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江源鼠害治理施工日志

合集下载

三江源草原鼠患治理与经济效益

三江源草原鼠患治理与经济效益

三江源草原鼠患治理与经济效益摘要:由于自然和人为因素使得三江源地区草场生态环境不断遭受破坏,草场的破坏,进一步加剧了鼠患的发生,而鼠患又严重破坏草场生态环境,形成恶性循环。

围绕这个问题本文主要分析了三江源地区鼠患发生的根本原因,提出了根治鼠患的根本措施,并就治鼠及三江源的生态保护和建设所产生的经济效益做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三江源;草原鼠患;治理措施;经济效益Abstract:This paper mainly analyzes the Sanjiang source region of rats with the root causes, puts forward the fundamental measures of radical rat infestation, and treated rats and Sanjiang source of ecological protection and construction in the economic benefit to do brief analysis.Key words: Sanjiang; grassland rodent; management measure; economic benefit草原上的人都知道,当草场植被正常、牧草高大茂密的时候,老鼠的视野和活动范围受到限制,鼠患无从谈起。

而草场退化之时,也是鼠害猖獗之日。

老鼠吃草,连根侵蚀。

鼠害是草场退化的结果,反过来又加速草场的退化。

目前三江源地区有1/3的可利用草场已经退化,其中将近一半已变为裸地,俗称”黑土滩”。

草场退化导致水土流失、土地沙漠化。

昔日丰沛的水草正逐渐被黄沙所吞没。

更严重的是,水土流失使三大江的泥沙输入量在三江源区呈上升趋势。

三江源地区的生态保护工作已变得日益重要。

这并不仅仅因为它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发源地,更因为近年玉树日益严重的生态形势。

而眼下面临的最紧迫的问题是:草场的退化,使老鼠加快繁殖,三江源正遭受前所未有的鼠患威胁,必须加强鼠患治理。

三江源东部典型区鼠害对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分析的开题报告

三江源东部典型区鼠害对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分析的开题报告

三江源东部典型区鼠害对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分析的开题报告一、选题的背景和意义三江源东部典型区是中国的生态安全屏障和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具有丰富的草地生态系统资源。

然而,该区域的草地生态系统却面临严重的退化问题,其中包括草地鼠害的肆虐。

鼠害是影响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其直接影响了草地植被的数量和多样性、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等方面。

因此,深入分析鼠害对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有助于制定科学合理的管理和保护措施,促进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

二、研究的目的和内容本研究旨在分析三江源东部典型区鼠害对草地生态系统退化的影响,具体研究内容包括:1.调查三江源东部典型区鼠害类型、盛行程度和空间分布特征;2.分析鼠害对草地植被多样性和数量的影响;3.研究鼠害对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的影响;4.探讨鼠害治理管理和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可行性和方法。

三、研究方法1.野外调查法:通过实地考察和记录,了解三江源东部典型区鼠害的类型、分布范围和盛行程度等情况。

2.样方调查法:在不同鼠害密度下设置样方,比较不同密度下草地植被多样性和数量的变化。

3.室内试验法:采集不同鼠害密度下的草地土壤样品,进行酶活性测定和物理化学指标分析,以探讨鼠害对土壤质量的影响。

4.档案资料法:搜集和分析鼠害治理管理和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历史数据和经验,探讨可行性和方法。

四、研究预期结果和意义通过本研究的实证和分析,预期可以得出以下结果:1.三江源东部典型区鼠害类型、分布范围和盛行程度的描述和分析。

2.得出鼠害对草地植被多样性和数量、土壤质量和水资源利用的影响结论。

3.探讨鼠害治理管理和草地生态系统恢复重建的可行性和方法,为区域草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

综上,本研究对于加深人们对三江源东部典型区草地生态系统退化问题的认识,为草地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发展提供科学依据和技术支持具有重要意义。

青海玉树州草原鼠虫害防治成效及治理措施

青海玉树州草原鼠虫害防治成效及治理措施

青海玉树州草原鼠虫害防治成效及治理措施摘要:文章就青海省玉树州草原鼠虫害防治目前所获得旳成就以及重要旳治理措施进行了论述,提出了治理及整改措施:要大力推进生态保护工程旳实行;缓和目前草场旳压力;综合治理全面防治;安排好防治后旳草原恢复工作;加强草原鼠虫害监测系统旳建设。

关键词:草原;虫害;防治;成效;治理措施南桑卓玛. 青海玉树州草原鼠虫害防治成效及治理措施[J]. 农业工程技术,2023,37(20):79.青海省玉?渲荩?又称玉树藏族自治州,位于青海省内西南方向青藏高原腹地三江源头,平均海拔在4200 m以上。

玉树藏语意在为“遗迹”,共6县,10镇,35乡,257个村(牧)委会,总人口达28.31万,其中藏族人口26.98万,占总人口旳95.3%。

在这片26万多平方公里旳神奇高原,世世代代都居住着28万勤快智慧旳藏族人民。

一、防治成效目前玉树州草原鼠虫害防治工作已经全面展开,并获得了明显旳效果。

我们通过不停地总结经验教训,整改防治技术及治理措施,完善鼠虫害监测系统,使得灭鼠工作顺利进行,逐渐纳入规范制度科学管理旳体系旳层面上。

通过不懈旳努力,我们获得了明显旳社会经济生态效益,实现了多方面旳丰收,目前青海省玉树州草原鼠虫害得危害面积以及程度已经大幅下降[1]。

在不停健全旳制度机制下,克服经费少、设备差、交通不便利等多种外部原因,积极搜集监测数据,为各级部门更好地制定防治鼠虫害提供有力旳根据。

伴随我们不停地治理,草原生态逐渐改善,恢复了以往旳生机,草原旳生产力也提高了,这是一种可喜可贺旳成效。

二、治理措施1、加强领导工作,处理问题草原灭鼠治虫意在保护草场植被,恢复草原生产力,这是各级领导首要关注旳问题。

要提高灭鼠治虫旳关注度,将其作为草原首要任务来抓。

各级领导班子都组织起来,成立组织部,遍及各个乡村,从上至下形成完善旳组织领导体系,各个负责人签订责任书,立下军令状,然后领导人们分片实干,层层把关贯彻到各级,责任到人。

青海三江源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对策分析

青海三江源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现状及对策分析

生 物 防控 , 维 护森 林 资源 安全 , 不仅 维பைடு நூலகம் 着青 藏高 原
生 态 和社会 经济 安 全 , 而 且 也 维 护着 祖 国西 部 高 原
生 态安 全 。
1 青 海三江源 区林业有 害生物基本 情况
1 . 1 林 业 有 害 生 物 种 类 及 分 布
青 海三 江源 区林 业有 害生 物包 括病 、 虫、 鼠害 和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0 6 —2 8
I . 2 . 2 危 害种 类不 断 增 多 一 是 本 地有 害 生 物 尚
未 能得 到有 效控 制 , 如 杨树烂 皮病 、 云杉 光臀八 齿 小 蠹、 云杉 矮槲 寄 生等 尚未 得 到 有效 控 制 。二 是 过 去 呈 点状零 星 发生或 局部 发生 的有 害生物 随着 气候 环
出林 业 有 害 生物 发 展 趋 势 , 并 就 当前 林 业 有 害 生物 发 生 状 况 提 出防 控 建 议 , 可 有 效 地 促 进 全 省 林 业 有 害 生物 的 防


控工作 , 为 林 业 生 产提 供 技 术 支撑 。
三江源 区; 林 业 有 害 生物 ; 发 展 趋 势 ;防控 建议 防 关 键 词 :
3 . 1 落 实 责 任
全 面 推 行 政 府 和 林 业 主 管 部 门 考 核 的 林 业 有 害
切梢 小蠹 、 木蠹 象 、 东 方拟 齿小蠹 等在 过去 是未 曾记 载 的种类 , 近年 来普遍 被发 现 , 甚 至在 部分林 区造 成
生 物防治 “ 双线 目标 管 理 责任 制 ” , 完善 林业 有 害生
有 害植 物等 共 有 1 2 0种 , 其 中, 虫害 7 8种 , 病害 2 0

三江源保护工作总结

三江源保护工作总结

三江源保护工作总结
三江源地区位于青藏高原东南部,是中国三大源头之一,也是全球重要的生态
保护区。

近年来,中国政府加大了对三江源地区的保护力度,通过一系列的政策措施和生态修复工作,取得了显著的成效。

首先,三江源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明显改善。

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用于植被恢
复和水土保持工程,有效地减少了水土流失,提高了土地的保育能力。

同时,加强对野生动植物的保护,促进了生态平衡的恢复,保护了珍稀物种的生存环境。

其次,三江源地区的环境监测和管理工作得到了加强。

政府部门建立了完善的
监测体系,对空气、水质、土壤等环境指标进行定期监测,及时发现和解决环境问题。

同时,加强了对污染源的治理和管理,有效地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保障了当地居民的健康和生活环境。

再次,三江源地区的宣传教育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果。

政府组织开展了大量的环
保宣传活动,提高了当地居民和游客的环保意识,促进了环保理念的深入人心。

同时,加强了对环境保护法律法规的宣传和执行,形成了全社会共同参与环保工作的良好氛围。

总的来说,三江源地区的保护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仍面临着一些挑战。

未来,我们需要进一步加大对三江源地区的保护力度,加强生态修复和环境监测工作,促进可持续发展,共同守护好这片宝贵的自然资源,让三江源地区的美丽和纯净永远保留下去。

草原鼠害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

草原鼠害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

草原鼠害危害及防治对策研究作者:卓玛才加来源:《湖北畜牧兽医》 2020年第8期收稿日期:2020-06-10作者简介:卓玛才加(1984-),女(藏族),青海称多人,助理草原师,主要从事草原治理保护等工作。

卓玛才加(澜沧江源园区国家公园管理委员会生态保护站,青海杂多815399)摘要:以青海省为例,介绍了草原鼠害的危害及防治现状,并提出了对应的鼠害防治对策,旨在遏制当地鼠害问题的恶化,促进草原生态的恢复。

关键词:草原;鼠害;危害;防治;青海省中图分类号:S443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7-273X(2020)08-0039-02青海省由于特殊的地理位置,区域内分布有广袤的草原,给青海省的农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在草原的管理维护过程中,鼠害不仅影响人们的生产生活,更重要的是会导致草原退化,对我国防沙固沙、绿化环保事业极为不利。

目前,青海省部分地区着力进行草原鼠害治理,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要优化治理技术策略,进一步做好鼠害治理工作。

1草原鼠害的主要危害1.1影响农作物生长发育老鼠具有繁殖能力强、破坏力大的特点,尤其是在农业种植产业中,老鼠的活动将会直接破坏农作物,导致农作物生长发育受到影响。

以青海省重要经济作物——西瓜产业为例,鼠害的存在,不仅会影响西瓜幼苗的发育,还会在坐果之后对果实造成直接损伤。

1.2影响畜牧业青海省牧区是我国四大牧区之一,而畜牧业是该省支柱产业之一。

鼠害不仅导致天然草场被破坏,更重要的是老鼠对草原的破坏是彻底的,严重时会导致一个区域草原多年内持续退化,影响畜牧业的发展。

治理鼠害对维持畜牧业健康发展有至关重要的意义[1]。

1.3影响环保事业草原鼠害会导致草原直接遭到破坏,影响区域内的草场覆盖率,导致区域内草原大面积退化,逐渐出现土地荒漠化、沙漠化的现象。

就青海省而言,如果大片草原得不到保护,将会直接导致我国西北地区土地沙化的现象进一步恶化,最终影响全国的气候及环境保护事业。

青海三江源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策略

青海三江源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策略

青海三江源区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策略作者:童智玉来源:《农业工程技术·综合版》2016年第06期摘要:该文主要是对青海三江源区域的林业的有害生物的情况进行调查,对林业中的有害生物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根据青海三江源区域的林业的实际情况提出一定的建议,改善林业中存在的问题。

关键词:林业;有害生物;防控;策略;三江源三江源位于青海省的南部,处于青藏的腹地,这里是长江、黄河、澜沧江的源头汇水区,三江源具有“中华水塔”之称。

三江源地区森林分布极其广泛,但是有害生物对林业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影响,有害生物被称为“不冒烟的森林火灾”,这足以说明有害生物对林业的影响非常严重,对高原森林和生态系统造成了严重的威胁。

随着环境的变化,青海三江源区林业在预防和控制有害生物方面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

青海三江源区林业的有害生物涉及到很多方面的问题,不仅仅是生态的问题,也涉及到国家的经济问题和社会问题。

加强维护青海三江源区林业的生态安全问题,保护森林资源的问题,这不仅仅是维护青海的林业生态和经济安全,也是维护西部高原地区的生态安全问题。

一、青海三江源区林业有害生物的基本情况1、有害生物种类的分布情况青海三江源区林业中的有害生物主要有病害、虫害、鼠害等有害生物和有害植物约120余种,其中在天然林区的有害生物主要是云杉顶芽小卷蛾、云杉芽锈病等,主要分布在玉树藏族自治州等,田鼠、青鼠等鼠害主要分布在西宁市、海东地区等。

不同的种类的病害分布在地区也不同,主要是与当地的植被有关。

2、林业有害生物发生特点一是当地的有害生物未得到有效控制,如云杉光臀八齿小蠹等。

二是随着气候的变化,呈点状零星状发生或者局部地区发生的虫害逐渐增多,并且逐渐向着突发型方向发展,如桦树上出现的高山毛顶蛾。

三是近几年来部分林区受外来生物侵害比较严重,如柠条豆象、黄斑星天牛、美国白蛾等生物都是以前所没有出现过的危害生物,这些生物对我国的林业造成了严重的破坏。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类型、现状和防治策略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类型、现状和防治策略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类型、现状和防治策略
周立志;李迪强;王秀磊;马强
【期刊名称】《安徽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年(卷),期】2002(026)002
【摘要】通过座谈、访问和实地考察等形式,对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的鼠害现状进行了调查,并对鼠害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三江源自然保护区鼠害治理的原则
和方法.三江源地区共分布有啮齿动物31种,其中危害较为严重的是黑唇鼠兔和高
原鼢鼠;三江源地区鼠害的主要原因是过度放牧,其次与全球气温变化、天敌的减少、不当灭鼠方式等因素有关.采取以生态防治为主的生态管理措施是进行三江源自然
保护区鼠害治理的最佳途径.
【总页数】10页(P87-96)
【作者】周立志;李迪强;王秀磊;马强
【作者单位】安徽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安徽合肥230039;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资源
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中国林业科学院森林资源与环境保护研究所,北京,10009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X508
【相关文献】
1.公众参与自然保护区执法的法文化基础探析——以三江源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J], 张立
2.三江源畅想——青海三江源自然保护区生态保护和建设工程前期咨询工作概述[J], 杨新民
3.科技为三江源建设插上腾飞的翅膀--中国林科院参加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纪实[J], 金旻
4.三江源鼠害成因分析及治理 [J], 尼玛卓玛
5.三江源国家公园建设暨三江源(可可西里)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工作会议召开[J], 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