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情况的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与目的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群体日益壮大。
考研已成为许多大学生毕业后的重要选择,甚至成为一些学生的唯一目标。
为了深入了解当前大学生考研的情况和动机,我们进行了一次调查,旨在为大学生提供更准确、全面的考研信息,帮助他们做出适合自己的决策。
二、调查对象与方法我们选取了不同年级、专业的大学生作为调查对象,采用问卷调查和个体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调查。
问卷主要涉及大学生对考研的认知、动机、准备情况等方面的问题;访谈则侧重于了解大学生考研的个性化问题。
三、调查结果分析1.考研动机多样化:调查显示,大学生考研的动机多种多样,主要包括提高就业竞争力、深入学术研究、逃避就业压力等。
其中,提高就业竞争力是最主要的原因,这说明大学生对于学历对于就业市场的竞争优势有着较为清晰的认识。
2.考研准备不足:调查发现,不少大学生在考研准备方面存在不足,如缺乏系统性的复习计划、学习效率低下等。
这可能与大学生缺乏学习方法、学习规划能力有关。
3.对考研政策了解不充分:调查结果显示,部分大学生对考研政策了解不充分,如报考条件、考试科目、录取规则等。
这可能导致大学生在考研过程中出现偏差,影响考试成绩。
4.心理压力大:访谈中发现,一些考研大学生存在较大的心理压力,主要来自于家庭期望、自我期望和同辈压力等方面。
这可能会对他们的考试表现产生不良影响。
四、建议与对策1.加强学习方法指导:高校可以开设一些学习方法、时间管理等方面的课程,帮助大学生提高学习效率,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
2.完善考研信息平台:高校可以建立一个专门的考研信息平台,提供全面的考研信息,包括政策解读、考试动态、经验分享等,帮助大学生及时了解考研动态。
3.开展心理咨询辅导:高校应关注考研学生的心理健康,提供必要的心理咨询和心理疏导服务,帮助他们缓解压力,调整心态。
4.个人层面:大学生应明确自己的考研动机,提前做好学习规划,了解考研政策,合理安排时间,提高学习效率。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

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精选7篇)大学生考研调查报告篇1近几年来,考研热是一浪接着一浪,高校研究生在扩招,考研人数也是几创新高。
如今考研已成为多数高校毕业生的首要选择。
这主要是由于近两年来就业形式严峻,大多数毕业生要找份工作已不容易,更别说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
社会针对这一现象,我们对于全校不同年级的同学进行了调研。
调查目的通过此次调查,了解在校大学生对于考研以及就业的看法,并且对于现实形势进行分析,从而得出贴近现实的结论。
调查简介本次调查以网络发放问卷的形式进行,问卷一共设置了18道题,其中包括12道单选题、4道多选题、1道程度题和1道开放题。
调查时间:调查对象: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取网上发放问卷的形式调查范围:样本量:本次调查共回收了16份有效问卷调查方法(一)问卷调查法本次调查设计一份调查问卷通过网络发放。
这种调查方法不但节省时间和经费,还可以避免与被调查者面对面接触,减少被调查者的心理负担,从而能够更客观地答题。
问卷调查在取样上也不受限制,可以选取大样本也可以选取典型样本。
但问卷设计比较麻烦,回收率较低,会影响其代表性。
(二)典型调查法本次调查选取的对象是在校大学生。
是一些既有可能会选择考研又可能选择就业的人群。
这种调查方法缩小了范围,具体深入。
调查数据及其分析就业与考研的比例从上图可以看出,在大学生中大部分会选择直接就业,而只有少部分同学会选择考研。
这与现实形势是符合的,大部分同学还是希望能够趁早找到工作从而步入社会接触社会。
而小部分同学则追求更高的学历,为自己的未来做进一步的打算。
(二)考研的目的从上图可以看出,考研的同学相当一部分的目的是获得更多知识与更高的学历。
少部分同学则是为了增强就业能力。
这说明同学们还是以知识获取为主,方便就业为辅进行考研。
(三)考研的专业选择考研的同学在选择专业方便更倾向于社会对专业的需求。
大部分同学考研是为就业做准备,考研则是为了未来在就业岗位上发挥出更好的能力和影响。
考研个人情况汇报

考研个人情况汇报
我是一名即将参加考研的学子,现在我将向大家汇报一下我的个人情况。
首先,我是一名本科毕业生,主修专业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在大学期间,我努力学习,取得了优异的学业成绩。
我对计算机领域有着浓厚的兴趣,对各种编程语言和算法都有一定的了解和掌握。
在实践中,我也参与了一些项目,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其次,我在大学期间也注重了自己的英语学习。
我通过四六级考试,取得了较高的成绩。
我也参加了一些英语口语培训班,提高了自己的口语表达能力。
我相信这些都将对我考研的英语科目有所帮助。
此外,我还参加了一些课外活动,担任了学生会干部和社团成员,培养了自己的组织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这些经历也让我在人际交往和团队合作方面有了一定的积累。
在备考考研的过程中,我也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包括分阶段的复习内容和时间安排。
我会充分利用每一天的时间,不断提升自己的知识水平和应试能力。
最后,我相信自己在专业知识、英语能力、综合素质方面都有一定的基础,我会在接下来的备考过程中不断努力,争取取得优异的成绩,实现自己的考研梦想。
这就是我个人的情况汇报,谢谢大家的聆听。
希望在未来的考研之路上,我能够得到大家的支持和帮助,共同进步,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

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及研究一、引言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就业形势日益严峻,考研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提升自身竞争力、拓宽就业渠道的重要选择。
本报告旨在调查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动机、准备情况以及面临的困难,分析考研现象背后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建议。
二、调查方法1、问卷调查:设计问卷,对全国多所高校的大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了解他们对考研的看法和准备情况。
2、访谈:选取部分大学生进行深度访谈,深入了解他们对考研的思考和实际经历。
3、文献研究: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了解考研现象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三、调查结果1、大学生对考研的态度(1)支持考研:约60%的大学生表示支持考研,认为考研有助于提高自身素质和就业竞争力。
(2)反对考研:约30%的大学生表示反对考研,认为考研压力较大,就业前景并不乐观。
(3)中立态度:约10%的大学生表示中立,对考研持观望态度。
2、大学生对考研的动机(1)提升学历:约7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的主要动机是提升学历,为今后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2)拓宽就业渠道:约50%的大学生认为考研有助于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竞争力。
(3)追求学术兴趣:约2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是为了追求学术兴趣,深入研究某一领域。
3、大学生对考研的准备情况(1)准备充分:约4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已经做好了考研的准备,包括复习计划、资料收集等。
(2)准备不足:约5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准备不足,需要加强复习和资料收集。
(3)无准备:约10%的大学生表示自己尚未开始准备考研。
4、大学生对考研面临的困难(1)学习压力:约60%的大学生表示考研过程中面临的主要困难是学习压力,需要克服时间管理和心理压力。
(2)经济压力:约40%的大学生认为经济压力是考研过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包括报名费、资料费等。
(3)就业压力:约30%的大学生表示就业压力也是影响考研决策的一个因素,担心考研后就业形势更加严峻。
四、分析讨论1、考研现象背后的原因(1)高等教育普及:随着高等教育普及,大学生就业竞争加剧,考研成为提升竞争力的途径。
大学生考研目的和态度的调查报告

斛技创 业晏
s aE 雌 i 口H mO 啪 mM
大 学生考研 目的和态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度 的调 查报告
周 荃 金 霞
( 湖北 大 学知 行 学院 湖 北 武 汉 4 3 0 0 1 1 )
摘 要 : 在 竞 争 日趋 激 烈 的现 代社 会 , 即将走 向社 会 的 大 学生们 的 就业 压 力和 择 业难 度 也
随之加 剧 . 面对 严峻 的形 势和危 机 感的 来袭 而选择 考 研 继续 深造 成 了有 志 学子 的必修 课 。对 知 行 学院 大学生考 研状 况进 行 了问卷 调 查 , 并 对 问卷进 行剖 析 。 提 出相 应 的对 策和 建议 , 希 望调 查
结论 有助 于引导 学 生调 整 考研 动机 和 态度 . 对 高校 引导 学生 考研 以及 研 究生 的培 育 、 教 学 的管
的就业 压力
2 调 研 对 象 与 方 法
这 次 调 研 主 要 采 用 问 卷 调 查
的形 式 . 分 别针 对 湖 北 大学 知 行 学 院大 三 ( 2 0 1 0级 ) 、 大 四( 2 0 0 9级 ) 考研 学 子 设 计 了 约 1 7道 有 关 考 研 目的 和态 度 的题 目. 并 给相 应 的 选 择答 案 . 参 与学 生 根 据 问题 对 提 供
学校 园 的流 行 时 尚 考 研 热
一
输 送高 层次 创新 型人 才 的重任 对 研究 生培养 、 教育 、 管理 已逐 渐 成 为社 会 高 度关 注 的焦 点 。现 今 . 我
国考 研 热 逐年 升 温 的状 况 下 . 大 学 生 的 考 研 目的 和 考 研 态 度 也 呈 现 出五花 八 门 的状 态 课题 组对 知行 学 院 大 学 生 考 研 现 状 进 行 深 入 的 调查研究 . 目的是希 望 学 校对 大 学 生 的读 研 动 机 和 心 态 有 全 面 的 认 识 .对 于 其 中 积 极 的 方 面 给 予 支 持. 对 于其 中消极 的方 面 及 时加 以 引 导
关于大学生考研问题的调查报告

关于大学生考研问题研究的调查报告院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班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级别:2010级姓名:***学号:**********关于大学生考研问题研究的调查报告学年:2011—2012学年学期:第二学期题目:关于大学生考研问题的研究学院:淮南师范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班级:2010级思想政治教育(2)班姓名:陈静关于“研究生”研究生是指专科和本科之后深造的课程。
以研究生为最高学历,研究生毕业后也可称研究生,含义为研究生学历的人。
研究生教育属于国民教育中的高等教育,分为两个层次: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研究生教育分为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两种,非学历教育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负责,学生毕业后,只有学位证书没有学历证书。
教育部高校学生司研究生招生属于学历教育,也就是说学生经过学习、考试,通过论文答辩后既有学位证书又有学历证书。
研究生按学习方法不同可分为统招研究生和在职研究生。
前者指在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进行全日制学习的研究生;后者指在学习期间仍在原工作岗位承担一定任务的研究生。
统招研究生分为硕士研究生和博士研究生。
考取硕士研究生一般需要考外语、政治、综合科目(根据报考专业不同而不同)和专业课。
而考博士研究生不需要考政治,研究生作为专科和本科以后的深造课程,在中国大学毕业生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无疑在很大程度上缓解了很多疑难问题的产生。
摘要:自2002年以来,考研大潮一浪高于一浪,在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的今天,考研已成为大多数学生的首选,他们一部分是为了更好的就业,一部分是为了获得更多的专业知识。
总而言之,考研这个话题已经深入到大学生的群体中,因此特调查了百位大学生对考研问题的看法以及对考研的了解和认识。
关键词:大学生、毕业、考研、就业引言:随着中国高校的不断扩招,在学生少学校多的今天,大学生已经不足为奇了,更没有15年前那么的珍贵。
俗话说的好“物以稀为贵”,15年前大学生毕业包分配,考上大学就等于终身不用愁工作了,幸福美好的生活随着大学生活的到来而相继来临。
考研分析报告

考研分析报告
一、背景
每年的考研大战都是许多大学毕业生追求更好就业的捷径,而
对于考研机构、教育行业而言,也是一场激烈的市场竞争。
因此,对这场考试的分析和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二、总体情况
据数据统计,今年的考研报名人数达到了7.8万人,同比去年
增长约4%。
其中,本科学历与硕士学历的报名人数持续增长,而
博士学历的报名人数呈现下降趋势。
三、考试科目分析
1.政治科目:政治科目作为考研的必考科目之一,其报名人数
较为稳定,近三年的报名人数基本持平。
2.英语科目:英语科目在考研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2021年的
英语考试相比往年,难度稍有下降。
但是在历年考试中,英语科
目的通过率始终不高,需要考生在备考过程中加强训练。
3.数学和专业课科目:相较于政治和英语科目,数学和专业课
科目被认为是考研中相对难度较大的科目。
如何巧妙地处理数学
和专业课科目的考察,是需要考生深入思考的问题。
四、地域分布分析
考研分析发现,北上广深地区的考研报名量远高于其他地区。
此外,一些农村地区的考研报名人数也在逐年增加,这也反映了
当下我国教育发展的巨大变革。
五、结论
考研作为一项选拔优质学生的重要渠道,在教育领域有着重要
的地位和影响。
通过分析和研究考研的情况,考生可以根据自身
实际情况合理安排备考时间和学习内容,更好地应对考研的挑战。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

2023年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4篇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1一:调查目的: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
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
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随机调查200名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三:调查方式: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四:综合调查结果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
由此可见,考研原因中还有对就读专业的不满。
从努力程度看,仅有10%的人有明确的报考学校目标和专业,40%的学生认为考研仅需从大四拼一把即可,只有4%的同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五:考研理由的调查目前的考研队伍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二是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三是随大流,别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四是为了不喜欢大学的专业,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第一类考研学生而言:一些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且还有意放弃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腾出时间复习将来考研有用的科目。
这样往往在无意中缩小了自己的知识面。
对于第二类考研学生而言: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想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一:调查目的:
随着就业等问题的加剧,社会竞争日益激烈,就业压力越来越大。
即将走向社会抑或正在校园学习的大学生都将目光瞄向了考研。
考研升温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有人将其称为高考之后中国第二大考试。
如此众多的学生,以如此高涨的热情准备考研,这不能不说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为此我们特进行了此次调查活动。
“研究生这么吃香,就业比本科生好多了,你为什么不考研?”这是前几年大学毕业生时常遇到的问题。
“研究生现在不吃香了,就业情况比本科生好不了多少,甚至很差,你为什么还要考研?”这是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考研时遭遇的困难。
针对这一现象我特以在校大学生对考研现状为题展开调查,调查对象为我校大一至大三学生。
本次调查意在了解大学生们对于考研的认识,考研的动机等情况,并提出相应的社会问题与解决办法。
二:调查对象
随机调查200名大一、大二、大三在校大学生、
三:调查内容
1是否有考研意向?
2若有考研意向,是父母之命还是自愿?
3若无考研意向,大学期间是否仅以考试及格为底线?
4是否了解过考研方面的信息,是否关注过考研分数线?
5有意想考取本专业研究生还是跨专业?
6是否有明确的报考学校和专业?
7你认为考研是大一就开始努力还是大四拼一把?
8你是否因为就业问题而选择考研?
9你是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四:调查方式:给每位调查者一份调查表进行填写。
五:综合调查结果:从调查的情况可以看出,70%的在校大学生有考研意向,但是这其中又有70%的人是出于就业压力,面子问题,跟风等原因,25%的同学目的为增长阅历,磨砺自己,仅有5%的同学是真正想得到深造,为了知识而考研。
问起考研的原因,86%的同学都是出于自身需要,剩下14%则是迫于父母之命。
在对考研信息的关注情况上,仅有30%的大一同学表示曾经有关注过考研信息和分数线,大二大三同学的关注率为40%和55%,由此可见,随着离考研越来越近,关注度也逐渐增加。
考研的同学中,仅有20%是准备就就读专业考取研究生。
由此可见,考研原因中还有对就读专业的不满。
从努力程度看,仅有10%的人有明确的报考学校目标和专业,40%的学生认为考研仅需从大四拼一把即可,只有4%的同学从现在起为考研定下计划和目标。
六:考研理由的调查
目前的考研队伍中,大概有这么几种类型:一是为了进一步完善和提高自己;二是考研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三是随大流,
别人都考研,我也要考一下;四是为了不喜欢大学的专业,读自己喜欢的专业。
对于第一类考研学生而言:一些学生读大二的时候就开始为考研做准备,积极参加各种培训班,而且还有意放弃一些基础课程的学习,腾出时间复习将来考研有用的科目。
这样往往在无意中缩小了自己的知识面。
对于第二类考研学生而言:下定决心通过考研改变自己的职业命运,以便获得更好的发展平台是绝大多数考生的想法。
一位大四学生在调查中坦言,自己本科读的不是名校。
为了不让一毕业就失业这种情况发生,家里人早在大一入学之际,就让她准备考研,“家里人说,不考研,就很难找到一份好工作”。
她也想继续深造,首先是读英语文学语言专业。
对于第三类考研学生而言:自己没有主见,自己大多没有想过自己为什么要考研,大多数是受家长、老师、亲戚、朋友、同学的影响,别人说考研好他就考研。
甚至对将来要考哪一方面的研究生都没有想过。
对于第四类考研学生而言:他们初到大学的时候,因为成绩不理想,或者是家长干涉,没有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他们想通过考研来改变这一点。
其次,除了这几种观点外,还有着各种各样的观点。
譬如,爱情、证明自己的能力、为了自己心仪的学校等,还有同学以喜欢某个城市为理由,希望用考研圆自己的梦。
这多样的答案,最
起码可以说明,同学们选择考研的时候,已经更多的考虑了自己的需要,没有为家庭、工作等牵绊。
在提倡人性化的今天,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令人欣喜的变化。
六:调查体会:通过此次的追踪调查,对在校大学生的考研意识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面对当今社会这一现象,这一趋势有了深入的了解。
考公务员,考研,高考是当今社会的三大难题,给我们带来的压力不言而喻。
正是这份压力才给了我们奋斗前进的动力,为了自己的美好生活,为了有个好工作,为了有高工资,为了满足各自的需求,为了家庭的需要,为了一切的一切。
我们被高考,我们被考研,我们被考公务员。
然而面对考研心情各异,态度各有千秋,这是对他们的调查,也有对自己的潜意识的了解,事关自己是否也要考研。
当他们面对这份调查报告有迷茫有坚定,在犹豫的边缘徘徊,审时度势的考虑这一话题。
其实在大一考虑着考研,会让自己有更好的目标,对学习有了进一步的规划。
考研,我想说,被考研,不管你是自愿也好被迫也罢都得从大一打好基础做好准备。
三、总结:
通过上诉分析不难看出,在校大学生(至少是济南大学)考研的积极性并不高涨。
从数据来看,在大二有明确报考态度的同学只占41.2%,大部分同学处在观望、甚至不考的状态。
即使是在明确报考的同学中,也只有9.8%的同学能够坚持下来,同时,他们选择报考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为了逃避就业压力”,由此可
见,这些同学如果研究生毕业,考博和就业也将会是他们的一个难题。
我们调查小组通过对调查结果的深刻讨论,提出了我们自己对大学生考研的建议:大学生要理性对待考研,特别是要讲考研与自己的个人及社会理想和个人的性格兴趣统一起来,非理性的考研只会给自己带来更大的痛苦。
很多大学生本科读完之后,对自己都没有清晰的规划。
如果逃避目前就业形势严峻,选择考研、考公务员都不理性。
因为即使考研,毕业之后,你还会面临更严峻的就业,不能真正解决自己的就业难问题。
建议先确定好自己的性格、喜好,然后再理性选择。
只有达到一种快乐学习、工作,和谐生活的状态,才能给自己带来幸福感。
否则一旦性格和自己所选择的方向有冲突,长此以往就会产生工作和学习倦怠,工作做不长,学习也学不好,选择跳槽和辍学都会很痛苦
概论课多环节实验教学
大学生考研情况调查报告
牛焱焱
国际商务10-08班
541012020815。