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活动

合集下载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

考研已成为许多大学生毕业后的重要选择,甚至成为一些学生的唯一目标。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考研的情况和动机,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考研信息,帮助他们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我们选取了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主要涉及大学生对考研的认知、动机、准备情况等方面的问题;访谈则侧重于了解大学生考研的个性化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1.考研动机多样化:调查显示,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提高就业竞争力、深入学术研究、逃避就业压力等。

其中,提高就业竞争力是最主要的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学历对于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

2.考研准备不足: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在考研准备方面存在不足,如缺乏系统性的复习计划、学习效率低下等。

这可能与大学生缺乏学习方法、学习规划能力有关。

3.对考研政策了解不充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对考研政策了解不充分,如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录取规则等。

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在考研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考试成绩。

4.心理压力大:访谈中发现,一些考研大学生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期望、自我期望和同辈压力等方面。

这可能会对他们的考试表现产生不良影响。

四、建议与对策1.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高校可以开设一些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2.完善考研信息平台:高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考研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考研信息,包括政策解读、考试动态、经验分享等,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考研动态。

3.开展心理咨询辅导:高校应关注考研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4.个人层面: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考研动机,提前做好学习规划,了解考研政策,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中国考研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考研现状调查分析

中国考研现状调查分析导语:考研是指通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获得研究生学位的过程。

目前,中国考研已经成为许多大学毕业生追求深造和提升职业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本文将对中国考研的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

一、调查背景和目的为了更好地了解中国考研的现状,我们进行了一次关于考研情况的调查。

调查目的是帮助人们了解考研的普遍趋势,以及对考研的态度和看法。

我们通过问卷调查方式,采集了大量数据并进行了分析。

二、调查结果1.考研人数和比例调查结果显示,参加考研的人数逐年增加。

根据我们的数据,过去十年间,考研人数呈现出持续增长的趋势。

其中,2024年的考研人数较前一年增长了10%左右。

此外,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劳动力竞争的加剧,考研的比例也在逐渐上升。

调查数据显示,近年来考研比例稳步增长,已达到大约30%左右。

2.考研动机和目标调查数据显示,中国考研动机的主要目标是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寻求知识深造。

近半数的调查对象表示,他们希望通过考研获得更好的就业机会和薪资待遇。

此外,约三分之一的人考研的动机是出于对学术研究和知识深造的追求。

3.考研准备和压力考研准备是一项漫长而艰辛的过程。

大部分考生需要进行数月的集中备考,包括学科知识的复习和应试技巧的培养。

根据调查数据,近七成的考生表示,考研的准备过程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和生活压力。

压力主要来自于课业紧张、备考时间不足和竞争激烈等因素。

4.考研机构和培训班考研培训班和机构在考研准备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辅导作用。

根据调查结果,超过六成的考研生参加过考研培训班或报名了在线学习平台。

这些机构和培训班提供了各种备考资源和指导,帮助考生提高应试能力和成绩表现。

三、调查结论通过对中国考研现状进行调查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考研人数和比例逐年上升,显示了人们对继续深造和提升职业竞争力的强烈追求。

2.考研的主要动机是为了提高就业竞争力和寻求知识深造。

3.考研准备过程中的压力较大,包括课业压力和生活压力。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精选7篇)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篇1近几年来,考研热是一浪接着一浪,高校研究生在扩招,考研人数也是几创新高。

如今考研已成为多数高校毕业生的首要选择。

这主要是由于近两年来就业形式严峻,大多数毕业生要找份工作已不容易,更别说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社会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于全校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调研。

调查目的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考研以及就业的看法,并且对于现实形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贴近现实的结论。

调查简介本次调查以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一共设置了18道题,其中包括12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1道程度题和1道开放题。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范围:样本量:本次调查共回收了16份有效问卷调查方法(一)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

这种调查方法不但节省时间和经费,还可以避免与被调查者面对面接触,减少被调查者的心理负担,从而能够更客观地答题。

问卷调查在取样上也不受限制,可以选取大样本也可以选取典型样本。

但问卷设计比较麻烦,回收率较低,会影响其代表性。

(二)典型调查法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是一些既有可能会选择考研又可能选择就业的人群。

这种调查方法缩小了范围,具体深入。

调查数据及其分析就业与考研的比例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大部分会选择直接就业,而只有少部分同学会选择考研。

这与现实形势是符合的,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趁早找到工作从而步入社会接触社会。

而小部分同学则追求更高的学历,为自己的未来做进一步的打算。

(二)考研的目的从上图可以看出,考研的同学相当一部分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知识与更高的学历。

少部分同学则是为了增强就业能力。

这说明同学们还是以知识获取为主,方便就业为辅进行考研。

(三)考研的专业选择考研的同学在选择专业方便更倾向于社会对专业的需求。

大部分同学考研是为就业做准备,考研则是为了未来在就业岗位上发挥出更好的能力和影响。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考研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提升自身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选择。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动机、准备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分析考研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考研的看法和准备情况。

2、访谈:选取部分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考研的思考和实际经历。

3、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考研现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调查结果1、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1)支持考研:约60%的大学生表示支持考研,认为考研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反对考研:约30%的大学生表示反对考研,认为考研压力较大,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3)中立态度:约1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对考研持观望态度。

2、大学生对考研的动机(1)提升学历:约7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的主要动机是提升学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拓宽就业渠道:约50%的大学生认为考研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

(3)追求学术兴趣:约2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是为了追求学术兴趣,深入研究某一领域。

3、大学生对考研的准备情况(1)准备充分:约4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考研的准备,包括复习计划、资料收集等。

(2)准备不足:约5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准备不足,需要加强复习和资料收集。

(3)无准备:约1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尚未开始准备考研。

4、大学生对考研面临的困难(1)学习压力:约6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习压力,需要克服时间管理和心理压力。

(2)经济压力:约40%的大学生认为经济压力是考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报名费、资料费等。

(3)就业压力:约30%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也是影响考研决策的一个因素,担心考研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四、分析讨论1、考研现象背后的原因(1)高等教育普及: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考研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考研调查报告

考研调查报告

考研调查报告近年来,考研成为了众多大学生在毕业时的重要选择之一。

为了深入了解考研的现状、原因以及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广泛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

同时,高校对于研究生的招生规模也在不断扩大,为考研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考研群体的基本情况、考研动机、备考过程中的困难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为相关教育部门、高校和考生提供参考。

三、调查对象和方法我们选取了来自不同地区、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收集了_____份有效问卷和_____个访谈记录。

四、调查结果1、考研意愿在被调查的学生中,有_____的学生有明确的考研意愿,_____的学生正在考虑,只有_____的学生表示不会考研。

2、考研动机提升学历以增加就业竞争力是最主要的考研动机,占比达到_____;对学术研究的兴趣排在第二位,占_____;还有一部分学生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而选择考研,占_____。

3、备考时间大部分考生的备考时间在_____个月至_____个月之间,其中备考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占_____。

4、报考专业多数考生选择报考与本科专业相关的研究生专业,占比_____;跨专业报考的考生比例为_____,其中跨考热门专业主要集中在经济管理、计算机、法律等领域。

5、备考方式_____的考生选择自主复习,_____的考生参加了考研辅导班,还有一部分考生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备考。

6、经济压力考研期间的经济支出主要包括资料费、辅导班费用、生活费等。

约_____的考生表示经济压力较大,需要家庭的支持。

7、心理压力备考过程中,考生普遍面临较大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对考试结果的担忧、学习进度的焦虑以及周围环境的影响。

约_____的考生表示曾出现过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

8、就业期望考研成功后,大部分考生希望能够进入国有企业、事业单位或知名企业工作,期望薪资普遍高于本科毕业生。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

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

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随机调查200名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方式: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四:综合调查结果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

由此可见,考研原因中还有对就读专业的不满。

从努力程度看,仅有10%的人有明确的报考学校目标和专业,40%的学生认为考研仅需从大四拼一把即可,只有4%的同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五:考研理由的调查目前的考研队伍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二是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三是随大流,别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四是为了不喜欢大学的专业,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第一类考研学生而言:一些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且还有意放弃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腾出时间复习将来考研有用的科目。

这样往往在无意中缩小了自己的知识面。

对于第二类考研学生而言: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想法。

大学生考研社会实践调查

大学生考研社会实践调查

一、调查背景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越来越多的学生选择继续深造,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竞争力。

考研已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的重要选择。

为了更好地了解大学生考研的现状,本调查针对大学生考研的社会实践进行了深入调查。

二、调查目的1. 了解大学生考研的社会实践现状,包括考研动机、备考情况、考研压力等;2. 分析大学生考研的社会实践问题,为大学生提供有益的参考;3. 为高校和政府部门提供政策建议,促进大学生考研工作的健康发展。

三、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法,通过对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发放问卷,收集相关数据。

调查对象主要包括在校大学生、考研学生和已毕业研究生。

四、调查内容1. 大学生考研动机;2. 大学生考研备考情况;3. 大学生考研压力;4. 大学生考研社会支持;5. 大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1. 大学生考研动机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研的主要动机包括: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增强就业竞争力、追求更高层次的教育、实现个人价值等。

其中,提高自身综合素质和增强就业竞争力是大学生考研的首要动机。

2. 大学生考研备考情况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研备考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参加辅导班、购买考研资料、自学、请教学长学姐等。

在备考过程中,大学生普遍认为英语和政治是备考的重点科目。

3. 大学生考研压力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研压力主要来源于以下几个方面:学业压力、家庭期望、经济压力、心理压力等。

其中,学业压力和家庭期望是大学生考研压力的主要来源。

4. 大学生考研社会支持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考研社会支持主要来源于家庭、朋友、老师、同学等。

其中,家庭和朋友的支持对大学生考研具有重要作用。

5. 大学生考研存在的问题及建议(1)问题:部分大学生考研动机不明确,备考盲目,导致考研效果不佳;(2)问题:大学生考研压力较大,心理素质较差,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3)问题:大学生考研社会支持不足,缺乏有效的心理辅导和职业规划指导。

考研的调查报告

考研的调查报告

考研的调查报告近年来,考研成为了众多大学生毕业后的热门选择。

为了深入了解考研的现状、原因以及影响,我们进行了一项全面的调查。

一、调查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就业竞争的加剧,越来越多的本科毕业生希望通过考研来提升自己的学历和竞争力,以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机会和更高的薪资待遇。

同时,一些学生出于对学术研究的热爱和追求,也选择了考研深造。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旨在了解考研学生的报考动机、备考情况、所面临的困难以及对未来的期望,为教育部门、高校和考生提供参考依据。

三、调查对象与方法我们选取了来自不同高校、不同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了问卷调查和访谈相结合的方式,共发放问卷 1000 份,回收有效问卷 850 份,并对 50 名考生进行了深入访谈。

四、调查结果与分析1、报考动机提升就业竞争力:约 60%的考生认为考研可以增加自己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获得更好的工作机会和薪资待遇。

对学术研究的兴趣:约 25%的考生表示对所学专业的学术研究充满热情,希望通过考研深入探索。

逃避就业压力:约 10%的考生承认考研是为了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希望在学校多待几年。

跟随潮流:约 5%的考生表示看到身边很多同学考研,自己也跟着报考。

2、备考情况备考时间:大部分考生的备考时间在半年至一年之间,少数考生备考时间超过一年。

备考方式:约 70%的考生选择自主复习,20%的考生参加了考研辅导班,10%的考生通过网络课程进行学习。

复习资料:考生们主要使用教材、辅导书、历年真题和网上资料进行复习。

3、所面临的困难学习压力大:考研涉及的知识面广、难度高,很多考生感到学习压力巨大,难以兼顾所有科目。

心理负担重:约 40%的考生表示在备考过程中会出现焦虑、失眠等心理问题,担心考不上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经济压力:部分考生因为备考而放弃了兼职和实习机会,导致经济来源减少,同时报考辅导班、购买复习资料等也需要一定的费用。

信息不对称:在选择报考院校和专业时,很多考生由于缺乏准确的信息,导致报考失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精品文档许昌学院思想政治理论课社会实践报告课程名称: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题目:大学生考研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活动系部:商学院专业班级:17电商一班成员:蔡依辰石慧芳雷梦妍梁雪莉张欣欣王文静程冰雪王亚楠袁雅学号:4402170075/4402170070/4402170005/44021700204402170018/4402170022/4402170006/44021700644402170062指导教师:郑景献2019年 5 月 27 日许昌学院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17级电商一班第一组毛中特课教学实践分工情况一、项目背景1、考研大背景近年来大学生考研比例逐年增加,影响他们考研的因素不尽相同,他们考研的目也各不相同。

考生考研的主要目的是什么,对选择专业和报考单位影响很大。

考研主要是为获取更好的机会,成则更好,不成亦可;而许多本科专业和学校不理想的考生,则将考研作为人生转折的惟一机会,志在必得。

考研对国家而言是人才储备的一种方式,对个人而言是提高自身素质,应对工作中的风险的途径。

对大学生考研目的进行调查分析,可以给有考研意向的同学一个参考,因为考研并不适合每个大学生,考研本身就存在一定的机会成本,对一部分学生而言,考研是有利的,增加的成功的机会,对另一部分学生而言,考研可以说是浪费时间,对影响考研的因素进行研究就是要给每个想要考研的学生一个可以对比、参考,从而更加理性对待考研,合理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2、关于“研究生”研究生是指专科和本科之后深造的课程。

以研究生为最高学历,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研究生学历的人。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非学历教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属于学历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经过学习、考试,通过论文答辩后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

研究生按学习方法不同可分为统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

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任务的研究生。

统招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考取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考外语、政治、综合科目(根据报考专业不同而不同)和专业课。

而考博士研究生不需要考政治,研究生作为专科和本科以后的深造课程,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很多疑难问题的产生。

3、引言自2002年以来,考研大潮一浪高于一浪,随着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在学生少学校多的今天,大学生已经不足为奇了,更没有15年前那么的珍贵。

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15年前大学生毕业包分配,考上大学就等于终身不用愁工作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随着大学生活的到来而相继来临。

可惜那样的时光很短暂,时下大学生就业形势变得越来越严峻,千军万马趟过独木桥,却没有换来一份满意的工作和收入。

中国大学精英式的教育因大量扩招和商业需要而从此变了味,为此,从2002年开始考研究生成了广大大学生的首选之路,尤其是我们这些普通的本科生们。

那么如今的我们到底该何去何从呢?面对如此严峻的就业形势,我们该做出何种抉择呢?是继续深造还是面对现实?考研这个话题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群体中,因此特调查了百位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考研的了解和认识。

二、课题研究论证1、研究内容本次课题采用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在校部分大学生进行了一个实践调查,主要研究的是大学生的考研现状,考研所遇到到的问题以及解决问题的对策。

2、研究意义与目的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我国各行各业对招聘人员的知识水平要求也越来越高,本科生学历已经不足以应对激烈的就业竞争。

所以考研成为了众多学子追捧的一个选项,随着考研热的不断升温,越来越多的问题也开始浮现出来。

为了了解正在准备考研的学生的看法态度和考研了解情况,学生考研的准备情况级方法,同时也为更多的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我们以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对部分在校大学生做了调查,最后经过统计分析,总结了大学生考研的基本特征和现状,对大学生考研的可行性进行分析,也对如何考研提出了一些对策。

(1)前期准备通过小组成员之间的互相讨论,最终确定了“大学生考研的现状、问题及对策的调查活动”这一主题,并决定采用采访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调查,同时明确的进行了小组分工。

(2)方案实施根据拟定的方案计划,我们开展了问卷调查的工作,主要针对在校大学生,然后我们又在校园内进行了随机的访问,通过这两种方式来了解大学生的考研现状,规定在5月20日完成问卷调研任务及整理工作。

(3)撰写报告对问卷调查的数据进行统计汇总,接着对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对该结论进行合理解释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最终完成整个调研报告的撰写。

(4)后期完善在完成报告的基础上,就相关结论以及本次调查过程中涉及的所有材料,小组之间再进行讨论,修改和完善。

三、课题研究方案1、确定研究主题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即将走向社会抑或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标瞄向了考研,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之为中国第二考试。

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

为了深入了解大学生考研的情况以及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同时也为更多有志考研的同学提供一些信息,我们小组将课题研究主题确定为大学生考研。

2、进行组内分工我们小组由9人组成,蔡依辰是整个课题研究方案的负责人;梁雪莉、张欣欣负责项目策划;雷梦妍、石慧芳为记录人;王文静、程冰雪负责制作ppt;王亚楠、袁雅负责最终ppt的讲解。

3、确定研究方法我们小组的研究课题为大学生考研,主要研究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为了使研究更具广泛性,我们决定采用问卷的方式进行。

因为现如今每个在校大学生都会使用手机,所以只需要在自己朋友圈发布关于大学生考研问卷调查的链接,身边在校大学生直接点击就可以在线完成问卷调查,通过这种方式能够使更多的在校大学生参与其中,数据更具真实性。

4、开展问卷调查由小组成员转发问卷调查链接,邀请自己身边在校大学生填写问卷内容。

第1题您的性别是? [单选题]A:男 B:女第2题你的年级? [单选题]A大一 B 大二C 大三D大四第3题你对你目前专业 [单选题]A满意B一般般C不满意D不知道,很迷茫第4题你有考研的意向吗? [单选题]A有B没有C不确定第5题你不准备考研的理由是? [多选题]A考研压力太大B没想过C想直接工作D影响谈恋爱E怕考不上F其他第6题你考研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 [单选题]A获得更多知识和更高学历B增强就业能力C避免现在就业压力D父母的期望E其他第7题你是否已经确定所要报考院校? [单选题]A是B否第8题您考研最先考虑哪些因素? [多选题]A学校B专业C城市D其他第9题你有没有开始为考研最准备呢? [单选题]A已经开始很久了B刚开始准备C还没开始D其他第10题你了解考研信息的主要途径是? [多选题]A网络 B培训班 C学校老师同学 D书刊 E咨询招生院 F其他第11题在选择报考研究生专业时,你看重什么? [多选题]A个人兴趣 B社会对专业的需求 C学校或导师的名气D学校所在地 E校友期望 F其他第12题你准备跨专业考研吗? [单选题]A考所学专业B考相关专业C不相关专业D其他第13题你认为自己考研较其他人的优势在哪? [多选题]A学习努力B领悟力强C基础比较好D没有优势E其他第14题你认为自己考研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多选题]A时间紧迫B能力不足C毅力不够D家里经济条件E外界因素F有劣势科目G其他第15题你对你的考研成功有多大信心( ) [单选题]A信心十足B比较有信心C说不好D没信心第16题如果你考研未考上或者结果令人不满意,你会? [单选题] A下年继续考B精心准备找工作C考公务员D自主创业E其他5、调查分析本次调查问卷总参与人数是154人,其中女生112人占72.7%,男生42人占27.2%.其中大二参与人数最多达60.3%,由此可见关于考研大二学生较为关注。

被调查者中51.9%的人有考研意愿,考研的目的是想获得更多知识和更高学历.不准备考研有两个主要原因:想直接工作和认为考研压力大,其中想直接工作的人占60.8%,认为考研压力太大占55.4%。

关于考研被调查者最先考虑的因素是学校,其次是学校。

尽管有考研意愿的人达到一半以上但大多数还没确定报考院校且开始着手准备的人占比较低,由此可见虽然被调查者有多数人有考研意愿但缺少明确目标。

6、ppt制作根据研究课题相关内容和调查问卷的结果由程冰雪、王文静两人共同进行ppt的制作,通过ppt的形式全面展示小组研究成果。

7、ppt讲解结合小组制作的ppt内容由袁雅、王亚楠两人进行讲解,让大家对我们的研究课题有一个更加深入的了解(具体讲解时间听从任课老师安排)。

8、课题研究方案完成整个课题研究方案于5月20日正式完工。

四、调查结果1、部分调查结果明细你的年级?选项小计比例A 大一3422.08 %B大二9360.39 %C 大三2113.64 %D 大四 6 3.9% 你有考研的意向吗?选项小计比例有8051.95 %没有4629.87 %不确定2818.18 %你不准备考研的理由是?选项小计比例A 考研压力太大4155.41 %B 没想过1722.97 %C 想直接工作4560.81 %D 影响谈恋爱 2 2.7%E 怕考不上37 50%F 其他1216.22 %你考研最重要的目的是什么?选项小计比例A 获得更多知识和更高学历48 60%B 增强就业能力26 32.5%C 避免现在就业压力 4 5%D 父母等亲友的期望 2 2.5%E 其他0 0% 你是否已经确定所要报考院校?选项小计比例A 是28 35%B 否52 65% 您考研最先考虑哪些因素?选项小计比例A 学校5973.75 %B 专业46 57.5%C 城市44 55%D 其他10 12.5% 你有没有开始为考研最准备呢?选项小计比例A 已经开始很久了 6 7.5%B 刚开始准备16 20%C 还没开始58 72.5%D 其他0 0% 你了解考研信息的主要途径是?选项小计比例A 网络7188.75 %B 培训班26 32.5%C 学校老师同学6581.25 %D 书刊24 30%E 咨询招生院2531.25 %F 其他12 15% 在选择报考研究生专业时,你看重什么?选项小计比例A 个人兴趣5568.75 %B 社会对专业的需求60 75%C 学校或导师的名气3948.75 %D 学校所在地5163.75 %E 校友期望 4 5%F 其他10 12.5% 你准备跨专业考研吗?选项小计比例A 考所学专业3138.75 %B 考相关专业3948.75 %C 不相关专业911.25 %D 其他 1 1.25% 你认为自己考研较其他人的优势在哪?选项小计比例A 学习努力36 45%B 领悟力强28 35%C 基础比较好16 20%D 没有优势22 27.5%E 其他20 25% 你认为自己考研最大的障碍是什么?选项小计比例A 时间紧迫32 40%B 能力不足3746.25 %C 毅力不够50 62.5%D 家里经济条件16 20%E 外界因素36 45%F 有劣势科目4353.75 %G 其他911.25 %你对你的考研成功有多大信心选项小计比例A 信心十足8 10%B 比较有信心36 45%C 说不好3341.25 %D 没信心 3 3.75% 如果你考研未考上或者结果令人不满意,你会?选项小计比例A 下年继续考24 30%B 精心准备找工作3138.75 %C 考公务员 6 7.5%D 自主创业 2 2.5%E 其他1721.25 %本题有效填写人次802、对调研结果的分析(1)对考研的认识与了解大多数同学对以考研这件事情还是有所了解的,他们在一进入大学时就有意向报考研究生,但考虑还处在低年级就没有做过多的准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