.13
第7课:百家争鸣
2
7
10.14—10.20
第8课:夏商周时期的科技与文化
2
8
10.21—10.27
第9课:秦统一中国
2
9
10.28—11.03
第10课:秦末农民大起义
2
10
11.04—11.10
第11课: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12.16—12.22
第17课: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族的内迁

初一历史教学进度表

初一历史教学进度表
第九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7
4.16-4.22
第十课蒙古族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十一课元朝的统治
8
4.23-4.29
期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复习备考
9
4.30-5.6
期中考试
10
5.7-5.13
第十二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11
5.14-5.20
第十三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十四课明朝的统治
12
5.21-5.27
单元复习
13
5.28-6.3
第十五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十六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14
6.4-6.10
第十七课明朝的灭亡
第十八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15
6.11-6.17
第十九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二十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16
6.18-6.24
第二十一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17
6.25-7.1
期末复习
18
7.2-7.8
期末复习
周次
日期
教学内容
教研组
1
3.5-3.11
第一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
历史组
2
3.12-3.18
第二课 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第三课盛唐气象
3
3.19-3.25
第四课 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
第五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
4
3.26-4.1
第六课 北宋的政治
5
4.2-4.8
第七课 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6
4.9-4.15
第八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2017-2018学年第二学期初一历史教学进度表

202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表

202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表

2024年初中七年级历史教学工作计划表一、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历史的基本概念和方法,培养历史思维和历史意识。

2. 培养学生对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历史知识储备。

3. 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批判思维能力,发展他们的分析、独立思考和创新能力。

4. 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团队意识,通过小组合作活动促进学生的互动和交流。

二、教学内容及计划安排:1. 新中国的成立与发展(2周)-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新中国成立的历史背景、意义和主要人物。

- 通过图文资料和小组讨论,帮助学生理解新中国的发展历程,并能从中反思历史与现实的联系。

- 通过角色扮演和小组合作,让学生了解不同角色在新中国成立中的贡献与作用。

2. 中国古代文明(3周)-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主要内容,如夏商周的历史与文化、古代科技发明等。

的辉煌与独特之处。

- 安排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在小组合作中深入了解中国古代文明的某个方面,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3. 世界古代文明(3周)-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埃及、巴比伦、希腊、罗马等古代文明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 通过图片展示、视频观看和小组合作,让学生感受世界古代文明的多样性和交流。

- 安排小组展示和辩论活动,让学生了解不同古代文明的相互影响和交流。

4.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2周)-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如封建制度、三皇五帝制度、秦朝的集权制度、封建的中央集权制度等。

- 通过图文资料和课堂讲解,帮助学生理解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和影响。

- 安排小组合作项目,让学生在小组内分析不同政治制度的优劣,展示自己的观点和理由。

5. 中国古代经济文化(2周)-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经济文化的发展历程和特点,如农业经济、手工业经济、商业经济的兴起和繁荣等。

文化的繁荣与变迁。

- 安排小组研究项目,让学生深入了解古代经济文化的某个方面,并展示自己的研究成果。

6. 中国古代科技(2周)- 学生通过学习,了解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历程和主要成就,如造纸术、指南针、火药等。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进度表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进度表

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进度表第一学期
单元一:古代文明
- 第一课:中国古代文明的起源
- 第二课: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的古代文明
- 第三课:印度河流域的古代文明
- 第四课:古代文明的特点和影响
单元二:古代希腊罗马文明
- 第一课:古代希腊的兴起和民主制度
- 第二课:古代希腊的科学和艺术成就
- 第三课:古代罗马的兴起和帝国制度
- 第四课:古代罗马的法律和道德观念
第二学期
单元三:中世纪封建制度
- 第一课:封建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 第二课:封建社会的层级结构
- 第三课:封建领主和农民的生活
- 第四课:封建社会的影响和变革
单元四:欧洲大航海时代
- 第一课:大航海时代的背景和动因
- 第二课:哥伦布和马哥孛罗的航海探险- 第三课:欧洲殖民地的建立和发展
- 第四课:大航海时代的影响和意义
第三学期
单元五:近代工业革命
- 第一课:工业革命的起源和影响因素- 第二课:英国的工业革命和工厂制度
- 第三课:工业革命对社会和经济的影响
- 第四课:工业革命在其他国家的传播和影响
单元六:现代国际关系
- 第一课:世界两次大战的原因和结果
- 第二课:冷战时期的国际关系
- 第三课:联合国的成立和作用
- 第四课:现代国际合作与全球化问题
以上是七年级历史教学计划的进度表。

请根据学期和单元的安排进行教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原始农耕生活
2
11
3
9.5
9.9
3、远古的传说
单元复习检测
12
17
4
9.12
9.16
4、早期国家的产生和发展
5、青铜器与甲骨文
18
26
5
9.19
9.23
6、动荡的春秋时期
7、战国时期的社会变化
27
30
6
9.26
9.30
8、百家争鸣
单元复习检测
36
41
7
10.3
10.7
9、秦统一中国
42
46
8
10.10
62
73
14
11.21
11.25
16、三国鼎立
17、西晋的短暂统一和北方各民族的內迁
74
81
15
11.28
12.2
18、东晋南北时期江南地区的大开发
19、北魏政治和北方民族大交融
82
89
16
12.5
12.9
20、魏晋南北朝的科技与文化
21、让我们共同来感受历史
90
98
17
12.12
12.16
总结复习第一、二单元
10.14
10、秦末农民大起义
11、西汉建立和“文景之治”
47
53
9
10.17
10.21
12、汉武帝巩固大一统王朝
54
57
10
10.24
10.28
期中复习
11
10.31
11.4
期中考试
12
11.7
11.11
13、东汉的兴亡
58
61
13
11.14
11.18
14、沟通中外文明的“丝绸之路”
15、两汉的科技和文化
2016 -2017年度第一学期历史科教学进度表教者
科目
历史
教学
班级
七(1.2)
教科书名称及册数
义务教育教科书
历史
上课
日期
2016.8.26
每周
节数
2节
总授课
节数பைடு நூலகம்
32
考试
次数
2次


时间
预定进度
页数
实际进度
出入原因
说明




1
8.25
8.26
报到、注册
2
8.29
9. 2
1、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
18
12.19
12.23
总结复习第三、四单元
19
12.26
12.30
期末复习
20
1.2
1.6
期末考试
21
1.9
1.13
总结考核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