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精简版)

合集下载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请大家拿出自己准备好的跟老师一样的物体,看一看,摸一摸,你们感觉它们与长方体和正方体有什么不一样?
二、学习新课
1、圆柱的认识。
实物投影呈现课文插图,引导学生观察图形的特征。
让学生拿着圆柱形的物体观察和摆弄后,指定几名学生说出自己观察的结果。从而使学生认识到长方体、正方体都是由平面围成的立体图形;而圆柱则有一个曲面,有两个面是圆,从上到下一样粗细,等等。
人教版小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与圆锥●圆柱●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
内容
圆柱的侧面积、表面积的计算
时间
分配
讲授
练习
15分
25分
教学
理念
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的基础上,注重解决问题策略意识的培养,提升思维品质,体现学生学习过程的自我构建,自我生成的过程。
教学
目标
1.在初步认识圆柱的基础上理解圆柱的侧面积和表面积的含义,掌握圆柱侧面
教师指出:像这样的物体就叫做圆柱体,简称圆柱。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这种新的立体图形。(板书课题:圆柱)
教师:请大家再观察一下,这些圆柱的上、下两个面有什么特点?(用直观教具,引导学生观察)
引导学生发现:圆柱的上、下两个面都是平面,并且它们是完全相同的两个圆。
教师指出:圆柱的上、下两个面叫做底面。
接着让学生用手摸一摸圆柱周围的面,使学生发现圆柱有一个曲面,由此指出:圆柱的这个曲面叫做侧面。(在图上标出侧面。)
教学
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了解负数产生的过程、意义,对负数有初步的认识。
2.使学生能正确地读写负数。
3.能对生活中有关负数的事物产生兴趣。
教学
准备
实物投影设备、温度计等

2019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

2019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

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含每节课教学反思)第1单元负数教材分析本单元的教学是围绕“负数”展开的,包括:负数的认识、意义的理解,以及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

本单元教学知识是在认识自然数、分数、小数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生活的例子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体会正数、负数是表示意义相反的两个量,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数,锻炼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的有机结合。

新课标中明确指出用负数解决实际生活中简单的问题,所以通过本单元的教学,使学生初步理解负数的意义,用负数解决相应的生活实际问题,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广泛运用负数,丰富学生对于数的理解,促进数的概念的形成。

真正达到了“数学来源于生活,再回归到生活中去”的目的,为学生步入初中学习有理数打下坚实的基础。

理解负数的意义,懂得正数、负数是两种意义相反的量,结合生活实际,在生活实践中去探究对知识的理解,需要在教学中设计多种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情境(如气象预报、银行储蓄等),让学生通过置身在情境中去理解负数的意义,灵活地运用正数、负数是两种意义相反的量解决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简单的问题。

通过动手操作、小组合作等多种形式帮助学生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数、0、负数,使数形结合的意识初步形成。

教材的设计在于引导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实践操作等活动,借助各种直观演示,动手动脑操作,讲练结合,让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学会学习数学的方法,使学生学会多种方法,得到新知。

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联系实际生活,初步认识负数,理解负数的意义; 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熟记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数,借助直线上表示数初步学会比较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大小。

2.初步理解正数、负数表示两种意义相反的量,能够利用这一知识点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从中体验数学与生活的息息相关。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在整个小学阶段已经认识了整数、分数、小数,掌握了学习认识数的探求过程与方法,使在实践活动中寻求知识这一学习方法得到培养,体会在实践中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的体验,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抽象、概括、归纳、类推等综合能力,发展学生合理运用数学的能力。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4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4篇】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4篇】要想学习好,死记硬背是远远不够的,多做试题是难免的,这样才能够掌握各种试题类型的解题思路,在考试中应用自如。

以下是人见人爱的我分享的4篇《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可以帮助到您,就是本文范文我最大的乐趣哦。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篇一稍复杂的“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教学目标:1、使学生掌握求稍复杂的已知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解题方法,并能正确地解答这类应用题。

2、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比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和解题思路。

教学难点:正确、灵活地解答这类百分数应用题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旧知铺垫(课件出示)1、出示复习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2、学生找出这道题目的分率句,确定单位“1”,并根据数量关系列式:1400×(1+ )二、新知探究(一)、教学例31、出示例题:学校图书室原有图书1400册,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

现在图书室有多少册图书?2、出示自学提纲:(1)读题,找已知条件和问题,明确这道题是把谁看成单位“1”。

(2)思考:从“今年图书册数增加了12%”这句话中,你能知道些什么?(3)学生讨论后分小组交流,并自立列式计算:3、学生汇报全班交流。

① 今年图书增加的部分是原有的12%。

② 今年图书的册数是原有的120%。

第一种:1400×12%=168(册)1400+168=1568(册)第二种:1400×(1+12%)=1400×112%=168(册)4、通过这道题的学习,你明白了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都要用乘法计算)(二)、巩固练习:完成p93“做一做”第1题。

三、当堂测评(课件出示)(每题25分)1、(1)出示练习:①油菜子的出油率是42%。

2019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完整教案

2019年最新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完整教案

2019年六年级(下)人教版数学教案六年级下数学教学计划一、学情分析:我现任六年级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

学生整体学习习惯比较好,多数同学能够完成自己的学习任务,并且效果较好。

新的学期里,我将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采取不同的学习方法,使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能够喜欢数学,我还要加强培养他们的各种学习数学的能力,利用小组讨论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讨论中人人参与,各抒己见,互相启发,自己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学习数学的快乐。

二、教材分析:这一册教材包括下面一些内容:负数、百分数(二)、圆柱与圆锥、比例、数学广角、整理和复习等。

在数与代数方面,安排了负数和比例两个单元。

结合生活实例使学生初步认识负数,了解负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比例的教学,使学生理解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概念,会解比例和用比例知识解决问题。

在空间与图形方面,这一册教材安排了圆柱与圆锥的教学,在已有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使学生通过对圆柱、圆锥特征和有关知识的探索与学习,掌握有关圆柱表面积,圆柱、圆锥体积计算的基本方法,促进空间观念的进一步发展。

在用数学解决问题方面,教材一方面结合圆柱与圆锥、比例、等知识的学习,教学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另一方面安排了“数学广角”的教学内容,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实验、推理等活动,经历探究“歌巢问题”的过程,体会如何对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模型化”,从而学习用“歌巢问题”加以解决,感受数学的魅力,发展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目标:1、了解负数的意义,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问题。

2、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会用比例知识解决比较简单的实际问题;能根据给出的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有坐标系的方格纸上画图,并能根据其中一个量的值估计另一个量的值。

3、会看比例尺,能利用方格纸等形式按一定的比例将简单图形放大或缩小。

4、认识圆柱、圆锥的特征,会计算圆柱的表面积和圆柱、圆锥的体积。

2019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9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

2019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负数的认识》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三、教学准备课件。

四、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开门见山直入主题,在谈话中了解学生的认知基础,激活学生的生活经验。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1.初步感知负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设计意图】利用学生熟悉的气温引入负数,初步了解负数的读写方法,体会0的特殊性,并通过提问“-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引导学生初步感知用正数、负数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5篇)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5篇)数学教学非常重要,通过这些要点的实施,可以促进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和理解,培养他们的数学思维和应用能力。

下面给大家分享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欢迎阅读!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篇1教学目标1,掌握相反数的概念,进一步理解数轴上的点与数的对应关系;2,通过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所表示的点的特征,培养归纳能力;3,体验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难点归纳相反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知识重点相反数的概念教学过程(师生活动)设计理念设置情境引入课题问题1:请将下列4个数分成两类,并说出为什么要这样分类4,-2,-5,+2允许学生有不同的分法,只要能说出道理,都要难予鼓励,但教师要做适当的引导,逐渐得出5和-5,+2和-2分别归类是具有较特征的分法。

(引导学生观察与原点的距离)思考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思考再换2个类似的数试一试。

归纳结论:教科书第13页的归纳。

以开放的形式创设情境,以学生进行讨论,并培养分类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观察与归纳能力,渗透数形思想深化主题提炼定义给出相反数的定义问题2:你怎样理解相反数定义中的“只有符号不同”和“互为”一词的含义零的相反数是什么为什么学生思考讨论交流,教师归纳总结。

规律:一般地,数a的相反数可以表示为-a思考:数轴上表示相反数的两个点和原点有什么关系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一个练习体验对称的图形的特点,为相反数在数轴上的特征做准备。

深化相反数的概念;“零的相反数是零”是相反数定义的一部分。

强化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几何意义给出规律解决问题问题3:-(+5)和-(-5)分别表示什么意思你能化简它们吗学生交流。

分别表示+5和-5的相反数是-5和+5练一练:教科书第14页第二个练习利用相反数的概念得出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小结与作业课堂小结1,相反数的定义2,互为相反数的数在数轴上表示的点的特征3,怎样求一个数的相反数怎样表示一个数的相反数本课作业1,必做题教科书第18页习题1.2第3题2,选做题教师自行安排本课教育评注(课堂设计理念,实际教学效果及改进设想)1,相反数的概念使有理数的各个运算法则容易表述,也揭示了两个特殊数的特征.这两个特殊数在数量上具有相同的绝对值,它们的和为零,在数轴上表示时,离开原点的距离相等等性质均有广泛的应用.所以本教学设计围绕数量和几何意义展开,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2,教学引人以开放式的问题人手,培养学生的分类和发散思维的能力;把数在数轴上表示出来并观察它们的特征,在复习数轴知识的同时,渗透了数形结合的数学方法,数与形的相互转化也能加深对相反数概念的理解;问题2能帮助学生准确把握相反数的概念;问题3实际上给出了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的方法. 3,本教学设计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理念,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进行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观察归纳,重视学生的思维过程,并给学生留有发挥的余地. 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精选篇2【教学目标】引导学生通过常规分析,得出解题思路,经历提出问题,自探问题,应用知识的过程,自主总结出解题办法;【教学难点】找出题目中的可有可无的已知条件,说一说为什么可以这样认为【教学过程】问:以前学过的有关路程,时间,和速度之间的关系是怎么样的你能写出它们之间的关系吗出示例题:甲、乙两地公路全长352千米。

2019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019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2019小学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人教版)认识负数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4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在熟悉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实际问题,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3.结合负数的历史,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情感和数学态度。

教学重、难点:负数的意义。

教学过程:一、谈话交流谈话:同学们,刚才一上课大家就做了一组相反的动作,是什么?(起立、坐下。

)今天的数学课我们就从这个话题聊起。

(板书:相反。

)我们周围有很多的自然和社会现象中都存在着相反的情况,请看屏幕:(课件播放图片。

)太阳每天从东方升起,西方落下;公交车的站点有人上车和下车;繁华的街市上有买也有卖;激烈的赛场上有输也有赢……你能举出一些这样的现象吗?二、教学新知1.表示相反意义的量。

(1)引入实例。

谈话:如果沿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聊”下去的话,就很自然地走进数学,我们一起来看几个例子(课件出示)。

①六年级上学期转来6人,本学期转走6人。

②张阿姨做生意,二月份盈利1500元,三月份亏损200元。

③与标准体重比,小明重了2.5千克,小华轻了1.8千克。

④一个蓄水池夏季水位上升米,冬季水位下降米。

指出:这些相反的词语和具体的数量结合起来,就成了一组组“相反意义的量”。

(补充板书:相反意义的量。

)(2)尝试。

怎样用数学方式来表示这些相反意义的量呢?请同学们选择一例,试着写出表示方法。

(3)展示交流。

2.认识正、负数。

(1)引入正、负数。

谈话:刚才,有同学在6的前面写上“+”表示转来6人,添上“-”表示转走6人(板书:+6 -6),这种表示方法和数学上是完全一致的。

介绍:像“-6”这样的数叫负数(板书:负数);这个数读作:负六。

“-”,在这里有了新的意义和作用,叫“负号”。

“+”是正号。

像“+6”是一个正数,读作:正六。

2019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副本)

2019最新人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全集(副本)

第一单元负数【教学目标】1、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2、初步学会用负数表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能借助数轴初步理解正数、0和负数之间的关系。

【重点难点】负数的意义和数轴的意义及画法。

【课时安排】建议共分3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2课时在数轴上表示正数、0和负数1课时第1课时负数的初步认识(1)【教学内容】负数的初步认识(教材第2页例1)。

【教学目标】结合生活实例,引导学生初步理解正、负数可以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

【重点难点】体会负数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1、.教师利用课件向学生展示教材第2页主题图。

(、2、.引导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图中内容。

(教师:观察上图,你能发现什么?0℃代表什么意思?-3℃和3℃各代表什么意思?)引出课题并板书:负数的初步认识(1)二、【新课讲授】教学教材第2页例1。

1、教师板书关键数据:0℃。

2、教师讲解0℃的意思。

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

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如-3℃表示零下3摄氏度,读作负三摄氏度。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可省略不写:如+3℃表示零上3摄氏度,读作正三摄氏度,也可以写成3℃,读作三摄氏度。

3、我们来看一下课本上的图,你知道北京的气温吗?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都是多少呢?随机点同学回答。

4、刚刚同学回答得很对,读法也很正确。

5、了解了北京的气温,下面我想请同学告诉我哈尔滨的气温,它与上海气温比较又怎样呢?用手势告诉大家好吗?学生讨论合作,交流反馈。

6、请同学们把图上其它各地的温度都写出来,并读一读。

7、教师展示学生不同的表示方法。

(8)小结: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用“+”和“-”就能准确地表示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

四、【课堂作业】完成教材第4页的“做一做”第1题。

组织学生独立完成,指名回答。

答案:-18℃温度低。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设计2019年2月负数的认识【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让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初步认识负数,能正确地读、写正数和负数;知道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

(二)过程与方法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具体含义,学会用正数、负数表示生活中相反意义的量。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让学生了解负数产生的历史,感受正数、负数与生活的联系,结合史料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难点】结合现实情境理解负数的不同含义。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谈话激趣,导入新课1.同学们,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负数吗?你知道它的含义吗?2.究竟什么是负数?它表示的含义有什么不同呢?今天我们这节课一起认识负数(揭示课题)。

(二)结合情境,理解意义1.初步感知负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2页例1。

下面是中央气象台2012年1月21日下午发布的六个城市的气温预报(2012年1月21日20时—2012年1月22日20时)。

教师:请仔细观察,说说你有什么发现?预设:①哈尔滨的最高气温是零下19℃,最低气温是零下27℃;海口最热,最高气温是23℃……②-12℃表示零下十二摄氏度(读作负十二摄氏度);零下温度在数字前加“-”……(2)-3℃和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请在温度计中表示出来。

预设:①-3℃表示零下三度,3℃表示零上三度;②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③先找0℃,往下数三格表示-3℃,往上数三格表示3℃。

(3)0℃表示什么意思?预设:①0℃表示天气很冷;②0℃表示淡水开始结冰的温度;③0℃是零上温度和零下温度的分界线。

小结:比0℃低的温度叫零下温度,通常在数字前加“-”(负号)。

比0℃高的温度叫零上温度,在数字前加“+”(正号),一般情况下正号可省略不写。

(4)请在温度计上表示-18℃,比一比-3℃和-18℃哪个温度低?2.认识正负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3页例2。

教师:研究完气温,再来看看存折上的数。

你们又有什么发现呢?说说这些数各表示什么?预设:①2000.00表示存入2000元;②500.00和-500.00的意义恰好相反,一个是存入500元,一个是支出500元。

(2)教师:像零上温度与零下温度、收入与支出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生活中还有许多。

你能举出这样的实例吗?预设:水面上升2米、下降2米;乘车时上客5人、下客6人;货物运进200吨、运出150吨……(3)我们怎样来表示像这样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呢?教师:为了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需要用两种数。

一种是我们以前学过的数,如3、500、4.7、,这些数是正数;另一种是在这些数的前面添上负号“-”的数,如-3、-500、-4.7、- 等,这些数是负数。

那么0是什么数呢?(0既不是正数,也不是负数,它是正数与负数的分界线。

)(4)基本练习(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做一做”第2题)请学生独立思考,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并填入相应的圈中。

(三)回归生活,拓展应用教师:在日常生活中,人们还有好多时候要用到正数、负数,让我们一起接着看一看!1.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1题。

(1)学生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看了这些信息,你有什么感受?月球表面白天的平均温度和夜间的平均温度相差多少度?2. 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5题。

(1)仔细读题,你获得了什么信息?有什么不明白的?(介绍:海平面就是海的平均高度;海拔是地面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2)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3)你知道你所在城市的海拔高度吗?说说它的具体含义。

3.课件出示教材第6页练习一第2题。

(1)仔细读题,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请表示出悉尼、伦敦的时间。

北京时间用什么表示?(3)以北京时间为标准,孟加拉国首都达卡的时间记为-2时,你知道它此时的时间吗?(4)你还知道此时其他时区的时间吗?试着表示出来。

4.课件出示练习题。

某食品厂生产的120克袋装方便面外包装印有“(120±5)克”的字样。

小明购买一袋这样的方便面,称一下发现117克,请问厂家有没有欺骗行为?为什么?(1)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120±5”表示什么意思?(3)如果120克记作0克,117克可以记作多少克?(四)了解历史,课堂总结1.课件出示教材第4页“你知道吗?”内容。

其实,负数的产生和发展有着悠久的历史,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看了介绍,你对负数又有什么新的认识?(2)你有什么感受?2.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师:关于负数,生活中还有更多的知识等待我们去探索,只要同学们做善于观察的有心人,在今后的生活和学习中会有更多的收获。

【教后反思】直线上的负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经历在直线上表示行走距离和方向的过程,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逐步建构数的比较完整的认知结构。

(二)过程与方法在活动中探究直线上表示正负数的方法,学会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关注生活中的问题,感受数学学习的价值。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学会在直线上表示正负数,体会直线上正负数的排列规律。

【教学难点】用正负数表示相反意义的量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引入新课填一填。

①一辆公共汽车经过某站台时有12人上车,记作()人;7人下车,记作()人。

②阳光小学今年招收新生300人,记作+300人,那么-420人表示()。

③升降机上升3.5米,记作+3.5米;-4米表示()。

(1)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2)像这样表示两种相反意义的量可以用正负数表示,你还能举出这样的例子吗?(二)创新情境,探究新知1.认识直线上的负数(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例3。

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2)如何在直线上表示他们的行走的距离和方向呢?你准备怎么画?预设:①以大树为起点,向东为正,向西为负;②0表示起点,向东走2米,表示为+2米,向西走2米,表示为-2米。

(3)独立画图,交流反馈。

①你是怎么画的?②比较大家的画法有什么不同?(单位长度不一样。

)③直线上其他几个点代表什么数?④课件演示画法,教师小结:在一条直线上表示行走的距离和方向,需要先确定起点、正方向、单位长度,再用正负数表示相应点。

这就是我们今天这节课研究的内容(板书课题:直线上的负数)。

2.感知直线上数的变化(1)在直线上表示负数①请学生独立在直线上表示出1.5和-1.5。

②集体交流:说说你是如何表示的?预设:①-1.5 m表示向西走1.5 m;②-1.5在-1和-2之间。

(2)如果你想从起点分别到1.5和-1.5处,应该如何运动?(3)观察1.5和-1.5的位置,你发现了什么?预设:①1.5在0的右面1.5个单位长度,-1.5在0的左面1.5个单位长度,它们表示的意义相反;②它们到0的距离相等,都是1.5个单位长度;③它们之间相距3个单位长度。

(4)同桌合作游戏:你走我说。

举例:如果小明从“—2”的位置要走到“—4”,应该如何运动?(5)引导观察:在直线上从0往右依次是什么数?从0往左呢?你发现了什么规律?预设:①0右边的数是正数;②0左边的数是负数;③从左往右的数逐渐增大;④正数比0大,负数比0小。

(三)巩固深化,拓展应用1.基本练习(1)课件出示教材第5页“做一做”。

①独立完成,集体交流。

说说怎样在直线上表示这些数?②从起点到- 如何运动?哪个点与它到0的距离相等?它们之间相距几个单位长度?(2)课件出示教材第7页练习一第7题。

①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②如果一个人从“-2”位置出发向西走1米,将会到达什么位置?如果从“-2”出发先向西走1米,再向东走4米,将会到达什么位置?③同桌合作游戏:你说我走。

游戏规则:一个人说明起点的位置和如何运动,另一个人用笔尖表示人在数轴上运动,标出最后到达的位置,并用一个数表示这个位置。

(3)课件出示题目:体育达标测试,一分钟仰卧起坐的成绩统计如下:李勇45个、张军28个、张强33个、赵刚26个、王亮18个。

如果每分钟做仰卧起坐30个算达标,以达标的个数为标准,记录每个人的成绩。

刚好达标的个数记为0个,超出的个数用正数表示,不足的个数用负数表示,请把下表填写完整。

①说说你知道了什么信息?②独立完成,集体反馈。

(4)课件出示题目:某次数学测试,老师以80分作为标准,将六名同学的成绩记为+4、+10、-5、0、+7、-4,这六名同学的实际平均成绩是多少?①你知道这六名同学的实际成绩分别是多少吗?②独立计算,集体反馈。

预设:方法一:(84+90+75+80+87+76)÷6=82(分);方法二:80+(4+10+7-5-4)÷6=82(分)。

(四)课堂总结说说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教后反思】折扣与成数【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折扣”“成数”的含义,知道它们在生活中的简单应用。

2.在理解“折扣”“成数”含义的基础上,能自主解决与此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利用生活情境重现结合所学数学知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同时通过引导对比及学生的自主探索,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教学,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数学的应用意识。

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理解“折扣”“成数”的含义,并能进行应用。

【教学难点】在理解的基础上,与百分数应用题建立联系,正确解决问题。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1.同学们去商场购物的时候遇到过商家做促销活动吗?一般他们会采用哪些促销手段?2.刚才同学们都提到了“打折”这种情况,没错,像这样降价出售一些商品,引发人们的购买欲望,是商家常用的促销手段之一。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先来了解有关于“折扣”这件事(板书课题──折扣)。

(二)结合情境,学习新知1.理解“折扣”(1)(课件出示促销文字信息)这里的九折、八五折是什么意思?(2)同桌互相说一说。

(3)反馈:预设:①举例说明:一件衣服100元,八五折的话就只要85元。

②九折就是现价是原价的90%。

(4)归纳:商品打几折,其实就是指现价是原价的百分之几。

(5)练习:看折扣写出相应的百分数。

()% ()% ()%2.解决与“折扣”相关的问题(1)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第(1)小题:爸爸给小雨买了一辆自行车,原价180元,现在商店打八五折出售。

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①独立完成并进行校对。

②反馈:谁能来说说自己是怎么想的,为什么这样计算?重点分析以下问题:问题一:八五折是什么意思?是把谁看作单位“1”?问题二:求“买这辆车用了多少钱”也就是在求什么?(180的85%是多少)(2)课件出示教材第8页例1第(2)小题:爸爸买了一个随身听,原价160元,现在只花了九折的钱,比原价便宜了多少钱?①独立思考并完成,同桌交流解题思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